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夏季中暑頭暈怎么辦
夏季怎么養(yǎng)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彪S著生活的提升,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社會性的關注焦點,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需要掌握相關養(yǎng)生知識。四季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2020夏季中暑頭暈怎么辦,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1、2020夏季中暑頭暈怎么辦
發(fā)生中暑,應迅速脫離高溫、高濕、日曬環(huán)境,至陰涼處、通風處靜臥,避免高強度運動和重體力勞動,有條件的要將病人置于空調(diào)環(huán)境,爭取去掉衣物以助散熱。神志清楚者及時補充含鹽清涼飲料,如淡鹽水、冷西瓜水、綠豆湯等,輕者經(jīng)以上處理即可恢復;重者需要至醫(yī)院診治,除了監(jiān)測重要的生命體征外,積極補充液體和電解質(zhì)、降低核心體溫是中暑治療的核心。
中暑高熱者要迅速降低核心體溫(測量肛溫或耳溫),爭取在半小時左右將核心溫度降至39度以下,同時注意生命體征、神志變化及各臟器功能狀況,早期發(fā)現(xiàn)并處置并發(fā)癥。降溫措施多主張采取物理降溫措施,如將身體(頭部除外)浸于4℃水中降溫,但這種冷水會讓神志清楚者會感到非常不適,也要避免將低溫降得過低;或者去除衣物,身上灑上溫水,用風扇吹風加強蒸發(fā)降溫。還有一些其他降溫方式,其如冰袋、冰帽、冰毯,但是沒有證據(jù)表明其效果優(yōu)于上述兩種。
2、中暑的病因
環(huán)境因素
在高溫作業(yè)的車間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風差,則極易發(fā)生中暑;農(nóng)業(yè)及露天作業(yè)時,受陽光直接暴曬,再加上大地受陽光的暴曬,使大氣溫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腦膜充血,大腦皮層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氣中濕度的增強易誘發(fā)中暑。
個人體質(zhì)因素
在公共場所,家族中,人群擁擠集中,產(chǎn)熱集中,散熱困難,中暑衰竭主要因周圍循環(huán)不足,引起虛脫或短暫暈厥。
3、中暑臨床表現(xiàn)
先兆中暑、輕癥中暑者口渴、食欲不振、頭痛、頭昏、多汗、疲乏、虛弱,惡心及嘔吐,心悸、臉色干紅或蒼白,注意力渙散、動作不協(xié)調(diào),體溫正?;蛏叩?。
重癥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
熱痙攣是突然發(fā)生的活動中或者活動后痛性肌肉痙攣,通常發(fā)生在下肢背面的肌肉群(腓腸肌和跟腱),也可以發(fā)生在腹部。肌肉痙攣可能與嚴重體鈉缺失(大量出汗和飲用低張液體)和過度通氣有關。熱痙攣也可為熱射病的早期表現(xiàn)。
2020夏季中暑如何預防
1、外出要做好防曬措施
2020夏季要減少在戶外的時間,不得不外出時,一定要做好防暑防曬工作,佩戴好防曬用具,同時隨身要攜帶防暑藥品,一旦發(fā)生身體異常及時采取措施。
2、注意多喝水
2020夏季出汗多,要注意隨時補充體內(nèi)水分。多喝水是最簡單有效的辦法。但是喝水不僅僅是在感覺口渴時喝水,2020夏季天氣熱時要時時刻刻記得喝水,隨時補充身體水分,防止身體出現(xiàn)脫水癥狀。
3、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
2020夏季夜晚時間短,很多人的睡眠時間都不足。而2020夏季氣溫高,身體的熱量消耗較大,如果休息不好很容易產(chǎn)生疲勞狀態(tài),所以2020夏季要保證充足的睡眠,讓身體機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放松。
2020夏季中暑飲食禁忌
1、忌吃大量油膩食物
以適應2020夏季腸胃的消化能力。油膩食物會加重胃腸的負擔,并使大量血液滯留于胃腸道,中暑緩解導致輸送到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人就會感到疲倦。
2、忌大量飲水
中暑的人應該采取少量、多次飲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切忌狂飲不止。因為,大量飲水不但會沖淡胃液,進而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反射排汗亢進。結果會造成體內(nèi)的水分和鹽分大量流失,嚴重者可以促使熱痙攣的發(fā)生。
3、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中暑的人大多屬于脾胃虛弱,如果大量吃進生冷瓜果、寒性食物,會損傷脾胃陽氣,使脾胃運動無力,寒濕內(nèi)滯,嚴重者則會出現(xiàn)腹瀉、腹痛等癥狀。
擴展閱讀
1、小孩2020夏季中暑怎么辦
保持兒童呼吸道通暢。將兒童轉移到陰涼處,用電扇或空調(diào)降低環(huán)境溫度,但風不要直接朝兒童身上吹。
有頭暈、頭痛的兒童,可涂些清涼油在印堂穴(兩眉之間)和太陽穴上,有提神醒腦的作用。
服用藿香正氣液,每次半支,一日2次,可散熱解暑,治療中暑。每次5克六一散沖水服用,也可治夏日中暑。
在兒童意識清醒前不要讓其進食或喝水,意識清醒后,每隔10到15分鐘給予一些不含咖啡因清涼飲料,但有嘔吐或意識不清者勿給。也可讓兒童飲服綠豆湯、淡鹽水等解暑。
立即送醫(yī)治療。
2、中暑的癥狀有哪些
在什么情況下,媽咪們需懷疑小朋友有中暑的情況呢?如果您的小朋友量肛溫或耳溫超過39甚至40度(不建議量腋溫或口溫,易低估實際溫度),同時合并下列現(xiàn)象時,需高度懷疑中暑的可能性:
雖然很熱,但可能不會流汗。(這是中暑最典型的現(xiàn)象之一)皮膚會發(fā)紅、發(fā)熱,而且干燥。煩躁不安及哭鬧,呼吸及脈搏加速;接著會顯得倦怠、甚至進入抽搐或昏迷狀態(tài)。
較大的小朋友會有頭暈、惡心、失去方向感,而且昏昏沉沉的現(xiàn)象。
3、小兒中暑的原因
即使新媽媽也知道,天熱的時候應該給寶寶少穿一點,多洗澡,但寶寶還是經(jīng)常長熱痱,乃至患上脫水癥,看來是度”掌握得不合適。媽媽應注意這樣幾點:
保暖過度,尤其是新生兒期(從出生到28天),家長怕孩子受涼,一味地給孩子加衣保暖,導致幼兒體液減少,鹽成分丟失,細胞脫水,容易發(fā)生中暑;幼兒在炎熱的環(huán)境中飲水量不足;是幼兒在熱環(huán)境下活動過多。
寶寶中暑后的護理誤區(qū)
專家提醒,寶寶中暑后,不少年輕的父母在為其進行處理時存在幾個誤區(qū):
大量飲水。大量飲水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反射排汗亢進,造成體內(nèi)水分和鹽分大量流失,嚴重時引起小兒驚厥。
濫用抗生素。中暑后體溫升高不是因為感染引起,不要濫用抗生素,一定要聽從醫(yī)生的建議,合理使用退熱藥物,藥物使用不當會加重脫水癥狀。
大量食用生冷瓜果。寶寶中暑后,大多脾胃虛弱,如果大量吃生冷瓜果、寒性食物,會損傷脾胃,使脾胃運動無力,寒濕內(nèi)滯,嚴重者則會出現(xiàn)腹瀉、腹痛等癥狀。
寶寶中暑后應該少吃油膩食物,以適應2020夏季胃腸的消化功能。
兒童怎樣預防中暑
減少在高溫下的活動時間:2020夏季悶熱,這幾年的2020夏季氣溫更是不斷狂飆。
如果沒有預防措施,只要在烈日下曬半個小時,就很容易中暑!所以非必要時候,盡量不要在上午十點后、下午兩點前出門。倘若真的要外出,也請做好防護工作 ,如攝取足夠水分、撐遮陽傘、戴遮陽帽、擦防曬油等等都是不錯的方式。
出行注意防曬:醫(yī)生提醒大家,夏日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最好不要在中午到下午時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發(fā)生中暑的可能性最高!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有條件的最好涂抹防曬霜,準備充足的水和飲料。
多喝水:對于夏日預防中暑的方法,陳醫(yī)師反復強調(diào)的一點就是:多喝水。他說,如果你感到口渴,那表示身體已經(jīng)缺水了。一般來說,最理想的是根據(jù)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另外,2020夏季人體容易缺鉀,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鉀茶水是極好的消暑飲品。
1、2020夏季中暑頭痛怎么辦
1.1、迅速撤離引起中暑的高溫環(huán)境,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在偏頭疼發(fā)作時,不妨在光線較暗、四周安靜的房間里休息一會兒,一般來說,只要睡上半個小時,偏頭痛就會有所減緩。
1.2、對頭部進行力度適中的按摩,是緩解偏頭疼的有效方法。太陽穴是偏頭痛按摩的重要穴道,你可以用食指來按壓,可以用拳頭在太陽穴到發(fā)際處輕輕來回轉動按摩。
1.3、使用瑜珈和冥想是治療偏頭疼的新方法。你可以購買一盤此類的CD,在頭疼發(fā)作時隨著音樂閉目冥想一會,讓大自然的和諧之音使你忘卻病痛。
1.4、將冰塊放在冰袋里或用毛巾包好,敷在頭疼部位。等冷卻的頭部血管收縮后,癥狀自然會減輕。
2、2020夏季中暑頭痛的飲食調(diào)理
飲用綠茶。綠茶中的物質(zhì)對緩解偏頭疼有效果,所以,可以適量地飲用綠茶來克服嚴重的偏頭疼。
多補充水分:患者中暑后身體里面的水分會大量流失,此時補充水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多喝點常溫或略微冰涼的白開水,但是不要喝太過于冰冷的水了,以免會刺激血管,建議大家避免一冷一熱的極端刺激。
3、2020夏季中暑頭痛的其他注意
注意提高睡眠質(zhì)量:患者注意保證睡眠時間,如果睡眠時間過短的話,在高溫的刺激下可能會引起重度中暑情況的發(fā)生,建議大家應該注意2020夏季盡可能在舒適的環(huán)境內(nèi)保證好睡眠。
避免身體過于疲勞:2020夏季酷暑階段應該盡量避免身體過度疲勞了,建議大家能夠減少工作強度,盡可能保證身體的舒適,如果需要從事高溫作業(yè)的話,也要注意勞逸結合,以免身體強度過大。
患者中暑后首先應該注意給自己降溫,應該立即到陰涼的地方降溫,同時多喝點涼水,注意多休息,如果癥狀依然沒有緩解的話,就應該到醫(yī)院就醫(yī)了,因為如果引發(fā)其他的并發(fā)癥的話對患者身體傷害將非常大!
中暑后的五大飲食禁忌
1、忌大量飲水:中暑患者應采用少量、多次的飲水方法,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切忌狂飲。因為大量飲水不僅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反射性排汗亢進,使體內(nèi)水分和鹽分進一步大量流失,嚴重時可導致熱痙攣。
2、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L中暑患者大多脾胃虛弱,大量食用生冷食物和寒性食物會進一步損傷脾胃陽氣,重者會出現(xiàn)腹瀉,腹痛等癥狀。
3、忌食大量油膩食物:中暑后應少吃油膩食物,以適應2020夏季腸胃的消化能力。油膩食物會加重胃腸的負擔,并使大量血液滯留于胃腸道導致輸送到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人會感到疲倦。
4、忌純補:中暑之后,暑氣未消,雖有虛癥,卻不能單純用補法,過早進補會使暑熱不易消退,或使已經(jīng)逐漸消退的暑熱復燃。
5、忌偏食:中暑患者應以清淡飲食為主,但可適當佐以魚、肉、蛋、奶等。以保證人體所需營養(yǎng)成分。
2020夏季預防中暑的妙招
1、降溫
2020夏季出門,最好躲避上午10時至下午4時這個時間段,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準備充足的水和飲料;隨身攜帶一些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風油精等;衣服也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等織物,少穿化纖品類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外出活動時一旦有中暑的征兆,要立即采取措施,尋找陰涼通風之處,解開衣領,降低體溫。
2、備藥
夏天如果經(jīng)常在外面,中暑的可能性高,最好隨身攜帶以下藥物以備不時之需:西洋參制劑(膠囊或含片、切片),針對氣陰虛弱體質(zhì),即平常體虛乏力、口干咽干,有益氣養(yǎng)陰功效;藿香正氣軟膠囊、藿香正氣滴丸等,針對胃腸不調(diào)體質(zhì),有和胃清暑化濕的功效;人丹、十滴水,針對出現(xiàn)了中暑的先兆者,即在高溫環(huán)境下出現(xiàn)頭痛、頭暈、口渴、多汗、無力等癥狀。
1、2020夏季中暑了怎么辦:轉移
中暑必然發(fā)生在高溫的室內(nèi)或室外環(huán)境。如果有中暑病人,高溫條件下先將其轉移到通風,陰涼的地方,讓它平躺,解開衣領,使其呼吸通暢。
2、2020夏季中暑了怎么辦:降溫
不管是用物理降溫或許藥物降溫,將患者搬運后首先就是為其進行降溫。用一盆涼水或少數(shù)稀釋過的酒精擦洗患者的頭部、頸部、腋窩、大腿根部等動脈血管方位,以到達降溫作用;也能夠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運用藥物降溫。
3、2020夏季中暑了怎么辦:服藥
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乃是解暑良藥,應作為普通家庭常備藥來儲藏。尤其是炎熱的夏天,若是家里有中暑的患者,能夠在為其進行以上兩部醫(yī)治后給其服用解暑藥,緩解中暑癥狀。
4、2020夏季中暑了怎么辦:按穴
要是中暑患者的情況較嚴重,昏迷不醒,可先按壓其人中、合谷等穴位盡快將其救醒。如以上的搶救措施沒有奏效,請及時撥打急救電話送往醫(yī)院就醫(yī)以免耽誤病情。
5、2020夏季中暑了怎么辦:為身體補充足夠的水分
如果中暑的患者還有一些意識的話,可以給患者喝一些冰涼的飲料,這樣也可以緩解患者的癥狀的。除了需要給身體補充足夠的水分,也應該在患者的飲料中加入一些食鹽或者是蘇打水。
6、2020夏季中暑了怎么辦:做好緊急復蘇工作
有一些患者有可能出現(xiàn)昏厥或者是失去意識的情況。這個時候應該掐住患者的人中以及合谷穴等位置,幫助患者進行蘇醒。中暑對于身體的危害是比較大的,也有一些患者出現(xiàn)呼吸停止的情況,這個時候就應該給患者進行人工呼吸了,然后及時的送往醫(yī)院。
7、2020夏季中暑了怎么辦:緊急送往醫(yī)院治療
如果中暑的癥狀非常的嚴重,那么應該立即送患者到醫(yī)院接受治療。在搬運患者的過程中,一定要選擇擔架進行運輸,不能夠讓患者自己走路,避免問題加重。在運往醫(yī)院的時候,最好能夠用冰袋或者是冷毛巾對患者的額頭、胸口或者是胳肢窩等位置進行物理降溫,這樣能夠很好的保護大腦以及心臟這些鞋重要身體器官。
2020夏季中暑后吃什么好
1、中暑后多吃些解暑粥類
中暑后多吃粥類食品,是我國傳統(tǒng)的保健方法,對于身體大有好處。用于防暑的粥品有綠豆粥、荷葉粥、鮮藕粥、生蘆根粥等。也可用中藥決明子15克、白菊花15克、粳米60克、冰糖適量煮成粥,作為夏2020秋季的清涼飲料。另外用白心番薯、芥菜適量加入粳米中煮成粥食用,有解暑發(fā)汗的作用。
2、中暑后多喝些清熱解暑湯
中暑后,人出汗比較多,體液損耗比較大,這時多喝湯既能及時補充水分,又有利于消化吸收。喝湯最好綠豆類湯,綠豆性涼,具有清熱解暑的功效。
3、中暑后多喝些降溫防暑茶
中暑后多飲茶,既能及時補充身體出汗后體內(nèi)損失的水分,又有清熱解暑的作用,比如建議多喝綠茶。因為綠茶性涼,熱天應盡量飲綠茶。另外,還可以自己動手制作各種茶類飲料。把100克大麥炒焦,再加1500—2000毫升水煮開,晾涼后飲用,非常可口又能降溫防暑。
2020夏季吃什么預防中暑
1、清熱解毒——綠豆
綠豆性涼味道
甘甜,具有潤喉止咳、清熱益氣利尿的功效,在炎熱的夏天,喝上一碗綠豆湯,頓時都會全身神清氣爽,另外綠豆還有很好的解火功效,每天熬一碗綠豆粥或者綠豆湯飲用,能夠達到很好的防暑降溫效果。
2、消腫防暑——紅豆
紅豆具有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的效果,到了天夏天身體很容易出現(xiàn)水腫,因此喝上一碗紅豆湯就能很好的緩解水腫。可以使用紅豆與薏仁、陳皮搭配,再加入少量的冰糖熬粥,就能達到很好的防暑功效哦。
3、護心防暑——毛豆
毛豆中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鎂、鉀以及膳食纖維,同時還含有皂甙、植酸、低聚糖等保健成分,能夠很好的保護心腦血管和控制高血壓。因此在夏天吃毛豆不僅能夠防暑還能預防突發(fā)疾病哦。
4、補腎防暑——黑豆
常吃黑豆對腎臟好,另外黑豆的表皮中還含有豐富的花青素,能夠清除體內(nèi)的自由基,抵抗衰老,花青素還有保護眼睛的功能,在夏天用黑豆熬粥吃就很不錯哦。
1、兒童2020夏季中暑怎么辦之給孩子降溫
立即把孩子轉移到如走廊、樹蔭下或通風、溫度低的房間休息,盡量處于通風、陰涼、干燥的地方,脫去孩子身上衣服散熱。
用毛巾沾涼水擦洗孩子的頭頸部兩側、額部、腹股溝等部位降溫,條件允許的話可以使用冰袋輔助降溫。同時打開空調(diào)或開電風扇,以便盡快散熱,注意風扣不能直接對著孩子身上吹。通過加速蒸發(fā)身體表面水分從而帶走熱量。
只要孩子能喝水,就讓孩子少量多次飲淡鹽水,補充足夠的水分和鹽分。這樣可以盡快恢復身體內(nèi)的水鹽比例,平衡電解質(zhì)。
2、兒童2020夏季中暑怎么辦之冷靜觀察
冷靜觀察,及時就醫(yī)。時刻注意觀察孩子病情變化,如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孩子仍然沒有好轉,那爸媽就必須馬上送孩子到醫(yī)院就醫(yī),不可大意耽擱孩子的治療。
3、兒童2020夏季中暑怎么辦之服用藿香正氣水
藿香正氣水屬祛暑劑,可用于夏傷暑濕所致的感冒,但是對緩解中暑沒有什么幫助。
并且,藿香正氣水含有40%至50%的酒精,WHO(世衛(wèi)組織)和美國著名的梅奧診所均要求,人在中暑后不可飲用含酒精和咖啡因的飲料。因為酒精有脫水效果,會加重人體脫水、加重不適,所以中暑時不建議給寶寶喝藿香正氣水。
4、兒童2020夏季中暑怎么辦之其他注意
4.1、及時降低寶寶的身體溫度,至少在38度以下,可以通過額頭冷敷或者洗溫水澡的方法。
4.2、當孩子清醒以后,父母可以每隔10至15分鐘適當?shù)亟o其提供食物瓜果和不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前提是沒有嘔吐現(xiàn)象,意識清醒。解暑也可以用冷的綠豆湯或者適量的鹽水。
4.3、掐孩子的人中,內(nèi)關或者合谷穴。假如能夠找到有針尖的器物,在火上高溫加熱消毒之后,用針尖輕刺入孩子的人中并且擠出血滴。如果小朋友大汗淋淋,身子虛脫,可運用這兩個方法。
4.4、及時將孩子送至醫(yī)院接受治療。
兒童中暑不能吃什么
兒童中暑后,媽媽們應該要知道的四大禁忌:忌大量飲水、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忌吃大量油膩食物、忌單純進補。如果媽媽們不注意遠離這四大禁忌,那么治療就會更加困難。
1、忌大量飲水
大量飲水不但會沖淡胃液,進而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反射排汗亢進。結果會造成體內(nèi)的水分和鹽分大量流失,嚴重者可以促使熱痙攣的發(fā)生。
2、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兒童中暑后,如果大量吃進生冷瓜果、寒性食物,會損傷脾胃陽氣,使脾胃運動無力,寒濕內(nèi)滯,嚴重者則會出現(xiàn)腹瀉、腹痛等癥狀。
3、忌吃大量油膩食物
中暑后應該少吃油膩食物,以適應2020夏季胃腸的消化功能。
4、忌單純進補
兒童中暑后,暑氣未消,雖有虛癥,卻不能單純進補。如果進補過早的話,則會使暑熱不易消退。
兒童中暑的原因有哪些
兒童為什么會中暑,其原因可分為:體溫調(diào)節(jié)中樞不夠成熟、汗腺不發(fā)達、新陳代謝快、體表面積相對較大。
1、兒童的體溫調(diào)節(jié)中樞還沒有發(fā)育成熟,對周圍環(huán)境氣溫變化適應性差。如果在日光下暴露的時間稍長一些,體溫容易快速升高,導致中暑。
2、通常,天熱時人的汗腺分泌明顯增加,汗水在皮膚表面蒸發(fā)時可以帶走部分熱量,但是兒童汗腺不發(fā)達,數(shù)量少,且體內(nèi)水分貯存也有限,這種散熱方式不太管用。
3、人的肺部在呼氣時可將熱氣排出體外,如果環(huán)境溫度過高則會使體溫上升。兒童新陳代謝的速度本來就很快,如果周圍環(huán)境溫度超過體溫,則會引起中暑。
4、天氣炎熱,當毛細血管擴張時可以使熱量向外散發(fā)。兒童的體表面積相對較大,皮膚表皮細薄,通透性大,血管分布充沛,如果外界溫度過高,就不能散熱,反而吸熱。
養(yǎng)生導讀:2020夏季,遇到高溫天氣,一旦出現(xiàn)大汗淋漓、神志恍惚時,那就是中暑的現(xiàn)象了。那么夏天中暑了怎么辦?該如何預防2020夏季中暑?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
中暑的判斷
1、先兆中暑
在高溫環(huán)境中,頭暈、眼花、耳鳴、惡心、胸悶、心悸、無力、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四肢麻木、體溫正常或稍高,一般不超過37.5℃。
2、輕度中暑
除上述表現(xiàn)外,面色潮紅或蒼白、惡心嘔吐、氣短、大汗、皮膚灼熱或濕冷、脈搏細弱、心率增快、血壓下降等呼吸、循環(huán)衰竭的早期表現(xiàn),體溫超過38℃。
3、重度中暑
除上述表現(xiàn)外,可分為以下4種類型(常混合表現(xiàn)):
①中暑高熱。體內(nèi)大量熱蓄積、出現(xiàn)嗜睡、昏迷、面色潮紅、皮膚干熱、無汗、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壓下降、高熱、體溫可超過40℃。
②中暑衰竭。體內(nèi)沒有大量積熱,出現(xiàn)面色蒼白、皮膚濕冷、脈搏細弱、呼吸淺快、暈厥、昏迷、血壓下降等失水失鈉引起的周圍循環(huán)衰竭,肛溫約38.5℃,而腋溫則較低。
③中暑痙攣。與高溫無直接關系,而發(fā)生在劇烈勞動或運動后,由于大量出汗而只飲水而為補充鹽分,導致血鈉、氯化物降低,血鉀亦可降低,而引起陣發(fā)性疼痛性痙攣(俗稱抽筋),口渴、尿少、體溫正常。
④日射病。強烈的陽光照射頭部,造成顱內(nèi)溫度增高,出血劇烈頭痛、頭暈、眼花、惡心嘔吐、耳鳴、煩躁不安、意識障礙、重者發(fā)生昏迷,體溫可輕度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