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葉的功效與作用_淡竹葉的藥用價值
夏季養(yǎng)生茶的功效與作用。
千保健,萬保健,心理平衡是關(guān)鍵。千養(yǎng)生,萬養(yǎng)生,心理平衡是“真經(jīng)”。從古至今,關(guān)于養(yǎng)生有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或名言,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需要掌握相關(guān)養(yǎng)生知識。科學(xué)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怎么進行的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淡竹葉的功效與作用_淡竹葉的藥用價值”,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導(dǎo)讀:中藥淡竹葉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xì)介紹淡竹葉的功效與作用、淡竹葉圖片、淡竹葉的藥用價值、淡竹葉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淡竹葉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知識,不妨來關(guān)注一下。
淡竹葉簡介淡竹葉圖片淡竹葉的功效與作用淡竹葉的藥用價值淡竹葉的藥用附方淡竹葉的食用方法淡竹葉的副作用淡竹葉的民間傳說淡竹葉簡介
淡竹葉,中藥名,為禾本科淡竹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本品長25~75cm。莖呈圓柱形,有節(jié),表面淡黃綠色,斷面中空。葉鞘開裂。葉片披針形,有的皺縮卷曲,長5~20cm,寬1~3.5cm;表面淺綠色或黃綠色。葉脈平行,具橫行小脈,形成長方形的網(wǎng)格狀,下表面尤為明顯。體輕,質(zhì)柔韌。氣微,味淡。
淡竹葉圖片
淡竹葉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除煩;利尿。主煩熱口渴;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小兒驚啼;小便赤澀;淋濁。用于熱病煩渴,小便赤澀淋痛,口舌生瘡。
1、《綱目》:去煩熱,利小便,清心。
2、《生草藥性備要》:消痰止渴,除上焦火,明眼目,利小便,治白濁,退熱,散痔瘡毒。
3、《握靈本草》:去胃熱。
4、《本草再新》:清心火,利小便,除煩止渴,小兒痘毒。外癥惡毒。
5、《草木便方》:消痰,止渴。治煩熱,咳喘,吐血,嘔噦,小兒驚癇。
6、《分類草藥性》:治咳嗽氣喘,眼捕。
7、《現(xiàn)代實用中藥》:清涼解熱,利尿。治熱病口渴,小便澀痛,煩熱不寐,牙齦腫痛,口腔炎。
8、《廣西中藥志》:治鼻衄。
淡竹葉的藥用價值
【名稱】淡竹葉
【別名】竹葉麥冬、金竹葉、淡竹米。
【藥材性狀】本品長25~75cm。莖呈圓柱形,有節(jié),表面淡黃綠色,斷面中空。葉鞘開裂。葉片披針形,有的皺縮卷曲,長5~20cm,寬1~3.5cm;表面淺綠色或黃綠色。葉脈平行,具橫行小脈,形成長方形的網(wǎng)格狀,下表面尤為明顯。體輕,質(zhì)柔韌。氣微,味淡。
【性味歸經(jīng)】寒;甘、淡;歸心、胃、小腸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除煩,利尿。用于熱病煩渴,小便赤澀淋痛,口舌生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2g。外用:適量,熬膏或燒灰研末調(diào)涂煎水洗或搗敷。
【注意事項】
1、孕婦忌服。
2、腎虧尿頻者忌服。
3、不宜久煎,入食以鮮品為佳,煮粥時宜稀薄,不宜稠厚。
淡竹葉的藥用附方
1、治傷寒、溫病、暑病之后,余熱未清,氣精兩傷證。身熱多汗,心胸?zé)?,氣逆欲嘔,口干喜飲,或虛煩不寐,舌紅苔少,脈細(xì)數(shù)。竹葉6g,石膏50g,半夏9g,麥門冬20g,人參6g,甘草(炙)6g,粳米10g。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去六升,去渣,內(nèi)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方中竹葉清熱除煩,兼以生津,為君藥。(《傷寒論》竹葉石膏湯)
2、治眼赤。淡竹葉10g,黃連4枚,青錢20文,大棗(去皮核)20枚,梔子7枚,車前草10g。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以洗眼,每日6~7遍。忌豬肉。方中淡竹葉配伍諸藥有清熱除煩,利尿之功。(《外臺秘要》竹葉湯)
3、單味煎湯,代茶飲,預(yù)防喉痛。
4、治尿血:淡竹葉、白茅根各三錢。水煎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5、治熱淋:淡竹葉四錢,燈芯草三錢,海金沙二錢。水煎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淡竹葉的食用方法
淡竹葉煮粥服食,或煎湯、泡茶飲服,有清熱利濕,養(yǎng)陰止渴,除煩安神之功,既可治療熱盛津傷之癥,又可作為夏季預(yù)防中暑之用,或治療中暑病人,若口渴明顯時,加些蘆根、石斛,效果更佳。
1、竹葉茶
做法:取淡竹葉適量,將竹葉曬干,制成粗末。每次取10克,用開水沖泡,并可以反復(fù)加水。代茶頻飲,每日1劑。
功效:本品具清涼解暑,利尿除煩之功效。適宜于夏季解暑熱之用,作為口腔潰瘍、癤癰瘡腫的輔助治療。還可用于內(nèi)熱重、口苦口渴、小便短少者。
2、竹葉茅根茶
做法:取淡竹葉、白茅根各10克,先將淡竹葉、白茅根洗凈切碎,放入瓷杯或保溫杯中,用沸水沖泡,溫浸半小時。代茶頻飲。
功效:本品具清熱、利尿、止血之功效。適宜于急性腎炎、急性腎盂腎炎尿血患者服用。
3、淡竹葉粥
做法:淡竹葉30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淡竹葉洗凈,加水煎湯,去渣留汁,備用;冰糖打碎。粳米洗凈,加淡竹葉藥汁,再加適量水,如常法煮粥,粥成,加入冰糖,攪拌均勻即可。溫服,每日早晚各1次。
功效:此粥清熱利尿通淋,適用于熱病心煩、不寐,小便短赤澀痛,口舌生瘡等癥。
4、淡竹葉酒
做法:淡竹葉30克、白酒500毫升。淡竹葉洗凈,剪成長約2厘米的節(jié),紗布袋包扎好后,置于酒罐中。將白酒倒入酒罐,加蓋密封,浸泡3天后即可飲用。每次1小盅。
功效:此酒疏風(fēng)熱、暢心神,風(fēng)濕熱痹、關(guān)節(jié)熱痛、心煩、小便赤黃之人飲用頗佳。
淡竹葉的副作用
臨床觀察淡竹葉、鮮竹葉無毒。在常規(guī)劑量內(nèi)水煎服沒有不適反應(yīng)。長期服用或大劑量(30g以下)水煎服也沒有明顯副作用。
1、孕婦忌服?!镀穮R精要》:孕婦勿服。
2、腎虧尿頻者忌服。
淡竹葉的民間傳說
相傳,建安十九年,曹操獨攬大權(quán),在朝中威勢日甚,此時劉備已取得了漢中,羽毛漸豐,在諸葛亮的建議下,發(fā)兵聲討曹操。先鋒即是張飛與馬超。兵分二路,張飛一路兵馬到巴西城后,即與曹操派來的大將張合相遇。張合智勇雙全,筑寨拒敵。猛張飛急攻不下后,便指使軍士在陣前罵陣。張合不理,在山寨上多置擂木炮石,堅守不戰(zhàn),并大吹大擂飲酒,直氣得張飛七竅生煙,口舌生瘡,眾兵士也多因罵陣而熱病煩渴。
諸葛亮聞知后,便派人送來了50甕佳釀,并囑咐張飛依計而行。酒抬到了陣前,張飛吩咐軍士們席地而坐,打開酒甕大碗飲酒,自己更是把甕大飲。有細(xì)作報上山寨,張合登高一看,果然如此,惡恨恨地罵道:張飛欺我太甚!傳令當(dāng)夜下山劫寨,結(jié)果遭到慘敗。原來張飛使的是一條誘敵之計,他們白天在陣前喝的不是什么佳釀美酒,而是孔明遣人送來的一種中藥湯:淡竹葉湯,既誘張合上當(dāng),又為張飛和眾軍士們解火治病。
以上就是一些淡竹葉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rèn)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ys630.coM延伸閱讀
淡竹葉湯的做法你知道了嗎?積累點點滴滴健康知識會給您的身體帶來意想不到收獲哦。
【處方】淡竹葉 麥門冬(去心,焙)小麥 白茯苓(去黑皮)各30克 甘草(炙,銼)人參各15克
【制法】上六味,粗搗篩。
【功能主治】主氣陰兩虛,心煩喘悶。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00毫升,去滓溫服,中午、臨臥空腹時各一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六三
【處方】淡竹葉7片 黃芩 知母 麥冬各3克 茯苓6克
【功能主治】主孕婦火盛,內(nèi)熱而煩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醫(yī)學(xué)心悟》卷五
【處方】淡竹葉4升,麥門冬3兩(去心),黃耆3兩,芍藥3兩,干地黃3兩,生姜3兩,前胡2兩,黃芩2兩,升麻2兩,遠(yuǎn)志2兩(去心),栝樓2兩,大棗14枚,當(dāng)歸1兩。
【功能主治】發(fā)背乳痛,已服生地黃湯取利后。
【用法用量】先以水1斗8升,煮竹葉及麥冬1斗,去滓,納諸藥,再煮取3升,分3次溫服。
【摘錄】《鬼遺》卷三
【處方】淡竹葉(切)1升,茯苓1兩,白術(shù)1兩,甘草1兩(炙),枳實1兩(炙),梔子1兩,人參1兩,大黃2兩,黃芩3兩。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乳石發(fā)動。熱腫初起,始欲作癰者。
【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3升,分服。以愈止。
【摘錄】《外臺》卷三十八
【處方】淡竹葉、甘草、燈心、棗子、烏豆、車前子。
【功能主治】諸淋。砂、血淋。
【用法用量】上不拘多少,以水濃煎湯,代熟水服。
【摘錄】《得效》卷八
【處方】淡竹葉7片,黃芩1錢,知母1錢,麥冬1錢,茯苓2錢。
【功能主治】子煩。孕婦火盛內(nèi)熱而煩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醫(yī)學(xué)心語》卷五
【處方】淡竹葉(切)4升(去尖),栝樓4兩,通草2兩,前胡2兩,升麻2兩,茯苓2兩,黃芩2兩,知母2兩,甘草2兩(炙),石膏末2兩,生地黃10兩,芍藥1兩,大黃3兩,黃耆3兩,當(dāng)歸1兩半,人參1兩。
【功能主治】發(fā)癰疽,兼結(jié)實大小便不通,寒熱,已服五痢湯吐出,不得下,大渴煩悶者。
【用法用量】先以水1斗6升煮竹葉,去葉,取9升,納諸藥后,煮取3升2合,分4服,日3夜1??炖阒梗槐乇M湯,湯盡不利,便合取利。
【摘錄】《鬼遺》卷三
上面給我們介紹了淡竹葉湯到底是由哪幾種中藥材組合而成,怎么樣?現(xiàn)在了解了嗎?其實中藥方劑還有很多沒有在臨床上得到應(yīng)用,但我相信隨著科技醫(yī)療的發(fā)展,它一定會實現(xiàn)的。
提起淡竹葉大多數(shù)人可能會想到我們平時常見的竹子,其實淡竹葉和普通的竹葉是不同的,雖然二者比較相似,但是其實是不同的,但是一般人看起來,兩者是比較相似的,淡竹葉的藥用價值是很高的,經(jīng)常和其他的藥材一起搭配的話,是可以治療很多疾病的,那淡竹葉根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
1.淡竹葉的根具有清熱除煩的功效
在平時生活中,常常有些人會感覺到莫名其妙的心煩、郁悶,而且出現(xiàn)口干舌燥、舌苔發(fā)紅變黃等現(xiàn)象,這種情況可能就是因為身體的火氣太大而引起的。而淡竹葉的根含有清熱的有效成分,能夠快速的清除燥熱,排除郁結(jié)煩躁。
2.淡竹葉的根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
有時候在排尿的時候會感覺到尿道干澀,排尿排不盡,甚至排尿困難。這種情況就需要服用一些利于排尿的食物或者藥物,而淡竹葉的根就能夠促進體內(nèi)尿液的分泌,通過排除尿液來改善尿道的各種病痛。
3.淡竹葉具有止咳祛痰的功效
淡竹葉的很還對牙齦上火引發(fā)的腫痛有著顯著療效,而且還能夠止咳祛痰。當(dāng)然,除了淡竹葉的根有很多功效之外,淡竹葉的葉子部分也對人的身體有諸多益處,比如說能夠降低血液中脂肪的含量,能夠提高身體免疫力等。
淡竹葉煮水喝,身體可收獲4個好處
1.清心除煩
淡竹葉是性寒、入心經(jīng)的中藥材,能夠清心火以除煩,因而對于熱病所致的心煩口渴的癥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2.利尿滲濕
淡竹葉是一種利尿藥,可以幫助清除體內(nèi)濕熱,藥理研究顯示,正常人服用淡竹葉水煎劑,能明顯增加尿中氯化物的排泄量。
3.抑菌作用
藥理研究還表明,淡竹葉水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有抑制作用,因而日常喝些淡竹葉水對于某些細(xì)菌性疾病還有預(yù)防作用。
4.抗衰老作用
淡竹葉當(dāng)中還含有不少的抗氧化作用的成分,其中生物黃酮類具有很好的抗自由基能力,幫助清除體內(nèi)自由基,同時淡竹葉中豐富的葉綠素也是很好的一種抗氧化成分,可以起到防衰老的作用。
淡竹葉煮水喝,這3類人應(yīng)禁忌
1.體質(zhì)虛寒的人群:淡竹葉本身是性寒的中藥材,體質(zhì)虛寒的人如喜熱畏寒、手腳冰涼的人群應(yīng)禁忌,以免加重病情。
2.腎虧尿頻的人群:淡竹葉是利尿藥,具有利尿作用,腎虧尿頻的人群這時候喝淡竹葉會加重病情。
3.孕婦、經(jīng)期女性:孕婦和經(jīng)期女性不宜服用淡竹葉,以免加重體內(nèi)寒癥,產(chǎn)生不良影響。
有關(guān)于很多的中成藥是生活當(dāng)中難以發(fā)現(xiàn)的,比如說常見的淡竹葉,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呢,其實很多人對于淡竹葉的功效有哪些淡竹葉的作用又有哪些并不是很了解,那么接下來的文章當(dāng)中小編就帶大家來領(lǐng)略一下,關(guān)于中藥淡竹葉的功效到底是什么樣子的。
為禾本科植物淡竹葉Lophatherum gracile Bongn.的莖葉。那么淡竹葉有什么功效呢?淡竹葉的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淡竹葉的功效與作用。
【別名】碎骨子、山雞米、金雞米、迷身草
【來源】本品為禾本科植物淡竹葉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 的干燥莖葉。夏季未抽花穗前采割,曬干。
【制法】除去雜質(zhì),切段。
【性狀】本品長25~75cm。莖呈圓柱形,有節(jié),表面淡黃綠色,斷面中空。葉鞘開裂。葉片披針形,有的皺縮卷曲,長5~20cm ,寬1~3.5cm;表面淺綠色或黃綠色。葉脈平行,具橫行小脈,形成長方形的網(wǎng)格狀,下表面尤為明顯。體輕,質(zhì)柔韌。氣微,味淡。
【鑒別】本品葉的表面觀:上表皮細(xì)胞長方形或類方形,垂周壁薄,波狀彎曲,其下可見圓形柵欄細(xì)胞。下表皮長細(xì)胞與短細(xì)胞交替排列或數(shù)個相連,長細(xì)胞長方形,垂周壁波狀彎曲;短細(xì)胞為啞鈴形的硅質(zhì)細(xì)胞和類方形的栓質(zhì)細(xì)胞,于葉脈處短細(xì)胞成串;氣孔較多,保衛(wèi)細(xì)胞啞鈴形,副衛(wèi)細(xì)胞近圓三角形,非腺毛有三種:一種單細(xì)胞長非腺毛;一種單細(xì)胞短非腺毛,呈短圓錐形;另一種為雙細(xì)胞短小毛茸,偶見。
【性味歸經(jīng)】甘、淡,寒。歸心、胃、小腸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除煩,利尿。用于熱病煩渴,小便赤澀淋痛,口舌生瘡。
【用法用量】 6 ~9g。
【貯藏】置干燥處。
上文了解到了中藥淡竹葉的功效,首先中藥當(dāng)中的成分有很多種,淡竹葉就是常見的中藥成分之一,平時對于清熱解毒治療腸胃,肺熱,小便困難等等有著極好的作用。
中藥之所以偉大而博深就在于它能夠把許多不起眼的植物制作成許多可以治病救人的藥材,在我們的生活中許多的藥材其實我們經(jīng)??梢钥吹?,但是對于他們的作用卻知道的比較少。淡竹葉這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中藥材,對于人們的健康有著非常大的幫助,而且淡竹葉有著利尿的功效,因此許多的人都喜歡用淡竹葉來減肥,那么除了淡竹葉可以減肥外,淡竹葉的功效和作用還有哪些呢?
1、 利尿作用:臨床應(yīng)用證明,淡竹葉的利尿作用較弱,但能明顯增加尿中氯化鈉的含量。
2、 抑菌作用:該品水煎劑體外試驗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有抑制作用。
3、 解熱作用:用15%酵母混懸液皮下注射引起大鼠人工發(fā)熱,用淡竹葉水浸膏灌胃有解熱作用.對用大腸桿菌皮下注射引起的貓和家兔發(fā)熱,淡竹葉亦有解熱作用,每2g/kg淡竹葉的解熱效價相當(dāng)于33mg/kg非那西汀(phenacetin)的0.83倍。淡竹葉的解熱有效成分能溶于水及稀鹽酸,但不溶于醇及醚。
4、 其它作用:竹葉提取有效成分后的殘渣,因其仍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多糖、蛋白質(zhì)及礦物質(zhì)等,可以直接用于禽畜飼料的生產(chǎn);竹葉提取物是近年來新開發(fā)的一種生物黃酮類保健營養(yǎng)素,具有優(yōu)良的抗自由基能力和確鑿的類sod活性;對亞硝化反應(yīng)的阻斷能力可與vc相媲美;抗衰老、抗應(yīng)激和抗疲勞的作用與花粉相當(dāng);降血脂和血膽固醇、抗氧化的作用與銀杏葉提取物相同;抗菌、消炎和抗病毒作用與茶多酚相似;鎮(zhèn)咳祛痰、清熱解毒的功效勝竹瀝一籌;并具有顯著的免疫增強作用,能提高人體對不良環(huán)境和疾病的抵抗力;還具有良好的水熱穩(wěn)定性、抗氧化穩(wěn)定性和獨特的竹葉清香;竹葉中還含有豐富的葉綠素,研究表明,葉綠素是許多蔬菜抗誘變作用的重要成分,有抗腫瘤防癌變功效,因葉綠素具有較強的抗氧化功能,這對預(yù)防心血管病和防衰老有積極作用。淡竹葉不含任何有害成分和抗?fàn)I養(yǎng)因子,無毒、副作用,是一種十分理想的純天然保健。
淡竹葉食用要注意什么:
(1) 竹葉茶取淡竹葉適量,,將竹葉曬干,制成粗末。每次取10克,用開水沖泡,并可以反復(fù)加水。代茶頻飲,每日1劑。本品具清涼解暑,利尿除煩之功效。適宜于夏季解暑熱之用,作為口腔潰瘍、癤癰瘡腫的輔助治療。還可用于內(nèi)熱重、口苦口渴、小便短少者。
(2) 竹葉茅根茶取淡竹葉、白茅根各10克,先將淡竹葉、白茅根洗凈切碎,放入瓷杯或保溫杯中,用沸水沖泡,溫浸半小時。代茶頻飲。本品具清熱、利尿、止血之功效。適宜于急性腎炎、急性腎盂腎炎尿血患者服用。
淡竹葉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看著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都對于淡竹葉也進一步加深了認(rèn)識,也了解到了淡竹葉對于人們的好處有非常多了,淡竹葉能夠清熱解毒,通便利尿,因此想要自己的身體更健康那么就試一試淡竹葉茶吧。
在日常生活中竹葉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植物,而竹葉分為很多種類型,每一種竹葉都有不同的功效與作用,而淡竹葉和竹葉是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而淡竹葉和竹葉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淡竹葉是屬于性寒食物,可以清熱解毒,而竹葉可以起到生津的功效,對身體非常好。
淡竹葉和竹葉的區(qū)別
竹葉
藥性:清熱藥
淡竹葉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葉,其卷而未放的幼葉稱竹葉卷心或竹葉心。為禾本科植物淡竹葉的于燥莖葉。
淡竹葉
藥性味皆甘淡而寒,同歸心、胃和小腸經(jīng),皆為清熱藥,都能清熱瀉火除煩,通利小便,用于熱病傷津,心煩口渴,心火亢盛,口舌生瘡,以及心移熱于小腸之尿赤澀痛。因兩者功能十分相似,故臨床?;ハ嗵娲褂?。
1、
竹葉長于清心瀉火除煩,且能生津,尤其是竹葉卷心清心瀉火之力更強,“肅清氣分,涼心胃邪熱之藥也”,故多用于熱病煩渴之證;竹葉卷心還善治溫病熱人心包,高熱神昏者。淡竹葉長于清熱利尿,謂其“去煩熱,利小便,清心”,認(rèn)為其有“清心火,利小便”的作用,故多用于心經(jīng)有熱下移小腸而見心煩口瘡,小便短赤,熱淋澀痛。
2、
竹葉輕清,味且兼辛,可涼散上焦風(fēng)熱,除胸中痰熱以止咳逆?!兜は昼R》謂其“味苦大寒,主咳逆嘔吐,胸中煩熱”,亦謂其“主胸中痰熱,咳逆上氣”。淡竹葉引熱下行之力為勝,故更宜于治療鼻衄、牙齦腫痛,使上部之熱邪下行隨尿而排出。
竹有很多種類,可能有上百種的竹,譬如說成都的望江公園里面竹的類很多的,上百種的,什么樣的竹都有,那么其中有一種竹,它就叫淡竹,前人使用竹葉的時候,淡竹是很常用的一種品種,所以把淡竹的葉片,叫做淡竹葉,所以這樣來,在本草學(xué)里面,就有了同名異物,同樣都叫淡竹葉。
因為竹葉在南方,尤其南方隨處可見,往往可以作為一個引子藥,在用竹葉的時候它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譬如說我們都見過的竹,有很多葉片,它不用其它的,只用沒有展開的一片葉片,葉片是卷成筒狀的、針狀的,那么由于溫病學(xué)派以后,展開了的竹葉很少有人用,都用竹葉卷心,其實它也是竹葉,那么這樣子一來,真正的以前的竹葉很少用了,要用都是引子藥,患者自己去加。
淡竹葉味甘、淡,性寒。能清熱,利尿。具有清心除煩、利尿通淋的功效,可用于熱病心煩口渴,神疲乏力,小便赤澀,口舌生瘡等癥。民間驗方頗多,如治口舌生瘡,可采用鮮淡竹葉煎湯當(dāng)茶飲有良效;夏日消暑也可用淡竹葉適量水煎,作涼茶飲用,民間將它的根苗采來搗汁,與米作酒曲,有濃烈的芳香。
我們在生活中都見到過竹子,竹子的生命力非常的頑強,這種植物也受到很多人的歡迎,所以好多人都在家中種植一些竹子,但是竹子除了具有觀賞性之外,藥用的價值也是非常的高,特別是淡竹葉,在古代淡竹葉就被當(dāng)做一種藥物來使用,它具有瀉火、利尿等一些基本的功效,以下我們就來說一下。
竹葉茶取淡竹葉適量,,將竹葉曬干,制成粗末。每次取10克,用開水沖泡,并可以反復(fù)加水。代茶頻飲,每日1劑。本品具清涼解暑,利尿除煩之功效。適宜于夏季解暑熱之用,作為口腔潰瘍、癤癰瘡腫的輔助治療。還可用于內(nèi)熱重、口苦口渴、小便短少者。
竹葉茅根茶取淡竹葉、白茅根各10克,先將淡竹葉、白茅根洗凈切碎,放入瓷杯或保溫杯中,用沸水沖泡,溫浸半小時。代茶頻飲。本品具清熱、利尿、止血之功效。適宜于急性腎炎、急性腎盂腎炎尿血患者服用。
除此之外,竹葉的抗氧化的作用與銀杏葉提取物相同;抗菌、消炎和抗病毒作用與茶多酚相似;鎮(zhèn)咳祛痰、清熱解毒的功效勝竹瀝一籌;并具有顯著的免疫增強作用,能提高人體對不良環(huán)境和疾病的抵抗力;還具有良好的水熱穩(wěn)定性、抗氧化穩(wěn)定性和獨特的竹葉清香。
竹葉由于葉片中含有較多的纖維素,所以食用起來不宜消化,所以竹葉不能食用,目前竹葉在夏季的時候生長最為旺盛,相比較來說新鮮的淡竹葉的營養(yǎng)價值更為強,特別是在酷熱的夏季用淡竹葉泡茶可非常明顯的清熱降溫,同時降低慢性疾病的發(fā)作,但是竹葉由于其他的中藥相比,藥力較弱。
燈心草是一種常見的中藥,全草都能夠入藥,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毒的作用,有利尿消腫的效果,經(jīng)常用于治療林病,治療水腫。淡竹葉具有清心利尿的效果,它有清熱除煩的作用,可以和生石膏,麥冬來一起搭配進行治療,所以說淡竹葉和燈心草都是比較常見的藥物,有一定的治療的作用。
淡竹葉和燈心草的功效燈心草是藥用植物,其莖髓或全草入藥具有清熱、利水滲濕之功效,可用于淋病,水腫,心煩不寐,喉痹,創(chuàng)傷等癥。
一、竹葉
性味與歸經(jīng)甘、淡、寒。入心、肺、膽、胃經(jīng)。功用1清心利尿:用于心火熾盛引起的口舌生瘡、尿少而赤,或熱淋尿痛(如急性泌尿系感染),常配生地、木通、甘草梢(如導(dǎo)赤散)。清熱除煩,生津利尿,治熱病煩渴,小兒驚癔,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赤,口糜舌瘡。2清熱除煩:用于熱病后余熱未盡之燥熱心煩,常配生石膏、麥冬。用法用量6~15克。內(nèi)服,煎湯。二、竹葉燈芯茶主治虛煩不眠證,起于心陰不足;或熱病耗傷心陰而致心煩口渴,夜寐不寧者。制法上藥放保溫杯內(nèi),以沸水沖泡,蓋悶15~20分鐘后,代茶頻飲。睡前1小時,再按原量沖泡頓服。宜忌小便不禁者慎用。按語竹葉功效,重在清心涼肺,正如《藥品化義》所說:“竹葉清香透心,微苦涼熱,氣味俱清,經(jīng)曰,治溫以清,專清心氣……又取氣清入肺。是以清氣分之熱。非竹葉不能?!敝劣谂R床應(yīng)用,《本草正》記述較為具體:“退虛熱煩躁不眠,止煩渴,生津液,利小水,解喉痹,并小兒風(fēng)熱驚癇?!敝袢~用鮮品則清心除煩力強。配合清心降火的燈心草,起協(xié)同作用?!拜p可去實”之法則對病后體虛患者,尤具特殊意義。
淡竹葉和燈心草是中藥中的兩種比較常見的藥材,燈心草味甘性寒,可用于治療水腫,咽喉疼痛,同時也可以幫助人平心靜氣。淡竹葉則可以幫助人們平息心火,利于人體排尿。這兩種藥物用在一起,可以很好地幫助人體平心靜氣,治療失眠等都有獨特功效。
燈心草
燈心草是藥用植物,其莖髓或全草入藥具有清熱、利水滲濕之功效,可用于淋病,水腫,心煩不寐,喉痹,創(chuàng)傷等癥。
竹葉
性味與歸經(jīng)
甘、淡、寒。入心、肺、膽、胃經(jīng)。
功用
1清心利尿:用于心火熾盛引起的口舌生瘡、尿少而赤,或熱淋尿痛(如急性泌尿系感染),常配生地、木通、甘草梢(如導(dǎo)赤散)。清熱除煩,生津利尿,治熱病煩渴,小兒驚癔,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赤,口糜舌瘡。
2清熱除煩:用于熱病后余熱未盡之燥熱心煩,常配生石膏、麥冬。
用法用量
6~15克。內(nèi)服,煎湯。
竹葉燈芯茶
主治
虛煩不眠證,起于心陰不足;或熱病耗傷心陰而致心煩口渴,夜寐不寧者。
制法
上藥放保溫杯內(nèi),以沸水沖泡,蓋悶15~20分鐘后,代茶頻飲。睡前1小時,再按原量沖泡頓服。
宜忌
小便不禁者慎用。
按語
竹葉功效,重在清心涼肺,正如《藥品化義》所說:“竹葉清香透心,微苦涼熱,氣味俱清,經(jīng)曰,治溫以清,專清心氣……又取氣清入肺。是以清氣分之熱。非竹葉不能?!敝劣谂R床應(yīng)用,《本草正》記述較為具體:“退虛熱煩躁不眠,止煩渴,生津液,利小水,解喉痹,并小兒風(fēng)熱驚癇。”竹葉用鮮品則清心除煩力強。配合清心降火的燈心草,起協(xié)同作用。“輕可去實”之法則對病后體虛患者,尤具特殊意義。
導(dǎo)讀:中藥竹葉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xì)介紹竹葉的功效與作用、竹葉圖片、竹葉的藥用價值、竹葉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竹葉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知識,不妨來關(guān)注一下。
竹葉簡介竹葉圖片竹葉的功效與作用竹葉的藥用價值竹葉的用法與用量竹葉的副作用竹葉煮水的功效與作用竹葉簡介
竹葉,入藥部分為禾本科植物淡竹等的葉。隨時采鮮者入藥。
葉呈狹披針形,長7.5~16厘米,寬1~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鈍形,葉柄長約5毫米,邊緣之一側(cè)較平滑,另一側(cè)具小鋸齒而粗糙;平行脈,次脈6~8對,小橫脈甚顯著;葉面深綠色,無毛,背面色較淡,基部具微毛;質(zhì)薄而較脆。氣弱,味淡。以色綠、完整、無枝梗者為佳。
竹葉圖片
竹葉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除煩;生津利尿。主熱病煩渴;小兒驚癎;咳逆吐衄;小便短赤;口糜舌瘡。用于熱病心煩、口渴,口舌生瘡,小便赤澀。
1、《別錄》:主胸中痰熱,咳逆上氣。
2、《藥性論》:主吐血熱毒風(fēng),止消渴。
3、《食療本草》:主咳逆,消渴,痰飲,喉痹,除煩熱。
4、《日華子本草》:消痰,治熱狂煩悶,中風(fēng)失音不語,壯熱,頭痛頭風(fēng),并懷妊人頭旋倒地,止驚悸,溫疫迷悶,小兒驚癇天吊。
5、《綱目》:煎濃汁,漱齒中出血,洗脫肛不收。
6、《本草正》:退虛熱煩躁不眠,止煩渴,生津液,利小水,解喉痹,并小兒風(fēng)熱驚癇。
7、《重慶堂隨筆》:內(nèi)息肝膽之風(fēng),外清溫署之熱,故有安神止痙之功。
8、《本草再新》:涼心健脾,治吐血、鼻血,聰耳明目。
竹葉的藥用價值
1、療熱渴:淡竹葉五升,茯苓、石膏(碎)各三兩,小麥三升,栝樓二兩。上五味,以水二斗煮竹葉,取八升,下諸藥,煮取四升,去滓分溫服。(《外臺秘要方》竹葉湯)
2、治傷寒解后,虛羸少氣,氣逆欲吐:竹葉二把,石膏一升,半夏(洗)半斤,人參二兩,麥冬(去心)一升,甘草(炙)二兩,粳米半升。(《傷寒論》竹葉石膏湯)
3、治霍亂利后,煩熱躁渴,臥不安:濃煮竹葉汁,飲五、六合。(《圣濟總錄》竹葉湯)
4、治小兒心臟風(fēng)熱,精神恍惚:淡竹葉一握,粳米一合,茵陳半兩。上以水二大盞,煮二味取汁一盞,去滓,投米作粥食之。(《圣惠方》淡竹葉粥)
5、治產(chǎn)后中風(fēng)發(fā)熱,面正赤,喘而頭痛:竹葉一把,葛根三兩,防風(fēng)一兩,桔梗、甘草各一兩,桂枝一兩,人參一兩,附子(炮)一枚,大棗十五枚,生姜五兩。上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溫三服。溫覆使汗出。(《金匱要略》竹葉湯)
6、治諸淋:淡竹葉、車前子、大棗、烏豆(炒,去殼)、燈心、甘草各一錢半。上作一服,用水二盞,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溫服。(《奇效良方》淡竹葉湯)
7、治心移熱于小腸,口糜淋痛:淡竹葉二錢,木通一錢,生甘草八分,車前子(炒)三錢,生地黃六錢,水煎服。(《醫(yī)力簡義》導(dǎo)赤散)
8、治產(chǎn)后血氣暴虛,汗出:淡竹葉,煎湯三合,微溫服之,須臾再服。(《經(jīng)效產(chǎn)寶》)
竹葉的用法與用量
內(nèi)服:煎湯,6~12g。外用:適量,熬膏或燒灰研末調(diào)涂煎水洗或搗敷。
竹葉的副作用
脾胃虛寒及便溏者禁用。
竹葉煮水的功效與作用
1、竹葉是一種性質(zhì)平和的天然物質(zhì),最大的功效不是清熱解毒與利尿消腫,人們把它煮水以后飲用可以起到治療小便不利和咽喉腫痛的作用。
2、竹葉煮水可以治療肺炎和高燒,具體用法是把六錢的竹葉加水煎制,煎出藥汁后加入適量的蜂蜜進行調(diào)服,每天食用兩次,三天以后肺炎和高熱就有明顯的減輕。
3、竹葉煮水可以治療腸熱下痢,大家可以用鮮竹葉五十克煎水后服用,在煎水以前把鮮竹葉清洗一下,煎好以后可以加入矢量的烏糖,然后每天食用一次,連用七天,腸熱下痢的癥狀就會消失。
4、竹葉煮水有治療小便不利的作用,具體做法是把一百克的鮮竹葉和三十克的冰糖一起加水煎制,煎成藥汁后每天飲用,早晚各一次。連用十天以上的時間,小便無力的癥狀就有明顯的緩解,甚至全部消失。
以上就是一些竹葉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rèn)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導(dǎo)讀:中藥竹葉椒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xì)介紹竹葉椒的功效與作用、竹葉椒圖片、竹葉椒的藥用價值、竹葉椒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竹葉椒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知識,不妨來關(guān)注一下。
竹葉椒簡介竹葉椒圖片竹葉椒的功效與作用竹葉椒的藥用價值竹葉椒的用法與用量竹葉椒的副作用竹葉椒醫(yī)書記載竹葉椒簡介
竹葉椒,入藥部分為蕓香科植物竹葉椒的果實。其根、樹皮、葉、及種子也可以入藥。全年采根、樹皮,秋季采果,夏季采葉,鮮用或曬干。
球形小分果1-2,直徑4-5mm,頂端具細(xì)小喙尖,基都無末發(fā)育離生心皮,距基部約0.7mm處小果柄頂部具節(jié),稍膨大。外表面紅棕色至褐紅色,稀疏散布明顯凸出成瘤狀的油腺點。內(nèi)果皮光滑,淡黃色,薄革質(zhì)。果柄被疏短毛。種子圓珠形,直徑約3mm,表面深黑色,光亮,密布小疣點,種臍圓形,種脊明顯。果實成熟時珠柄與內(nèi)果皮基部相連,果皮質(zhì)較脆。氣香,味麻而涼。以色紅棕、味麻有涼感者為佳。
竹葉椒圖片
竹葉椒的功效與作用
1、竹葉椒可以作為調(diào)料
說道竹葉椒,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哪辣辣的、麻麻的口感。竹葉椒經(jīng)常被灑在菜肴中,作為鹽、味精等一樣用的佐料,對于愛吃辣的人們來說,竹葉椒絕對可以給你帶來火辣辣的燃燒感。
2、竹葉椒的藥用價值
竹葉椒還有很好的藥用功效,這是因為竹葉椒屬于一種溫性的刺激性的食物,所以可以溫中理氣,活血通絡(luò),對于風(fēng)濕病患者來說有不錯的療效。我們都知道為了防止?jié)駳猓枰m量的吃一些辣椒,就是這個道理。竹葉椒不僅可以直接食用,還可以研碎后最為一種外用的藥材食用,能夠有效治療皮膚瘙癢或者皮膚腫痛的情況,可以達到消炎止癢去腫的效果。
3、竹葉椒的果皮也有作用
竹葉椒的果皮在我國不怎么吃辣的江蘇、浙江一帶,往往作為土花膠食用,沒有花椒那么麻辣的口感,但是也能帶來一定的味覺刺激,對于美食愛好者們來說,不容錯過哦。
竹葉椒的藥用價值
溫中燥溫;散寒止痛;驅(qū)蟲止癢。主脘腹冷痛;寒濕吐瀉;蛔厥腹痛;齲齒牙痛;濕疹;疥癬癢瘡。治胃寒及蛔蟲腹痛,牙痛,濕瘡。
根、果:胃腹冷痛,胃腸功能紊亂,蛔蟲病腹痛,感冒頭痛,風(fēng)寒咳喘,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毒蛇咬傷。
葉:外用治跌打腫痛,癰腫瘡毒,皮膚瘙癢。
1、治胃痛、牙痛:竹葉椒果一至二錢,山姜根三錢。研末,溫開水送服。(《江西草藥》)
2、治痧癥腹痛:竹葉椒果三至五錢,水煎服;或研末,每次五分至一錢,黃酒送服。(《江西草藥》)
竹葉椒的用法與用量
內(nèi)服:煎湯,6-9g;研末,1-3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含漱;或酒精浸泡外搽;或研末粉塞入齲齒洞中,或鮮品搗敷。
竹葉椒的副作用
竹葉椒有一定的毒性,雖然很低,但是不宜多吃。另外,辛辣的食物本身對身體的許多疾病具有刺激性,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適量食用竹葉椒,不要過量食用。
竹葉椒醫(yī)書記載
1、《廣西藥植名錄》:行氣消腫,祛風(fēng)散瘀,止咳,祛蛔。治胃痛。
2、《江西草藥》:散寒止痛,解蛇毒。
3、《四川常用中草藥》:散寒,行氣,殺蟲,祛風(fēng)。治胸腹冷痛,蛔蟲肚痛,風(fēng)寒牙痛,濕毒癢瘡。
以上就是一些竹葉椒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rèn)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