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筋花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朱德說“鍛煉身體要經(jīng)常,要堅持,人和機器一樣,經(jīng)常運動才不能生銹?!别B(yǎng)生也日漸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沒有好的身體,萬事事皆休。如何在中醫(yī)養(yǎng)生方面行穩(wěn)致遠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串筋花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很多人常說的串筋花,真正的名稱叫馬利筋,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這種植物,其實這種植物在國內(nèi)分布非常廣泛,比如在云貴川地區(qū)比較多見,另外在福建、江西以及廣東等地區(qū)有時候比較多的,這種植物的外表非常漂亮,具有很高的園林觀賞價值,另外還有很多藥用功效,下面詳細介紹這種中藥的作用。
串筋花的功效與作用:
園藝觀賞:
主要供作庭植、花壇栽植、切花和盆栽。馬利筋可作為觀賞作物用于園林綠化,但馬利筋有毒,使用時應(yīng)加以注意,以免產(chǎn)生不良后果。另外,馬利筋是還可以作為引蝶植物加以使用。葉片是蝴蝶的幼蟲—毛毛蟲的食草,而以樺斑蝶幼蟲最喜歡馬利筋;花是昆蟲的重要密源植物。
藥用價值:
全株有毒,尤以乳汁毒性較強,含強心甙,稱白微甙,可作藥用,可除虛熱利小便,調(diào)經(jīng)活血、止痛、退熱消炎散腫驅(qū)蟲之效。
性味:苦;性寒;有
功效分類:清熱藥;活血藥
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止血;消腫止痛;主治扁桃體炎、肺炎、支氣管炎、尿路炎癥、崩漏帶下、創(chuàng)傷出血。咽喉腫痛、肺熱咳嗽、熱淋、崩漏、帶下、癰瘡腫毒、濕疹、頑癬、創(chuàng)傷出血。治骨蒸、四肢浮腫、淋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扁桃腺炎、肺炎、支氣管炎、膀胱炎、骨折、惡瘡、止血及驅(qū)蟲等。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9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或干品研末敷。
用藥禁忌:宜慎服,體質(zhì)虛弱者禁服。本品全株有毒,其白色乳汁毒性更大。
中毒癥狀及解救方法:初為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繼而腹痛、腹瀉、煩躁、譫語;最后四肢冰冷、冷汗、面色蒼白、脈搏不規(guī)則、瞳孔散大、對光不敏感、痙攣;隨即昏迷、心跳停止而死亡。若毒物未吐出時可催吐,洗胃,中晚期則可導(dǎo)瀉;服蛋清,維生素C;飲大量濃茶;肌肉注射阿托品;靜脈注射葡萄糖液。
選方:
①治乳腺炎,癰癤:竹林標二至三錢。水煎服。
②治刀槍傷:竹林標鮮品搗爛外敷。
馬利筋花語:
到處留情。深以為然、讓走。
馬利筋一般常見桔黃色的傘狀花朵,多年生宿根草本,別名蓮生桂子花、金鳳花、尖尾鳳。
馬利筋的作用與功效就介紹到這里了,馬利筋的花語有點像是送別,可不能亂送。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說到黃芪花其實就是中藥黃芪在生長的過程中的一個小小的過程,很多的人聽說和認識最多的就是黃芪,對于黃芪花卻是忽視了不少。其實黃芪花也是一種很棒的藥材,對于人的身體也是有著很大的幫助的。但是很多的人好像是并不是很了解黃芪花這種中草藥,那么,黃芪花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黃芪花是黃芪植物在生長過程開出的黃芪花朵,人們進行采摘之后可鮮用也可曬干用,目前黃芪花的用途體現(xiàn)最多的就是黃芪花茶,黃芪花不僅能補中益氣、升陽舉陷,同時,黃芪花還具有良好的補血、活血功效。故黃芪花的功效與作用是補中益氣、升陽舉陷,臨床上黃芪花的功效與作用是補血;活血等。
而黃芪花茶是一種純綠色的天然飲品,可單獨代茶飲用,也可加入金蓮花、野玫瑰同時飲用,其滋味濃厚、純正、口感自然,黃芪花茶也是現(xiàn)代人的理想飲品。黃芪花葉有補氣、補腎、生津、安神、利尿排毒等作用。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黃芪營養(yǎng)和保健美容功效非常顯著。經(jīng)常使用有滋潤肌膚,養(yǎng)顏美容,調(diào)理氣血,舒緩情緒的功效。黃芪偏于補肌表衛(wèi)氣。例如對脾氣虛弱,運化失健而致面色恍白或萎黃、倦怠乏力、納少便溏等證,因黃芪為補益脾氣之良藥,故常選用,可以單味煎藥或熬膏服用。
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表明,黃芪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yīng)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實驗性腎炎蛋白尿,增強心肌收縮力,調(diào)節(jié)血糖含量。
黃芪的食用方法有很多,不過因為它屬于藥物,所以在使用的時候最好根據(jù)自身情況進行選擇,因為每個人的體制都是不同的,所以用法用量是需要因人而異的,關(guān)于它的食用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每天用黃芪30克左右,水煎后服用。或水煎好后代茶飲用。用黃芪30克,加枸杞子15克,水煎后服用,對氣血虛弱的人效果更佳。
2、取黃芪50克左右,煎湯以后,用煎過的湯液燒飯或燒粥,就變成黃芪飯、黃芪粥,也很有益。
3、還有些人喜歡在燒肉、燒雞、燒鴨時,放一些黃芪,增加滋補作用,效果也不錯
通過以上的介紹后,想必大家應(yīng)該也是對于黃芪花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有了很多的認識。這樣的話在需要治療的疾病的時候也不會忽視黃芪花這個這么有治療價值的中草藥,同時還能放到日常生活中熬制的湯中,對人的身體有著很大的益處。
相信很多人對于觀音串都不熟悉,這是一種對于人體有著一定的功效的食物,如果正確的使用了觀音串的話,是能夠達到補血氣、祛濕氣、散淤血的作用,可以治療急慢性肝炎、跌打損傷等疾病。當然,觀音串配合其他的食材制作出來的食物,還適合于產(chǎn)婦在月子期間吃,可以滋補身體,促進女性產(chǎn)后康復(fù)。
一、觀音串簡介
實為為遠志科植物黃花倒水蓮的根或莖、葉。生于林中山谷或溪邊的多年生常綠灌木植物,味甘微苦,具有補血氣,強壯,祛濕,散瘀。
二、觀音串功效作用
治虛弱虛腫,急慢性肝炎,腰腿酸疼,跌打損傷.壯筋骨之功效,在民間女子"坐月子"常用本植物熬湯當茶飲或與家禽一起煲湯食用,平常也可與家禽、肉類等煲湯,其色明味香。"觀音串豬龍骨湯"更是人們喜愛的滋補食膳。取本品一小包或半包,分別與豬排、豬龍骨、家禽等各種肉類配合、配酌量的水,放少許食鹽(依個人喜好)用電燜鍋或其它盛器燉60分鐘或可更長時間,即可餐用,味道絕佳。
【藥性】味苦、微苦,性平。
【功能與主治】補虛健脾,散瘀通絡(luò)。主治勞倦乏力,子宮脫垂,小兒疳積,脾虛水腫,帶下清稀,風(fēng)濕痹痛,腰馮,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克。外用:適量,搗敷。
三、觀音串的食用方法
觀音串:產(chǎn)后第二天可用,做法與生化湯劑一樣,水煮適當加米酒水,比例可3:1或2:1,每日一包,分2次飲用,也可與生化湯同喝。50克觀音串+8碗水,煎回4-5碗左右,倒進保溫瓶,口渴即飲用;生化湯:產(chǎn)后第3天開始,袋泡茶免煮泡茶,或酌加黃酒同煎。每日1劑,分2次服。連續(xù)服用5~7劑即可(解剖產(chǎn)連服2周)。一包生化湯劑+2-3碗水,煎回1碗,倒進保溫瓶,分2次飲用;杜仲粉:用觀音串水送服,一天15克,分2-3次服用;連服一周。
如作止渴用每次服用時間間隔大約4小時左右;杜仲粉+觀音串燉湯:一個人分量燉湯用法:
1、排骨或瘦肉250克+杜仲粉25克+觀音串50克 猛火煮滾后再小火燉2小時,份2次食用;
2、一天2次,連食7日。
西方醫(yī)學(xué)的發(fā)展給傳統(tǒng)中醫(yī)帶來了一些危機。但中醫(yī)還是有許多神奇的地方,下面就來說說中藥山禾串的功效與作用。
【別名】茅山茶、野茶里。
【來源】藥材基源:為山茶科植物二列葉柃的莖葉或根。
【原形態(tài)】二列葉柃 灌木,高2-5m。嫩枝圓柱形,有黃褐色長絲毛。單葉互生;葉柄極短;葉片紙質(zhì)或堅紙質(zhì),長圓狀披針形,長3-6cm,寬0.8-1.5cm,先端銳尖,基部圓形,邊緣有細鋸齒,下面有長絲毛,花單性,雌雄異株,1-2朵腋生;萼片5,卵形,宿存,存毛;花瓣5,先端白色或淡綠色,基部深紫色,長2-2.5mm;雄花雄蕊15枚,有或無退化子房;雌花無雄蕊,子房有長絲毛,花柱長3-5mm,先端3裂。漿果圓球形,直徑4-5mm,有黃褐色長絲毛。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480-1500m的山谷、林下或溝邊。
【性味】甘;微澀;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咽;解毒斂瘡。主肺熱痰多咳嗽;咽喉腫痛;口舌生瘡;水火燙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莖葉15-30g,根10-15g。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或曬干研末調(diào)敷?;驖饧搴?。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關(guān)于山禾串的藥用價值的一個簡單的介紹,對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大多數(shù)人來說利用山禾串治療疾病,可以不用擔心副作用。所以山禾串治療疾病就是一種效果好且實在的治療方法,因此在臨床中也得到了一個很廣泛的利用。
穿地龍屬于一種常見的植物,這種植物在地面上橫行,所以才會被人們有這樣的名字稱呼,因為外形比較奇特,其中有很豐富的藥用價值,不僅僅可以作為觀賞植物,而且在平時還有生態(tài)的作用,非常受人歡迎,不過大家需要注意像這種草藥也是不能隨便亂用的。
一、植物學(xué)特征
根狀莖:串地龍的根狀莖在地表(約15cm)橫走、木質(zhì)、多分枝,莖上有多數(shù)芽苞(休眠芽),外皮黃褐色,易形成片狀剝離。莖左旋、細長可達數(shù)米,常纏繞于其它伴生植物上。葉:單葉互生,呈掌狀心形,邊緣常具3~7條淺(或中深)裂。雌雄異株,雄株地下莖品質(zhì)好,產(chǎn)量高,不結(jié)種子,花常為2~4朵簇生;雌株花為穗狀花序,著生于中腋中,花經(jīng)授精后方可結(jié)實。蒴果具三翅,成熟為黃褐色?;ㄆ跒?~8月,果期為8~10月。
二、生物學(xué)特性
串地龍常野生于臺地,即丘陵、山坡和林邊的灌木叢或草叢中,適應(yīng)性很強,耐嚴寒(地下根莖貯存營養(yǎng),芽進行休眠)、耐干旱(成令植株在松土中正常生長),不耐濕,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土壤生長為最好。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5℃,生長初期要求溫度稍低在8~20℃;開花期要求溫度較高應(yīng)在20~25℃(可利用提高溫度增加采種量);休眠時要求較低的溫度。種子的發(fā)芽率一般在50%左右,適宜發(fā)芽的溫度為20~25℃,有足夠的溫度時20~30天即可出苗。但溫度低于10℃或高于30℃則種子很難發(fā)芽。
三、栽培技術(shù)
1、選地與整地
應(yīng)選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或黑土,緩坡地或臺地種植為好。整地時,每畝施有機肥(最好是廄肥)3000~4000公斤做為基肥,旋耕、耕深20~25cm,耙細后整平作床,床寬1.2m~1.5m,高15cm,床與床之間留20~25cm過道(地滲水的可淺些,不透水的可深些)。
2、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種子繁殖(需5年方可采收),另一種是根莖繁殖(3年即可采收),以根莖繁殖為主。
2.1 種子繁殖:秋季將采收的野生成熟種子,用細河沙按1:1混合均勻,放于10℃以下的地方處理20天,于春季4月中下旬開始苗床播種。播前用篩子將種子篩出后用赤霉素溶液浸泡24小時,條播。
生活中常見的花有很多,不同的花具有的效果也不同,胭脂花根就是一種具有很高觀賞價值的植物,花色比較豐富,而且花期也很長,同時胭脂花根也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能夠幫助治療頭痛,偏頭痛等疾病,那么除了這些,胭脂花根還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全株無粉。根狀莖短,具多數(shù)長根。
葉叢基部無鱗片。葉倒卵狀橢圓形、狹橢圓形至倒披針形,連柄長(3)5-20(27)厘米,寬1.5-3(4)厘米,先端鈍圓或稍銳尖,基部漸狹窄,邊緣具三角形小牙齒,稀近全緣,中肋稍寬,側(cè)脈纖細,不明顯;葉柄具膜質(zhì)寬翅,通常甚短,有時與葉柄近等長。
花葶稍粗壯,高20-45(70)厘米;傘形花序1-3輪,幾每輪6-10(20)花;苞片披針形,長3 7毫米,先端漸尖,基部互相連合;花梗長l-3(4)厘米;花萼狹鐘狀,長6-10毫米,分裂達全長的1/3,裂片三角形,邊緣具腺狀小緣毛;花冠暗朱紅色,冠筒管狀,裂片狹矩圓形,長4-8毫米,寬2.5-3毫米,全緣,通常反折貼于冠筒上;長花柱花:冠筒長11-13毫米,雄蕊著生于冠筒中下部,距基部4-5毫米,花柱長近達冠筒口;短花柱花:冠筒長4-19毫米,雄蕊著生于冠筒上部,花藥頂端距筒口約2毫米,花柱長3 4毫米。蒴果稍長于花萼。花期5-6月,果期7月。
產(chǎn)地生境
產(chǎn)于中國吉林、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陜西。生長于林下和林緣濕潤處,垂直分布上限可達2900米。模式標本采自北京附近山區(qū)。
生長習(xí)性
暖溫帶植物,喜氣候溫涼、濕潤的環(huán)境和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zhì)的土壤,不耐高溫和強烈的直射陽光,多數(shù)亦不耐嚴寒。一般用作冷溫室盆花的報春花宜用中性土壤栽培。不耐霜凍,花期早。
【功能主治】祛風(fēng)定癇,止痛。主癲痛,頭痛
主要價值
報春花是春天的信使,當大地還未完全復(fù)睡,眾芳凋零,霜雪未盡,它已悄悄地開出花朵、在林緣、在溪畔、在草地上,或成叢,或成片,生氣盎然,告訴人們春天即將來臨。拉丁文primula ,亦為早春開花之意。
報春花是人們經(jīng)常見的一種花草,是具有觀賞價值的植物之一,常用來美化家居環(huán)境。
植物文化
花語:初戀、希望、不悔
送花對象:朋友、戀人、情人 [8]
贈花禮儀:用素色的大淺盤裝入各種色彩的小盆報春,包上玻璃紙,再將緞帶打成十字花結(jié)做配飾。
南宋與范成大、陸游等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的楊萬里,留有詞作《嘲報春花》:嫩黃老碧已多時,騃紫癡紅略萬枝。始有報春三兩朵,春深猶自不曾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