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該怎么防凍瘡
冬季養(yǎng)生防凍小常識。
“靜能養(yǎng)生,靜能開悟,靜能生慧,靜能明道。心靜則清,心清則明,心明則靈,心靈則聰慧清醒?!鄙鐣粩喟l(fā)展,養(yǎng)生已經成為了社會性的話題,藥物不能替代養(yǎng)生,只有觀念和行動結合的養(yǎng)生才是有效的。怎么才能作好四季養(yǎng)生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冬季該怎么防凍瘡”,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冬季該怎么防凍瘡
1、冬季防凍瘡之多用冷水洗臉
在天氣轉冷之前一定要堅持用冷水洗臉、洗手,洗后要及時擦干并涂抹護膚霜、藥用甘油、凡士林軟膏等。這樣可以增加抗寒能力,減少凍瘡的發(fā)生。
2、冬季防凍瘡之暴露部位涂抹護膚品
在寒冬季節(jié),皮膚暴露處要多加保護,出門時應戴口罩、手套、防風耳罩等。潮濕可加速體內熱量的散失,因此應經常保持服裝、鞋襪干燥。易受凍部位可擦凡士林或其他油脂類護膚品,以保護皮膚,減少熱量散失。當從戶外回到戶內時,受凍部位不宜立即烤火或用熱水浸泡肢體,而應讓肢體自然復溫。
3、冬季防凍瘡之生姜涂搽皮膚
用新鮮的生姜片涂搽常發(fā)凍瘡的皮膚,連搽數天,可防止凍瘡再生;若凍瘡已生,可用鮮姜汁加熱熬成糊狀,待涼后涂凍瘡患處,每日兩次,連涂三天,就會見效。
4、冬季防凍瘡之溫差水泡法
取一盆15攝氏度的水和一盆45攝氏度的水,先把手腳浸泡在低溫水中5分鐘,然后再浸泡于高溫水中,如此每天乾地3次,可以不可以鍛煉血管的收縮和擴張功能,減少凍瘡的發(fā)生。
5、冬季防凍瘡之抹保濕霜
每天最好抹4次保濕霜,補充流失的水分。洗手的香皂可換成多脂性香皂或含油性的洗面奶洗手。護手霜可選用含甘油、礦物質的潤手霜。敏感干性肌膚宜選含有薄荷、黃春菊等舒緩成分及甘油等滋潤型的潤手霜。
6、冬季防凍瘡之勤換鞋襪
要注意保暖和勤換鞋襪,保持干燥。尤其是手足多汗的人,在潮濕寒冷的環(huán)境中機體熱量散失更快,更易患凍瘡。
冬季防凍瘡吃什么好
1、口服維生素E
口服維生素E,每次100mg,每次三次,維生素E可以促進毛細血管血流速度加快,提高提高皮膚溫度,對防寒,防凍有很好的幫助。
2、口服硝苯砒啶片
每次口服硝苯砒啶片10-20mg,每次三次,可以擴張末梢動脈血管,減少末梢動脈血管阻力的作用,但是對于出現頭痛,心動過快,心悸,頭昏的人不能使用,本品最好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食用。
3、多吃牛、羊肉
在冬季寒冷來臨之際,多吃一些牛肉、羊肉等食物,也可以起到預防凍瘡的效果,牛、羊是高熱量食物,具有溫補腎陽的作用,可以改善營養(yǎng)供給,適當增強身體的御寒能力,減少凍瘡頻發(fā)。
4、當歸煮雞蛋
對于很多經常換凍瘡的人來說,每次到了已經生發(fā)凍瘡的時候才來想起怎么去治療,冬季時,可以經常用當歸煮雞蛋來食用,食用加少許紅糖,多喝當歸湯,可以起到活血、補血的作用,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強體溫,增強防寒耐受的能力。
冬季長凍瘡的原因
1、身體素質差
人們對冬天的第一感覺就是天氣太冷了。因為天氣的嚴寒,本就身體虛弱的人更易生凍瘡。因為身體虛弱的人,在冬天受凍后會損壞毛細血管,加上自身身體的虛弱,導致血氣不旺,從而造成毛細血管不可以即時修復。血液就不暢快,就容易產生凍瘡。
2、手腳易出汗
體質易熱的人,即使在寒冷的冬天,手腳也會經常大汗淋漓,但是由于手腳經常裸露在外,加之冬天寒冷的氣候,極低的氣溫,在一熱一冷極度反差下反復的運動下,手腳無法適應極度的溫差,就會經常發(fā)癢并且伴有疼痛感。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凍瘡。
3、不正確的取暖方式
冬天天氣的寒冷,讓人們在進入溫暖的室內時,就會趕緊把手腳放在火邊烘烤,可以更快的消除寒冷感。其實,這是最錯誤的取暖方式。室外寒冷的氣候讓皮膚表面血管緊縮,而室內溫暖的氣候一時內是無法讓緊縮的血管得到真正的舒緩的。長此以往的取暖方式就會讓手腳產生凍瘡。
4、先天性身體因素
在冬天,有些人由于先天性的身體因素,如血管先天性的變異,血管狹窄等原因,在寒冷的天氣中就會出現體內血流不通暢,進而產生瘀血或血流無法保持正常人體所需等癥狀。而此類癥狀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易生凍瘡。
延伸閱讀
冬季怎么防凍瘡
1、冬季怎么防凍瘡:保暖
寒冷是凍瘡產生的主要病因,想不被凍瘡折磨,最重要的預防辦法就是保暖,尤其要做好凍瘡好發(fā)部位的保暖工作,出門的時候注意增添衣物,戴上手套、圍巾和防風耳套,還要注意腳部的保暖,穿上加絨的棉鞋。
2、冬季怎么防凍瘡:鍛煉
凍瘡雖然長在身體的局部位置,但它與身體的素質是分不開的,堅持體育鍛煉時預防凍瘡的好方法,因為鍛煉可有效改善身體的血液循環(huán),提高身體的抗寒能力和機體的免疫功能,避免凍瘡有機可乘。
3、冬季怎么防凍瘡:注意腳步的干爽
要預防腳趾長凍瘡,就應該選擇舒適合適的鞋子,盡量不要挑選尖頭鞋,也不要將鞋帶綁得過緊,以免影響腳部的血液循環(huán)。此外,還建議保持腳部的干爽,勤換鞋襪,避免潮濕。
4、冬季怎么防凍瘡:防止潮濕,保持干燥
在家里做家務比如洗碗、洗衣服,天氣比較寒冷的時候,可以用熱水保持手的溫度,洗完之后一定要及時擦干,因為潮濕是對凍瘡來說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是凍瘡的一個誘因。
5、冬季怎么防凍瘡:生姜涂搽皮膚
用新鮮的生姜片涂搽常發(fā)凍瘡的皮膚,連搽數天,可防止凍瘡再生;若凍瘡已生,可用鮮姜汁加熱熬成糊狀,待涼后涂凍瘡患處,每日兩次,連涂三天,就會見效。
6、冬季怎么防凍瘡:溫差水泡法
取一盆15攝氏度的水和一盆45攝氏度的水,先把手腳浸泡在低溫水中5分鐘,然后再浸泡于高溫水中,如此每天乾地3次,可以不可以鍛煉血管的收縮和擴張功能,減少凍瘡的發(fā)生。
7、冬季怎么防凍瘡:溫水泡腳
臨睡前用溫水泡腳,一開始用暖暖的溫水,再慢慢加入熱水,泡15-20分鐘;如果沒有這個適應過程,腳一下子從冷空氣轉移到熱水中,血管瞬間擴張,反而會加重癥狀。
冬季凍瘡的形成原因
首先,生凍瘡與年齡有很大關系。兒童、少年容易發(fā)生凍瘡,青壯年次之,老年不容易發(fā)生凍瘡。這是因為兒童和少年接受寒冷刺激以后,皮下小血管收縮反應比中年人,特別是比老年強得多。在寒冷的刺激下,兒童少年的皮下血管發(fā)生痙攣性收縮,血液瘀滯,局部組織營養(yǎng)不良,容易發(fā)生損傷,而老年春的皮下小血管對寒冷的刺激則不敏感,所以,不易生凍瘡。
體質強弱以及血液循環(huán)狀況好壞,與發(fā)生凍瘡也有密切關系?;夹呐K疾并血管疾病和末梢血液循環(huán)機能差的人,局部皮膚對寒冷的適應性、耐受性和抵抗力差,經不起寒冷的刺激,容易發(fā)生凍瘡。
性別對生凍瘡也有一定影響。青年和壯年婦女比同年齡的男子容易生凍瘡,這是因為婦女對寒冷的適應性差,皮膚對寒冷的抵抗力低。
潮濕是引起凍瘡的另一原因。在潮濕環(huán)境下生活和工作的人,可以明顯加重寒冷對他的影響和危害,更容易破壞局部血管的收縮與舒張功能,促使凍瘡形成。所以在潮濕中比在干燥環(huán)境下生活更容易發(fā)生凍瘡。此外,長期站立、缺乏活動、衣服窄孝營養(yǎng)不良以及疲勞過度等,也容易發(fā)生凍瘡。
民間治療凍瘡偏方
1、發(fā)生凍瘡后,輕度、皮膚未破者,可外涂凍瘡膏;局部溫浴,用茄秧和辣椒秧或艾葉等其中一種,加入水10—15倍煮沸過濾,待水溫至不燙手時浸搽局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鐘。
2、也可用豬油蜂蜜軟膏(比例3:7)外敷。凍瘡若已破,局部可用5%硼酸軟膏、紅霉素軟膏外涂,并用無菌沙布包扎。
3、也可用霜打的辣椒桿2兩、茄子桿4兩、辣椒3個用水濃煎,熏洗患處,每日1次,并要注意保暖,以避免重新凍傷。在凍瘡患處涂蛋黃油,效果更佳。
4、擦十滴水:方法是先用溫水洗凈患處,擦干,再滴上十滴水數滴,輕輕按摩,三五天即見效。
5、涂蜂蜜膏:油脂有保溫作用,蜂蜜有營養(yǎng)皮膚作用。取3份熟豬油、7份蜂蜜,外加少許樟腦,混拌均勻成膏。不必加熱,每天涂抹患處1~2次,對早期凍瘡療效顯著。
1、2020冬季怎么防凍瘡:保暖
寒冷是凍瘡產生的主要病因,想不被凍瘡折磨,最重要的預防辦法就是保暖,尤其要做好凍瘡好發(fā)部位的保暖工作,出門的時候注意增添衣物,戴上手套、圍巾和防風耳套,還要注意腳部的保暖,穿上加絨的棉鞋。
2、2020冬季怎么防凍瘡:鍛煉
凍瘡雖然長在身體的局部位置,但它與身體的素質是分不開的,堅持體育鍛煉時預防凍瘡的好方法,因為鍛煉可有效改善身體的血液循環(huán),提高身體的抗寒能力和機體的免疫功能,避免凍瘡有機可乘。
3、2020冬季怎么防凍瘡:注意腳步的干爽
要預防腳趾長凍瘡,就應該選擇舒適合適的鞋子,盡量不要挑選尖頭鞋,也不要將鞋帶綁得過緊,以免影響腳部的血液循環(huán)。此外,還建議保持腳部的干爽,勤換鞋襪,避免潮濕。
4、2020冬季怎么防凍瘡:防止潮濕,保持干燥
在家里做家務比如洗碗、洗衣服,天氣比較寒冷的時候,可以用熱水保持手的溫度,洗完之后一定要及時擦干,因為潮濕是對凍瘡來說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是凍瘡的一個誘因。
5、2020冬季怎么防凍瘡:生姜涂搽皮膚
用新鮮的生姜片涂搽常發(fā)凍瘡的皮膚,連搽數天,可防止凍瘡再生;若凍瘡已生,可用鮮姜汁加熱熬成糊狀,待涼后涂凍瘡患處,每日兩次,連涂三天,就會見效。
6、2020冬季怎么防凍瘡:溫差水泡法
取一盆15攝氏度的水和一盆45攝氏度的水,先把手腳浸泡在低溫水中5分鐘,然后再浸泡于高溫水中,如此每天乾地3次,可以不可以鍛煉血管的收縮和擴張功能,減少凍瘡的發(fā)生。
7、2020冬季怎么防凍瘡:溫水泡腳
臨睡前用溫水泡腳,一開始用暖暖的溫水,再慢慢加入熱水,泡15-20分鐘;如果沒有這個適應過程,腳一下子從冷空氣轉移到熱水中,血管瞬間擴張,反而會加重癥狀。
2020冬季凍瘡的形成原因
首先,生凍瘡與年齡有很大關系。兒童、少年容易發(fā)生凍瘡,青壯年次之,老年不容易發(fā)生凍瘡。這是因為兒童和少年接受寒冷刺激以后,皮下小血管收縮反應比中年人,特別是比老年強得多。在寒冷的刺激下,兒童少年的皮下血管發(fā)生痙攣性收縮,血液瘀滯,局部組織營養(yǎng)不良,容易發(fā)生損傷,而老年春的皮下小血管對寒冷的刺激則不敏感,所以,不易生凍瘡。
體質強弱以及血液循環(huán)狀況好壞,與發(fā)生凍瘡也有密切關系?;夹呐K疾并血管疾病和末梢血液循環(huán)機能差的人,局部皮膚對寒冷的適應性、耐受性和抵抗力差,經不起寒冷的刺激,容易發(fā)生凍瘡。
性別對生凍瘡也有一定影響。青年和壯年婦女比同年齡的男子容易生凍瘡,這是因為婦女對寒冷的適應性差,皮膚對寒冷的抵抗力低。
潮濕是引起凍瘡的另一原因。在潮濕環(huán)境下生活和工作的人,可以明顯加重寒冷對他的影響和危害,更容易破壞局部血管的收縮與舒張功能,促使凍瘡形成。所以在潮濕中比在干燥環(huán)境下生活更容易發(fā)生凍瘡。此外,長期站立、缺乏活動、衣服窄孝營養(yǎng)不良以及疲勞過度等,也容易發(fā)生凍瘡。
民間治療凍瘡偏方
1、發(fā)生凍瘡后,輕度、皮膚未破者,可外涂凍瘡膏;局部溫浴,用茄秧和辣椒秧或艾葉等其中一種,加入水10—15倍煮沸過濾,待水溫至不燙手時浸搽局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鐘。
2、也可用豬油蜂蜜軟膏(比例3:7)外敷。凍瘡若已破,局部可用5%硼酸軟膏、紅霉素軟膏外涂,并用無菌沙布包扎。
3、也可用霜打的辣椒桿2兩、茄子桿4兩、辣椒3個用水濃煎,熏洗患處,每日1次,并要注意保暖,以避免重新凍傷。在凍瘡患處涂蛋黃油,效果更佳。
4、擦十滴水:方法是先用溫水洗凈患處,擦干,再滴上十滴水數滴,輕輕按摩,三五天即見效。
5、涂蜂蜜膏:油脂有保溫作用,蜂蜜有營養(yǎng)皮膚作用。取3份熟豬油、7份蜂蜜,外加少許樟腦,混拌均勻成膏。不必加熱,每天涂抹患處1~2次,對早期凍瘡療效顯著。
寶寶冬季怎么防凍瘡
1、寶寶冬季怎么防凍瘡
1.1、外出時注意保暖。
冬季帶孩子外出,防風保暖很重要。外出時建議帶上圍巾、手套、口罩等,以防凍瘡。
另外,衣服鞋襪濕了后要及時更換,確保每天穿衣物鞋襪都是干的。寶寶的活動量大,新陳代謝快,出汗也比較多,應該選擇吸汗透氣性比較好的棉質衣物。
1.2、及時使用護膚霜。
無論是外出之前,還是外出回來后,都應該洗凈小手小臉,使用護膚霜進行保護。護膚霜應注意選擇天然的,受凍部位可以使用凡士林或者其他油脂類護膚品,減少熱量散失,保護皮膚。
1.3、飲食方面需注意。
平時可以適當給寶寶吃一些高熱量以及富含維生素的食物,這樣能增強皮膚對寒冷刺激的抵抗力,預防凍瘡。
2、寶寶生凍瘡的癥狀
2.1、局部性凍瘡寶寶癥狀
主要發(fā)于手背、足跟、耳廓等暴?部位,多呈對稱性,輕者受凍部位皮膚先蒼白,繼而紅腫,或有硬結、斑塊,邊緣掀紅,中央青紫,自覺灼痛,麻木,暖熱時自覺灼熱、癢痛。
2.2、全身性凍瘡寶寶癥狀
初起出現寒戰(zhàn),繼則感覺遲鈍,疲乏無力,視物模糊,幻覺,嗜睡,不省人事,體溫逐漸降低,瞳孔散大,對光反射遲鈍,呼吸變淺,脈搏細弱,甚至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2.3、嚴重性凍瘡寶寶癥狀
重者則有大小不等的水皰或腫塊,皮膚淡白或暗紅,或轉紫色,疼痛劇烈,或感覺消失,局部出現暗紅色血皰,血皰破潰后滲流膿血水,收口緩慢,常需1—2個月或更長時間。
3、寶寶生凍瘡的危害
3.1、凍瘡剛開始發(fā)生時很難被發(fā)覺,等到覺得手腳等部位有瘙癢、腫脹感時,已經形成輕微凍瘡。
3.2、若是忽視凍瘡的危害,不及時進行有效的護理治療,會加重凍瘡程度,而且還很可能會延伸引發(fā)皮膚病,比如皮炎、濕疹等等,讓人防不慎防。倘若進行有效及時的護理,加強寶寶易受凍部位的保暖措施,就很容易使凍瘡部位轉好、愈合。等凍瘡的程度加重時,就不容易治療了。
3.3、孩子身體的部分組織,在低于十攝氏度的溫度下,很容易形成凍瘡。最輕程度的凍瘡,只是皮膚表層受損,易痊愈;最為嚴重的癥狀,受損的皮膚會變紫甚至變黑,痛感喪失,甚至會造成局部組織的壞死。
寶寶冬季容易得什么病
1、肺炎
肺炎在冬季的發(fā)病率最高,幾乎占全年的80~90%,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據統(tǒng)計約占小兒疾病的一半以上。小兒肺炎起病急、進展快、病情重,是威脅小兒健康甚至生命的主要疾病。小兒肺炎臨床表現為發(fā)熱、咳嗽 、流鼻涕、氣促、呼吸困難和肺部細濕啰音,也有不發(fā)熱而咳喘重者。
2、流行感冒(病毒性流感)
冬季是流行性感冒肆虐的季節(jié),不僅大人容易患流行性感冒,兒童更容易受到流感的侵襲。病毒傳播很快,往往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可以在咳嗽、打噴嚏時經飛沫傳染給兒童。
3、冬季腹瀉
腹瀉也是兒童冬季常見的疾病,并困擾著許多家長們。冬季腹瀉一般是因為感染輪狀病毒而引起的,主要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而致病。輪狀病毒在氣溫下降時期滋生很快,小兒抵抗力弱,免疫系統(tǒng)不能很快適應天氣突變 ,因而容易受到病毒侵害。
寶寶冬季吃什么對身體好
1、柿子
眼下正是柿子扎堆上市的季節(jié),素有“最甜的金果子”之稱的它,營養(yǎng)價值極高,潤肺生津,降血壓軟化血管,養(yǎng)身效果多。要注意的是,買回家的柿子一定要洗干凈,并去除外皮。即使不澀的柿子,表面仍有大量的鞣酸,可能會形成胃柿石,導致消化道梗阻。
2、蘿卜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yī)生開藥方”,這個時節(jié)被霜凍過的蘿卜堪比小人參,不但能補充人體水分,幫助消化,對傷風感冒,咳嗽多痰等病癥有改善作用。蘿卜的烹飪方法百變花樣,建議蘿卜和肉類搭配,因為這樣不但去油解膩,蘿卜吸收了肉香口感也更好了。
3、栗子
栗子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維生素,對高血壓、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等疾病,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栗子的食用方法也很多,加水熬湯,煮粥吃都可以起到養(yǎng)胃健脾,補腎強筋的作用,但要注意不能吃太多,否則會消化不良。
1、冬季怎么預防凍瘡
1.1、多用冷水洗臉
在天氣轉冷之前一定要堅持用冷水洗臉、洗手,洗后要及時擦干并涂抹護膚霜、藥用甘油、凡士林軟膏等。這樣可以增加抗寒能力,減少凍瘡的發(fā)生。
1.2、暴露部位涂抹護膚品
在寒冬季節(jié),皮膚暴露處要多加保護,出門時應戴口罩、手套、防風耳罩等。潮濕可加速體內熱量的散失,因此應經常保持服裝、鞋襪干燥。易受凍部位可擦凡士林或其他油脂類護膚品,以保護皮膚,減少熱量散失。當從戶外回到戶內時,受凍部位不宜立即烤火或用熱水浸泡肢體,而應讓肢體自然復溫。
2、冬季生凍瘡吃什么好
2.1、口服維生素E
口服維生素E,每次100mg,每次三次,維生素E可以促進毛細血管血流速度加快,提高提高皮膚溫度,對防寒,防凍有很好的幫助。
2.2、口服硝苯砒啶片
每次口服硝苯砒啶片10-20mg,每次三次,可以擴張末梢動脈血管,減少末梢動脈血管阻力的作用,但是對于出現頭痛,心動過快,心悸,頭昏的人不能使用,本品最好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食用。
2.3、多吃牛、羊肉
在冬季寒冷來臨之際,多吃一些牛肉、羊肉等食物,也可以起到預防凍瘡的效果,牛、羊是高熱量食物,具有溫補腎陽的作用,可以改善營養(yǎng)供給,適當增強身體的御寒能力,減少凍瘡頻發(fā)。
3、冬季生凍瘡的高發(fā)人群
3.1、女性
性別對生凍瘡也有一定影響。青年和壯年婦女比同年齡的男子容易生凍瘡,這是因為婦女對寒冷的適應性差,皮膚對寒冷的抵抗力低。
3.2、抵抗力差的人
體質強弱以及血液循環(huán)狀況好壞,與發(fā)生凍瘡也有密切關系。患心臟疾病、血管疾病和末梢血液循環(huán)機能差的人,局部皮膚對寒冷的適應性、耐受性和抵抗力差,經不起寒冷的刺激,容易發(fā)生凍瘡。
冬季生凍瘡如何治療
1、啤酒
啤酒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其中的維生素B族有抗神經炎、皮膚炎的作用,冬天手生凍瘡可以每天堅持用啤酒兌水擦拭手上生凍瘡的位置。
2、云南白藥
云南白藥對凍瘡也有很好的功效,手上生凍瘡后用白酒摻云南白藥藥粉敷在凍瘡位置,可以緩解凍瘡帶來的不適感,長時間堅持下去可以促進肌肉的生長,幫助治愈凍瘡。
3、熱醋
醋有消毒殺菌的作用,手上生凍瘡之后可以用醋兌上熱水濕敷在手上,或者簡單的涂抹,這樣可以減輕患處不適。沒有醋也可以用食鹽替代,醋和食鹽都有消炎殺菌的作用。
4、溫水泡
凍瘡的位置氣血循環(huán)遭到阻礙,用溫水泡泡能夠加強手上凍瘡部位的血液循環(huán),長期堅持可以幫助治療凍瘡,但是這個進程會比較慢,不適合性子慢的人。
5、白蘿卜
白蘿卜有消炎消腫的作用。冬天手上生凍瘡后會馬上腫脹起來,用白蘿卜濕敷可以緩解腫脹問題,具體操作就是將白蘿卜煮熟后在凍瘡處擦拭,這樣可以幫助消腫還可以加速凍瘡的治愈。
冬季生凍瘡的危害
1、導致某些后遺癥
凍瘡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往往會繼發(fā)頑固的皮炎濕疹類皮膚病,中醫(yī)上稱之為頑癬,更加重凍瘡患者的心理負擔。
2、導致凍瘡恐懼癥
嚴重影響心理健康。筆者曾經遇到過大量的凍瘡患者,在凍瘡治愈數年之后,還經常懷疑自己患有凍瘡,成為心理上一個揮之不去的一個陰影,嚴重影響工作和學習質量。
3、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由于凍瘡每天晚上瘙癢難忍,可嚴重影響患者的心情。
1、冬季如何防凍瘡
在天氣轉冷之前一定要堅持用冷水洗臉、洗手,洗后要及時擦干并涂抹護膚霜、藥用甘油、凡士林軟膏等。這樣可以增加抗寒能力,減少凍瘡的發(fā)生。每天最好抹4次保濕霜,補充流失的水分。皮膚暴露處要多加保護,出門時應戴口罩、手套、防風耳罩等。冬天用辣椒水泡手腳,主要是為了活血,促進血液循環(huán),依此類推,生姜水、煮熟白蘿卜捂手等方法也是殊途同歸。
細菌滋生也是造成凍瘡的重要原因,勤洗手和每日用溫水泡腳洗腳,清潔工作做好了,凍瘡不易發(fā)生。在家里做家務比如洗碗、洗衣服,天氣比較寒冷的時候,可以用熱水保持手的溫度,洗完之后一定要及時擦干。用新鮮的生姜片涂搽常發(fā)凍瘡的皮膚,連搽數天。要注意保暖和勤換鞋襪,保持干燥。冬季適當增加戶外活動增加血液循環(huán)。
2、凍瘡產生的原因
寒冷是凍瘡發(fā)病的主要原因。其發(fā)病原因是凍瘡患者的皮膚在遇到寒冷(0~10℃)、潮濕或冷暖急變時,局部小動脈發(fā)生收縮,久之動脈血管麻痹而擴張,靜脈淤血,局部血液循環(huán)不良而發(fā)病。此外,患者自身的皮膚濕度、末梢微血管畸形、自主性神經功能紊亂、營養(yǎng)不良、內分泌障礙等因素也可能參與發(fā)病。缺乏運動、手足多汗潮濕、鞋襪過緊及長期戶外低溫下工作等因素均可致使凍瘡的發(fā)生。
3、凍瘡有哪些癥狀
凍瘡好發(fā)于初冬、早春季節(jié),以兒童、婦女和末梢血液循環(huán)不良者多見,這些患者常伴有肢體末端皮膚發(fā)涼、肢端發(fā)紺、多汗等表現。皮損好發(fā)于手指、手背、面部、耳郭、足趾、足緣、足跟等處,常兩側分布。常見損害為局限性淤血性暗紫紅色隆起的水腫性紅斑,境界不清,邊緣呈鮮紅色,表面緊張有光澤,質柔軟。局部按壓可褪色,去壓后紅色逐漸恢復。嚴重者可發(fā)生水皰,破裂形成糜爛或潰瘍,愈后存留色素沉著或萎縮性瘢痕。癢感明顯,遇熱后加劇,潰爛后疼痛。
凍瘡治療偏方
1、發(fā)生凍瘡后,輕度、皮膚未破者,可外涂凍瘡膏;局部溫浴,用茄秧和辣椒秧或艾葉等其中一種,加入水10—15倍煮沸過濾,待水溫至不燙手時浸搽局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鐘。
2、可用豬油蜂蜜軟膏(比例3:7)外敷。凍瘡若已破,局部可用5%硼酸軟膏、紅霉素軟膏外涂,并用無菌沙布包扎。
3、可用霜打的辣椒桿2兩、茄子桿4兩、辣椒3個用水濃煎,熏洗患處,每日1次,并要注意保暖,以避免重新凍傷。在凍瘡患處涂蛋黃油,效果更佳。
4、擦十滴水:方法是先用溫水洗凈患處,擦干,再滴上十滴水數滴,輕輕按摩,三五天即見效。
5、涂蜂蜜膏:油脂有保溫作用,蜂蜜有營養(yǎng)皮膚作用。取3份熟豬油、7份蜂蜜,外加少許樟腦,混拌均勻成膏。
凍瘡應該吃什么
1、多吃些富含煙酸的食物,如酵母、花生、豆獎、肉類、茄干、香菇、豬肝、豬心、牛肉、羊肝、羊腎、雞肝、雞心、鴨肝、鯉魚、芝麻醬等。煙釀具有提高微血管抵抗力和防止小血管出血等傳用,對于凍瘡復發(fā)的預防有很大好處。
2、吃些抗寒活血的食物,如韭菜、胡桃仁、栗子、雀肉、羊肉、狗內、鹿肉、海參、河蝦、大棗、山楂、桂花、茴香、蔥、姜等,有利于提高機體的耐寒能力。
3、橘皮蘿卜液,將2味藥用清水洗干凈后放入鐵鍋內,加水1000mL,煎熬20分鐘,待湯溫后洗患處即可。理氣潤膚,促進血液循環(huán)。適用于凍瘡早期、未潰破者。每晚臨睡前用溫湯洗1次,一般連用3~5次后凍瘡即可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