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廣泛的馬鞭草
養(yǎng)生和治病的區(qū)別。
“不怕工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死得早?!睆墓胖两?,關于養(yǎng)生有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或名言,養(yǎng)生不應只是延年益壽的投機,而應從年輕開始。養(yǎng)生達人是如何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治病廣泛的馬鞭草,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馬鞭草又叫鐵馬鞭、自馬鞭、瘧馬鞭,皆以穗類鞭鞘而得名。
為馬鞭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馬鞭草的全草或根。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分布。具有清熱解毒,截瘧殺蟲,治痢,利水消腫,通經(jīng)散瘀之功效,故臨床上多用來治療下述諸種病證。
1.治感冒及流行性腮腺炎:用馬鞭草45克,水煎,分2次服,連服4日。
2.治瘧疾:用馬鞭草60~120克,水煎,取濃汁300毫升,于瘧發(fā)前4小時、2小時各服1次,每次服150毫升,連服5-7目。
3.治白喉:用鮮馬鞭草60克,洗凈,搗汁,加米醋少許,分2次服,連服數(shù)劑,即顯效。
4.治百日咳:用馬鞭草500克,蜂糖60克。先將馬鞭草煎成濃汁,以蜂糖收膏。3歲以下患兒每服l匙,日服3次,白開水送服,余按年齡酌加其量。
5.治痢疾:用鮮馬鞭草60克,土牛膝15克,水煎,分3次服,以愈為度。
6.治肝炎:用馬鞭草、金錢草、車前草各30克,水煎,分2~3次服,連服2-3周。
7.治水腫:用馬鞭草、地瓜酒各30克,紅糖 60克,水煎,分3次服,腫退即止。
8.治血淋:用馬鞭草、白茅根各45克,水煎,分 3~4次服,連服3~6日。
9.治急慢性盆腔炎:用馬鞭草、魚腥草、~枝黃花各30克,水煎,分3次服。若服3劑,尚未見效,則于方中加蒲公英、薏苡仁各30克,水煎服。
10.治疔瘡腫毒:用鮮馬鞭草60克,水煎,分2次,再用鮮馬鞭草適量,加白糖少許,共搗爛敷患處,每日1換。
11.治乳癰初起:用馬鞭草、丹參各30克,敗醬草18克,水煎,分3次服,連服3~5日,即見大效。
12.治經(jīng)閉:用馬鞭草60克,黃酒30克,水煎,分2次飯前服,經(jīng)來即止后服。
用馬鞭草30克,澤蘭 15克,分別研末調勻,每服6-9克,米湯送服,每日服2-3次。
14.治產(chǎn)后發(fā)熱:用馬鞭草、干刺莧菜各60克,水煎,分3次服,病重者,可日服2劑。
yS630.Com相關推薦
馬鞭草是我國一種常用中草藥材,屬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chǎn)自歐洲,在我國華東華南和西南地區(qū)都有廣泛的分布和種植。馬鞭草的功效和作用包括:具有活血散瘀的功效,可以用來治療痛經(jīng),閉經(jīng)等婦科疾病。
馬鞭草的功效還包括具有解毒的作用,可以消腫利水。對于各種原因引起的咳嗽,有一定的止咳鎮(zhèn)咳作用。中國古代經(jīng)常被用來治療瘧疾引起的寒熱諸癥。
水及醇提取物對滴入家兔結膜囊內芥子油引起的炎癥均有抗炎作用,后者的抗炎作用比前者好。后者中的水溶部分又較水不溶部分為佳。水提取物對電刺激家兔齒髓引起的疼痛有鎮(zhèn)痛作用,給藥后1h開始,3h消失;醇提取物的鎮(zhèn)痛作用在6h后尚示完全消失,水溶部分作用更大,而水不溶部分則無鎮(zhèn)痛作用。
馬鞭草在濃度為1.6×10-2g/ml時,對大白鼠子宮肌條及非妊娠人體子宮肌條均有一定的興奮作用。在大白鼠子宮肌條,動情期的標本對馬鞭草最為敏感,加入馬鞭草后常引起緊張性和收縮振幅同時增加;而其他各期的標本常常只是收縮振幅有所增加。人的子宮肌條對馬鞭草的反應較弱,一般只是緊張性發(fā)生變化。在大白鼠子宮肌條實驗中馬鞭草和pGE2有相互增強作用,而和pGF2a則只有相加作用。馬鞭草在足以興奮子宮平滑肌的濃度時,對空腸平滑肌去沒有明顯作用,也不能增強pGE2對空腸平滑肌的作用。
馬鞭草的功效和作用還有很多,比如用馬鞭草和鼠尾草10斤,加水煎煮去渣,做成丸子,每天服用兩到三丸,可以治療腹脹腹痛。馬鞭草還可以治療鼓脹煩渴。此外馬鞭草還可以起到使交感神經(jīng)興奮的作用,并能促進乳汁分泌。
中醫(yī)學認為,馬鞭草散是一種非常好的中藥方劑。把中藥材進行適當?shù)募庸ぃ缓笤侔匆欢ū壤M行調配,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說的馬鞭草散。
【處方】馬鞭草(去粗梗)2兩,荊芥穗2兩,北柴胡2兩,烏梅肉2兩,枳殼1兩,白術1兩,羌活1兩,白芍藥1兩,秦艽半兩,天臺烏藥半兩,麻黃半兩,木香半兩,當歸1兩,川烏(炮)1兩,甘草1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血風攻透,肢體疼痛,或覺搔癢,或覺麻痹,作寒作熱,飲食減味。
【用法用量】每服2錢,水1盞,加生姜2片,大棗1個,蔥白2寸,煎至7分,日午、臨臥溫服。常服無忌。
【注意】有孕莫服。
【摘錄】《婦人良方》卷五
【處方】馬鞭草根。
【功能主治】馬喉痹,洪腫連頰,吐氣數(shù)者。
【用法用量】上搗自然汁,每服咽1合許。1法用馬銜鐵汁服,亦妙。
【摘錄】《三因》卷十六
【處方】蕪菁根、馬鞭草。
【制法】上同搗。
【功能主治】男子陰卒腫痛。
【用法用量】敷。
【摘錄】方出《肘后方》卷五,名見《普濟方》卷二四九
看完了本文對馬鞭草散的介紹之后,大家是不是在碰到類似的癥狀時學會去應用了呢,其實中藥相比西藥來說更加的治本,這也是很多時候人們往往都會選擇中醫(yī)的緣由。
檸檬馬鞭草作為典型的熱帶植物,本身就含有一種莫名的香味,所以很多當?shù)鼐用穸紝幟蜀R鞭草稱之為防臭木,正是因為檸檬馬鞭草本身所攜帶的這種香味,現(xiàn)在一般都將檸檬馬鞭草作為了一種香料來運用,檸檬馬鞭草作為香料運用的時候,對于人體也有一定的調節(jié)作用。
其實檸檬馬鞭草的作用是比較多的,它不但可以作為香料,同時還可以將其泡茶來飲用,泡茶喝的話對于調理腸胃而言效果不錯,具體檸檬馬鞭草的功效與作用,本文將作出分析分析。
促進睡眠:有減輕壓力的效果,可使人感覺放松,并在舒緩的氣氛下入眠!和花草茶混喝,除了健康的排毒,輕體,瘦身,還可以安神,舒壓,是上班族,熬夜族的最佳搭配。
安神舒壓:常處在壓力下會影響身心健康,定時做芳香按摩或嗅聞芳香精油,能減輕不少壓力。
芳香治療:檸檬馬鞭草引入歐洲20年后,柏瑠因·凡徳拉就將檸檬馬鞭草寫入藥書,并提到它是很好的消化系統(tǒng)刺激劑、益胃劑和抗痙攣劑,適合治療各種消化不良及其他消化系統(tǒng)疾病。藥學實驗已經(jīng)證實,檸檬馬鞭草精油具有光過敏性,因此,在使用檸檬馬鞭草精油按摩時,盡量不要涂在容易暴露的皮膚上。同時,使用的濃度應在1%以下。
檸檬馬鞭草茶的功效:解毒、消炎、退熱、利尿,可提神、鎮(zhèn)靜、消除惡心感,并可促進消化。有助于刺激肝功能,強化神經(jīng)系統(tǒng),減緩靜脈曲張、腿部水腫,且有強化肝臟的代謝功能,并具有松弛神經(jīng)、幫助消化及改善脹氣的功效,可治偏頭痛亦能調節(jié)經(jīng)期不適,達到養(yǎng)生防老之效,和玫瑰花搭配有可腸胃凈化及瘦身減脂功能。
上述這些都是檸檬馬鞭草的功效與作用,可以說它的用處是比較多的,不管是作為香料還是食用,對于人體都有非常不錯的效果,不過因為檸檬馬鞭草生長環(huán)境,很多國家都沒有辦法直接生產(chǎn),這使得檸檬馬鞭草的價格都比較昂貴。
馬鞭草[圖]在我們的生活中馬鞭草[圖]因為具有極高的醫(yī)藥價值受到了我們的關注。下面我們來具體的看一下馬鞭草[圖]是什么?
【英文名】HERBA VERBENAE
【來源】本品為馬鞭草科植物 馬鞭草 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干燥 地上部分 。6~8月花開時采割,除去雜質,曬干。
【性狀】本品莖呈方柱形,多分枝,四面有縱溝,長0.5~1m;表面綠褐色,粗糙;質硬而脆,斷面有髓或中空。葉對生,皺縮,多破碎,綠褐色,完整者展平后葉片3深裂,邊緣有鋸齒。穗狀花序細長,有小花多數(shù)。無臭,味苦。
【鑒別】(1)本品粉末綠褐色。莖表皮細胞呈長多角形或為類長方形,垂周壁多平直,具氣孔。葉下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氣孔不定式或不等式,副衛(wèi)細胞3~5個。腺鱗頭部4細胞,直徑23~58μm;柄單細胞。非腺毛單細胞?;ǚ哿n悎A形或類圓三角,直徑24~35μm,表面光滑,有3個萌發(fā)孔。
【含量測定】取本品粗粉約1g[同時另取本品粗粉測定水分(附錄Ⅸ H 第一法)],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無水乙醇30ml,稱定重量,超聲處理1.5小時,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無水乙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xù)濾液15ml,蒸干,殘渣用石油醚(30~60℃)浸泡2次,每次15ml(浸泡約2分鐘),傾去石油醚液,殘渣加適量無水乙醇微熱使溶解,轉移至5ml量瓶中,并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供試品溶液。另精密稱取熊果酸對照品,加無水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2μl、對照品溶液1μl與2μl,分別交叉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huán)已烷-氯仿-醋酸乙酯-冰醋酸(20:5:8: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取出,在薄層板上覆蓋同樣大小的玻璃板,周圍用膠布固定,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 薄層掃描法)進行掃描,波長:λs=525nm,λR=700nm,測量供試品吸收度積分值與對照品吸收度積分值,計算,即得。
【炮制】除去殘根及雜質,洗凈,稍潤,切段,曬干。
【性味】苦,涼。
【歸經(jīng)】歸肝、脾經(jīng)。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截瘧,解毒,利水消腫。用于癥瘕積聚,經(jīng)閉痛經(jīng),瘧疾,喉痹,癰腫,水腫,熱淋。
【用法用量】4.5~9g。
【貯藏】置干燥處。
【摘錄】《中國藥典》
【出處】《別錄》
通過本篇文章對馬鞭草[圖]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關于馬鞭草[圖]的相關作用和食用方法等。馬鞭草[圖]的價值可以通過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體現(xiàn)了馬鞭草[圖]的重要性。
薰衣草大家都應該聽說過,它是一種非常浪漫的植物,而馬鞭草的名氣就要小很多了,但是它的外觀和薰衣草有一定的相似,很多人都分不清,薰衣草和馬鞭草的區(qū)別,雖然他們長得有一些相似,但是在細節(jié)上的區(qū)別還是非常多的,本質上是不一樣的,就算是看起來也有細微的差別
1.馬鞭草和薰衣草的區(qū)別之外形上
馬鞭草的顏色一般沒有薰衣草的顏色深,較為淺一點。馬鞭草一般是像花瓣包圍花蕊一般呈現(xiàn)聚攏狀態(tài),而薰衣草一般是像鞭炮一眼成串狀。且馬鞭草的花瓣形狀較為橢圓,薰衣草比較瘦長。
2.馬鞭草和薰衣草的區(qū)別之科屬不一樣
馬鞭草屬于多年直立草本植物,而薰衣草屬于半灌木或者矮灌木。蓄意草一般被種植在庭院中欣賞,而馬鞭草一般生長于原野中。但兩者都十分抗旱,易于生長。
3、馬鞭草和薰衣草的區(qū)別之產(chǎn)地不一樣
馬鞭草原產(chǎn)于歐洲的原野上,常年生長在低海拔的公路邊或者山谷里。薰衣草原野生于法國和意大利南部地中海沿海的阿爾卑斯山南麓一帶,后被世界各地引進培植。在我國,馬鞭草在多個地方被種植,但薰衣草僅在新疆比較普遍。
4.馬鞭草和薰衣草的區(qū)別之藥效不一樣
在遠古時代,薰衣草就一直被中醫(yī)作用于醫(yī)療上。薰衣草的經(jīng)和葉都具有十分高的藥用價值,在止痛祛疤、健脾解毒上具有十分好的作用,被稱之為‘百草之王’。馬鞭草性涼,味道比較苦??梢灾委熕[和女性閉經(jīng)。
從以上四點區(qū)別,就能很清楚的了解到馬鞭草和薰衣草之間的區(qū)別。所以在要食用兩者的時候,一定要先弄清楚自己的病癥再選擇性對癥下藥,或者在醫(yī)生的監(jiān)督和建議下用藥,切莫病急亂投醫(yī)。
很多人對于馬鞭草精油的功效與作用還不是很熟悉,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精油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精油可以說是一種萬能的東西,不同的精油可以調節(jié)我們身體不同方面的功能,可能大家對于馬鞭草精油的功效與作用價值還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馬鞭草精油的功效與作用價值吧。
1、抗炎止痛:水及醇提取物對滴入家兔結膜囊內芥子油引起的炎癥均有抗炎作用,后者的抗炎作用比前者好。后者中的水溶部分又較水不溶部分為佳。水提取物對電刺激家兔齒髓引起的疼痛有鎮(zhèn)痛作用,給藥后1h開始,3h消失;醇提取物的鎮(zhèn)痛作用在6h后尚示完全消失,水溶部分作用更大,而水不溶部分則無鎮(zhèn)痛作用。
2、鎮(zhèn)咳:馬鞭草水煎液有一定鎮(zhèn)咳作用,其鎮(zhèn)咳的有效成分為β-谷甾醇和馬鞭草甙。
3、對子宮的作用:馬鞭草在濃度為1.6×10-2g/ml時,對大白鼠子宮肌條及非妊娠人體子宮肌條均有一定的興奮作用。在大白鼠子宮肌條,動情期的標本對馬鞭草最為敏感,加入馬鞭草后常引起緊張性和收縮振幅同時增加;而其他各期的標本常常只是收縮振幅有所增加。人的子宮肌條對馬鞭草的反應較弱,一般只是緊張性發(fā)生變化。在大白鼠子宮肌條實驗中馬鞭草和pGE2有相互增強作用,而和pGF2a則只有相加作用。馬鞭草在足以興奮子宮平滑肌的濃度時,對空腸平滑肌去沒有明顯作用,也不能增強pGE2對空腸平滑肌的作用。
4.檸檬馬鞭草是以干燥的葉沖泡而成,一壺取用10-15片左右,約泡10分鐘至葉舒展開即可。這道茶呈現(xiàn)澄亮的淡綠色澤,新鮮的檸檬香氣撲鼻而來,細細品嘗十分清爽。傳統(tǒng)法國家庭在飯后和睡前常喝檸檬馬鞭草,因為它具有促進消化、減輕反胃及腸胃脹氣、鎮(zhèn)靜松弛的作用;當傷風感冒引起發(fā)燒時飲用,既有益于康復,并且能緩和喉嚨及鼻子的不適。長期或大量飲用可能會刺激胃部。
以上內容為我們介紹了馬鞭草精油的功效與作用價值,相信大家現(xiàn)在對于馬鞭草精油的功效與作用已經(jīng)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我們應該試著多去了解一些關于這方面的內容,然后有針對性的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精油,對我們身體是非常有幫助的。
本文導讀:馬鞭草被基督教看成是神圣的花,經(jīng)常被用來裝飾在祭壇上,對于馬鞭草中醫(yī)也有研究,下面我們來看看馬鞭草的功效及食用方法。
馬鞭草的治病功效及食療方
馬鞭草,又稱野荊芥、退血草,多年草本生,植株高30-120厘米,莖為四方形,老部為圓形,節(jié)上有短硬毛,夏秋開藍紫色花,成熟時果實裂開成四個小堅果,秋季曬干后,切段能入藥。在基督教中,將馬鞭草視為神圣的花。
中醫(yī)認為,馬鞭草味苦,性涼,具有利水消腫、活血通絡、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減少下半身水腫,治療痛經(jīng)、閉經(jīng)、水腫、流行性感冒、肝炎等病,但是有些人服用后,會有頭痛、嘔吐、惡心等癥,要謹慎使用。
治病功效
1、治骨鯁
用馬鞭草、天名精各一把,去根,同白梅肉一個,白礬一錢,搗碎后做成彈子大小的丸,用棉布包裹后再嘴里咽汁,骨刺便會變軟脫下。
2、治流行性感冒
取馬鞭草六錢,羌活、青蒿各三錢,加水煎服,每天一劑,分2次服用,或者研末加面粉做成茶劑來沖服。
3、治傳染性肝炎
取馬鞭草一斤,加水煎汁800毫升,每次服用40-50毫升,小兒酌減。
4、治瘧疾
取新鮮馬鞭草二兩,洗凈后加水煎服,每4個小時飲用一次,連續(xù)服用2-4天。
食療方
1、馬鞭草蒸豬肝
材料:生姜末10克,新鮮豬肝100克,鮮馬鞭草60克,味精,蔥,大蒜,鹽適量
做法:馬鞭草洗凈后切碎,豬肝洗凈也切片,將二者一起放入瓷盆里,加鹽、生姜末等其它調味品,隔水蒸熟即可。
功效:活血散瘀,清熱解毒。
2、馬鞭草瘦腿茶
做法:迷迭香、檸檬草、馬鞭草一起放入茶壺里,慢慢沖入沸水,蓋上蓋子悶15分鐘,去渣,加蜂蜜即可。
功效:促進血液循環(huán),降脂減肥,消除下半身水腫。 (99健康網(wǎng)(.cn)專稿,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說到感冒,我們都不陌生。尤其是流行性感冒,幾乎每年都會有。體質稍微差一些的朋友都會被傳染,患上感冒。這里小編介紹大家服用馬鞭草羌活,馬鞭草羌活是一種治療流行性感冒效果不錯的中醫(yī)偏方。來看馬鞭草羌活的用法!
功能主治
祛風散寒,止痛。用于流行性感冒。
處方組成
馬鞭草30克,青蒿15克,羌活15克。
用法用量
每日1劑,水煎服。
病例驗證
用此方后隨訪51例,46例全愈,3例有效,2例無效,有效率96%。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污染物品的接觸傳播。典型的臨床癥狀是:急起高熱、全身疼痛、顯著乏力和輕度呼吸道癥狀。
一般秋冬季節(jié)是其高發(fā)期,所引起的并發(fā)癥和死亡現(xiàn)象非常嚴重。該病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可分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經(jīng)常發(fā)生抗原變異,傳染性大,傳播迅速,極易發(fā)生大范圍流行。甲型H1N1也就是甲型一種。本病具有自限性,但在嬰幼兒、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礎疾病的患者容易并發(fā)肺炎等嚴重并發(fā)癥而導致死亡。
臨床表現(xiàn)
1.潛伏期
潛伏期一般為1~7天,多數(shù)為2~4天。
2.表現(xiàn)
單純型流感
常突然起病,畏寒高熱,體溫可達39℃~40℃,多伴頭痛、全身肌肉關節(jié)酸痛、極度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適等。顏面潮紅,眼結膜外眥輕度充血。如無并發(fā)癥呈自限性過程,多于發(fā)病3~4天后體溫逐漸消退,全身癥狀好轉,但咳嗽、體力恢復常需1~2周。輕癥流感與普通感冒相似,癥狀輕,2~3天可恢復。
肺炎型流感
實質上就是并發(fā)了流感病毒性肺炎,多見于老年人、兒童、原有心肺疾患的人群。主要表現(xiàn)為高熱持續(xù)不退,劇烈咳嗽、咳血痰或膿性痰、呼吸急促、發(fā)紺,肺部可聞及濕啰音。胸片提示兩肺有散在的絮狀陰影。痰培養(yǎng)無致病細菌生長,可分離出流感病毒。可因呼吸循環(huán)衰竭而死亡。
中毒型流感
表現(xiàn)為高熱、休克、呼吸衰竭、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及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等嚴重癥狀,病死率高。
胃腸型流感
除發(fā)熱外,以嘔吐、腹痛、腹瀉為顯著特點,兒童多于成人。2~3天即可恢復。
結語:有關能治療流行性感冒的偏方馬鞭草羌活,這里就說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馬鞭草羌活已經(jīng)有了些認識了。以后再遇到感冒的情況,可以試試這味藥。效果不錯的,治療感冒,中醫(yī)療法我們應該多試試,因為治病的同時還能幫我們調理身體喲!
海馬鞭丸的主要功效是可以補腎壯陽,增加腎氣功能,很多患者會因為氣血兩虧導致面黃肌瘦,甚至會出現(xiàn)一些并發(fā)癥,對于這些情況處理方法其實很簡單,另外在平時要注意藥物方面不能被陽光直射,如果不能很好的密封,容易出現(xiàn)受潮的現(xiàn)象。
主要功效
補腎壯陽,添精增髓。用于氣血兩虧,面黃肌瘦,夢遺滑精,早泄,陽痿不舉,腰腿酸痛。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粒,一日2次,用黃酒或淡鹽開水送服
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海馬多鞭丸
化學成分
海馬 蛤蚧 韭菜子 鎖陽 鹿茸 補骨脂 小茴香 菟絲子 沙苑子 山茱萸 白術 杜仲 紅參 母丁香 牛膝 茯苓 山藥 黃芪 當歸 龍骨 甘草 肉桂 雀腦
五味子 枸杞子 狗鞭 驢鞭 牛鞭
其他信息
【儲存】
密閉,防潮
【有效期】
【生產(chǎn)企業(yè)】
不良反應
尚不明確。
藥品禁忌
孕婦忌服。
注意事項
高血壓患者慎服。
鐵馬鞭的藥用價值
莖枝細長,分枝少,被棕黃色長粗毛。三出復葉,總葉柄長0.5-2cm,完整小葉片廣橢圓形至圓卵形,長8-20mm,寬5-15mm,葉端圓或截形,微凹,具短尖,葉基近圓形,全緣??偁罨ㄐ蛞干?總花軸及小花軸極短,蝶形花冠黃白色,旗瓣有紫斑。莢果長圓狀卵形,先端有長喙,徑約3mm,表面密被白色粗毛。氣微,味微苦。
為豆科植物鐵馬鞭的全草。全株藥用,有祛風活絡、健胃益氣安神之效。益氣安神,活血止痛,利尿消腫,解毒散。主虛發(fā)熱,失眠,痧癥腹痛,風濕痹痛,水腫,瘰疬,癰疽腫毒。
治體虛久熱不退,痧癥腹部脹痛,癰疽,指疔。
《植物名實圖考》,散血。
治體虛長熱不退(俗稱脫力傷寒),鐵馬鞭一兩,寒扭根,金腰帶(豆科山螞蝗),仙鶴草,天青地白草(菊科)各五至六錢。
水煎,早、晚飯前各服一次。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治腋癰疽,鮮鐵馬鞭二兩,雞蛋三個。
煎水服。
治水腫,鐵馬鞭全草或根、山楂根、白茅根各三至七錢,豬肉半斤。
蒸服,連服三次。
治痧癥或腹脹肚痛,鐵馬鞭根或全草五錢至一兩。
煎水服。
治指疔,鐵馬鞭用酒浸后,把酒倒掉,搗爛敷患處。
閉經(jīng),干用1兩,清水煎服;
疝氣,干用1至2兩,加瘦肉適量,清水煎服;
皮膚痕癢,瘡瘍,用適量,煎水外洗;
跌打,配伍用。
(方歌)散瘀清熱馬鞭草,血熱閉經(jīng)用之寶,治疝須用瘦肉煲,皮膚瘡瘍外洗好。
含鐵馬鞭苷(即山茱萸苷),強心苷,鞣質,揮發(fā)油。根莖中含水蘇糖。葉中含腺苷,β-胡蘿卜素。
藥理作用,抗炎止痛作用。
水及醇提取物對滴入家兔結膜囊內芥子油引起的炎癥均有抗炎作用,后者的抗炎作用比前者好。后者中的水溶部分又較水不溶部分為佳。水提取物對電刺激家兔齒髓引起的疼痛有鎮(zhèn)痛作用,給藥后1h開始,3h消失;醇提取物的鎮(zhèn)痛作用在6h后尚示完全消失,水溶部分作用更大,而水不溶部分則無鎮(zhèn)痛作用。
鐵馬鞭的副作用
暫無副作用。
鐵馬鞭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治氣虛頭痛,鐵馬鞭根30~60g,燉雞肉吃。(《湖南藥物志》)
治失眠,鐵馬鞭全草15~60g,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治四肢酸痛,痧癥腹痛,鐵馬鞭根或全株30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治筋骨痛,腰痛,野花生根120g,石老鼠根15g,焙干研末,每次6g,早晚各服1次,黃酒或白酒送服。(《江西草藥》)
帶刺馬鞭是一種中藥,除了日常我們知道的功效外,其實帶刺馬鞭還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功效和作用的,我們馬上來看看。
【來源】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浙江蝎子草的根或根皮。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1-1.5m。莖常呈四棱形,直立有分枝,莖及葉柄均被白色伏毛和尖銳刺狀螫毛。葉互生;有長柄;葉片寬卵形至圓形,長7-20cm,寬6-15cm,先端常3中裂至深裂,裂片近卵形至三角形,先端長尖,邊緣有粗大鋸齒,基部楔形至心形,兩面均有白色粗硬伏毛?;▎涡?;雌雄同株,花序腋生,排列成穗狀圓錐花序,雌花序常生于上部;雄花被4-5裂,雄蕊4-5;雌花花被片3,常結合成筒狀,緣有3齒,內包雌蕊1,花被片外均被白色粗毛。瘦果卵形或近圓形?;ㄆ?-7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約300m的山坡林下陰濕處或林緣坡地草叢中。
【藥理作用】1.對凝血系統(tǒng)的影響 分別腹腔注射浙江蝎子草根提取液(GI)、蝎子草根提取液(GⅡ)及掌葉蝎子草根提取液(GⅢ)10g/kg,統(tǒng)計測定表明GI及GⅢ液有明顯延長小鼠凝血時間的作用。分別腹腔注射5g/kg,10g/kg的GⅠ、GⅡ及GⅢ液,結果三種蝎子草根提取液均有明顯延長小鼠斷尾出血時間的作用,1g/kg GⅠ、GⅡ及GⅢ腹腔注射,三種蝎子草根提取液均有明顯延長大鼠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KpTT)及凝血酶時間(TT)的作用,GI尚有延長凝血酶原時間(pT)的作用。
【性味】辛;苦;性溫
【功能主治】祛瘀活血;消腫。主跌打傷痛;痔瘡腫痛;瘡癰初起;蟲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5g。外用:鮮根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為了讓更多的朋友認識帶刺馬鞭,大家可以多跟身邊的朋友介紹一下,讓更多的人知道應該怎樣去使用帶刺馬鞭這種藥物。
導讀:紅霉素軟膏是治療皮膚病的老藥,其實紅霉素軟膏應用廣泛,那么紅霉素軟膏的作用都有哪些?
作為一種廣譜抗菌軟膏,紅霉素軟膏刺激較小,應用范圍廣,一般沒有嚴重的不良反應,普通人群都可以使用。紅霉素軟膏為抗生素類藥,抗菌譜較廣,通常用于化膿性皮膚感染及對青霉素耐藥的葡萄球菌感染,是白色或淡黃色或黃色軟膏。
紅霉素軟膏在在醫(yī)療救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在外科手術,首先用于治療和預防皮膚感染。傷口的痊愈,皮膚的潰爛膿包瘡等化膿性皮膚病方面,效果顯著。它也可用于皮膚黏膜交界的部位,如口周和肛周等處的感染。用法一般是1日2次,薄涂于患處。
除了抗感染之外,紅霉素軟膏還有其他一些用途。
輕微創(chuàng)傷:如身體輕微挫傷、劃傷或其他創(chuàng)傷都可使用紅霉素軟膏,一般用法是將患處清洗消毒,之后將適量藥膏涂于患處,1日2次。
輕度燒燙傷:小面積的燒傷、燙傷可以先用冷水沖洗一下傷口,然后在表面薄涂一層紅霉素軟膏。
口角炎:口角炎多因感染引起,以學齡前兒童多見。細菌性口角炎可以涂抹少量紅霉素軟膏,同時服用維生素B2。
蚊蟲叮咬:蚊蟲叮咬的情況較嚴重時,應當及時清洗并消毒被叮咬的局部,取適量本藥膏涂抹,每日2次,連用57天。
流鼻血:我國普遍地區(qū),秋冬季非常干燥。干燥的空氣會讓一些人原本干燥的鼻黏膜更加脆弱,于是流鼻血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這時不妨用紅霉素軟膏適量涂抹鼻中隔部位,每日45次,可以消毒、軟化鼻腔,滋潤鼻黏膜,改善鼻腔內環(huán)境,預防再次出血。涂抹的量不要過多,以防藥膏倒流進口中。
還需要注意的是,紅霉素軟膏中還有一種劑型用于眼部發(fā)炎,名叫紅霉素眼膏。它們所含的紅霉素濃度不同,軟膏的濃度為1%,眼膏的濃度為0.5%。
雖然紅霉素軟膏應用廣泛,但它對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如頭癬、甲癬、股癬和手足癬等卻不起作用。紅霉素軟膏偶爾也會導致一些不良反應,如局部燒灼感、干燥、發(fā)癢、紅斑,偶見蕁麻疹樣反應。如果在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不良反應,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時向醫(yī)師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