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眼果的藥用價值_鳳眼果的副作用
養(yǎng)生果的功效。
“養(yǎng)生乃長壽之伴侶,健康是長壽的朋友?!彪S著生活的提升,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社會性的關注焦點,不注意養(yǎng)生,將為我們的生活埋下悲劇的種子。我們該怎么進行科學的中醫(yī)養(yǎng)生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鳳眼果的藥用價值_鳳眼果的副作用”,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鳳眼果的藥用價值
鳳眼果(Sterculia nobilis),屬梧桐科的一種植物。又稱“蘋婆”。 鳳眼果結(jié)于蘋婆樹,菜市場現(xiàn)在有外表棕黑色,泛油光,有皺紋的鳳眼果,亦有剝?nèi)?shù)層皮,見黃白色種仁的鳳眼果肉出售,這些剝了種皮的鳳眼果的功效表現(xiàn)能與蓮子、銀耳加冰糖共煮,其味香甜,更有溫胃健脾之效。
【功用主治】溫胃,殺蟲。治蟲積腹痛,翻胃吐食,疝痛。
1、姚可成《食物本草》:“治臟腑生蟲及小兒食泥土,腹痛,癖塊積硬。養(yǎng)肝膽,明目去翳,止咳退熱,解利風邪,消煩降火?!?/p>
2、《生草藥性備要》:“治小兒生天婆究(小兒爛頭瘍)煅存性,開油搽;消熱氣,煲肉食。”
鳳眼果樹,可作風景樹栽植觀賞。果可食用;葉片能飄散出一股淡淡的香氣。珠江三角州一帶,人們喜歡用它包糍杷,饋贈親友食用。鳳眼果樹干里含有許多透明的膠質(zhì),可以制成“刨花”,供婦女浸水梳頭,是一種最兼價純天然的綠色化妝品;樹皮含纖維,可用于制麻袋;果夾還可供藥用。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或研末為散。外用:煅存性研末調(diào)搽。
圓形,長8~25匣米,寬5~15厘米,先端漸尖或鈍,基部鈍,禿凈;葉柄長2.5~5厘米。圓錐花序下垂,長8~28厘米;花雜性,無花冠;花萼粉紅色,5裂至中部,裂片三角狀條形,被短柔毛;雄蕊柱柔弱,彎曲;雌花少數(shù),子房有毛,具柄,5裂,花柱彎曲。
鳳眼果的副作用
脾虛便泄者禁服
鳳眼果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附方:
1、治腹中蛔蟲上攻,心下大痛欲死,面有白斑:羅晃子、牽牛子各七枚。水煎服。
2、治翻胃吐食,食下即出;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羅晃子七枚。煅存性,每日酒調(diào)下方寸匕,服完為度。
3、治疝痛:羅晃子七個。酒煎服。(選方出姚可成《食物本草》)。
考證:
1、《君子堂日詢手鏡》:橫州,果苽之屬有名九層皮者,脫至九層方見肉,熟而食之,其味類栗。
2、《嶺南雜記》:頻婆果,如大皂莢,莢內(nèi)鮮紅,子亦如皂莢子。皮紫,肉如栗,其皮有數(shù)層,層層剝之,始見肉。
3、《思恩府志》:羅晃子,俗名九層皮,形類蠶豆可茹,味如煨栗。外有黑光,連肉有皮九層,故名。產(chǎn)于山樹(林)中。
相關書籍記載:《本草綱目匯精要》【卷之二十本部下品之上】;《本草綱目拾遺》【卷三草本部上】鳳眼草。
擴展閱讀
鳳眼果的簡介
鳳眼果,屬梧桐科的一種植物。又稱“蘋婆”。 鳳眼果結(jié)于蘋婆樹,菜市場現(xiàn)在有外表棕黑色,泛油光,有皺紋的鳳眼果,亦有剝?nèi)?shù)層皮,見黃白色種仁的鳳眼果肉出售,這些剝了種皮的鳳眼果的功效表現(xiàn)能與蓮子、銀耳加冰糖共煮,其味香甜,更有溫胃健脾之效。
蘋婆(《植物名實圖考》),喬木,高達10米。樹皮褐色。葉紙質(zhì),闊矩圓形至矩圓狀橢圓形,長8-25匣米,寬5-15厘米,先端漸尖或鈍,基部鈍,禿凈;葉柄長2.5-5厘米。圓錐花序下垂,長8-28厘米;花雜性,無花冠;花萼粉紅色,5裂至中部,裂片三角狀條形,被短柔毛;雄蕊柱柔弱,彎曲;雌花少數(shù),子房有毛,具柄,5裂,花柱彎曲。蓇葖革質(zhì),卵狀,長4-8厘米,寬2.5-3.5厘米,具喙,熟時暗紅色,被短絨毛。種子1-5顆,橢圓球形,暗栗色。花期5月。果期6-7月(貴州)。
野生山坡林內(nèi)或灌叢中,亦有栽培。分布廣東、廣西、貴州等地。
鳳眼果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
1.治蟲積腹痛
鳳眼果具有殺蟲抗菌的功效,能夠治療蟲積引起的腹痛。
2.清熱降火
鳳眼果具有消除熱氣、消煩降火的作用,能夠清熱降火。
作用
1.構(gòu)成機體的重要物質(zhì);儲存和提供熱能;維持大腦功能必須的能源;調(diào)節(jié)脂肪代謝;提供膳食纖維;節(jié)約蛋白質(zhì);解毒;增強腸道功能。
2.富含維生素A,維A具有明目,輔助治療多種眼疾,增強免疫力,清除自由基,促進生長發(fā)育,保護胃、呼吸道黏膜的功能。
3.用法與用量
內(nèi)服:煎湯或研末為散。外用:煅存性研末調(diào)搽。
4.選方
a.治腹中蛔蟲上攻,心下大痛欲死,面有白斑:羅晃子、牽牛子各七枚。水煎服。
b.治翻胃吐食,食下即出;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羅晃子七枚。煅存性,每日酒調(diào)下方寸匕,服完為度。
c.治疝痛:羅晃子七個。酒煎服。(選方出姚可成《食物本草》)
鳳眼果的市場信息
1、鳳眼果的價格
鳳眼果價格在18元左右一斤。
2、鳳眼果的選購方法
看顏色。外面暗紅色,內(nèi)面漆黑色。
3、鳳眼果的保存方法
鳳眼果放置在通風干燥的環(huán)境即可,注意不要濕水,否則容易發(fā)芽。
西方醫(yī)學的發(fā)展給傳統(tǒng)中醫(yī)帶來了一些危機。但中醫(yī)還是有許多神奇的地方,下面就來說說中藥鳳眼果根的功效與作用。
【來源】藥材基源:為梧桐科植物蘋婆Sterculia nobilis Smith的根。
【原形態(tài)】蘋婆 喬木,高達10m。樹皮黑褐色,小枝幼時略被星狀毛。葉互生;葉柄長2-3.5cm;葉片薄革質(zhì),長圓形或橢圓形,長8-25cm,寬5-15cm,先端急尖或鈍,基部圓或鈍,兩面均無毛。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披散,長達20cm,有短柔毛;花單性,無花冠;花萼淡紅色,鐘狀,外面被短柔毛,5裂,裂片條狀披針形,先端漸尖且向內(nèi)曲,在先端互相粘合,與鐘狀萼筒等長;雄花較多,雌雄蕊柄彎曲,無毛,花藥黃色;雌花較少,略大,子房圓球形,有5條溝紋,密被毛,花柱彎曲,柱頭5淺裂。蓇葖鮮紅色,厚革質(zhì),長圓狀卵形,長約5cm,寬約2-3cm,先端有喙,每果內(nèi)有種子1-4顆。種子橢圓形或長圓形,黑褐色,直徑約1.5cm?;ㄆ?-5月,但少數(shù)植株在10-11月常可第2次開花。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林內(nèi)或灌叢中,亦有栽培。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主胃潰瘍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
【摘錄】《中華本草》
本文介紹了藥材鳳眼果根的一些基本常識,鳳眼果根在治療人體的一些相關疾病的時候效果都非常好。而且鳳眼果根對身體還有一定的調(diào)理作用,平時可以適量食用。
龍珠果的藥用價值
龍珠果 多年生草質(zhì)藤本。莖柔弱,密被白色柔毛或無毛,常借卷須攀援他物上升,長1~2米。單葉互生,薄紙質(zhì);卵形至矩圓狀卵形,長5~13厘米,寬4~12厘米,淺3裂,邊緣波狀,具睫毛。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心形,兩面和葉柄均被柔毛及混生少許腺毛;托葉睫毛狀分裂,裂片先端具腺;葉柄長約6厘米;葉腋卷須疏被柔毛?;▎紊?徑約5厘米,為3個苞片組成的總苞所圍繞;苞片和小苞片1~3回羽狀分裂為許多毛狀裂片,裂片先端具腺體;萼片5,長1.5厘米;花瓣5,與萼片等長,白色或淡紫色,副花冠為3列纖弱裂片所組成。漿果肉質(zhì),卵形,長3~5厘米;內(nèi)有多數(shù)橢圓形種子?;ㄆ谙?、秋。 多栽于村旁、園邊,亦有野生。分布廣東、廣西等地。
龍珠果性苦、寒。有清熱解毒、清肺止咳、除煩熱的功效。主治惡瘡、癤腫、肺熱咳嗽、小便混濁、癰瘡腫毒、外傷性眼角膜炎、淋巴結(jié)炎。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葉搗敷。
龍珠果在中醫(yī)上認為是味苦;性寒的一種藥物,龍珠果可利小便,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對于小便淋痛和一些痢疾以及疔瘡都有好處。
龍珠果可以內(nèi)服取30-60克龍珠果來煎湯,也可以取適量的龍珠果搗敷。不過在使用龍珠果的時候是不可以和蔥、薤同啖的。龍珠果也可以把果實洗凈以后直接鮮吃,也可以把龍珠果的葉子洗干凈曬干后泡水喝。也可以用龍珠果來敷爛腳癰瘡。也可將果實洗凈后直接食用,鮮葉洗凈后曬干可以泡水飲用。
1、《南寧市藥物志》:“全株:清熱,解毒,利水。治肺熱咳嗽,浮腫,白濁。敷爛腳癰瘡?!?/p>
2、《廣西藥植名錄》:“果實:潤肺,止痛。治疥瘡,無名腫毒?!?/p>
龍珠果的副作用
對于龍珠果到底有沒有副作用,目前是沒有具體的資料顯示有的,不過任何東西都是適量而止,只要大家不大量無節(jié)制的服用,一般是不會有什么危險的。
龍珠果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南寧市藥物志》:全株:清熱,解毒,利水。治肺熱咳嗽,浮腫,白濁。敷爛腳癰瘡。
《廣西藥植名錄》:果實:潤肺,止痛。治疥瘡,無名腫毒。
喜樹果的藥用價值
喜樹果,別名:千丈樹、水栗子、天梓樹。為珙桐科植物喜樹的果實。呈披針形,長2~2.5厘米,寬5~7毫米,先端尖,有柱頭殘基,基部變狹,可見著生在花盤上的橢圓形凹點痕,兩邊有翅。表面棕色至棕黑色,微有光澤,有縱皺紋,有時可見數(shù)條角棱和黑色斑點。質(zhì)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內(nèi)有種子1粒,干縮成細條狀。氣微,味苦。
功能主治:抗癌,散結(jié),破血化瘀。用于多種腫瘤,如胃癌、腸癌、絨毛膜上皮癌、淋巴肉瘤等。用量3—9g。喜樹果還具有解毒散結(jié),破血化瘀功效。用于各種癌癥,急慢性白血病,銀屑病及血吸蟲引起的肝脾腫大。喜樹果的醇提取物對動物移植性腫瘤,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喜樹果中所含喜樹堿及其衍生物,具有較強的抗癌活性。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根皮3-5錢;果實1-3錢;或制成針、片劑用。
喜樹果的副作用
副作用:副作用是藥物選擇性作用差引起的,是藥物本身所固有的作用。不管是處方藥還是非處方藥,都應該在醫(yī)生、藥師的指導下使用。當用藥的時候發(fā)生的不舒服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停藥,找醫(yī)生、藥師咨詢,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害。
人群禁忌:孕期、哺乳期慎用。
飲食禁忌:內(nèi)服不宜過量。
喜樹果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藥方:
1、治胃癌,直腸癌,肝癌,膀胱癌:喜樹果研末,每日1次,每次6克。(《辨證施治》)
2、治白血病:喜樹果30克,仙鶴草、鹿銜草、巖株、銀花、鳳尾草各30克,甘草9克。煎汁代茶飲。(《本草駢比》)
附方:
治療血吸蟲病肝脾腫大
用100%喜樹皮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1次,每次2毫升,10~15天為一療程。每療程間隔3~5天。觀察17例,除個別脾腫未見好轉(zhuǎn)外,其余肝脾腫大均有不同程度的縮小,絕大多數(shù)自覺癥狀消失。
治療銀屑病
以20%喜樹子軟膏外用,同時并用喜樹子注射劑(每毫升含生藥3克)肌肉注射,每次6~9克,每日3次,或每次9克,每日2次。觀察31例,6例痊愈,15例近期治愈,10例明顯好轉(zhuǎn)。平均用藥1周左右即可見效,鱗屑逐漸脫落,局部變光滑。治愈病例用藥時間,25~56天不等。對新發(fā)病例和未接受過芥子氣軟膏等治療者效果較好,鱗屑較固著不易剝離者見效較慢。治療中曾有2例單用針劑注射,觀察2周效果不顯著,而單用藥膏外涂者,卻有1例治愈。經(jīng)半年觀察,約有2/3病人在治療過程中陰囊皮膚有輕度發(fā)紅或糜爛反應;部分病人在用藥部位及周圍有皮膚發(fā)紅刺激反應;多數(shù)病人血象、小便無改變,肝功能無影響,亦無消化道反應。
書籍記載:喜樹原名旱蓮,始載于《植物名實圖考》木類,曰:“旱蓮生南昌西山。赭干綠枝,葉如楮葉之無花權(quán)者,秋結(jié)實作齊頭筩子,百十攢聚如毯;大如蓮實?!辈⒏焦D。據(jù)其圖文分析,所述旱蓮與本種一致。
鐵樹果的藥用價值
1、功能主治
鐵樹果化濕降;健脾和胃;祛痰止咳。主腸炎;痢疾;消化不良;呃逆;氣管炎;支氣管炎。
2、用于什么病癥
鐵樹果用于腸炎;痢疾;消化不良;呃逆;氣管炎;支氣管炎等病癥。
3、用法用量
鐵樹果內(nèi)服:煎湯,3~5錢;或研末。鐵樹果外用:研末敷。
鐵樹果的副作用
1、副作用
鐵樹果一般沒有特殊的副作用。
2、人群禁忌
鐵樹果一般沒有特殊的人群禁忌。
3、飲食禁忌
3.1、鐵樹果一般沒有特殊的飲食禁忌。
鐵樹果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1、出自:《中華本草》、《植物名實圖考》。
1.1、別名:鳳凰蛋(《植物名實圖考》)、神仙米。
1.2、藥材來源:鐵樹果為蘇鐵科植物蘇鐵的種子。植物形態(tài)詳“鳳尾蕉葉”條。
1.3、生境分布:鐵樹果分布于我國云南西南部思茅、景洪、瀾滄、潞西等地區(qū),廣西、廣東有栽培,緬甸、泰國、越南也有分布。具有化濕降逆,健脾和胃,祛痰止咳之功效。主治腸炎,痢疾,消化不良,呃逆,氣管炎,支氣管炎。
1.4、性味歸經(jīng):鐵樹果藥性平、藥味苦、澀。
1.5、采收和儲藏:鐵樹果夏、秋季采收,曬干。
1.6、化學成分:鐵樹果的球果(包括種子)含蘇鐵甙0.086%(種子的含量約0.2~0.3%),新蘇鐵甙A、B、C、D、E、F、G,多量游離的棕櫚酸(外種皮中含6.95%),多量淀粉,另含β-胡蘿卜素,隱黃素,玉蜀黍黃素等色素。
1.7、功能主治:化濕降;健脾和胃;祛痰止咳,主腸炎;痢疾;消化不良;呃逆;氣管炎;支氣管炎。
1.8、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或研末。外用:研末敷。
2、《現(xiàn)代實用中藥》:為收斂劑,通經(jīng),助消化,鎮(zhèn)咳祛痰。果實內(nèi)的淀粉,治痢疾及呃逆。
3、《陸川本草》:消炎,止血。治痰多咳嗽,痢疾,刀傷,跌打。
4、治腸炎,痢疾,消化不良,呃逆,(蘇鐵)果6-9g。水煎服。(《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5、治氣管、支氣管炎,(蘇鐵)果研粉,每服1-1.5g,每日3次,連服2-4d。(《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小果薔薇的藥用價值
小果薔薇(學名:Rosa cymosa Tratt.)別名小金櫻,是落葉蔓生灌木,高2-5米;小枝圓柱形,無毛或稍有柔毛,有鉤狀皮刺。小葉3-5,葉片卵狀披針形或橢圓形;花多朵成復傘房花序,花瓣白色,倒卵形;果球形,紅色至黑褐色,萼片脫落?;ㄆ?-6月,果期7-11月。
別名:山木香、魚桿子、小金櫻、白花七葉樹、七姊妹。
入藥部位:為薔薇科薔薇屬植物小果薔薇,以根和葉入藥。
性味根:苦、澀,平。葉:苦,平。
成分:根皮含鞣質(zhì)約57.3%,其它,尚含有機酸、皂甙、樹脂、糖類、淀粉、蛋白質(zhì)、無機鹽等?;ê瑩]發(fā)油。
功能主治:
根(小金櫻)、果實(小金櫻子):苦、辛、澀,溫。消腫止痛,祛風除濕,止血解毒,補脾固澀。用于風濕關節(jié)病,跌打損傷,陰挺,脫肛。
花(白殘花):苦、澀,寒。清熱化濕,順氣和胃。
葉:苦,平。解毒消腫。
外用于癰瘡腫毒,燒、燙傷。
用法用量:
根:0.5~1兩;
葉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藥理作用:
1、加壓止血;
2、凝血作用;
3、對大腸桿菌有抑制作用
小果薔薇的副作用
暫無記載有任何副作用及食用禁忌。
小果薔薇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醫(yī)學記載:
1、《生草藥性備要》:“性溫?!?/p>
2、《重慶草藥》:“味苦,性平,無毒?!?/p>
3、《生草藥性備要》:“根:能敗血。”
4、《分類草藥性》:“治跌打損傷,消散腫毒;能和血,治血虛潮熱?!?/p>
5、《嶺南采藥錄》:“葉:敷瘡毒?!?/p>
6、《重慶草藥》:“根或嫩葉:行氣,活血,散瘀。治婦女血虛干病,子宮脫垂,男子痔瘡,脫肛。配合用于跌打損傷,風濕疼痛?!?/p>
附方:
1、治月經(jīng)不正,經(jīng)水黑色起泡:小和尚藤根五兩,刮金板三兩,絳耳木根二兩。燉雞或肉服。
2、治脫肛:小和尚藤四兩,無花果二兩。燉肉服。
3、治子宮脫垂:小和尚藤二兩,落地金錢二兩。燉肉服。
4、治瘡傷潰爛日久,很少黃水膿液,久不生口:小和尚藤嫩葉搗敷。
5、治小便出血:鮮小果薔薇根一兩,牛膝、仙鶴草各一至二錢,水煎,早晚皈前各服一次。
6、治哮喘:山木香根五錢至一兩,煮豬肺食。
7、治勞倦及關節(jié)風濕痛初起:小果薔薇根三至四兩,水煎服。
酸藤果的藥用價值
別名:酸蔃子、酸藤頭、酸強子、信筒子、咸酸果。
功用主治:根、葉可散瘀止痛、收斂止瀉、治跌打腫痛、腸炎腹瀉、咽喉炎、胃酸少、痛經(jīng)閉經(jīng)等。
果可食,強壯補血。獸醫(yī)用根、葉治牛傷食膨脹、熱病口渴。
藥材:本品呈球形或橢圓球形,直徑3~8mm,表面綠棕色或灰紫色,常有皺紋。頂端留有花柱殘基,下端常附長2~5mm的果梗及小的宿萼。果皮質(zhì)脆易剝離;種子常被棕色種皮,種仁質(zhì)堅硬,橫切面黃白色,角質(zhì)樣,外側(cè)并可見種皮鑲?cè)肱呷榈幕y。氣微,味淡,久嚼有辣麻感。
化學成分:含紫金牛酚Ⅰ、Ⅱ(ardisinol Ⅰ,Ⅱ),紫金牛素(ardisin)、巖石菜內(nèi)酯(dergenin)、信筒子醌(embelin)、酸金牛醌(rapanone)及槲皮甙、揮發(fā)油等。
酸藤果的副作用
尚不明確。
酸藤果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書籍記載:
1、據(jù)《晶珠本草》記載:酸藤果殺蟲,提升胃溫。果實淡紅色,搖時有響聲,狀如豆。《形態(tài)比喻》記載:酸藤果莖細長,葉灰色,小,粗糙;花藍紅色,小;果實如霜殺的豆粒,味酸甘。功效能治蟲病?!队嬎闳赵轮啞酚涊d:酸藤果味辛、銳,殺蟲,治灰色浮腫,性銳能致瀉。據(jù)查證,本品與《晶珠本草》記載相符。
2、《陸川本草》:消炎,殺菌。治口腔炎,喉炎,牙齦炎、瘡癤潰瘍等。并解大茶藥毒、木茹毒、巴豆毒。
3、《南寧市藥物志》:殺蟲,消腫,消食。外治跌打毒瘡,爛瘡。內(nèi)服治內(nèi)外痔瘡(并外洗), 喉痛,腳氣痛(堡狗腳食)。
4、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祛瘀止痛, 收斂止瀉。治跌打瘀痛,腸炎腹瀉,咽喉腫痛。
選方:
1、驅(qū)蟲散:鐵棒錘100g,酸藤果550g,訶子200g,木香100g,藏菖蒲100g,麝香50g,以上六味藥除麝香另研細外,其余共研細粉,過篩,同麝香細粉混勻即得。功效驅(qū)蟲。用于頭蟲、牙蟲、體內(nèi)寄生蟲、蟯蟲、皮膚蟲等。對癘蟲、癘性腸絞痛有特效。用開水沖服。
2、石榴子、蓽茇、胡椒、干姜、短尾鐵線蓮、小米辣、肉豆蔻、小豆蔻,草果、酸藤果、草玉梅、大托葉云實、光明鹽、紫硇砂、紅塊糖,共研,開水送服??稍錾富?治療培根病。
3、七味酸藤果散:酸藤果、阿魏、紫鑛、大蒜、天仙子、肉豆蔻、廣棗等。共研細末。羌活煎汁送服,可治心蟲病。
4、肉桂、干姜、蓽茇、胡椒、短尾鐵線蓮、小米辣、酸藤果、阿魏、紫硇砂、紅糖。共研為散,內(nèi)服。主治培根降于大小腸。
5、白硇砂、紫硇砂、酸藤果、牛尾蒿炭等。共研細末,以紅糖為丸,內(nèi)服。用于蟲積痞塊。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國際間的交流慎密,大部分學醫(yī)的都受到了西醫(yī)的嚴重影響,學習中醫(yī)的人是越來越少,所以這就造成了大家對中藥的了解也是越來越少。下面就來說說鳳眼果殼這種中藥的功效與作用。
【英文名】風眼果莢(《嶺南采藥錄》),蘋婆殼(《廣東中藥》Ⅱ)。
【來源】為梧桐科植物 蘋婆 的 果殼 。秋季采集成熟果實,剝?nèi)⊥鈿?,曬干?/p>
【原形態(tài)】形態(tài)詳"鳳眼果"條。
【生境分布】產(chǎn)于廣東等地。
【性狀】干燥果殼鮮時呈猩紅色,干時為棕褐色,長4~6厘米,寬3~5厘米,厚約2毫米。表面皺縮不平,有縱溝,內(nèi)部為赤褐色。質(zhì)堅韌。
【性味】《廣東中藥》Ⅱ:"平,淡。"
【功能主治】《廣東中藥》Ⅱ:"研末外敷治爛耳,煅灰沖酒飲治小腸疝氣,煎水洗痔瘡。"
【附方】治血?。壶P眼果殼,和蜜棗、陳皮煎湯服。(《嶺南采藥錄》)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廣東中藥》Ⅱ。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鳳眼果殼,鳳眼果殼的功效和作用,我們知道了鳳眼果殼不僅可以提高免疫能力,還在某些疾病上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人的一生其實很短暫,每一個人都要經(jīng)歷生老病死.生離死別.所以,對于人們來說,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畢竟生命只有一次,如果可以就努力的活著.因為害怕疾病,所愿意人們在生活中對一些藥材的知識也也越來越上心,常常主動去了解它們的一些藥用價值.
羅漢果,人們在生活中應該很常見.常常人們都可以在賣花茶的地方見到它的身影,圓圓的身體以及深色的表皮是人們對它最直觀的印象.那么羅漢果又有哪些藥用價值呢?
羅漢果是我國特有的珍貴葫蘆科植物,素有良藥佳果之稱.果實中含有豐富的葡萄糖、果糖及多種維生素等,用途廣泛,暢銷國內(nèi)外市場,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功能主治】
清熱潤肺,止咳,利咽,滑腸通便.用于肺火燥咳,咽痛失音,腸燥便秘.
【藥理作用】
1.止咳作用:D-甘露醇有止咳作用.又可用于腦水腫,能提高血液滲透壓,降低顱內(nèi)壓,脫水作用強于尿素,且持續(xù)時間長.還可用于大面積燒傷和燙傷的水腫,防治急性腎功能衰竭病和降低眼球內(nèi)壓,治療急性青光眼以及代替糖作糖尿病患者的甜味食品或調(diào)味劑.
2.對腸管作用:羅漢果健身茶(含羅漢果77.5%,含茶葉15%,含7.5%羅漢果制劑)對小白鼠離體小腸自發(fā)活動無明顯影響,但可加強家兔和狗離體小腸自發(fā)活動.對乙酰膽堿或氯化鋇引起的腸管強直性收縮均有拮抗作用,使腸管松弛而解痙;對腎上腺素引起的腸管松弛也有拮抗作用,使腸管恢復自發(fā)性活動.表明羅漢果健身茶對腸管運動機能有雙向調(diào)節(jié)作用.
3.其它作用:羅漢果健身茶對正常家兔胃生物電無影響,即不影響正常的消化道運動機能.羅漢果健身茶給麻醉狗灌胃,血壓和心電圖均無明顯影響.
原本以為這羅漢果也不過是用來泡茶增味的一種調(diào)料而已,沒想到羅漢果的藥用價值原來是這么高的.無論是否有病,經(jīng)常飲用一些羅漢果的泡的茶,也是有病治病沒病強身的.人們了解藥材的習慣應該養(yǎng)成,這對每一個人都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