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中藥材作用功效是什么?
【www.cndadi.net - 養(yǎng)生中藥材】
中藥與西藥是有所不同的,因為中藥平時可能就是我們吃的食物,比如大棗、蔥姜蒜等等。而且中藥往往都是以調(diào)理為主,所以不具有多么強大的藥性。更何況,中藥已經(jīng)在我們國家存在了幾千年,因此中藥的種類是非常非常多的,多到讓人數(shù)不清。那么,各種中藥材作用功效是什么?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于:腸胃濕熱所致的瀉痢腹痛。臟腑火毒證。癰疽疔毒,皮膚濕疹、濕瘡,耳道流膿!
黃柏: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用于:濕熱所致的多種病證。陰虛發(fā)熱,骨蒸盜汗,遺精。熱毒瘡瘍,濕疹濕瘡!
白術(shù):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氣虛證。氣虛自汗。脾虛胎動不安!
焦三仙:它不是一味藥而是三味藥,即焦麥芽、焦山楂、焦神曲。三味藥均有良好的消積化滯功能,但又有各自不同的特點。焦麥芽有很好的消化淀粉類食物的作用;焦山楂善于治療肉類或油膩過多所致的食滯;焦神曲則利于消化米面食物。三藥合用,能明顯地增強消化功能。因此,臨床上醫(yī)生常將三藥合用并稱為“焦三仙”。是消食導(dǎo)滯,健運脾胃的良藥。
雞內(nèi)金:消食健胃,澀精止遺。 用于飲食積滯,小兒疳積。腎虛遺精、遺尿。治遺精。
大黃:具有瀉熱通便功效,用于胃腸實熱積滯、大便秘結(jié)、腹部脹滿、疼痛拒按,甚至高熱不退、神昏譫語,如大承氣湯;或脾陽不足之冷積便秘,如溫脾湯。
解毒消癰功效,用于熱毒瘡瘍、暴赤眼痛、口舌生瘡、齒齦腫痛,如大黃牡丹皮湯。
行瘀通經(jīng)功效,用于瘀血阻滯之月經(jīng)閉止、產(chǎn)后瘀阻、癥瘕積聚,及跌打損傷、瘀血腫痛。
清熱除濕功效,用于濕熱壅滯之黃疸、小便不利、大便干結(jié);熱淋、石淋如八正散。
亦可涼血止血,用于熱傷血絡(luò)之吐血、衄血、便血、崩漏、赤白帶下。
現(xiàn)代臨床可用于治療流行性腦膜炎、大葉性肺炎、急性膽道感染、急性腮腺炎、急性闌尾炎、急性傳染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腸炎、細菌性痢疾、消化道出血、咽喉炎、牙齦膿腫、皮炎、濕疹、淋病、帶狀皰疹等。
ys630.coM延伸閱讀
山茱萸是我第一次聽到。那山茱萸是什么中藥材呢我就不知道了,后來才聽朋友說,山茱萸是在每年的10-11 月份才能吃到,它的果皮漸漸的變成紅色時才能采摘。山茱萸吃起來酸甜味,有點就像葡萄干的樣子,直接吃口感不怎么太好,只能泡水喝,山茱萸具體的是什么中藥呢,我這就和朋友們講講。
山茱萸
原料別名:藥棗皮、蜀棗、魃實、鼠舌、雞足、山萸肉、實棗兒、肉棗、棗皮、紅棗皮
食用提示:內(nèi)服:煎湯,6至10克,或入丸、散。
原料介紹 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成熟果實山茱萸主要是生長在河南的伏牛山,陜西、山西一帶山茱萸一般清明時節(jié)開有黃色的花,“秋分”至“寒露”節(jié)氣時會生長成熟山茱萸的食用和藥用已經(jīng)有1500多年歷史了,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山茱萸果肉呈不規(guī)則的片狀或囊狀,長1至1.5厘米,寬0.5至1厘米,表面紫紅色至紫黑色,皺縮,有光澤頂端或有圓形宿萼痕,基部有果柄痕質(zhì)柔軟氣微,味酸、澀,微苦以肉厚,柔軟,色紫紅者為佳 相關(guān)人群 命門火熾,肝陽上亢,及素有濕熱,小便不利者禁服 食物相克 本品與桔梗、防風、防己相克。
補益肝腎,澀精固脫。用于眩暈耳鳴,腰膝酸痛,崩漏帶下,大汗虛脫。內(nèi)熱消渴。
用于肝腎不足,頭暈?zāi)垦#Q,腰酸。與熟地、枸杞子、菟絲子、杜仲等配伍。2. 用于虛汗不止。
山茱萸能增強機體的抗應(yīng)激能力,提高小鼠耐缺氧、抗疲勞能力,增強記憶力。山茱萸能提高紅細胞中SOD活性,對抗脂質(zhì)過氧化。其醇提物還有降血脂作用,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膽固醇的含量,抗動脈硬化。
命門火熾,肝陽上亢,及素有濕熱,小便不利者禁服
上面我講的這些關(guān)于山茱萸是什么中藥材的介紹,都是我在朋友那里才了解到的,如果你也對這個東西不熟悉的話,可以看看,開闊一點視野,增長一下見聞。山茱萸是屬于中藥的一種,在什么時候用的話都要謹慎。是藥就有三分毒,不要傷害的自己的身體。
草烏是一種用途非常廣的中藥,這種中藥具有祛風除濕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會有人出現(xiàn)關(guān)節(jié)疼痛,尤其在天氣寒冷的時候,關(guān)節(jié)疼痛更容易出現(xiàn),另外早晚溫度比較低的時候也經(jīng)常會有老年人出現(xiàn)關(guān)節(jié)疼痛,這時候就可以使用中藥材草烏幫助治療,那么這種中藥還有哪些作用呢?
第一、草烏的功效與作用:
1、祛風除濕
草烏具有祛風除濕的功效,常用于風寒濕痹,對治療寒濕頭痛、身痛、歷節(jié)疼痛,不可屈伸者效果顯著,常配伍麻黃、白芍、黃芪等同用。
2、散寒止痛
草烏具有較強的散寒止痛作用,常用于諸寒疼痛、跌打損傷、麻醉止痛等。
3、鎮(zhèn)痛
草烏屬藥用植物無論內(nèi)服或外用都具有顯著的鎮(zhèn)痛作用,在臨床上常用于多種痛癥的治療,其鎮(zhèn)痛的活性成分主要是其中烏頭類生物堿。
4、抗腫瘤作用
草烏被藥理研究證實,其草烏堿成分有一定抗癌作用。
第二、【草烏的食用方法】
1、制川草烏茶
食材:制川、草烏各3克,白芷、僵蠶各10克,生甘草6克。
制法:上藥共研細末,加水煮沸45分鐘,另用綠茶6克置保溫瓶中,沖入以上煮沸的藥汁,泡悶10分鐘后,代茶溫飲,1日數(shù)次。每日1劑。止痛后,再用3天以鞏固藥效。
功效:祛風勝濕,散寒止痛。
2、白蛇草烏酒
食材:白花蛇10g、制川草烏各10g、羌獨活10g、秦艽12g、川芎10g、防風10g、細辛10g、麻黃10g、香附10g、延胡10g、制乳沒10g、梧桐花6g、鮮生姜10g、薏苡仁12g。
制法:上藥一劑,浸于45-70度燒酒中(1-1.5L均可),半月后用此藥酒。
用法:以此酒蘸手掌上在局部拍打,第一周每日拍一次,每次10分鐘,以后每日二次,每次15分鐘,拍打輕重以舒適為度。每用一周,將瓶中燒酒加滿,使酒保持一定濃度。
功效:治慢性肩背腰腿疼痛。
第三、【草烏有毒嗎】
草烏毒性很強,因此在使用時通常都要經(jīng)過炮制來降低毒性,但是可覺得炮制后就沒有毒性了,其實完全錯了,炮制確實可以使藥材的毒性減少,但隱患并未因此而消除。因此在食用草烏時一定要切記食用方法,不要盲目的食用。另外,陰虛火旺,熱癥疼痛及孕婦忌用。
我們的國學中醫(yī)有非常大的神奇與魅力。而我們大自然中有許許多多的植物可以被當做成中藥材,具有很好的功效和作用。尤其是調(diào)理身體以及治療疾病方面有很大的幫助。甘草是中藥材的一種,并制作成藥物,許多朋友想問中藥材甘草到底有什么用?那么我們今天來好好的講一講這個問題。
功能與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diào)和諸藥。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甘草的作用
除了制作糖果外,甘草還有廣泛的醫(yī)療功效。其最常見的用途包括減輕呼吸困難,如感冒,喉痛,支氣管炎,過敏,甚至肺結(jié)核,這是因為它具有祛痰的作用。由于其溶解粘液的特性,因此越來越多的應(yīng)用于現(xiàn)代咳嗽糖漿中。它還是口腔和胃潰瘍的常規(guī)治療措施。此外,甘草還被認為有傾瀉劑的作用。這種草藥還可以作為抗病毒藥物治療帶狀皰疹和眼,口腔或生殖器皰疹。
甘草可以用于治療回腸炎,因為它具有制止痙攣的功效。它對于治療腸易激綜合癥 ,漏腸綜合癥和克羅恩病等疾病非常有效。在傳統(tǒng)中醫(yī)中,它還被用于治療癌癥。一些研究發(fā)現(xiàn),甘草可以有效預(yù)防心臟病,并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甘草含有異黃酮,這意味著它可以產(chǎn)生雌激素和/或抗雌激素效應(yīng)。因此,這種草藥被認為有助于減少經(jīng)前綜合癥和絕經(jīng)期癥狀。
以上的內(nèi)容介紹了甘草的多種方面的作用,希望對各位朋友們起到一定的幫助,能夠正確地利用甘草解決和治療生活中一些疾病,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滿。而且利用這種大自然的純中藥藥材,副作用非常少,但是卻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幫助。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大自然中有很多很多的東西都等待著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大自然很奇妙。大自然中有很多東西都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guān)。有些大自然生長出來的東西可以供我們吃,可以供我們玩。大自然中也有好多的東西可以治病,比如:治療,人參等。我知道的就有一種中藥材,叫做白芷。白芷是一種像果木的東西。
? ?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5米。根圓柱形,有分枝,徑3-5厘米,外表皮黃褐色至褐色,有濃烈氣味。莖基部徑2-5厘米,有時可達7-8厘米,通常帶紫色,中空,有縱長溝紋。
? ?基生葉一回羽狀分裂,有長柄,葉柄下部有管狀抱莖邊緣膜質(zhì)的葉鞘;莖上部葉二至三回羽狀分裂,葉片輪廓為卵形至三角形,長15-30厘米,寬10-25厘米,葉柄長至15厘米,下部為囊狀膨大的膜質(zhì)葉鞘,無毛或稀有毛,常帶紫色;末回裂片長圓形,卵形或線狀披針形,多無柄,長2.5-7厘米,寬1-2.5厘米,急尖,邊緣有不規(guī)則的白色軟骨質(zhì)粗鋸齒,具短尖頭,基部兩側(cè)常不等大,沿葉軸下延成翅狀;花序下方的葉簡化成無葉的、顯著膨大的囊狀葉鞘,外面無毛。
? ?復(fù)傘形花序頂生或側(cè)生,直徑10-30厘米,花序梗長5-20厘米,花序梗、傘輻和花柄均有短糙毛;傘輻18-40,中央主傘有時傘輻多至70;總苞片通常缺或有1-2,成長卵形膨大的鞘;小總苞片5-10余,線狀披針形,膜質(zhì),花白色;無萼齒;花瓣倒卵形,頂端內(nèi)曲成凹頭狀;子房無毛或有短毛;花柱比短圓錐狀的花柱基長2倍。
? ?果實長圓形至卵圓形,黃棕色,有時帶紫色,長4-7毫米,寬4-6毫米,無毛,背棱扁,厚而鈍圓,近海綿質(zhì),遠較棱槽為寬,側(cè)棱翅狀,較果體狹;棱槽中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期7-8月,果期8-9月。
? (臺灣植物名匯)野當歸(臺灣植物志)、大本山芹菜(臺灣植物名匯)
該變種與A. dahurica的不同在于果實和種子有毛,但分枝下部的子房和果實無毛或有很少的毛。特產(chǎn)于中國臺灣北部。
? ?國內(nèi)曾將A. for米osana稱為浙獨活,認為是中藥杭白芷的原植物??己及总茷橐婚L期栽培植物,在浙江等省未見有野生分布,是否本種尚待進一步研究。
杭白芷(變種)
? ?該種與白芷的植物形態(tài)基本一致,但植株高1-1.5米。莖及葉鞘多為黃綠色。根長圓錐形,上部近方形,表面灰棕色,有多數(shù)較大的皮孔樣橫向突起,略排列成數(shù)縱行,質(zhì)硬較重,斷面白色,粉性大。
栽培于四川、浙江、湖南、湖北、江西、江蘇、安徽及南方一些省區(qū),為著名常用中藥,主產(chǎn)四川、浙江、銷全國并出口。各地栽培的川白芷或杭白芷的種子多引自四川或杭州。
根入藥,能祛風,散濕,排膿,生肌止痛;主治風寒感冒,前額頭痛,鼻竇炎,牙痛,痔漏,便血,白帶,癰癤腫毒,燒傷等癥。
? ? ?白芷有各種各樣的功效。有抗炎作用,解熱鎮(zhèn)痛的作用,解痙作用,還有抗菌的作用。白芷還有一個想正意義。他代表著中華炎黃子孫上下5000年的歷史。是中國文化的精華和人民本身的象征。
中藥,來自于中國五千多年,先人們匯聚的精華,也是一大神奇的存在。林間,山中,小路旁,只是不起眼的一朵花花草草,或許它就是可以減緩你病痛的藥物。世間的一切生物都帶著神秘的影子,卻總有它存在的理由,大自然的奇妙創(chuàng)造,一物的出現(xiàn),另一物必也隨著存在,讓你體會世間的奇妙和大自然的驚艷創(chuàng)造。
《本草綱目》,中國的醫(yī)藥學經(jīng)典,匯聚了中藥材的藥物效用,這本承載著中國人民智慧與歷史創(chuàng)造的寶典,記載著關(guān)于藥物的神奇妙用。關(guān)于辣根,下面來了解了解關(guān)于它的記載。
辣根,落葉小灌木,高20-30cm。根莖橫走,黃白色。莖有數(shù)分枝,枝條柔軟。莖皮灰褐色或灰白色,有皺褶。單葉,互生;有短柄;葉片倒卵狀披針形,全緣,上面被短絨毛,基部楔形?;▋尚裕S白色,多4朵腋生;花被呈短筒狀,先端4裂,裂片卵圓形;雄蕊8,2輪,分別著生于花被筒中部;花盤環(huán)狀;子房無毛。果實幼時綠色,成熟時鮮紅色或紅色?;ㄆ?-5月,果期6-9月。生于海拔550-1800m的針闊葉混交林及針葉林下及林緣。
辣根的化學成分是長白瑞香含瑞香素,具有有鎮(zhèn)靜鎮(zhèn)痛作用,小劑量可使動物安靜,活動減少;大劑量則使動物出現(xiàn)睡眠及麻醉狀態(tài),瑞香紊與戊巴比妥鈉、水合氯醛合用,能使清醒動物進入深度睡眠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流量,改善心肌代謝,減少耗氧量。瑞香素亦具有抗凝血、降血脂和興奮垂體一腎上腺皮質(zhì)系統(tǒng)之抗炎等作用。
中藥承載著中國的歷史成就,在中國源遠流長的史書上留下了宏大的一抹靚麗色彩,在歲月的洗滌中生生不息,彌漫著希望與驕傲。這恢宏的一頁仍待著我們?nèi)ダ^承與創(chuàng)新,在歷史的車輪中,隨著轉(zhuǎn)動前進,發(fā)展,生生不息。
石斛是中藥材中的一類,石斛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名字叫做還魂草,顧名思義它可以治療很多疾病,療效非常好,對于胃病來說可以有效緩解疼痛,而且能促進胃動力,提高消化系統(tǒng)的功能,但是石斛的味道略微苦,再熬至石斛的時候,可以在湯藥里邊加入一些糖,避免苦味,更容易下咽,下面給大家具體講解一下它的作用。
石斛,又名仙斛蘭韻、不死草、還魂草、紫縈仙株、吊蘭、林蘭、禁生、金釵花等。莖直立,肉質(zhì)狀肥厚,稍扁的圓柱形,長10~60厘米,粗達1.3厘米。藥用植物,性味甘淡微咸,寒,歸胃、腎,肺經(jīng)。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用于陰傷津虧,口干煩渴,食少干嘔,病后虛熱,目暗不明。石斛花姿優(yōu)雅,玲瓏可愛,花色鮮艷,氣味芳香,被喻為“四大觀賞洋花”之一。
食用價值
石斛茶
配方:石斛15克,麥冬10克,綠茶葉5克。
制法:將石斛、麥冬和綠茶一并放入茶杯內(nèi),開水泡茶。
功效:養(yǎng)陰清熱,生津利咽。
用法:每日1劑,代茶頻飲。
石斛玉米須茶
配方:石斛10克,蘆根15克,玉米須20克。
制法:上藥,每日1劑,水煎,代茶飲。
功效:養(yǎng)陰清熱利尿
用法:不拘時頻飲。
白芍石斛瘦肉湯
配方:豬瘦肉250克,白芍12克,石斛12克,紅棗4枚。
制法:瘦豬肉切塊,白芍、石斛、紅棗(去核)洗凈。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武火煎沸后,文火煮1~2小時,調(diào)味即成。
功效:益胃養(yǎng)陰止痛。
石斛含石斛堿、石斛胺、石斛次堿、石斛星堿、石斛因堿、6-羥石斛
星堿,尚含粘液質(zhì)、淀粉。細莖石斛含石斛堿、石斛胺及N-甲基石斛堿(季銨鹽)。羅河石斛含石斛寧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