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夏季吃什么去濕熱
夏季吃什么養(yǎng)生。
“你有一萬種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變?nèi)朔N,你沒有健康,只能是空談?!鄙钪?,不同年齡的人都開始關(guān)注如何養(yǎng)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需要掌握相關(guān)養(yǎng)生知識。面對四季養(yǎng)生紛繁的話題,我們?nèi)绾握_認識呢?為滿足您的需求,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2020夏季吃什么去濕熱”,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1、2020夏季去濕熱吃赤小豆
根據(jù)歷代醫(yī)家的經(jīng)驗,赤小豆有利水消腫、解毒排膿、清熱去濕、健脾止瀉的功用,皮膚濕疹多因脾虛失運,濕毒為患,借助赤豆健脾利濕、清熱利水的作用,皮膚濕疹患者食后有利于康復痊愈,故無論急慢性皮膚濕疹之人均宜多食常吃。
2、2020夏季去濕熱吃絲瓜
絲瓜性涼,味甘,皮膚濕疹者宜常食之,可以起到清熱、涼血、解毒的效果?!夺t(yī)學入門》中曾說:治男婦一切惡瘡,小兒痘疹余毒,并乳癰、疔瘡。這類病癥,多因濕熱為患,同皮膚濕疹一樣,食用絲瓜,均能達到去濕熱、解濕毒的目的。
3、2020夏季去濕熱吃莧菜
梗性涼味甘,它富含易被人體吸收的鈣質(zhì),也具有解毒清熱、通利小便、補血止血的作用。莧菜可以去濕熱,但是脾胃虛寒者忌食;平素胃腸有寒氣、易腹瀉的人也不宜多食。
4、2020夏季去濕熱吃薏仁
薏仁可促進體內(nèi)血液循環(huán)、水分代謝,發(fā)揮利尿消腫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水腫型肥胖。薏仁水是不錯的排毒方法,直接將薏仁用開水煮爛后,適個人口味添加少許的糖,是肌膚美白的天然保養(yǎng)品。
5、2020夏季去濕熱吃胡蘿卜
胡蘿卜對改善便秘很有幫助,也富含β-胡蘿卜素,可中和毒素。新鮮的胡蘿卜排毒效果比較好,因為它能清熱解毒,潤腸通便,打成汁再加上蜂蜜、檸檬汁,既好喝又解渴,也有利排毒。
6、2020夏季去濕熱吃燕麥
燕麥能滑腸通便,促使糞便體積變大、水分增加,配合纖維促進腸胃蠕動,發(fā)揮通便排毒的作用。將蒸熟的燕麥打成汁當作飲料來喝是不錯的選擇,攪打時也可加入其它食材,如蘋果、葡萄乾,營養(yǎng)又能促進排便!
2020夏季去濕熱的食療方
1、砂仁粥
材料:粳米100克,砂仁3克。砂仁研末備用。粳米淘凈,放入砂鍋,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至粥爛粥稠,放入砂仁末,再煮1-2沸即成。
功效:具有暖脾胃,化濕行氣消脹的功效。尤其適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或伴有大便溏稀,或者腹脹、惡心欲嘔、口中粘膩或者妊娠嘔吐的人群服用。
2、豆蔻砂仁荷葉飲
白豆蔻2克,砂仁2克,荷葉1/2張。將荷葉洗凈,切碎,與洗凈的白豆蔻、砂仁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水,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20分鐘,藥汁當茶飲用。
功效:具有消食寬脹,行氣和胃的功效。尤其適用于痰濕體質(zhì)人群,脂肪肝、高脂血癥伴有腹脹、大便粘膩等不適的人群服用。
3、砂仁茶
砂仁1.5克。將砂仁放入茶杯中,用沸水沖泡。代茶,頻頻飲用,可連續(xù)沖泡3-5次。
功效:有健脾行氣消脹的功效。尤其適用腹脹、胃脘脹悶伴有食欲不佳或不思飲食的人群飲用。
2020夏季去濕熱的方法
1、精神調(diào)養(yǎng)
濕熱體質(zhì)的人情緒長于陰虛者相近。性情較急躁,外向好動活潑,常心煩易怒。截至七情過極,舒緩情志,心態(tài)穩(wěn)定。
2、起居調(diào)理
濕熱體質(zhì)以濕熱內(nèi)蘊為主特征,平常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長期熬夜,或者過度疲勞。要保持二便通暢,防止?jié)駸嵊艟?。注意個人衛(wèi)生,預防皮膚病變。居室環(huán)境宜通風情節(jié),清爽舒服。改正不良嗜好,如戒煙限制酒。
3、運動鍛煉
濕熱體質(zhì)是以清濁內(nèi)蘊、陽氣偏盛為主要特征的體質(zhì)狀態(tài),適合做大強度、大運動量的鍛煉,如中長跑、游泳、爬山、各種球類、武術(shù)等??梢韵捏w內(nèi)多余的熱量,排泄多余的水分,達到清熱除濕的目的??梢詫⒘α柯?lián)系和中長跑結(jié)合進行鍛煉。
相關(guān)推薦
1、2020夏季濕熱吃什么
赤小豆:健脾燥濕可以消水腫脹滿、止瀉、利小便。綠豆:最適宜夏天和梅雨季節(jié)有解濕熱氣功效。冬瓜:性味甘淡微寒養(yǎng)胃生津、去濕瀉熱。薏仁:主理祛濕,亦具消除水腫及有益腸胃等功效,其利尿功效強。海帶:行水化濕、除痰、止帶濁。
黃瓜:清濕解暑、止渴利尿、解毒消炎。鯽魚:益氣健脾養(yǎng)胃、利尿消腫、清熱解毒。鴨肉:補虛清熱、除濕解毒、能滋陰養(yǎng)胃、利水消腫。生苦瓜:清濕毒、利尿解暑、清心明目。絲瓜:清濕痰、通便秘、利小便、除口臭。
2、濕熱有哪些原因
主要是感受濕熱之邪。我國地處北半球,夏秋之交,暑熱未盡,水濕泛濫,濕熱最盛,侵犯人體,蘊結(jié)為病。偏嗜肥甘厚膩,釀濕生熱;嗜酒、過飽、過食肥甘厚味及不潔的飲食,無規(guī)律的飲食均易傷及脾胃,引起食滯、濕阻、氣滯等,而食滯、濕阻、氣滯日久均可化熱。酒性本身即“氣熱而質(zhì)濕”,氣滯也是水濕停聚的重要因素,肥甘厚味極具生濕助熱的特性,可見諸多飲食不節(jié)因素均可成為濕熱蘊結(jié)的病因。脾胃失健、情志因素也可導致濕熱。
3、濕熱常見癥狀
頭身困重,發(fā)熱多在午后明顯,且身熱不揚(即肌膚初捫之不覺很熱,但捫之稍久即感灼手),并不因出汗而減輕;舌苔黃膩,脈數(shù)。具體表現(xiàn)因濕熱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別:在皮肉則為濕疹或瘡皰;在關(guān)節(jié)筋脈則局部腫痛。但通常所說的濕熱多指濕熱深入臟腑,特別是脾胃的濕熱,可見脘悶腹?jié)M,惡心厭食,大便溏稀,尿短赤,脈濡數(shù);其他如肝膽濕熱表現(xiàn)為肝區(qū)脹痛,口苦食欲差,或身目發(fā)黃,或發(fā)熱怕冷交替,脈弦數(shù);膀胱濕熱見尿頻、尿急,澀少而痛,色黃濁;大腸濕熱見腹痛腹瀉,甚至里急后重,瀉下膿血便,肛門灼熱、口渴。
濕熱的中藥調(diào)理
1、由人參、白術(shù)、甘草、山藥、蓮子、白扁豆、木香、草豆蔻、陳皮、青皮、六神曲;谷芽、山楂、芡實、薏苡仁、當歸、枳殼等藥物組成。
2、含附子、黨參、白術(shù)、干姜、甘草等中藥。
3、龍膽、柴胡、黃芩、梔子(炒)、澤瀉、木通、車前子(鹽炒)、當歸(酒炒)、地黃、炙甘草。
4、大腸濕熱所致的痢疾,癥見大便膿血、腹痛下墜、里急后重。
5、方中黃連,清熱燥濕,止瀉痢,為君藥。黃芩、黃柏加強黃連清熱燥濕之功,共為臣藥。白芍、當歸和血止痛;延胡索理氣止痛;厚樸、枳殼、檳榔、木香行氣和中,行滯止痛;吳茱萸溫中燥濕止瀉,也制苦寒之品,為佐藥。甘草健脾和中,調(diào)和藥性,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祛濕,化滯止痛之功。
濕熱的食療
1、砂仁粥:粳米100克,砂仁3克。砂仁研末備用。粳米淘凈,放入砂鍋,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至粥爛粥稠,放入砂仁末,再煮1-2沸即成。
2、豆蔻砂仁荷葉飲:白豆蔻2克,砂仁2克,荷葉1/2張。將荷葉洗凈,切碎,與洗凈的白豆蔻、砂仁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水,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20分鐘,藥汁當茶飲用。
3、砂仁茶:砂仁1.5克。將砂仁放入茶杯中,用沸水沖泡。代茶,頻頻飲用,可連續(xù)沖泡3-5次。有健脾行氣消脹的功效。尤其適用腹脹、胃脘脹悶伴有食欲不佳或不思飲食的人群飲用。鮮荷葉綠豆乳鴿湯:干荷葉一角、綠豆四兩、乳鴿一只、陳皮一角、鹽少許。蘆薈苦瓜排骨湯:蘆薈新鮮葉片兩片、小排骨半斤、燈心花四至六扎、苦瓜一個、鹽少許。
1、2020春季吃什么去濕熱
濕熱體質(zhì)飲食應該清淡為主,多吃赤小豆、空心菜、莧菜、絲瓜、葫蘆、西瓜等甘寒、甘平的食物,少吃羊肉、狗肉、鱔魚、韭菜、辣椒等肥膩食品,還有火鍋、烹炸、燒烤等助熱的食物也要忌口。同時要戒抽煙酗酒。
若是愛喝茶人群,應該選擇溫性的艾葉、佩蘭,可以去濕,還可以考慮涼性的竹葉、荷葉,能夠清熱,去熱。
2、濕熱的癥狀
濕熱天氣,這類人還會出現(xiàn)渾身黏糊糊的感覺。武月萍博士說,長期遭受濕熱侵襲,體濕的人就會出現(xiàn)倦怠、不想動彈、臉上出油多、頭發(fā)容易臟、舌苔膩等癥狀。還有不少人早上起來后口臭,不想吃飯或者吃飯后覺得胃脹,大便稀、黏,排起來費勁等癥狀。除此之外,女性朋友如果出現(xiàn)臉上長“痘痘”、白帶增多發(fā)黃等現(xiàn)象,也可能受濕熱侵襲了。
各個年齡段的人都可能受到濕熱的侵襲,尤其是30~45歲的人,屬生命中“土”的年齡段,體內(nèi)濕氣比較重,夏秋之交屬中醫(yī)所說的“長夏”季節(jié),也對應五行中的“土”,內(nèi)外相合,濕上加濕,更容易出現(xiàn)上述癥狀。
3、濕熱的成因
濕就是我們常說的水濕,分外濕和內(nèi)濕兩種。內(nèi)濕是一種病理產(chǎn)物,常因臟腑正常功能失調(diào)所致。消化不良,暴飲暴食,食用過多油膩、甘甜、厚味的食物,就會加重臟腑負擔,位于中焦脾胃肝膽最易受損,特別是脾最易受濕困,脾不能正常運化進而使機體“水濕內(nèi)?!薄M鉂袷怯捎跉夂虺睗窕蚓幼…h(huán)境潮濕,外來水濕入侵人體而引起的。外濕束縛體表,脾運化功能受阻或脾運不健,水濕滯留,致使?jié)駨膬?nèi)生。因此濕與脾臟的關(guān)系最為密切。
2020春季吃什么藥去濕熱
龍膽瀉肝丸
成份:龍膽、柴胡、黃芩、梔子(炒)、澤瀉、木通、車前子(鹽炒)、當歸(酒炒)、地黃、炙甘草。
功能:清肝膽,利濕熱。用于肝膽濕熱,頭暈目赤,耳鳴耳聾,脅痛口苦,尿赤,濕熱帶下。
人參健脾丸
組成:由人參、白術(shù)、甘草、山藥、蓮子、白扁豆、木香、草豆蔻、陳皮、青皮、六神曲;谷芽、山楂、芡實、薏苡仁、當歸、枳殼等藥物組成。
功能:健脾養(yǎng)胃,消補兼施??诜看?-12克,每日2次。
附子理中丸
組成:含附子、黨參、白術(shù)、干姜、甘草等中藥。
功能:口服每次6—9克,每日3次。孕婦慎用。
加味香連丸
主要功效:清熱祛濕,化滯止痛。
適用病癥:大腸濕熱所致的痢疾,癥見大便膿血、腹痛下墜、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3次。
2020春季喝什么茶去濕熱
茯苓薄荷茶
茯苓塊適量,加水煮沸,放入薄荷關(guān)火悶1分鐘,代茶飲。此茶可以益脾和胃,滲濕利水,可調(diào)入適量蜂蜜。適合初秋夏末濕熱體質(zhì)常飲。
菊花佩蘭茶
菊花3-5朵、佩蘭5克左右。將兩者放入鍋中,加水大火燒開后立即改小火,再煮兩三分鐘即可。菊花有清熱明目、發(fā)汗、疏風的功效。佩蘭去濕氣,能清熱解暑。但佩蘭味道稍大,用菊花搭配可掩蓋其味道。
咸檸檬茶
用干檸檬片或者鮮檸檬汁都可,加60度左右的溫水泡,加入少量鹽??梢詭椭鷿駸狍w質(zhì)理氣和胃,生津止渴。
海金沙茶
海金沙15克,綠茶2克。將以上2味一同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加蓋浸5分鐘后飲服。每天晨起,空腹先飲1杯,以后,可隨時飲服。2個月為1個療程。清熱滲濕,利尿通淋,降火解毒。適用于腎結(jié)石、膀胱結(jié)石、排尿不暢、小便熱痛、尿色黃赤、舌苔黃膩等癥。
1、2020夏季肺濕熱吃什么
西紅柿:紅色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綠豆,可以增強免疫力,清除不必要的活性氧化物,增加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
紅豆: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養(yǎng)心益血等,2020夏季不妨常喝紅豆湯。
山藥:有健脾、補肺、固腎、增強免疫機能、調(diào)節(jié)心肺功能等多種功效,滋補五臟。
胡蘿卜:心肺功能不好的人,也是怕冷人群,這類人可以常喝些胡蘿卜湯,有利于激活內(nèi)臟功能和血液運行,調(diào)理內(nèi)臟。
2、2020夏季肺濕熱食療方
喝米湯潤肺
在中國古代的學說里面,肺部屬金,而谷物屬土,而土能生金,所以,在2020夏季喝一些米湯能夠幫助潤肺,對于夏日養(yǎng)肺能夠起到一定的效果。
百合赤豆粥
百合赤豆粥具有清熱利濕、滋陰潤肺的功效,適于咳嗽、喘促、口干者食用。其做法為:先將赤小豆煮至半爛,然后加入百合、杏仁、粳米熬成粥,最后加入冰糖即可。
銀耳可護肺
銀耳歸肺、胃、腎經(jīng),味甘性平,具有益胃補腎潤肺的功效,適合用于治療肺熱肺燥引起的咳嗽等癥。
3、2020夏季肺濕熱解毒飲品
三鮮飲
取新鮮竹葉、荷葉、薄荷各30克,加水煎煮10分鐘后取汁,加入適量蜂蜜代茶飲即可。
薄荷葉中含有薄荷油,用水沖泡后,是天然的降溫飲品,能夠提神醒腦、清心明目;新鮮竹葉是一味清熱的中藥,生津利尿;荷葉主治暑熱煩渴,二者都是解暑佳品。
三仙飲
取金銀花10克,土茯苓20克,生蠶豆30克,加水煎煮,一般以蠶豆煮爛為度,飲汁食豆。土茯苓能夠清熱解毒以除濕;金銀花清熱解毒以消腫;蠶豆利濕排毒。
這道飲品尤其適用于伏天好生痱子、瘡癤者。但購買金銀花時一定到正規(guī)藥店,切勿買到山寨版的山銀花,以免因一字之差,降火變上火。蠶豆用熱水泡發(fā)以后更易煮爛。
三花飲
野菊花、荷花各10克,茉莉花3克,洗凈后以沸水沖泡,加蓋稍冷后當茶飲。野菊花能疏風清熱、解毒明目;荷花消渴止煩;茉莉花清熱解表、利濕開郁。
以這三種花的花朵代茶飲,有消暑解熱、芳香開竅,去心胸煩熱的作用。
需注意,野菊花以色黃無梗、完整、氣香、花未全開者為佳。
2020夏季肺濕熱改善方法
搓熱掌心
每天早上吃完早飯之后過約20分鐘左右,邊走邊搓手,掌心中有個穴位是心經(jīng)上的主穴,搓手有利于刺激心經(jīng)通暢,改善血液循環(huán),再手搓熱之后,趁著手心溫熱之時,再捂眼睛,再搓前臂,兩手交叉著搓。
正確呼氣
首先,吸氣時機均勻緩慢,用鼻子有節(jié)奏地吸氣,且盡量的吸滿,讓氣體充滿肺泡,接著,緩慢而有力的吐氣,盡量的將體內(nèi)的廢物呼干凈,保障更多的氣體交換,在吸氣和呼氣之間,可以屏氣5秒鐘左右,呼吸時,可以想象自己在身臨其境一些寧靜的場景,有利于身心的平和。
輕拍胸脯
坐好在椅子上,保持上身正直,自然的分開兩膝蓋,雙手輕放于大腿之上,身體放輕松,微微的閉目雙眼,盡可能的排除大腦中的雜念,深長而緩慢地吸氣,同時抬起雙手,用手掌自兩側(cè)的胸部從上而下地不停拍打,呼氣時,用手掌從兩側(cè)的胸部自下而上不停拍打,每次拍打約10分鐘。
2020夏季肺濕熱中藥療法
石膏
清熱瀉火,除煩止渴。解肌退熱,常與知母相須為用。用于肺熱咳嗽,氣急喘促,發(fā)熱口渴,常與麻黃、杏仁等配伍,如麻杏石甘湯?,F(xiàn)用中成藥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就應用了此方劑,針對兒童生理特點,清肺胃熱,治療兒童感冒。此外石膏還可以清瀉胃火,用于胃火牙痛。
知母
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用于熱病煩渴。善清肺胃實熱,常與石膏相須為用,如白虎湯。用于肺熱咳嗽、陰虛燥咳。
蘆根
清熱生津,除煩止嘔,用于熱病煩渴,清透肺胃實熱,養(yǎng)陰生津,止咳除煩。用于胃熱嘔逆,肺熱咳嗽,咳痰黃稠,多與貝母、黃芩同用。
黃芩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用于濕溫暑濕,肺熱咳嗽。善清肺火及上交實熱,可配知母、麥冬同用,以增強清肺止咳功效。用于咽喉腫痛,常與銀花、板藍根、連翹、牛蒡子同用。
1、2020夏季濕熱吃什么好之赤小豆
根據(jù)歷代醫(yī)家的經(jīng)驗,赤小豆有利水消腫、解毒排膿、清熱去濕、健脾止瀉的功用,皮膚濕疹多因脾虛失運,濕毒為患,借助赤豆健脾利濕、清熱利水的作用,皮膚濕疹患者食后有利于康復痊愈,故無論急慢性皮膚濕疹之人均宜多食常吃。
2、2020夏季濕熱吃什么好之絲瓜
性涼,味甘,皮膚濕疹者宜常食之,可以起到清熱、涼血、解毒的效果。《醫(yī)學入門》中曾說:治男婦一切惡瘡,小兒痘疹余毒,并乳癰、疔瘡。這類病癥,多因濕熱為患,同皮膚濕疹一樣,食用絲瓜,均能達到去濕熱、解濕毒的目的。
3、2020夏季濕熱吃什么好之綠豆
性涼,味甘,有清熱、祛暑、利水、解毒的作用。古代醫(yī)家認為它可以主丹毒煩熱,風疹,治痘毒,療癰腫痘爛等皮膚疾患,均借其清熱利水解毒之力,急性皮膚濕疹者食之,有助于祛濕清熱。
4、2020夏季濕熱吃什么好之莧菜
梗性涼味甘,它富含易被人體吸收的鈣質(zhì),也具有解毒清熱、通利小便、補血止血的作用。莧菜可以去濕熱,但是脾胃虛寒者忌食;平素胃腸有寒氣、易腹瀉的人也不宜多食。
5、2020夏季濕熱吃什么好之玉米
具有調(diào)中開胃、降濁利尿等功效,適用于尿路結(jié)石或慢性腎炎水腫、高血壓、食欲不振等癥。
6、2020夏季濕熱吃什么好之田螺
有清熱利濕、通便解毒的功效,適用于目赤腫痛、濕熱黃疸、熱結(jié)膀胱、小便不通、鼓脹水腫等病癥。
7、2020夏季濕熱吃什么好之苡仁
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等功效,適用于小便短赤、水腫腳氣、風濕痹痛、脾虛泄瀉、扁平疣等病癥。
8、2020夏季濕熱吃什么好之扁豆
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濕等功效。適用于暑濕吐瀉,脾虛嘔吐、食少便溏、泄瀉水腫、赤白帶下等病癥。
2020夏季濕熱癥狀有哪些
1、總體特征:濕熱內(nèi)蘊,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黃膩、脈滑數(shù)等濕熱表現(xiàn)為主要特征。
2、型體特征:形體偏胖或消瘦。
3、面部,發(fā)黃發(fā)暗,面部油膩。
4、唇紅齒黃、牙齒黃、牙齦紅、口唇紅。
5、皮膚易生痤瘡,發(fā)紅、膿皰。
6、口干、口臭、口苦、汗味大、體味大。
7、大便燥結(jié)或粘滯不爽,異味特別大,臭穢難聞。小便黃赤、顏色很深。
8、男性多有陰囊潮濕;女性常有白帶多,色黃,外陰經(jīng)常瘙癢。
9、舌像:舌紅苔黃。舌質(zhì)紅,舌苔黃厚。
10、心理特征:性情急燥、容易發(fā)怒。
11、發(fā)病傾向:易患瘡癤、黃疸、石淋、熱淋等病。
12、適應能力:不能耐受濕熱環(huán)境;對夏末秋初濕熱氣候,濕重或氣溫偏高環(huán)境較難適應。
13、濕熱體質(zhì)容易生病。脂溢性脫發(fā)、痤瘡、體味、淋證;泌尿道感染,帶下病、膀胱炎、尿道炎、腎盂腎炎。
2020夏季濕熱體質(zhì)如何調(diào)理
1、刮痧
刮痧效果很不錯,是很多人放松的首選,其實刮痧主要作用還是治療疾病。刮痧是以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為核心的一種保健按摩方法,它可以通過一些特定的工具和手法來對身體進行反復的按摩,進而達到舒經(jīng)活絡、活血化瘀的效果,同時刮痧還可以起到祛除體內(nèi)濕氣的功效。
2、汗蒸
汗蒸館這幾年的發(fā)展也很是迅速,如果能合理地進行汗蒸保健,對健康倒也是不無好處。濕氣重的人的一個明顯的特征就是身體的血液循環(huán)不太好,天氣稍有變化就會引起身體各種不適的反應。
3、運動
生命在于運動,除濕氣的目標也可以通過運動來達成。一般來說,濕氣比較重的朋友大多不愛運動,所以常會感到身體十分的笨重。這類人群主要需要的就是增加自己的運動強度,促進自己的血液循環(huán),這樣就可以使隱藏在體內(nèi)的濕氣迅速排出體外。
1、2020夏季吃什么去寒氣
吃姜:中醫(yī)認為,姜是助陽之品,于是自古以來中醫(yī)素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之語。姜含揮發(fā)性姜油酮和姜油酚,有活血、祛寒、除濕、發(fā)汗之功特別是姜具有利膽、健胃止嘔、辟腥臭、消水腫的作用,與蜂蜜合用對肝病恢復有益。
若然常感胃寒、食欲不振,可以經(jīng)常含服鮮姜片,刺激胃液分泌,促進消化。鮮姜滋潤而不傷陰,每天切四五薄片鮮生姜,早上起來飲一杯溫開水,然后將姜片放在嘴里慢慢咀嚼,讓生姜的氣味在口腔內(nèi)散發(fā),擴散到腸胃內(nèi)和鼻孔外。
吃羊肉:中醫(yī)認為,大暑天氣雖熱,但人體容易為暑、濕、邪所侵,營養(yǎng)學家也對此進行過深入研究,結(jié)果顯示,羊肉在伏天吃營養(yǎng)程度最高。三伏天,人體內(nèi)積熱,此時喝羊湯,同時把辣椒油、醋、蒜喝進肚里,必然全身大汗淋漓,這汗可帶走五臟積熱,同時排出體內(nèi)毒素,極有益健康。
不過,“吃伏羊”并非人人適合。熱性體質(zhì)、容易上火、身體容易發(fā)“癰疽疔癤”的人,并不適合包括“三伏補”在內(nèi)的“冬病夏治”,別隨意嘗試。
2、2020夏季去寒氣的養(yǎng)生方法
三伏貼
“三伏貼”是根據(jù)中醫(yī)“天人相應”、“內(nèi)病外治”、“冬病夏治”的觀念,通過中藥穴位敷貼,由中藥對穴位產(chǎn)生熱性刺激,調(diào)整人體的陰陽平衡,達到祛病保健的效果。
貼敷一般適合體弱易感、哮喘、鼻炎、四肢椎體關(guān)節(jié)疾病、宮寒痛經(jīng)等,能起到增強免疫力的作用,特別是經(jīng)??人愿忻暗囊赘屑昂圆“Y的人群可以考慮此法。
三伏灸
所謂灸法,是一種傳統(tǒng)中醫(yī)的外治療法,就是用艾絨等藥物在人的體表穴位上灼燙、熏熨以治病的方法。灸法借助灸火的溫和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通過經(jīng)絡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從而達到治療疾病和預防保健的目的。
3、2020夏季寒氣重的危害
寒氣重的人往往怕冷,四肢、關(guān)節(jié)等部位常冰涼甚至腫脹;腹部、腰部、頸部冷痛酸脹;受涼或用過冷食后易腹瀉;愛上火,口舌生瘡、目赤、咽喉腫痛;倦怠無力,精神不振、眩暈等。
寒氣帶給我們的健康問題包括神經(jīng)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以及肌肉骨骼系統(tǒng)等諸多疾病。它會引起氣血凝滯、人體水液運行障礙,導致人體肩背痛、胃痛、腰腿痛等各種疼痛癥狀發(fā)生,使人咳嗽痰多、腹瀉、水腫、風濕。
2020夏季去寒氣的按摩方法
中醫(yī)認為,膽經(jīng)是十二經(jīng)子午流注的起端,共44個穴位,是保證全身氣血運行通暢的關(guān)鍵。而寒氣就是由于循環(huán)不暢導致人畏寒怕冷,因此,拍打膽經(jīng)可以祛寒,最重要的是,敲打膽經(jīng)可以使氣血運行通暢,治療因氣血堵塞引發(fā)的多種疾病,閑暇時不妨多拍打拍打膽經(jīng),促進血液循環(huán)暢通氣血,強身健體,防治疾病。
方法:兩腿并攏,全身放松,雙臂自然下垂,用雙手空心掌自大腿兩側(cè)沿膽經(jīng)用力上下拍打,同時隨節(jié)奏微微屈膝,拍六八拍。共拍三次,中間稍停片刻。
2020夏季寒氣重的癥狀
舌苔發(fā)白、反復口腔潰瘍,代表體內(nèi)有寒氣。
面色發(fā)白、發(fā)青、發(fā)暗、發(fā)黑,顏色越是發(fā)暗,則是寒氣越重。
咳嗽時,痰是稀白;流清鼻涕,流出的汗是冷的,表示體內(nèi)需要去除寒氣。
感冒渾身發(fā)冷,經(jīng)常腹瀉,表示寒氣入侵體內(nèi)。
四肢關(guān)節(jié)疼痛,頸肩酸痛、腰酸背痛表示體內(nèi)有寒濕。疼痛部位越多,時間越長,體內(nèi)寒濕越重。
腳踝腹中,表示腎虛、腎寒;特別是早上起來,愛打噴嚏,遇到風就噴嚏不斷,代表體內(nèi)有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