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黃丸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中醫(yī)養(yǎng)生之道,不在求仙丹靈藥,而首在養(yǎng)心調(diào)神,養(yǎng)心養(yǎng)性可稱是養(yǎng)生之道的“道中之道”!”生活中,人們越來越關(guān)注養(yǎng)生方面的話題,很多人身體不好,和他們不注重養(yǎng)生有關(guān)系。面對中醫(yī)養(yǎng)生紛繁的話題,我們?nèi)绾握_認識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珍黃丸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珍黃丸這種藥物中含有大量的珍珠和人工牛黃以及三七和冰片等等,大家都知道人工的牛黃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毒以及化痰和定驚的功效,所以可以治療神昏不語疾病和小兒急熱驚風疾病等等,三七的功效有止血化瘀和消腫止痛等等,那么下面讓我們來看看珍黃丸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吧?
第一,珍黃丸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珍黃丸中的主要成分有珍珠、人工牛黃、三七、黃芩浸膏粉、冰片、豬膽粉、薄荷素油。人工牛黃,清熱,解毒,化痰,定驚。用于痰熱譫狂,神昏不語,小兒急熱驚風,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珍珠,具有安神定驚、明目去翳、解毒生肌等功效,現(xiàn)代研究還表明珍珠在提高人體免疫力、延緩衰老、祛斑美白、補充鈣質(zhì)等方面都具有獨特的作用,還有安神定驚,清熱滋陰,明目,解毒。
第二,方中三七甘緩苦泄溫通,既可活血散瘀,又善止血,且散瘀消腫,止痛效果尤佳;黃芩苦寒,清熱燥濕,并有較強的瀉火解毒之力,共為方中主藥;豬膽汁苦寒,清熱解毒潤燥;牛黃苦涼,為清熱解毒之良藥,共為方中臣藥;珍珠清熱解毒,生肌斂瘡;薄荷輕揚升浮,芳香通竅,功善疏散上焦風熱,清頭目,利咽喉;冰片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共為方中佐藥;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
珍黃丸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黃芩浸膏粉瀉實火,除濕熱,止血,安胎。治壯熱煩渴,肺熱咳嗽,濕熱瀉痢,黃疸,熱淋,吐、衄、崩、漏,目赤腫痛,胎動不安,癰腫疔瘡。三七可止血化瘀、消腫止痛。該藥目前在口腔科的應用最多,具有不錯的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適用于急性咽喉炎,扁桃體炎,口腔潰瘍,皰疹等,效果不錯。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珍黃膠囊的功效與作用都是非常實用和廣泛的,這種膠囊是有很多名貴藥材制作而成的,從而具有很好的止痛消腫的效果,同時還具有清熱解讀的作用,但是在服用這種膠囊的時候是有一些地方值得大家注意的,服用期間是可以吃非常油膩的食物,更不能吃一些比較辛辣的時候,孕婦是不可以服用這種膠囊的,下面讓我們詳細的了解一下珍黃膠囊的功效與作用吧。
第一,珍黃膠囊(珍黃丸),中成藥名。為清熱劑,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主治肺胃熱盛所致的咽喉腫痛、瘡瘍熱癤。本品為硬膠囊,內(nèi)容物為黃色至深黃色的粉末;氣香,味辛涼而苦。
第二,方中三七甘緩苦泄溫通,既可活血散瘀,又善止血,且散瘀消腫,止痛效果尤佳;黃芩苦寒,清熱燥濕,并有較強的瀉火解毒之力,共為方中主藥;豬膽汁苦寒,清熱解毒潤燥;牛黃苦涼,為清熱解毒之良藥,共為方中臣藥;珍珠清熱解毒,生肌斂瘡;薄荷輕揚升浮,芳香通竅,功善疏散上焦風熱,清頭目,利咽喉;冰片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共為方中佐藥;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
第三,服用珍黃膠囊,如果是長期服用的話,是會有一定的副作用的。在服用該藥期間最好不要懷孕。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于咽喉腫痛,瘡瘍熱癤。它是即可以口服也可以外用,這類藥物應該飯后服用。
以上就是對珍黃膠囊的功效和作用進行了詳細的介紹,由此可以看出珍黃膠囊用于咽喉腫痛患者治療效果很好。本品是中藥制劑。比起西藥的作用慢不過不良反應少見。注意對本品過敏患者禁用。
只要一提到七珍丸,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它是由幾種中藥材組成的,但你知道具體是哪幾種嗎?它們各自的量又是多少呢?大部分人肯定不太清楚吧,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僵蠶(炒)160g 全蝎160g 麝香16g 朱砂80g 雄黃80g 膽南星80g 天竺黃80g 巴豆霜32g 寒食曲160g
【性狀】朱紅色的水丸;氣芳香濃郁,味辣、微苦。
【炮制】以上九味,除麝香、巴豆霜外,雄黃、朱砂分別水飛成極細粉;其余僵蠶等五味粉碎成細粉;將麝香研細,與上述粉末(取出朱砂適量作包衣用)配研,過篩,混勻,用水泛丸,低溫干燥,用朱砂粉末包衣,即得。
【功能主治】定驚豁痰,消積通便。用于小兒急驚風,身熱、昏睡、氣粗、煩燥,痰涎壅盛,停乳停食,大便秘結(jié)。
【用法用量】口服,小兒三至四個月,一次3丸;五至六個月,一次4~5丸;周歲,一次6~7丸;一日1~2次;周歲以上及體實者酌加用量,或遵醫(yī)囑。
【規(guī)格】每200丸約重3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上文主要介紹了七珍丸的作用以及怎么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食用,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幫到大家。
中藥方劑的種類有很多,它們都是由常用的養(yǎng)生藥材混合制成的,聚珍丸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聚珍丸的藥效有哪些吧。
【處方】艾煎丸、卷柏丸、茴香丸、烏雞煎丸、巴戟丸。
【功能主治】婦人小產(chǎn)后虛羸,百節(jié)疼痛,不進飲食,百藥不效。
【用法用量】上五藥合作1藥。鹽湯、溫酒任下,兼服沉香荊芥散。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十
【處方】川百藥煎半兩,陳槐花(炒)半兩,感應丸1貼,薄荷煎2貼,麝香少許。
【制法】上為末,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血痢,酒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服,男子用龍牙草煎湯下,女子用生地黃煎湯下。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六
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聚珍丸是一種應用很廣泛的中藥方劑,但在使用聚珍丸之前還是要結(jié)合一下自身的體質(zhì),畢竟如果不注意的話,也會給人體的健康帶來很大的影響的。
說到金箔十珍丸,大家應該能猜到這是一種中藥的方劑,但是這個方劑是用來治療什么病癥的,很多人卻不是很清楚。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番。
【處方】金箔(五片) 銀箔(五片) 丹砂(一兩.與金銀箔共研) 琥珀(別研.一分) 玳瑁(鎊.一分) 珍珠(別研.一分) 犀角(鎊.一分) 硼砂(別研.一分) 龍腦(別研.一分) 牛黃(別研.半錢) 白茯苓(去皮.一兩半) 人參(一兩半) 紫河車(二兩) 茯神(半兩.去木) 甘草(生.一兩)
【炮制】上除別研藥外,搗羅為末,入別研藥和勻,煉蜜和丸,如雞頭實大。
【功能主治】治心神驚悸,頭目不清。
【用法用量】每服一丸,細嚼,用竹葉湯下,食后臨臥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處方】金箔5片,銀箔5片,丹砂(與金銀箔同研)1兩,琥珀(別研)1分,玳瑁(鎊)1分,珍珠(別研)1分,犀角(鎊)1分,硼砂(別研)1分,龍腦(別研)1分,牛黃(別研)半錢,人參1兩半,白茯苓(去黑皮)1兩半,紫河車2兩,茯神(去木)半兩,甘草(生,銼)1兩。
【制法】上藥除別研外,搗羅為末,和勻,煉蜜為丸,如雞頭實大。
【功能主治】心神驚悸,頭目不清。
【用法用量】每服1丸,嚼破,竹葉湯送下,食后臨臥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十四
以上就是關(guān)于金箔十珍丸的一些簡單的介紹了,雖然說金箔十珍丸可以很方便服用,但是長期吃藥還是不好的,所以對于我們來說日常最重要的還是從根本上提高身體的抵抗力,這樣才能減少疾病的危害,讓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沉香至珍丸是一種很好的中藥方劑,它的藥用價值很高,而且還能治療很多疾病,那么你知道沉香至珍丸的功效有哪些嗎?吃沉香至珍丸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想知道的話那就來看一下這篇文章吧。
【處方】沉香(銼末,另研)、巴豆霜5錢(紙捶),陳皮(洗)、青皮(醋炒)、莪術(shù)(醋炒,焙干)、廣木香2錢,烏梅肉(火焙干)5錢,黃連5錢,檳榔5錢,丁香2錢(俱為細末)。
【制法】將巴豆仁滾湯泡,去心,好醋浸一時,煮干碾,用皮紙除去油,入藥末內(nèi)碾勻,厚糊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通利濕氣,安蛔止痛。主九種心痛及蟲痛,諸風。
【用法用量】方中烏梅肉,《重訂通俗傷寒論》作“烏藥”。
【摘錄】《墨寶齋集驗方》卷上
以上就是本文對于沉香至珍丸的一些介紹,不過要注意,雖然沉香至珍丸適合各年齡段人群食用,但也不是適合所有人。我們要根據(jù)自身的體質(zhì)情況決定。
八珍丸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對很多疾病都有不錯的效果,八珍丸可以說是醫(yī)者喜用,患者樂意接受的一味方劑,但運用不當,服食方法不對,療效會減弱。下面來談?wù)劙苏渫璧闹饕πc服用時候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能夠為大家?guī)韼椭?/p>
【處方】黨參100g 白術(shù)(炒)100g 茯苓100g 甘草50g 當歸150g 白芍100g 川芎75g 熟地黃150g
【性狀】本品為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至黑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八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用煉蜜40~50g加適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煉蜜11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補氣益血。用于氣血兩虛,面色萎黃,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經(jīng)過多。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規(guī)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處方】斑蝥3錢(炒黃),當門子1分,雄黃5錢,辰砂(水飛)2錢。
【制法】上為細末,用熟面為丸,辰砂為衣,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流注癰疽,發(fā)背疔瘡。
【用法用量】每服3-5丸。
【摘錄】《青囊秘傳》
【處方】乳香3錢,沒藥3錢,代赭石3錢,穿山甲(生用)3錢,羌活5錢,草烏(生用)5錢,全蝎21個(炒),川烏(生用,不去皮)1兩。
【制法】上為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痛風走注,腳疾。
【用法用量】每服21丸,溫酒送下。
【摘錄】《丹溪心法》卷四
【處方】丹砂(研)半兩,犀角(鎊)1分,羚羊角(鎊)1分,牛黃(研)1分,獲神(去木,搗末)1分,龍腦(研)1分,天南星(牛膽內(nèi)制,陰干)1錢半,硼砂(研)1錢。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隔痰結(jié)實,胸隔不利,喘嗽嘔逆。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人參、荊芥湯嚼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四
文章介紹的八珍丸的藥用價值,對我們的生活是有很大幫助的。其實很多的身體疾病都可以通過八珍丸等一些中藥方劑來調(diào)理,博大精深的中醫(yī)文化應該繼續(xù)發(fā)揚光大傳承下去。
珍黃膠囊是用人工牛黃、黃芪浸膏粉、珍珠等多種藥材做成的一種膠囊藥物,具有非常好的清熱解毒和止痛消腫的作用,還有很好的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在使用珍黃膠囊的時候,要了解注意事項,飲食要禁油膩,忌辛辣,孕婦要慎用,如果患處出現(xiàn)破潰,不可外敷。
1、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
珍黃膠囊(珍黃丸),中成藥名。為清熱劑,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主治肺胃熱盛所致的咽喉腫痛、瘡瘍熱癤。本品為硬膠囊,內(nèi)容物為黃色至深黃色的粉末;氣香,味辛涼而苦。
2、活血散瘀,又善止血
方中三七甘緩苦泄溫通,既可活血散瘀,又善止血,且散瘀消腫,止痛效果尤佳;黃芩苦寒,清熱燥濕,并有較強的瀉火解毒之力,共為方中主藥;豬膽汁苦寒,清熱解毒潤燥;牛黃苦涼,為清熱解毒之良藥,共為方中臣藥;珍珠清熱解毒,生肌斂瘡;薄荷輕揚升浮,芳香通竅,功善疏散上焦風熱,清頭目,利咽喉;冰片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共為方中佐藥;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
注意事項
1.忌辛辣、魚腥食物。
2.孕婦慎用。
3.患處破爛、出膿者不可外敷。
4.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溫補性中成藥。
5.服藥三天后癥狀無改善,或出現(xiàn)其他癥狀,應去醫(yī)院就診。
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兒童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7.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zhì)者慎用。
8.本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9.兒童必須在成人的監(jiān)護下使用。
10.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珍黃膠囊吃多了正常情況下是不會出現(xiàn)皮膚過敏現(xiàn)象的,本品效果顯著,方中成分安全無副作用,是很值得患者朋友們使用的一款藥物。皮膚過敏是一種很常見的皮膚問題,如果出現(xiàn)皮膚過敏,我們應該及時到醫(yī)院進行咨詢。
鹿黃丸由于是由純天然的中藥材混合而成,而且沒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備受人們關(guān)注。那么到底鹿黃丸的作用和功效都有哪些呢?為了讓您更加詳細的了解鹿黃丸,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就為您詳細的介紹一下。
【別名】鹿茸丸
【處方】枇杷葉1兩,款冬花1兩,北紫菀1兩,杏仁(去皮尖)1兩,木通1兩,鹿茸(炙)1兩,桑白皮1兩,大黃5錢。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酒色過度,饑飽失時,吐血,咳血,痰血等。
【用法用量】鹿茸丸(《不居集》上集卷十五)。原書云本方引自“丹溪”,查《丹溪心法》卷二有治嗽血方:紅花、杏仁(去皮尖)、枇杷葉(去毛)、紫草茸、鹿茸(炙)、木通、桑白皮、大黃。與本方類似。
【摘錄】《赤水玄珠》卷九
看了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像鹿黃丸這種方劑已經(jīng)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養(yǎng)生方法,尤其是比較傳統(tǒng)的朋友對于方劑更是情有獨鐘。隨著中國歷史的不斷演變和推進,對于方劑的分類也越來越細分,經(jīng)過不同工藝的處理,各方面也都有所改善,相信會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說起中藥方劑,很多人都不陌生,但你知道為何中藥藥劑可以有這么大的作用嗎?下面介紹一種半黃丸來為大家一一說明。
【處方】黃芩45克 南星 半復各30克
【制法】上藥研末,姜汁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熱化痰。主治熱痰留滯于內(nèi),咳嗽面赤,胸腹脅常熱,惟足乍有冷時,其脈洪滑者。
【用法用量】用生姜湯送下30~50丸。
【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一
【處方】黃芩1兩半,南星1兩,半夏1兩。
【制法】姜汁打糊為丸。
【功能主治】熱痰嗽。熱痰留滯于內(nèi),咳嗽面赤,胸滿,胸腹脅常熱,惟足乍有時冷,其脈洪滑者。
【用法用量】姜湯下30-50丸。
【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一
看完上面的對于半黃丸的相關(guān)描述后,大家是否感覺到了我們傳統(tǒng)醫(yī)學的偉大和神秘?我們平時生活中可以多看一些這方面的知識,會對大家有所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