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二冬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生姜養(yǎng)生什么時候吃好。
“不怕工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死得早?!鄙鐣粩喟l(fā)展,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了社會性的話題,只有作好了平日的養(yǎng)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如何避免關(guān)于飲食養(yǎng)生的誤區(qū)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燒二冬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燒二冬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冬瓜去皮切塊(這個冬瓜一共9毛錢,這次用了差不多一半),或其他任意形狀;
2、泡發(fā)的冬菇洗凈切塊;
3、干蝦仁泡洗、姜切碎末;
4、炒鍋熱油,下姜末和蝦仁煸炒約半分鐘;
5、下冬菇略炒;yS630.Com
6、下冬瓜翻炒約2分鐘;
7、加些許醬油、清水、雞精,蓋上鍋蓋悶煮;
8、悶至冬瓜熟軟即可。
燒二冬的一般做法
燒二冬做法一
1、冬菇提前泡發(fā)。
2、冬筍去皮切片。
3、鍋中水燒開放入冬筍片煮上3分鐘。
4、再放入冬菇焯燙瀝干水分。
5、把冬菇切片。
6、炒鍋倒油爆蔥姜倒入冬菇和冬筍翻炒。
7、加入醬油。
8、加入糖。
9、再加少許鹽翻炒片刻。
10、淋入水淀粉。
11、淋入香油。
12、翻炒均勻關(guān)火。
燒二冬做法二
鍋放一點油,放10克左右的白糖炒糖色,炒至紫紅色放入撈出的二冬,快速炒制上色,然后放少許醬油,加飯酒,胡椒粉,少許鹽,因為已經(jīng)泡過有底味了,萬不可多放鹽。然后下湯或者水,漫到原料的多一半就可以了,中火燒制,燒到湯汁還剩三成的時候放水淀粉,大火炒到上勁點些明油裝盤。
燒二冬做法三
1、將冬菇用開水包15分鐘,洗凈切成兩半,大的切成3瓣;冬筍剝?nèi)スS衣,切去根,切兩半,用開水燙透,切成厚片;姜切成塊,服刀拍松。
2、旺火坐勺,入豬油,熱時用姜塊熗鍋,加入醬油、雞湯、料酒、味精、白糖、花椒水,燒開后取出姜塊,放入冬菇、冬筍,開鍋后移在小火上燜3分鐘,再移到中火上用水淀粉勾芡,淋入明油出勺即成。
燒二冬做法四
1、準(zhǔn)備食材。
2、冬菇泡發(fā),去蒂后切成大塊。冬筍去殼和老根,放入冷水中煮10分鐘,取出切成小滾刀塊。香蔥打結(jié)。
3、炒鍋放入豬油,中火燒至四成熱,放入姜片和香蔥煸香,然后放入冬筍和冬菇塊翻炒片刻,調(diào)入老抽、生抽、白砂糖,翻炒均勻后加入高湯煮開,調(diào)成小火燜煮5分鐘。
4、加入鹽后調(diào)成大火繼續(xù)煮至湯汁漸濃,撈出香蔥和老姜,調(diào)入水淀粉勾芡,出鍋前淋入芝麻香油即可。
燒二冬的由來
燒二冬色澤明快光亮,味鮮香,清淡適口,而且還有解膩助消化的作用,是一道很有名的清真美食。春節(jié)里親友聚會多些,菜肴難免油膩厚味,老少皆宜。
相關(guān)閱讀
銅鑼燒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雞蛋打到一個容器里加入糖打散打勻。
2、加入一小勺蜂蜜打勻。
3、加入過篩的低粉和泡打粉的混合物。
4、繼續(xù)打勻。
5、黃油在微波爐熔化后,加入到面糊里打勻,然后放冰箱冷藏30分鐘
6、冷藏好的面糊分次加水調(diào)到呈光滑并且滴落的面糊能很快消失的狀態(tài)。我加了6小勺水
7、用一個大一點的調(diào)羹舀一勺面糊倒在預(yù)熱好的電餅鐺內(nèi)。
8、待面糊出現(xiàn)小孔時即可翻面。
9、待另一面也煎上色后取出。
10、取一個小餅,在顏色較淺的一面涂上一層紅豆沙,另取一個覆蓋之即成。
銅鑼燒的一般做法
銅鑼燒做法一
1、雞蛋放到盆里面。
2、加入白砂糖,手動打蛋器攪拌均勻。
3、加入過篩的低筋面粉。
4、加入植物油或者融化的黃油。
5、攪拌均勻,這時候面糊比較濃稠,放進(jìn)冰箱里面半個小時。
6、拿出來的面糊開始往里面加水。
7、先加一大勺的水量,面糊會變得留下來是連續(xù)的直線。
8、再加一勺水,面糊變成這個稀稠度就差不多了。
9、寢室里面只有電飯鍋,所以就用電飯鍋來做,舀出一勺面糊放進(jìn)已經(jīng)預(yù)熱的電飯鍋里面。
10、表面冒出細(xì)微的氣泡的時候就可以翻面了。
11、兩面煎熟。
12、一片上抹上紅豆沙,夾起來就可以啦。
銅鑼燒做法二
1、面粉、雞蛋、糖、泡打粉(或者是小蘇打)混和;
2、放入適當(dāng)牛奶攪拌成糊狀;
3、平底鍋,不放油,小火燒熱;
4、湯勺舀入一勺,一定是小火哦...大概看到有很多氣泡后,翻一面;
5、兩面煎成至咖啡色,出鍋;
6、餅餅放涼后,均勻抹上紅豆沙,完成。
銅鑼燒做法三
1、砂糖用濾網(wǎng)過篩備用。把蛋全部放入盆里,用電動攪拌器打至粗泡,分三次加入砂糖,打至變白且完全打發(fā),加入牛奶與蜂蜜輕輕拌勻。
2、混合面粉與泡打粉,過篩之后加入蛋糊中,用橡皮刀快速拌勻(用左右與上下方向撥拌,不要用畫圈式,以免出筋),覆蓋保鮮膜,靜置松弛半小時。
3、平底鍋加熱,舀入一杓面糊(約2大匙),用中小火煎到面糊表面產(chǎn)生很多氣泡,然后翻面再煎一會兒即可。
4、餅皮放涼之后就可以夾上豆沙餡了。煎好的餅皮正面是顏色均勻的咖啡色,背面則是米黃色的。取兩個大小相當(dāng)?shù)娘炂ぷ鰹橐唤M,在米黃色那面抹上紅豆沙,將兩片餅皮疊整齊,就是好吃的銅鑼燒了。
銅鑼燒的由來
銅鑼燒,又叫黃金餅。因為是由兩塊像銅鑼一樣的餅合起來的,故而得名銅鑼燒。是一種烤制面皮、內(nèi)置紅豆沙等夾心的甜點,傳統(tǒng)糕點之一;日本卡通人物哆啦A夢和哆啦七小子最愛的食品。最受漢族人喜愛的甜點。
據(jù)說有一天,第一代幕府將軍源賴朝的弟弟源義經(jīng)的心腹大將弁慶受傷,到一戶民家療傷,后來弁慶感恩,把自己隨身的軍樂器銅鑼送給這戶人家。不料這個人突發(fā)奇想,把銅鑼當(dāng)模型、烤麩拿出來賣。后來幾經(jīng)改良,到江戶時代后期,逐漸出現(xiàn)用蛋、面粉、砂糖做外皮、中間夾紅豆餡,類似今天的銅鑼燒。
蒜燒排骨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排骨用清水泡10分鐘,去血水,我不喜歡焯水,總覺得那樣損失了肉類的鮮味。
2、剝好的大蒜先入油鍋炒至表皮微黃后盛出。
3、炒到表皮微微發(fā)黃的大蒜。
4、爆香生姜,八角,桂皮。
5、排骨倒入翻炒,加醬油翻炒至上色。
6、加熱水開燉。
7、燉到肉開始軟了,就加鹽,燒到湯汁一半時加大蒜再燒到大蒜綿軟,大概大蒜要燒個20分鐘,大蒜一定要燒透,不然有生蒜味就不好吃了,最后加香蔥,接著就可以出鍋開吃了。
蒜燒排骨的一般做法
蒜燒排骨做法一
1、新蒜拆成小瓣,泡一夜剝好待用,辣椒姜切絲備用。
2、排骨過沸水洗去浮沫待用。
3、起油鍋,加入郫縣豆瓣炒香,加入排骨炒上色,換到煮鍋加水。
4、燒開加點老抽上色,轉(zhuǎn)小火約四十分鐘,加入辣椒段姜絲燒十分鐘。
5、加入新蒜燒五分鐘左右,入鹽調(diào)味起鍋,啃啊啃!
蒜燒排骨做法二
1、小排浸泡后洗凈;
2、蒜頭剪掉須尾洗凈,去皮扒出蒜瓣;
3、將小排冷水下鍋,燒開后撇去浮沫,撈出沖洗干凈,瀝干水分;
4、加入料酒、鹽、蔥絲、姜蒜末腌制半小時;
5、這期間將蒜瓣放油鍋里煎炸;
6、煎至焦黃,蒜香濃郁后盛出備用;
7、往鍋里少加點油,同時放入冰糖,小火加熱至冰糖溶化呈微黃色;
8、放入排骨炒上糖色后加入老抽和生抽炒勻;
9、關(guān)火后將排骨移至電壓力鍋中,加入煎好的蒜瓣及胡椒粉、八角、桂皮、香葉等調(diào)味品;
10、加水跟排骨持平;
11、扣緊鍋蓋,選擇排骨檔加壓;
12、鍋內(nèi)燒開水,加點色拉油和鹽,將西蘭花煮熟,跟排骨一起裝盤即可。
蒜燒排骨做法三
1、排骨洗凈,入冷水鍋中汆燙,將浮末沖洗干凈。
2、大蒜剝皮備用。
3、熱鍋倒油,先放進(jìn)一半大蒜,中火炸至表面金黃后,放郫縣豆瓣炒出香味,隨后下排骨翻炒,待排骨表面有金黃色后,依次倒入料酒,老抽,白糖,翻炒約5分鐘,倒入大約500ml水,大火燒開后轉(zhuǎn)小火慢燉。
4、待水剩1/3時放入剩余大蒜瓣,加鹽調(diào)味,轉(zhuǎn)大火收汁,即可。
蒜燒排骨的由來
蒜香排骨是以排骨為主要食材的私家菜,屬于魯菜菜系,口味咸香,清香開胃,風(fēng)味獨特。補腎養(yǎng)血,滋陰潤燥,營養(yǎng)價值豐富。
干燒鮭魚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桂魚(鱖魚)剖腹,去鱗、腮、內(nèi)臟后用水清洗干凈;
2、用刀在魚身兩面劃幾刀,抹上鹽腌2 分鐘;
3、將肥瘦豬肉剁成細(xì)末;
4、蔥去根須,洗凈,切6 厘米長的段;
5、泡紅辣椒去籽剁細(xì);
6、將糖、醋、味精加適量水調(diào)勻糖醋汁;
7、炒勺上火加油,燒六成熱,下魚煎成淺黃色;
8、砂鍋置旺火燒紅,倒入油,下肉末煸散;
9、亮油,肉酥時、下入蔥、泡椒、再煸;
10、加醋糖汁、白糖、醬油及湯,開后下魚;
11、在小火上燒5 分鐘,翻身,湯干亮油時入盤;
12、將鍋內(nèi)諸物合勻,掛在魚上。
干燒鮭魚的一般做法
干燒鮭魚做法一
1、材料:桂魚(已洗凈)、姜絲、蔥段。
2、將已洗凈的桂魚放在案板上用刀正反劃上幾刀。
3、放入盤中,加適量的鹽。
4、抹勻,腌制片刻。
5、接著,加適量的料酒。
6、加適量的生抽。
7、擱入姜絲。
8、然后,放入蒸鍋里。
9、蓋上蓋,上鍋蒸至7——8分鐘。
10、開蓋,取出。
11、最后,擱入蔥段。
12、鍋置火上,倒入適量的燒熱。
13、澆上熱油,即成
干燒鮭魚做法二
1、魚是在市場收拾好回來的 洗凈晾干表皮水分 洗凈配料待用。
2、炒鍋入油 放入少許鹽(這樣煎魚 魚皮不易破)將魚兩面煎黃 取出。
3、炒鍋入油 放入蒜瓣、蔥、姜片、花椒、紅尖椒炸香 放入煎好的魚 噴入一點黃酒倒入生抽。
4、加入半碗熱水 少鹽 大火煮滾后轉(zhuǎn)小火 加少糖后至少二十分鐘5、最后大火收汁裝盤撒入香菜碎。
干燒鮭魚做法三
1、準(zhǔn)備好鮭魚,洗凈。
2、將生姜、大蔥和紅辣椒切好,放入盤中。
3、下鍋蒸6分鐘。
4、蒸好的原汁原味的鮭魚。
5、鍋中放入油燒熱。
6、倒入有生姜大蒜的完整。
7、淋上去即可。
干燒鮭魚的由來
鮭魚,是所有三文魚(Salmon)、鱒魚(Trout)和鮭魚(Char)三大類的統(tǒng)稱。此外,北極灰 鱒、大西洋油鯡、北美青魚和北極寒鱒等也都屬于鮭魚科。
科學(xué)家們通過對古化石的研究證明,鮭魚在一億多年前就已經(jīng)生存在這個地球上了。在泥盆紀(jì)時期,無骨魚經(jīng)過進(jìn)化逐漸演變而成后來的有骨魚。到目前為止,科學(xué)家們采用分類學(xué)方法從魚體的結(jié)構(gòu)特征上發(fā)現(xiàn)鮭魚共有十一個系列,六十六個品種。所有屬于鮭魚科的冷水魚都在淡水中產(chǎn)卵孵化。
豆腐燒鱸魚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鱸魚處理干凈,鍋燒熱,放油,鱸魚下鍋煎,一面煎挺后翻面繼續(xù)煎。
2、姜片入鍋煸香。
3、加入香辣醬炒香后,加入少許生抽。
4、同時沏入開水,調(diào)味,并大火燒制。
5、當(dāng)鍋中湯汁明顯收濃時,把魚先盛出,放入小紅尖椒碎。
6、并加入少許淀粉水勾個薄芡。
7、灑上蔥花,把豆腐澆在魚身上即可。
豆腐燒鱸魚的一般做法
豆腐燒鱸魚做法一
1、鱸魚一條,去鱗,去鰭,去除內(nèi)臟,清理干凈,抹鹽,倒入料酒腌制15分鐘。
2、鐵鍋燒熱,加入適量橄欖油,然后將蔥、姜、蒜放入鍋中,爆出香味后,倒入水,燒開,把鱸魚放入鍋中。
3、燉魚的時候?qū)⒍垢袎K。
4、大火燒開,轉(zhuǎn)中小火,蓋鍋蓋,燒15分鐘左右。
5、將豆腐放入,一起燉10分鐘左右。
6、打開鍋蓋后,適量補鹽,再燒5分鐘左右,至湯汁濃厚,關(guān)火,盛出。
豆腐燒鱸魚做法二
1、蒸魚豉油忘記放了,準(zhǔn)備以上材料。
2、鱸魚洗干凈改刀,用料酒和鹽先腌制半小時。
3、鍋內(nèi)倒油兩面略煎一會。
4、我在魚肚子里放了蔥段和生姜。
5、煎好的樣子。
6、中豆腐切塊,直接入鍋,到入一碗水,一勺耗油,一勺蒸魚豉油,一勺糖,發(fā)火燒開,小火燒20分鐘即可出鍋。
7、燒好了,準(zhǔn)備裝盤。
豆腐燒鱸魚做法三
1、鍋內(nèi)加入少許油,放入姜和蒜,因為只是煎香而已,所以可以少放油。如果油放的多,到時候湯里都是油,會燙嘴,而且湯喝起來很油膩。
2、之后加入水,ps,我是把吃剩的蛤蜊湯,倒進(jìn)去了,因為吃完了蛤蜊,湯喝不掉。放蛤蜊湯的話,味道也會更鮮。
3、水煮開后放入全魚,魚的兩個面,都要用到橫切幾刀,放鍋里煮個5分鐘先,這時你會看到有很多浮沫,切記,不要撇干凈先。因為你在這個時候撇了的話,等下魚湯就不白了。
4、像切成這樣,橫切的原因是怕,就這樣切,等下?lián)破饋頃榈簟?/p>
5、10分鐘后,湯開始漸漸變白。
6、15分鐘后更白了。
7、這時候加入豆腐還有枸杞。
8、放進(jìn)豆腐后,再煮7-8分鐘,這時候可以根據(jù)自己選擇,喜歡吃老或者嫩,如果喜歡老的話,煮久點,喜歡嫩的,早點撈起來。
豆腐燒鱸魚的由來
中國特有的魚類品種---中國鱸魚,在中國分布非常廣泛,從北到南、從沿海到內(nèi)地,幾乎遍及了她的足跡,當(dāng)?shù)厝藗兏鶕?jù)習(xí)慣對她有許多不同的稱謂,俗稱花寨、寨花、鱸子、鱸板、青寨、魯子、白鱸、青鱸、牙鱸、河鱸、海水鱸、七星鱸、中國鱸、中國花鱸等等。其實上述所提及的這些名稱,都不是她的真正的學(xué)名。在世界魚類分類學(xué)的戶口本上,她只能有一個被統(tǒng)一認(rèn)可的中國漢語名字,那就是她的大名,學(xué)名叫作“花鱸”,她的拉丁文學(xué)名是魚類分類學(xué)家給她定名的世界標(biāo)準(zhǔn)化學(xué)名。
蔥燒海參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海參洗干凈。
2、豎向切,一只海參切3刀。
3、蔥白豎向切,對半切,再將一半對半切。
4、鍋內(nèi)大火燒熱油。
5、轉(zhuǎn)中火,下蔥白。
6、蔥白出香味立刻關(guān)火稱出。
7、鍋內(nèi)留蔥油,開火,加蠔油。
8、迅速滑散。
9、加清水,中火。
10、清水燒開。
11、加入海參,翻拌均勻。
12、干淀粉加水調(diào)成濕淀粉。
13、海參燒開鍋,轉(zhuǎn)大火。
14、加濕淀粉,迅速拌勻。
15、湯汁快收干后,立刻加之前炒好的蔥白。
16、稍微散點鹽,出鍋。
蔥燒海參的一般做法
蔥燒海參做法一
1、將水發(fā)黃玉參用流動水沖洗去內(nèi)外的泥沙,瀝干水分后,斜刀切成2cm寬、6cm長的小段。
2、大蔥取蔥白部分,剝?nèi)ネ馄?切成5cm長的小段。老姜切成片。
3、在湯鍋中加入適量熱水,大火燒沸后將黃玉參段放入,再次燒沸后汆煮約2分鐘,再撈出瀝干水分待用。
4、中火燒熱炒鍋中的油,待燒至五成熱時,將大蔥段和姜片放入,用中火慢慢煎至表面稍稍上色,再把大蔥段和蔥油分別瀝出,挑出其中的姜片不用。
5、鍋中留底油,加入雞湯、料酒、醬油、白砂糖和鹽,大火燒沸后將汆好的黃玉參段和炸過的大蔥段放入,用中火燒透入味,約5分鐘。
6、最后調(diào)入水淀粉,將湯汁收稠,再淋入備好的蔥油即可。
蔥燒海參做法二
1、海參切成大片;
2、蔥白切成約5cm的大段,姜切絲;
3、海參涼水入鍋,大火煮開,燒5分鐘,撈出瀝干水分備用;
4、小鍋內(nèi)加入豬油,燒至5、6成熱時加入蔥白,小火慢慢炸至金黃色,關(guān)火;
5、撈出蔥段備用,蔥油留用;
6、另起鍋,加入姜絲、鹽、料酒、醬油和糖,大火燒開;
7、加入海參;
8、加入蔥段;
9、再次燒開后轉(zhuǎn)微火,煨2、3分鐘;
10、轉(zhuǎn)大火,少量多次加入水淀粉(大約1大勺)勾芡,轉(zhuǎn)中火燒透收汁;
11、淋入蔥油,關(guān)火。
蔥燒海參做法三
1、海參要提前泡發(fā),切段,大蔥,姜切塊備用。
2、五花肉切片。
3、菠菜摘洗干凈。
4、鍋里放水,加上植物油和鹽燒開。
5、把菠菜放入焯水。
6、擺到盤子里備用。
7、鍋里放入花生油,下蔥姜爆香。
8、下入五花肉片翻炒。
9、放入生抽,蠔油煸炒。
10、加入半勺雞湯和鹽燒開。
11、放入海參段。
12、小火燒2分鐘入味。
13、勾入淀粉,炒勻。
14、倒入到擺了菠菜的盤子里。
蔥燒海參的由來
蔥燒海參是中華特色美食,魯菜經(jīng)典名菜。從山東源入,以水發(fā)海參和大蔥為主料,海參清鮮,柔軟香滑,蔥段香濃,食后無余汁。是“古今八珍”之一,蔥香味醇,營養(yǎng)豐富,滋肺補腎。
徽式雙冬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準(zhǔn)備的材料。
2、茭白洗凈切片,冬菇洗凈切片,上海青洗凈一切二。
3、鍋中倒水,加鹽和少許油。
4、鍋中水開,倒入冬菇、茭白和上海青焯一下?lián)瞥觥?/p>
5、鍋中倒油,煸炒冬菇和茭白,倒入醬油翻炒一會。
6、下入上海青、鹽和雞精翻炒。
7、裝盤即可。
徽式雙冬的一般做法
徽式雙冬做法一
1、泡好的香菇洗凈去根。
2、冬筍去殼切塊洗凈。
3、冬筍用冷水下鍋水開后撈起。
4、鍋內(nèi)油溫7分熱全部倒入煸炒均勻。
5、加入料酒。
6、加入生抽和老抽。
7、加入蠔油翻炒均勻。
8、加入適量的開水蓋上大火2分鐘。
9、之后加入雞精調(diào)味。
10、滴入香油。
11、裝盆撒上蔥花。
徽式雙冬做法二
原料:冬筍、冬菇、蔥、姜、鹽、醬油、胡椒粉、加飯酒、白糖、淀粉、食用油各適量。
1、炒鍋倒一點油,開火,放10克左右的白糖炒糖色,炒至紫紅色放入撈出的二冬,快速炒制上色。然后放少許醬油、加飯酒、胡椒粉、少許鹽。因為已經(jīng)泡過有底味了,所以千萬不可多放鹽。
2、倒入適量高湯或者清水,漫到原料的多一半就可以了。開中火燒制,燒到湯汁還剩三成的時候放水淀粉,轉(zhuǎn)大火收汁,最后淋點明油裝盤即可。
徽式雙冬做法三
1、嫩筍切滾刀塊,香菇切十字花刀待用。
2、菜心白用刀切十字,深度約2厘米,注意不要切斷。
3、開水鍋中滴入幾滴油,加入菜心焯片刻至熟撈出圍擺在圓盤四周。
4、再將筍塊入開水鍋中煮幾分鐘撈出。
5、鍋入中量油燒六成熱,加入筍塊煎炸至金黃色撈出瀝油。
6、鍋留少量油,爆香香菇。
7、入筍塊,加入蠔油及水許水,小火煮至湯汁收濃。
8、再加入少許鹽、糖,用水淀粉勾芡至湯汁濃稠關(guān)火。
9、將筍塊和香菇碼放在小白菜盤上,淋上湯汁即可。
徽式雙冬做法四
1、冬筍去皮切滾刀塊。
2、干香菇泡發(fā)后 去蒂 留下泡發(fā)的水 注意不要水中沉底的沙子。
3、一起下鍋 放油爆炒 十幾秒后依次放入生抽 老抽 糖 糖可適量多放點 這道菜味甜更鮮。
4、倒入泡香菇的水 和菜齊平 蓋鍋蓋 中到大火燜 并收湯。
5、三到五分鐘后 開鍋 湯收到差不多的時候 改小火 放入水芡粉 收干。
6、出鍋前淋上點香油 一點味精 OK。
徽式雙冬的由來
徽州風(fēng)味小吃名?!疤鹁漆劇毕涤蒙系扰疵揍勚贫?在黃山市城區(qū)或集鎮(zhèn)的街頭巷尾,常可以看見有人挑擔(dān)子叫賣“徽式雙冬”。
廣式燒填鴨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鴨子洗干凈,去除細(xì)毛/毛根。
2、加少許水,混合腌料。
3、腌料灌進(jìn)鴨腹,用牙簽或棉線縫住開口,避免腌料漏出。
4、看,完全不會漏。放進(jìn)冰箱冷藏室過夜。
5、第二天,取出鴨子,準(zhǔn)備脆皮水。燒開水,加入醋和麥芽糖,再次燒開。淋遍鴨身。不要忽略翅膀和腿下的皮。
6、鴨子置于通風(fēng)處晾干。我晾了一整個下午。
7、烤箱預(yù)熱180度。給烤盤鋪層錫紙,接烤出來的鴨油,不然很難洗盤。鴨翅尖和鴨爪也包層錫紙,防止烤焦。
8、入烤箱。180度,上下火加風(fēng)扇,烤1 至1.5小時。中途給鴨子翻身,使上色均勻。
9、翻身,接著烤。顏色很漂亮。
廣式燒填鴨的一般做法
廣式燒填鴨做法一
將鴨放砧板上,從翅膀下開膛掏出內(nèi)臟,洗干凈后,再用開水燙一下使鴨皮收緊,然后把稀糖均勻地涂抹在鴨身上,吊起來晾干。將白糖、料酒、花椒粉、鹽、味精、醬油、蔥、姜、蒜末等調(diào)料放在碗中,混合均勻后,注入鴨腹中。將鴨上爐烤燒,至鴨皮堅脆,色澤均勻即熟。將燒烤好的鴨切成塊,擺成原鴨形狀,澆上鴨腹中的鹵汁即成。
廣式燒填鴨做法二
原料:光鴨1只(重約2.5公斤左右為宜),白糖15克,料酒50克,花椒粉10克,味精5克,稀糖10克,醬油100克,蔥、姜、蒜適量。
1、將鴨放砧板上,從翅膀下開膛掏出內(nèi)臟,洗干凈后,再用開水燙一下使鴨皮收緊,然后把稀糖均勻地涂抹在鴨身上,吊起來晾干。
2、將白糖、料酒、花椒粉、鹽、味精、醬油、蔥、姜、蒜末等調(diào)料放在碗中,混合均勻后,注入鴨腹中。
3、將鴨上爐烤燒,至鴨皮堅脆,色澤均勻即熟。
4、將燒烤好的鴨切成塊,擺成原鴨形狀,澆上鴨腹中的鹵汁即成。
廣式燒填鴨做法三
1、首先洗凈鴨腿,用廚房紙巾吸干水分。然后抹上蒜蓉、鹽(半茶匙)、五香粉、生姜粉各少許,抹均勻之后覆上保鮮膜,放在冰箱里過夜。
2、在小盆子里倒入150毫升水,15毫升蜂蜜和2湯匙醋攪拌均勻,然后把腌好的鴨腿放在里面浸泡半小時。烤箱120度預(yù)熱,把鴨腿取出稍加沖洗,再瀝干水份后放進(jìn)烤盤(我用的是帶架子的烤盤,這樣烤出的汁會漏到下面盤子里,不會沾濕鴨子皮)烤時無需翻面,只是皮面朝上就可以了。
3、這樣大約烤了1小時15分鐘,就出爐了。稍微晾一下就可以斬件??上覜]有剁骨頭用的大刀。切起來很費事。結(jié)果拿著我的小刀蹂躪半天,終于切好了。皮肉分離,很脆,肉也很嫩。
4、香氣四溢。不是自夸,這個鴨腿比采蝶軒的好很多哦這么容易得來的好東東,以后要多做,下次要做整只鴨子,要吃多多的脆皮!
5、把烤盤里的汁和油倒在鍋里加熱,然后放入少許生抽,水,五香粉和糖,燒開后小火熬煮5分鐘,就是我自己琢磨出的燒鴨汁了。千萬別拌在飯里,否則會忍不住吃很多的飯的實在是太香了。
廣式燒填鴨的由來
廣式燒填鴨是廣東省傳統(tǒng)的特色名菜,屬于粵菜系。用長魚盤盛裝,造型美觀大方,色澤金黃悅目,食之皮脆肉香。
干燒牛肉片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干燒牛肉片是福建省傳統(tǒng)的漢族名菜,屬于閩菜系。主料牛肉、芹菜等。先將牛肉切成薄片;上旺火煸炒,加姜絲、豆瓣醬、辣椒粉略炒至油變紅,加料酒、味精、白糖、芹菜翻炒幾下,淋少許醋,裝盤,撒花椒粉即可。
做干燒牛肉片主要用到的調(diào)料就是豆瓣醬,辣椒粉,味精,料酒,醋,糖 ,沒有特別要注意的。
干燒牛肉片的一般做法
原料:牛肉,芹菜,姜絲。
調(diào)料:豆瓣醬,辣椒粉,味精,料酒,醋,糖。
步驟:
1、將牛肉切成薄片。
2、上旺火煸炒,加姜絲、豆瓣醬、辣椒粉略炒至油變紅。
3、加料酒、味精、白糖、芹菜翻炒幾下,淋少許醋,裝盤,撒花椒粉即可。
小貼士:
1、牛肉受風(fēng)吹后易變黑,進(jìn)而變質(zhì),因此要注意保管。牛肉加紅棗燉服,則有助肌肉生長和促傷口愈合之功效。
2、煮老牛肉的前一天晚上把牛肉涂上一層芥末,第二天用冷水沖洗干凈后下鍋煮,煮時再放點酒、醋,這樣處理之后老牛肉容易煮爛,而且肉質(zhì)變嫩,色佳味美,香氣撲鼻。
3、牛肉的纖維組織較粗,結(jié)締組織又較多,應(yīng)橫切,將長纖維切斷,不能順著纖維組織切,否則不僅沒法入味,還嚼不爛。
干燒牛肉片的由來
閩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歷經(jīng)中原漢族文化和閩越族文化的混合而形成。閩菜發(fā)源于福州,以福州菜為基礎(chǔ),后又融合閩東、閩南、閩西、閩北、莆仙五地風(fēng)味菜形成的菜系。狹義閩菜指以福州菜,最早起源于福建福州閩縣,后來發(fā)展成福州、閩南、閩西三種流派,即廣義閩菜。
閩菜的烹調(diào)特點是湯菜要清,味道要淡,炒食要脆擅長烹制海鮮佳肴。其烹調(diào)技法以蒸煎、炒、熘、燜、炸、燉為特色。
閩菜注重刀功,有“片薄如紙、切絲如發(fā)、剞花如荔”之美稱。而且一切刀功均圍繞著“味”下工夫,使原料通過刀功的技法,更體現(xiàn)出原料的本味和質(zhì)地。它反對華而不實,矯揉造作,提倡原料的自然美并達(dá)到滋味沁深融透,成形自然大方、火候表里如一的效果?!叭赋蚕懵萜本褪堑湫偷囊徊?它通過刀功處理和恰當(dāng)?shù)幕鸷蚴共穗泉q如盛開的牡丹花,讓人賞心悅目又脆嫩可口。
北菇燒豆腐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鮮冬菇洗干凈后,直接用手掰成小塊。
2、蒜與姜剁成米。
3、鍋內(nèi)放少許油,接著把蒜姜放入煸香。
4、然后把鮮冬菇也放入一起炒制。
5、當(dāng)炒的有些出湯時,把冬菇盛出,湯留在鍋內(nèi)。
6、接著放入少許的開水。
7、加入適量的鹽,糖,味極鮮,蠔油調(diào)味。
8、接著把嫩豆腐切成小塊放入鍋內(nèi)。
9、大火燒至鍋內(nèi)的汁水收干。
10、接著就把事先炒制過的鮮冬菇放入一起燒制。
11、然后用少許的生粉水勾個芡。
北菇燒豆腐的一般做法
北菇燒豆腐做法一
1、將所需食材準(zhǔn)備好(南豆腐300克、鮮香菇3個、菜心2根);將南豆腐切成1.5-2公分的厚塊(不能太薄,這樣就會變成家常豆腐)。
2、香菇去蒂焯水后過兩次涼水降溫。
3、坐八成熱的油炸豆腐,豆腐炸十秒鐘定型后用筷子小心的扒開,炸完豆腐后用涼水泡上十分鐘;坐水并放一點鹽,焯菜心碼在盤兩邊。
4、用焯完菜心的水再焯一下豆腐,讓它回軟;鍋燒熱,加2克料酒后立刻加水,依次放8克生抽、10克蠔油、5克白糖、少許胡椒粉、2克鹽燒開,最后上面撒一點香蔥末即可。
北菇燒豆腐做法二
1、準(zhǔn)備好所用食材,豆腐切成約2公分的厚塊,別薄了,這樣就成家常豆腐了,宗旨是塊別太小,一炸就沒了。
2、香菇去蒂焯水,香菇焯完水過兩下涼水降溫,如果拍營養(yǎng)流失就放一人兒自然降溫,然后片成片。
3、坐八成熱的油炸豆腐,豆腐下去十秒鐘定型后用筷子小心的扒開,坐水放一點鹽焯下菜心碼在盤兩邊。
4、用焯完菜心的水再焯一下豆腐,讓它回軟。鍋燒熱,然后點一點加飯酒立刻下水,燒五分鐘后勾芡出鍋,上面撒一點香蔥末就成了。
北菇燒豆腐做法三
1、冬菇泡軟洗干凈,切成粒粒。
2、香菜和蔥也洗干凈,切成碎粒。
3、水豆腐(嫩豆腐)我比較喜歡吃嫩的,老豆腐感覺很粗。
4、在平底鍋里先把豆腐煎至金黃,兩面都煎黃就好了。這樣做等會豆腐不容易太碎。
5、煎好豆腐了,就把冬菇粒和蔥頭粒放進(jìn)鍋里加油爆香。
6、接著放碎肉進(jìn)去一起爆
7、肉炒得差不多時就可以把豆腐一同混在一起燴,同時也慢慢把豆腐弄開小塊狀的。
8、加鹽糖調(diào)味,燜一會就行。
北菇燒豆腐的由來
被譽為“國菜”的豆腐的起源,《天祿識余》及李詡《戒庵老人漫筆》均有載:“相傳為漢淮南王劉安所造,名為‘黎祁’”,也稱“犁祁”。宋代大詩人陸游在《山庖》中有詩句:“施壓犁祁軟勝酥?!碧K東坡也曾有詩句:“煮豆為乳脂為酥?!被茨贤鮿蚕禎h高祖的孫子,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就是他的遺事。此人不問政事,信道教,好修煉,企求長生不老,召來一批術(shù)士,欲煉靈丹妙藥,不料煉丹不成,反得豆腐。于是乎后世人也就將豆腐的專利權(quán)掛到他的身上去了。后來“黎祁”改名為“豆腐”,它與生活更貼近了。但明代文人孫大雅認(rèn)為“豆腐”不雅太俗,曾改名為“菽乳”。他還為此賦詩一首,詩中關(guān)于豆腐制作的艱辛倒十分精采:“戌菽來南山,清漪浣浮埃。轉(zhuǎn)身一旋磨,流膏入盆罍?!苯Y(jié)果“菽乳”一名被人遺忘,詩句倒傳下來了。
扒燒整豬頭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姜洗凈,切片;
2、蔥洗凈,打成結(jié);
3、香菜擇洗干凈,消毒,備用;
4、將豬頭鑷凈毛,放入清水中刮洗干凈;
5、豬面朝下放在砧板上,在后腦中間劈開,剔去骨頭和豬腦,放入清水中浸泡約兩小時,漂凈血污;
6、入沸水鍋中煮約20 分鐘,撈出,放入清水中刮洗,用刀刮凈豬睫毛,挖出眼珠,割下豬耳,切下兩腮肉,再切去豬嘴,剔除淋巴肉,刮去舌膜;
7、再將眼、耳、腮、舌和頭肉一起放入鍋內(nèi),加滿清水,用旺火煮兩次,每次煮約20 分鐘,至七成熟取出;
8、把桂皮、大料、茴香籽放入紗布袋中扎好口,成香料袋;
9、鍋中用竹箅墊底,鋪上姜片、蔥結(jié),將豬眼、耳、舌、腮、頭肉按順序放入鍋內(nèi),再加冰糖、醬油、料酒、香醋、香料袋、清水,清水以浸過豬頭為度,蓋上鍋蓋,用旺火燒沸后,改用小火燜約2 小時,直至湯稠肉爛;
10、將豬舌頭放在大圓盤中間,頭肉面部朝上蓋住舌頭,再將腮肉、豬耳、眼球按豬頭的原來部位裝好,成整豬頭形,澆上原汁,綴上香菜葉即成。
扒燒整豬頭的一般做法
扒燒整豬頭做法一
首先將豬頭、耳內(nèi)外各處的毛污刮凈,用刀由下頦處正中向前劈開,但面部皮膚不要切斷保持連接。剔去全部頭骨后,將頭放在清水中泡50~60分鐘,使血污臟物漂出,投入鍋中煮20分鐘,取出置于清水中再刮洗一遍。用刀將眼眶周圍的毛、肉剔去,挖出眼球,切去豬咀突處(約4厘米厚)和頦下的肉,割下頦肉中兩邊的核子肉,削下兩耳。然后再將豬頭放在開水鍋中連續(xù)煮2次,每次20分鐘(每次中間須換清水)。
把豬頭帶皮的面朝下,放下頦肉均放在竹篦上,加進(jìn)清水至淹沒豬頭3厘米為度,而后加入各種調(diào)料,先用火燒開后,再加蓋,用小火燜5小時左右,直至湯粘肉爛。離鍋時,將豬臉朝上放入大盤中眼球納入眼膛內(nèi),豬耳、下頦肉還于原位,澆上原汁即成。
扒燒整豬頭做法二
1、豬腳豬頭先放水里泡2個小時 去血水。
2、鍋里加冷水放豬腳豬頭倒入黃酒。
3、把上面的泡沫去掉煮25分鐘左右。
4、放入涼水里洗干凈去毛。
5、鍋底放入蔥和姜然后放入豬頭類。
6、加入黃酒和生抽我做的多放了一瓶生抽 多放些鹽。
7、鹵料包我買的配好的。
8、然后兌高湯我沒有兌的水。
9、煮2個小時左右用筷子插的透關(guān)火泡幾個小時入味。
10、太肥的豬頭肉我也吃不下就煮些面放個豬腳 豬腳面了。
扒燒整豬頭做法三
1、把豬頭冷水下鍋,鍋內(nèi)放入1大匙料酒煮開。
2、撈出后,用夾子拔去露出的豬毛。
3、用小刀沿著豬牙附近一點點兒剔出骨頭。也可不剔。
4、將豬頭肉放入高壓鍋中,放入所有調(diào)料。
5、加入清水。水位跟肉一齊就可以了。
6、壓上20分鐘即可。
7、出鍋后把趁熱把肉用錫紙卷起。吃的時候拿出來切片即可。
扒燒整豬頭的由來
扒燒整豬頭是江蘇地區(qū)傳統(tǒng)名菜,屬于淮揚菜系,是將新鮮的豬頭去除骨頭、毛,從中間切開后洗凈,放入鍋中加入醬油、鹽、冰糖等調(diào)品料煮爛即可食用。本菜肉質(zhì)爛熟,肥而不膩,香氣撲鼻,甜中帶咸。是一道老少皆宜的美食。
胡蘿卜燒羊排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胡蘿卜去皮后切滾刀塊。
2、蔥切段,姜切片。
3、冷水鍋放入蔥姜,倒入白酒,煮滾。
4、羊排洗凈瀝干水分。
5、將羊排放入滾水鍋中煮1分鐘后。
6、撈出羊排洗凈浮沫后瀝干水分。
7、蒜拍偏,姜切片。
8、熱鍋冷油爆香姜蒜。
9、放入羊排翻炒,烹入料酒。
10、加老抽,糖翻炒。
11、加熱水,干辣椒,八角,桂皮,小茴香。
12、大火燒開轉(zhuǎn)小火燜1個半小時。
13、加入胡蘿卜塊,生抽,鹽和雞粉。
14、最后收汁即可。
胡蘿卜燒羊排的一般做法
胡蘿卜燒羊排做法一
1、羊小排自然解凍,用水洗凈血水,入沸水焯一下,加生姜、花椒去腥,煮出血沫后撈出,用冷水沖干凈備用。
2、生姜、蒜拍斷拍扁,炒鍋倒入油適量,油熱后放入生姜、蒜、蔥、干辣椒,炒香,然后倒入羊排翻炒,至表面微微變黃,倒入生抽、老抽,翻炒,再放入兩種豆瓣醬、白糖,翻炒均勻。
3、鍋內(nèi)倒入水,沒過羊肉,大火燒開,然后改小火,壓一個小時。
4、用的是康寧微壓鍋(用高壓鍋壓一下或者砂鍋燉一下也可以的),所以一個小時羊肉已經(jīng)足夠爛了。這時可以嘗一下咸淡,因為醬油和豆瓣醬都是咸的,所以根據(jù)口味加鹽。然后放入切成滾刀塊的胡蘿卜,大火燒開,再改小火壓半小時。
5、最后開蓋,大火收汁,出鍋。
胡蘿卜燒羊排做法二
1、羊排改刀剁成一寸長左右的段;
2、生姜切片,干尖椒花椒等作料置于盤中備用;
3、炒鍋入油燒至八成熱,下入生姜、干尖椒、花椒和八角等香料煸香;
4、然后下入豆瓣醬和剁椒醬炒出紅油;
5、下入羊排爆至斷生,然后加入料酒烹香;
6、加入沒過羊排的水;
7、轉(zhuǎn)入高壓鍋中,蓋上鍋蓋,大火燒上汽后轉(zhuǎn)小火,燉20分鐘;
8、將高壓鍋中的羊排倒回炒鍋中,加入鹽、去皮切成大塊的胡蘿卜;
9、炒勻后蓋上鍋蓋小火再燜十五分鐘;
10、收水至八成干時關(guān)火,加少量雞精調(diào)味即可。
胡蘿卜燒羊排做法三
1、把羊肉清洗干凈剁成塊,鍋里放水加入幾片姜和少許料酒,待水燒開去羊肉的血水和腥味,之后撈出羊肉沖洗凈瀝干。
2、鍋熱放油爆香姜蒜后,再放羊肉爆香,依次加入料酒,桂皮,八角,醬油、蠔油炒香。
3、放入馬蹄、胡蘿卜加水沒過羊肉。
4、再把所有材料轉(zhuǎn)入砂鍋里,煲至羊肉爛為止。吃的咸可加適量鹽。
胡蘿卜燒羊排的由來
胡蘿卜又稱甘荀,是傘形科胡蘿卜屬二年生草本植物。以肉質(zhì)根作蔬菜食用。原產(chǎn)亞洲西南部,阿富汗為最早演化中心,栽培歷史在2000年以上。傘形科(Apiaceae)草本植物;學(xué)名為Daucus carota,通常為一年生,根可食。常見品種中,根呈球狀或錐狀,橘黃色、白色、黃色或紫色。原產(chǎn)阿富汗及鄰近國家。野胡蘿卜已成為分布于歐洲、美國和其他溫帶國家的雜草。地中海地區(qū)早在西元前就已栽培胡蘿卜,在中國和西北歐不遲于14世紀(jì),現(xiàn)栽培于整個溫帶地區(qū)。
木須肉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一茶匙干淀粉和兩茶匙水混合成水淀粉。
2、黃瓜切片木耳撕小朵,黃花菜泡好焯水備用 紅椒切片,蔥切段,雞蛋打散,炒出來,炒雞蛋的竅門是火要大點,油要稍微多點,才會松軟。也可以加點白醋或者料酒在雞蛋里。(生抽二分之一湯匙、老抽五分之一湯匙、白糖、料酒半湯匙兌成汁在碗里備用)。
3、豬里脊切片,用鹽、胡椒粉、食用油干淀粉一茶匙腌漬十分鐘,臨上鍋前放淀粉抓勻。
4、鍋里放油,下入腌漬好的肉片,炒散變白盛出。
5、鍋里的底油,炒香大蔥段,有蔥香的時候,下肉片、木耳、黃花菜大火爆炒均勻放入步驟2中兌好的汁炒勻,調(diào)入半茶匙鹽。(生抽二分之一湯匙、老抽五分之一湯匙、白糖、料酒半湯匙兌成汁在碗里備用)最后放入黃瓜和紅椒炒斷生即可。
木須肉的一般做法
1、將豬瘦肉切成長5、寬0.3、厚0.3厘米的絲。將雞蛋磕入碗中,用筷子打勻。
2、干木耳加開水泡5分鐘,去掉根部,撕成塊。黃瓜斜刀切成長2厘米的段,放平后直刀切成片,片形狀即為菱形。蔥、姜切成絲。
3、炒鍋上 火,加油,燒熱后加入雞蛋炒散,使其成為不規(guī)則小塊,盛裝在盤中,即為所說的“木須”。
4、炒鍋上火,加油燒熱,將肉絲放入煸炒,肉色變白后,加入蔥、姜絲同炒,至八成熟時,加入料酒、醬油、鹽,炒勻后加入木耳、黃瓜和雞蛋塊同炒,成 熟后淋入香油即可。
木須肉的由來
木須肉為三晉名菜,家家戶戶會做。其色綠、黃、紅、白、黑五色相間;其質(zhì),軟嫩滑爽;其味,香氣濃郁,咸鮮可口,為大眾菜肴,酒飯均宜。
木須者。木樨之誤也!乃指雞蛋。桂花樹統(tǒng)稱木犀,樨、犀同音義?!澳鹃厝狻辈皇怯霉鸹?而是炒熟的雞蛋色如桂花,這道菜黃綠相間,氣味濃烈,色香賽如桂花,故以木樨代之。老北京人在口語中說“蛋”字。蛋本是卵的俗稱,由于在日常用語中與不少罵人的話相聯(lián)系,所以老北京人把雞蛋叫雞子兒;南方的皮蛋傳到北京改叫松花;菜譜上的炒雞蛋,叫攤黃菜;雞蛋湯叫木樨湯;肉炒雞蛋叫木樨肉等。因燒熟的雞蛋色如桂花,故以木樨代之。
春卷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用烙熟的圓形薄面皮卷裹餡心,成長條形,然后下油鍋炸至金黃色浮起而成。餡心可葷可素,可咸可甜。品種有韭黃肉絲春卷、薺菜春卷、豆沙春卷等。春卷是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春盤的習(xí)俗演變而成。春盤始于晉代,初名五辛盤。五辛盤中盛有五種辛葷的蔬菜,如小蒜、大蒜、韭、蕓薹、胡荽等,是供人們在春日食用后發(fā)五臟之氣用的。唐時,春盤的內(nèi)容有了變化,春盤的內(nèi)容更趨精美。元代《居家必用事類全集》已經(jīng)出現(xiàn)將春餅卷裹餡料油炸后食用的記載。類似記載,明代食譜《易牙遺意》中也有。到了清代,已出現(xiàn)春卷的名稱。制作春卷,一般要經(jīng)過制皮、調(diào)餡、包餡、炸制4道工序。
春卷的一般做法
原料:
韭黃、豆芽、胡蘿卜、冬筍、豆干、豬肉絲、蔥、春卷皮、面粉糊。
做法:
1、胡蘿卜、豆干切絲;冬筍去殼后略煮切絲;韭黃洗干凈后切段;豆芽洗干凈瀝干水;豬肉絲用生抽、料酒和水淀粉碼味;蔥切段;2、鍋中入油,大火,滑炒肉絲后盛出;
3、再入油,爆香蔥段,按照胡蘿卜絲、豆干、韭黃、冬筍、豆芽的順序逐次下菜,并倒入豬肉絲,翻炒,加入鹽,起鍋前加入黃酒和水淀粉勾芡;4、餡料放涼后,取一張春卷皮,包入餡料,象折被子一樣,將兩頭折起,并卷起用面糊全部封口,以防炸的過程中汁水落到油中,濺起油;5、平底鍋入油,春卷放入,兩面煎至微黃即可。
春卷的由來
春卷,又稱春盤、薄餅。是中國民間節(jié)日的一種傳統(tǒng)食品。目前流行于中國各地,在江南等地尤盛。民間除供自己家食用外,常用于待客。春卷歷史悠久,由古代的春餅演化而來。據(jù)古書陳元靚的《歲時廣記》中記載:“在春日,食春餅,生菜,號春盤。”清代的《燕京歲時記》也有:“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餅?!笨梢姶喝兆龃猴?食春餅的傳統(tǒng)民俗風(fēng)情由來已久。現(xiàn)在有關(guān)春卷的諺語也很多,如“一卷不成春”,“隆盛堂的春卷——里外不是人”等等,春的意思在這里就是春之吉兆。
傳說古代莆田有個書生,在出仕之前,十載寒窗苦讀,幾番進(jìn)京赴考,都未能得中。他雖年過三十,成家生子,但還是堅持日夜苦讀詩書,有時竟廢寢忘食。他的妻子里十分疼愛,為了不讓丈夫因三餐吃飯而影響讀書,就用麥子磨成粉,放在鍋里用茶油煎成又薄又透明的餅片。她又擔(dān)心麥餅冷了,吃下去會傷胃,就把煮好的青菜放在麥餅里然后把麥餅卷起來放在丈夫身旁,讓他邊吃邊讀書,這樣吃起來既不費時又言便。書生就靠著妻子親手巧制的食品,閉門不出,苦讀書,學(xué)問大進(jìn)。
這年春闈科考,書生一舉高中,傳為佳話。從這以后,莆田學(xué)子都喜愛卷著青菜的麥餅卷當(dāng)夜食,并將這麥餅卷稱做春卷。
這種傳統(tǒng)的莆田春卷是以麥餅為皮,餡為各色時鮮蔬菜,特別是皮嫩餡豐,味道滋美。它與外地的豆芽為餡,油煎硬皮不同。而相比較,莆田春卷更有家常菜的特色。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燒二冬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zhì)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zhǔn)備的“生姜養(yǎng)生什么時候吃好”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