土桃子樹葉作用與功效有哪些?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活動有方,五臟自和?!鄙钤絹碓胶茫藗冊絹碓阶⒅仞B(yǎng)生,只有進行科學的養(yǎng)生,我們才能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中醫(yī)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容《土桃子樹葉作用與功效有哪些?》,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到了夏天的時候,各種各樣的桃子就成熟了,這個季節(jié)吃桃子是非常好的,大家都知道桃子有很多種類,但一定有很多人不知道土桃子,這種土桃子人們一般很少吃,不過土桃子的樹葉可以加以利用,具有廣泛的藥用作用,比如能夠治療一些皮膚病,另外還有下列這些好處。
土桃子樹葉作用與功效:
桃樹葉的來源
桃樹葉為薔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葉。夏季采葉,鮮用或曬干
桃樹葉的功效
桃樹葉性平,味苦、辛,歸脾經、腎經。有祛風清熱,殺蟲的功效。主治頭風,頭痛,風痹,瘧疾,濕疹,瘡瘍,癬瘡。
桃樹葉的用法用量
外用:煎水洗或搗敷。內服:煎湯3-6g。
化學成份
葉中含三十一烷,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熊果酸,消旋扁桃酸,槲皮素,紫云英甙,蠟梅甙,山柰素-3-雙葡萄糖甙,桃皮素,柚皮素,香橙素,橙皮素,桃皮素-5-β-D-吡喃葡萄糖甙,橙皮素-5-O-β-D-吡喃葡萄糖甙,右旋兒茶酚,左旋表兒茶酚沒食子酸酯,綠原酸和矢車菊甙,新鮮桃葉中的氰酸甙類按苦杏仁甙計算,其含量為1.32%-2.54%。
桃樹葉的藥理作用
桃樹葉、花及果仁均有毒。桃樹的種子、花、葉及樹皮水解后均可產生氫氰酸。桃樹葉曾用作瀉劑、驅蟲劑及治療百日咳。不同品種的桃樹葉浸液(1%)殺滅孑孓的效果基本一致,能使孑孓在24小時內死亡95%以上;低濃度(0.25-0.5%)浸液作用不顯著;鮮葉與干葉療效相似,對庫蚊、中華按蚊、騷擾阿蚊等蚊蝴皆有作用。有人試驗證明,桃樹葉可代替氯仿或其他麻醉藥毒殺按蚊;嫩葉比老葉好,鮮葉比陳葉好,葉片搓碎比浸漬好。因桃葉含配糖體,搓碎時經酶作用可放出氫氰酸。用1∶100以上稀釋度的桃樹葉煎液在體外直接鏡檢或試管內培養(yǎng)1、6、12、24或48小時后觀察,有殺滅鉤端螺旋體的作用。
各家論述
1.《別錄》:出瘡中蟲。
2.《日華子本草》:治惡氣,小兒寒熱客忤。
3.《綱目》:療傷寒時氣,風痹無汗,治頭風,通大小便,止霍亂腹痛。
4.《本草匯言》:破婦人血閉血瘕。
5.《現(xiàn)代實用中藥》:洗汗皰及濕疹。
6.《貴州民間方藥集》:煮水洗,治風濕;外用消癰腫。
7.《本草再新》:發(fā)汗,除痰,消濕,殺蟲。
桃樹葉的臨床應用
治療慢性蕁麻疹:取青嫩碧桃葉500g,切碎浸于5000ml純酒精中,密閉靜置24-48小時后棄去藥渣。用棉球蘸浸出液涂布患部,一般每日3次,連涂3日為一療程。治療45例,結果痊愈39例,進步2例,無效4例。用藥后瘙癢迅速停止或減輕,皮疹在短期內即可消失,且不易復發(fā)。
ys630.coM延伸閱讀
桃樹葉是一種中藥材,在臨床上的應用非常廣泛,但是在應用桃樹葉的時候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而且用藥也需要謹慎。桃樹葉的藥理作用非常大,對人體健康也有一定影響。臨床上桃樹葉的功效作用比較大,還能治療許多疾病,那么桃樹葉還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
1.桃樹葉的藥理作用
桃樹葉、花及果仁均有毒。桃樹的種子、花、葉及樹皮水解后均可產生氫氰酸。桃樹葉曾用作瀉劑、驅蟲劑及治療百日咳。不同品種的桃樹葉浸液(1%)殺滅孑孓的效果基本一致,能使孑孓在24小時內死亡95%以上;低濃度(0.25-0.5%)浸液作用不顯著;鮮葉與干葉療效相似,對庫蚊、中華按蚊、騷擾阿蚊等蚊蝴皆有作用。有人試驗證明,桃樹葉可代替氯仿或其他麻醉藥毒殺按蚊;嫩葉比老葉好,鮮葉比陳葉好,葉片搓碎比浸漬好。因桃葉含配糖體,搓碎時經酶作用可放出氫氰酸。用1∶100以上稀釋度的桃樹葉煎液在體外直接鏡檢或試管內培養(yǎng) 1、6、12、24或48小時后觀察,有殺滅鉤端螺旋體的作用。
2.桃樹葉的臨床應用
治療慢性蕁麻疹:取青嫩碧桃葉500g,切碎浸于5000ml純酒精中,密閉靜置24-48小時后棄去藥渣。用棉球蘸浸出液涂布患部,一般每日3次,連涂3日為一療程。治療45例,結果痊愈39例,進步2例,無效4例。用藥后瘙癢迅速停止或減輕,皮疹在短期內即可消失,且不易復發(fā)。
3.治療風熱頭痛
若是身體出現(xiàn)了風熱頭痛這種毛病,那么建議應該取出適量的桃枝以及桃葉搗爛,隨后加入少量的食鹽繼續(xù)搗爛,最終獲得的藥材敷在太陽穴上,止痛效果非常的不錯,若是能夠堅持科學使用還有可能根治風熱頭痛。
柏樹葉也就是柏樹上面的葉子,是一種看起來不起眼,但是卻有著一定的功效和作用的植物,而柏樹葉在中醫(yī)中的應用,也是特別廣泛的,比如說,柏樹葉可以用來治療脫發(fā)、百日咳、肺結核、支氣管炎以及痢疾等多種類型的疾病。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柏樹葉的功效與作用!
一、治療脫發(fā)
柏樹葉當中含有一種特殊的成分,對脫發(fā)這種癥狀具有比較有效的治療作用。我們只需要將新鮮的柏樹葉浸泡在百分之六十的酒精當中,等待過七天之后,再將過濾出來的藥液擦拭有脫發(fā)的地方即可。
二、治療百日咳
柏樹葉可以治療百日咳。方法就是采取新鮮的柏樹嫩葉加上水煎熬服用,而且還需要往里面添加適量的蜂蜜,蜂蜜的量要看煎熬的柏樹葉的量的多少來進行匹配。
三、治療肺結核
柏樹葉還可以治療肺結核。不過它的治療的方式是采用的注射的方式,通過提取柏樹葉當中的藥用物質,再混合葡萄糖溶液進行注射治療。一般情況下它是比較適合于使用在剛開始的肺結核時期,對于新鮮的肺結核它的治療的效果要比長時間的肺結核的治療的效果要好得多。
四、治療支氣管炎和利己
柏樹葉還可以治療慢性的支氣管炎以及急性、慢性的細菌性痢疾。
將側柏葉曬干或焙干后研成粗末,加入18%的酒精,以浸漫藥粉為度,浸泡4晝夜,濾取浸液。每次50毫升(兒童酌減),日服3次,7~10天為一療程。共治114例,治愈100例,治愈率87.7%。實驗證明,該浸劑有較好的抑菌或殺菌效果。如經煮沸、高壓消毒,或加防腐劑,則會影響療效。治吐血不止。柏葉、干姜各15克,艾三把。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吉利子樹是中草藥里面的一種,我們可以采用吉利子樹來治療很多疾病,還有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所以我們可以利用吉利子樹的不同藥效來解決一些生活中困擾我們的小問題。
【英文名】Root of Bilobed Grewia
【別名】急糜子科、銅箍散、扁擔木、孩子兒拳頭、荀妃麻、棉筋條、二裂解寶葉、月亮皮、葛馬麻、哨兒菜、圪柏麻葛荊麻、版筒柴
【來源】藥材基源:為椴樹科植物小花扁擔桿的枝葉。
【原形態(tài)】小花扁擔桿,灌木,高1-3m。小枝密被褐色短毛和星狀毛。葉互生;葉柄長4-8mm,密被淡褐色短柔毛;葉片寬卵形,長3-11cm,寬2-6cm,先端鈍尖,基部截形或近圓形,上面疏被短毛和星狀毛,下面密被黃褐色軟茸毛,邊緣具不整齊鋸齒或微3淺裂。聚傘花序,與葉對生;總花梗與花梗均密被淡褐以短毛和星狀毛;花淡黃色,直徑約1cm;萼片披針形,下面被星狀柔毛;花瓣基部有圓形鱗片狀腺體,腺體邊緣被長柔毛;花柱2室,背著;子房2室,密被長柔毛,花柱細長;柱頭分裂不整齊。核時近球形,2-4組合,橙黃色或成熟后黑紅色,有光澤,2裂,每裂有2小核?;ㄆ?-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溝谷路旁灌叢中。
【性味】味甘;苦;性溫
【功能主治】健脾益氣;祛風除濕。主小兒疳積;脘腹4脹滿;脫肛;婦婦崩漏;帶下;風濕痹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浸酒。
【附方】①治脾弱食少:娃娃拳、老虎姜、莪參、壽星柑。水煎服。(《四川中藥志》) ②治氣痞(胸痞脹滿):拗山皮枝、葉各一兩五錢。煨水服。(《貴州草藥》) ③治風濕:拗山皮枝、松葉各十兩。煨水服。(《貴州草藥》) ④治小兒疳積及婦女崩帶:扁擔桿子枝、葉三至五錢,仙鶴草、豨薟、高梁泡根各五至六錢。水煎,沖紅糖,早晚飯前各服一次。(江西《草藥手冊》)
【各家論述】《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健脾養(yǎng)血。治小兒疳氣體弱及婦女崩帶。
【摘錄】《中華本草》
本文向我們介紹了什么是吉利子樹,我們知道吉利子樹是有著非常高的藥用效果的,但要提醒大家的是,吉利子樹一般都是不可以亂吃的,否則會引起嚴重的后果的,希望大家謹慎對待。
杉樹是我國比較常見的一種植物,這種植物一般在南方的街道邊都能夠見到,杉樹得葉子是比較特別的,不僅是因為它的葉子外形是條形的,還因為它的葉子是可以入藥的,能夠治療很多疾病,而且有些奇效,就像我們在燒傷的時候就可以用到杉樹的葉子,那么杉樹的葉子都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
杉葉的簡介
【通用名稱】杉葉
【來源】為杉科植物杉嫩葉或葉片,植物形態(tài)詳"杉木"條。
杉葉的功效與作用
治慢性氣管炎,牙痛,天皰瘡,燒傷。
杉葉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外用:煎水含漱、搗汁涂或研末調敷。
杉葉的禁忌注意
不可過量使用。
杉葉的選方
①治風齒腫:杉葉三兩,芎藭、細辛各二兩。上三味,切,以酒四升,煮取二升半,稍稍含之,取差,勿咽之。(《備急方》杉葉湯)
②治天皰瘡:杉葉(鮮)適量。搗汁外搽。(《江西草藥》)
擴展閱讀:臨床應用
治療慢性氣管炎 取鮮杉木葉3.2兩(10兩制),煮沸4小時,過濾,濾液濃縮,加糖漿50%使成杉葉糖漿30毫升。分3次飯后服用,連服10天。觀察407例(絕大部分年齡在50歲以上),其中單純型321例,近期控制20例(6.2%),顯著好轉50例(15.5%),好轉168例(52.5%),總有效率74.1%,無效83例(25.9%);喘息型86例,近期控制3例(3.5%);顯著好轉15例(17.4%),好轉47例(54.6%),總有效率75.6%,無效21例(24.4%)。對咳、痰、喘的有效率分別為71.8%、70.1%和62.2%。
中藥在治療一些特殊疾病上,效果也是非常不錯,但我們在食用前還是要進行一些了解,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厚葉子樹這個藥材的一些常識。
【別名】黑果清香桂、千年青、百年青。
【來源】藥材基源:為黃楊科植物云南野扇花的全株。
【原形態(tài)】云南野扇花 常綠灌木,高約3m。小枝斜升,圓柱形,曲折,有棱線,無毛。單葉互生;葉柄長0.8-2cm;葉片薄革質,橢圓形、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6-12cm,寬2-5cm,先端漸尖,基部圓或闊楔形,上面亮綠,下面淡綠,兩面無毛;中脈兩面凸出,最下1對側脈從離葉基2-5mm處發(fā)出上升,成明顯的離基三出脈?;▎涡?,雌雄同株,花序近頭狀或短穗狀,在頂部的往往較長,長1-2cm;苞片卵狀披針形;花白色,芳香;雄花3-10,占花序軸的大部,雌花2-3,生花序軸近基部;雄花無花梗,無小苞,或下方雄花有花梗及2小苞,頂生無梗雄花2,萼片通常4,卵形;雌花柄上小苞4-5對,小苞闊卵形至卵狀披針形,萼片4-6。核果近球形或橢圓形,長達1cm,花柱3-2,向外卷曲,果柄長約1cm?;ü?0一12月,或至翌年3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1300-2700m的山坡林下濕潤處或溝谷中。分布于云南。
【栽培】生物學特性 喜溫和涼爽氣候。怕高溫,耐嚴寒。適于海拔400-2300m地區(qū)栽培。引種到南亞熱帶低海拔地區(qū),生長緩慢,不能開花結果。以疏松、濕潤、排水良好的含腐殖質多的壤土種植為宜。
【性味】辛;苦;平
【功能主治】活血行氣;消腫止痛。主胃脘疼痛;跌打損傷;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浸酒擦;或研末調敷。
【摘錄】《中華本草》
厚葉子樹的功效與作用多種多樣,我們應該根據體質癥狀的不同來選擇合適的食用方法等。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在有空的時候多了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
對人體有好處的物質有很多,有時候我們不會輕易發(fā)現(xiàn),比如桐樹的葉子。通常我們只會覺得這是一種普通的葉子,沒有什么特別的作用。其實經過研究之后,應該會發(fā)現(xiàn)這種桐樹葉子的作用是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所以應該了解一下桐樹葉子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
油桐樹葉的功效與作用
1、油桐樹葉的功效
油桐樹葉入藥以后味苦而辛,性質寒涼,有一定的毒性,能入肝經和大腸經,清熱消腫與解毒殺蟲都是它的主要功效,平時能用于人類的腸炎以及痢疾和癰腫還有疥癬等多種常見病的治療,治療時可以煎湯服用,但是每次用量不能超過三十克。
2、油桐樹葉能治燙傷
油桐樹葉能清熱解毒也能消腫止痛,對人類的燙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平時治療進可以把油桐樹葉直接搗成泥狀,然后外敷在受傷的部位上,也可以把干燥以后的油桐樹葉研成粉末,加麻油調勻以后外敷,都能預防傷處感染,還能消腫止痛,也能加快傷口愈合。
3、油桐樹葉能治凍瘡
油桐樹葉對人類的凍瘡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特別是人們長凍瘡以后出現(xiàn)潰爛,流黃水時,可以及時用油桐樹葉進行治療,治療時可以把油桐樹葉煅制存性,研成粉末狀以后直接撒在凍瘡潰爛的傷口上,能起到明顯的消腫止痛作用,還能讓潰爛的傷情很快好轉。
茍樹葉是一種外形比較奇特,看起來有一點像雞爪的樹葉,這種樹葉具有神奇的功效,它能夠用來治療銀屑病,大家都知道銀屑病是比較嚴重的一種皮膚性傳染病,而且銀屑病特別不容易去根,所以一些醫(yī)生在給患者治療銀屑病的時候就會加入一些茍樹葉,那么茍樹葉都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
樹葉
能治“刺風身癢”;吃嫩葉可以“去四肢風痹、赤白下痢”;把葉子炒熟,研成細末,和面,作餅吃,“主治水痢”。李時珍歸納楮樹葉的治療效果,有以下幾種:一、利小便;二、去風濕;三、治腫脹;四、治白濁;五、去疝氣;六、治癬瘡。這最后一項有人試驗過,的確效果很好。
樹枝、莖
楮樹的枝、莖,它們性質相同,都能治皮膚病。據說患癮癬的皮膚刺癢難止,可將楮樹枝或莖部煮湯洗滌患處,嚴重的可以全身沐浴,必有奇效。李時珍還說:“搗濃汁,飲半升,治小便不通?!敝皇沁@一點還沒有試驗過,不知道效果如何。
小構樹葉
功效作用清熱解毒;祛風止癢;斂瘡止血。主痢疾;神經性皮炎;疥癬;癤腫;刀傷出血。
藥性涼、藥味淡。
【拼音名】Xiǎo Gòu Shù Yè
來源
藥材基源:為??浦参镄嫎涞娜~。
藥材基源:為桑科植物小構樹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roussonetia kazinoki Sieb.et Zucc.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葉,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
落葉灌木。枝顯著地伸長而呈蔓生,有乳汁。單葉互生;葉柄長
l-2cm;葉片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3-13cm,寬2-5cm,先端漸尖,基部心形或近心形,有2-3個乳頭狀腺體,不裂或2-3深裂,上面綠色,被伏毛或近無毛,下面淡綠色,被細柔毛,邊緣有細鋸齒;基出脈3條。
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為圓柱狀葇荑花序,長l-1.5cm;雄花花被4裂;雄蕊4;雌花序為頭狀,直徑
4-6mm;雌花具短梗或近無梗,花被管先端有2-3銳齒;子房倒卵形,花柱近側生,柱頭線形。聚花果球形,直徑0.7-1cm,肉質,成熟時紅色。小核果橢圓形,表面有疣?;ㄆ?-月,果期5-6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長海拔200-1700m的山坡灌叢、溪邊路旁或次生雜木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長江中下游以南各地及陜西。
【性味】淡;性涼。
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祛風止癢;斂瘡止血。主痢疾;神經性皮炎;疥癬;癤腫;刀傷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