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精中藥方
【www.cndadi.net - 泡腳養(yǎng)生藥方】
“養(yǎng)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耳。”古往今來,人們都普通注意養(yǎng)生!勿以惡小而為之,不注意養(yǎng)生,這種“惡”會報復我們的身體。怎么才能作好中醫(yī)養(yǎng)生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生精中藥方”,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男性生殖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事項,其中,精子數(shù)量和精子質量是核心因素,對男性的生殖能力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而現(xiàn)代男性由于生活壓力增加,導致身體健康狀況大幅下降,引起精子數(shù)量減少,質量下降等等風險,因此,必要的藥物調理受到男性的關注。下面就來看看生精中藥方有哪些呢?
【菟絲子】:補肝腎,益精髓,明目。治腰膝酸痛,遺精,消渴,尿有余瀝,目暗。本品為補腎縮尿,止遺精之常用藥。用于肝腎不足之腰膝酸痛、陽痿、遺精。本品性柔潤,平補肝腎而不燥。
【金櫻子】:固精縮尿,澀腸止瀉。金櫻子中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質、皂成等,既能固精室防止男子遺精滑泄、女子帶下過多,又能澀腸道,防止脾虛約束不力所致的瀉痢。
【陽起石】:溫補命門。治下焦虛寒,腰膝冷痹,男子陽痿,女子宮冷,癥瘕崩漏。
【淫羊藿】: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用于陽痿遺精,筋骨痿軟,風濕痹痛,麻木拘攣;更年期高血壓。
【熟地黃】:主治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崩不止;肝腎陰虧;潮熱盜汗;遺精陽痿;不育不孕;腰膝酸軟;耳鳴耳聾;頭目昏花;須發(fā)早白;消渴;便秘;腎虛喘促。
【巴戟天】:主治腎虛陽痿;遺精早泄;少腹冷痛;小便不禁;宮冷不孕;風寒濕痹;腰膝酸軟;風濕肢氣。
【鎖陽】:補腎潤腸。治陽痿,尿血,血枯便秘,腰膝痿弱。
【杜仲】:補肝腎,強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瀝,陰下濕癢,胎漏欲墮,胎動不安,高血壓。
【肉蓯蓉】:可有效地預防、治療男子腎虛陽痿、遺精早泄及女子月經不調、閉經不孕等疾病。
【山萸肉】:采實供藥用,能補益肝腎,固澀精氣。
擴展閱讀
說到中藥方子,很多人想到的第一印象就是用水煎服用。其實不是所有的方劑都是這么使用的,這里介紹的保生錠子中藥方劑,是用熏的。保生錠子的功效是治療驚風的,一種小孩子很容易得的疾病。來看保生錠子的用法!
處方
人參1兩,白術1兩,白茯苓1兩,白芍1兩,甘草2錢,牛黃2錢,全蝎22個(去毒),白僵蠶24個,黑牽牛16個,南星(當年者)20個,白附子12個,辰砂(另研)2兩,代赭石(火煅,水飛)4兩,青礞石(火煅,水飛)4兩,蛇含石(火煅,用米醋淬49次)4兩。
制法
上為細末,糕糊為錠,用火烘干,瓷罐盛之。
功能主治
急慢驚風。
用法用量
仍用好麝香同置一處熏之。所用錠印,須用象牙刻者方妙。
摘錄
《增補內經拾遺》卷四。
驚風
驚風,中醫(yī)病名。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一種急重病證,以臨床出現(xiàn)抽搐、昏迷為主要特征。又稱驚厥,俗名抽風。任何季節(jié)均可發(fā)生,一般以15歲的小兒為多見,年齡越小,發(fā)病率越高。其證情往往比較兇險,變化迅速,威脅小兒生命。所以,古代醫(yī)家認為驚風是一種惡候。如《東醫(yī)寶鑒.小兒》說:小兒疾之最危者,無越驚風之證?!队卓漆屩i.驚風》也說:小兒之病,最重惟驚。本病西醫(yī)學稱小兒驚厥。
病因
1.急驚風
急驚風病因以外感六淫、疫毒之邪為主,偶有暴受驚恐所致。外感六淫,皆能致痙。尤以風邪、暑邪、濕熱疫癘之氣為主。
2.慢驚風
慢驚風多見于大病久病之后,氣血陰陽俱傷;或因急驚未愈,正虛邪戀,虛風內動;或先天不足,后天失調,脾腎兩虛,筋脈失養(yǎng),風邪人絡。
病機
1.急驚風
小兒肌膚薄弱,腠理不密,極易感受時邪,由表入里,邪氣梟張而壯熱,熱極化火,火盛生痰,甚則入營入血,內陷心包,引動肝風,出現(xiàn)高熱神昏、抽風驚厥、發(fā)斑吐衄,或見正不勝邪,內閉外脫。若因飲食不節(jié),或誤食污染有毒之食物,郁結腸胃,痰熱內伏,壅塞不消,氣機不利,郁而化火。痰火濕濁,蒙蔽心包,引動肝風,則可見高熱昏厥,抽風不止,嘔吐腹痛,痢下穢臭。小兒神氣怯弱,元氣未充,不耐意外刺激,若目觸異物,耳聞巨聲,或不慎跌仆,暴受驚恐,使神明受擾,肝風內動,出現(xiàn)驚叫驚跳,抽搐神昏。
總之,急驚風的主要病機是熱、痰、驚、風的相互影響,互為因果。其主要病位在心肝兩經。小兒外感時邪,易從熱化,熱盛生痰,熱極生風,痰盛發(fā)驚,驚盛生風,則發(fā)為急驚風。
2.慢驚風
由于暴吐暴瀉,久吐久瀉,或因急驚反復發(fā)作,過用峻利之品,以及它病誤汗誤下,以致脾陽不振,木旺生風?;蛞蚍A賦不足,脾腎素虧,長期腹瀉,陽氣外泄,先則脾陽受損,繼則傷及腎陽,而致脾腎陽虛,虛極生風,即所謂純陰無陽之慢脾風證。急驚風或溫熱病后,遷延未愈,耗傷陰津,腎陰虧損,肝木失于滋養(yǎng),肝血不足,筋失濡養(yǎng),可致水不涵木,陰虛風動。
總之,慢驚風病位在肝、脾、腎,病理性質以虛為主。多系脾胃受損,土虛木旺化風;或脾腎陽虛,虛極生風;或肝腎陰虛,筋脈失養(yǎng)生風。
結語:有關保生錠子中藥方劑,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保生錠子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了。保生錠子能治療驚風,包括急驚風和滿驚風,這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病癥。父母朋友們一定要多注意,需要的時候可以開些方子來使用!
肺腎陰虛的癥狀,不用多說,大家都能想象得到。會讓人肺不舒服,需要滋陰潤肺??人?,咽喉痛的癥狀也會有。不及時治療還會引發(fā)大問題,這里小編介紹百生湯中藥方劑給大家,百生湯的效果在治療肺腎陰虛方面很好的,來看百生湯的用法。
處方
百合1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桑白皮10克,玄參10克,麥冬10克,柿霜6克,川貝粉(沖服)3克,甘草3克,蘆根30克。
功能主治
滋陰潤肺,清熱養(yǎng)腎。主肺腎陰虛,咽喉失于濡潤。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
干祖望方。
肺腎陰虛
肺腎陰虛證,中醫(yī)病證名。指肺腎陰液虧虛,虛熱內擾,以干咳、少痰、腰酸等為主要表現(xiàn)的虛熱證候。
病因
本證多因燥熱、癆蟲耗傷肺陰;或久病咳喘,損傷肺陰,病久及腎;或房勞太過,腎陰耗傷,不能上潤,由腎及肺所致。
病機
肺腎兩臟,陰液互滋,金水相生。肺陰虧損,失于滋養(yǎng),虛火擾動,肺失清肅,則咳嗽痰少;損傷血絡,則痰中帶血;虛火熏灼,咽喉失滋,則聲音嘶啞;腎陰不足,腰膝失于滋養(yǎng),則腰膝酸軟;陰虛火旺,擾動精室,精關不固,則為遺精;陰精不足,精不化血,沖任空虛,則月經量少;虛火亢盛,迫血妄行,則女子崩漏;肺腎陰虧,失于滋養(yǎng),虛熱內生,則口燥咽干,形體消瘦,骨蒸潮熱,盜汗顴紅;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為陰虛內熱之象。
辨證要點
本證以干咳、少痰、腰酸等與虛熱癥狀共見為辨證的主要依據。
臨床表現(xiàn)
咳嗽痰少、或痰中帶血,或聲音嘶啞,腰膝酸軟,形體消瘦,口燥咽干,骨蒸潮熱,盜汗,顴紅,女子經少,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針灸療法
咳嗽取穴肺俞、風門、列缺、天突;咳血配尺澤、孔最;哮喘取穴天突、定喘、內關、列缺、肺俞、腎俞、關元。一般用補法。
結語:有關百生湯中藥方劑,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百生湯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了。百生湯能治療肺腎陰虛的癥狀,對于此疾病,上述也給出了一些解釋。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生活中,大家也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身體!
中藥方劑在中醫(yī)中是比較重要的一種治療病癥的方法。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個能夠治療多種病癥的八生散中藥方劑,趕緊來看看這八生散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大家要仔細閱讀哦!
八生散
【處方】
天雄(去皮臍,如無,以大附子代之)1兩,大川烏1兩(去皮臍),白附子5錢,南星5錢,天麻5錢,川芎,半夏,木香,全蝎(去毒,姜汁拌,全用)。
【功能主治】
偏正頭風作痛,痛連于腦,常如牽引之狀,發(fā)則目不可開,眩暈不能抬舉。
【用法用量】
方中川芎、半夏、木香、全蝎用量原缺。
【摘錄】
《證治要訣類方》卷三。
八神湯
【處方】
神曲3兩(搗碎,略炒),大麥糵3兩(搗碎,略炒),甘草3兩(炙),草果子4個(煨,去皮),橘紅1兩,丁香3錢(不焙),胡椒3錢,粟米1兩(炒熟)。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解毒。
【用法用量】
入鹽點服。
【摘錄】
《傳信適用方》卷四。
結語:以上的這篇文章介紹的是這個治療偏正頭風作痛的中藥方劑--八生散。這種中藥方劑的治療效果還是非常的不錯的。如果想要接受更好的治療的話!還是請到醫(yī)院進行就診治療哦!最后祝早日康復哦!
疼痛帶來的痛苦讓人難以想象,那么有沒有什么藥物能夠有效的緩解呢?對于肌膚也有一定的幫助?這個時候不妨使用止痛生肌膏,這種中藥方劑對于身體保健是有幫助的,下面就來看看這種中藥方劑對身體的好處,希望對大家保健身體有所幫助,一起看看吧。
止痛生肌膏
【處方】
麒麟竭30克;沒藥30克;黃丹15克;乳香30克;當歸30克;白芷15克。
【制法】
上藥六味,搗細羅為散,用清油750克,煎桑白皮、柳白皮各60克,令色赤,濾去滓,用綿濾過,下黃丹攪勻,候色黑,次下五味藥末,以柳木篦攪,候軟硬相得,膏成,攤于故帛上。
【功能主治】
治癰疽發(fā)背。
【用法用量】
貼患處。
【摘錄】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
止痛生肌散
【處方】
石膏7.5克(燒過者);牡蠣15克(燒過者);滑石7.5克。
【制法】
上藥搗羅為散。
【功能主治】
治灸瘡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
用時摻患處,外以軟綿帛覆蓋,扎好。
【摘錄】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八。
結語:以上就是關于止痛生肌膏的簡單描述,這種中藥方劑對于身體保健的益處是遠遠超乎你的想象,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有疼痛的朋友不妨試試,這種中藥方劑是經過中醫(yī)檢驗的,對于身體保健是非常有益處的,想要徹底的治療,最好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以此來保健身體。
八生飲子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個八生飲子的中藥方劑以及八生飲子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八生飲子
【別名】
八生散(《證治要訣類方》卷三)。
【處方】
天雄60克(此藥最佳,無則以大附子代之,去皮)大川烏60克(去皮)天南星、白附子、天麻、白芷各30克、川芎、木香、全蝎(姜汁拌,全用)半夏各15克(同天雄、附子、南南、川烏并生用)。
【制法】
上藥生用,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飲食起居失節(jié),陽氣不斂,風邪外侵,半身不遂,手足無力。
【用法用量】
每服用藥45克,水750毫升,加生姜30克切片,文武火煎取220毫升,更以水450毫升,再煎第二遍,取150毫升;又用水450毫升,再煎第三遍,取150毫升。共煎得520毫升,一處和合。一日三次分服,空腹時稍溫服。
【注意】
服藥期間,忌食羊肉、豬頭動風等物。
【摘錄】
《朱氏集驗方》卷一。
八神湯
【處方】
麻黃(去根節(jié),煎,掠去沫,焙)1兩,當歸(切,焙)半兩,甘草(炙,銼)半兩,大黃(銼,炒)半兩,白術半兩,山梔子仁半兩,芍藥1分,荊芥穗1分。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時氣1-2日,頭痛壯熱,心神煩悶。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薄荷3葉,蔥白1寸,生姜2片,同煎至6分,去滓熱服。
【摘錄】
《圣濟總錄》卷二十二。
結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在那個相關介紹之后,相信絕大多數(shù)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八生飲子的中藥方劑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全新的認識和了解了吧!如果腹痛不見好轉,還是請及時有效的就醫(yī)哦!
胞生痰核的病因有很多種,這種癥狀在生活中并不常見,它的癥狀表現(xiàn)很是明顯,但是有的時候不及時的治療可能會造成很多的原因。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治療胞生痰核中藥方劑有哪些?又是由哪些臨床表現(xiàn)呢?
胞生痰核臨床表現(xiàn)
該病在臨床上常見兩種情況。
1.胞瞼內隱起硬結,捫之很小,外觀不顯。漸長大后,可見瞼內有局限性隆起,但皮色不變。此硬結捫之可活動而不與瞼皮膚粘連,生長緩慢,有的長到一定程度則靜止,也不潰破。一般為單發(fā),也有多發(fā)者。好發(fā)于上胞,個別也可生于下瞼較小型者,一般在瞼內無顯著改變,也無自覺癥狀。較大者,可見在瞼內相對應之處呈青灰色或紫紅色,眼瞼可有重墜感。
2.瞼內硬結生長迅速者,長到一定程度可在瞼內自潰。潰后不易收口,且在潰口處生肉芽,長期不愈。患者有磨擦感或有隱痛。也有少數(shù)可從皮膚面穿破。
胞生痰核中藥方劑
方劑一
[藥物] 櫻桃核1個,醋適量。
[制法] 將櫻桃核與酷磨濃汁備用。
[用法] 取濃汁擦患處,多擦自消。用于胞生痰核。
[出處] 《眼科外用中藥與臨床》。
方劑二
[藥物] 當歸尾10克,石菖蒲10克,赤芍藥10克,川黃連(生)5克,地膚子5克,杏仁(生)5克,羌活2.5克,膽礬2克。
[制法] 上藥共研粗末,用紗布包裹,放人熱水中浸泡30分鐘,藥液備用。
[用法] 將藥液加熱至適宜溫度,乘熱熏洗患處。用于治療胞生痰核。
[出處] 《藥浴治百病》。
方劑三(防風湯)
[藥物] 防風(去叉)60克,秦皮(去苗葉)60克,甘菊花60克,梔子仁15克,蕤仁(水浸去皮)15克,萎蕤15克,竹葉1握。
[制法] 將上藥細碎令勻,每次取30克水煎,去渣,藥液備用。
[用法]取藥液待其溫時外洗患處,每日洗1-2次。用于治胞生痰核。
[出處] 《普濟方》。
[備注] (1)洗后避風,(2)本方亦用于風熱攻目,磣澀疼痛而致倒睫。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中醫(yī)治療胞生痰核的相關知識介紹有了一定的了解,中醫(yī)治療胞生痰核的方劑很多,我們也要根據自身的癥狀選擇合適的方法。以上介紹的方法大家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方法,相信會幫到大家。
房顫也就是心房顫動,這種疾病最容易出現(xiàn)在孩子身上,因為它屬于一種先天性的遺傳疾病,有很多孩子在出生之后都會進行房顫篩查,如果不幸患病,可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及時的進行治療,這樣徹底治好的概率就會提高,對于患者的生命來說也是一種保障,那么治療房顫的中藥方是什么呢?
房顫是指心房顫動的情況。房顫最大的表現(xiàn)就是心率失常。中老年人是房顫的易發(fā)人群。如果中老年人經常出現(xiàn)心慌氣短、胸悶乏力的癥狀,立即去做個心電圖。房顫如果比較嚴重就會引起缺血性卒中。因此中老年人需要警惕房顫這種疾病。
如果出現(xiàn)房顫一定要進行及時的治療。對于房顫的治療主要是為了預防血栓栓塞并發(fā)癥和控制心室率、恢復竇性心律。房顫治療的首選藥物為普羅帕酮或莫雷西嗪。此外中醫(yī)對于房顫的治療也是很有療效的。下面為大家推薦一些治療房顫的中藥偏方。
中藥偏方一:茯苓、桂枝、白術、甘草。以上中藥水煎服用,每日一劑。此中藥偏方是熟悉的苓桂術甘湯。苓桂術甘湯具有溫陽益心安神的功效。它對于心陽不足引起的房顫具有很好的療效。
中藥偏方二:龍眼肉、酸棗仁、凈萸肉、柏子仁、生龍骨、生牡蠣、生明乳香、生明沒藥。以上中藥水煎服用,每日一劑。此中藥偏方是熟悉的定心湯。定心湯具有益氣養(yǎng)陰,通絡扭脈的功效。它對于氣陰兩虛引起的房顫具有很好的療效。
中藥偏方三:太子參、當歸、炙甘草、酸棗仁、生白芍、龍眼肉、仙鶴草、紫貝齒、郁金、遠志。以上中藥水煎服用,每日一劑。此中藥偏方是熟悉的復律湯。復律湯具有益氣養(yǎng)血,寧心復律的功效。它對于陣發(fā)性房顫具有很好的療效。
以上就是一些常見的治療房顫的中藥偏方。研究表明高血壓患者患上房顫的幾率是正常人的好幾倍。因此中老年人預防房顫首先需要控制自己的血壓。長期處于血壓很高的狀態(tài)是非常危險的、中醫(yī)的辯證治療方法對于房顫的治療是非常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