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ndadi.net - 艾草養(yǎng)生】
艾草對于胃腸道功能也是非常關鍵的,它對于心臟的收縮力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生活中的主要吃法是新鮮的艾草都可以包水餃,還有一種說法是可以做的一些食藥,都是生活中的也可以進行艾葉泡腳治療腳部的一些疾病。中醫(yī)認為其干品為溫里類的中藥,入肝、脾、腎經,能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為婦科血氣寒質之證的常用之品。但藥典里并沒有記載艾葉有助孕、安胎功效。
艾草的作用
隨著醫(yī)學領域都不斷發(fā)展,艾草都用途越來越廣,艾草在治病和養(yǎng)生方面給人們都印象非常深,很多老百姓已經會運用艾草來治療各種炎癥,尤其是女性月經不調時,運用艾草調節(jié)月經非常有效。那么,艾草除了這些用途,艾草的作用還有哪些呢?下面來看看詳細都作用介紹。
1.治療習慣性流產和不孕不育:
將點燃的艾條放到腹部靠近肚臍處,讓煙氣順著肚臍附近的穴位漸漸進入到體內經絡,理暢經絡和氣血,同時這對子宮和卵巢也有非常好的調理作用,長期堅持還可以治療習慣性流產和不孕不育。
2.治療月經不調
經期延長:白術、當歸、茯神、炒棗仁、桂圓肉、烏賊骨各10g,遠志、甘草、木香、艾葉炭、棕櫚炭各6g,黃芪15g,人參3g,生姜3片,大棗4枚,水煎服。對氣虛型經期延長療效佳良。
不孕癥:用艾葉與其它藥物配合制成食療藥膳,治療因脾腎陽虛所致的不孕癥,有較好療效。用法:取鵪鶉2只,去毛和內臟,阿膠、菟絲子、鹿角膠各15g,人參、川芎各10g,艾葉30g。先將菟絲子、艾葉、川芎、人參水煎去渣取汁250ml,后將鵪鶉和藥汁放蒸碗內,隔水燉爛熟,趁熱兌入阿膠、鹿角膠吃肉喝湯。
3.治療各種炎癥
慢性支氣管炎:可用艾葉油膠丸,每次2丸,每日3次,10日為1個療程,可連服2-4個療程,對慢性支氣管炎咳嗽、氣喘有很好療效。亦可用鮮艾葉1000g,洗凈切碎,放入4000ml水中浸泡4-6小時,煎煮過濾約濃縮為3000ml。每次服40ml,每日3次,對慢性支氣管炎咳痰、氣喘、肢冷、舌淡者,能有效緩解癥狀。
4.針灸
面癱:將干艾葉搓成花生米大的絨團,取2分硬幣大生姜8片,用針在姜片中心穿孔數個,上置艾柱,先灸下關學x,然后由下關至頰車學x反復移動。移動時姜片不能離開皮膚每片隔姜灸3壯為宜。灸之皮膚溫潤紅熱,患者能忍耐為宜。每日灸1次,7日為1個療程(口歪斜向左側,則灸右側;反之,灸左側)。
減肥:操作方法,將艾卷的一端點燃,分別靠近關元、豐隆兩學x位,熏學x10分鐘左右,至局部發(fā)紅為止。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一般3~5個療程能起到有效的減肥效果。
5.其他
艾葉?。喝⌒迈r艾葉30-50g,在澡盆中用沸水沖泡5~10分鐘,取出艾葉加水調至適宜水溫即可沐浴。艾葉有理氣血、逐寒濕、止血、安眠、溫經的功效。對毛囊炎、濕疹有一定的療程。
鮮嫩艾草包水餃、艾草葉煮面、艾草褒雞、艾草煮雞蛋(小時候常吃) 你想怎么吃都可以,艾草本生就是一種野菜! 下面為你介紹一款“艾糍粑”:
首先準備好糯米干粉,磨得越細越好,艾草準備多些,芝麻、花生適量,豬油適量,黃片糖和白糖適量,柚子樹葉或者芭蕉葉若干。
艾草用清水洗凈后,入大鍋里煮開,其間加一點點蘇打粉一起同煮,這樣可以使艾草容易煮爛,煮好艾草好,撈出再用清水洗凈,然后擠干水分備用。
把花生和芝麻洗凈后,分別入鍋里炒香,然后放入攪拌機攪碎備用,黃片糖切碎加入花生芝麻餡里,再加入適當的豬油和白糖,攪拌均勻后,制成艾糍粑的餡備用。
用適量的黃片糖放入鍋中煮成水狀,然后把糯米粉置入大盆,加入黃糖水及處理過的艾草,一起搓揉,盡量揉久些,以便艾草能充分的和糯米粉攪拌均勻,水不可一次加太多,慢慢加入,因為艾草也帶有水分,揉好的面應該不干不濕,就象做包子似的面那么樣便可。
抓一團面,揉圓后,在中間挖開個洞,裝入芝麻花生餡,然后輕輕包好,再揉搓一下成圓形狀,蒸籠里墊上柚子葉,把做好的艾糍粑外表抹上一層花生油,然后輕輕置于柚子葉上,置爐上旺火蒸20分鐘即可。
還沒開鍋,就已經滿屋的柚子葉香味了,打開鍋是一個個墨綠的艾糍粑,如果艾葉放得足夠多的話,做好的艾糍粑綠得發(fā)黑,輕輕咬一口,哇,艾葉的清香和著柚葉的香味,還有芝麻花生餡,又香又甜,一家做艾糍粑,整棟樓都知,味道太特別了.
產婦在坐月子期間可以讓家人幫忙用艾葉煮水洗頭、洗澡,具有理氣血、逐寒濕、止血、安眠、溫經的功效,用艾葉做藥枕或熏蒸還可以防病。
延伸閱讀
本文導讀:薺菜,薺菜是我們常吃的菜,那么薺菜有哪些藥用價值呢?吃薺菜的好處有哪些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薺菜的食療藥用價值。
南宋大詩人陸游對它情有獨鐘,吟詩稱贊 殘雪初消薺滿園,糝羹珍美勝羔豚。 甚至說自己曾 春來薺香忽忘歸 。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作畫題詩云 三春薺菜饒有味,九熟櫻桃最有名。 詩人蘇軾也非常推崇薺菜,他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 君若知其味,則陸八珍皆可 鄙厭也。
薺菜不僅是營養(yǎng)豐富的美味食品,而且還能治療多種疾病,民間不僅有 陽春三月三,薺菜當靈丹 的諺語,還流傳著 春食薺菜賽仙丹 的說法??梢娝j菜不僅是佳肴一碟,更是靈藥一方。在中藥里,薺菜的藥用價值非常廣泛,被譽為 菜中甘草 。祖國醫(yī)學認為 薺菜味甘、性涼,歸肝、脾、腎經,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
春暖花開之際,正是采摘薺菜的好時節(jié)。常吃薺菜,對防治軟骨病、麻疹、皮膚角化、呼吸系統(tǒng)感染、前列腺炎、泌尿系感染等均有較好的效果。近年來,醫(yī)藥界將薺菜中的提取物用來治療高血壓癥,經測試,它優(yōu)于蘆丁,而且無毒性,所以有些地方干脆叫它 血壓草 ,服其煎劑或用它沏茶喝,頗有療效。
薺菜的根、花、籽均能入藥,如取薺菜根、車前草各50克水煎服,對腎炎水腫有效。取薺菜花15~30克,當歸10克水煎服,可防治產后流血、婦女血尿等。薺菜籽能明目,久食視物清晰。古時春天有用薺菜預防春瘟的習俗,現(xiàn)在民間有些地方還有 三月三、薺菜煮雞蛋 的習俗,或在薺菜花盛開之時,采摘薺菜花佩帶,以驅瘟祛疾。薺菜食用方法很多,可拌、可炒、可燴,還可用來做餡或做湯,均色澤誘人、味道鮮美,不虧是一味藥食同源的美味佳蔬。
1.取粳米50克,常法煮粥,半熟時加入洗凈切絲成塊的10克,煮至米熟時食之,可治胃熱嘔吐、腸熱瀉痢、食欲不振。
2.取鮮6克、活鯽魚一條,清水煮不加鹽,熟后食魚喝湯,可治小兒麻疹透發(fā)不快。
3.取10克,煎湯,日服1次,可治慢性支氣管炎,咯痰。
4.取焙干研末,溫開水送服,每服3克,日服2次,可治子宮功能性出血、腸風下血、痔瘡出血等。
5.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中含有干擾素誘導劑,能誘發(fā)干擾素的產生,因而對水泡性口炎、腦炎等有較好療效。
6.日本科學家從中提取出一種具有抗癌作用的多糖,對乳腺癌、皮膚癌、肺癌都有一定的效果。
7.鮮水煎浸膏片可治療遷延性或慢性肝炎,所以,肝臟病人宜食用。
8.還具有降低血液膽固醇的作用,中的解阮酶、酪氨酸酶具有降血壓的功能,因而,是高血壓和心血管病人理想的保健。此外,還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糖尿病患者消化不良時宜食,因其含有胰蛋白酶等多種酶類,能分解蛋白質和消化脂肪。藥理研究表明,培養(yǎng)液還具有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生長的作用。
銀杏是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活化石”,現(xiàn)為我國特產,除野生于某些天然林中外,全國大多數地區(qū)均有栽培。銀杏的種仁,就是這里要談的白果。
據李時珍《本草綱目》稱:“(本品)原生江南,葉似鴨掌,因名鴨腳(鴨腳子)。宋初始入貢,改呼銀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今名白果?!笨梢姲阉缮嫌脠龅臅r間與其“資歷”相比算是較晚的。先是民間食用,后來入貢朝庭,隨之身價倍增!如宋代歐陽修便有“絳囊初入貢,銀杏貴中州”的詩句;楊萬里詠銀杏詩:“深灰殘火累相遭,小苦微甜韻最高。未必雞頭如鴨腳,不妨銀杏伴金桃。”明代以來作為藥用逐漸增多。
采集方法
白果于秋末種子成熟后采收。種子為核果狀,橢圓形到近球形,外種皮有白粉,熟時橙黃色。除去肉質的外種皮,洗凈,曬干,即是人們熟知、帶殼的白果了。白果以殼色黃白、種仁飽滿、斷面色淡黃為佳,種仁外有膜質的種皮。作藥用或食用時,須敲破外殼,取出種仁。入藥可生用或蒸(煮)熟、炒黃;食用還須除去膜質的皮和心(胚)。
性能與應用
白果性平,味甘、微苦、澀,有小毒,歸肺經。有斂肺定喘、止帶縮尿及化痰的功能;外用則能“消毒殺蟲”。
白果種仁含較多的碳水化合物,其次為蛋白質、脂肪,以及維生素E、鈣、磷、鉀、硒等,故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但與藥效有關的成分還不清楚。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其有一定祛痰作用,對結核桿菌、致病性皮膚真菌等有抑制作用。所含銀杏酸、銀杏酚等有一定的毒性。
本品除一般食用外,主用于如下病證:(1)哮喘痰嗽。(2)帶下量多、白濁、尿頻或遺尿、腎氣虛。
此外,將生品搗爛涂敷,可用于手足皸裂、酒齄鼻、頭面和手部癬瘡等。
白果的主要方例
定喘湯(《攝生眾妙方》) 治哮喘,喘咳上氣,痰多色黃,苔微厚膩。白果(炒黃)21個,麻黃9克,杏仁6克,款冬花9克,蘇子6克,法半夏9克,黃芩9克,桑白皮9克,甘草3克。加水煎煮,取汁。分3次服。據《本草綱目》記載:當時金陵一家藥鋪治哮喘推出此湯方,“服之無不效者,其人以此起家”。本方至今常用。
銀杏膏(《壽世保元》) 治久年咳嗽咯痰;或用于慢性支氣管炎,咳嗽痰稠,上氣似喘,肺氣不足者。白果、細茶葉、胡桃仁各120克。細茶葉微炒、研細末,白果、胡桃仁搗爛,加蜂蜜250克,于鍋內煎煉成膏。每次服1茶匙,每日2~3 次。
白果山藥粉(《現(xiàn)代實用中藥》) 治小便淋濁,婦女帶下及眩暈。白果(炒熟)、山藥各等分。焙干研為細末,混勻。每日40克,分3~4服,用米湯或溫開水送下。
白果燉烏雞(《瀕湖集簡方》) 治婦女脾腎兩虛,赤白帶下,質清稀量多者。白果、蓮子、糯米各15克,胡椒5克,凈烏骨雞1只。將白果、蓮子等4 物共研為末,放入凈烏骨雞腹中,以線縛定;加水和生姜、食鹽少許;用小火燉至熟爛。分3~4次食。
煨白果(《本草綱目》方) 治小便頻數或遺尿。白果14個,煨熟或煮熟。一日分2次食。
此外,白果燉雞或燒雞,是民間最常見的食用做法:用鮮白果仁約50~100克,凈雞1只(切塊),燉湯可另加,燒雞另加萵筍,以生姜、食鹽等調味食用。對于上述病證也有一定效果。
使用提醒
1.本品入藥用量較小,每日6~10克;煮熟或燉湯食則稍多,但以25克以內為宜(單人用量)。
2.本品有小毒,不宜生食,尤其不可多食。白果中毒潛伏期1~12小時,可見嘔吐、腹瀉、頭痛、恐懼、驚叫、抽搐、昏迷等,甚至可以致死。在金元時期就有白果中毒或致死的記載。
3.因有收斂藥性,故喘咳痰稠,不易咳出者慎用。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艾草的藥用與食療價值》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蕚涞摹?a href="/aicaoyangsheng/">艾草養(yǎng)生”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