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巧治失眠頭痛
針灸養(yǎng)生。
“養(yǎng)生乃長壽之伴侶,健康是長壽的朋友?!毕嘈抨P于養(yǎng)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健康離不開養(yǎng)生,積極的心理離不開養(yǎng)生。您對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看待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容《“針灸”巧治失眠頭痛》,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摘要:近些年,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明顯加快,工作競爭激烈,精神負擔越來越重,很多人因此經(jīng)常出現(xiàn)失眠、頭痛、精神疲憊、健忘和煩躁的癥狀。當人體長期處于焦慮不安、苦悶煩惱的狀態(tài)下時,大腦處于緊張和過度疲勞狀態(tài),久而久之,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功能失調,就會導致頭痛和失眠。
近些年,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明顯加快,工作競爭激烈,精神負擔越來越重,很多人因此經(jīng)常出現(xiàn)失眠、頭痛、精神疲憊、健忘和煩躁的癥狀。其中以年輕人和女性患者最多見。
當人體長期處于焦慮不安、苦悶煩惱的狀態(tài)下時,大腦處于緊張和過度疲勞狀態(tài),久而久之,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功能失調,就會導致頭痛和失眠。對這種情況,針灸治療可能能取得較好的效果。針灸的功效主要是調節(jié)腦神經(jīng)的興奮程度、維持大腦細胞的正常功能,與安眠藥類藥物的抑制作用不同,而且不會導致上癮,可以使人感覺精神飽滿,提高睡眠質量。
俗話說:三分醫(yī),七分養(yǎng),十分防??梢婐B(yǎng)生的重要性。在很多人的意識里只有老人才需要養(yǎng)生,其實不然,養(yǎng)生是條漫長的路,越早走上這條路,受益越多。
ys630.COm精選閱讀
您是不是正在被失眠困擾著呢,失眠的原因很多,緊張的情緒,工作的壓力,生活的繁瑣等,出現(xiàn)失眠還要盡早治療,可以通過中醫(yī)按摩,針灸的方法治療失眠,睡眠會得到改善。
1、灸法
取穴:三陰交、神門、心俞、百會、內關、足三里
2、操作
(1)、隔姜灸:每穴可用黃豆大艾柱灸5-10壯,每晚1次,5次為1個療程。
(2)、溫和灸:每穴可灸10-15分鐘,每晚1次,7次為1個療程。
(3)、艾柱隔芹菜根灸:取鮮芹菜根切成0.2厘米薄片置穴上,放艾柱灸3-5壯,每晚1次。
(4)、珍珠層粉敷灸:取珍珠層粉、丹參粉、硫黃粉、冰片各等量混勻,填滿臍窩敷灸,每晚1次,7次為1個療程。
(5)朱砂敷灸:取雙腳涌泉穴,將朱砂3-5克,研成細面,用干凈白布一塊,涂漿糊少許,將朱砂均勻粘附于上,然后外敷涌泉穴,膠布固定,用前先用熱水洗腳,睡前貼敷。
3、皮膚針
取 穴:常用穴:頸椎1~7兩側、胸椎5~12兩側
備用穴:額部、頭部、眉弓、神門、足三里、三陰交。
操 作
上述部位均取,重點用皮膚針叩刺常用穴之兩側,手法輕度或中度。先從頸椎開始,自上而下叩刺兩遍。然后在胸椎5~12作橫行刺,每橫行部位三針。在穴位表面0.5~1.5厘米范圍內按常規(guī)叩刺20~50下。額部橫叩打三行,頭部呈網(wǎng)狀叩打。手法同前。以局部皮膚潮紅或微出血為宜。每日或隔日1次,12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一周。
面肌痙攣以單側眼瞼顫動及眼角、嘴角抽動為特征,多呈進行性發(fā)展,可漸致同側各面肌痙攣。若病因不除,甚至會雙側發(fā)作,令人一臉怪相,說話用眼均不方便。
根據(jù)《靈樞官針》中有關遠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的記載,筆者將仿針刺與足部按摩結合起來,創(chuàng)竹針治療面肌痙攣,療效優(yōu)于局部取穴針灸,對發(fā)病在一年以內者效果尤為顯著。
具體方法是:選擇堅韌的竹扦削制成竹針,消毒備用。取足部反射區(qū)之腦、三叉神經(jīng)、肝、腎、眼、耳區(qū),十四經(jīng)穴太沖、太溪、解溪、涌泉。先行竹針點刺,再以指腹揉按之。每天治療1次,5次為一療程。療程之間休息兩天??蓡吾樦委煟部啥噌樇褂?。
本法是以中醫(yī)基本理論為指導,結合足部反射區(qū)原理設計的。治則遵循補益肝腎,平肝熄風,養(yǎng)血舒筋,緩急制動,立意上病下取、以下治上。竹針能比金屬針進行更大范圍的區(qū)域性多點集束式刺激,通過神經(jīng)反射和經(jīng)絡傳導,使大腦皮質和受損神經(jīng)獲取充分的良性調節(jié)信息,從而調整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修復受損神經(jīng),或者解除病理性壓迫和干擾,緩解面肌痙攣。
針灸是中醫(yī)當中的一種,也是現(xiàn)代生活當中非常流行的養(yǎng)生方法,針灸的作用非常的廣泛,對于治療失眠和各種疾病同時,防癌抗癌有著不錯的功效,同時針灸還能夠改善我們常見的睡眠障礙,緩解女性的更年期綜合癥,那么針灸治療失眠的方法是怎樣的,針灸又給人體帶來哪些好處呢!以下的文章由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針灸
針灸是在中醫(yī)理論的指導下把針具(通常指毫針)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對刺激人體特定部位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刺入點稱為人體腧穴,簡稱穴位。根據(jù)最新針灸學教材統(tǒng)計,人體共有361個正經(jīng)穴位。
灸法是以預制的灸炷或灸草在體表一定的穴位上燒灼、熏熨,利用熱的刺激來預防和治療疾病。通常以艾草最為常用,故而稱為艾灸,另有隔藥灸、柳條灸、燈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們生活中也經(jīng)常用到的多是艾條灸。
針灸是在中醫(yī)理論的指導下把針具(通常指毫針)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體內
針灸能治失眠嗎
失眠癥中醫(yī)稱為不寐、不得眠。輕者入睡困難,或睡眠不實,或醒后不能入睡;重者徹夜不眠。常伴有頭痛、頭暈、健忘等癥狀。
在治療方面,西醫(yī)主要采用安眠劑,但長期使用安眠藥會產(chǎn)生藥物依賴性,而且僅是治標。在中醫(yī)治療方面,治病求其本,主要是采用中藥和針灸治療。
針灸治療失眠是許多患者常采用的一種方式,有者當天針治后,當晚睡覺如寶寶一般好睡。其治療失眠癥的結合穴分布在人體五個部位,如頭部的睡眠三針、耳部的安神四穴。手部的睡眠穴、頸部的安眠四穴和足部的睡眠二針等等。
針灸療法治療失眠的效果
改善精神狀態(tài)
失眠會讓很多人心煩意亂的,偶爾失眠還可以承受,如果是經(jīng)常失眠,相信很多人都是受不了的,采用針灸治療一次后就會感覺自己的精神好了很多。
失眠會讓很多人心煩意亂的
增強食欲
失眠不僅是會讓人的精神不好,食欲也會受到影響的,用針灸治療后你的食欲會逐漸變好。這是因為身體通暢了,自然不會有便秘的情況了,餓了自然就會有食欲了。
以上的文章當中我們了解到了中醫(yī)針灸治失眠的方法,首先針灸可以通過穴位的刺激,不斷的讓我們的神經(jīng)放松,同時促使大腦當中的新陳代謝排泄順暢,不會出現(xiàn)失衡失調的現(xiàn)象,就又可以對于失眠和各種疾病起到不錯的功效。
失眠癥中醫(yī)稱為不寐、不得眠。輕者入睡困難,或睡眠不實,或醒后不能入睡;重者徹夜不眠。常伴有頭痛、頭暈、健忘等癥狀。
在治療方面,西醫(yī)主要采用安眠劑,但長期使用安眠藥會產(chǎn)生藥物依賴性,而且僅是治標。在中醫(yī)治療方面,治病求其本,主要是采用中藥和針灸治療。
針灸治療失眠是許多患者常采用的一種方式,有者當天針治后,當晚睡覺如寶寶一般好睡。其治療失眠癥的結合穴分布在人體五個部位,如頭部的睡眠三針、耳部的安神四穴。手部的睡眠穴、頸部的安眠四穴和足部的睡眠二針等等。
針灸療法治療失眠的效果:
改善精神狀態(tài)
失眠會讓很多人心煩意亂的,偶爾失眠還可以承受,如果是經(jīng)常失眠,相信很多人都是受不了的,采用針灸治療一次后就會感覺自己的精神好了很多。
增強食欲
失眠不僅是會讓人的精神不好,食欲也會受到影響的,用針灸治療后你的食欲會逐漸變好。這是因為身體通暢了,自然不會有便秘的情況了,餓了自然就會有食欲了。
改善人們的氣色
用了針灸治療失眠的方法之后,人們不需要再吃安眠藥就能睡的很香甜,慢慢的臉色會好很多,同時白天沒有精神的狀態(tài)也會好很多的。
皮膚更好
如果睡眠質量好了,人們的精神狀態(tài)好了,同時臉色和皮膚都會變好很多的,不會出現(xiàn)精神不飽滿的狀態(tài)了。針灸治療失眠多夢如何操作?
根據(jù)失眠患者的具體情況,辯證地取配穴位,在恢復人體機能的基礎上,全面調節(jié)人體的臟腑經(jīng)絡,使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平衡,以達到養(yǎng)心、寧心、鎮(zhèn)靜、安神作用,明顯改善睡眠,無不良反應,更無副作用,排除患者對藥物依賴性的恐懼心理。部分操作方法具體如下:
皮膚針
取穴:常用穴:頸椎1~7兩側、胸椎5~12兩側。
備用穴:額部、頭部、眉弓、神門、足三里、三陰交。
操作:
上述部位均取,重點用皮膚針叩刺常用穴之兩側,手法輕度或中度。先從頸椎開始,自上而下叩刺兩遍。然后在胸椎5~12作橫行刺,每橫行部位三針。在穴位表面0.5~1.5厘米范圍內按常規(guī)叩刺20~50下。額部橫叩打三行,頭部呈網(wǎng)狀叩打。手法同前。以局部皮膚潮紅或微出血為宜。每日或隔日1次,12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一周。
耳穴壓丸
取穴: 常用穴:心、緣中、神門。
備用穴:腎、皮質下、肝、內分泌、脾。
操作:一般僅取常用穴,效不顯時加選備用穴1-2穴。貼壓物可用王不留行子,綠豆或冰片(預先制備成米粒大之顆粒),貼壓于一側穴上。然后每穴按壓1分鐘,使耳廓充血發(fā)熱。令患者每日自行按壓耳穴3~5次,睡前必須按壓1次,時間為每穴約1~2分鐘。隔日換貼1次,二側穴位交替應用。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4天。
刺血
取穴:常用穴:阿是穴。備用穴:內中魁。
操作:
先以耳穴探測儀或探測棒在耳根部仔細測出敏感點,做好標記。常規(guī)消毒后,用消毒彈簧刺針或三棱針迅速點刺,出血如綠豆大。每次只刺一側,每日或隔日1次,兩耳交替。療效不顯者可加刺另一側之內中魁穴。5~7次為一療程。
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合稱。針法是把毫針按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用艾絨熏灼體表的穴位,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針灸是中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頭痛是常見的疾病,但治療較為棘手,藥物止痛雖是治療頭痛的主要方法,但長期服藥會使人體產(chǎn)生副作用,降低藥物的療效,而用針灸止痛就不會發(fā)生這些問題。
針灸治原發(fā)頭痛效果好
中醫(yī)認為:各種原因導致的臟腑經(jīng)絡氣血運行不暢,或瘀滯不行,或產(chǎn)生逆亂,或氣機升降失常等氣血運行障礙的病理改變,就會引起疼痛,即不通則痛的病機。針灸治療通過對穴位的刺激和溫煦起到疏通經(jīng)脈、行氣活血的作用,改善病變部位的氣血運行狀態(tài),從而改善病痛處營養(yǎng)狀態(tài),恢復其正常的生理活動,即經(jīng)絡通暢,臟腑恢復相對陰陽平衡。
針灸可以治療許多慢性疼痛,如頭痛、頸椎痛、肩周炎、痛經(jīng)、帶狀皰疹、腰疼、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疼痛等。
頭痛嚴格來說它不是一個專門的病,只是一個癥狀。很多病都會引起頭痛,感冒發(fā)燒會頭痛,腦子里長瘤子也會頭痛,即使什么事都沒有也可能會頭痛。王麟鵬說:針灸治療原發(fā)頭痛效果最好。
所謂原發(fā)的頭痛就是指人體沒有其他病,而自發(fā)的一種頭痛病。頭部有很多經(jīng)脈循行所過,不同經(jīng)脈病變,在頭上表現(xiàn)為不同部位的疼痛。針灸治頭痛是用經(jīng)絡辨證的方法,將頭痛部位分屬的不同經(jīng)絡,來辨證取穴,如兩邊頭痛叫少陽頭痛,頭頂痛叫厥陰頭痛。國內外的研究證明,針灸止痛的療效比藥物要好。
針灸可以降低頭痛發(fā)作的次數(shù),王麟鵬說,曾經(jīng)有個年輕的女病人,有原發(fā)性偏頭痛,來月經(jīng)的時候疼得更厲害。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針灸治療,頭痛消失,很少復發(fā)。
針灸治療頭痛的方法
中醫(yī)對頭痛分類很多,主要包括外感頭痛和內傷頭痛。王麟鵬向大家介紹說,在排除頭痛器質性病變外,針對原發(fā)頭痛,按其癥狀,治療手法如下:
外感頭痛
癥狀:頭痛連及項背,遇風寒加重,兼見惡風惡寒??诓豢剩嗵Ρ“?,脈浮者為風寒頭痛。頭痛而脹,兼見面紅而赤,發(fā)熱,口渴欲飲,目赤齒痛,舌苔黃,脈浮數(shù)者,為風熱頭痛。若頭痛身重,肢體倦怠,舌苔白膩,脈濡者,為風濕頭痛。
治法:祛風通絡、止痛。
主穴:百會、風池、太陽、列缺。
風寒頭痛者,加風門。
風熱頭痛者,配大椎、曲池。
風濕頭痛者,加陰陵泉、豐隆。
可根據(jù)頭痛的不同部位配穴。
操作:毫針瀉法。風門拔罐或艾灸,大椎點刺出血。
方義:百會、太陽可疏導頭部經(jīng)氣。風池為足少陽與陽維脈的交會穴,功長祛風活血、通絡止痛。列缺為肺經(jīng)絡穴,可宣肺解表,祛風通絡。
內傷頭痛
內傷頭痛有肝陽上亢、痰濁頭痛、瘀血頭痛、血虛頭痛、腎虛頭痛等不同類型。總以虛實之分。
虛證
腎虛頭痛常感空痛,伴眩暈耳鳴。血虛頭痛常頭痛隱隱、連綿,伴面色蒼白,心悸失眠等。
治法:疏通經(jīng)絡,滋養(yǎng)腦髓。以督脈及足陽明、足少陽經(jīng)穴為主。
主穴:百會、足三里、風池。
配穴:按頭痛部位配穴。
血虛頭痛者,加三陰交、肝俞、脾俞。
腎虛頭痛者,加腎俞、太溪、懸鐘。
操作:風池用平補平瀉。余穴均用補法。
方義:百會疏調氣血以養(yǎng)腦髓。風池活血通經(jīng),調和氣血。足三里補益氣血,滋養(yǎng)腦髓。
實證
肝陽上亢者,心煩易怒,夜寐不寧,兼見肋痛,面紅口苦,舌苔博黃,脈弦有力。痰濁頭痛者,頭痛昏蒙,胸脘滿悶,嘔惡痰涎。舌苔白膩,脈滑或弦滑。瘀血頭痛者,頭痛經(jīng)久不愈。痛處固定不移,痛如錐刺,或有外傷史。舌質紫,舌苔博白,脈細或細澀。
治法:疏通經(jīng)絡,清利頭目。
主穴:百會、頭維、風池。
配穴:按頭痛部位配穴。
肝陽上亢者,加太沖、太溪、俠溪。
痰濁頭痛者,太陽、陰陵泉、豐隆。
瘀血頭痛者,加阿是穴、血海、膈腧、內關。
操作:毫針瀉法。
方義:百會、頭維疏通頭部經(jīng)絡氣血。風池活血通經(jīng),清利頭目,調和氣血。
失眠是很多人的痛苦,到了晚上很想睡覺,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睡不著,失眠也會引起很多精神上的重病,有的人會因為失眠的原因而出現(xiàn)精神恍惚的現(xiàn)象,這些都是失眠帶來的結果,如果失眠對身體傷害大的話,那么我們就必須要想一些方法來治病,針對失眠疾病做治療的時候很多人會選擇針灸穴位的方式來治療,那么針灸失眠的穴位有哪些呢?
一、皮膚針
取 穴:常用穴:頸椎1~7兩側、胸椎5~12兩側。備用穴:額部、頭部、眉弓、神門、足三里、三陰交。
操 作:上述部位均取,重點用皮膚針叩刺常用穴之兩側,手法輕度或中度。先從頸椎開始,自上而下叩刺兩遍。然后在胸椎5~12作橫行刺,每橫行部位三針。在穴位表面0.5~1.5厘米范圍內按常規(guī)叩刺20~50下。額部橫叩打三行,頭部呈網(wǎng)狀叩打。手法同前。以局部皮膚潮紅或微出血為宜。每日或隔日1次,12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一周。
效 果: 本法用于以失眠為主的神經(jīng)衰弱患者。且以病程短者療效為好,病程長者療效較差。
二、耳穴壓丸
取 穴:常用穴:心、緣中、神門。備用穴:腎、皮質下、肝、內分泌、脾。
操 作:一般僅取常用穴,效不顯時加選備用穴1-2穴。貼壓物可用王不留行子,綠豆或冰片(預先制備成米粒大之顆粒),貼壓于一側穴上。然后每穴按壓1分鐘,使耳廓充血發(fā)熱。令患者每日自行按壓耳穴3~5次,睡前必須按壓1次,時間為每穴約1~2分鐘。隔日換貼1次,二側穴位交替應用。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4天。
效 果: 本法多用于初得或較輕的失眠癥,并有一定預防作用。
三、耳穴埋針
取 穴:常用穴:心、腎、緣中、神門、皮質下。備用穴:胃、肝、枕、脾。
操 作:常用穴均取,效不顯時,酌加備用穴。嚴格消毒耳穴后,將撳釘形皮內針埋入,上以膠布固定,令患者每日自行按壓3~4次,以感到輕微疼痛、脹、發(fā)熱為佳。每次一側耳,雙耳交替。3~5天換埋針1次,2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5天。
效 果: 本法用于較重的失眠癥患者。
這些方法都是可以用來選擇針灸刺激穴位的方式治療失眠的方法,其實失眠雖然說痛苦,但是也不算是什么大病,在治療的時候也用不著長期使用抗生素的藥物來治療,如果知道怎么選擇中醫(yī)治療的話,那么改善失眠的效果很好,并且也不會因為長期服用抗生素的藥物而對身體造成一些不好的傷害。
導讀: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合稱。針法是把毫針按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用艾絨熏灼體表的穴位,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針灸是中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頭痛是常見的疾病,但治療較為棘手,藥物止痛雖是治療頭痛的主要方法,但長期服藥會使人體產(chǎn)生副作用,降低藥物的療效,而用針灸止痛就不會發(fā)生這些問題。
針灸治原發(fā)頭痛效果好
中醫(yī)認為:各種原因導致的臟腑經(jīng)絡氣血運行不暢,或瘀滯不行,或產(chǎn)生逆亂,或氣機升降失常等氣血運行障礙的病理改變,就會引起疼痛,即不通則痛的病機。針灸治療通過對穴位的刺激和溫煦起到疏通經(jīng)脈、行氣活血的作用,改善病變部位的氣血運行狀態(tài),從而改善病痛處營養(yǎng)狀態(tài),恢復其正常的生理活動,即經(jīng)絡通暢,臟腑恢復相對陰陽平衡。
針灸可以治療許多慢性疼痛,如頭痛、頸椎痛、肩周炎、痛經(jīng)、帶狀皰疹、腰疼、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疼痛等。
頭痛嚴格來說它不是一個專門的病,只是一個癥狀。很多病都會引起頭痛,感冒發(fā)燒會頭痛,腦子里長瘤子也會頭痛,即使什么事都沒有也可能會頭痛。王麟鵬說:針灸治療原發(fā)頭痛效果最好。
所謂原發(fā)的頭痛就是指人體沒有其他病,而自發(fā)的一種頭痛病。頭部有很多經(jīng)脈循行所過,不同經(jīng)脈病變,在頭上表現(xiàn)為不同部位的疼痛。針灸治頭痛是用經(jīng)絡辨證的方法,將頭痛部位分屬的不同經(jīng)絡,來辨證取穴,如兩邊頭痛叫少陽頭痛,頭頂痛叫厥陰頭痛。國內外的研究證明,針灸止痛的療效比藥物要好。
針灸可以降低頭痛發(fā)作的次數(shù),王麟鵬說,曾經(jīng)有個年輕的女病人,有原發(fā)性偏頭痛,來月經(jīng)的時候疼得更厲害。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針灸治療,頭痛消失,很少復發(fā)。
導讀: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合稱。針法是把毫針按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用艾絨熏灼體表的穴位,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針灸是中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針灸治療頭痛的方法
中醫(yī)對頭痛分類很多,主要包括外感頭痛和內傷頭痛。王麟鵬向大家介紹說,在排除頭痛器質性病變外,針對原發(fā)頭痛,按其癥狀,治療手法如下:
外感頭痛
癥狀:頭痛連及項背,遇風寒加重,兼見惡風惡寒。口不渴,舌苔薄白,脈浮者為風寒頭痛。頭痛而脹,兼見面紅而赤,發(fā)熱,口渴欲飲,目赤齒痛,舌苔黃,脈浮數(shù)者,為風熱頭痛。若頭痛身重,肢體倦怠,舌苔白膩,脈濡者,為風濕頭痛。
治法:祛風通絡、止痛。
主穴:百會、風池、太陽、列缺。
風寒頭痛者,加風門。
風熱頭痛者,配大椎、曲池。
風濕頭痛者,加陰陵泉、豐隆。
可根據(jù)頭痛的不同部位配穴。
操作:毫針瀉法。風門拔罐或艾灸,大椎點刺出血。
方義:百會、太陽可疏導頭部經(jīng)氣。風池為足少陽與陽維脈的交會穴,功長祛風活血、通絡止痛。列缺為肺經(jīng)絡穴,可宣肺解表,祛風通絡。
內傷頭痛
內傷頭痛有肝陽上亢、痰濁頭痛、瘀血頭痛、血虛頭痛、腎虛頭痛等不同類型??傄蕴搶嵵帧?/p>
導讀: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合稱。針法是把毫針按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用艾絨熏灼體表的穴位,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針灸是中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實證
肝陽上亢者,心煩易怒,夜寐不寧,兼見肋痛,面紅口苦,舌苔博黃,脈弦有力。痰濁頭痛者,頭痛昏蒙,胸脘滿悶,嘔惡痰涎。舌苔白膩,脈滑或弦滑。瘀血頭痛者,頭痛經(jīng)久不愈。痛處固定不移,痛如錐刺,或有外傷史。舌質紫,舌苔博白,脈細或細澀。
治法:疏通經(jīng)絡,清利頭目。
主穴:百會、頭維、風池。
配穴:按頭痛部位配穴。
肝陽上亢者,加太沖、太溪、俠溪。
痰濁頭痛者,太陽、陰陵泉、豐隆。
瘀血頭痛者,加阿是穴、血海、膈腧、內關。
操作:毫針瀉法。
方義:百會、頭維疏通頭部經(jīng)絡氣血。風池活血通經(jīng),清利頭目,調和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