鱉蓋的功效
養(yǎng)生的功效。
“人逢古稀喜相聚,滿座白發(fā)盡笑語。身處盛世盼歲長,往事茫茫如煙雨。勤于紙上尋歡樂,珍惜今天保身體。多在人間看春光,又是桃紅滿地綠。”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養(yǎng)生越來越看重,養(yǎng)生和養(yǎng)性必不可分,它帶給我們的是健康。面對中醫(yī)養(yǎng)生紛繁的話題,我們?nèi)绾握_認識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鱉蓋的功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鱉蓋就是人們常說的甲魚殼,甲魚具有非常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甲魚殼也一樣。鱉蓋的功效適十分強大,不僅可以滋陰益腎、強筋健骨,還可以調(diào)理月經(jīng),治療腎虛腎虧、頭暈遺精等癥狀。喜愛吃甲魚的人可以來了解下鱉蓋的功效,不要不知道甲魚殼的功效而把甲魚殼扔了浪費掉。
甲魚殼的營養(yǎng)價值
甲魚的背甲,要名稱為“鱉甲”,具有抑制結締組織的增生、提高血漿蛋白、散結消腫的作用,可提高抗腫瘤的免疫能力;鱉甲熬制的膠,稱為鱉甲膠,具有滋蔭益腎、散消痞、強筋健骨的功效,能夠散淤血、消脾腫、除癆、調(diào)月經(jīng),可防治腎虧虛弱、頭暈遺經(jīng)等癥。
主治胸腹包塊、積滯寒熱,去痞塊息肉、溫瘧、腹內(nèi)積氣結塊及腰痛、小兒脅下腫脹。膈夜食,治臍腹或肋硬條塊、冷腹脹氣、虛勞贏瘦、除骨熱、骨節(jié)間勞熱、結滯壅塞、下氣、婦女漏下雜質(zhì)。治下瘀血,去血氣,破結石惡血,墮胎,消瘡腫腸癰及跌損瘀血。能滋蔭補氣,去復發(fā)新瘧疾、蔭毒腹痛,治積勞成病、飲食不當、舊病復發(fā)、斑痘煩悶氣喘、小兒驚癇、婦女經(jīng)脈不通、難產(chǎn)、產(chǎn)后蔭唇開而不閉、男子蔭瘡淋病。還可收斂瘡口。
1、甲魚殼的營養(yǎng)價值
甲魚殼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能強壯骨骼,也能增促進身體代謝,另外甲魚殼中還含有大量天然多糖,特別是甲魚鑫糖和在鱉多糖的含量特別高,這些物質(zhì)被人體吸收以后不但能緩解疲勞,還能提高人體免疫細胞的活性,能讓身體的抗病能力明顯提高。
2、甲魚殼能滋陰退熱
甲魚殼能滋陰補虛,性質(zhì)平和,平時人們因為慢性感染和結核以及腫瘤等不良癥狀引起身體發(fā)熱時,可以及時服用甲殼進行治療,能讓癥狀明顯好轉(zhuǎn),但是平時人們感冒發(fā)熱時,不能服用甲殼,它對感冒發(fā)熱的治療功效并不明顯。
3、甲魚殼能調(diào)月經(jīng)也能治腎虧
甲魚殼中含有大量的天然膠質(zhì)和一些氨基酸,它能散結消腫,也能在通經(jīng)活血,還能滋陰補虛,它對女性的月經(jīng)不調(diào)以及男性腎虧,還有人們因腎虧引的發(fā)頭暈、眼花和男性遺精等癥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另外甲魚殼還能壯骨強腰,平時煎制后服用,對人類的腰痛有明顯緩解作用。
Ys630.com相關知識
鱉是一種很好的中藥材,不光如此還可以成為很常見的食物,其實鱉就是人們常說的甲魚,很多人都知道鱉當中的營養(yǎng)價值是非常豐富的,所以說在自己身體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鱉來達到滋補的效果,而且鱉殼也是會很高的功效和作用,可以用來治療閉經(jīng)和其他比較難以治愈的婦科疾病。
鱉渾身都是寶,鱉的頭、甲、骨、肉、卵、膽、脂肪均可入藥。
《名醫(yī)別錄》中稱鱉肉有補中益氣之功效。據(jù)《
本草綱目》記載,鱉肉有滋陰補腎,清熱消淤,健脾健胃等多種功效,可治虛勞盜汗,陰虛陽亢,腰酸腿疼,久病泄瀉,小兒驚癇,婦女 閉經(jīng)、難產(chǎn)等癥?!度沼帽静荨氛J為,
鱉血外敷能治面神經(jīng),可除中風口渴,虛勞潮熱,并可治療 骨結核。鱉血含有動物膠、
角蛋白、碘和維生素D等成份,可滋補潛陽、補血、消腫、平肝火,能治療肝硬化和肝脾腫大,治療閉經(jīng)、經(jīng)漏和小兒尺癲等癥。 鱉膽可治痔漏。 鱉卵可治久痢。
鱉頭焙干研末,黃酒沖服,可治脫肛。鱉的脂肪可滋陰養(yǎng)陽,治療白發(fā)。現(xiàn)代科學認為,鱉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E、膠原蛋白和多種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微量元素,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有養(yǎng)顏美容和延緩衰老的作用。
以下人群不宜食用甲魚:
肝炎患者由于胃黏膜水腫,小腸絨毛變粗變短,膽汁分泌失調(diào)等因素,消化吸收機能大大減弱。而甲魚含有很豐富的蛋白質(zhì),病人食后不僅難以吸收,反而會加重肝臟負擔,嚴重時肝細胞還會大量壞死,
血清膽紅素劇增,血漿濃度升高,誘發(fā)肝昏迷。
腸胃功能虛弱、消化不良的人應慎吃。尤其是患有腸胃炎、胃潰瘍、 膽囊炎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患者不宜食用。
失眠、孕婦及產(chǎn)后泄瀉也不宜食用。
鱉科動物 中華鱉的肉。中華鱉又稱鱉、團魚、圓魚、甲魚。分布于中國東北至
海南島,以及湖北、安徽、四川、云南、陜西、甘肅等地湖泊、河、溏。獲得后,砍去鱉頭致死,去內(nèi)臟,取肉鮮用;或砍去鱉頭后,將鱉身入沸水內(nèi)煮1~2小時,至甲上硬皮脫落時,取出,剝下背甲及腸雜后用。
導讀:中藥鱉血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鱉血的功效與作用、鱉血圖片、鱉血的藥用價值等,要想知道更多鱉血的功效與作用相關知識,不妨來關注一下。
鱉血簡介鱉血圖片鱉血的功效與作用鱉血的藥用價值鱉血的藥用附方鱉血的臨床應用鱉血簡介
鱉血,為鱉科動物中華鱉或山瑞鱉的新鮮血液。捕捉殺死時取其鮮血,鮮用或冷藏。
鱉血圖片
鱉血的功效與作用
治口眼歪斜,虛勞潮熱,脫肛。
1、《綱目》:按《千金方》云,目瞤、唇動、口歪,皆風入血脈,急以小續(xù)命湯服之,外用鱉血或雞冠血調(diào)伏龍肝散涂之,干則再上,甚妙。蓋鱉血之性急縮走血,故治口歪、脫肛之病。
2、《藥性論》:鱉頭血涂脫肛。
3、《綱目》;治風中血脈,口眼癥僻,小兒疳勞潮熱。
4、《現(xiàn)代實用中藥》:生飲,用于結核潮熱有效。
鱉血的藥用價值
【藥名】鱉血
【別名】團魚血
【來源】為鱉科動物中華鱉或山瑞鱉的新鮮血液。
【采收和儲藏】捕捉殺死時取其鮮血,鮮用或冷藏。
【性味】味甘;咸;性平。
【歸經(jīng)】肝經(jīng)
【功能主治】滋陰退熱。并有強壯作用。
【用法】內(nèi)服:鮮飲,20-100ml;或入丸劑。外用:鮮血涂敷。
【出處】《本草綱目》
鱉血的藥用附方
1、治中風口歪:鱉血調(diào)烏頭末涂之,待正則即揭去。(《肘后方》)
2、治小兒諸疳:吳茱萸、胡黃連(銼碎,用鱉血浸一宿,同吳茱萸炒令干焦,去吳萸不用)、白蕪荑仁、柴胡(去蘆)各等分。上為細末,用獖豬膽汁浸,蒸餅和丸綠豆大。每服十丸,熱水下,無時。(《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方》鱉血煎丸)
鱉血的臨床應用
治療骨關節(jié)結核:將鱉用生理鹽水洗凈,以無菌操作切斷其單側頸動脈(避免損傷氣管),放血入無菌試管中,分離血清,置于2-4g冰箱中備用。用時以無菌注射器吸取鱉血清2ml,加0.25%普魯卡因O.5ml,腎上腺素0.1ml(預防血清過敏反應),肌肉注射,每日1次。注射前后使患者保持絕對安靜。治療12例,其中10例經(jīng)5-20次后臨床治愈;2例顯效后中斷治療。一般注射血清3次以上,局部腫脹疼痛即見消失,瘺孔愈合,肢體功能障礙恢復正常或明顯改善。
上就是一些鱉血的相關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婦科疾病是女性最容易患上的一類病癥,具有范圍廣、種類多、危害大的特點。婦科疾病需要根據(jù)疾病的性質(zhì)選擇治療方法,藥物是一種很重要的方法,丹鱉膠囊就是典型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藥物,在使用的時候了解清楚主治疾病是最起碼的。那么,丹鱉膠囊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丹鱉膠囊是國家三類新藥,婦科良藥,有效治療婦女乳腺小葉增生,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盆腔炎性包塊。特點是具有較強的活血化瘀功能,能收縮子宮平滑肌,具有調(diào)整月經(jīng)周期的功效,顯著的止血作用,具有抗炎消腫作用。國家三類新藥,婦科抗癌消腫瘤良藥:丹鱉膠囊國家三類新藥,婦科良藥,有效治療婦女乳腺小葉增生,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盆腔炎性包塊。
產(chǎn)品功效 抗癌消腫瘤,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用于氣滯血瘀所致子宮肌瘤、盆腔炎性包塊,癥見小腹脹痛、腰骶酸痛、帶下量多、肛門墜脹、舌暗有斑。
補充說明 國家三類新藥,婦科抗癌消腫瘤良藥:丹鱉膠囊國家三類新藥,婦科良藥,有效治療婦女乳腺小葉增生,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盆腔炎性包塊。
特點:
1、具有較強的活血化瘀功能。
2、能收縮子宮平滑肌,具有調(diào)整月經(jīng)周期。
3、顯著的止血作用。
4、具有抗炎消腫作用。
[藥理作用] 本品具有抗子宮平滑肌瘤增生作用。
子宮肌瘤作為近幾年來,成年女性中發(fā)病率較高的良性腫瘤,目前治療辦法和藥品并不多,西醫(yī)多采用手術治療(往往連同子宮一起切除,病人因此而失去生育能力),西藥又多有副作用。丹鱉膠囊作為國家級中藥新藥,其不僅組方合理, 方中當歸、丹參、三七活血化瘀,養(yǎng)血補血,三棱、莪術理氣活血,消膒散結,鱉甲、海藻軟堅散結,養(yǎng)陰清熱,桃仁,善攻日久之蓄血,破堅下血閉,桂枝通行血脈,白術健脾益氣以固后天之本。杜仲炒后補腎壯腰而攝血,半枝 蓮清熱解毒,抗癌消腫瘤,上述藥物緊扣瘀血凝阻之病機,諸藥,軟堅散結之功效;丹鱉膠囊在臨床觀察過程中未見明顯毒副作用。
所以應用丹鱉膠囊,不僅可免除手術,而且療效確切、毒副作用小。
中藥水鱉,是很好的一味中藥材,水鱉在調(diào)理身體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在醫(yī)藥方面應用的也比較廣泛。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別名】水白、水蘇、芣菜、馬尿花、水旋覆、油灼灼、白蘋
【來源】藥材基源:為水鱉科植物水鱉的全草。
【原形態(tài)】水鱉,浮水草本,須根長可達30cm。匍匐莖發(fā)達,節(jié)間長3-15cm,先端產(chǎn)生越冬芽。葉簇生;葉柄長1-8cm;葉片圓形或心形,長4.5-5cm,寬5-5.5cm,全緣,葉背面有蜂窩狀貯氣組織,并具氣孔。花單性,雌雄同株,生于葉腋;雄花序腋生,花序梗長0.5-3.5cm,葉狀佛焰苞2,具紅紫色條紋,苞內(nèi)雄花5-6朵,花梗長5-6.5cm,萼片3,具紅色斑點,花瓣3,黃色,雄蕊12枚;雌花白色,單生于佛焰苞內(nèi),花被和雄花同數(shù),具成對的6枚退化雄蕊,子房下位,卵形,6室,柱頭6,線形,先端2裂。果實漿里新詩倒卵形.內(nèi)具種子多枚?;ā⒐?-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靜水池沼間。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主濕熱帶下
【用法用量】內(nèi)服:研末,2-4g。
【附方】《本經(jīng)》水萍條,《別錄》云:“一名水白?!卑础侗静荨匪加卸喾N,陶氏引《藥錄》“五月有花白色”者,即為其中之一。水白之名,或以花白而得。它如浮萍、大萍,均與白色無關。故“水白”即指水萍之開白花者。此種水白,另有一個特征是葉背有一水泡狀氣囊組織,就是陳藏器所說的“葉下有一點水沫?!薄毒V目》引《庚辛玉冊》謂:“一種泡子名水鱉?!碑斚低恢参??!镑M”與“白”一聲之轉(zhuǎn),故“水鱉”之名或亦來自“水白?!?/p>
【各家論述】1.《別錄》:“生雷澤池澤。三月采,暴干?!?.《本草經(jīng)集注》:“此是水中大萍爾,非今浮萍子?!端庝洝吩疲何逶掠谢ǎ咨?。即非今溝渠所生者。楚王渡江所得,非斯實也?!?.《新修本草》:“水萍者,有三種,大者名蘋。水中又有荇菜,亦相似,而葉圓。水上小浮萍,主火瘡?!?.《本草圖經(jīng)》:“水萍,今處處溪澗水中皆有之。此是水中大萍,葉圓闊寸許,葉下有一點,如水沫,一名芣菜?!稜栄拧分^之蘋。其大者曰蘋是也?!吨苣显姟吩疲河谝圆商O。陸現(xiàn)云:海中浮蘋粗大者謂之萍。季春始生,可糝蒸,以為茹。又可用苦酒淹,以按酒。三月采,暴干。蘇恭云:此有三種:大者曰蘋;中者荇菜,即下鳧葵是也;小者水上浮,即溝渠間生者是也。大蘋,今醫(yī)方鮮用?!?.《滇南本草》:“一名水旋覆,生海中草地邊仙人塘,近華浦前?!?/p>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中藥水鱉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根據(jù)自身的需求進行食用,一段時間后相信會有所改善,確實是一個不錯之選。
鱉頭是一種中醫(yī)中經(jīng)常用到的藥材,常應用于各種疾病的治療,那么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鱉頭的相關。
【別名】鱉首(《中藥志》)
【來源】為鱉科動物 中華鱉 的 頭 。加工鱉甲時,割下鱉頭,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全國大部地區(qū)均產(chǎn)。
【性狀】干燥的鱉頭,略呈長圓柱形,吻端尖,頸部向上彎曲,約成90度角。外表呈灰棕色,略有皺褶。質(zhì)堅硬,氣腥臭。
【功能主治】治久痢脫肛,產(chǎn)后子宮下垂,陰瘡。
【附方】①治小兒積冷久下瘥后,脫肛不瘥,腹中冷,肛中疼痛不得入者:鱉頭二枚(炙令焦),小猬皮一枚(炙令焦),磁石四兩,桂心三兩。上四味末之,蜜丸如大豆。兒三歲至五歲,服五丸至十九,日三,兒大以意加之。(《千金方》鱉頭丸)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唐本草》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鱉頭的相關知識,通過上述文章能夠清楚的了解到鱉頭有著很多對人體的好處和作用,所以大家可以用鱉頭來治療一些疾病。
海石鱉是非常有營養(yǎng)的珍貴藥材,經(jīng)常吃海石鱉是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的,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食用海石鱉呢,食用海石鱉對于我們的身體具體能夠起到怎樣的好處呢,我們需要懂得一些海石鱉的專業(yè)知識才能回答這些問題。
【別名】石鱉、海八角毛、八節(jié)毛
【來源】藥材基源:為陷板石鱉科動物紅條毛膚石鱉、銼石鱉科動物函館銼石鱉及多種石鱉的全體。
【原形態(tài)】1.紅條毛膚石鱉,體卵圓形,長27-33mm,寬16-21mm。體色變化大,多為灰綠色或青灰色。背腹扁平,頭在馮下方,無眼及觸角,有一短而下彎的吻,吻中為口,口內(nèi)齒舌很長。背面中央突起,有呈覆瓦狀排列的石來質(zhì)殼片8塊,暗綠色殼片中央具有3條紅色色帶。前端頭殼頂部較光滑,邊緣部分有低平粒狀突起,腹面前方的嵌入片有齒裂5個。近兩端的殼片長寬略相近,中間的殼片略寬,峰部有縱肋,翼部有較大的顆較狀突起,嵌入片的翼部位置具1個齒裂。尾殼片較小,前緣中央微凹,后緣弧形,表面有顆料狀突起,嵌入后區(qū)兩側各具1齒裂。在殼片的四周置有一圈外套膜,形成較寬的環(huán)帶,呈深綠色,其周圍相間布有18叢棘束。腹面平擔,足扁而寬,幾占整個腹面。足與外套膜之間形成一較狹的外套溝。溝中有鰓22-24對。鰓列長約為足長的2/3。生殖孔和排泄孔位于外套溝稍后端。肛門位于足的后方。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1.棲息于潮間帶巖石上,北方可生活于數(shù)米深的淺海。能緩慢匍匐爬行于海藻叢中喜附著于巖石石縫或陰處。
【性狀】性狀鑒別,(1)紅條毛膚石鱉,全體呈卵圓形,背面有8塊呈覆瓦狀披列的石灰質(zhì)的殼片。殼片暗綠色,中部有3條紅色色帶。環(huán)帶較寬,深綠色,其上面有18叢棘束。氣腥,味咸。
【化學成份】全體含?;撬?taurine),氨基酸(amino acid),脂肪(fat),蛋白質(zhì)(protein)等。還含兩種新類胡蘿卜素;(3S,4R,3R,6R)-β,ε-胡蘿卜素-3,4,3-三醇[(3S,4R,3R,6R)-β,ε-carotene-3,4,3-triol]和(3R,4R,3R)-β,β-胡蘿卜素-3,4-3-三醇[(3R,4R,3R)-β,β-carotene-3,4,3-triol]。
【鑒別】理化鑒別(1)取本品粗粉適量,加石油醚提取,提取液濃縮至干,殘渣加氯信2ml溶解后移入小試管,沿管壁滴加濃硫酸1ml,靜止10min,上層顯橙紅色,并有藍色熒光,兩液界面呈血紅色環(huán)。
【性味】味咸;性寒
【功能主治】化痰散結;清熱解毒。主頸淋巴結結核;麻風病;慢性氣管炎
【用法用量】內(nèi)服:焙焦研末,2-6g。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海石鱉,我們知道海石鱉不但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而且還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們要善于利用海石鱉來為我們的健康護航。
說到養(yǎng)生,很多人會侃侃而談,由此可知,大家對于養(yǎng)生的關注。那么大家了解中藥方劑嗎?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中藥方劑甘鱉散的有關介紹。
【別名】甘遂散
【處方】連珠甘遂1兩,木鱉子2個(一雌一雄,去殼研)。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腎臟風攻注腳膝;腳氣。
【用法用量】甘遂散(《普濟方》卷三十二引《仁存方》)。
【注意】宜軟飯將息。
【臨床應用】腎臟風:在毗陵有姓馬人鬻油,久不見,因詢其親,云:宿患腎臟風,今一足發(fā)腫如瓠,自腰以下,矩細通為一律,痛不可忍,臥欲轉(zhuǎn)側,則兩人挾持方可動?;蛘哂遭?shù)稕Q之。予曰未可,予有藥,當合以贈。如上法服之,辰已間下膿如水晶者數(shù)升,即時痛止腫退。一月后尚拄拐而行,予再以赤烏散令涂貼其膝方愈。后十年過毗陵,率其子列拜以謝云:向腳疾至今不復作,雖積年腎臟風并已失,今健步不苦矣。
【摘錄】方出《本事》卷四,名見《普濟方》卷二四○
以上就是利用甘鱉散治療疾病的一些常見的方法和常識問題了,最后提醒一下在利用甘鱉散治療疾病的的同時一定注意日常的飲食習慣,這樣才能保證其治療的效果。
俗話說,物質(zhì)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所以人們在現(xiàn)如今生活極大豐富的情況下,對養(yǎng)生的追求也更加的迫切,中醫(yī)方劑一直都是養(yǎng)生的重要方法,那么鱉血丸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又有什么功效作用呢?接下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人參15克 川芎 蕪荑 北柴胡各30克 使君子21個 胡黃連 川黃連各60克
【制法】上用鱉血150毫升,吳茱萸30克,拌和二連,淹一宿,次早炒干透,出茱萸并血,只用二連,同余藥杵末,粟米粉糊丸,麻子大。
【功能主治】主疳勞。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熟水下。
【摘錄】《世醫(yī)得效方》卷十二
【處方】人參半兩,川芎1兩,蕪荑1兩,北柴胡1兩,使君子21個,胡黃連2兩,川黃連2兩。
【制法】上藥用鱉血1盞,吳茱萸1兩,拌和二連,淹1宿,次早炒干透,出茱萸并血,只用二連,夾余藥杵末,粟米粉糊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疳癆。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熟水送下。
【摘錄】《得效》卷十二
上文主要介紹了鱉血丸的作用以及怎么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食用,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幫到大家。
大家在生活中聽說過活鱉煎嗎,它對一些常見的疾病有很好的療效。為了讓我們更好的知道活鱉煎應該怎么吃,建議大家在食用時了解一下。
【處方】活鱉1個(重半斤者,以河水養(yǎng)5日,用童便5升,法酒5升,烏梅5個,捶碎,桃、柳枝各銼1合,共享新綿包子慢火同煮令鱉死,便減耗一半,取出綿包子,將鱉去甲腸肚,細切研爛,再熬約得至半,碗[土自]蓋盛,將甲骨炙令焦黃色,入后藥),人參、琥珀、木香、柴胡、枳實、杏仁、黃耆、恒山、安息香、附子、當歸、桂、羌活、知母、茯苓、烏梅肉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將鱉甲膏加杵千下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先因吐血,止而后嗽中出血如線,引脅下時痛,日漸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臨臥用溫酒送下。
【摘錄】《雞峰》卷十
【處方】附子(去皮臍)半兩,白術半兩,當歸半兩,人參半兩,枳殼半兩,桃仁半兩,杏仁半兩,三棱半兩,陳橘皮半兩,白芷半兩,茯苓半兩,甘草半兩,秦艽半兩,柴胡半兩,桑白皮半兩,阿膠半兩,麻黃半兩,官桂半兩,檳榔1個,豆蔻1個。
【制法】上銼細。用大鱉1枚,湯中爁過,折去頭尾腸肚,卻入藥在腹內(nèi),將甲合定,以麻皮纏濕紙裹7重,鹽泥固濟,令四面厚薄勻,用甕1口入礱糖3斗,在甕內(nèi)放鱉在中間,再用礱糠3斗蓋之,四畔發(fā)一伏時,次日取出候氣冷,取出打破,開鱉并肉及藥作三處焙燥,再搗為細末。每服2錢,濕酒調(diào)下。如咳甚,飲酒不得者,以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虛勞咳嗽喘急,唾如濃涕,漸漸瘦弱。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飲送下,空心服。
【注意】忌雀、鴿、莧菜、魚腥、海味等。
【摘錄】《普濟方》卷二二八引《指迷方》
通過上文我們知道活鱉煎對人的身體非常有好處,又是純中藥制劑,無副作用,但如果沒有需要還是不建議濫服的。
眾所周知鱉頭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不過要說起鱉頭丸的作用的話,可能有些人還不是太清楚。那么今天我們就在這里來詳細的了解一下吧。
【處方】鱉頭1枚 虻蟲 蜜蟲 桃仁各23克 甘皮15克
【制法】上藥五味,研末,蜜丸。
【功能主治】主小兒痞氣,脅下腹中有積聚堅痛。
【用法用量】服如小豆大1丸,一日三次。
【摘錄】《備急千金要方》卷五
【處方】鱉頭1個,虻蟲18銖,(庶蟲)蟲18銖,桃仁18銖,甘皮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痞氣,脅下腹中有積聚堅痛。
【用法用量】每服2丸,每日3次,以知為度。
【摘錄】《千金》卷五
【處方】死鱉頭2個(炙令焦),小猬皮1個(炙令焦),磁石4兩,桂心3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積冷久下愈后,脫肛不愈,腹中冷,肛中疼痛不得入者。
【用法用量】3-5歲兒每服5-10丸,每日3次。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鱉頭收肝氣之緩,磁石固腎氣之脫,桂心散肝血之滯,猬皮破膀胱瘀積也。
【摘錄】《千金》卷五
上文介紹了鱉頭丸的食用方法,我們可以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采納后好好利用鱉頭丸來為我們的健康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