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鴛鴦卷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生姜養(yǎng)生什么時候吃好。
“養(yǎng)生乃長壽之伴侶,健康是長壽的朋友。”相信關(guān)于養(yǎng)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養(yǎng)生不應(yīng)只是調(diào)侃或者賣弄,而是必須認真地踐行。飲食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wǎng)絡(luò)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蓉城鴛鴦卷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蓉城鴛鴦卷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豬肉剁泥,河蝦去蝦線取蝦仁后剁成蝦泥。
2、白菜葉洗凈,燙熟后切成沫。
3、混合豬肉糜、蝦仁、白菜沫和蔥姜蒜末。
4、加入鹽、雞精、胡椒、黃酒調(diào)味,放入冰箱20-30分鐘入味。
5、雞蛋分離蛋清備用。
6、加入少許淀粉調(diào)勻。
7、鋪蛋白皮。
8、鋪蛋黃皮。
9、在蛋皮中裝入等量餡料。
10、包裹蛋皮作成蛋卷。
11、碼盤上鍋蒸8-10分鐘。
12、蒸的過程,切蘑菇片備用,韭菜葉洗凈。
13、韭菜葉熱水中燙熟燙軟。
14、蘑菇片調(diào)高湯,加入少許濕淀粉勾芡。
15、韭菜葉裝飾打結(jié)蒸好的蛋卷。
16、淋芡汁。
17、裝盤點綴枸杞或紅椒,完成。
蓉城鴛鴦卷的一般做法
蓉城鴛鴦卷做法一
1、取面種500克,和臭粉2克混合搓勻,使面種松浮脹大,加入白糖150克和25克清水,繼續(xù)搓揉,至白糖全部溶解時,加入純堿3克揉搓,使純堿分布均勻后,再將面粉、蘇打粉加入面種內(nèi)拌成面團,將面團靜置15-20分鐘后復揉搓一下,使它純滑成為發(fā)面皮。
2、將發(fā)面皮壓成長條形,寬約25厘米,在一邊鋪上豆沙、咸蛋黃,一邊鋪上叉燒肉,兩邊朝中間卷成一條,切件放入鐵盞內(nèi),上蒸籠蒸10分鐘即成。
蓉城鴛鴦卷做法二
主料:肥膘肉250克輔料:雞蛋100克,鴨蛋200克,蘆筍50克,小麥面粉50克,面包屑30克調(diào)料:植物油50克,白砂糖10克教您蓉城鴛鴦卷怎么做,如何做蓉城鴛鴦卷才好吃
1、將豬肥膘肉洗凈去皮,切成塊,片成薄片;
2、鴨蛋黃壓成薄片;
3、蘆筍去皮下入開水鍋內(nèi)氽一下,過涼;
4、雞蛋磕入碗內(nèi)打散;
5、將豬肉片兩面蘸勻白糖放入鴨蛋黃、蘆筍卷成卷,裹上雞蛋液,滾上面包屑;
6、炒鍋注油燒熱至八成熱,下入豬肉卷炸至金黃色,撈出控油,改刀裝盤即可。
蓉城鴛鴦卷做法三
1、胡蘿卜和肉切成丁。
2、加入油。
3、加入鹽,拌勻。
4、韭菜和肉剁碎,拌均勻。
5、放入適量鹽。
6、選幾根長一點的韭菜,燙好備用。
7、雞蛋把蛋黃和蛋白分開,分別加入適量水和鹽,拌勻,過篩。
8、蛋黃液煎成圓圓的蛋黃餅。
9、蛋白液煎成白白的蛋白餅。
10、蛋皮小心地弄出來放在干凈的菜板上,放適量肉在蛋皮上。
11、用力向里面卷起來。
12、同樣方法全部做好。
13、放在蒸鍋上,蒸十五分鐘。
14、端出來,湯汁倒在另一個碗里,蛋卷趁熱切成段。
蓉城鴛鴦卷的由來
蓉城鴛鴦卷是四川省的漢族傳統(tǒng)名點,屬于川菜系。 色澤金黃、外酥內(nèi)嫩、咸甜兼具 動物蛋白、脂肪含量豐實。
擴展閱讀
蛋黃卷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咸蛋黃放入蒸籠蒸約4分鐘至熟,取出放涼備用;雞蛋打勻成蛋液備用。
2、用桿面棍依序桿壓去邊土司,讓土司變扎實,于土司片的1/3處鋪上約25公克的紅豆沙,再取一顆作法1的咸蛋黃捏成跟土司等長的條狀,放至紅豆沙上,將土司卷起成圓筒狀,封口處沾上少許作法1蛋液黏緊。
3、將作法2完成的土司卷放入作法1蛋液中沾勻蛋液。
4、熱油鍋,將油溫燒熱至約120℃,放入作法3的土司卷油炸至表面呈金黃色,撈出瀝干油脂即可。
蛋黃卷的一般做法
蛋黃卷做法一
1、將蔥蒜切末,放在肉末里,調(diào)入生抽,鹽和雞精,打入一個雞蛋。
2、順一個方向攪拌均勻備用。
3、豆皮一張鋪開,把一半肉末放到豆皮上,均勻鋪開,四邊都留點空地不要鋪肉末。
4、在肉末上鋪上一張海苔。
5、在海苔上再把另一半肉末鋪勻。
6、將和豆皮等寬的咸蛋黃放到肉末上。
7、將豆皮卷起來,動作輕柔一些,但盡量卷得緊一些。
8、將卷好的豆皮放到屜布上,用屜布將豆皮蛋黃卷卷得結(jié)結(jié)實實,放入蒸鍋,水開后再蒸15-20分鐘。關(guān)火后晾涼放入冰箱,吃時切片即可。
蛋黃卷做法二
1、在鯪魚肉內(nèi)放下調(diào)味料拌勻,咸蛋黃切幼絲,西芹去邊節(jié)切成長條狀。
2、將鯪魚肉釀在紫菜上,放上西芹、咸蛋黃。
3、將紫菜卷起成條狀,利用小竹簾卷實。
4、放在碟上隔水蒸熟,斜切片,即成美味誘人的蛋黃卷。注意:“蛋黃卷”是用魚膠、紫菜、咸蛋黃、芹菜做成的少油菜式,如果你明白做法之后,可以將餡料改變成其他款式,老少咸宜。
蛋黃卷做法三
1、雞蛋2個加2克鹽、水淀粉調(diào)勻成蛋糊;鍋內(nèi)放入食用油3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蛋液小火煎1分鐘制成12張直徑為9厘米左右的蛋皮。
2、咸蛋黃放在墩子上,用刀背拍成8厘米左右的薄片;魚蓉加肥膘蓉、3克鹽、味精、胡椒面、料酒、水淀粉、姜蔥汁、蛋清制成蓉備用。
3、將蛋皮平放墩子上,再放上咸蛋黃片,加一層魚蓉卷成12個卷生坯,雞蛋1個打勻成液,將卷坯滾上剩余的1個蛋液粘上面包糠待用。
4、鍋置火上,放入食用油燒至六成熱,下蛋黃卷生坯小火浸炸3分鐘至色澤金黃,成熟時出鍋裝入盤中,淋上香油即可。
蛋黃卷的由來
蛋黃卷是一道廣東省的漢族傳統(tǒng)名點,屬于粵菜系。主要原料有切邊土司4片 、紅豆沙100公克 、生咸蛋黃4顆 、雞蛋3顆等,這道菜非常美味。
秘制鴛鴦雞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先將雞宰殺退毛后,作整雞去骨,兩只雞分別用蔥鹽汁(各 50 克) 抹于內(nèi)壁,隨即翻皮朝外整形稍漬。把兩翅膀分別從頭下刀口處插進,通向食管內(nèi)嘴里,分左右成口銜雙翅(謂之龍吐須)待用。
2、把豬肉餡從刀口處填進一只雞的腹腔內(nèi),慧米餡填入另一只雞腹內(nèi), 分別用竹簽別起。兩只雞同時入開水中焯過,至皮肉收縮出鍋,把其中一只 雞抹上飴糖,過油呈桔紅色,裝入盛器中,加入原湯300克和醬油,放入籠 中蒸至酥爛,再把另一只雞裝入盛器中,加入原湯、鹽,放入籠中蒸至酥爛。
3、將蒸好的紅、白兩只雞的原湯洼出,各自另放,把雞并排放入大平盤 中,抽掉竹簽,把香菇、菜心分別襯托在雞的身上,待用。
4、鍋置旺火,先把白雞原湯倒入鍋中,下水淀粉勾芡,淋香油澆在白雞 上。再起鍋把原湯倒回鍋中用水淀粉勾芡、淋香油澆在紅雞上。再將山楂糕 刻成“鴛鴦雞”三字,擺于盤邊,即可。
秘制鴛鴦雞的一般做法
秘制鴛鴦雞做法一
將一只雞入開水鍋小火燜浸13分鐘(以湯微滾佳),撈起用凈水浸涼。將另一只雞放入腌雞調(diào)料(洋蔥頭絲、大蒜頭碎塊,糖,鹽,味精)中腌8小時,入沸水鍋川一下,上脆皮水吹干,上爐烤熟,然后裝盆—半只白雞、半只風沙雞。另跟一碟姜茸料,和一碟干蔥香料即可。
秘制鴛鴦雞做法二
1、清遠雞切塊,用鹽焗雞粉、辣椒粉腌5分鐘;準備姜片、蔥段、彩椒片、蒜頭待用;
2、熱鍋下油,放入雞塊,小火煎至金黃色,約5~6分鐘,裝盤先盛出;
3、姜片、蔥段、蔥段、蒜頭下鍋中火爆香,再倒入雞塊,略微翻炒入味,裝盤即可享用。
秘制鴛鴦雞做法三
1、泰國河蝦仁去沙腸,洗凈,雞脯肉改刀成5厘米長、3厘米寬的片,將蝦仁加鹽、味精、料酒各5克調(diào)味加蛋清15克、生粉10克上漿;
2、雞脯肉加鹽、味精、料酒各5克,調(diào)味后加蛋清15克、生粉10克上漿;
3、鍋內(nèi)加色拉油燒至四成熱,分別下入蝦仁、雞脯肉,保持四五成熱滑油1分鐘至斷生,撈起控油備用;
4、鍋底留油50克,加少許水,入鹽、白糖、味精各5克,小火燒開放入河蝦仁,翻炒,勾芡,出鍋裝入盤中一側(cè);
5、鍋里加大紅浙醋、梅林沙司、白糖50克,小火燒一分鐘,倒入雞脯肉翻炒,然后勾芡亮油出鍋裝入盤中另一側(cè)。
秘制鴛鴦雞的由來
鴛鴦雞得名于美麗的傳說:相傳秦末有位美人虞姬(沭陽人),因避秦亂來到古吳,姿容絕代,博學多才,立志非英雄不嫁。一日謁孔廟,見項羽重瞳炯耀,儀表非凡,單臂舉鼎,心竊慕之,遂稟其父邀項羽作客,虞姬親 做一菜為“鴛鴦雞”。其父會意,當面許親,又資助項羽起兵反秦、秦滅亡 后,項羽自命西楚霸王,建都彭城(今江蘇徐州),這“鴛鴦雞”也就在彭城流傳下來了?!傍x鴦雞”酥香、醇厚、色澤艷麗、造型優(yōu)美,寓意深長,為人們所喜愛。
蒸白菜卷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準備好材料。
2、白菜葉切去菜幫,放沸水中焯水。
3、撈出瀝干待用。
4、萵筍去皮切絲;培根切絲;胡蘿卜去皮切絲;木耳泡發(fā)切絲。
5、取白菜葉鋪開,放上萵筍絲、胡蘿卜絲、木耳和培根。
6、卷起,可以把兩邊切整齊。
7、擺入盤中放入蒸爐蒸5分鐘。
8、用油起鍋,加適量清水煮開,調(diào)入鹽、水淀粉和蠔油煮成稠汁,澆在白菜卷上即可。
蒸白菜卷的一般做法
蒸白菜卷做法一
1、準備材料:白菜最好選擇葉子部分,我這里因為只剩個白菜芯,所以將就用了。
2、將白菜洗凈,焯水三分鐘左右,直至白菜變軟,撈出控干水分備用。
3、將蔥姜切細末加入肉餡,同時加入少許五香粉(或十三香粉、花椒粉,反正就這類調(diào)味的粉粉)、一小勺量的食用油、醬油、少許鹽,攪拌均勻(其實就是在調(diào)餃子餡,所以調(diào)料可根據(jù)自己口味加)。我因為給孩子吃,所以配了胡蘿卜。
4、將焯過水的白菜攤平,放上肉餡。
5、卷起。大的葉子可一分為二,白菜幫太厚部分可用刀片成薄片,葉子和幫的口味各不相同。
6、卷好后碼盤,我在盤底鋪了一層干豆腐條(懶人就是這樣,想要一道菜里有盡可能多的營養(yǎng),這樣就不用做第二道菜了)。上鍋蒸,大火燒開后轉(zhuǎn)中小火蒸25分鐘。
7、出鍋!配上香香的米飯,食指大動!里面的湯也很好喝喲!
蒸白菜卷做法二
1、將大白菜葉放入沸水鍋中焯一下,再放入冷水中過涼,撈出備用;
2、蔥、姜切末備用;
3、將豬肥瘦肉洗凈后剁細成餡備用;
4、將豬肉餡加入蔥末、姜末、料酒、雞精、精鹽、胡椒粉、雞蛋、香油攪至上勁;
5、將燙好的大白菜攤開,包入攪好的豬肉餡成卷狀;
6、將包好的大白菜卷用旺火蒸5分鐘,取出裝盤。
7、將鍋置于旺火上,倒入潷出的湯汁,再加入清水(50毫升)、精鹽、雞精、用濕淀粉勾芡,淋入蔥姜汁,澆在大白菜卷上即可。
蒸白菜卷做法三
1、先把餡料調(diào)制好。
2、白菜葉稍微抄水一下。
3、可以鋪上薄薄的一層餡料開卷了。
4、上蒸鍋15分鐘。
5、擺盤,澆上紅青椒末用淀粉等調(diào)制出來的汁。
蒸白菜卷的由來
蒸白菜卷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漢族名菜,屬于天津菜。此菜鮮嫩可口,加上豬肉的鮮味,是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此菜制作簡便,口感清爽,并且白菜諧音“百財”,是一道適合在佳節(jié)制作家常菜。
餛飩香蕉卷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餛飩香蕉卷是一道浙江省的漢族小吃,屬于浙菜系。外脆里嫩,鮮咸適宜,有些味甜。先將香蕉去皮,先切一半,每段再橫切6份,一共12條備用。面粉和水調(diào)成面糊。 取一張餛飩皮鋪平,將香蕉段放在對角線上面,卷起后,再涂上面糊固定封口,兩邊涂上少許面糊,將開口處壓緊備用,調(diào)味料混合均勻備用。將烤箱預熱至180—200攝氏度,將餛飩香蕉卷放入,烤約15分鐘,取出即可裝盤,蘸調(diào)味料食用。
做餛飩香蕉卷主要用到的調(diào)料就是沙拉醬2大匙、番茄醬0.5大匙 ,沒有特別要注意的。
餛飩香蕉卷的一般做法
原料:餛飩皮12張、香蕉1根、面粉1大匙、水2大匙。
調(diào)料:沙拉醬2大匙、番茄醬0.5大匙。
步驟:
1、將香蕉去皮,先切一半,每段再橫切6份,一共12條備用。面粉和水調(diào)成面糊。
2、取一張餛飩皮鋪平,將香蕉段放在對角線上面,卷起后,再涂上面糊固定封口,兩邊涂上少許面糊,將開口處壓緊備用,調(diào)味料混合均勻備用。
3、將烤箱預熱至180—200攝氏度,將餛飩香蕉卷放入,烤約15分鐘,取出即可裝盤,蘸調(diào)味料食用。
小貼士:
1、外脆里嫩,鮮咸適宜,有些味甜。
2、味甘,性涼。能養(yǎng)陰潤燥,生津止渴。
3、含果糖、葡萄糖、蛋白質(zhì)、脂肪、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C、E,煙酸、果膠、鈣、磷、鐵、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二羥基苯乙胺等成分。
4、所含5-羥色胺可能使胃酸降低,而香蕉又能緩和對胃粘膜的刺激,故對胃潰瘍有一定保護作用。又,糖尿病進食香蕉后尿糖并不見升高。
5、用于胃陰不足,咽干口渴,或熱傷津液,煩渴喜飲;腸燥便秘,大便干結(jié),或痔瘡便血。
餛飩香蕉卷的由來
餛飩香蕉卷是一道浙江省的漢族小吃,屬于浙菜系。
浙江菜,簡稱浙菜,是中國傳統(tǒng)八大菜系之一,其地山清水秀,物產(chǎn)豐富佳肴美,故諺曰:“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浙江省位于我國東海之濱,北部水道成網(wǎng),素有魚米之鄉(xiāng)之稱。西南丘陵起伏,盛產(chǎn)山珍野味。東部沿海漁場密布,水產(chǎn)資源豐富,有經(jīng)濟魚類和貝殼水產(chǎn)品500余種,總產(chǎn)值居全國之首,物產(chǎn)豐富,佳肴自美,特色獨具,有口皆碑。
具有悠久歷史的浙江菜品種豐富,菜式小巧玲瓏,菜品鮮美滑嫩、脆軟清爽,其特點是清、香、脆、嫩、爽、鮮,在中國眾多的地方風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浙菜主要有杭州、寧波、紹興、溫州四個流派所組成,各自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芫爆魷魚卷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魷魚去除頭,內(nèi)臟及魷魚皮,只留魷魚板。
2、在魷魚板上打上十字花刀。
3、切成塊。
4、鍋中水燒開放入切好的魷魚板焯一下,馬上撈出。
5、盛出控水備用。
6、香菜洗凈切段。
7、熱鍋下油,放入少許蔥姜熗鍋。
8、再放入焯過水的魷魚卷。
9、旺火翻炒20秒。
10、再加入香菜段,剩余的蔥姜末,鹽。
11、旺火翻炒20秒關(guān)火即可。
12、盛盤,一道美味的芫爆魷魚卷就做好了。
芫爆魷魚卷的一般做法
芫爆魷魚卷做法一
制作食材:水法魷魚400克,香菜梗150克,清油1000克(實耗約100克),料酒30克,醋20克,鹽2克,味精5克。
1、魷魚去頭、去內(nèi)膜和明刺,剞麥穗花刀,切菱形片。香菜切斷。
2、魷魚片用開水焯起卷。
3、鍋上火放油,燒至六七成熱,投入魷魚卷稍滑油后撈出,控油。鍋留底油,放蔥姜蒜爆香,放入魷魚卷、香菜,加料酒、醋、鹽、味精點鈔。出鍋前淋香油即可。
芫爆魷魚卷做法二
1、將魷魚的頭部切下,去掉內(nèi)臟、骨頭。
2、從上到下撕下一條魷魚的皮,再從兩側(cè)將皮撕掉。
3、剞麥穗花刀,切成三角塊。
4、下入沸水鍋內(nèi)略燙,成卷后撈出。
5、香菜擇洗干凈,取梗切成段;紅椒洗凈去籽,切細條;蒜切片。
6、鍋置火上油燒熱,下入蒜片爆香。
7、下入魷魚卷,烹入料酒、加白胡椒粉、鹽翻炒幾下。
8、倒入香菜梗、紅椒絲翻炒均勻,離火淋入香油即可。
芫爆魷魚卷做法三
1、將魷魚洗凈,剞上十字花刀,切成長方塊,下入開水鍋內(nèi)略燙,成卷后撈出,用料酒、精鹽、胡椒粉、味精、香油、醋及少許水調(diào)成味汁。
2、香菜擇洗干凈,切成段。
3、蔥姜切絲,蒜切片。
4、炒鍋注油燒熱,下入蔥姜絲、蒜片、香菜、魷魚卷翻炒,加入味汁炒勻即可。
芫爆魷魚卷的由來
“炒魷魚”是“被解雇”的意思。以前,到廣東或香港做工的外地人,雇主多以包食宿的。這些離鄉(xiāng)別井的打工仔,身上帶著輕便的包袱,頂多多帶一張綿被或竹席。那時候的店鋪,多是前鋪后居,即屋前端是營業(yè)的鋪面,店主與伙記同住在店后的房間或閣樓。當員工被老板開除時,他便需收拾細軟離開,這動作便叫做“執(zhí)包袱”或“炒魷魚”?!皥?zhí)包袱”,看字面也明白個中含意,“炒魷魚”便要靠想像力了!原來,廣東菜有一名為“炒魷魚”,即炒魷魚片,當魷魚片熟透時,便會自動卷成一圈的,正好像被開除的員工,在將自己的被鋪(席或棉被)卷起一束時的摸樣,故此,除“執(zhí)包袱”之外,被解雇又可叫做“炒魷魚”。
酥炸牛肉卷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酥炸牛肉卷是由牛肉等主要材料做成的一道菜品,屬于浙江菜,口味此菜香酥可口,外焦里嫩。
做酥炸牛肉卷主要用到的調(diào)料就是 精鹽3茶匙,味精、胡椒粉、五香粉、白糖各1茶匙,醬油、料酒、椒精鹽、浙醋各0.5湯匙,淀粉、脆漿各2湯匙,花生油1000克,堿少許,陳皮1塊,沒有特別要注意的。
酥炸牛肉卷的一般做法
原料:牛肉350克,網(wǎng)油300克,馬蹄100克,蔥1棵,姜1塊。
調(diào)料:精鹽3茶匙,味精、胡椒粉、五香粉、白糖各1茶匙,醬油、料酒、椒精鹽、浙醋各0.5湯匙,淀粉、脆漿各2湯匙,花生油1000克,堿少許,陳皮1塊。
步驟:
1、將牛肉剁成泥,加入淀粉、水、白糖、精鹽、堿、味精、醬油上勁。
2、馬蹄切成小丁,蔥、姜切末,陳皮壓成末與胡椒粉、五香粉、料酒加入牛肉餡中攪勻。
3、將網(wǎng)油攤開,撒上干淀粉,抹上牛肉餡,卷成直徑約2cm、長約20cm的卷。 鍋內(nèi)放油上旺火,放入裹上脆漿的牛肉卷,先大火炸、爾后改用溫火炸熟。斜刀改成厚片裝盤,跟椒精鹽、浙醋碟上桌。
小貼士:
牛肉的纖維組織較粗,結(jié)締組織又較多,應(yīng)橫切,將長纖維切斷,不能順著纖維組織切,否則不僅沒法入味,還嚼不爛。烹飪時放一個山楂、一塊橘皮或一點茶葉,牛肉易爛。
酥炸牛肉卷的由來
酥炸牛肉卷是由牛肉等主要材料做成的一道菜品,屬于浙江菜。
浙江菜,簡稱浙菜,是中國傳統(tǒng)八大菜系之一,其地山清水秀,物產(chǎn)豐富佳肴美,故諺曰:“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浙江省位于我國東海之濱,北部水道成網(wǎng),素有魚米之鄉(xiāng)之稱。西南丘陵起伏,盛產(chǎn)山珍野味。東部沿海漁場密布,水產(chǎn)資源豐富,有經(jīng)濟魚類和貝殼水產(chǎn)品500余種,總產(chǎn)值居全國之首,物產(chǎn)豐富,佳肴自美,特色獨具,有口皆碑。
具有悠久歷史的浙江菜品種豐富,菜式小巧玲瓏,菜品鮮美滑嫩、脆軟清爽,其特點是清、香、脆、嫩、爽、鮮,在中國眾多的地方風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浙菜主要有杭州、寧波、紹興、溫州四個流派所組成,各自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芝麻香芋卷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準備好原材料。
2、香芋去皮洗凈切成條。
3、香芋入鍋蒸熟。
4、蒸熟的香芋里加入白糖、牛奶,碾成泥。
5、雞蛋蛋黃和蛋清分開,分別攪拌均勻。
6、面包片用搟面杖搟薄。
7、加入適量香芋泥。
8、卷起,封口處涂上蛋黃,然后粘好。
9、兩頭沾上雞蛋清,然后沾上芝麻。
10、鍋里油燒到7成熱時下入香芋卷,炸至金黃出鍋。
芝麻香芋卷的一般做法
芝麻香芋卷做法一
1、將芋頭削皮切條,開始蒸蒸蒸蒸蒸。我蒸了大約40分鐘。
2、蒸好的芋頭碾成泥,加入牛奶,白糖拌勻。
3、將買來的面包片切邊,用搟面杖搟的薄一點。
4、將雞蛋的蛋清蛋黃分離
5、將一勺芋泥涂抹均勻在吐司上,吐司片卷起,并在封口處涂一層蛋黃。 然后兩頭蘸蛋清,蘸上白芝麻。(這步忘記照)最后效果是這樣的。
6、開火,鍋內(nèi)加油,7成熱時放入吐司卷,中火炸,炸至表面金黃即可出鍋。
芝麻香芋卷做法二
1、芋頭洗凈、去皮、切成小塊。
2、放入鍋中蒸熟;在蒸熟的芋頭中加入綿白糖。
3、把加入綿白糖的芋頭碾壓成泥。
4、把面包片切去四邊。
5、用搟面棍把面包片搟薄。
6、抹上香芋泥。
7、慢慢卷起,在封口處刷上蛋液卷好。
8、兩頭也刷上蛋液,再沾上芝麻。
9、全部卷好了備用。
10、鍋中倒油,油溫6、7成熱時,放入香芋卷,炸至金黃色即可出鍋。
11、剛剛做好的香芋卷,還等什么,敢快吃起來吧!
芝麻香芋卷做法三
1、將香芋去皮冼凈,切片,蒸或煮熟后搗爛成泥,放入白糖,奶粉或煉乳,熟花生碎成餡料。
2、將餡料摸在土司片上,卷成卷,蘸雞蛋液封口,卷的兩頭再蘸點雞蛋液,蘸上白芝麻,半成品就ok了。
3、吃時投入五六成油鍋中炸成金黃色即成。
芝麻香芋卷的由來
關(guān)于芋頭的來歷,有人說是原產(chǎn)于印度及東南亞一帶,漢時傳入中國,但這個說法能不能站不住腳似乎很值得商榷,因為在此之前中國古代文獻中就有關(guān)于“芋”就記載,至少在《詩經(jīng)》中就出現(xiàn)了,《小雅·斯干》中有“君子攸芋”的句子,據(jù)說這里的“芋”就是指的芋頭。至于芋頭名稱的來由,則有這樣的說法:初時,人們看到它的樣子很是驚訝,就有了這個名字——“芋”的發(fā)音類似于嘆詞“吁”。這個說法或許有點道理,可從許慎《說文解字》中得到佐證:“大葉實根駭人,故謂之芋?!?/p>
蓉城鴛鴦卷的營養(yǎng)價值
蓉城鴛鴦卷的主要食材主料原料有肥膘肉250(g)、鴨蛋黃5(個)配 料蘆筍5(根)、面包糠200(g)、雞蛋2(個)、面粉50(g)。白糖100(g)、精練油1000(g)、(耗50g)。肥膘肉、鴨蛋黃、蘆筍、雞蛋、面粉的營養(yǎng)價值如下:
1、肥膘肉
肥膘肉指的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肥肉。肥膘肉中含有多種脂肪酸,能提供極高的熱量,并且含有蛋白質(zhì)、B族維生素、維生素E、維生素A、鈣、鐵、磷、硒等營養(yǎng)元素。一般人都可食用;濕熱痰滯內(nèi)蘊者慎服;老年人、孕婦、兒童、肥胖、血脂較高者不宜食用。
2、鴨蛋黃
鴨蛋(Ducks egg),又名鴨子、鴨卵、太平、鴨春、青皮等,為鴨科動物家鴨的卵,可孵化成小鴨。主要含蛋白質(zhì)、脂肪、鈣、磷、鐵、鉀、鈉、氯等營養(yǎng)成分。鴨蛋性味甘、涼,具有滋陰清肺的作用,入肺、脾經(jīng);有大補虛勞、滋陰養(yǎng)血、潤肺美膚等功效;適應(yīng)于病后體虛、燥熱咳嗽、咽干喉痛、高血壓、腹瀉痢疾等病患者食用。用于膈熱、咳嗽、喉痛、齒痛。
3、蘆筍
蘆筍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維生素A以及葉酸、硒、鐵、錳、鋅等微量元素。蘆筍具有人體所必需的各種氨基酸。蘆筍含硒量高于一般蔬菜,與含硒豐富的蘑菇接近, 甚至可與海魚、海蝦等的含硒量媲美??傊?從白筍、綠筍中氨基酸和鋅、銅、鐵、錳、硒元素的分析結(jié)果看出, 除白筍含天冬氨酸高于綠筍外,其他無論氨基酸還是上述微量元素含量,綠筍均高于白筍。
4、雞蛋
雞蛋又名雞卵、雞子,是母雞所產(chǎn)的卵。其外有一層硬殼,內(nèi)則有氣室、卵白及卵黃部分。富含膽固醇,營養(yǎng)豐富,一個雞蛋重約50克,含蛋白質(zhì)7克。雞蛋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比例很適合人體生理需要、易為機體吸收,利用率高達98%以上,營養(yǎng)價值很高,是人類常食用的食物之一。
蓉城鴛鴦卷的熱量
蓉城鴛鴦卷的熱量:432 大卡(100克)食材經(jīng)油炸后大量吸收油脂,不僅熱量大增,嚴重影響減肥,還會產(chǎn)生致癌物質(zhì),不利于健康,因此減肥期間應(yīng)完全杜絕油炸食物。
蓉城鴛鴦卷的宜忌人群
1、什么人能吃蓉城鴛鴦卷?
一般人群均可吃。
2、什么人不能吃蓉城鴛鴦卷?
一般人群均可吃。
木須肉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一茶匙干淀粉和兩茶匙水混合成水淀粉。
2、黃瓜切片木耳撕小朵,黃花菜泡好焯水備用 紅椒切片,蔥切段,雞蛋打散,炒出來,炒雞蛋的竅門是火要大點,油要稍微多點,才會松軟。也可以加點白醋或者料酒在雞蛋里。(生抽二分之一湯匙、老抽五分之一湯匙、白糖、料酒半湯匙兌成汁在碗里備用)。
3、豬里脊切片,用鹽、胡椒粉、食用油干淀粉一茶匙腌漬十分鐘,臨上鍋前放淀粉抓勻。
4、鍋里放油,下入腌漬好的肉片,炒散變白盛出。
5、鍋里的底油,炒香大蔥段,有蔥香的時候,下肉片、木耳、黃花菜大火爆炒均勻放入步驟2中兌好的汁炒勻,調(diào)入半茶匙鹽。(生抽二分之一湯匙、老抽五分之一湯匙、白糖、料酒半湯匙兌成汁在碗里備用)最后放入黃瓜和紅椒炒斷生即可。
木須肉的一般做法
1、將豬瘦肉切成長5、寬0.3、厚0.3厘米的絲。將雞蛋磕入碗中,用筷子打勻。
2、干木耳加開水泡5分鐘,去掉根部,撕成塊。黃瓜斜刀切成長2厘米的段,放平后直刀切成片,片形狀即為菱形。蔥、姜切成絲。
3、炒鍋上 火,加油,燒熱后加入雞蛋炒散,使其成為不規(guī)則小塊,盛裝在盤中,即為所說的“木須”。
4、炒鍋上火,加油燒熱,將肉絲放入煸炒,肉色變白后,加入蔥、姜絲同炒,至八成熟時,加入料酒、醬油、鹽,炒勻后加入木耳、黃瓜和雞蛋塊同炒,成 熟后淋入香油即可。
木須肉的由來
木須肉為三晉名菜,家家戶戶會做。其色綠、黃、紅、白、黑五色相間;其質(zhì),軟嫩滑爽;其味,香氣濃郁,咸鮮可口,為大眾菜肴,酒飯均宜。
木須者。木樨之誤也!乃指雞蛋。桂花樹統(tǒng)稱木犀,樨、犀同音義?!澳鹃厝狻辈皇怯霉鸹?而是炒熟的雞蛋色如桂花,這道菜黃綠相間,氣味濃烈,色香賽如桂花,故以木樨代之。老北京人在口語中說“蛋”字。蛋本是卵的俗稱,由于在日常用語中與不少罵人的話相聯(lián)系,所以老北京人把雞蛋叫雞子兒;南方的皮蛋傳到北京改叫松花;菜譜上的炒雞蛋,叫攤黃菜;雞蛋湯叫木樨湯;肉炒雞蛋叫木樨肉等。因燒熟的雞蛋色如桂花,故以木樨代之。
春卷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用烙熟的圓形薄面皮卷裹餡心,成長條形,然后下油鍋炸至金黃色浮起而成。餡心可葷可素,可咸可甜。品種有韭黃肉絲春卷、薺菜春卷、豆沙春卷等。春卷是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春盤的習俗演變而成。春盤始于晉代,初名五辛盤。五辛盤中盛有五種辛葷的蔬菜,如小蒜、大蒜、韭、蕓薹、胡荽等,是供人們在春日食用后發(fā)五臟之氣用的。唐時,春盤的內(nèi)容有了變化,春盤的內(nèi)容更趨精美。元代《居家必用事類全集》已經(jīng)出現(xiàn)將春餅卷裹餡料油炸后食用的記載。類似記載,明代食譜《易牙遺意》中也有。到了清代,已出現(xiàn)春卷的名稱。制作春卷,一般要經(jīng)過制皮、調(diào)餡、包餡、炸制4道工序。
春卷的一般做法
原料:
韭黃、豆芽、胡蘿卜、冬筍、豆干、豬肉絲、蔥、春卷皮、面粉糊。
做法:
1、胡蘿卜、豆干切絲;冬筍去殼后略煮切絲;韭黃洗干凈后切段;豆芽洗干凈瀝干水;豬肉絲用生抽、料酒和水淀粉碼味;蔥切段;2、鍋中入油,大火,滑炒肉絲后盛出;
3、再入油,爆香蔥段,按照胡蘿卜絲、豆干、韭黃、冬筍、豆芽的順序逐次下菜,并倒入豬肉絲,翻炒,加入鹽,起鍋前加入黃酒和水淀粉勾芡;4、餡料放涼后,取一張春卷皮,包入餡料,象折被子一樣,將兩頭折起,并卷起用面糊全部封口,以防炸的過程中汁水落到油中,濺起油;5、平底鍋入油,春卷放入,兩面煎至微黃即可。
春卷的由來
春卷,又稱春盤、薄餅。是中國民間節(jié)日的一種傳統(tǒng)食品。目前流行于中國各地,在江南等地尤盛。民間除供自己家食用外,常用于待客。春卷歷史悠久,由古代的春餅演化而來。據(jù)古書陳元靚的《歲時廣記》中記載:“在春日,食春餅,生菜,號春盤。”清代的《燕京歲時記》也有:“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餅?!笨梢姶喝兆龃猴?食春餅的傳統(tǒng)民俗風情由來已久。現(xiàn)在有關(guān)春卷的諺語也很多,如“一卷不成春”,“隆盛堂的春卷——里外不是人”等等,春的意思在這里就是春之吉兆。
傳說古代莆田有個書生,在出仕之前,十載寒窗苦讀,幾番進京赴考,都未能得中。他雖年過三十,成家生子,但還是堅持日夜苦讀詩書,有時竟廢寢忘食。他的妻子里十分疼愛,為了不讓丈夫因三餐吃飯而影響讀書,就用麥子磨成粉,放在鍋里用茶油煎成又薄又透明的餅片。她又擔心麥餅冷了,吃下去會傷胃,就把煮好的青菜放在麥餅里然后把麥餅卷起來放在丈夫身旁,讓他邊吃邊讀書,這樣吃起來既不費時又言便。書生就靠著妻子親手巧制的食品,閉門不出,苦讀書,學問大進。
這年春闈科考,書生一舉高中,傳為佳話。從這以后,莆田學子都喜愛卷著青菜的麥餅卷當夜食,并將這麥餅卷稱做春卷。
這種傳統(tǒng)的莆田春卷是以麥餅為皮,餡為各色時鮮蔬菜,特別是皮嫩餡豐,味道滋美。它與外地的豆芽為餡,油煎硬皮不同。而相比較,莆田春卷更有家常菜的特色。
白斬雞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取半邊雞肉,如果家里人多,就一只吧,里外都清洗干凈。
2、準備一盆冰水,看里面有很多冰塊呢。
3、湯鍋內(nèi)放入適量的清水,然后放入姜片和蔥段。
4、把蔥、姜、蒜然后全部搗成茸。
5、之后放入適量的鹽、糖,再用滾油澆在上面,拌成醬汁。
6、鍋內(nèi)的水開后,把雞肉放入。
7、當雞肉燙至緊縮時,撈出放入冰水里浸泡至冷。
8、兩面都翻一下,使它完全浸泡在冰水中。
9、跟著繼續(xù)把雞肉放回湯鍋內(nèi)浸泡。
10、再次把雞肉撈出放入冰水中浸泡,如此反復兩三次,直到雞肉成熟。
11、撈出放在案板上,攤涼后切件,裝盤上桌。
白斬雞的一般做法
白斬雞做法一
1、準備生姜片和大蔥。
2、雞洗凈。
3、先冷水下鍋,綽水后撈起用冷水洗凈。
4、加入湯鍋,倒入調(diào)料。
5、加入料酒。
6、蓋上大火煮開轉(zhuǎn)中火至煮熟。
7、煮熟后撈起。
8、刷上香油,待涼后斬塊裝盆。
9、大蒜子去皮剁成蒜蓉。
10、加入6月鮮鮮醬油。
11、上桌,鮮香美味。
白斬雞做法二
1、三黃雞洗凈,將部分蔥、姜塞入雞肚內(nèi)。
2、湯鍋內(nèi)加入足量淹沒雞的清水,加入蔥段、姜片、料酒,大火煮沸。
3、水沸后改為中火,令其湯面稍滾即可。
4、將雞放入鍋中凈煮,中間提鍋四至五次,倒出腔中的水,以保持內(nèi)外溫度一致。
5、關(guān)火,蓋上鍋蓋約浸十五分鐘至熟,用筷子插入雞腿間無血色溢出,即可撈起。
6、將全雞放于冰水中浸20至30分鐘。
7、取出晾干表皮,掃上香油(或熟花生油),斬成小塊,盛入碟中。
8、食用時可配以蔥油、生抽等佐料,口味重的可以用豆瓣辣醬、辣豆豉、麻油等自制醬料。
白斬雞做法三
1、用大鍋燒開一鍋沸水,丟進2粒雞精清湯塊,然后把去了內(nèi)臟洗凈的雞全只丟進大鍋沸騰的清湯中。
2、轉(zhuǎn)小火保持沸騰狀態(tài)5分鐘后關(guān)火燜15分鐘。
3、拿出來泡入冷(冰)水中10分鐘左右。
4、把雞從冷水中撈出滴干水晾干便可切件上碟。
5、在碗里放姜茸,蔥碎及芝麻,并加適量的鹽。
6、把燒熱到80度左右的熱油倒進碗中即成白切雞調(diào)味沾料。
白斬雞的由來
白斬雞,始于清代的民間。因烹雞時不加調(diào)味白煮而成,食用時隨吃隨斬,故稱“白斬雞”。又因其用料是上海浦東三黃雞(腳黃、皮黃、嘴黃),故又稱三黃油雞。后來上海各飯店和熟食店都經(jīng)營“白斬雞”,不僅用料精細,而且還用熬熟的“蝦子醬油”同雞一起上桌蘸食。
香辣蝦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香辣蝦是一道汁濃、麻辣味濃,肉質(zhì)緊韌爽脆的漢族名菜,屬于渝派川菜。通常由蝦、土豆、香芹、花生米等主料制作而成。在四川烹飪期刊中記錄了兩種重慶香辣蝦的做法。
調(diào)料:蝦醬、辣椒油、味精、雞精、豆瓣(八角、桂皮、草果、白寇、花椒、丁香)、生抽2湯匙(30ml)、香油1湯匙(15ml)、料酒1湯匙(15ml)、糖1湯匙(15ml)、雞精少量、鹽適量、油。
支炒鍋,下適辣椒油和色拉油的混合油(比例是1/4),下八角、桂皮、草果、白寇、花椒炸香后撈出,然后下豆瓣蔥 姜蒜,依次下炸熟的蝦、土豆(紅薯)、冬筍(花菜)、黃瓜、西芹來回翻炒。
待蝦炒上幾番以后,配料差不多熟了,下蝦醬,然后下少許味精、雞精、(注:無須下鹽,豆瓣里有含鹽)繼續(xù)翻炒。炒 至蝦身卷曲,顏色變成橙紅色,即蝦已斷生,即可出鍋。出品上撒芝麻、香菜、小蔥即可上桌!
香辣蝦的一般做法
做法一、蝦摘洗干凈開背去泥腸。土豆切條,黃瓜切條,紅椒切段,姜切片備用。油鍋先把土豆炸微黃,下入黃瓜和蒜子,炸一下,撈出,大火燒油復炸一次吐油。蝦放入油鍋炸變色,也復炸一次。鍋里的油全部倒掉,剩下的油小火把郫縣豆瓣和剁椒炒和油完全融合,放入姜片炒勻。放入蝦,烹入一湯匙料酒,一茶匙糖,半碗高湯翻炒均勻稍微煨三分鐘。放入炸好的土豆黃瓜蒜子,再加一湯匙料酒,鹽半茶匙,晃動鍋,土豆均勻沾上湯汁即可。關(guān)火,放點雞精提味。
做法二、 剪去蝦槍和蝦須,保留蝦腳;大蝦背部用小刀劃開,挑出泥腸;鍋里加入適量橄欖油,放入大蒜、生姜、蔥白、朝天椒、香菜根小火炒香;放入處理好的大蝦煸炒至蝦身彎曲變紅,噴入適量料酒;倒入適量生抽調(diào)味;加入適量糖調(diào)味,轉(zhuǎn)大火煸干湯汁,起鍋前加少許香菜即可。
香辣蝦的由來
相傳元朝順帝天歷年間,古大石鎮(zhèn)碼頭住著一幫四川人士,他們在頭領(lǐng)的帶領(lǐng)之下南下逃難至此,以挑工為生。他們每日見當?shù)貪O民打撈著活蹦亂跳的蝦子心動至極。一日,頭領(lǐng)與眾兄弟相互商議著:幫中眾兄弟廚藝高者甚多,為何不將這肥美的蝦子做成巴蜀的一道特色美食呢;一能解眾兄弟之口饞,二能賣給當?shù)孛癖?換些銀兩貼補幫用。于是乎,活蹦亂跳蝦子經(jīng)過高溫油炸后配以當歸、八角、黨參、冬蟲夏草、良姜、沙參、花椒、白芷等48種中草藥熬制的醬料爆炒出鍋后,瞬間香味撲鼻。幫里眾位弟兄分而食之后齊乎:“美味、美食,此蝦又香又辣,不如就命名為香辣蝦吧!不過此當時的蝦為江河里的小河蝦。味道非凡。自此便有了香辣蝦一名。
鹵蛋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鹵蛋是用各種調(diào)料或肉汁加工成的熟制蛋。鹵蛋需要用到各種調(diào)料,食鹽,八角,花椒,桂皮,生抽,老抽,丁香,香葉,五香粉,水。
當雞蛋煮熟后,就可以準備鹵汁了,鍋中倒入清水,依次加入桂皮、花椒、八角、丁香和香葉,再放入老抽、生抽,保持小火加熱至沸騰,再加入五香粉和鹽,再次沸騰后,蓋上鍋蓋煮10分鐘左右,目的是充分煮出調(diào)料的香氣,把熟雞蛋放入鹵汁里鹵制。
鹵蛋的一般做法
原料:雞蛋
做法:
1、鹵汁調(diào)制:先將香料裝入紗布袋中,扎緊袋口。若使用紅曲,先將紅曲用開水浸泡兩次后,也裝入紗布袋中。然后將紗布袋投入水中煮沸,再加入其他輔料,煮沸,待湯液呈醬紅色,透出香味后即可;
2、將鮮蛋洗凈,放入加鹽(1小匙)后清水中煮沸6~8分鐘,待蛋白凝固后,撈出浸入冷水中冷卻,使蛋殼與蛋白分離,而后撈出剝?nèi)サ皻?。為了加速鹵蛋時鹵料香味滲入蛋內(nèi),可在蛋白表面用小刀輕劃幾道裂紋;
3、再將剝殼后的蛋投入鹵汁中,用文火加熱鹵制15~25分鐘,待鹵汁香味滲入蛋內(nèi),蛋白變成醬色,蛋黃凝固后,熄火后再燜10分鐘,即成鹵蛋,食用前切半即可。
鹵蛋的由來
話說有一個姓魯?shù)男』镒?進城找工作做,到米粉店去打雜,粉店老板早死了,由老板娘和她女兒桂花經(jīng)營,女兒燙粉、收錢,老板娘專一配粉料,其它一切雜活,都由小魯承擔。小魯人老實,肯賣力,桂花暗暗愛上他了。但老板娘嫌他是鄉(xiāng)下人,很是瞧不起他,僅僅把他當成打工仔而已。
有一天,老板娘病了,只好讓小魯來配料。累了一個早晨,忙過了顧客上班的高峰,手腳閑下來,桂花趁機給他一個白煮蛋給他吃,以暗示對他的愛意。小魯雖然到店里打工三年了,還沒嘗過白煮蛋是什么味道,自然高興,就剝起蛋皮來,誰知就在這個時候,老板娘從里屋出來了,小魯嚇了一跳,趕緊把剝了皮的光身蛋往鹵水缸里一丟,就做起事來。因為忙,也就把它忘記了。
到了第二天賣米粉時,小魯舀鹵水配米粉,才把白煮蛋撈了起來,一看白煮蛋變成了赭色蛋,在鹵水里泡了一夜,一定咸得沒辦法吃了吧,但丟了去又可惜,小魯把蛋在牛菜湯里洗了洗再來吃,哎呀,那味道實在是太美妙了,于是一口氣就把蛋吃完了。
后來老板娘病死了,桂花就嫁給了小魯,小魯就成了店老板。他想起三年前吃的蛋,味道至今難忘,于是試著把蛋煮熟,剝了皮,再用適量配米粉的鹵水來鹵過,然后用來配鹵菜粉,顧客十人吃了九人愛,叫花子吃了丟口袋,因為小魯姓魯,就取名“鹵蛋”。從此,桂林米粉店就有了鹵菜粉配鹵蛋的習俗。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蓉城鴛鴦卷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zhì)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蕚涞摹?a href="/shengjiangyangshengshenmeshihouchihao/">生姜養(yǎng)生什么時候吃好”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