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與養(yǎng)生五味
2019-10-05古語有言“人有五臟化五氣”,這五氣何來?五臟靠谷米菜食養(yǎng),故食足臟滿氣生自然得以體健,所以人們在制作菜品的時候,如果能夠兼顧五味,在一道菜品調(diào)制出能夠同時滋補五個臟腑的味道的話,并且口味還極好的話,那么這道菜品就一定是上等之品了。
但在自然界當中,如果不靠人為加以制造的話,一般是很難集齊五味在同一物上面的。還別說,在中藥界里面,還真有一味藥被稱之為五味之品,它就是五味子,唐代《新修本草》載“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酸苦甘辛咸,五味俱全,故有五味之名,故醫(yī)書稱它為荎蕏、玄及、會及,最早列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的上品當中。
但是,身上的光芒太過耀眼勢必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紛爭,“藥神”覺得這五味子“五味俱全”勢必會讓諸藥認為它會“太過囂張”,因此下令要讓五味子收斂一下,當然,這也是為了五味子日后能夠在藥界當中能占得住一塊地兒,免得它造它藥排擠,于是藥神便放話收了它的辛、苦、咸的味道(
更多>>關(guān)鍵字:芳香化濁,清肺和胃
【主要材料】:金銀花15克、野菊花6克、蒲公英6克、紫花地丁6克、紫背天葵子6克、蜂蜜適量、枸杞子適量
【做法用法】
1. 將以上五味藥加水煎煮,沸騰后悶泡15分鐘。
2. 去渣取清汁即可。
3. 每日1劑,分3次飲服。
【茶療功效】:金銀花清熱解毒、消散癰腫;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用于治療癰瘡腫毒;蒲公英、野菊花清熱解毒、消散癰腫,為輔佐藥。各藥合用,可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
【注意】本茶一般人均可飲用,適宜患有急性乳腺炎、蜂窩組織炎者飲用,忌斟酌。
【別名】忍冬、忍冬花、金花
【性味】性寒,味甘
【功效】具有清熱解毒、溫病發(fā)熱、熱毒血痢的功效。
【主治】用于治療暑熱癥、瀉痢、流感、瘡癤腫毒、牙周炎。
【別名】野黃菊花、苦薏 、山菊花
【性味】性微寒,味苦、辛
【功效】具有清熱解毒、疏風(fēng)平肝清熱藥、清熱解毒藥的功效。
【主治】用于濕疹、皮炎、風(fēng)熱感冒、咽喉腫痛、
更多>>懂中醫(yī)的人,對中藥都有些熟悉,對于連翹相信也是認識的,但是我們正常人對它的認識就比較少了。你知道嗎,其實連翹這味中藥盛開的時候是非常美麗的哦,同時還有非常大作用呢,很多疾病都能夠找它幫忙的。
大家看過連翹花嗎,它是非常好看的哦,和迎春花有點相似的哦,但是功效你卻不能夠小看的,具體有什么用處呢,一起來本文吧。
千步連翹不染塵,降香懶畫蛾眉春。正是連翹盛開之際,漫山的連翹花點綴于青山綠水之間,看著很亮眼,想著有情調(diào)!無獨有偶,這世間還散落著一個與連翹毫無宗族關(guān)系的迎春花,長相酷似連翹,讓人混淆不清。連翹本是一味中藥材,不僅長得好看,功效也很強大,信與不信,且隨小編一看!
連翹,上焦火,用連翹,瘡膿排,瘰疬消。
注解
本品味苦,性平、微寒。歸肺、心、膽經(jīng)。清熱解毒,疏散風(fēng)熱,消腫散結(jié),利尿。
連翹形似心,苦入心,入手少陰、厥陰氣分而瀉火,散諸經(jīng)血凝氣滯,消腫排膿,為十二經(jīng)瘡家圣藥。用于癰疽,瘰
更多>>具有益氣、養(yǎng)陰、補血、溫陽作用的中藥,能增強機體抗疲勞系統(tǒng)的功能。以下介紹幾種對抗疲勞作用顯著的中藥,了解其特性,在選擇適合自己食品就能得心應(yīng)手。
制何首烏 制何首烏為何首烏的炮制加工品,性味苦、甘、澀、微溫,入肝、心、腎經(jīng),功能補益精血,解毒潤腸。本品有調(diào)節(jié)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煎劑具有增強免疫功能,抗疲勞及抗氧化等作用,其所含卵磷脂還具促進血細胞新生發(fā)育作用。
巴戟天 巴戟天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干燥根,甘辛微溫。功能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煎劑有抗氧化,抗自由基等作用,其醇提取物能興奮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zhì)系統(tǒng),有抗疲勞及耐缺氧等作用。
三七 三七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及根莖。性味甘、微苦,溫,入肝、胃經(jīng),功能化瘀止血,補虛強壯。本品能增加動物冠脈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并有耐缺氧,抗疲勞,提高sod活力等作用。
黃精 黃精,又名老虎姜、雞頭參。為百合科植物滇黃精、黃精或多花
更多>>本文導(dǎo)讀: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味道,不同味道的食物養(yǎng)生功效各不相同,食物五味各有哪些功效呢?
酸甜苦辣,是食物的味道,中醫(yī)中將食物分為五味,五味分別是辛、甘、酸、苦、咸,味不同功效不同,對身體的養(yǎng)生作用也不同,食物五味各有哪些功效呢?
辛味是指辣味,辛辣的食物有生姜、蔥白、蒜苗、茴香、辣椒、胡椒、洋蔥等。
辛味能促進促進血液循環(huán)、驅(qū)寒通經(jīng)、促消化等功效。外感風(fēng)寒感冒的人可多吃辛味食物驅(qū)寒;寒凝氣滯導(dǎo)致胃痛、痛經(jīng)等癥的也可多吃桂皮、辣椒等辛味食物散寒止痛;風(fēng)寒濕痹患者則可飲些白酒、藥酒以散風(fēng)寒通血脈。
甘味指甜味,甜味食物很多,大米、糯米、高粱、苡米、甜食、菠菜、胡蘿卜、芋頭、紅薯、甜菜等都屬于甘味食物。
甘味能補氣血、消除肌肉緊張和解毒,中醫(yī)認為,甘入脾,脾主肉,多吃甘味能健脾補虛。
酸味食物如酸梅、橘子、山楂、西紅柿、醋等。
酸味有收斂固澀、增進食欲、健脾開胃的作用,中醫(yī)認為酸入肝,因此
更多>>藥物組成 五味子10g 當歸10g 山藥10g 棗仁10g 桂圓肉15g
制劑用法 水煎2次,取汁40ml,分早晚2次服。
適應(yīng)病證 耳源性眩暈。
病案舉隅 何某,女,40歲,眩暈史5年,每遇勞累或外感而發(fā)作,病情逐漸加重。此次因勞累過度而突發(fā),自覺眩暈,視物搖晃旋轉(zhuǎn),胸悶欲嘔,耳鳴,口淡不欲飲食,舌淡苔白,脈弱緩。檢查:痛苦面容,有自發(fā)性眼震,電測聽為感音性耳聾,腦電圖及頭顱ct均正常。診斷為耳源性眩暈,中醫(yī)辨證為肝腎不足、肝陽上亢。投以五味子合劑3劑,復(fù)診時,癥狀大減,再投3劑,癥狀消失而痊愈。隨訪1年未復(fù)發(fā)。
資料來源 高步生.陜西中醫(yī);1998,19(10):458
評 按 本病近年來中醫(yī)治療多從祛痰利濕著手。而本方乃遵張景岳“無虛不作?!敝f,從“補”人手,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方中山藥補脾益氣;當歸、桂圓肉補血活血;棗仁養(yǎng)心安神,古人有“心氣通于耳”之說,故能治耳脹、耳鳴;五味子
更多>>四氣是指寒、熱、溫、涼,五味指甘、酸、苦、辛、咸。中醫(yī)合稱“四氣五味”為“性味”。食物性味不同而功能各異,人們選擇食物時,尤其是進行“食補”時,就得根據(jù)各種的性味合理選擇,因人施補。
食物的性能通常分平補、清補、溫補三大類型。平補(性平),性能平和,適應(yīng)性強,無論健康人,還是寒、熱病人,無論陰虛、陽虛,都可食用。這類中有粳米、大豆、玉米、甘薯、高粱、蠶豆、豌豆、芋頭、胡蘿卜、蓮子、百合、花生、芝麻、葡萄、李子、臍橙、豬肉、鴨肉、青魚、黃魚、銀魚、鯽魚、海蜇、泥鰍等。
清補食物(性寒食物),可以泄火、清心、濡熱、潤燥、止渴、生津等,適合陰虛熱盛者食用,但陰虛怯寒者忌之。這類食物有小米、綠豆、蕎麥、豆芽、豆腐、大麥、梨、甘蔗、、香蕉、冬瓜、茄子、地瓜、西瓜、黃瓜、甜瓜、苦瓜、荸薺、藕、海帶、紫菜、菜籽油、兔肉、鴨蛋、田螺、豬排骨湯、豬 更多>>
人們的千差萬別,酸、甜、苦、辣、咸,各不相同。中醫(yī)養(yǎng)生認為,為了健康,各種味道的食物都應(yīng)該均衡進食。
甜:中醫(yī)認為,甜入脾。食甜可補養(yǎng)氣血,補充熱量,解除疲勞,調(diào)胃解毒。但糖尿病、肥胖病、心血管等患者宜少食。
酸:中醫(yī)講“酸生肝”。酸味食物有增強消化功能和保護肝臟的作用,常吃不僅可以助消化,殺滅胃腸道內(nèi)的病菌,還有防感冒、降血壓、軟化血管之功效。以酸味為主的西紅柿、山楂、橙子,均富含維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動脈硬化,另吃橘子可預(yù)防冠心病和動脈硬化。
苦:古有良藥苦口之說。中醫(yī)認為“苦生心”,“苦味入心”??辔毒哂谐凉窈屠虻淖饔?。如苦瓜,常吃能治療水腫病。
辣:中醫(yī)認為,辣入肺。有發(fā)汗、理氣之功效。人們常吃的蔥、蒜、姜、辣椒、胡椒,均是以辣為主的食物,這些食物中所含的“辣素”既能保護血管、又可調(diào)理氣血、疏通經(jīng)絡(luò)。經(jīng)常食用,可預(yù)防風(fēng)寒感冒。但患有痔瘡便秘、神經(jīng)衰弱者不宜食。
咸:為五味
更多>>五味調(diào)和
所謂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這五種類型的食物,不僅是人類飲食的重要調(diào)味品,可以促進食欲,幫助消化,也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yǎng)物質(zhì)。
中醫(yī)認為,味道不同,作用不同。如酸味有斂汗、止汗、止瀉、澀精、收縮小便等作用,像烏梅、山植、山萸肉、石榴等;苦味有清熱、瀉火、燥濕、降氣、解毒等作用,像桔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甘味即甜味,有補益、和緩、解痙攣等作用,如紅糖、桂圓肉、蜂蜜、米面等;咸味有瀉下、軟堅、散結(jié)和補益陰血等作用,如鹽、海帶、紫菜、海蜇等;辛味有發(fā)散、行氣、活血等作用,如姜、蔥、蒜、辣椒、胡椒等。因此,在選擇食物時,必須五味調(diào)和,這樣才有利于健康、若五味過偏,會引起疾病的發(fā)生?!饵S帝內(nèi)經(jīng)》就已明確指出:“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shù)廊绶ǎL有天命。”說明五味調(diào)和得當是身體健康、延年益壽的重要條件。
要做到五味調(diào)和,一要濃淡適宜。二要注意各種味
更多>>豆腐是一種在家常菜肴中最常見的食材,其不僅可以直接生吃,還可以通過熬燉等方式與其它食材搭配制作,在各種各樣以豆腐為主要食材烹飪的美食中,金針豆腐可謂是享有盛名且味鮮可口的一道食物。
豆腐,可分為硬豆腐、滑豆腐、熏豆腐和凍豆腐。豆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低脂肪,不含膽固醇,含鈉量低,并且含有豐富的植物性雌激素。由硫酸鈣或鹵水點成的豆腐,含有大量的鈣、鎂等成分。豆腐可做多種菜,不僅昧道鮮美,而且營養(yǎng)豐富,容易被胃腸吸收,是理想的補益食療品。
豆腐熟食可強壯身體,調(diào)和腸胃,增進飲食;生食能清肺胃熱,生津液,止咳消痰,用干治療胃火、口干燥渴、腹脹滿、痢疾、目赤腫痛、肺熱咳嗽、痰多等癥。
材料
鮮金針菇200g,干粉絲20g,豬里脊肉100g,南豆腐1塊,香油1茶匙(5ml),香菜1棵,鹽1茶匙(5g),白胡椒粉1/2茶匙(3g)
做法
1、金針菇切去根部洗凈。南豆腐切成3cm見,厚1cm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