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香的功效與作用_青木香的藥用價值
【www.cndadi.net - 青木瓜與女性養(yǎng)生】
導讀:中藥青木香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青木香的功效與作用、青木香圖片、青木香的藥用價值、青木香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青木香的功效與作用相關知識,不妨來關注一下。
青木香簡介青木香圖片青木香的功效與作用青木香的藥用價值青木香的藥用附方青木香的副作用青木香的栽培技術青木香簡介
青木香,中藥名,為馬兜鈴科植物馬兜鈴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曬干。本品呈圓柱形或扁圓柱形,略彎曲,長3~15cm,直徑0.5~1.5cm。表面黃褐色或灰棕色,粗糙不平,有縱皺紋及須根痕。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皮部淡黃色,木部寬廣,射線類白色,放射狀排列,形成層環(huán)明顯,黃棕色。氣香特異,味苦。
青木香圖片
青木香的功效與作用
行氣止痛,解毒消腫,平肝降壓主胸脅院腹疼痛,疝氣痛,腸炎,下痢腹痛,咳嗽痰喘,蛇蟲咬傷,癰腫疔瘡,濕疹,皮膚瘙癢,高血壓病。用于眩暈頭痛,胸腹脹痛,癰腫疔瘡,蛇蟲咬傷。
1、《唐本草》:主積聚。諸毒熱腫、蛇毒,水摩為泥封之,日三、四;療疔腫大效。
2、《日華子本草》:治血氣。
3、《本草圖經(jīng)》:治氣下膈,止刺痛。
4、《綱目》:利大腸。治頭風、瘙癢、禿瘡。
5、《本經(jīng)逢原》:治癰腫,痰結(jié)、氣凝諸痛。
6、《醫(yī)林纂要》:治擊傷,解毒。
7、《會約醫(yī)鏡》:能散氣,故疝家必需。
8、《植物名實圖考》:清火毒,通滯氣。
9、《草木便方》:發(fā)表,除風。(治)風濕癱瘓,腰腳疼痛,跌打損傷。
10、《分類草藥性》:消飽脹,涂瘡毒。
11、《南京民間藥草》:治腹痛、胃氣痛。
12、《貴州民間方藥集》:治腹痛,水瀉,魚鰍癥。
青木香的藥用價值
【藥名】青木香
【別名】馬兜鈴根、兜鈴根、土木香、青藤香、蛇參根、鐵扁擔、土青木香、獨行根、云南根、痧藥、野木香根、水木香根、白青木香、天仙藤根。
【藥材基源】青木香為馬兜鈴科植物馬兜鈴和北馬兜鈴的根。
【性味】辛;苦;性寒;小毒
【歸經(jīng)】肺經(jīng);胃經(jīng)。
【功效】行氣止痛,解毒消腫,平肝降壓。
【主治】胸脅院腹疼痛,疝氣痛,腸炎,下痢腹痛,咳嗽痰喘,蛇蟲咬傷,癰腫疔瘡,濕疹,皮膚瘙癢,高血壓病。
【炮制方法】揀去雜質(zhì),分開大小條,用水浸泡,撈出,潤至內(nèi)外濕度均勻,切片,干燥。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研末,1.5-2g,每日2-3次。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或磨汁涂。
【禁忌】體質(zhì)虛寒者慎用,胃弱者勿服。
青木香的藥用附方
1、治腸炎,腹痛下?。和燎嗄鞠闳X,檳榔一錢五分,黃連一錢五分。共研細末。每次三至六分,開水沖服。(《現(xiàn)代實用中藥》)
2、治中暑腹痛:青木香根(鮮)三至五錢。搗汁,溫開水送服;亦可用青木香根一至二錢,研末,溫開水送服。(《江西草藥》)
3、治高血壓:青木香根(鮮)二兩。水煎服,紅糖為引。(《江西草藥》)
4、治毒蛇咬傷:土青木香一兩,香白芷二兩。共研末,每用三錢,甜酒或溫開水送服;另用不拘量,調(diào)敷傷口處。(《中醫(yī)藥實驗研究》)
5、治蛇咬及糞毒:肯木香、雄黃。共研末。調(diào)酒擦局部。(《四川中藥志》)
6、治疔腫復發(fā):馬兜鈴根搗爛,用蜘蛛網(wǎng)裹敷。(《肘后方》)
7、治皮膚濕爛瘡:青木香,研成細末,用麻油調(diào)搽。(《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8、治蜘蛛瘡(單純皰疹):土青木香,研極細末,柿漆(即柿油)調(diào)涂。(《中醫(yī)藥實驗研究》)
9、治牙痛:青木香鮮品一塊,放牙痛處咬之。(《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10、治胸悶憋氣、心絞痛:青木香、蘇合香、冰片、乳香、檀香各等分。方中青木香理氣寬胸、止痛,為君藥。(《全國中草藥》冠心蘇合丸)
青木香的副作用
有小毒。民間用它治療腹痛。臨床也有小劑量使用它治療胃痛、腹痛者。劑量稍大即有惡心嘔吐反應。長期使用會有腎毒性。因此,現(xiàn)已很少用于治療高血壓病。國家藥監(jiān)局已取消了其藥用標準。
1、虛寒患者慎服。
2、《唐本草》:不可多服,吐利不止。
3、《本經(jīng)逢原》:肺寒咳嗽,寒痰作喘,胃虛畏食人勿服,以其辛香走竄也。
青木香的栽培技術
1、氣候土壤
喜溫暖的氣候,以濕潤而肥沃的砂質(zhì)壤土或腐殖質(zhì)壤土為宜。
2、整地
施足堆肥或廄肥后,將土地深翻30cm,作成寬約1m之畦。如采用育苗法,必須另設苗床。
3、種植
分秋播與春播兩種。秋播在9月上旬,春播宜3月下旬至4月上旬。直播與育苗均可。
(1)直播:用點播或條播法將種子播下,覆土灌水即可。
(2)育苗:在苗床上開成條溝后(溝距12-16cm),將種子播入,覆土輕壓,加蓋稻草,以保持土中水分。至次年4月,按行、株距30-40cm開穴定植。
4、田間管理
當幼苗期及定植時或陽光直射厲害時,均須適當灌水,幼苗期施氮肥1次,定植后至開花期,追肥2次,并適當加施鉀肥與磷肥。植株成長時即宜搭棚,以利攀援。
以上就是一些青木香的相關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擴展閱讀
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的養(yǎng)生方法,中藥方劑就是一種,但是如果不了解的話就什么作用都發(fā)揮不了。青木香丸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今天就給大家普及一下關于青木香丸的知識吧!
【處方】補骨脂(炒香)蓽澄茄 檳榔(酸粟米飯裹,濕紙包,火中煨令紙焦,去飯)各1.2千克 黑牽牛7.32千克(炒香,別搗末3.6千克)木香600克
【制法】上藥研為細末,入牽牛末拌勻,漸入清水和令得所,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行氣破滯,祛痰逐水。治氣滯痰阻,水濕內(nèi)停,胸膈噎塞,腹脅脹痛,心下堅痞,腸中水聲,嘔噦痰逆,不思飲食;寒濕疝氣,結(jié)硬如石,控睪丸而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茶、湯、熟水任下,食后服。每酒食后可服5~7丸;小兒一歲服1丸。
【注意】妊娠忌服。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
【處方】吳茱萸30克(分作二份,酒、醋浸一宿,焙干)香附子30克 蓽澄茄 青木香各15克
【制法】上藥研末,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腎經(jīng)有寒,疝氣脹痛。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時用鹽湯或乳香、蔥白湯送下。
【摘錄】《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七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青木香丸,我們知道青木香丸的功效和作用是非常明顯的,如果有需要的話,大家可以試一試。
黑皮青木香對大家再熟悉不過了,黑皮青木香的歷史是很悠久的,并且對調(diào)理身體和治療疾病都有著很好的功效,對于養(yǎng)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別名】百蛇基、鉆骨龍、烏龍(《江西民間草藥驗方》),青藤根(《江蘇藥材志》),牛木香、土木香(《浙扛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為防己科植物 木防己 的 根 。秋季采收,挖出根后,洗凈,除去須根,曬干。
【性味】《貴陽民間藥草》:"苦,溫,無毒。"
【功能主治】祛風利濕,解毒消腫。治痧癥腹痛,風濕關節(jié)痛,半身不遂,腎炎水腫,尿路感染,疔瘡,濕疹,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7錢;或浸酒。外用:研末或磨汁敷。
【附方】①治痧氣腹痛:木防己根五至七錢。水煎服。
【備注】本品在河南、陜西為藥材防己的品種之一。在江西、浙江、陜西部分地區(qū)作"土木香"、"青木香"用。
【摘錄】《*辭典》
通過對黑皮青木香的功效和作用的介紹,大家都知道它的神奇了吧。其實生活當中有很多看似很普通的人或者事情,都蘊含著我們意想不到的力量。既然大家知道了黑皮青木香的神奇的療效和作用,那么可以嘗試一下,檢驗一下是否有效。
由于現(xiàn)代人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變化,疾病的發(fā)生也越來越頻繁,帶來的影響非常不好,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大家的免疫力抵抗疾病呢?其實除了防治各種病外,還可以通過飲食進行調(diào)理,中醫(yī)給大家推薦了一款食療方劑青木香圓,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補骨脂(炒香)、蓽澄茄、檳榔(酸粟米飯裹.濕紙包.火中煨令紙焦.去飯),各四十兩。黑牽牛(二百四十兩.炒香.別搗末)一百二十兩,木香二十兩。
【炮制】上為細末,入牽牛末令勻,漸入清水和令得所,圓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寬中利膈,行滯氣,消飲食。治胸膈噎塞,腹脅脹痛,心下堅痞,腸中水聲,嘔噦痰逆,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圓,茶、湯熟水任下,食后服。每酒食后可服五圓至七圓。
【注意】懷妊婦人不得服之。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以上就是對青木香圓這種中藥方劑的藥用價值的詳細介紹,在吃青木香圓的時候,也是有著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對調(diào)理人體各方面問題都是有著很好的幫助,因此可以放心進行。
不知道大家對麗江青木香是否熟悉,對它的功效作用是否了解,下面我們就來仔細分析一下麗江青木香的價值和食用方法等。
【別名】青木香、木香、理木香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厚葉川木香的根。
【原形態(tài)】厚葉川木香 多年生蓮座狀草本,莖高3-15mm。根粗壯,圓柱形,通常不分枝,外皮淡褐色。葉互生,蓮座狀,展開,平鋪;基生葉柄長7-8cm,密被短柔毛,基部膨大,上部葉柄較短;葉片厚紙質(zhì);基生葉葉片寬倒卵形或近圓形,長10-18cm,寬7-15cm,先端圓或急尖,基部寬楔形或近截形,邊緣具不規(guī)則波狀齒或不明顯澆齒,上面深綠色,下面蒼白色,兩面被糙伏毛,上部葉較小。頭狀花序頂生,徑4-5cm;總苞片革質(zhì),邊緣膜質(zhì)并帶紫色,微有睫毛,外層寬卵形,寬1-1.8cm,先端具凸尖,內(nèi)層披針形,先端漸尖;花冠紫色,長約3cm,筒部比檐部長2倍。瘦果有棱;冠毛3層,剛毛狀,其中較粗者先端明顯膨大呈狹紡錘狀,污黃色,有短羽毛?;ㄆ谙募尽?/p>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草地、灌叢或疏林中。
【性狀】性狀鑒別 本品呈圓柱形或有縱槽的半圓柱形,用彎曲,長10-30cm,直徑1-3cm。表面黃褐色或棕褐色,具縱皺紋,外皮脫落處可見絲瓜絡狀細筋脈;根頭偶有黑色發(fā)粘的膠狀物,習稱 “油頭”。體較輕,質(zhì)硬而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或黃色,有深黃色稀疏的油點及裂隙,木部寬廣,有放射狀紋理,有的中心呈枯朽狀。氣微香,味苦,嚼之粘牙。
【性味】味辛;苦;性溫
【功能主治】理氣;健胃;止痛。主脘腹疼痛;脅痛;消化不良;慢性胃腸火;痢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9g;研末,1.5-3g。
【摘錄】《中華本草》
麗江青木香作為一種常見的中藥材料,卻常常被人們所遺忘,其實他的功效和作用是你意想不到的,只有大家善于食用,用對方法,我相信,它對各位的身體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中藥在治療某些疾病上有著很好的幫助,因此在對草藥選擇的時候可以放心進行,大葉青木香[圖]是一種對于我們不陌生的藥材,它的功效與作用你知道嗎?我們來看一下。
【別名】土防己、青木香[四川]
【來源】為馬兜鈴科馬兜鈴屬植物 川南馬兜鈴 Aristolochia austroszechuanica C. p. Chien et C. Y. Cheng, mss.,以 根 入藥。野生品四季可挖;栽培品可于生長3~4年后,于11月前后挖根,洗凈泥土,切塊曬干或用無煙小火烘干。
【原形態(tài)】木質(zhì)藤本。根粗厚圓柱塊狀,常有縊縮,使根呈不等大小的串珠狀,外皮栓化厚硬,有鱗片狀裂紋,土棕色,斷面灰白色,粉質(zhì)較堅實,有類圓形或三角形的異形維管充滿中柱部分,形成特殊紋理。枝干幼時被銹黃色長毛,后漸脫落,老枝干近光滑。葉互生,葉柄長4~6厘米,被密毛,葉片多為心圓形,長10~20厘米,寬相近,先端急尖,基部心形,全緣,主脈5出,側(cè)脈2~3,在葉背明顯凸起,小脈凸起成格狀網(wǎng)紋,脈均密被短毛。初夏開深紫色花,1~4朵成腋生總狀花序,花梗長,密被銹色毛;花不整齊,花被管狀,基部約2厘米長橫展,有12條脈棱,然后作近180°曲折成一與管部平行相疊的囊部,長約1厘米,然后擴展成一近四角形的肢片,肢片平坦,徑5~6厘米,微3裂,喉部管孔稍偏于近軸一側(cè),上面有細疣點,下面有明顯脈網(wǎng)并密被短毛;合蕊柱在花被管基部,近球形,徑約5毫米,柱頭3裂,裂片直立,外側(cè)成倒U字形下延;雄蕊6,無花絲,花藥對著生在柱頭下延的倒U形內(nèi)凹處;子房下位,線形,僅較花梗稍粗,被密毛。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緣等處,間有栽培。分布于四川和貴州等省。
【栽培】喜溫暖、濕潤環(huán)境。宜選向陽和土層深厚、肥沃、疏松的地方栽培;也可利用巖邊、坡地、地邊和庭院附近栽種。多用壓條和扦插繁殖。壓條在四川多于10~11月間,選生長健壯藤莖,拉近地表用土埋壓,每2~3節(jié)埋壓一段,經(jīng)常澆水,俟節(jié)部生根后,即可剪斷與母株分開栽種。扦插繁殖多于春季2~3月間,選堅實枝條,用剪刀在2~3節(jié)處剪斷,斜插于土中,行、株距視土質(zhì)的肥瘦而定,一般可4~5尺。扦插期間應注意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當插條成活后,藤莖長1尺左右時,即可搭架縛蔓。
【化學成份】據(jù)初步分析,根除含大量淀粉、纖維素、醣、鞣質(zhì)、色素等外,尚含有四種生物堿及一種白色結(jié)晶。
【性味】苦,涼。
【功能主治】解毒排膿。骨、關節(jié)結(jié)核,慢性骨髓炎。
【用法用量】0.5~1錢。
【附方】骨、關節(jié)結(jié)核,慢性骨髓炎:大葉青木香3兩,青藤香1.5兩,黃芪2.5錢,甲株(穿山甲珠)2.5錢,共研末,制成水泛丸或片劑。每片0.5克,成人每晚1次,每服1錢,白酒送下,兒童可酌減。外用黃明膏(醋6斤,透明牛皮膠10兩,紅丹,鉛粉各2兩。先將麩醋煮沸,漸加牛皮膠溶化,離火稍冷,加紅丹和鉛粉,攪拌,文火再熬至沸,置冷水浴中退火即成)。用時微熱溶化后,拌勻,浸紗布塊敷貼在膿竇或創(chuàng)口上,不要塞入創(chuàng)口內(nèi),外用干紗布包扎。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相信一開始對大葉青木香[圖]不太清楚的朋友現(xiàn)在應該已經(jīng)掌握了大葉青木香[圖]的相關知識。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
導讀:中藥土木香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土木香的功效與作用、土木香圖片、土木香的藥用價值、土木香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土木香的功效與作用相關知識,不妨來關注一下。
土木香簡介土木香圖片土木香的功效與作用土木香的藥用價值土木香的用法與用量土木香的副作用土木香簡介
土木香,藥用部分為菊科植物土木香或藏木香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曬干。
干燥根呈圓柱形或長圓錐形,稍彎曲或扭曲,少數(shù)為不規(guī)則的塊片,長10~20厘米,粗0.5~2厘米。表面深棕色,有縱皺及不明顯的橫生成孔,頂端有稍凹陷的莖痕及紅棕色的葉柄殘基。根頭部稍膨大,多縱切或斜切成截形或楔形,邊緣稍外反。質(zhì)堅硬,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微角質(zhì),乳白色至淡黃棕色。形成層環(huán)狀,顏色較深,并有散在的深褐色分泌管,木質(zhì)部略呈放射狀紋理。氣微香,味微苦而灼辣。以粗壯、堅實、香濃者為佳。
土木香圖片
土木香的功效與作用
健脾和胃,調(diào)氣解郁,止痛安胎。用于胸脅、脘腹脹痛,嘔吐瀉痢,胸脅挫傷,岔氣作痛,胎動不安。
1、《祁州藥志》:健胃,利尿,祛痰,驅(qū)蟲。
2、《科學的民間藥草》:內(nèi)服治氣管杖炎,百日咳:外用可作防腐劑。
3、《現(xiàn)代實用中藥》:治霍亂吐瀉,瘧疾,結(jié)核性下痢,慢性腸炎。
4、《河北藥材》:散風濕,降惡氣,解毒。
5、《陜西中藥志》:行氣化滯,健脾和胃。治胸滿腹脹,嘔吐泄瀉,痢疾等癥。
6、《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健胃,行氣,止痛,治胃痛,氣滯胸腹脹滿、疼痛。
7、《西藏常用中草藥》:健脾和胃,調(diào)氣解郁,止痛,安胎。治慢性胃炎,胃腸機能紊亂,肋間神經(jīng)痛,胸壁挫傷和岔氣作痛。
土木香的藥用價值
1、治胃痛:土木香3克,元胡15克。研末水沖服,每日2次。(《山西中草藥》)
2、治胸脅胃脹痛不適:土木香、藿香、枳殼、陳皮各9克。水煎服。(《山西中草藥》)
3、治腹瀉腸鳴:土木香、雄黃連各等量。研粉,每次2~3克,開水吞服。(《湖北中草藥志》)
4、治細菌性痢疾:土木香、黃連各9克。水煎服。(《河北中草藥》)
5、治牙痛:土木香適量。搗爛或嚼爛,含患處或入蟲牙孔內(nèi)。(《湖北中草藥志》)
6、洎肋問神經(jīng)痛:土木香、郁金各9克。水煎服。(《河北中草藥》)
土木香的用法與用量
內(nèi)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
土木香的副作用
《陜西中藥志》:內(nèi)熱口干,喉干舌絳者忌用。
以上就是一些土木香的相關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導讀:中藥川木香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川木香的功效與作用、川木香圖片、川木香的藥用價值、川木香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川木香的功效與作用相關知識,不妨來關注一下。
川木香簡介川木香圖片川木香的功效與作用川木香的藥用價值川木香的用法與用量川木香的副作用川木香簡介
川木香,中藥名,為菊科植物川木香或灰毛川木香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須根、泥沙及根頭上的膠狀物,干燥。
本品呈圓柱形或有縱槽的半圓柱形,稍彎曲,長10~30cm,直徑1~3cm。表面黃褐色或棕褐色,具縱皺紋,外皮脫落處可見絲瓜絡狀細筋脈;根頭偶有黑色發(fā)黏的膠狀物,習稱油頭。體較輕,質(zhì)硬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或黃色,有深黃色稀疏油點及裂隙,木部寬廣,有放射狀紋理;有的中心呈枯朽狀。氣微香,味苦,嚼之粘牙。
川木香圖片
川木香的功效與作用
1、一提到川木香。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沒錯,川木香指的就是我們食物里面經(jīng)常用來做食物香料和陳皮搭配的木香,不過川木香對于孕婦也是有很大好處的。他和陳皮搭配磨成粉,然后放油炒了之后,可以治療妊娠期間的腹痛。所以說他對孕婦也是比較好的。
2、中醫(yī)上認為川木香具有行氣止痛的作用,特別是對于治療各種疼痛有明顯的效果。川木香的成分可以治療腹痛。還有就是肝膽氣滯引起的脅痛,常用的還有用來治療完腹脹痛,以及腸鳴音有腹瀉的現(xiàn)象。
3、川木香的話可能用做食療的是植物本身,但是其實川木香也是可以做成中藥飲片使用,并且使用中藥飲片比較方便,可以直接用來泡水喝,對于小型的惡心嘔吐,以及食欲不振的效果比較好。經(jīng)常泡水喝對于調(diào)理人體的氣機還是不錯的。
川木香的藥用價值
方一:六味木香散:川木香8g,余甘子5g,石榴子、西伯利亞紫堇各3g,小豆蔻、蓽茇各2g,另加白糖適量。共研細粉。主治培根木布癥、急腹癥、胃脘刺痛及嘔吐噯氣等。
方二:十三味獅鬣散:川木香8g,余甘子、石榴子、五脈綠絨蒿、矮紫堇、西伯利亞紫堇、胡兀鷲糞、信筒子、唐古特青蘭各3g,蓽茇、干姜、芫荽子、小豆蔻各2g。共研細粉。主治培根木保癥、血病、膽病、胃病、食積等。
方三:黑草烏、訶子各37.5g,川木香10g,水菖蒲6g,麝香3g。共研細粉。主治蟲病、癘病刺痛、白喉、炭疽、黃水病及麻風病。
川木香的用法與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9g,宜后下;研末,每次0.5~0.9g。
川木香的副作用
尚不明確。
以上就是一些川木香的相關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土木香的藥用價值
土木香別名為青木香、祁木香、瑪奴,藥用來源為菊科植物土木香或藏木香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曬干即可得。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行氣止痛。治胸腹脹滿疼痛,嘔吐泄瀉,痢疾,瘧疾。①《祁州藥志》:"健胃,利尿,祛痰,驅(qū)蟲。" ②《科學的民間藥草》:"內(nèi)服治氣管杖炎,百日咳:外用可作防腐劑。" ③《現(xiàn)代實用中藥》:"治霍亂吐瀉,瘧疾,結(jié)核性下痢,慢性腸炎。" ④《河北藥材》:"散風濕,降惡氣,解毒。" ⑤《陜西中藥志》:"行氣化滯,健脾和胃。治胸滿腹脹,嘔吐泄瀉,痢疾等癥。" ⑥《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健胃,行氣,止痛,治胃痛,氣滯胸腹脹滿、疼痛。" ⑦《西藏常用中草藥》:"健脾和胃,調(diào)氣解郁,止痛,安胎。治慢性胃炎,胃腸機能紊亂,肋間神經(jīng)痛,胸壁挫傷和岔氣作痛。"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
土木香的副作用
《陜西中藥志》:內(nèi)熱口干,喉干舌絳者忌用。
土木香內(nèi)酯給家兔口服或皮下注射,大量可升高血糖,中等劑量則可降低血糖,且抑制食物性高血糖。對蛙、小鼠及家兔的一般毒性為自發(fā)活動及反射活動麻痹,以后呼吸停止而死,呼吸停止后心臟還保持短時間搏動,因此考慮是中樞性的。異土木香內(nèi)酯毒性略小,二氫異土木香內(nèi)酯則更小。人應用過量(根)可發(fā)生四肢疼痛、吐、瀉、眩暈及皮疹。其中含毒性很強的蛋白質(zhì)。
土木香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1、醫(yī)學記載
(1)《本草綱目拾遺》:土木香,生嶺南邕州、容州及江南。樹生似茶,高丈余。一葉三丫,葉青陰白。根狀似山芍藥及烏樟根,色黑褐,作車轂紋,橫生。八月采根,直者不用。
(2)《本草圖經(jīng)》:土木香,木似茶槚,高五、七尺。葉微圓而尖,作三丫,面青背白。四、五月開細花,黃白色,六月結(jié)實。(根)如山芍藥,而有極粗大者,又似釣樟根,然根有二種,嶺南者黑褐色而堅硬,天臺者白而虛軟,并八月采。根似作車轂形如連珠狀者佳,或云天臺出者香白可愛,而不及海南者力大
(3)《本草別說》:按本草圖經(jīng)及世稱以天臺者為勝,今比之衡州、洪州者,其香味唯天臺者為劣,入藥功效亦不及,但肉色頗赤而差細小爾。
(4)《綱目》:土木香,吳、楚山中極多,人以為薪。根、葉皆有香氣,但根不甚大,才如芍藥爾,嫩者肉白,老者肉褐色。其子如冬青子,生青熟紫,核殼極薄,其仁亦香而苦。
2、附方
(1)治胃痛:土木香3克,元胡15克。研末水沖服,每日2次。(《山西中草藥》)
(2)治胸脅胃脹痛不適:土木香、藿香、枳殼、陳皮各9克。水煎服。(《山西中草藥》)
(3)治腹瀉腸鳴:土木香、雄黃連各等量。研粉,每次2~3克,開水吞服。(《湖北中草藥志》)
(4)治細菌性痢疾:土木香、黃連各9克。水煎服。(《河北中草藥》)
(5)治牙痛:土木香適量。搗爛或嚼爛,含患處或入蟲牙孔內(nèi)。(《湖北中草藥志》)
(6)洎肋問神經(jīng)痛:土木香、郁金各9克。水煎服。(《河北中草藥》)
中藥材常生活中很常見,中藥已經(jīng)流傳了上下5000年歷史,自古以來人們就用中藥來治療各種疑難雜癥和頑固疾病,只有通過中藥調(diào)理方可讓病情驅(qū)趕消散,木香就是其中的一味中藥,對腸胃不消化,趕走體寒有很好作用,中藥材當中的功效還有很多是不為人知的,那么木香的藥用價值有哪些呢!
【性味】:
辛味辛;苦;性溫。
①《本經(jīng)》:味辛,溫。
②《湯液本草》:氣熱,味辛苦,無毒。
【歸經(jīng)】:
入肺、肝、脾經(jīng)。
①《本草衍義補遺》:行肝經(jīng)。
②《雷公炮制藥性解》:人心、肺、肝、脾、胃、膀胱六經(jīng)。
【入藥部分】:
為菊科物木香Auckiandialappa Decne.的根
【產(chǎn)地和分布】:
主要分布于我國陜西、甘肅、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有引種栽培,以云南西北部種植較多,產(chǎn)量較大。原產(chǎn)印度。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5~2m,主根粗大。莖被稀疏短柔毛。莖生葉有長柄,葉片三角狀卵形或長三角形,長30~100cm,寬15~30cm,基部心形,下延成不規(guī)貝勺分裂的翅狀,邊緣不規(guī)則傾波狀或淺裂并具稀疏的刺,兩面有短毛;莖生葉基部翼狀抱莖。
頭狀花序頂生和腋生,花序直徑約3cm,常數(shù)個集生于花莖頂端,總苞片約10層;花冠暗紫色,5裂;雄蕊5,聚藥;子房下位,花柱伸出花冠外。
瘦果長錐形,上端有兩層羽狀冠毛?;ㄆ?~8月,果期8~10月。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
【注意事項】:
陰虛津液不足者慎服。
①《本草經(jīng)疏》:肺虛有熱者,慎毋犯之。元氣虛脫及陰虛內(nèi)熱,諸病有熱,心痛屬火者禁用。
②《得配本草》:臟腑燥熱,胃氣虛弱者禁用。
【木香的功效與作用】:
行氣止痛;調(diào)中導滯。主胞脅脹滿足 ;脘腹脹痛;哎吐泄瀉;痢疾后重。用于胸脘脹痛、瀉痢后重、食積不消、不思飲食。
①《本經(jīng)》:主邪氣,辟毒疫,強志,主淋露。
②《別錄》:療氣劣、肌中偏寒;主氣不足,消毒,(治)溫瘧,行藥之精。
③《本草經(jīng)集注》:療毒腫,消惡氣。
④《藥性論》:治女人血氣刺心心痛不可忍,末,酒服之。治幾種心痛,積年冷氣,痃癬癥塊,脹痛,逐諸壅氣上沖煩悶。治霍亂吐瀉,心腹癘刺。
⑤《日華子本草》:治心腹一切氣,止瀉,霍亂,痢疾,安胎,健脾消食。療羸劣,膀胱冷痛,嘔逆反胃。
⑥王好古:治沖脈為病,逆氣里急。主脬滲小便秘。
⑦《本草通玄》:理疝氣。
木香本身的藥用價值豐富服用者可,緩解體質(zhì)虛弱,新陳代謝慢,腸胃脹氣,木香的本身由于消化,可提高人體鈣物質(zhì),能促進毒素大量排出體外,同時對驅(qū)寒避邪有很好作用,并且木香的藥用價值廣泛,能夠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木香的功效與作用
1. 用于脾胃氣滯所致的脘腹脹痛、食少嘔吐。
2. 理氣疏肝,用于肝膽氣滯引起的脅痛。
3. 健脾消滯,可調(diào)胃腸滯氣
治療腹痛、腹瀉、里急后重。
4. 抗菌作用
揮發(fā)油1:3000濃度能抑制鏈球菌、金黃色與白色葡萄的生長,對大腸桿菌與白喉桿菌作用微弱;總生物堿無抗菌作用。本品煎劑除對副傷寒甲桿菌有輕微抑制作用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等7種致病菌無效。另有報道,煎劑對許蘭氏黃癬菌及其蒙古變種等10種真菌有抑制作用。
5. 對呼吸系統(tǒng)的作用
動物實驗表明:云木香水提取液、醇提取液、揮發(fā)油及總生物堿能對抗組胺與乙酰膽堿對氣管和支氣管的致痙作用,可用于支氣管哮喘.其作用特點與罌粟堿相似,即直接作用于支氣管平滑肌使之擴張.該作用與迷走中樞抑制有關。水提液、醇提液、揮發(fā)油、去內(nèi)酯揮發(fā)油與總生物堿靜脈注射對麻醉犬呼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減慢頻率、降低幅度.其中以揮發(fā)油的作用較強,但揮發(fā)油所含內(nèi)酯成分對呼吸無明顯影響.
6. 對腸道的作用
木香水提液、揮發(fā)油和總生物堿對小鼠離體小腸先有輕度興奮作用,隨后緊張性與節(jié)律性明顯降低。對乙酰膽堿、組胺與氯化鋇所致腸肌痙攣有對抗作用。小劑量煎劑對離體小腸的作用無一定規(guī)律性,大劑量則呈抑制作用。揮發(fā)油亦可抑制離體兔小腸運動,使其節(jié)律變慢,收縮不規(guī)則。去內(nèi)酯揮發(fā)油、總內(nèi)酯以及木香內(nèi)酯、二氫木香內(nèi)酯揮發(fā)油與二氫木香內(nèi)酯作用較強。
木香的食用方法
1. 橘皮木香肉片湯
做法:先將瘦豬肉切成片,以鹽和濕淀粉調(diào)味,把姜切成片;鍋內(nèi)放油燒熱,先放姜片和肉片,再加清水燒開后,放入陳皮、木香,以鹽調(diào)味,稍煮即可。
2. 木香烏麥飲
做法:木香6克,麥冬15克,烏梅10克,把它們一起放進鍋里,加水煎10~15分鐘就可飲用。此食法有養(yǎng)胃生津,行氣止痛之功,適合慢性萎縮性胃炎病人服用。
3. 雙香海參燉豬大腸
做法:先將海參用清水泡發(fā)后洗凈切成片;再將沉香、木香一同裝入紗布袋中;然后將豬大腸洗凈后切成細絲;在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放入豬大腸,待煮沸后去除浮沫; 然后加入蔥、姜煮至腸將熟時,放入海參及沉香、木香藥袋;等煮至豬大腸極軟,再加適量鹽、醬油調(diào)味略煮即可。
4. 松枝酒
做法:將上松節(jié)、桑枝、桑寄生、鉤藤、川續(xù)斷、天麻、金毛狗脊、烏梢蛇、秦艽、青木香、海風藤、五加皮、菊花、蜈蚣、狗脛?chuàng)v碎后置于容器中;然后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過濾去渣,取浸液;另將狗脛骨置于鍋中,加入1500毫升清水用溫火煎至500毫升時倒入浸液中混勻;最后再密封靜置3日后即可。
5. 五香雞血湯
做法:先把小茴香、木香、肉桂、白豆蔻、山楂放入鍋內(nèi),然后加入清水適量,熬煮3分鐘,撈去渣;把雞血劃成小塊放入鍋內(nèi),煮熟;.最后加入精鹽、色拉油、蔥末、姜末調(diào)味即成。
藥是生活中很常見的,對疾病治療上,也是需要選擇正確的藥物進行,這樣對疾病改善,才會有很好的幫助,那治療疾病藥物比較多,所以選擇的時候,也是需要對藥的各方面進行了解,木香是治療疾病不錯之選,它對腸胃問題治療效果很不錯,木香的作用與功效都有什么呢?
對木香的作用與功效也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而且對選擇它后,也是要知道它都可以治療哪些疾病,對選擇它的時候,也是可以放心進行使用,尤其是對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時候,不能隨意亂用。
木香的作用與功效:
1.對胃腸道的作用:
木香水提取液、揮發(fā)油和總生物堿對大鼠離體小腸先有輕度興奮作用,隨后緊張性與節(jié)律性明顯下降。木香提取液可使離體兔腸蠕動幅度和腸肌張力明顯增強;對Ach、組胺與BaCl2所致腸肌痙攣有對抗作用。大劑量煎劑、揮發(fā)油、去內(nèi)酯揮發(fā)油、總內(nèi)酯以及木香內(nèi)酯、二氫木香內(nèi)酯等多種內(nèi)酯部分對離體兔小腸運動均有抑制作用??偵飰A又能對抗Ach、組胺對離體豚鼠回腸所致的痙攣作用。去內(nèi)酯揮發(fā)油、二氫木香內(nèi)酯和總內(nèi)酯均能明顯抑制在體大、小腸運動,降低其緊張性與節(jié)律性收縮,其他內(nèi)酯部分作用較小。云木香堿對兔與貓離體小腸有明顯抑制作用,靜脈注射亦可明顯抑制貓在體小腸運動,使腸肌松弛,運動停止,但易恢復。
2.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
低濃度的揮發(fā)油及從揮發(fā)油分離出的各內(nèi)酯部分對多種動物的離體心臟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小劑量的水提取液與醇提取液能興奮在體蛙心與犬心,大劑量則有抑制作用。云木香堿靜脈注射對在體貓心有興奮作用。去內(nèi)酯揮發(fā)油、總內(nèi)酯、12-甲氧基-二氫木香內(nèi)酯可使離體兔耳與大鼠后肢血管灌流量增加,有較明顯的血管擴張作用。小劑量總生物堿可擴張離體兔耳血管,大劑量反而引起收縮反應。去內(nèi)酯揮發(fā)油、總內(nèi)酯、木香內(nèi)酯、二氫木香內(nèi)酯、去氫木香內(nèi)酯和12-甲氧基-二氫木香內(nèi)酯靜脈注射可使麻醉犬血壓中度降低,降壓作用比較持久。
3.對呼吸系統(tǒng)的作用:
云木香水提取液、醇提取液、揮發(fā)油及總生物堿在體外能對抗組胺、Ach對支氣管的致痙攣作用。揮發(fā)油所含總內(nèi)酯、木香內(nèi)酯、二氫木香內(nèi)酯等內(nèi)酯成分以及去內(nèi)酯揮發(fā)油均能對抗組胺、Ach與BaCl2引起的支氣管收縮作用,其中以二氫木香內(nèi)酯效力較強。云木香總內(nèi)酯、木香內(nèi)酯、二氫木香內(nèi)酯或去內(nèi)酯揮發(fā)油腹腔注射,對吸入致死量組胺或Ach氣霧劑豚鼠有保護作用,可延長致喘潛伏期,降低死亡率。云木香堿靜脈注射,對麻醉貓可出現(xiàn)支氣管擴張反應。
水提取液、醇提取液、揮發(fā)油、去內(nèi)酯揮發(fā)油與總生物堿靜脈注射對麻醉犬呼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減慢頻率,降低幅度,其中以揮發(fā)油作用較強。
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揮發(fā)油能抑制鏈球菌、金黃色與白色葡萄球菌的生長,對大腸桿菌與白喉桿菌作用微弱。云木香煎劑對許蘭黃癬菌及其蒙古變種等10種真菌有抑制作用,對副傷寒桿菌有輕微抑制作用。云木香對牛型結(jié)核菌、人型結(jié)核菌也有抑制作用。
5.其他作用:
云木香乙醇提取物灌服可使大鼠血糖降低。廣木香內(nèi)酯對人體鼻咽癌細胞有細胞毒作用。
6.毒性:
大鼠腹腔注射的LD50:總內(nèi)酯為300mg/kg,二氫木香內(nèi)酯為200mg/kg。其總生物堿靜脈注射的MTD,小鼠為100mg/kg,大鼠為90mg/kg。
通過以上介紹,對木香的作用與功效也是有著很好的了解,所以選擇它對治療自身疾病,也是有著很好的幫助作用,而且使用它治療自身疾病,對身體各方面也是沒有損害,它對腸胃、呼吸道、心腦血管各方面上,都是可以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