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病因是什么呢
養(yǎng)生病是什么病。
朱德說“鍛煉身體要經(jīng)常,要堅持,人和機器一樣,經(jīng)常運動才不能生銹?!彪S著生活的提升,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社會性的關注焦點,不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好比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就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您是如何看待的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白血病病因是什么呢”,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白血病患者一定要注意積極的配合醫(yī)生治療,同時我們自己在生活當中應該注意多去認識,了解一下白血病的病因,常見的有病毒感染或者是遺傳因素,還有一些放射性因素都是會誘發(fā)白血病。
1、病毒
早已證實C型RNA腫瘤病毒或稱逆轉(zhuǎn)錄病毒是哺乳類動物如小鼠、貓、牛、綿羊和靈長類動物自發(fā)性白血病的病因。這種病毒能通過內(nèi)生的逆轉(zhuǎn)錄酶按照RNA順序合成DNA的復制品,即前病毒,當其插入宿主的染色體DNA中后可誘發(fā)惡變。
腫瘤病毒攜帶有病毒源瘤基因(v-onc),大多數(shù)脊椎動物(包括人的細胞)基因體內(nèi)有與v-onc同源的基因稱源瘤基因。v-onc被整合入宿主細胞的基因體內(nèi)后可使鄰近的基因發(fā)生惡變。逆轉(zhuǎn)錄病毒的感染也可致源瘤基因激活,成為惡性轉(zhuǎn)變的基因,導致靶細胞惡變。進入體內(nèi)的病毒基因即使不含有v-onc,如果改變了基因的正常功能,也有可能引起白血病。
人類白血病的病毒病因研究已有數(shù)十年歷史,但至今只有成人T細胞白血病肯定是由病毒引起的。
2、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和某些白血病發(fā)病有關。白血病患者中有白血病家族史者占8.1%,而對照組僅0.5%。近親結(jié)婚人群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發(fā)病率比期望值30倍。某些染色體有畸變、斷裂的遺傳性疾患常伴有較高的白血病發(fā)病率,如Down綜合征、先天性血管擴張紅斑癥(Bloom綜合征)和Fanconi貧血等。
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50%有一種特殊掌紋,稱為Sydney線。白血病和HLA抗原型別有某種聯(lián)系,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常伴HLA-A2和A9等。都說明遺傳因素和白血病的發(fā)病有某種聯(lián)系,但對大多數(shù)白血病而言,白血病畢竟不是遺傳性疾病。
3、放射因素
電離輻射有致白血病作用,其作用與放射劑量大小及輻射部位有關。一次較大劑量(1~9Gy)或多次小劑量均有致白血病作用。全身和放射野較大的照射,特別是骨髓受到照射,可導致骨髓以致和免疫以致,照射后數(shù)月仍可觀察到染色體的斷裂和重組。放射線能導致雙股DNA可逆性斷裂,從而使細胞內(nèi)致瘤病毒復制和排出。放射可誘發(fā)急、慢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和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但未見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并且發(fā)病前常有一段骨髓抑制期,其潛伏期約為2~16年。
4、化學因素
苯的致白血病作用比較肯定。苯致急性白血病以急性粒細胞白血病和紅白血病為主。烷化劑和細胞毒藥物可致繼發(fā)性白血病也較肯定,多數(shù)繼發(fā)性白血病是發(fā)生在原有淋巴系統(tǒng)惡性腫瘤和易產(chǎn)生免疫缺陷的惡性腫瘤經(jīng)長期烷化劑治療后發(fā)生,乳腺癌、卵巢癌和肺癌化療后也易發(fā)生繼發(fā)性白血病。
Ys630.com相關知識
每一個人的生活圈子都很小,生活中很少見到白血病患者,可是電視上經(jīng)常有真實的白血病患者,白血病挺可怕的,被很多人稱作血癌。白血病的發(fā)病沒有年齡界限,從剛剛出生的孩子到老年人都有發(fā)病的可能,白血病的治療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很多白血病患者都是傾家蕩產(chǎn)也沒有挽回生命。
也有很多的白血病患者經(jīng)過治療能夠痊愈,回到正常的生活當中來。白血病是一種什么樣的疾病,是不是人體的血液原來是紅色的變成了白色的了,下面介紹白血病到底是一種什么病。
白血病是一種造血系統(tǒng)的惡性腫瘤。表現(xiàn)為正常血細胞生成減少,周圍血白細胞發(fā)生質(zhì)和量的異常,白細胞及其幼稚細胞(即白血病細胞)在骨髓或其它造血組織中進行性、失控制的異常增生,浸潤并損害各種組織,產(chǎn)生不同癥狀。根據(jù)白血病的病程及細胞形態(tài)學可將白血病分為:
(1)急性白血病?病情發(fā)展迅速,骨髓及周圍血中主要是異常原始和幼稚細胞。其自然病程多在6個月以內(nèi)。急性白血病又分:A、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淋);B、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急非淋)。包括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急粒)、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急單)。
(2)慢性白血病?病程較長,骨髓及血中主要是較成熟的異常細胞,其次為幼稚細胞。自然病程多在一年以上。慢性白血病主要包括: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慢粒);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慢淋);多毛細胞白血病;幼淋巴細胞白血病。
(3)特殊類型白血病 如低增生性白血病、綠色瘤或粒細胞肉瘤、嗜酸粒細胞白血病、嗜堿粒細胞白血病等。
白血病是一種嚴重危害大家生命健康的疾病,白血病的發(fā)病原因到目前為止還不是很清楚,但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勤洗手、勤換衣服,經(jīng)常開窗通風,不抽煙、不喝酒、不吃腐敗的瓜果,經(jīng)常吃一些可以提高免疫力的食物。
提起白血病相信大家都是很恐懼的,如果誰患上了白血病,整個家庭就會崩塌,這一疾病也是醫(yī)學上難以克服的疾病,醫(yī)療行業(yè)也在不斷的研究治療白血病的有效的方法,大家應該都知道患者一般常用的方法是藥物治療,但是有的專家還指出在藥物治療時還可以配合白血病偏方治療。
白血病偏方治療的時候主要是指一些食療方法,對于白血病的食療,也是很多患者青睞的,畢竟一些食譜和一些難吃的藥物比起來還是很好的,患者要去多了解一些偏方治療,下面我們來看看治療白血病的偏方。
白血病治療偏方主要是一些常用食譜,口蘑燴豆腐不但是道美味的菜肴,還是治療白血病的良方。選用口蘑15克,豆腐1小塊,火腿末、豌豆各10克及調(diào)料適量。將口蘑泡開后洗凈,泡蘑菇水澄清待用;豆腐切長條形,用開水燙后撈出瀝水。鍋內(nèi)放鮮湯及泡蘑菇水燒開,放入口蘑、豆腐、火腿末、豌豆,加鹽,燉煮約10分鐘,勾芡,調(diào)入味精,淋少許麻油。
蒜苗炒河蚌肉也是常用的白血病治療偏方。取蒜苗、河蚌肉各250克,蒜2瓣及調(diào)料適量。將蒜苗洗凈,切成2~3厘米長的段,河蚌肉用刀背拍松,沸水中略燙后切成片,加黃酒,鹽伴勻待用,菜油燒熟,降溫片刻爆香蒜茸,姜末,下蒜苗煸炒至半熟,入蚌肉,調(diào)入精鹽、白糖,沸煮約4分鐘,加味精即成。
生地黃、白花蛇舌草各15~45g,當歸、砂仁各9~12g,臺參、茯苓、麥冬、小薊、黃精各15~30g,白術12~18g,丹皮15~24g,甘草9~15g;方②、熟地黃各18~45g,當歸9~15g,生地黃、臺參各15~30g,白芍12~24g,枸杞子12~30g,阿膠11~33g,砂仁9~12g,白花蛇舌草、小薊、墨旱蓮各12~30g,甘草6~12g;方③18~60g,丹皮12~45g,石膏30~90g,金銀花12~30g,白茅根30~60g,陳皮9~12g,甘草9~15g;方④12~30g,白術、五味子各9~18g,黃芪15~45g,砂仁9~15g,菟絲子、枸杞子、女貞子各15~30g,黃精18~30g。
[制用法] 氣陰兩虛型者,用方①;氣血雙虧型者,用方②;熱毒熾盛型者,用方③;脾腎兩虛型者,用方④。每日1劑,水煎后分2~3次內(nèi)服。并用黃鼬粉0.6~2g(或干蟾粉0.3~0.6g),2次/日,口服。急非淋用HOAp化療方案,完全緩解后再強化l~2次,以后半年每月用1個療程,連續(xù)用3~6個療程。維持階段5年不規(guī)則化療。
以上對白血病偏方的介紹,大家一定不要認為患有白血病采取一些食療的方法不是很靠譜,患者不要小看食療的方法對于治療白血病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患者要有一個好的心態(tài),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才能夠保證患者盡早的擺脫白血病的危害,希望大家多了解白血病偏方。
導讀: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是什么?白血病的種類有很多,那么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是什么?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是什么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是一種影響血液及骨髓的惡性腫瘤,它的特點是產(chǎn)生大量不成熟的白細胞,這些白細胞在骨髓內(nèi)聚集,抑制骨髓的正常造血;并且能夠通過血液在全身擴散,導致病人出現(xiàn)貧血、容易出血、感染及器官浸潤等。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是一種相對少見的惡性腫瘤,大約占所有癌癥的0.3%,占成人白血病的20%;一般人群中,大約每10萬有1至2個人患有該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可以發(fā)生于任何年齡的人群,但以50歲以上的人群最常見,平均發(fā)病年齡為65歲,男性比女性更常見。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病因仍未明確,但認為費城染色體與該病密切相關,大約有90至95%的病人出現(xiàn)費城染色體。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癥狀
因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進展比較緩慢,所以很多病人沒有癥狀,尤其在早期的病人,隨著疾病的進展,白血病破壞骨髓正常造血功能,浸潤器官,引起了明顯但非特異的癥狀。包含有:
1、貧血:表現(xiàn)為乏力、頭暈、面色蒼白或活動后氣促等。
2、反復感染且不易治好:主要由于缺少正常的白細胞,尤其是中性粒細胞。
3、出血傾向:容易出血、出血不止、牙齦出血、大便出血及月經(jīng)不規(guī)則出血等,由于血小板減少引起。
4、脾大、不明原因的消瘦及盜汗等。
性粒細胞白血病診斷標準
1、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慢性期
(1)臨床表現(xiàn):無癥狀或有低熱、乏力、多汗、體重減輕等癥狀,有肝脾腫大或不腫大。
(2)血象:白細胞數(shù)增高,主要為中性中、晚幼和桿狀核粒細胞,原始細胞(Ⅰ型十Ⅱ型)5%~10%,嗜酸、嗜堿粒細胞增多,可有少量有核細胞。
(3)骨髓象:增生明顯至極度活躍,以粒系增生為主,中、晚幼粒和桿狀核粒細胞增多,原始細胞(Ⅰ型十Ⅱ型)10%。
(4)染色體:有ph1染色體。
(5)CFU一GM培養(yǎng):集落和集簇較正常明顯增加。
2、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加速期
(1)不明原因的發(fā)熱、貧血、出血加重,和(或)骨骼疼痛。
(2)脾臟進行性腫大。
(3)不是因為藥物引起的血小板進行性降低或增高。
(4)原始細胞(Ⅰ型十Ⅱ型)在血中及(或)骨髓中>10%。
(5)外周血嗜堿粒細胞>20%。
(6)骨髓中有顯著的膠原纖維增生。
(7)出現(xiàn)ph1以外的其他染色體異常。
(8)對傳統(tǒng)的抗慢粒藥物治療無效。
(9)CFU-GM增殖和分化缺陷,集簇增多,集簇和集落的比值增高。
3、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急變期
(1)原始粒細胞(Ⅰ型十Ⅱ型)(或原淋十幼淋、或原單十幼單)在外周血或骨髓中20%。
(2)外周血中原始粒十早幼粒細胞30%。
(3)骨髓中原始粒十早幼粒細胞50%。
(4)有髓外原始細胞浸潤。
此期臨床癥狀、體征比加速期更惡化。CFU-GM培養(yǎng)呈小簇生長或不生長。
那么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要如何護理呢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護理,下面一起來看看。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護理
1、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病情觀察
密切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面色、皮膚、甲床的變化,了解貧血有無改善。觀察尿色的變化及有無出血情況,做好預防出血的各項護理措施。
2、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藥物不良反應的觀察
(1)硫酸亞鐵此藥和維生素C合用可促進鐵的吸收,有胃腸道反應,飯后服用。服用鐵劑的過程中要禁喝濃茶,以免影響鐵吸收。
(2)羥基脲經(jīng)常查血常規(guī),觀察血小板及白細胞計數(shù)。觀察有無胃腸道反應及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
(3)強的松觀察有無消化道癥狀:如腹痛、反酸、噯氣、惡心、嘔吐和黑便。皮質(zhì)醇增多癥:如滿月臉、水牛背。減量后有腎上腺皮質(zhì)減退表現(xiàn):如食欲減退、疲勞、頭昏、皮膚色素沉著等。
3、加強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基礎護理
(1)體溫若超過39攝氏度,應給予物理降溫,如冰袋冷敷,物理降溫后半小時注意測量體溫。禁擦浴。
(2)保持皮膚清潔,勤更換內(nèi)衣,勤擦澡。保持床鋪清潔干燥。
(3)保持口腔清潔,每晚及飯前、飯后用0.9%氯化鈉溶液漱口。
(4)囑病人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不挖耳朵,不摳鼻子,不揉眼睛。
(5)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流食,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4、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心理護理
患者因貧血較重,加之經(jīng)濟困難,心理負擔較重,通過細心觀察病人的心理需求,護士耐心開導、鼓勵病人克服消極情緒,積極配合醫(yī)生治療,通過護理操作細心、認真,加之生活上的熱情關懷,盡量減少其痛苦,取得病人的信任,使其戰(zhàn)勝疾病。
任何一型的白血病只要科學治療,都是可以康復的。
白血病是一種造血干細胞惡性克隆性疾病?;加羞@種病癥的患者一定要及時有效的進行治療。那么,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治療白血病的中醫(yī)偏方,看看中醫(yī)是如何辨治白血病的,趕緊來看看吧!
中醫(yī)辨證治療白血病偏方
生石膏30克,生地15克,青黛6克(裝入膠囊吞服,不入煎劑),黃連9克,蚤休24克,虎杖、丹參各30克,苦參15克,丹皮、銀花各11克。水煎服,日1劑。本方清熱解毒,涼血消瘀,可用于白血病患者。
黃連、蘆薈各12克,龍膽草9克,青黛6克(入膠囊吞服),大黃9克,莪術、黃藥子、夏枯草各15克,柴胡6克。水煎服,日1劑。本方清肝瀉火佐以活血化瘀,適用于濕熱型白血病。
穿山甲15克,土鱉蟲10克,昆布、海藻、鱉甲各30克。水煎服,日1劑。本方適用于白血病。
太子參、麥冬各15克,五味子、半夏、茯苓、陳皮、杏仁各10克。水煎服,日1劑。功能益氣養(yǎng)陰,健脾化痰,適用于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龍膽草、黃芩、梔子、木通、當歸、生地、柴胡、豬苓、澤瀉各10克,雞血藤、丹參各30克。水煎服,日1劑。功能清瀉肝膽濕熱,適用于急性白血病肝膽濕熱型。
熟地、茯苓、黃芪、白花蛇舌草、龍葵、山豆根、軟紫草各30克,山藥15克,山萸肉、肉蓯蓉、巴戟天、補骨脂、人參、麥冬、五味子各10克,當歸6克。水煎服,日1劑,連用34周為1療程,休息1周,可繼續(xù)服用。本方益氣助陽解毒,適用于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功能養(yǎng)血活血清熱解毒,適用于急性白血病。
人參20克,麥冬30克,生地、白芍各20克,棗仁25克,五味子6克,山茱萸30克,黃岑15克,丹皮30克,白花蛇舌草25克,白薇、知母各15克,石膏60克,廣角粉5克(沖服)。水煎服,日1劑。功能養(yǎng)陰清熱,涼血解毒,適用于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
羚羊骨18克,水牛角、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山慈菇各30克,玄參15克,紫草根、細葉蛇泡各30克,土鱉蟲12克,青黛末15克。水煎服,日1劑。功能清熱涼血解毒,適用于急性粒細胞性淋巴性白血病。
馬錢子0.9克,大黃、豬殃殃、半枝蓮、蛇六合、白花蛇舌草各30克。水煎服,日1劑。功能清熱解毒抗癌,適用于急性白血病。
狗舌草、豬殃殃、白花蛇舌草、龍葵、仙鶴草、北沙參各30克,金銀花、丹參各18克,白術15克,制黃芪、當歸、補骨脂各12克。水煎服,日1劑。功能清熱解毒,佐以益氣養(yǎng)血,適用于急性白血病。
大青葉、板藍根、紫草、赤芍、丹皮、犀角、蜈蚣、雄黃各90克。水煎服,日1劑。功能涼血解毒清熱、適用于急性白血病。
生大黃、黑元參、生地、大青葉各9克,天花粉6克,蟬蛻、人中黃各4.5克,粉丹皮3克。水煎服,日1劑。功能養(yǎng)陰清熱解毒,適用于急性白血病。
人參10克,沙參30克,黨參、生地、天麥冬各15克,五味子6克,當歸15克,杭芍20克,云苓、白術、山藥各10克,枸杞子15克,山萸肉、生龍牡各20克,炒棗仁15克,浮小麥30克,黃芪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日1劑。功能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適用于血虛氣虧,心脾兩虛型白血病。
白血病的臨床表現(xiàn)
兒童及青少年急性白血病多起病急驟。常見的首發(fā)癥狀包括發(fā)熱、進行性貧血、顯著的出血傾向或骨關節(jié)疼痛等。起病緩慢者以老年及部分青年病人居多,病情逐漸進展。此外,少數(shù)患者可以抽搐、失明、牙痛、牙齦腫脹、心包積液、雙下肢截癱等為首發(fā)癥狀。
1.發(fā)熱
是白血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發(fā)熱和熱型。發(fā)熱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其中以咽峽炎、口腔炎、肛周感染最常見,肺炎、扁桃體炎、齒齦炎、肛周膿腫等也較常見。耳部發(fā)炎、腸炎、癰、腎盂腎炎等也可見到,嚴重者可發(fā)生敗血癥、膿毒血癥等。發(fā)熱也可以是急性白血病本身的癥狀,而不伴有任何感染跡象。
2.感染
病原體以細菌多見,疾病后期,由于長期粒細胞低于正常和廣譜抗生素的使用,真菌感染的可能性逐漸增加。病毒感染雖少見但兇險,須加以注意。
3.出血
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以皮膚、牙齦、鼻腔出血最常見,也可有視網(wǎng)膜、耳內(nèi)出血和顱內(nèi)、消化道、呼吸道等內(nèi)臟大出血。女性月經(jīng)過多也較常見,可以是首發(fā)癥狀。
4.貧血
早期即可出現(xiàn),少數(shù)病例可在確診前數(shù)月或數(shù)年先出現(xiàn)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以后再發(fā)展成白血病。病人往往伴有乏力、面色蒼白、心悸、氣短、下肢水腫等癥狀。貧血可見于各類型的白血病,老年病人更多見。
5.骨和關節(jié)疼痛
骨和骨膜的白血病浸潤引起骨痛,可為肢體或背部彌漫性疼痛,亦可局限于關節(jié)痛,常導致行動困難。逾1/3患者有胸骨壓痛,此征有助于本病診斷。
結(jié)語:通過這篇文章的仔細閱讀,相信絕大多數(shù)的讀者朋友們對這個白血病的治療偏方以及白血病的臨床表現(xiàn)都有了一個清醒的認識。這里推薦的幾種偏方的效果都是比較不錯的,但需要提醒的是,使用前請在醫(yī)師的建議下進行治療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