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養(yǎng)生要注意什么
冬季養(yǎng)生要注意什么。
“一笑煩惱跑,二笑怒氣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樂逍遙。天天開口笑,壽比彭祖高?!弊杂腥祟愇拿饕詠?,長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標,養(yǎng)生不應只是調侃或者賣弄,而是必須認真地踐行。您對四季養(yǎng)生是如何看待的呢?為滿足您的需求,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立春養(yǎng)生要注意什么”,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二、立春養(yǎng)生的食譜三、立春節(jié)氣的相關習俗立春養(yǎng)生要注意什么
1、立春養(yǎng)生要注意早起早睡
《黃帝內經》說:“春三月,此謂發(fā)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fā)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也。逆之則傷肝……”。意思是說立春開始后自然界生機勃勃,萬物欣欣向榮,這時人們應當順應自然界生機勃發(fā)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體,使情志隨著春天生發(fā)之氣而不可違背它,這就是適應春天的養(yǎng)生方法。違背了這種方法,就會損傷肝,這是因為春天生養(yǎng)的基礎。因此,春季以舒暢身體,調達情志為養(yǎng)生方法。
2、立春養(yǎng)生要注意防止舊病復發(fā)
古諺語:“百草回芽,舊病萌發(fā)。”可見立春后是疾病多發(fā)的季節(jié)。春天的多發(fā)病有肺炎、肝炎、流腦、麻疹、腮腺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對于有肝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別注意調養(yǎng)預防。
3、立春養(yǎng)生要注意適當增減衣服
雖然立春意味著春天的來臨,但冬季的低溫并不會立刻回升,至少需要10天~15天的過渡時間。如果過早脫掉冬裝換春裝,容易在一冷一熱的氣溫變化中,因為不適應而受寒,從而導致感冒、氣管炎、關節(jié)炎等疾病。所以立春后最短也要再“捂”10~15天。
早春時節(jié),應該提前了解氣溫變化,適當增減衣物。
4、立春養(yǎng)生要注意飲食保健
立春養(yǎng)肝,宜多吃辛溫發(fā)散的食物,如多用豆豉、蔥、姜、韭菜、蝦仁等有利陽氣生發(fā)的食物來調味;還要少酸多甘,多食用口味微甜的甘潤食品,如大棗、百合、梨、桂圓、銀耳、蘿卜等。
立春后麻辣火鍋要少吃,羊肉、狗肉以及過于辛辣及油炸食物都要少吃,因為這些食物都可能損耗陽氣,導至上火。
立春養(yǎng)生的食譜
1、家常木須肉。材料:黑木耳、瘦肉、雞蛋2個、黃瓜、油、料酒、花椒、醬油、鹽、雞精、淀粉、蔥、姜、蒜末兒適量。
做法:黑木耳泡發(fā)洗凈,撕成小塊,黃瓜切片;瘦肉切片放入碗中,倒上少許料酒、醬油和一點點淀粉或嫩肉粉,拌勻漬一會兒;雞蛋磕入碗中,打散;炒鍋置于火上,放油,油熱后把雞蛋攤熟,打散,盛出;再添些油,油熱后下花椒,待花椒變色出香味后把花椒撈出,放肉片翻炒,斷生后放蔥、姜、蒜末兒、醬油翻炒,上色后把雞蛋、木耳、黃瓜倒入繼續(xù)翻炒,加少許鹽,也可以加點湯或水,最后放些雞精,炒勻出鍋。
2、韭菜蝦皮炒雞蛋。材料:韭菜一把洗凈、雞蛋2-3個、鹽、蝦皮適量。
做法:韭菜洗凈切小段,雞蛋破殼后打勻。炒鍋上火,植物油燒溫熱后,放入蝦皮煸炒至香。然后倒入打勻的雞蛋,待雞蛋炒得稍有固定形狀后將韭菜倒入。煸炒一陣后加鹽,姜末、味精,再翻炒一陣即可。
立春節(jié)氣的相關習俗
1、迎春活動。在古時候,立春之日天子會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貋碇?要賞賜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這種活動影響到庶民,使之成為后來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動,到現(xiàn)在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歷史了。
2、據唐《四時寶鏡》記載:“立春,食蘆、春餅、生菜,號‘菜盤’。立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吃春餅,俗稱”咬春“。不同地方的習俗,吃的東西不一樣,不過普遍都是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寓意迎接新春。
3、立春養(yǎng)生?!端貑柌貧夥〞r論》說:”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到了立春,我們就應該考慮調養(yǎng)身體,食辛甘發(fā)散之品,忌食酸收之味。
相關知識
立春習俗以及要注意什么
1、立春習俗有哪些
1.1、迎春: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必須做好準備,進行預演,俗稱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進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
1.2、鞭春牛:浙江地區(qū)迎春牛有其特點。迎春牛時,依次向春牛叩頭。拜畢,百姓一擁而上,將春牛弄碎,搶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欄內。由此看出,鞭春牛還是一種繁殖巫術,即經過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欄內就可以促進牛的繁殖。
1.3、咬春習俗:立春時還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餅、咬春蘿卜、五辛盤等,在南方則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賣春卷的小販。
1.4、立春搶春:這里的“牛土”或“牛紙”是指在官署鞭春之后,也就是在土?;蚣埮1淮蛩橹?圍觀的民眾搶得的土塊或紙片。人們相信,牛土或牛紙可以帶來吉利。因為人們認為春牛是春的象征,所以爭搶“牛土”或“牛紙”的行為稱為“搶春”。
2、立春注意之一
立春這一天,出嫁了的閨女不能回娘家。為什么呢?春乃一年之始,古時女子出嫁便是婆家人了,那就不能把婆家的運氣帶回娘家啦,再就是,春歸娘家去,來年又一春,就是要再嫁人了。
3、立春注意之二
立春之日不看病,如果看病就意味著一年都沒有好運氣。這個說法不過是去討個好彩頭,就像大年初一不看病一樣。
古人的做法對嗎?其實,氣候變化、季節(jié)交替是很多慢性病出現(xiàn)起伏的原因。這一點在呼吸內科疾病中體現(xiàn)得十分明顯,如慢性支氣管炎、慢阻肺、哮喘、肺炎等等,都容易在季節(jié)交替的時候發(fā)病。
適合在立春時節(jié)吃的食物
中醫(yī)認為,春季與五臟中的肝臟相對應,很容易發(fā)生肝氣過旺,對脾胃產生不良影響,妨礙食物正常消化吸收。甘味食物能滋補脾胃,而酸味入肝,其性收斂,多吃不利于春天陽氣的生發(fā)和肝氣的疏泄,還會使本來就偏旺的肝氣更旺,對脾胃造成更大傷害。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經常吃山藥或大棗,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如果將大棗、山藥、大米、小米一起煮粥,不僅可以預防胃炎、胃潰瘍的復發(fā),還可以減少患流感等傳染病的幾率,因此非常適合春天食用。
除了大棗和山藥之外,甘味的食物還有:大米、小米、糯米、高粱、苡米、豇豆、扁豆、黃豆、甘藍、菠菜、胡蘿卜、芋頭、紅薯、土豆、南瓜、黑木耳、香菇、桂圓、栗子等,每人可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最好多吃一些。此外,要少吃黃瓜、冬瓜、綠豆芽等寒性食品,它們會阻礙春天體內陽氣的生發(fā);多吃大蔥、生姜、大蒜、韭菜、洋蔥等溫性食物,能起到祛陰散寒的作用。
立春的由來
中國古代將立春的十五天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說的是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蘇醒,再過五日,河里的冰開始溶化,魚開始到水面上游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
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在氣候學中,春季是指候(5天為一候)平均氣溫10℃至22℃的時段。
導讀:秋分養(yǎng)生要注意什么?今天是二十四節(jié)氣的秋分節(jié)氣,秋分預示著夏季將徹底結束,秋季的全面開始。從養(yǎng)生角度看,秋季可是很關鍵的節(jié)氣。因為漫長炎夏與冷冬的交替,需要更多呵護,讓身體能夠儲存能量度過寒冬。那么,秋分養(yǎng)生要注意什么呢?下面一起來看看。
一、秋分養(yǎng)生要注意什么?
祖國醫(yī)學認為,人體的生理活動要適應自然界陰陽的變化,因此,秋季要特別重視保養(yǎng)內守之陰氣,凡起居、飲食、精神、運動等方面調攝皆不能離開養(yǎng)收這一原則。
1、飲食滋潤防秋燥
在飲食攝養(yǎng)上,因秋屬肺金,酸味收斂補肺,辛味發(fā)散瀉肺,所以秋日宜收不宜散,要盡量少食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甘潤的果蔬。同時秋燥津液易傷,引起咽、鼻、唇干燥及干咳、聲嘶、皮膚干裂、大便燥結等燥癥,宜多選用甘寒滋潤之品,如百合、銀耳、淮山、秋梨、藕、柿子、芝麻、鴨肉等,以潤肺生津、養(yǎng)陰清燥。廣東民間歷來秋日最多潤養(yǎng)的湯水,此時正是大有所用,如青蘿卜陳皮鴨湯、玉竹百合豬瘦肉湯、木瓜粟米花生生魚湯、沙田柚花豬肝湯、無花果白鯽湯、霸王花蜜棗豬月展湯等都是家庭養(yǎng)生之品。
2、進補切不可亂補
根據中醫(yī)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的原則,現(xiàn)在已經進入秋季進補的季節(jié),但秋季進補也不可亂補,應注意五大禁忌。首先,忌無病進補。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比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能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還會引起發(fā)胖。此外,血液中膽固醇增多,還易誘發(fā)心血管疾??;其次,忌慕名進補。一些市民盲目認為價格越高的藥物,就越能補益身體,但事實上,過量濫用滋補品反而可能會導致過度興奮、煩躁激動、血壓升高,甚至引起鼻孔流血等。
3、選擇輕松平緩的運動
秋季養(yǎng)生,應以收為主。運動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還可適當進行一些耐寒鍛煉和有氧運動,比如:登山、步行、打太極拳、騎自行車、跳舞等。適當的冷水鍛煉對預防傷風感冒、流鼻涕、支氣管炎也有一定效果。因此,平時可用冷水洗臉、洗腳、浴鼻,身體健壯的人還可洗冷水浴等。
4、注意預防風寒
秋季早晚溫差大,應根據天氣變化和每個人的體質情況,及時增減衣物,預防風寒。但也不必過早多穿衣,應注意耐寒鍛煉,也就是常說的秋凍。如果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不要穿著單衣去戶外活動,應根據戶外氣溫變化,增減衣物。鍛煉時,不宜一下子脫得太多,應等到身體發(fā)熱后,才可脫下。鍛煉后,切忌穿著汗?jié)竦囊路诶滹L中逗留,以防身體著涼。
5、頤養(yǎng)精神
在精神養(yǎng)生方面,要看到秋季氣候漸轉干燥,日照減少,氣溫漸降,人們的情緒未免有些垂暮之感,故有秋風秋雨愁煞人之言。所以這時,人們應保持神志安寧,減緩秋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同時精神情緒上要看到積極的一面,那就是金秋季節(jié)時,天高氣爽,是開展各種運動鍛煉的好時機,登山、慢跑、散步、打球、游泳、洗冷水浴;或練五禽戲,打太極拳、做八段錦、練健身操等。在進行動功鍛煉的同時,可配合靜功,如六字訣默念呼氣練功法、內氣功、意守功等,動靜結合,動則強身,靜則養(yǎng)身,則可達到心身康泰之功效。
6、早睡早起
要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哪怕比以往早10分鐘,也是進步。尤其是女性朋友,更要注意早睡早起。夜愈深,寒氣愈重,寒氣很容易入侵體內,給以后腰腿疼痛埋下隱患,還會導致咳嗽等疾病。秋日清晨氣溫低,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增減衣服。在鍛煉時不宜一下子脫得太多,應等身體發(fā)熱后,方可脫下外衣。尤其是老年人外出運動更要注意早晚溫差,以免受涼。
二、秋分不宜錯過的種美食:
1、石榴
石榴不僅美味,營養(yǎng)也非常豐富。石榴富含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在人體消化道中不會被酶分解,既可以防止便秘,又能緩解腹瀉。吃石榴不吐子可雙向調節(jié)胃腸功能、助消化。石榴籽富含大量維生素C、多酚類物質,這些物質有延緩衰老的作用。
2、銀耳
銀耳價值堪比燕窩,具有強精、補腎、潤腸、益胃、補氣、和血、強心、壯身、補腦、提神、美容、嫩膚、延年益壽之功效。銀耳中富含天然植物性膠質,具有很好的潤膚功效,再加上它的滋陰作用,確為秋季潤燥的絕佳補養(yǎng)品。
3、荸薺
荸薺又叫馬蹄,有地下雪梨的美譽。荸薺性味甘寒,有清肺利咽、化濕祛痰等功效,對預防秋燥咳嗽、咽喉不適、口干欲飲等癥有一定效果。除了生吃外,也可煮、炒、燒、煨。但荸薺不易消化,脾胃虛寒、消化功能較差者及兒童、老人不宜多吃。
4、百合
百合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脫甲秋水仙堿和鈣、磷、鐵及維生素等,是老幼皆宜的營養(yǎng)佳品。中醫(yī)用百合作為止血、活血、清肺潤燥、滋陰清熱、理脾健胃的補藥?,F(xiàn)代研究表明,百合具有明顯的鎮(zhèn)咳、平喘、止血等作用,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和增加液體免疫功能的活性。
5、菜花
菜花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類物質,每200克新鮮菜花可為成年人提供一天所需維生素A的75%以上。其維生素C的含量更為突出,比常見的大白菜、黃豆芽菜含量要高3-4倍,比柑桔的含量要多出2倍。中醫(yī)素來有色白入肺之說,秋天是呼吸道感染疾患多發(fā)季節(jié),潔白的菜花無疑是一種適時的保健蔬菜。
6、山藥
山藥被稱為神仙之食,秋季進補飲食中適當食用山藥,有助延年益壽。山藥中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黏液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眾多營養(yǎng)素,有助保健腸胃、預防心血管疾病、延長人體壽命。對于秋乏的人群來說,吃點山藥有助于抵抗秋乏。
導讀:小滿養(yǎng)生要注意什么?小滿節(jié)氣即將到來,小滿節(jié)氣過后天氣會變得悶熱、潮濕,做好養(yǎng)生工作很關鍵,那么小滿養(yǎng)生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小滿養(yǎng)生的12個注意事項。
小滿養(yǎng)生要注意什么?
1、少熬夜
由于小滿節(jié)氣后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疲勞。如果長期熬夜,造成人的生理機體和新陳代謝系統(tǒng)的紊亂,導致內熱上火,很容易引起便秘、口腔潰瘍、咽痛等上火癥狀。所以,在炎炎夏日預防內熱的有效方式,就是規(guī)律作息,避免熬夜。
2、穿衣講究
小滿過后,氣溫逐漸升高,此時的著裝宜寬松舒適,不僅活動方便,而且通風透涼,有利于散熱。一般來說,服裝覆蓋身體面積越小,體溫散失越快,但在炎熱的夏季,不要誤以為穿的越露就會越涼快,因為只有當外界氣溫低于皮膚溫度時,暴露才會有涼快感。當外界氣溫高于皮膚溫度時,暴露面積不宜超過人體總表面積的25%,否則熱輻射就會侵入皮膚,反而更熱。
3、避免受寒
小滿后氣溫明顯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會較涼,氣溫日差仍較大,尤其是降雨后氣溫下降更明顯,所以要避免貪圖涼快而著涼受風,尤其是晚上睡覺時。否則寒濕邪氣停留肌膚,郁而化熱,易引起風疹、濕疹等皮膚疾??;駐留關節(jié),容易引發(fā)各類風濕性疾病等。雖然現(xiàn)在一般不會在石頭或冷地上睡覺了,但空調、涼席、冷水澡、短裙等所帶來的寒濕未必就小。若不慎受濕寒,可通過運動或熱水澡將濕邪祛除。
4、慎洗冷水澡
小滿之后,也是因為天氣漸熱的原因,許多人喜歡用洗冷水澡。對此,專家特別提醒說,冷水澡雖好,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的,如體質弱者或患有高血壓、關節(jié)炎者就不宜洗冷水澡,以免對身體造成傷害。
5、少吃冷食
進入小滿后,氣溫不斷升高,人們往往喜愛用冷飲消暑降溫,但冷飲過量會導致腹痛、腹瀉等病癥。此時進食生冷飲食易引起胃腸不適而出現(xiàn)腹痛、腹瀉等癥,由于小兒消化系統(tǒng)發(fā)育尚未健全,老人臟腑機能逐漸衰退,故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現(xiàn)此種情況。因此,飲食方面要注意避免過量進食生冷食物。
6、不要亂發(fā)脾氣
天熱人易出汗,而中醫(yī)向來視汗為心之液,出汗過多自然易消耗心臟陰液,導致心陽更加虛亢,人也會覺得疲累,這叫壯火食氣,也就是火太壯會消耗掉我們身體里的氣。因此,在夏季這種暑氣當道的氣候條件下,需要時時關注心火對人體的傷害。首先,就是不要亂發(fā)脾氣,火上澆油?!端貑査臍庹{神大論》中也提到使志無怒,就是要人注意不要因為心情煩躁而濫發(fā)脾氣。使氣得泄,若所受在外,要氣之宣泄平和、暢達,如其所受在外―樣舒暢。
小滿養(yǎng)生的注意事項還沒有介紹完,請您接著往下看。
7、預防皮膚病
由于夏季天氣濕熱,易滋生蚊蟲,引起皮膚瘙癢或感染等癥狀,所以,預防很重要。這就要求注意居家和個人的衛(wèi)生。勤換洗曝曬被褥和貼身衣物,鏟除病菌在濕熱天氣里滋生蔓延的溫床。
8、注意飲食衛(wèi)生
進入小滿時節(jié),由于天氣變熱,食物很容易變質腐敗。病從口入,所以,要尤其注意飲食衛(wèi)生。盡量避免吃生冷食物,不吃隔夜食物,對于消暑降溫的飲品,也要適可而止,從而有效預防腹痛、腹瀉等疾病。
9、適宜戶外運動
小滿節(jié)后早、晚天氣較涼快,更適合戶外運動,而以散步、做操、打太極拳等最為適宜。另外下棋、書法、釣魚等,也是值得推薦的修身養(yǎng)性的方式。而在小滿開始后的夏季,運動不宜劇烈,以防止大汗淋漓,傷陰也傷陽。
10、多吃素食
進入小滿后,氣溫不斷升高,飲食調養(yǎng)以清爽清淡的素食為主,可常吃具有清利濕熱、養(yǎng)陰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綠豆、冬瓜、黃瓜、黃花菜、水芹、荸薺、黑木耳、胡蘿卜、西紅柿、西瓜、山藥、鯽魚、草魚、鴨肉等,忌吃肥膩油煎等容易生濕助濕的食物。
11、少食辛辣肥膩、生濕助濕的食物
小滿過后,雨水漸多,空氣滋潮濕熱,容易引起風疹、濕疹、濕性皮膚病等疾病,所以在飲食方面要少吃辛辣肥膩、生濕助濕的食物。如生蔥、生蒜、生姜、芥末、胡椒、辣椒、海魚、蝦、蟹、牛、羊、狗、鵝肉食物,要在小滿節(jié)后適當節(jié)制攝取。
12、多吃點苦
天熱吃苦,勝似進補。一到夏天,因為炎熱,很多人會食欲不振。而苦味菜勝在入心經而降心火,去心火而神自安,人的味蕾對苦味比較敏感,而且吃了苦食可以瀉火解暑,健脾開胃,增加食欲,促進消化,正是一舉多得。
小滿養(yǎng)生要注意什么?小編介紹的12點有沒有幫助呢,僅供參考喔!
想要身體健康,想要快樂幸福的生活,那么大家是應該要對養(yǎng)生保健多加重視一些的,平日里在生活飲食起居等各個方面多加注意一些,可在很大程度上防范疾病的發(fā)生?,F(xiàn)在我們正處于炎熱的夏季,那么你知道夏季養(yǎng)生要注意什么嗎?
一、頸椎最怕吹:夏天天氣越來越熱了,溫度越來越高了,人們也越來越貪涼了,因此大家都喜歡吹空調和吹電扇,但是頸椎最怕吹,大家一定要注意。頸椎對著空調吹,周圍的軟組織會產生病變,形成肌肉和皮下組織的慢性炎癥,造成頸部持續(xù)痙攣、后背酸痛等后果。建議室內空調溫度不要低于25攝氏度,肩背部不要直對著空調,如果溫度不能自行調節(jié),可以在肩上搭個披肩,晚上洗個熱水澡。
二、喝水最怕快:夏天天氣熱人們當然是更容易出汗的了,而出汗多就易導致身體內的水分缺換,因此喝水就多,而喝水最怕喝的特別快。由于氣溫高,身體缺水速度也會加快,很多人習慣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會快速進入血液,在腸內被吸收,使血液變稀、血量增加,心臟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會出現(xiàn)胸悶、氣短等癥狀,嚴重的可能導致心肌梗死。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100—150毫升,身體吸收得更好,也不能貪涼,10度以上的溫水對身體最好。
三、眼睛最怕曬:眼睛是我們心靈的窗戶,相對于身體的其他器官來講眼睛是非常脆弱的,可是夏天陽光強烈,大家一定要注意眼睛最怕曬。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專家提醒,眼睛喜涼怕熱,不注意防曬,很容易提前老化,并引發(fā)各類眼疾。如果要在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外出,最好戴上太陽鏡、帽子或打遮陽傘,太陽鏡顏色以茶色、淡綠色防紫外線效果最佳??梢远喑渣c養(yǎng)眼的食物,比如桂圓、山藥、胡蘿卜、紅棗等;夏天細菌繁殖快,盡量少用手揉眼睛;流水洗臉,可減少眼睛疾病。
四、晨練最怕早:大家都知道,夏天的天是亮的很早的,有些人睡不著或是為了身體健康就早早的起床去去公園或是一些場所進行晨練,殊不知晨練是不宜早的。夏天天亮得早,不少人早早到公園去晨練。但夏季空氣污染物最多,一般早晨6點前還未完全擴散。另外,日出之前,因為沒有光合作用,綠色植物附近非但沒有過多新鮮氧氣,相反積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對健康不利。因此,夏季晨練時間不宜早于6點。
五、家里最怕灰:養(yǎng)生保健是要注意干凈衛(wèi)生的,這是最為基礎的,尤其是在夏天天氣悶熱,細菌更易繁殖,所以夏天養(yǎng)生很怕家里有灰塵,大家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時常打掃衛(wèi)生才是。夏天悶熱、濕度大,使得灰塵更容易附著在空氣里,進入人的皮膚和體內。由于肉眼很難發(fā)現(xiàn),人們常常疏于清理,它們長期漂浮在空氣中,并大量附在物品表面,成為空氣中塵螨及霉菌孢子的棲身地。這些臟東西會趁機進入呼吸系統(tǒng),進而引發(fā)哮喘、鼻炎等多種疾病。建議夏天應增加清潔的次數,兩三天打掃一次。
六、腸胃最怕涼:夏天熱人們貪涼也穿的少,而這種情況之下是很容易導致腸胃著涼的,針對于也是不利于夏天我們更好的養(yǎng)生保健的。夏天是腸道疾病的高發(fā)期,專家建議,這個季節(jié)少吃太涼的東西,尤其早晨起床時和晚上臨睡前。為了及時給“腸胃”保暖,吃涼拌食物時,不妨加點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殺菌。
夏天這個季節(jié)的一大特點就是溫度高,天氣熱,我們在注意防曬防暑的同時還要注意很多方面,這些方方面面都做到位了我們才能夠更好的養(yǎng)生保健,保護身體的長久健康,輕松健康快樂的度過這個夏季。
冬季養(yǎng)生要注意什么
1、冬季養(yǎng)生要注意什么之不妄作勞
冬季不應該熬夜,要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以利陽氣潛藏,陰精積蓄。冬氣之應,養(yǎng)藏之道,在冬季鍛煉身體應當適當,不能像其他季節(jié)一樣揮汗如雨,微微出汗即可;在冬季應該適當減少洗澡的次數,更不能長時間泡熱水澡,經常洗桑拿,以免耗散人體陽氣;同時在冬季應該注意節(jié)制房事,調養(yǎng)生息,使精氣藏。
2、冬季養(yǎng)生要注意什么之不妄吃
冬季天寒地凍,吃上一頓麻辣火鍋,出上一身汗,好多人會感到很舒服,殊不知這是在耗散人體的陽氣。在冬季應該以補養(yǎng)陰精為主,切不可妄用大熱之品。當然在冬季更不能吃一些寒涼之品,以免損傷脾陽,影響脾胃運化,破壞消化系統(tǒng)。
3、冬季養(yǎng)生要注意什么之補充充足的水分
冬日雖排汗排尿減少,但身體各部位的細胞仍需水分滋養(yǎng),以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冬季每天喝多少水合適呢?一般保證在2000—3000毫升就夠了。
4、冬季養(yǎng)生要注意什么之適當運動出汗
冬季屬陰,所以養(yǎng)生關鍵就是要防止外來寒邪入侵到體內,一定要“祛寒就溫”,但是暖并不是把空調溫度調高,也不是穿的越多越曖。如果穿得過多則會影響人體的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huán),出汗過多則更能泄氣,所以在鍛煉身體時要動靜結合,所有運動只宜微微似汗出為度。
冬季養(yǎng)生吃什么
1、冬菇
香菇又名冬菇,是人們冬天常吃的食用菌。香菇熱量低,蛋白質、維生素含量高,能提供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還能促進體內鈣的吸收,經常食用香菇對于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也有良好的效果。
2、白菜
白菜性微寒、味甘,具有解毒除熱、通利腸胃的功能。凡心煩口渴、大便不暢、小便黃少者均可常食白菜。白菜中含有較多粗纖維,還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等,白菜中的纖維素可以促進腸道的蠕動,幫助消化,防止大便干燥。
3、大蒜
冬季是感冒的多發(fā)季節(jié),可吃多吃大蒜原因在于,大蒜中的大蒜素可刺激白細胞生長,增強人體抗炎能力。
4、牛肉
作為最常見的肉類之一,牛肉的蛋白質含量非常高,氨基酸組成也非常接近人體需要,有滋養(yǎng)脾胃、強筋健體的食效,適合作為冬季的補益食品。
冬季養(yǎng)生喝什么湯
1、阿膠鯽魚湯
制作方法:首先將鯽魚洗凈后瀝干,并用廚房紙巾擦干表面水分。阿膠30g,蔥打結,姜切片。鍋內熱油,爆香幾片姜片,加入鯽魚煎透,煎至兩面的魚肉變色。
鍋內加入足量的水,加入蔥和姜,大火煮開,加入適量花雕酒,繼續(xù)煮至酒氣消散。
撇去浮沫后轉中火,保持一定的沸騰,再加蓋燉煮至湯色發(fā)白大約30分鐘。加入阿膠,繼續(xù)煮大約10分鐘,根據個人口味加適量的鹽,略煮即可。
食用功效:消食化滯,健脾益胃,明目潤膚。鯽魚湯有潤燥滋補的作用,適合秋冬季節(jié)食用。
2、紅棗阿膠烏雞湯
制作方法:將烏骨雞洗凈切塊,放在盆里,加入適量的鹽、料酒、生姜腌15分鐘左右。將阿膠、黑木耳、紅棗洗凈,以備用。把材料一起放入鍋中,再加入適量清水,用大火蒸至水開,再轉中火蒸30-45分鐘。
食用功效:阿膠烏雞湯具有補氣血、養(yǎng)顏、提高免疫力。阿膠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并有防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