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為什么要放風箏
為什么要養(yǎng)生。
“心靜乾坤大,心安理數(shù)明,只有理性的清靜才能大智大慧,大徹大悟?!别B(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很多中老年人關注的話題,養(yǎng)生關系著每一個的生活質量。面對四季養(yǎng)生紛繁的話題,我們?nèi)绾握_認識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三月三為什么要放風箏》,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導讀:三月三為什么要放風箏?江南三月三有放風箏的習俗,除了鍛煉身體外,還有其他寓意,那么三月三為什么要放風箏呢?小編為您介紹三月三放風箏的來歷。
三月三為什么要放風箏?
三月初三,江南一帶有放風箏的習俗。大家紛紛走出戶外放飛箏,既陶冶情操又鍛煉了身體。三月三這個節(jié)日是非常重要的,人們在悶了一冬天后,這天應該去郊外活動活動,呼吸新鮮空氣,以放松心情。
江南人民自古就有清明放風箏的習俗。滬諺二月二,搓麻線,三月三,放風箏,又如,楊柳青,放風箏。人們在放風箏時,時而牽線奔跑,時而仰首遠望,不但有春天的喜悅和情趣,而且還能強身健體。民間還有說將風箏送上天空,將線剪斷,任其飄逝,將把一年的病痛和煩惱一同帶走。
三月三為什么要放風箏?三月三上巳或清明節(jié)期間賽紙鳶、放風箏民俗,起源于民間斷鷂放災信仰。初時,人們將所有的災病寫在紙鳶上,待風箏高飛之際,剪斷風箏線,當紙鳶隨風飄逝之時,也象征著所有的災病都隨風箏一一消逝。
藏族老人放風箏,至今還在風箏和線的接頭處,插上一柱香,風箏飛到一定高度時,香火將線燒斷,風箏便隨風飄去,飄得越遠,說明自己越健康長壽。另一方面,農(nóng)家更希望那些在田畝上空的紙鷂能驅走畦間的惡鳥、害蟲,以祈得一年五谷豐登。
放風箏有利于身心健康!《燕京歲時記》云:放風箏,最能清目。《續(xù)博物志》又云:放風箏時引絲而上,令小兒張口仰視,可泄內(nèi)熱。
放風箏是一項綜合性的體育運動。放風箏時有跑有停,有進有退,軀干、四肢動作協(xié)調(diào)、連貫、自然,幾乎全身的骨骼和肌肉都要參與活動。尤其是在寬敞開闊的場地放風箏,這是最好的空氣浴,在風和日麗的大自然中放風箏,也是最好的日光浴。
放風箏時人的呼吸或急或緩,心率快慢有度,可增強心肺功能,促進機體新陳代謝,改善微循環(huán),延緩器官老化。經(jīng)常放風箏,可提高生活質量,不僅能防治頸椎病,其他一些老年性疾病也會由此大為減少。
對于時下青少年沉湎網(wǎng)絡、缺少運動、體質偏弱的普遍現(xiàn)象,春天外出放風箏無疑是一項集休閑、娛樂、有益身心于一體的健康戶外運動。
哪些地方是適合放風箏的地帶?
對放風箏地點的選擇,大家都有一些了解,在這里,也給大家做了一個總結:首先我們最好選擇空曠的地方。因為空曠的地方,利于更好地、自由地放風箏,避免因為放風箏起跑階段沒有足夠的空間而導致碰撞或者風箏被掛。
其次是要選擇沒有電線、樹等障礙的地方。因為放風箏最忌諱在有電線、大樹、鐵路沿線、房子等障礙物附近,因為在這些地方一不小心就會出現(xiàn)風箏掛在障礙物上,嚴重時候會出現(xiàn)觸電等人身安全事故。
另外,還應該選擇人少、風箏少的地方,因為人多不利于起跑,風箏多會出現(xiàn)風箏線纏繞等情況。
特別要注意了,不要在機場附近放風箏。《民用機場管理條例》第七十九條規(guī)定:放飛影響飛行安全的鳥類、放飛無人駕駛的自由氣球、系留氣球或其他升空物體;由民用機場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改正,情節(jié)嚴重的,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放風箏要特別注意風箏線。
人們在享受放風箏的快樂的同時,要注意預防安全隱患。那么放風箏還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放風箏要注意什么?
入春是最適宜放風箏的季節(jié),但專家提醒,風箏線普遍拉力大、切割性強,操作時應提高警惕,避免意外傷人。那么放風箏要注意什么呢?
1、選擇相對溫和的天氣。避免陰天,揚沙等極端天氣。
2、風箏的選擇。選擇骨架牢靠,線繩結實的風箏。
3、穿著相對寬松的運動裝。
4、放風箏時,如風力過大,要注意緩慢放線,以免放線過快劃傷手,或線軸高速旋轉打傷手指,以及放線過快導致對風箏失去控制。
5、收線時要抓牢線軸,以防脫手,打傷手指。放大風箏時,最好戴上手套。遇到大風或則風箏被纏,及時放手。放飛大風箏,應選擇滑輪式線圈,不要使用需要手工繞線的線板,以免風箏線纏繞手指受傷。
6、如風箏脫手飛走,盡量不要追趕,以免發(fā)生其他傷害,并注意其飛行路線,及時告知他人躲避,以防止手柄誤傷他人。與其他放風箏的人保持適當距離,以免風箏線纏繞,失去控制。風箏線繃斷,應把線整理帶走,否則可能傷及路人。
7、在放風箏的過程中,每隔30~40分鐘就要輕輕低頭活動活動頸部,然后再坐下休息5~10分鐘,以放松頸部,緩解頸部疲勞。
8、兒童放風箏要選擇適合兒童的小型風箏,大人也要在一旁看護,防止出現(xiàn)風大拖拉傷及孩童等危險。
9、要提醒旁觀人群,別站在風箏底下,最好在放風箏人的身后去看,以便發(fā)生意外時可以及時閃躲。
10、撿風箏時不要去捋放飛線,如果突然起風,軟線有可能瞬間變成鋼絲。
放風箏時要小心風箏線
放風箏時需要適度的風,3級左右比較適宜,較大的風力容易將風箏折斷。同時專家提醒大家,放風箏的時候千萬要避開機場、電線桿、火車道、馬路等。如果風箏線因某種原因斷掉的話,要將斷線全部回收,否則斷線很可能會成為路人行走或是騎車時的傷人利器。
風箏線的確有一定的危險性?,F(xiàn)在的風箏線主要由魚線或者玻璃纖維絲構成,非常堅韌,在高空飛行中,不小心碰到,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每年三四月份,都會接到一些因為被風箏割傷的病例。但都是一些輕微的割傷。因此,在路過或者是放風箏時,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被緊繃的風箏線割傷。如果遇到被類似風箏線割傷的情況,要及時到醫(yī)院接受救治。
相關知識
春季是養(yǎng)生的好時節(jié),除了要在飲食上注意調(diào)節(jié)以外,還應在身體的運動上給予自己更多的關注。立春過后,各地就會慢慢進入春天,這個時候,放風箏是非常不錯的養(yǎng)生健身運動。它對于幫助恢復人體各個器官的功能有著很好的療效,大家應當都加入進來。
春季正是放風箏的大好時節(jié),放風箏這項運動同時也是我國一項傳統(tǒng)的民間體育運動,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有強身健體、防病治病的作用。春天在戶外放風箏除了能強身健體,促進人體血液循環(huán),加快新陳代謝,還能呼吸到室外的新鮮空氣,排出堆積在身體內(nèi)一個冬天的濁氣,一舉多得。是許多養(yǎng)生專家都強烈推薦的春季養(yǎng)生健體好運動。
放風箏時,人們的心情舒暢,精神愉快,可使處于緊張狀態(tài)的大腦皮層和腦血管放松,使大腦皮層得到休息,因此對神經(jīng)衰弱及失眠癥有治療作用。
放風箏同時還益于緩解眼睛的疲勞,因為放風箏時極目遠眺風箏的千姿百態(tài),能調(diào)節(jié)眼部肌肉和神經(jīng),消除眼睛疲勞,達到保護和增強視力的目的,對防治近視眼、老花眼及視神經(jīng)萎縮極為有利。
經(jīng)常放風箏,可以保持頸椎、脊柱的肌張力,保持韌帶的彈性和椎關節(jié)的靈活性,增強骨質代謝,加強頸椎、脊柱的代償功能,既不損傷椎體,又可預防椎骨和韌帶的退化。
放風箏還可以陶冶情操,啟迪智慧,風箏的造型和扎繪,無不與各地的風俗、習慣、文化素質和審美意識密切相關,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能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和藝術欣賞能力。
另外,由于放風箏的時候要仰頭觀望,所以要選擇平坦的場地,因為在放風箏的過程中,人經(jīng)常要倒行,而且注意力多集中在空中,需要特別注意防止絆倒摔傷;還要注意風向與太陽的關系,注意防止太陽光對眼睛造成的傷害。放風箏還要注意仰頭不宜過久,仰頭時間太久,容易造成頸肩部肌肉緊張,疲勞,加重病情。老年人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狀況,調(diào)節(jié)參與運動的時間長短,運動前還應充分活動頸項部。同時,有椎動脈供血不足者在參與此項運動時,要盡量避免突然轉頭,防止椎動脈供血不足而發(fā)生腦血管意外。
春天百花盛開,風和日麗,此時去野外放風箏不僅讓人心曠神怡,增添生活樂趣,而且在藍藍的天空下,五彩繽紛的風箏搖曳翻騰,讓人手腦協(xié)調(diào),身心強健。放風箏老少皆宜,集娛樂、健身于一體。春天來了,讓我們快去放飛風箏吧!放風箏對強健身心有很大的作用。
吐故納新升陽氣
春天一到,陽氣升發(fā),人體的氣血也有往外透發(fā)的趨勢。據(jù)《博物志》載:“引線而上,令小兒張口仰視,可泄內(nèi)熱?!边@時期活動身體,使氣血運行加快,有利于人體健康和發(fā)育。特別是老年人和兒童,入春后走出戶外,在陽光明媚、空氣清新之處放風箏,會使人氣血升發(fā)有序,陽氣增長有律,氣機暢達,同時可接受紫外線的照射,促使陽光與皮膚的光合作用,促進骨骼的生長發(fā)育和鈣化,增強抗病能力。
陶冶情操抒情懷
放風箏可以陶冶情操,凈化心靈。仰觀扶搖直上的風箏,可催人奮發(fā)向上,意氣風發(fā)。鄧拓有首以放風箏抒發(fā)壯志豪情的詩:“鳶飛蝶舞喜翩翩,遠近隨心一線牽;如此時光如此地,春風送你上青天。”清朝人軒治翁的一首詩可撩撥起對美好童年的回憶:“清池玉水繞山川,攜手伴友放低鴛;楊柳輕拂意欲醉,疑是夢境回童年?!笨梢?,放風箏既能增加童趣,又能調(diào)節(jié)心情,并增加昂揚向上的精神。
消除緊張解壓力
放風箏是一項戶外運動,在都市中找一塊空地是越來越困難了,只能迫使人們走向郊外,到河灘上,到田野上,走進大自然中,伴著陣陣清風,放起一只只可愛的風箏。使你忘卻煩惱,心情漸漸舒暢。好的心情正是現(xiàn)代人緩解心理壓力的好方法。
益壽延年祛病痛
中國有句古話:“鳶者長壽?!兵S就是風箏,這就是說,經(jīng)常放風箏的人壽命長。制作一只絢麗多彩、新穎別致的風箏是一種創(chuàng)造。當人們眺望自己的作品搖曳萬里晴空時,專注、欣慰、恬靜,榮辱皆忘,雜念俱無,這種精神狀態(tài)更是一種享受,其效應符合修身養(yǎng)性之道。
綜合運動利身心
放風箏時要動用手、腕、肘、臂、腰、腿、足等人體各個部位,使全身得到鍛煉。從放風箏開始,機體各部位都要在不停地運動著。當風箏上升、傾斜時,就需要奔跑、拉線、左右擺動……這些動作,都是各部位肌體的運動,同時還需手、腦、眼三者協(xié)調(diào)并用,有利身心健康。
預防近視除疲勞
近距離、長時間用眼引起眼球睫狀肌緊張,是造成近視的主要原因。放風箏時極目遠眺風箏的千姿百態(tài),能調(diào)節(jié)眼部肌肉和神經(jīng),消除眼睛疲勞,達到保護和增強視力的目的,對防治近視眼、老花眼、視神經(jīng)萎縮極為有利。也有利于防治頸椎病。
改善睡眠降血壓
放風箏時,心情舒暢,精神愉快,可使處于緊張狀態(tài)的大腦皮層和腦血管放松,使大腦皮層得到休息,故對神經(jīng)衰弱及失眠有一定的緩解改善作用。從醫(yī)學角度講,放風箏可釋放壓抑的情緒,通過排除濁氣,順暢清氣,使體內(nèi)氣息順暢,從而起到降壓作用。放風箏時精神專注,可排除雜念,心情放松,血管舒緩,血壓也就得以下降了。
導讀:三月三為什么要吃薺菜?三月三,不少地方有吃薺菜的習俗,那么三月三為什么要吃薺菜呢?有什么說法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三月三吃薺菜的由來。
三月三為什么要吃薺菜?
三月三,薺菜可以當靈丹。薺菜是陽春三月很鮮嫩的時令野菜,加上薺菜與聚財吉菜諧音,所以很受老百姓的喜歡。老南京還有三月三是薺菜花生日的說法:三月三,薺菜花賽牡丹,女人不戴無錢用,女人戴了糧滿倉。
三月三為什么要吃薺菜?還有3個主要的原因,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1、三月三吃薺菜,預防春季流行病
薺菜入藥,最大的作用是祛陳寒的功效特別強,而藥性又十分平和。三月三吃薺菜,就是為了祛除冬天積存的寒氣。
《黃帝內(nèi)經(jīng)》里說得好:冬傷于寒,春必病溫。意思是冬天受了凍,如果沒有及時化解,寒氣會深入人體內(nèi)部潛伏下來。到了春天,陽氣升發(fā),這些潛伏的寒氣發(fā)作起來,寒極生熱,就會引起流感發(fā)燒。這也是在春天特別容易產(chǎn)生各種流行病的原因。
因此,為了防止冬季的伏寒郁積化熱,在春天不能用大辛大熱的藥物,而是要用薺菜來預防春天的溫病。薺菜是平性的。它的特別之處在于,它既能祛陳寒,又能祛血熱,使得伏寒無法化為內(nèi)火,維持人體的寒熱平衡。
2、農(nóng)歷三月初采摘的薺菜藥性最好
薺菜在南方四季都有。如果做菜吃,不論什么時候采摘都可以。但是入藥的話,就以農(nóng)歷三月初采摘的薺菜藥性最好。
采藥采藥,采的就是天地之靈氣,所以不管哪一種草藥,都講究采摘時間。不是合適的時間采來的,藥效就會大打折扣。三月初的薺菜,開春發(fā)出來的第一批嫩苗剛剛成熟,儲存了整個冬季的能量,而且初春天氣還比較寒冷,生長慢,所以藥用價值最高。以后再發(fā)出來的就長得快了,藥用價值也就下降了。
3、吃薺菜煮雞蛋能避邪
薺菜又稱地菜,是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均很高的食用野菜,在我國江西等地,有三月三,薺菜當靈丹的老話,據(jù)稱,在農(nóng)歷三月初三,用薺菜煮雞蛋吃,就能保證一年中無病無痛,身體健康。盡管老話有些夸張,但薺菜的營養(yǎng)價值也是不爭的事實。
薺菜一般用來煮雞蛋,老一輩子人堅持秉承民間的說法,吃了之后能避邪,可以防止亂七八糟的怪力亂神靠近,還能預防小孩子的頭疼腦熱,大人吃了強身健體、耳聰目明。下面為您介紹薺菜花煮雞蛋的兩種常見做法。
做法一:把薺菜花洗干凈,剪成小段放入鍋里頭,放些水并煮開啰,歇刻兒再小火再篤上一段時間,使汁水盡可能釋放,然后取出薺菜花,將雞蛋剝殼打到鍋里頭,放點兒鹽和麻油,再煮片刻即可出鍋,薺菜花水浦雞蛋便大功告成,它清涼爽口香味四溢,還兼?zhèn)漯B(yǎng)生功效。
做法二:首先要把薺菜花用淡鹽水浸泡一段時間,因為薺菜花上有農(nóng)藥,把它清洗干凈,然后在把草雞蛋用百潔布輕輕清洗干凈,把薺菜花首先放在鍋底,雞蛋放在上面加水,加少許鹽小火煮雞蛋,等到水開3分鐘后將雞蛋撈出放在清水里并把雞蛋輕輕敲破,在放入薺菜花水里煮一會兒即可。
那么如何選購薺菜呢?在哪里可以找到新鮮薺菜?烹調(diào)上有什么要注意的?下面小編為你解答這些問題。
如何選購薺菜?
一般蔬菜市場上的薺菜有2個品種:一種是板葉薺菜,又叫大葉薺菜,葉片寬大,色淡;另一種是花葉薺菜,又叫百腳薺菜,葉緣缺刻深,色綠。
前者產(chǎn)量高,賣相好;后者產(chǎn)量低,但質量好,香味更濃郁,吃口更鮮美。市場選購不要為賣相所誤導,以單棵生長的為好,軋棵的質量差。紅葉的不要嫌棄,紅葉的香味更濃,風味更好。
在選購時,梗不宜太長,約25~35厘米為宜,菜葉翠綠,菜梗粗壯為好。通常食用只取菜梗,但根和葉也可食用。
建議在選購薺菜的時候,不要購買特別粗大的,盡量選擇一些單株長勢正常的薺菜。一般來說,又粗又大的野菜一般緊挨農(nóng)田,被噴灑上農(nóng)藥的可能性較大,而長勢正常的薺菜一般距離農(nóng)田較遠,被噴灑上農(nóng)藥的可能性較小。
在哪里可以找到新鮮薺菜?
因為薺菜的生長力強盛,在郊外很多地方都可以發(fā)現(xiàn)薺菜的存在。
首先是小溝邊。如果小溝邊的環(huán)境不太好,感覺薺菜比較臟或污染較大,那就換其他地方吧。除了小溝邊,麥田和稻田里同樣也可找到薺菜。因為田地里有肥料,污染也少,所以薺菜長的也很好,這樣的薺菜就是我們可以放心采摘并且食用的。第三個地方就是可以去山林里去找。在山林里挖到的薺菜也是上乘品種。
什么時間挖薺菜最好?那就是下過雨的幾天后,這時候薺菜在雨水的滋潤下長得旺盛鮮嫩,吃起來口感也是感覺最好的。
需要提醒的是,挖薺菜時應盡量遠離化工區(qū)、公路、醫(yī)院等容易受到污染的地方。采挖時一定要注意區(qū)分毒芹、曲菜娘子、狼毒草等毒草。另外,此時正是春季施農(nóng)藥的時候,請不要去公園、麥田等地挖薺菜。
推薦薺菜的三種吃法
1、早餐吃碗薺菜羹。將薺菜焯水,擠干水后切成末,嫩豆腐切成小丁,姜切成片。將少許淀粉加水調(diào)勻,在鍋中倒800毫升水,放入豆腐丁、紫菜、香菇、蛤蜊等食材,蛋液則在水開后用漏勺滴入鍋中。煮開后加薺菜碎,倒入水淀粉,待湯汁黏稠后放少許鹽和芝麻油調(diào)味。吃起來滿嘴都是清香味。
2、鮮嫩薺菜炒雞蛋。將鮮嫩薺菜焯水后撈出,擠干水分切成末備用。兩枚雞蛋打成蛋液,里面加一點點鹽。蛋液打勻后加入薺菜碎,油熱后炒熟。炒雞蛋時建議加點涼開水(約為蛋液四分之一),雞蛋更加滑嫩。薺菜炒雞蛋可拌面、拌飯或卷餅吃。
3、薺菜筍丁很鮮美。薺菜本身有鮮味,和春筍一起炒,可謂是鮮上加鮮。春筍切塊或丁后焯水過涼備用,薺菜焯水過涼,擠干水分備用。熱鍋冷油放入春筍煸炒兩分鐘,加入切成段的薺菜,快速翻炒1分鐘,加少許鹽,淋點芝麻油就可以出鍋了。
提醒,吃薺菜也是有講究的。最好將薺菜放在清水里浸泡兩個小時以上,清洗干凈之后再食用,另外,薺菜性寒,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多吃。有過敏史的人也要避免食用薺菜,以免得植物日光性皮炎。
導讀:三月三為什么要吃雞蛋?在三月三這天,民間有吃雞蛋的習俗,有些地方還用薺菜花煮雞蛋!那么三月三為什么要吃雞蛋呢?小編告訴你由來。
三月三為什么要吃雞蛋?
在南京,每逢農(nóng)歷三月初三,都有薺菜花煮雞蛋的習俗。三月三為什么要吃雞蛋?傳說三月三這一天吃雞蛋可以祈求平安,防病去災,最直接的說法就是頭不昏腦不疼。
三月三,地菜煮雞蛋的來歷,有這樣一個傳說:三國時期,名醫(yī)華佗來沔城采藥,一天,偶遇大雨,在一老者家中避雨時,見老者患頭痛頭暈癥,痛苦難堪。華佗隨即替老者診斷,并在老者園內(nèi)采來一把地菜,囑老者取汁煮雞蛋吃。老者照辦,服蛋三枚,病即痊愈。
此事傳開,人們都紛紛用地菜煮雞蛋吃,熱潮遍及城鄉(xiāng)。華佗給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初三,因此,三月三,地菜煮雞蛋,就在沔陽形成了風俗。以后逐漸傳開,在江漢平原一帶也盛行起來了。
另外,每年農(nóng)歷三月初三,是漢人迎接祖先靈魂的日子,用吃雞蛋的方式悼念祖先,并希望沾點靈氣。
雖然三月三吃地菜花煮雞蛋是一種傳統(tǒng)的習俗,其科學性還有待考證,不過從營養(yǎng)學的角度來講,地菜雖然是野菜,但是營養(yǎng)豐富,里面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維生素B和維生素C,而且鈣、鐵的含量也比較高,這些營養(yǎng)元素對人體的健康是有好處的。加上雞蛋的蛋白質含量高,卵磷脂、維生素A也豐富,這樣兩種營養(yǎng)食物放在一起,自然對身體有好處。
又因薺菜的諧音是聚財,所以人們將新鮮薺菜洗凈后捆成一束,放入雞蛋、紅棗、生姜一起煮,剝蛋喝湯,既沾一點財氣和靈氣,又能防病健身。但要注意,紅棗應在雞蛋煮熟后再放,這樣既可保證薺菜的清香及藥用功效完全滲入雞蛋中,又可讓紅棗不爛、香甜可口。
薺菜如何煮雞蛋?
1、雞蛋從冰箱里拿出,放在冷水中涼1分鐘,為防止雞蛋煮時破裂;然后開火閉蓋煮(先中大火,水燒開后,轉中小火)7分鐘,關火閉1分鐘;最后取出雞蛋,逐個敲碎。
2、薺菜洗凈,連根一起放到沸水里煮,直到湯汁變色變濃飄出薺菜味,取出煮黃了的薺菜。把薺菜汁倒入盛裝了雞蛋的盆里,撒鹽添味,讓雞蛋泡在汁里,可隨時取出食用。
吃雞蛋注意3要點
1、隔夜蛋、茶葉蛋都對身體不好
沒有完全煮熟的雞蛋隔夜之后其中的營養(yǎng)的會滋生細菌,如果吃到這樣的變質雞蛋會有害健康。由于蛋白質在煮的時候已被破壞,又是隔夜,所以營養(yǎng)價值會降低很多。同理,一煮再煮的茶葉蛋也是要注意少吃。因為茶葉中的物質和蛋白質混合會產(chǎn)生有害物質。
2、別吃生蛋
未熟的雞蛋中含有大量的大腸桿菌,不經(jīng)烹煮就食用容易引起腹瀉。因此雞蛋要經(jīng)過高溫烹煮,殺死其中的細菌后再吃。再加上生雞蛋里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它會影響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導致食欲不振、全身無力、肌肉疼痛等生物素缺乏癥。還有抗胰蛋白酶,會破壞人體的消化功能。還要注意一點,就是打蛋時要提防沾染到蛋殼上的細菌!
3、吃雞蛋要適量
盡管雞蛋的經(jīng)驗價值高,但是雞蛋不是吃越多就越好。多吃雞蛋容易造成營養(yǎng)過盛、導致肥胖。增加肝臟與腎臟的負擔。而蛋白質過剩會使尿素制造系統(tǒng)負荷過重,食入過多蛋白質,還會在腸道產(chǎn)生大量的氨、羥、酚等化學物質,對人體的毒害很大。很可能會出現(xiàn)易出現(xiàn)腹部脹悶,頭暈目眩、四肢乏力、昏迷等癥狀,也就是常說的蛋白質中毒綜合征。
三月三作為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主要是壯族人會過的一個節(jié)日,很多人雖然聽說過三月三,但是對三月三的具體情況并不是很了解,那么具體三月三是怎么樣的一個節(jié)日,在三月三的時候我們需要吃哪些食物,這是大家不清楚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跟著來看看吧。
三月三的來歷
三月三屬于壯族人民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壯族人把這一天稱為是“窩埠坡”或“窩坡”,意思就是在到垌外、田間去唱歌,所以說三月三也被稱為是“歌圩節(jié)”。也有人說三月三這一天是為了紀念劉三姐,因此三月三這一天也會被人稱為是“歌仙會”。
有的說法是古代有一對情人,會經(jīng)常唱山歌,通過專業(yè)的方法來表達愛意。但是因為受到了封建禮教的束縛,這時候兩個人就沒有辦法結為夫妻,所以說就選擇了雙雙殉情。人們?yōu)榱思o念這一對情侶,所以說在三月初三的時候會唱歌來致哀。
還有一個傳說,也是流傳最廣的,是關于劉三姐的,壯族中的歌仙“劉三姐”,會經(jīng)常用山歌,通過這樣的方法來歌頌勞動和愛情,而且還通過這樣的方法來揭露財主們的罪惡。在有一年的三月初三,這時候劉三姐在山上砍柴的時候,財主就選擇派人砍斷山藤,這就導致劉三姐墜崖身亡。而后人為了要紀念這位歌仙,所以就選擇在這一天聚會唱歌,這時候一唱就是三天三夜,因此就形成了三月三的習俗。不過這些傳說,現(xiàn)在是已經(jīng)難以考證的,但是早在宋朝的時候就有記載了。
三月三吃什么
在三月三的時候,我們可以吃的食物是比較多的,這時候首先推薦吃的就是薺菜煮雞蛋,本身春天的時候就是采食薺菜的一個季節(jié)了。這時候吃薺菜很好不錯,春季的時候我們吃薺菜,也是屬于民間由來已久的一個傳統(tǒng)習俗。所以在三月三的時候很多人會選擇吃薺菜煮雞蛋。
而且薺菜的諧音就是“聚財”,所以說在三月三的時候很多人都會選擇祭祖,在這時候需要我們借助祖先的神靈和財氣,所以說在三月三的時候,人們會把新鮮的薺菜洗凈,再選可以擇捆扎成一小束,之后再選擇放入雞蛋、紅棗以及風球,還需要我們配上兩三片生姜,煮上一大鍋之后,全家都吃上一碗,食的時候可以交發(fā)財運,也可以防治頭痛頭昏病,所以就成為了一個食療習俗了。在幫助去風濕、清火的同時,還可以腰腿不痛,這樣就可以預防春瘟的問題。
三月三的習俗
三月三的時候會有包五色糯米板的習俗,每家都需要準備好五色糯米板和彩蛋。這時候人們會采來紅蘭草、黃飯花、楓葉、紫蕃藤,然后用這些植物的汁去浸泡糯米,這樣就可以做成紅、黃、黑、紫、白這樣五種顏色的糯飯。壯家人都是很愛吃五色飯的,會把五色飯作為幸福吉祥的一種象征。不僅三月三的時候會吃,實際上在過年過節(jié)的時候都會吃些五色飯,認為這樣的吃法是非常吉利的。
三月三還會有打銅鼓的習俗,因為廣西有一些少數(shù)民族本身就有在節(jié)日慶典、祭祀的時候,擊打銅鼓的習慣存在,這樣的風俗到現(xiàn)如今也存在,主要是通過擊銅鼓的方法來表示慶賀、悼念的情感。銅鼓看說是壯族最有代表性的一種文物,這不僅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征,也是用來傳遞戰(zhàn)爭信號、陪葬,在祭祖驅邪的時候會用的一種器物。所以在三月三的時候,人們會有打銅鼓、唱山歌的習慣存在。
三月三很流行進行銅鼓舞,在表演的時候,首先要把四面銅鼓掛到村前大榕樹上,然后需要四個小伙子進行敲擊,這是作為伴奏進行的,同時前面需要放一大皮鼓,需要一個老鼓手,用雙手持棍進行敲擊,同時也是舞蹈的主要表演者。在邊敲鼓的時候,需要邊進行舞蹈,這樣才可以有正面打、抬腿打、轉身打、翻身打等各種的擊鼓動作存在,這時候的節(jié)奏需要由慢到快,反復的變化是比較多的,而且舞姿也需要靈活敏捷。還需要兩個人,一個在左肩上扛一個竹筒,右手需要拿竹棍,一邊敲竹筒的同時需要一邊舞,另一個需要拿雨帽,給擊鼓的人扇涼,而且要邊扇邊舞,三個人彼此穿插跳躍,而且配合起來自然協(xié)調(diào),是非常熱鬧的。
上面給大家介紹了三月三的一些情況,三月三作為一個特殊的節(jié)日,主要是壯族會去進行的一個節(jié)日,上面對于三月三的來歷進行了介紹,能夠發(fā)現(xiàn)三月三是一個比較特別的節(jié)日,這時候也會有一定的習俗存在,需要我們有所了解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