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是什么
飲食養(yǎng)生是什么。
“靜能養(yǎng)生,靜能開悟,靜能生慧,靜能明道。心靜則清,心清則明,心明則靈,心靈則聰慧清醒?!比祟惖陌l(fā)展歷史中,養(yǎng)生觀念不斷更新,要作生活的主人,我們必須注意養(yǎng)生。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實現(xiàn)的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附子是什么”,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中藥是很常見的,中藥的種類有很多,對中藥選擇的時候,需要注意不能隨意的進行,否則對身體也是沒有太多好處,尤其是對一些不太了解的種類,更是要謹慎的使用,這樣對身體各方面,才會有很好的保護,使得身體健康不會受到損害,那附子是什么呢?
很多人對附子是什么并不是很了解,它的中藥一種,而且在名稱上,也叫烏藥,它在治療疾病上,效果非常不錯,而且對它的選擇,也是可以放心進行,利于疾病改善。
附子是什么:
附子,又名烏頭,別名:草烏、烏藥、鹽烏頭、鵝兒花、鐵花、五毒,拉丁文名: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毛茛科、烏頭屬植物的子根的加工品。主產(chǎn)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須根及泥沙,習稱“泥附子”。加工炮制為鹽附子、黑附子(黑順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屬溫里藥。中藥中“回陽救逆第一品”。
功能主治: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除濕。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痹,踒躄拘攣,陽萎宮冷,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以上就是對附子是什么一些介紹,這類藥物的選擇的時候,需要對它的使用方法進行認識,而且選擇它治療人體疾病的時候,需要進行熬制,否則會使得它很難達到預(yù)想的效果,在對這方面上,也是需要進行了解的,對附子購買的時候,也是需要到正規(guī)藥店進行。
擴展閱讀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是沒有聽過白附子這種藥物的,但是我們也知道生活中有時候可能還是會遇到這種藥物的。為了讓我們在運用的時候可以更加放心的使用,我們首先要認識一下白附子這種藥材。要想認識白附子這種藥材,我們就要首先從它的功效開始。那么到底白附子的功效是什么?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小編是怎么養(yǎng)解答這一問題的吧。
獨角蓮(學名:Typhonium giganteum Engl.)是佛焰苞目天南星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塊莖供藥用,能祛風痰、逐寒濕、鎮(zhèn)痙,治頭痛、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傷風、跌打勞傷、肢體麻木、中風不語、淋巴結(jié)核、蛇蟲咬傷等。中藥中的“白附子”即系獨角蓮加工而成。該品有毒,宜慎用。
一、用法
1. 內(nèi)服宜炮制后用。
2. 風痰壅盛,經(jīng)脈拘急,肢體不遂者,可與天南星、半夏、川烏等配伍,以加強祛痰通絡(luò)之功。
3. 若風邪侵襲面、風痰阻滯經(jīng)絡(luò),癥見口眼歪斜者,可與僵蠶、全蝎等同用,以散風止痙。
4. 痰氣結(jié)聚頸項而致瘰疬腫痛者,可用鮮品搗爛涂敷患處;或與半夏、貝母、連翹等同用。
二、功效
功能主治 祛風痰定驚搐解毒散結(jié)止痛。用于中風痰壅、口眼歪斜、語言澀謇、痰厥頭痛、偏正頭痛、喉痹咽痛、破傷風癥外治瘰疲痰核、毒蛇咬傷。外用:搗敷。性味歸經(jīng)。白附子味辛、甘,性溫,有毒。歸胃、肝經(jīng)
注意事項
帶根塊莖作種栽種的當年可收獲,不帶根的多種1年。冬季倒苗后,挖起塊莖,小的作種,大的加工作藥。將塊莖堆積發(fā)酵,使外皮皺縮易脫,裝在籮筐里,放在流水中穿膠鞋踩去粗皮,曬干。也可不去粗皮,切成2至3毫米厚的薄片,曬干。白附子塊莖呈橢圓形或卵圓形,長2至5厘米,直徑1至3厘米。表面白色或黃白色,有環(huán)紋及根痕,頂端具莖痕或芽痕。質(zhì)堅硬,斷面類白色,富粉性。無臭,葉淡,嚼之麻辣刺舌。以個大、質(zhì)堅實,色白、粉性足者為佳。
白附子的功效我們從以上這些內(nèi)容已經(jīng)認識到了。除了以上這些內(nèi)容外,我們還認識到白附子這種藥物是有一定的毒性的,因此我們在使用的時候還是要慎重的。我們在生活中要盡可能的避免吃藥,這就需要我們大家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因此我們就要堅持每天都要做運動,以維持身體的健康。
附子這種藥材在臨床上是運用非常廣泛的,但是前提是一定要科學的服用,否則就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附子也可以用來進行泡水飲用,可以治療氣虛頭痛疾病和牙痛疾病等等,不適合的人群有孕婦。附子本身是有毒性的,所以不可以和甘草一起服用,那么附子是什么東西呢?
第一,附子是什么東西呢?附子,又名烏頭或附片,別名:草烏、鹽烏頭、鵝兒花、鐵花、五毒,毛茛科、烏頭屬植物的子根的加工品。主產(chǎn)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須根及泥沙,習稱“泥附子”。加工炮制為鹽附子、黑附子(黑順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屬溫里藥。中藥中“回陽救逆第一品”。
第二,附子泡水喝的功效有哪些呢?治療氣虛頭痛。氣虛頭痛是現(xiàn)代人很容易出現(xiàn)的一種不舒服癥狀,嚴重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以及工作正常運轉(zhuǎn)。這個時候選擇附子也能夠促進身體健康。將附子的皮以及臍去掉,然后剩下的部位研磨成粉末。將獲得的附子粉和蔥汁、面糊一起制作成丸子。建議每次服用適量,清茶送服就足夠了。在這里需要注意,送服一定要選擇清茶,這樣才能夠更好的促進藥效在體內(nèi)的發(fā)揮,千萬不可以選擇濃茶。治療牙痛?,F(xiàn)在很多年輕人因為喜歡吃辛辣或者是不注意個人牙齒衛(wèi)生,常常會出現(xiàn)牙痛、牙齒不舒服的一些情況,那么,附子就可以有效緩解這個癥狀。
附子是什么東西呢?附子天生喜歡溫暖、濕潤、向陽的環(huán)境,并且它具有很好的耐寒性,栽培常以土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為首選,多生長在草坡或者灌木叢中,其主要分布于我國四川和陜西;河北、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附子這種中藥可以用來治療四肢發(fā)冷和出冷汗的癥狀,服用后可以對身體進行元氣的補充,如果腎陽不足的話,也可以通過附子來進行治療的,附子這種中藥要想讓藥效得到最大的發(fā)揮,就需要使用藥引子,不然就會讓其功效大減,甚至還會失去作用,那么附子性味歸經(jīng)是什么?
第一,附子性味歸經(jīng)是什么?性味與歸經(jīng):大辛,大熱。有毒。入心、脾、腎經(jīng)。功效?;仃柧饶妫瑴仄⒛I,散寒止痛。
第二,臨床應(yīng)用:用于厥逆亡陽、脈微欲絕等癥。附子辛烈而熱,主要用于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脈微弱,或因大汗、大吐、大逆的功效,常配合人參、干姜、炙甘草等品同用。如果冷汗淋漓、亡陽厥逆者,用附子、人參外,須再加龍骨、牡蠣等固澀斂汗藥;如果大出血后引手足厥冷、汗出脈微,可以用參、附、龍、牡配合麥冬、五味子等同用,以回陽救陰。
第三,用于腎陽不足、畏寒肢冷,脾陽不振、腹痛、便溏等癥。附子功能峻補元陽,益火之源醫(yī)|學教育網(wǎng)整理,凡腎陽不足、命火衰微、畏寒肢冷、陽萎、尿頻之癥,皆可應(yīng)用,多配伍肉桂、熟地、菟絲子、山萸肉等同用;如脾陽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泄之癥,又可用附子配合益氣溫脾的的黨參、白朮、干姜、炙甘草等藥同用。用于風寒濕痹、周身骨節(jié)疼痛等癥。附子藥性溫熱,能祛除寒濕,因此對風濕痹痛屬于寒氣偏勝者,有良好的散寒止痛作用,常與桂枝等品合用。
附子性味歸經(jīng)是什么?附子性味。性大熱,味辛、味甘,有毒。附子歸經(jīng):入心經(jīng)、腎經(jīng)、脾經(jīng)(臟腑歸屬:歸心經(jīng)、腎經(jīng)、脾經(jīng)中藥)中藥附子功效與主治功能。附子功效: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附子主治。用于亡陽厥逆,肢冷脈微,陽痿宮冷,脘腹冷痛,陰寒水腫,風寒濕痹。
附子聽名字就知道是一種中藥材,在每年的6月到8月之間進行挖取,去掉母根個一下泥沙之后就可以進行加工了,根據(jù)加工的方法不同,經(jīng)過后的附子有鹽附子、黑順片、白附子、炮附片、淡附片。這個幾種加工之后的附子都可以稱作為炮附子,所以當我們?nèi)ニ幏抠徺I的時候,如果藥方上面只寫了炮附子,那么人家給你拿那種都是對的,所以,在藥方上面一定要寫清楚是那個附子,但是一般的藥房是沒有鹽附子的?,F(xiàn)在就說說炮附子的用法用量。
一、炮附子主治:
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用于亡陽虛脫,肢冷脈微,陽萎,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陰寒水腫,陽虛外感,寒濕痹痛。
二、用法用量
3~15g ?;仃柧饶婵捎?8~30g。亦有大劑量用至30g以上者。
經(jīng)方四逆湯:生附子一枚 干姜一兩半 炙甘草二兩
破格救心湯:附子30~100~200克,干姜60克,甘草60克,高麗參10~30克,山萸凈肉60~120克,生龍骨牡蠣粉,活磁石粉各30克,麝香0.3-0.5克。
三、注意事項
孕婦禁用。不宜與半夏、瓜蔞、天花粉、貝母、白蘞、白及同用。且需要根據(jù)自己的詳細情況用藥,適當用量,過猶不及,因附子含有毒性成分烏頭堿,主要對心肌、迷走神經(jīng)、末梢神經(jīng)又興奮麻痹作用,中毒癥狀如舌尖麻木、肢體麻木,有蟻走感,頭暈、視力模糊,惡心,嘔吐等,最嚴重至危及生命。
陰虛陽盛,真熱假寒及孕婦均禁服。本品辛熱燥烈,凡陰虛陽亢及孕婦忌用。反半夏、瓜蔞、貝母、白蘞、白及。因有毒,內(nèi)服須經(jīng)炮制。若內(nèi)服過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當,可引起中毒。
①《本草經(jīng)集注》:地膽為之使。惡蜈蚣。畏防風、甘草、黃芪、人參、烏韭、大豆。
②《品匯精要》:妊娠不可服。
③《綱目》:畏綠豆、烏韭、童溲、犀角。忌豉汁、稷米。得蜀椒、食鹽,下達命門。
④《本草匯言》:若病陰虛內(nèi)熱或陽極似陰之證,誤用之,禍不旋踵。
附子是一種中藥,主要是生產(chǎn)于湖北,四川,湖南等地。一般是在夏季的時候去采挖,一般是除去母根,須根以及泥沙,這個叫做“泥附子”。加工炮制為鹽附子,黑膚等等,是一種溫里藥。中藥附子一般是用來治療各種疾病,這個是不能隨便用藥的,那么中藥附子的作用是什么呢?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吧。
功能主治
01
功能: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藥”。
02
主治:用于陰盛克陽,大汗亡陽,吐瀉厥逆,肢冷脈微,心腹冷痛,冷痢,腳氣水腫,風寒濕痹,宮冷,虛寒吐瀉,陰寒水腫,陽虛外感,陰疽瘡瘍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用法用量
01
3~15g 。回陽救逆可用18~30g。亦有大劑量用至30g以上者。
經(jīng)方四逆湯:生附子一枚 干姜一兩半 炙甘草二兩
破格救心湯:附子30~100~200克,干姜60克,甘草60克,高麗參10~30克,山萸凈肉60~120克,生龍骨牡蠣粉,活磁石粉各30克,麝香0.3-0.5克。
02
附子粥:制附子10克,炮姜15克,粳米100克。二藥研為細末,每次用5克,與粳米加水煮粥食。 亦可將二藥減半,煎水取汁,入粳米煮粥。
源于《圣惠方》。本方以附子溫里散寒、止痛,炮姜溫中散寒、止瀉。用于里寒腹痛、腹瀉,大便表稀。
03
附片薏苡粥:制附片10克,薏苡仁30克,粳米100克。附片煎取汁,入薏苡仁、粳米,加水煮至粥熟。分2次食。
本方以附片散寒止痛,用薏苡仁除濕舒筋。用于風寒濕痹,關(guān)節(jié)疼痛,四肢拘攣。
中藥附子的作用是有很多的,但是孕婦是不能吃的。附子不宜和半夏,天花粉,貝母一起同吃。而且需要根據(jù)自己的詳細的情況用藥,適當?shù)挠昧?,不能吃太過了,因為附子含有毒性,會對心肌,神經(jīng),末梢神經(jīng)又興奮麻痹作用,會出現(xiàn)中毒現(xiàn)象,像是頭暈,視力模糊,嘔吐,甚至是會危害生命。
?
隨著現(xiàn)在咱們工作時間的越來越長,很多人在辦公室一呆就是一天,而長期的保持一個工作的姿勢對我們關(guān)節(jié)的損傷是比較大的,比如我們的肩關(guān)節(jié)和頸椎,都比較容易勞損,當然在出現(xiàn)我們的關(guān)節(jié)疼痛的時候,芍甘附子湯作為我國中醫(yī)的傳統(tǒng)配方,其外敷內(nèi)服緩解關(guān)節(jié)疼痛的效果是非常好的,那么芍甘附子湯的配方是什么呢?
一、 加味芍甘附子湯(次方用于外敷)
附子10克 白芍30克 甘草10克 干姜 10克 透骨草30克 桑寄生30克
二、 方藥組成、
威靈仙20克 川續(xù)斷30克 懷牛膝20克 骨碎補20克 白芍30克 山藥30克
三、 賠本消瘤方
人參 生黃芪 枸杞 女貞子 金蕎麥
四、 補腎益精粥
核桃仁15克 黃精15克 大米50克(一人份)黃靜洗凈核桃仁打碎放入大米中一起煮即可,補腎壯腰,固精縮尿,脾腎陽虛,精血不足的病癥均可服用,每天早晨服用最好。
五、 青娥丸
胡桃肉30個(去皮,膜,別研如泥)補骨脂(用芝麻同于銀器內(nèi)炒熟)180克,杜仲皮(去粗皮,銼,麩炒黃色,去麩,乘熱略杵碎,又用酒灑勻再炒)180克 上藥為細末,入研藥勻,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補腎強腰,用于腎虛腰痛,起做不利,膝軟乏力。每服30-50丸,空腹時用溫酒或鹽湯下。
六、 治療濕疹的處方
矸石30克 海蛤粉40克 冰片2克
七、 藥材:當歸15克 黃芪12克 首烏藤15克 刺蒺藜12克 川穹9克 荊芥6克 生地12克白芍9克 防風6克 功效:養(yǎng)血潤膚 祛風止癢
八、 環(huán)節(jié)風寒感冒泡腳方:羌活30克 桂枝30克 生姜30克 生麻黃10克
九、 和肝代茶飲
組成:香附二錢 當歸二錢 白芍二錢 川穹一錢 澤蘭葉六錢 紅花三錢 水煎代茶 功效:疏肝養(yǎng)血 行氣活血
十、 三紅茶
原料:紅花5克 丹參10克 紅景天15克 水煎30分鐘 代茶飲 活血化瘀
十一、當歸蓯蓉羊肉湯(美食巧治糖尿病)
當歸15克 肉蓯蓉20克 生姜15克 羊肉100克
十二、葛烏花茶方
葛根30克 天花粉15克 麥冬30克 烏梅15克 代茶飲
十三、丹參活血小方
丹參10克 三七6克 紅景天10克 煎服 每天一副
十四、郁金清肝茶
郁金(醋制)10克 炙甘草5克 綠茶2克 蜂蜜25克 加水1000毫升 煮30分鐘 取汁即可 每日一劑 頻頻飲之 ,疏肝解郁 利濕祛瘀
十五、苦蕎陳皮甘草茶
炒苦蕎15克 陳皮10克 炙甘草5克
十六、參苓白朮散——補脾益腎
人參 茯苓 白術(shù) 白扁豆 甘草 桔梗 蓮子 砂仁 陳皮 山藥 薏苡仁 代茶飲
十七、桑杞清眩方(主要成分)
桑寄生 決明子 丹參 山楂
十八、黃連解毒湯
黃連 黃芩 黃柏 梔子 赤芍 生地黃 牡丹皮 全蝎 蜈蚣 加水牛角粉或羚羊粉
十九、洗心湯
補腎:人參 附子
化痰:茯神 半夏 陳皮 神曲 甘草 菖蒲 生棗仁等
從以上的幾段話我們可以看出來,芍甘附子湯針對不同的人群,所含的中藥配方也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對于年輕人,青壯年,和老年人,他們的治病目標不一樣,因此在芍甘附子湯的選擇方面,我希望大家能夠根據(jù)自身的情況,結(jié)合專業(yè)人士的一些指導(dǎo),來做一個全面的服用規(guī)劃,這樣才能盡快地恢復(fù)關(guān)節(jié)健康。
黑附子是一種圓錐形被廣泛應(yīng)用的中藥材,一般情況下黑附子的表面呈現(xiàn)出來的是灰黑色的,頂端還有凹陷的芽痕。黑附子主治范圍比較廣泛,比如:陰疽瘡瘍、陽痿宮冷、虛寒嘔吐等等,是一種效果非常顯著的中藥材,但是孕婦是不能使用黑附子的,現(xiàn)在就來說說黑附子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
1、回陽救逆。
用于亡陽證,癥見冷汗自出,四肢逆冷,脈微欲絕。主要是腎和心的陽氣絕。本品能上助心陽以通脈,下補腎陽以益火,挽救散失的元陽,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藥”。單用,力量不夠,常與干姜、甘草同用,以加強回陽救逆之功效,即四逆湯(干草、生姜降毒,殺附子毒,又增強回陽救逆效果,附子回陽較干姜遲緩,所以有的書講,干姜偏走,附子偏守)。臨床往往兼陽氣脫,若陽衰氣脫,大汗淋漓、氣促喘急者,這時僅回陽,對元氣虛脫沒有針對性,所以與大補元氣的人參配伍,以回陽固脫,即參附湯。
2、補火助陽。
補火,就是補命門之火,命門之火就是人體的元陽、腎陽。用于陽虛證。本品能溫一身之陽,凡陽虛者如腎、脾、心諸臟及衛(wèi)陽虛弱者均適用。若腎陽虛,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而見陽痿宮冷,畏寒身冷,腰膝冷痛,生長發(fā)育遲緩,早衰;腎不主水而水腫,小便清長,夜尿頻多,遺尿者,每與肉桂、熟地、山茱萸等同用,如桂附八味丸。腎主生殖,生殖、性功能降低等;腎不納氣,呼吸急促,出多進少,虛喘;腎不溫煦脾陽,脾腎陽虛,腹瀉,久瀉不止,脾腎陽虛,水氣內(nèi)停,見小便不利、肢體浮腫者,用之有助陽化氣之功,常與健脾利水藥白術(shù)、茯苓等同用,如真武湯。心陽不足,而見心悸氣短、胸痹心痛者,可與人參、桂枝等同用。衛(wèi)陽虛自汗出者,可與黃芪、桂枝同用。但最有效有用的是改善不能溫煦形體。還有脾陽虛,寒濕內(nèi)盛的脘腹冷痛,大便溏瀉,食欲不振,它脾腎雙補,常與黨參、白術(shù)、干姜同用,如附子理中湯。心陽虛,輕的自汗,心悸或胸痹疼痛,有寒象,也可用,和活血化瘀的或溫心的肉桂、桂枝配伍,另外,衛(wèi)陽不固,自汗不止,與黃芪一起用。
3、散寒止痛。
即能溫中,又能溫經(jīng)。廣泛的溫里散寒。溫中,用于胃寒,脾胃虛寒,也用于實證的寒邪過重,脘腹冷痛;溫經(jīng),經(jīng)脈受寒,出現(xiàn)的冷痛、頭痛可用,還有類似于烏頭的祛風濕的作用,對于風濕寒痹,尤其是兼陽虛的它祛風濕,散寒止痛,但祛風濕不如烏頭。只要有寒無論虛實均可用。實證就是溫里散寒止痛,虛癥就是溫補陽氣。
白附子的藥用價值比較高,而事實上也有很好的美容養(yǎng)顏效果,因為對改善色斑,粉刺有很好的效果,同時還可以消除黑色素,也具有燥濕化痰,祛風止痙解毒散結(jié)的功效。
1、白附子是天南星科植物獨角蓮的塊莖,別稱:獨角蓮、滴水參、天南星、野芋、禹白附、疔毒豆、芋葉半夏?!侗静菥V目》載:瑩面粉(白附子、冬瓜子、白及、石榴皮等份為末,酒浸三日,洗面后涂之,久則令面瑩如玉)治面黑不白或面部黑褐斑。也可以使用由白芷、白附子、白芥子、紅花等合成的白芷香膚保健液來調(diào)理皮膚。
2、消除粉刺
主要體現(xiàn)在祛汗斑、瘢痕疙瘩、粉刺等;并常常用于美容添加劑或防腐劑及護膚品中;白附子性熱主升為陽明之要藥,所以能榮于面。白附子具有燥濕化痰、祛風止痙、解毒散結(jié)作用。
3、消除黑色素
中藥白附子具有消除面部黑色素作用。用白附子研末于睡前洗臉并以白蜜涂于紙上貼面上,則面部黑色素斑可漸消退。這是因為白芷具有美白抗氧化的作用。
白附子的功效及作用
4、、淡斑滋養(yǎng)面膜
材料:當歸、桃仁、川芎、白芷、白附子、白芨粉、鮮乳、蜂蜜各適量。
做法:將以上6種中藥粉各取2克,加鮮乳適量調(diào)成糊狀,再加蜂蜜1ml混勻。 用小刷子將面膜均勻的涂于臉上,20~30分鐘后洗凈,每周2~3次。
功效:當歸、桃仁、川芎能活血化瘀淡斑; 白芷、白附子、白及有促進黑色素 代謝,增白淡斑的作用; 鮮乳、蜂蜜滋潤光澤營養(yǎng)皮膚。
適用者:這組配方有活血淡斑,增白滋養(yǎng)的功效,適用于黑斑粗糙、萎黃暗沉的皮膚。
白附子的功效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