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藥膳小茴香燉豬肚
養(yǎng)生小茴香。
朱德說“鍛煉身體要經(jīng)常,要堅持,人和機器一樣,經(jīng)常運動才不能生銹?!别B(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很多中老年人關(guān)注的話題,勿以善小而不為,養(yǎng)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積累。有沒有更好的中醫(yī)養(yǎng)生方法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慢性胃炎藥膳小茴香燉豬肚”,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小茴香燉豬肚:具有散寒行氣,和胃止痛。適用于慢性胃炎,胃寒腹痛者尤佳。
[原料]小茴香6克,豬肚1只,姜10克,蔥15克,鹽6克,料酒20克。
小茴香的功效:性溫,味辛,歸肝、腎、脾、胃經(jīng)。功能溫肝腎,暖胃氣、散塞結(jié),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睪丸偏墜,婦女痛經(jīng),少腹冷痛,脘腹脹痛,食少吐瀉等癥。
豬肚的功效:補虛損,健脾胃。治虛勞羸弱,泄瀉,下痢,消渴,小便頻數(shù),小兒疳積。
[制作]把豬肚洗凈;姜切片,蔥切段。小茴香用紗布袋裝好扎緊口,放入豬肚內(nèi)。把小茴香豬肚放入燉鍋內(nèi),加水適量,放入姜、蔥。將燉鍋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1小時,加入鹽拌勻即成。
[專家叮囑]佐餐食用,每日1次,每次吃豬肚50克,喝湯。
ys630.COm精選閱讀
慢性胃炎是以胃粘膜的非特異性慢性炎癥為主要病理變化的慢性胃病。根據(jù)其病理變化差異,??珊唵蔚胤譃橐韵氯N類型:
表淺性胃炎多數(shù)缺乏明顯癥狀,部分有食欲不振、噯氣、胃痛、惡心、嘔吐等。胃出血并不少見。
肥厚性胃炎往往只有無規(guī)律的上腹不適,臨床癥狀酷似潰瘍病。
萎縮性胃炎主要癥狀是厭食、飯后飽脹、上腹部壓迫感鈍痛,偶有惡心嘔吐。常伴有貧血、消瘦、疲乏等全身癥狀。
檢查部分病人可有上腹部及左上腹輕度壓痛。本病的診斷只能由胃鏡檢查來確診。
中醫(yī)辨證治療
肝氣犯胃型
[臨床表現(xiàn)] 胃脘脹痛、食后尤甚、噯氣頻作、得矢氣則痛緩,泛酸,舌質(zhì)紅,苔薄白,脈弦。
[食療藥膳]
1.蜂蜜蘿卜膏:蜂蜜60克,蘿卜600克(切片),一齊燉至膏狀即可食用。每日1——2次。
2.橘皮粥:橘皮15克(切碎),白米60克,同煮粥食。
脾胃氣虛型
[臨床表現(xiàn)] 胃脘隱痛、喜按、食后脘腹脹悶、口淡、大便溏、面色萎黃、神疲乏力,舌質(zhì)淡紅,苔白,脈細弱。
[食療藥膳]
1,牛百葉糯米麥粥:牛百葉100克(洗凈切塊),糯米50克,小麥30克,煮成粥,調(diào)味服食。
2.靈芝粉蒸肉餅:靈芝3克(研末),豬瘦肉100克(剁成肉醬),拌勻,碟盛蒸熟佐膳。
3.參芪棗煲豬肚:豬肚250克(洗凈切塊),黨參20克,北芪 20克,大棗3枚,煮湯,食豬肚飲湯。
導(dǎo)讀:小茴香的功效,小茴香,中藥名,為傘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實。小茴香是常用的調(diào)料,但在治病方面也有一定的功效。那么小茴香有哪些功效?下面一起來看看小茴香的功效吧。
小茴香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zhì)、脂肪、膳食纖維、茴香腦、小茴香酮、茴香醛等。其香氣主要來自茴香腦、茴香醛等香味物質(zhì)。小茴香味辛、性溫,主要有散寒止痛、和胃理氣的功效,在醫(yī)學(xué)上有溫肝腎、暖胃、散寒等作用,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小茴香還有抗?jié)儭㈡?zhèn)痛、性激素樣作用等。
小茴香的功效
1、小茴香具有祛寒止痛的功效,對寒濕、氣滯引起的子宮虛寒、腰背冷痛、肚腹脹滿、大便溏稀及疝氣等有很好的療效。
2、小茴香又能理氣和胃,如遇胃寒嘔吐、食欲不振、胃脘脹痛者,可與干姜、木香等配伍使用。
3、小茴香可以炸出茴香油,茴香油中的茴香醚成分還有抗菌功效,可幫助殺滅胃腸道中的有害病菌,促進炎癥及潰瘍的痊愈。
4、另外小茴香還有食療作用,香料每次3~5克,茴香菜每次60~80克。適合脾胃虛寒,腸絞痛、痛經(jīng)患者用于食療。在用于鹵菜的制作時,與花椒配合使用,效果最佳。
5、藥物中被稱作茴香的,還有木蘭科八角茴香樹的果實,也就是調(diào)料中的大料或八角,入藥稱大茴香。此物與小茴香的藥用功能相似,但氣味偏于渾厚,不如小茴香辛燥香烈,理氣、散寒的作用也相對遜色多了。
小茴香的藥用偏方
1、治小腸氣疼悶,不省人事:小茴香(鹽炒)、枳殼(麩炒)各一兩,沒藥半兩。諸藥為末。每服一錢,熱酒調(diào)下。(《圣惠方》)
2、治胃痛,腹痛:小茴香子、良姜、烏藥根各6g,炒香附9g。水煎服。(《江西草藥》)
3、治腎虛腰痛,轉(zhuǎn)側(cè)不能,嗜臥疲弱者:小茴香(炒,研末)。破開豬腰子,作薄片,不令斷,層層摻藥末,水紙裹,煨熟。細嚼,酒咽。(《證治要訣》)
4、治遺尿:小茴香6g,桑螵蛸15g。裝入豬尿胞內(nèi),焙干研末。每次3g,日服2次。(《吉林中草藥》)
5、治胃脘部、脘腹部脹痛:小茴香、枳殼各12克,臺烏藥10~12克,川厚樸8~12克,佛手8~10克,陳皮、甘草各8克。用法:加水煎成300毫升,每日分2次溫服。
6、治痛經(jīng)月經(jīng)來潮時小腹冷痛,面色蒼白無光澤,舌質(zhì)淡,苔白,疼痛處得熱則舒,疼痛嚴(yán)重者嘔吐,脈虛無力:小茴香、川芎、當(dāng)歸、香附各10克,淡吳茱萸3克,姜半夏、炒白芍各12克,延胡、黨參各15克,炙甘草8克。
7、治潰瘍:小茴香、香附、白芷各10克,烏賊骨、炒田七粉各15克,延胡12克,大黃6克。共研為細末,裝入1號空心膠囊內(nèi)。每日3次,每次3粒,空腹服。不但可制酸、止痛,而且有助于潰瘍的愈合。
8、治疝氣:小茴香、柴胡各10克,荔枝核32克,青皮、赤芍各8克,延胡、川楝子(炒香)、川厚樸各12克,橘核20克,昆布15克(先洗去鹽分),蜜棗3枚,加水煎至400毫升,每日分2次溫服,可連服3~5劑。
9、治虛氣沖上耳鳴而聾:茴香(炒)、木香、蓽澄茄(去蒂)。共為末。外以青鹽為末入糯米粉內(nèi)煮糊為丸。每服三四十粒鹽湯下。(《澹寮集驗方》青鹽下氣丸)
10、治蛇咬久潰:小茴香搗末敷之,小茴香20g,開水沖泡代茶飲,于1.5小時內(nèi)服完。旋即電針腎俞、膀胱俞、阿是穴及同側(cè)足三里,然后跳躍跑步0.5小時,每日1次。治療37例,結(jié)果排石率為62.1%,總有效率為94.6%。
小茴香用藥禁忌
陰虛火旺者禁服小茴香。肺、胃有熱及熱毒盛者禁用小茴香。
由于多食茴香會有損傷視力的副作用產(chǎn)生,不宜短期大量使用,每天應(yīng)以10克為上限。而性燥熱,較適合虛寒體質(zhì)食之,每次食用的量也不宜過多。涼、避光保存。
貼心提示:以上小茴香的藥用偏方僅供參考,請慎用!
慢性胃炎是以胃粘膜的非特異性慢性炎癥為主要病理變化的慢性胃病。根據(jù)其病理變化差異,常可簡單地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表淺性胃炎多數(shù)缺乏明顯癥狀,部分有食欲不振、噯氣、胃痛、惡心、嘔吐等。胃出血并不少見。
肥厚性胃炎往往只有無規(guī)律的上腹不適,臨床癥狀酷似潰瘍病。
萎縮性胃炎主要癥狀是厭食、飯后飽脹、上腹部壓迫感鈍痛,偶有惡心嘔吐。常伴有貧血、消瘦、疲乏等全身癥狀。
檢查部分病人可有上腹部及左上腹輕度壓痛。本病的診斷只能由胃鏡檢查來確診。
中醫(yī)辨證治療
肝氣犯胃型
[臨床表現(xiàn)] 胃脘脹痛、食后尤甚、噯氣頻作、得矢氣則痛緩,泛酸,舌質(zhì)紅,苔薄白,脈弦。
[食療藥膳]
1.蜂蜜蘿卜膏:蜂蜜60克,蘿卜600克(切片),一齊燉至膏狀即可食用。每日1--2次。
2.橘皮粥:橘皮15克(切碎),白米60克,同煮粥食。
脾胃氣虛型
[臨床表現(xiàn)] 胃脘隱痛、喜按、食后脘腹脹悶、口淡、大便溏、面色萎黃、神疲乏力,舌質(zhì)淡紅,苔白,脈細弱。
[食療藥膳]
1,牛百葉糯米麥粥:牛百葉100克(洗凈切塊),糯米50克,小麥30克,煮成粥,調(diào)味服食。
2.靈芝粉蒸肉餅:靈芝3克(研末),豬瘦肉100克(剁成肉醬),拌勻,碟盛蒸熟佐膳。
3.參芪棗煲豬肚:豬肚250克(洗凈切塊),黨參20克,北芪 20克,大棗3枚,煮湯,食豬肚飲湯。
在這個人人都講究養(yǎng)生保健的環(huán)境中,許多有藥用價值的蔬菜成為了新寵,小茴香就是其中的一種,其實茴香不管是根莖葉還是果實都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同時他又是比較美味的蔬菜,其中茴香餡餃子就是比較受大家歡迎的一種吃法,它味道香美,讓人吃過總是會戀戀不忘,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功效,下面一起了解下中藥小茴香的功效有哪些。
中藥小茴香又稱小懷香、小茴香、茴香子、谷香(四川、貴州),為傘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實。本品原名懷香,始載于唐本草。蘇頌說,北人呼為茴香,聲相近為懷香。陶弘景謂:煮臭肉,下少許,無臭氣,臭醬入末亦香,故曰茴香。李時珍說,俚俗多懷衿衽咀嚼,恐懷香之名,或以此也。 大茴香還被人叫作大料或八角,主要產(chǎn)于廣東、廣西,之所以被稱為八角,是因為他正好有八個角,并且每個角中有一個光滑的種子。而小茴香雖說跟他只一字之差,但無論從形狀還是顏色來看,都很難找到他們的共同點。相較于大茴香的氣派聲勢,小茴香要平凡渺小的多,他是常吃的蔬菜茴香菜的種子,只是一種小小的灰色菜籽,像干癟的稻粒,實在其貌不揚,不過香氣濃郁倒不輸于大茴香。 茴香作為一種重要的香辛料,能很好地去除腥、膳、臭等讓人不愉快的味道,因此在燉牛肉、紅燒肉時人們總不會忘記放幾顆茴香在里面。炒濃味的素菜時也可以放少量,另外腌菜、腌蛋時放一些同樣能起到很好的調(diào)味作用。不過,也不能是菜就用,比如做味道素淡的菜以及燉鮮嫩的雞肉時就不易用茴香,否則味道過于濃烈容易掩蓋菜、肉本身的鮮嫩清香,就有點適得其反了。功效:它們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腸神經(jīng)血管,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腸蠕動,排除積存的氣體,所以有健胃、行氣的功效;有時胃腸蠕動在興奮后又會降低,因而有助于緩解痙攣、減輕疼痛。中國《藥典》載有茴香制劑是常用的健胃、散寒、行氣、止痛藥。茴香烯能促進骨髓細胞成熟和釋放入外周血液,有明顯的升高白細胞的作用,主要是升高中性粒細胞,可用于白細胞減少癥。 ? ? ? ? ? ? 適合人群:所有人都可食用。 ? ? ? ? ? ? ? ? 適用量:香料每次3~5克。茴香菜每次60~80克。
我們的生活之所以是美好的,因為它能讓我們既能感受到美好的事物,又能吃到很多美味,中藥小茴香就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它既能讓我們健康又美味的食物,平時我們可以多吃一些小茴香,尤其是男性,它有很好的補腎的功效。
慢性胃炎是一種很常見的病癥,慢性胃炎的病因也有很多種,它的癥狀表現(xiàn)很是明顯,如果不能及時的治療可能會造成嚴(yán)重的后果。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治療慢性胃炎的藥膳方有哪些?怎么樣對癥施治吧?
治療慢性胃炎藥膳方二
三七玄香雞
原料
三七粉3克、醋玄胡15克、制乳香6克,置鍋內(nèi)隔水燉,水開后用文火蒸30分鐘,取渣存汁待用;然后將雞肉放入燒鍋內(nèi),加水、鹽、料酒、蔥、姜適量一起煮,如吃嫩雞,則時間不宜過長。
用法
食用時將藥汁和三七粉一起倒燒鍋內(nèi),稍煮片刻即可食用,吃雞喝湯。
參芪黃精牛肉湯
原料
黃芪30克、黨參15克、黃精15克、牛肉500克。
制作
將黃芪、黃精、黨參裝入袋中,放于燒鍋內(nèi),將牛肉洗凈放入鍋內(nèi)焯一下,然后將牛肉沖洗干凈,和藥袋一同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煮沸,再用文火將牛肉燜熟,但不宜過酥。
用法
撈去藥袋,放鹽、蔥、姜、糖適量,吃肉喝湯。食用時牛肉切成薄片為好。
其他相關(guān)食療方
1、牛奶煮鶉蛋:牛奶250克(或奶粉一湯匙)煮開后,打入鵪鶉蛋一個,煮成荷包蛋食用。有和胃補虛作用,適用于慢性胃炎。連服半年左右。
2、金橘根燉豬肚:豬肚100-150克,金橘根30克,用水四碗煮至一碗半,加少許食鹽調(diào)味食用。有健脾開胃,行氣止痛作用。適用于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等癥。
3、治肺胃陰虛等:老鴨一只,去毛及內(nèi)臟;北沙參、玉竹各50克。上述各料同煮湯,用食鹽等調(diào)味食用。有滋陰清補功效。用于肺陰虛咳喘、糖尿病、慢性胃炎、津枯腸燥便秘。
4、姜韭牛奶羹:韭菜250克,生姜250克,共搗爛用干凈紗布絞汁,加入牛奶250克,煮沸后,趁熱服用。適用于胃寒性胃潰瘍,慢性胃炎胃脘疼痛,嘔惡等癥。
5、黨參粥:黨參20克,粳米50克。先將粳米炒至黃黑色,再與黨參同煮粥,煮好后飲用粥湯。有補中氣,和脾胃,除煩渴,止泄瀉作用。適用于脾虛泄瀉,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等癥。
結(jié)語:通過以上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以上介紹的治療慢性胃炎的食療藥膳方有了一定的了解,食療藥膳方相較于其他的治療方法,副作用比較的小,對人體的傷害比較少。希望以上介紹的藥膳方能幫助到有這類病癥的患者。
蒲公英煮羊肚具有溫胃,止痛。對胃潰瘍病人效果尤佳。
[原料]蒲公英(鮮品150克),羊肚1只,姜10克,蔥10克,料酒15克,鹽6克,胡椒粉3克。
蒲公英的功效:上呼吸道感染,眼結(jié)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乳癰腫痛,胃炎,痢疾,肝炎,膽襄炎,急性闌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癰癤疔瘡, 咽炎,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癘,疔毒瘡腫,急性結(jié)膜炎,感冒發(fā)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尿路感染。
羊肚的功效:性味甘溫,可補虛健胃,治虛勞不足、手足煩熱、尿頻多汗等癥
怎么做蒲公英煮羊肚,如何做蒲公英煮羊肚
[制作]羊肚洗凈,姜切片,蔥切段。羊肚切成4厘米見方塊,薄公英洗凈,去根。把羊肚和姜、蔥、料酒同放燉鍋內(nèi),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燉煮50分鐘,投入薄公英、胡椒粉、鹽、味精,攪勻即成。
[專家叮囑]每日1次,每次吃羊肚50克。吃蒲公英喝湯。佐餐食用。
白濁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病癥,這種病癥發(fā)現(xiàn)之后就一定要及時的治療。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濁的藥酒治療方以及白濁的病因,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這白濁的相關(guān)知識吧!
白濁有溺濁和精濁之分,前者指小便色白混濁見《諸病源候論虛勞小便白濁候》,后者指尿道口常滴出白色濁物,小便澀痛明顯,但尿不混濁,見《證治要訣》。小茴香酒治療的是精濁屬精道感受風(fēng)寒者。
【配方】
小茴香(炒黃,為粗末)一兩。
【制法】
上件用黃酒半斤燒滾沖,停一刻,去渣。
【主治】
治白濁,俗名騙白,又名下淋,精道受風(fēng)寒,湯藥全不效。
【用法】
服酒。
白濁的病因
1.房室因素
陰莖持續(xù)性勃起,但無正常、完整射精過程者;
2.飲食因素
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過度飲酒等;
3.起居因素
駕車、辦公等久坐不起,或飲水較少,或小便忍持;
4.其他不良因素
涉水、淋雨、感冒風(fēng)寒等;勞傷精氣,致腎氣虛衰;或因平素酗酒,肥甘厚味、使脾胃運化失常,濕濁內(nèi)生;或因感受外邪,久坐壓迫會陰部,均可阻隔經(jīng)脈,氣滯血瘀導(dǎo)致本病。
結(jié)語: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guān)介紹,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全新的認識和相關(guān)的了解了吧!這個白濁不一定要用藥物來治療,還可以用喝藥酒的方法來治療。如果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試試哦!
小茴香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藥食同源的藥物,所以這種藥物不僅在治療疾病的時候比較常見,也有人會將它當(dāng)作一位調(diào)料,茴香可以用來治療一些胃部方面的疾病,而且患者患有風(fēng)寒感冒的時候也可以吃一些茴香用來驅(qū)寒,在我國北方地區(qū),茴香是很普遍的,那么炒小茴香有什么功效與作用呢?
很多人都只把茴香當(dāng)做普通的食材,可是卻不知道茴香是一種集食用、醫(yī)藥、調(diào)味與一身的植物,在北方經(jīng)常食用,但是在南方卻不常見。它有祛寒止痛、溫肝暖胃等功效,另外小茴香還有抗?jié)?、?zhèn)痛等作用。
1、小茴香具有祛寒止痛的功效,對寒濕、氣滯引起的子宮虛寒、腰背冷痛、肚腹脹滿、大便溏稀及疝氣等有很好的療效,臨床多與肉桂、沉香、烏藥等溫中、理氣藥物合用。治療婦女因貪風(fēng)受涼、冒雨涉水及氣滯等原因造成的痛經(jīng),可在月經(jīng)前3天用小茴香15克研末沖服,連服3日,能起到溫經(jīng)祛寒、行氣止痛的作用。
2、小茴香又能理氣和胃,如遇胃寒嘔吐、食欲不振、胃脘脹痛者,可與干姜、木香等配伍使用。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病人表現(xiàn)出胃脘冷痛、喜溫、畏寒肢冷等癥狀的,可用小茴香100克、生姜200克同搗,再炒黃研末,于每日早晚用小米湯送藥10克治療。
把小茴香炒熱,裝入布袋中溫熨胃脘或小腹,對上述胃痛或寒凝引起的腹痛及痛經(jīng)都有良好的止痛效果?,F(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表明,小茴香治療胃腸道病癥的機理在于其細胞內(nèi)含有豐富的茴香油,該物質(zhì)能刺激胃腸道蠕動,可幫助排除氣體、減輕疼痛,故臨床多作為安全高效的消脹藥使用。
3、小茴香可以炸出茴香油,茴香油中的茴香醚成分還有抗菌功效,可幫助殺滅胃腸道中的有害病菌,促進炎癥及潰瘍的痊愈。
潰瘍病屬虛寒者多面色泛白少光澤,食欲較差,或天冷時發(fā)作,或偶有泛酸,或經(jīng)胃鏡檢查有淺表性潰瘍者,脈多虛,舌質(zhì)淡紅,苔白略厚。方藥:小茴香、香附、白芷各10克,烏賊骨、炒田七粉各15克,延胡12克,大黃6克。用法:共研為細末,裝入1號空心膠囊內(nèi),每日服3次,每次用溫開水送服3粒,空腹時服。不但可止酸、止痛,而且有助于潰瘍的愈合。
4、另外小茴香還有食療作用,香料每次3~5克,茴香菜每次60~80克。適合脾胃虛寒。腸絞痛、痛經(jīng)患者用于食療,食用方法為:取小茴香少許,炒后煎湯去渣,然后加大米,煮成米粥食用。陰虛火旺者忌食。小茴香作餡料時,應(yīng)用開水焯過。在用于鹵菜的制作時,與花椒配合使用,效果最佳。
藥物中被稱作茴香的,還有木蘭科八角茴香樹的果實,也就是調(diào)料中的大料或八角,入藥稱大茴香。此物與小茴香的藥用功能相似,但氣味偏于渾厚,不如小茴香辛燥香烈,理氣、散寒的作用也相對遜色多了。
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對小茴香的功效和作用也了解了一些了,以后可不要小看了小茴香了,在選擇小茴香的時候盡量選擇質(zhì)地飽滿、色澤黃綠、芳香濃郁的,孕婦不宜多吃茴香,但是哺乳期的母親可以喝茴香大麥茶,可以增加母親奶水哦。
美味的滋補湯品是夏季人們最喜愛的保養(yǎng)食物,因為夏季氣溫較高,人們體內(nèi)容易淤積一些有害的成分,時間久了會對身體產(chǎn)生嚴(yán)重的傷害,因此,適當(dāng)?shù)某砸恍┲匾獰跹a湯是非常合適的選擇,例如,茴香籽何首烏燉豬肚是比較受歡迎的湯品,下面就來看看茴香籽何首烏燉豬肚怎么樣呢?
料及用量:豬肚一個、小茴香籽(炒)30克,何首烏60克(建議選用制首烏, 或者雌雄首烏茶20-30克即可)
做法:先把豬肚翻過來用細鹽搓洗干凈,然后把何首烏用竹刀切小塊(推薦直接選用制成顆?;蚍勰┐菩酆问诪醪?和小茴香籽裝入豬肚,最后用粗線縫上豬肚避免里面的食材漏出,和冷水一起放入砂鍋,水開后,中小火燉四五十分鐘,直到豬肚熟透。食用時,可把豬肚切小塊吃掉,如不嫌苦何首烏也可以吃。一般一次吃不完,可以吃兩天。
功效:治療急、慢性胃炎,甚至十年二十年的老胃病也能根治。一般不是很嚴(yán)重的病人吃三周就見效,嚴(yán)重的連續(xù)吃七周。每周一次,一次吃2-3天。
補充以下幾點:
1. 建議大家分2-3天食用完,嚼食首烏藥渣的效果是很好的, 但是注意,首烏至少要分3日吃,每日分2-3次;
2.陳老師在視頻中有提到用生首烏, 其實個人對首烏首烏了解,調(diào)理肝腎還是制首烏好;
而且制首烏藥房都有售,生首烏因為使用的時候需要謹慎,否則容易中毒,所以藥房很少見到有售;
建議朋友們,用首烏前先到本站的首烏茶知識堂對生首烏制首烏做做了解,合理用量,方能藥到病除;
3.對于朋友們問到的首烏毒性, 主要體現(xiàn)在生首烏上; 制首烏不顯著,但是如果太過多了,也會導(dǎo)致差不多的癥狀; 不過大家也不用過于恐懼, 這個中毒是可逆的,一般停服就可以自然恢復(fù);
醫(yī)藥上有一種藥物叫小茴香,小茴香味辛、性溫,具有散寒止痛、和胃理氣的功效。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小茴香還有抗?jié)?、?zhèn)痛、性激素樣作用等,茴香油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F(xiàn)將小茴香治療6種常見病的經(jīng)驗介紹如下:
1.潰瘍病屬虛寒者
2.胃脘部、脘腹部脹痛
3.痛 經(jīng)小茴香的功效與作用,月經(jīng)來潮時小腹冷痛,面色蒼白無光澤,舌質(zhì)淡,苔白,疼痛處得熱則舒,疼痛嚴(yán)重者嘔吐,脈虛無力。
4.睪丸鞘膜積液
主要表現(xiàn)為陰囊腫大,腫塊與陰囊皮膚并不粘連,且腫塊如囊樣,或經(jīng)醫(yī)院確診為睪丸鞘膜積液者。
5.寒疝睪丸偏墜疼痛.
6.輸尿管下段結(jié)石或膀胱結(jié)石.
一、小茴香的介紹
大、小茴香都是常用的調(diào)料,是燒魚燉肉、制作鹵制食品時的必用之品。因它們能除肉中臭氣,使之重新添香,故曰“茴香”。大茴香即大料,學(xué)名叫“八角茴香”。小茴香的種實是調(diào)味品,而它的莖葉部分也具有香氣,常被用來作包子、餃子等食品的餡料。它們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腸神經(jīng)血管,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腸蠕動,排除積存的氣體,所以有健胃、行氣的功效;有時胃腸蠕動在興奮后又會降低,因而有助于緩解痙攣、減輕疼痛。
二、小茴香的種類
多年生草本,作一、二年生栽培。全株具特殊香辛味,表面有白粉。葉羽狀分裂,裂片線形。夏季開黃色花,復(fù)傘形花序。果橢圓形,黃綠色。性喜溫暖,適于砂壤土生長;忌在粘土及過濕之地栽種。春秋均可播種或春季分株繁殖。原產(chǎn)地中海地區(qū),我國各地普遍栽培,適應(yīng)性較強。我國北方主要春秋兩季栽培。(露地栽培)春播:3月下~4月上旬,5月中、下旬收獲。秋播:7~8月份,九月份收獲。果實為雙懸果,呈圓柱形,有的稍彎曲,兩端略尖,長4~8mm,直徑1.5~2.5mm。表面黃綠或淡黃色,頂端殘留有黃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時有細小的果梗。分果呈長橢圓形,背面有縱棱5條,接合面平坦而較寬。橫切面略呈5邊形,背面的4邊約等長。有特異茴香氣,味微甜、辛。
不過,建議不要自己加工食用小茴香。如果您有類似癥狀,還是先到醫(yī)院檢查一下,聽聽醫(yī)師的叮囑。然后自己多加注意和調(diào)理,根據(jù)以上內(nèi)容信息,對癥下藥。
在中國傳統(tǒng)中醫(yī)治療疾病的各類方法中,有一種名為藥酒的東西。藥酒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治病的酒,它與尋常的酒不同,藥酒因為里面添加了中藥所以能夠起到治病的作用。小茴香酒就是其中的一種,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小茴香酒——(白濁)
白濁有溺濁和精濁之分,前者指小便色白混濁(見《諸病源候論·虛勞小便白濁候》,后者指尿道口常滴出白色濁物,小便澀痛明顯,但尿不混濁(見《證治要訣》。小茴香酒治療的是精濁屬精道感受風(fēng)寒者。
(《醫(yī)林改錯》)
【配方】小茴香(炒黃,為粗末)一兩。
【制法】上件用黃酒半斤燒滾沖,停一刻,去渣。
【主治】治白濁,俗名騙白,又名下淋,精道受風(fēng)寒,湯藥全不效。
【用法】服酒。
上文介紹了小茴香酒是由哪幾種中藥材組成的,小茴香酒的制作方法等。除此之外要引起大家注意的是當(dāng)我們看到藥酒的顏色不再加深,表明藥物的有效成分已經(jīng)停止?jié)B出,藥酒濃度已達到最大,此時就可以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