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痱的偏方
【www.cndadi.net - 男性養(yǎng)生偏方】
熱痱我們也叫做是痱子或者叫做是紅色粟粒疹,熱痱的愿意是因為高溫的環(huán)境導(dǎo)致人體的出汗,如果汗蒸發(fā)出現(xiàn)了問題而使汗管出現(xiàn)破裂或者汗管出現(xiàn)堵塞,這樣的汗液就會外泄為引起周邊的組織出現(xiàn)了問題,治療熱痱有很多種方法。我們可以采用偏方治療。
熱痱的鑒別診斷:
1、白痱:西醫(yī)稱晶形粟粒疹,較少見,好發(fā)于高熱大量出汗的病人、體質(zhì)虛弱的嬰幼兒及老年人,常見于頸部與軀干,為集積、表淺、晶瑩透亮的小皰,周圍無紅暈,皰壁薄,易磨破,無痛感,癢感很輕。病程短暫,一般一周左右可自行吸收結(jié)痂脫屑而愈。
2、膿痱:膿痱(膿疤性粟粒疹) 是痱子頂端有針頭大淺表性小膿皰。臨床上較為少見,常發(fā)生于皺襞部位,如四肢屈側(cè)和陰部,小兒頭頸部也常見。膿皰內(nèi)常無菌,或為非致病性球菌,但潰破后可繼發(fā)感染。
3、痱疹樣皮疹:皮膚的一種紅色粟樣粒丘疹,伴有強烈的瘙癢和麻刺感,常見于濕熱氣候時,由汗腺導(dǎo)管阻塞或排泄障礙引起。
平時注意皮膚清潔,勤洗澡,保持皮膚干燥,清洗后撲撒痱子粉可預(yù)防痱子發(fā)生。
1.室內(nèi)要通風,盡量降低室溫,保持涼爽及干燥,濕熱的空氣對痱子的消退不利。
2.勤洗澡,洗澡時要用溫水,禁用熱水燙洗,涼水也不好,禁用帶刺激性的堿性肥皂。洗后要立即擦干。
3.涂痱子粉或爽身粉。這類粉劑多含滑石粉及氧化鋅,主要作用是吸汗、干燥、清涼等。
4.得了痱子以后不要涂油膏,其使用后皮膚浸軟,妨礙汗液蒸發(fā)。
5.勤更內(nèi)衣,穿著寬松單薄布料衣服,這樣就可以避免痱子的發(fā)生。
熱痱的偏方1.將適量新鮮生姜壓成汁后加入溫水中,然后將寶寶放入浴盆浸泡、洗浴。每日早中晚三次?;蛴蒙趯殞毣继庉p輕擦試后,再放入溫姜汁水盆中給寶寶洗浴。
熱痱的偏方2.將西瓜皮洗凈后在寶寶患處輕輕擦拭,至發(fā)紅然后將適量新鮮的香菜煮沸后,將湯汁倒入溫水盆里,為寶寶浸泡洗浴,每日早中晚三次。
熱痱的偏方3.把黃瓜洗凈切成片后,在寶寶患處擦拭,然后再把適量黃瓜壓成汁倒入溫水盆中,再把寶寶抱入盆中浸泡和洗浴。每日早中晚三次。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熱痱以及導(dǎo)致熱痱出現(xiàn)的原因,熱痱還有很多種類,我們還提出了應(yīng)該如何預(yù)防熱痱,所以大家平時要做好個人衛(wèi)生才能預(yù)防熱痱,上文介紹了熱痱的一些偏方的治療方法,相信對大家是有幫助的。
相關(guān)閱讀
白痱是汗液在角質(zhì)層內(nèi)或角質(zhì)層下溢出而成。白痱好發(fā)于高熱大量出汗的病人、體質(zhì)虛弱的嬰幼兒及老年人,常見于頸部與軀干,為集積、表淺、晶瑩透亮的小皰,周圍無紅暈,皰壁薄,易磨破,無痛感,癢感很輕。病程短暫,一般一周左右可自行吸收結(jié)痂脫屑而愈。
偏方一
桃葉50克,加水500毫升,將其熬到只剩一半水量時,用煮過桃葉的水直接涂擦痱子。
偏方二
金銀花20克,大青葉20克,蘆根30克,蟬蛻6克,薄荷6克,荊芥12克,桔梗12克,藿香12克,神曲12克,甘草6克。
偏方三
沙參12克,麥冬12克,山藥12克,青蒿12克,白扁豆12克,茯苓6克,丹皮6克,烏梅6克,玄參6克。
生了痱子不要用手抓,不要用強堿性肥皂洗。不要用熱水燙,可用溫水沖洗擦干,撲撒痱子粉。抓破后有感染的患者,應(yīng)涂用抗生素藥膏。
胎熱,是指臨產(chǎn)兩目失明或指嬰兒出生后目閉面赤,眼胞浮腫,煩啼不已,溺赤糞稠之癥。主要原因是因小兒在母胎時感熱所致,多為虛熱而鮮見實熱。主要表現(xiàn)為妊娠期間,陰道下血,色鮮紅,或腰腹墜脹作痛,心煩不安,口干咽燥,或有潮熱,小便短赤,大便秘結(jié)。舌質(zhì)紅,苔黃欠潤,脈滑數(shù)。
偏方1
基本方藥;保陰煎加減:生地15克、熟地15克、白芍15克、山藥15克、續(xù)斷15克、黃芩10克、黃柏10克、苧麻根12克。水煎取汁約300毫升,1日2次,溫服,每日1劑。
偏方2
加減變化:若出血量多者,加阿膠15克、早蓮草30克;腰痠者加桑寄生15克、
杜仲15克;惡心嘔吐,心煩口渴者,加竹茹10克、麥冬12克;口苦咽干,脅膿煩熱者,加梔子12克、川楝10克;兼腎氣虧虛,固攝失職,屢孕屢墮而成滑胎者,加菟絲子20克、太子參15克。
偏方3
荷葉冬瓜湯:鮮荷葉一塊,洗凈,切成小塊;鮮冬瓜500克,洗凈切片,加水300毫升,煲湯。熟后飲湯食冬瓜,食時加少量食鹽調(diào)味。日1料,7天為1療程。
偏方4
蔗汁山藥糊:淮山藥60克,洗凈搗爛,加甘蔗汁100毫升,置鍋中隔水燉熟服食。日1料,7天為1療程。
胎熱在懷孕之初,首忌交合,因其擾動胎元,使陰氣外泄,消耗腎氣而固系無權(quán)。故在治療期間,嚴禁房事,否則不僅藥治無效,甚則有墮胎之虞。此外可以食用以上偏方,針對性的預(yù)防和減緩胎熱帶來的不便。
手熱,即兩手有發(fā)熱感覺。主心腎陰虛。煩躁、上火、失眠、多夢、緊張。可由實熱病和虛火引起的。見《素問·至真要大論》,火熱內(nèi)郁可致手熱。兩種情況:一種是實熱病,比如發(fā)燒,頭越摸越熱,多摸兩秒鐘,這說明多有炎癥;另一種是虛火,也就是再握時反而覺得不是很熱了,可見于甲狀腺功能亢進,肝腎陰虛,多見虛火上浮、失眠多夢、心煩、口干口苦、咽喉炎、高血壓、糖尿病、陰虛勞熱癥等。長久以來我們積累了很多改善或者治療的偏方和飲食方式,有這種病情的患者不妨試一下。
偏方
芹菜連根120克,粳米250克。將芹菜洗凈,切成六分長的段,粳米淘凈。芹菜,粳米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后轉(zhuǎn)用文火燉至米爛成粥,再加少許鹽和味精,攪勻即成。芹菜屬于粗纖維含量豐富蔬菜,也是大眾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蔬菜品種,可降低血壓、調(diào)節(jié)血壓,此外具有降低血脂、滲水利濕的作用。
生活中要注意一下幾點來預(yù)防此病的發(fā)生:
1 多做手,腳部按摩,促進血液循環(huán)
2 戴手套,洗手時多用溫水;多用熱水泡腳
3 適當多吃些羊肉、鵪鶉、海帶、紫菜、動物肝、胡蘿卜、桂圓、芝麻、葵花籽及辛辣之物,體質(zhì)虛弱的喝些雞湯,月經(jīng)量多的女性多吃些富含鐵、鈣的食物
4 睡眠充足、暖和
5 仍要堅持適當運動
6 保持心情愉快
7 保持正確的生活規(guī)律,穿得暖些
8 學(xué)會休閑,多做戶外活動
熱痙攣是一種高溫中暑現(xiàn)象。在干熱環(huán)境條件下勞動,出汗過度,隨汗液排出很多鹽分,發(fā)生肢體和腹壁肌肉的痙攣現(xiàn)象?;颊唧w溫并不升高。補充食鹽水即可緩解。熱痙攣通常是受熱導(dǎo)致虛脫的第一次警告,過度勞累之后,胳膊、腿和腹部等處的肌肉都會發(fā)生這種痙攣,一般由于身體鹽分缺乏而引起(因為流汗過多,特別是食鹽不足時)。因環(huán)境高熱多濕,體溫不能正常的由排汗發(fā)散,因而急升,損害腦細胞引起。有時會突然臉色發(fā)青,感到頭痛、惡心、頭暈并發(fā)生痙攣。患者體溫并不升高。補充食鹽水即可緩解。經(jīng)腰椎穿刺、腦電圖檢查排除顱腦疾病引起的表現(xiàn)的。如果能在飲食中加入一些營養(yǎng)的食物,或者使用一些簡單的偏方,是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
1、金銀花(又名雙花)10克,綠茶3~5克,開水浸泡,代茶飲。有清熱解毒、消暑止渴的作用,可防治痢疾、痱毒等。
2、菊花茶:白菊花10克,開水浸泡,加冰糖適量,代茶飲,有清熱明目、消暑止渴的作用,特別適合于高血壓患者在夏季飲用。
3、薄荷涼茶:鮮薄荷葉10克,綠茶3~5克,開水浸泡,加白糖適量,待涼后飲用,有清涼止渴、祛風利咽的作用,適用于夏季外感風熱較輕者。
4、荷葉涼茶:鮮荷葉20克,開水浸泡,加冰糖少許,涼后飲用,有消暑止渴、降脂減肥的作用,適合于肥胖者夏季飲用。
5、冷飲西瓜汁:將西瓜瓤500克,去籽,放入榨汁機中打成汁狀,加入500毫升涼開水及適量白糖和少許鹽,在冰箱中略冷卻后飲用。具有清熱消暑、生津止渴的作用。
6、西瓜翠衣飲:西瓜鮮外皮(稱西瓜翠衣)200克,洗凈切碎,加水適量煎煮15分鐘,待涼后去渣取汁,加白糖適量,代茶飲。有清暑熱、利小便的作用。
7、酸梅湯:烏梅50克,桂花5克,水1000~1500毫升。將烏梅浸泡半小時,煎煮15分鐘后放入桂花,再煮沸1~3分鐘后過濾取汁,加入白糖適量和食鹽少許,待冷后代茶飲。有清暑開胃、生津止渴的作用。
8、綠豆湯:綠豆100克,大米20克(加入少量大米,能夠去除綠豆的苦澀味),水3000毫升。將綠豆、大米及水放入高壓鍋中煮沸20分鐘,待涼后飲用。有消暑熱、止煩渴的作用。(用綠豆100克,大米200克,煮為綠豆粥,有健脾消暑止渴的作用。)
9、黑涼粉:即粉冰膠,粉冰膠不但能清熱利濕、涼血解暑,又可美容養(yǎng)顏、清涼解毒,對關(guān)節(jié)炎、高血壓、糖尿病、中暑、感冒等有療效作用。黑涼粉由果膠、仙草多糖、海藻酸鈉等組成,是灰黃色粉末狀物質(zhì),可溶于熱水、沸水。
盛夏期間做好防暑降溫工作,教室應(yīng)開窗使空氣流通,地面經(jīng)常灑水,設(shè)遮陽窗簾等。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不宜在炎熱的中午強烈日光下過多活動。加強個人防護,戴遮陽帽、飲消暑飲料。有頭痛、心慌時應(yīng)立即到陰涼處休息、飲水。熱痙攣如不及時處理,會進一步發(fā)展,以至于意識消失,最后死亡。一旦稍感病情出現(xiàn),可以自選一種偏方來進行解暑。
熱咳是我們中醫(yī)的一種說法,中醫(yī)里面認為熱咳是由于風熱引發(fā)的,熱咳的表現(xiàn)是有痰并且顏色是黃色的而且比較粘稠,熱咳很難咳嗽出來非常的不舒服,熱咳還伴隨著喉嚨比較干并且很疼痛,熱咳有很多治療的方法,但是有很多治療熱咳的偏方其實更好。
熱咳治療
當以疏風清熱,宣肺止咳為治,可選用麻杏石甘湯加減,藥取麻黃、甘草各3克,石膏10克,桑葉、菊花、杏仁、前胡、連翹、大力子、貝母、桔梗、竹茹各5克,水煎服,每日1劑。中成藥可選用止咳枇杷露、蛇膽川貝液、三蛇膽川貝露等。
熱咳藥浴
麻黃、杏仁、甘草各5克,大力子15克,石膏30克。將上方如上法水煎取汁足浴,每次15~30分鐘,每日2~3次,每日1劑,連續(xù)3~5天。可清熱宣肺,止咳化痰。
熱咳護理
與寒咳一樣,爸媽要加強寶寶居室衛(wèi)生,冷暖、干濕適度,防止煙塵及特殊氣味的刺激。清淡飲食,不要吃辛辣刺激之物。
熱咳食療
貝母5克,大米30克,白糖適量。將貝母擇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調(diào)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或?qū)⒇惸秆蟹郏看稳∷幠?克,調(diào)入粥中服食,每日1~2劑,連續(xù)3~5天??苫抵箍龋鍩嵝?。
熱咳的偏方1:
梨+冰糖+川貝:把梨挖去核后放入冰糖核川貝,上鍋蒸30分鐘左右即可,有潤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熱咳的偏方2
蘿卜荸薺絲瓜水:白蘿卜、荸薺核絲瓜洗凈,切片,放入小鍋內(nèi),加大半碗水,放火上燒開后再改用小火煮5分鐘即可。
熱咳的偏方3
把橙子洗凈后用鹽水浸泡20分鐘;在其頂部平切一刀,形成一個盅;在露出的果肉上撒少許鹽,再用筷子戳幾個洞,然后將切下來的“蓋子”重新蓋回去;將橙子放進碗里蒸,水沸后再蒸15分鐘;蒸好后去橙皮吃果肉,碗底的汁水最好也一起喝掉。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熱咳以及熱咳的病因和熱咳的癥狀,熱咳還可以引發(fā)一系列的并發(fā)癥,所以我們要對熱咳做出鑒別才可以,上文介紹了熱咳的幾種偏方治療法,只要大家鑒別出是熱咳就能采用以上的偏方治療。
膽熱指膽經(jīng)受邪化熱。見《中藏經(jīng)》。癥見右脅或兩脅疼痛、黃疸、尿短黃赤、口苦咽干、寒熱往來,或惡心嘔吐、食少腹脹,或頭痛眩暈、易怒、耳聾、鼻流濁液,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治宜清泄少陽,通腑泄熱。本證多因外感熱邪或情志內(nèi)傷,導(dǎo)致郁熱壅于膽腑或氣郁化熱,少陽樞機不利所引起。其病位在膽,往往涉及肝、脾、胃等臟腑。下面有一些治療膽熱的食療小偏方,一起來看一下。
偏方一:
蓮子30克(不去蓮心),桅子15克(用紗布包扎),加冰糖適量,水煎,吃蓮子喝湯。
偏方二:
豬肝1付,菊花30克(用紗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湯。
偏方三:
石膏粉30克,粳米、綠豆各適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過濾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綠豆煮粥食之。
偏方四:
川貝母10克搗碎成末,梨2個,削皮切塊,加冰糖適量,清水適量燉服。
偏方五:
豬腰2只,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共放入砂鍋內(nèi)煮至豬腰子熟,吃豬腰子喝湯。
偏方六:
板藍根菊飲:板藍根30克,菊花晶2匙。板藍根加水煎湯,加入菊花晶飲用,每日1次。有清熱疏風,明目解毒功效。
偏方七:
鮮蘆根,每天50厘米,煮湯代茶飲。
對于膽熱的預(yù)防,應(yīng)該注意不吃或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因為生冷和刺激性強的食物對消化道黏膜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癥. 例如水果,冰淇淋,燒烤,火鍋等.
對于腌制類的食物同樣不宜多吃。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鹽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例如香腸,臘肉,腌菜。
更年期潮熱是更年期的主要癥狀之一,你知道更年期潮熱該怎么辦嗎?哪些方法能夠幫助正在處于更年期的人們緩解潮熱的癥狀呢?下面就為大家推薦一些可以緩解更年期潮熱的方法,讓大家能夠輕松度過更年期!
偏方一
新鮮百合 300克 ,母鴨 1只 (約 1500克 ),黃酒、細鹽、白酒各適量。將活鴨子宰殺去毛臟 ,洗凈后 ,先將洗凈的百合放入鴨肚內(nèi) ,再放鴨內(nèi)臟 ,淋上黃酒 2匙 ,撒上細鹽 2匙 ,最后將鴨頭彎納入腹內(nèi) ,用白線把鴨身扎牢 ,旺火隔水蒸至鴨肉酥爛。飯前空腹食 ,每次 1小碗 ,每日 2次。
偏方二
燕窩 6克 ,銀耳 9克 ,冰糖適量。將燕窩、銀耳用熱水泡發(fā) ,擇洗干凈 ,放入冰糖 ,隔水燉熟服食。早晚各 1次 ,連服10~ 15日。
偏方三
新鮮百合1000克,藕粉500克,白糖適量。百合洗凈,曬干或烘干,研粉,裝瓶蓋緊備用。百合粉、藕粉各1匙,加冷水2~3匙調(diào)成薄芡,再用沸水沖泡,加白糖拌勻服食,每日2次,連服1月。
上面這些都是幫助我們有效的改善潮熱汗出的一些食療方法,要是你也有潮熱汗出的問題,那么你就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來選擇比較適合自己的食譜。
熱秘是中醫(yī)的說法,我們也將熱秘叫做是陽結(jié),熱秘的原因是因為體內(nèi)的腸胃積熱而導(dǎo)致的,因為大腸出現(xiàn)了問題而導(dǎo)致大便的干結(jié),這樣就引起了便秘,熱秘的原因有很多種,我們可以采用一些民間的偏方來治療熱秘,所以大家以后遇到熱秘這樣的問題就不用害怕。
熱秘,又名陽結(jié)。見《圣濟總錄·大小便門》。證見大便不通,小便赤澀,身熱面赤,唇焦口燥,腸胃脹悶,喜冷等?!度f病回春·大便閉》:“身熱煩渴,大便不通者,是熱閉也。”《證治要訣·大便秘》:“熱秘,面赤身熱,腸胃脹悶,時欲得冷,或口舌生瘡,此由大腸熱積,宜四順清涼飲,吞潤腸丸或木香檳榔丸?!薄督饏T翼·便秘統(tǒng)論》:“熱秘者,熱搏津液,腸胃燥結(jié),傷寒熱邪傳里,及腸胃素有積熱者,多有此疾?!庇么簏S飲子。《醫(yī)學(xué)心悟·大便不通》:“熱閉者,口燥,唇焦,舌苔黃,小便赤,喜冷,惡熱,此名陽結(jié)。宜用清熱攻下之法,三黃枳術(shù)丸主之?!眳⒁姶蟊忝亟Y(jié)、陽明腑病、陽結(jié)各條。
此型病人應(yīng)忌食辛辣厚味,因為此類食物多能“助火邪”、“耗真陰”,使津液虧少,大便燥結(jié)。如辣椒、姜、羊肉、狗肉、雞、魚、酒等均應(yīng)少用。宜多用清涼潤滑之物,涼能清熱,潤能通腸,熱清腸潤則大便通暢。如蘋果、梨、黃瓜、苦瓜、蘿卜、芹菜、萵苣等都極相宜。
【癥狀】大便干結(jié),排便困難,小便短赤,口干舌燥,渴欲飲水,腹脹,口臭,舌紅,苔黃燥,買滑數(shù)。
【治法】清熱滋陰,潤腸通便
【方藥】玄參15克,生地20克,火麻仁15克,瓜蔞仁15克,桃仁15克,赤芍15克,枳殼10克,厚樸10克,杏仁10克,干姜9克,大黃10克,玄明粉20克,粉甘草10克
【用法】一日一劑,水煎,分兩次服。玄明粉分次沖服。忌食辛辣。
【按語】熱積于腸胃,或熱病余邪未清,耗傷津液,故大便干燥難排。玄參、生地、麥冬養(yǎng)陰生津;赤芍配生地清熱涼血;枳殼、厚樸下氣破氣除滿;大黃氣味重濁,直降下行,走而不守,蕩滌腸胃,推陳致新,小量又能調(diào)中化食,安和五臟;玄明粉咸寒軟堅潤腸通便,配大黃軟堅泄熱,尤其宜于腸道燥結(jié);麻仁配大黃亦泄熱潤腸通便;干姜幸熱,配大黃幸開苦降,又牽制大黃之苦寒;桃仁、杏仁、瓜仁潤腸通便,杏仁又能宣肺降氣;甘草和藥。全方滋養(yǎng)陰液,清熱潤腸,以達通便之功。
熱秘的偏方1
每天飯后100-200克香蕉:香蕉對于便秘,體內(nèi)有熱的情況可以多吃,對于潤腸通便,瀉火有一定的功效。
熱秘的偏方2
每天飯后100-200克,獼猴桃:獼猴桃堿和多種蛋白酶,具有開胃健脾、助消化、防止便秘的功能。此外,獼猴桃還有烏發(fā)美容、嬌嫩皮膚的作用。
熱秘的偏方3
梨200克,生吃,飯后食用:梨果還有醫(yī)用價值,可助消化、潤肺清心,消痰止咳、退熱、解毒瘡的功效,還有利尿、潤便的作用。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熱秘以及熱秘的患者應(yīng)該如何注意自己的飲食,上文也介紹了熱秘的病因以及我們應(yīng)該如何治療熱秘,我們?yōu)榇蠹彝瞥隽藥追N對熱秘有幫助的食療偏方,有時候采用偏方獲得的效果會更加的好。
風油精浴:在浴水中,加入十幾滴風油精,用此水洗浴后,會渾身涼舒,精神抖擻,還有防止生痱子的效果。
十滴水浴:將十滴水35支加入浴水里,洗浴后,雙目清明,體表涼爽舒適。尤其是小兒初生痱子,洗浴幾次即可痊愈。
仁丹?。阂慌杷?,大人加入一包仁丹,小兒加入半包,充分攪拌后使其溶解,而后按常規(guī)洗浴,浴后皮膚沁涼,神志舒暢,有助消暑祛熱提神。
翠衣?。喝〈湟拢ㄎ鞴掀ぃ┤舾?,去皮后搗汁,涂抹身上,56分鐘后用溫水洗凈;或直接用瓜皮搓擦十來分鐘,再用水沖凈。此法不僅可防痱子,常洗可使皮膚細嫩。
菊花?。喝【栈ㄟm量,煎汁去渣,加入浴水中,泡洗20分鐘左右,再用水沖凈。此浴有解暑、明目、清火、醒腦之功。
金銀花浴:取金銀花適量,煎水,濾汁后兌入浴水,洗泡20分鐘左右,再沖洗干凈,浴后涼爽舒暢,治痱效果理想。
香醋?。涸谠∷屑尤肷僭S醋,按常規(guī)洗浴,浴后渾身舒適,且頭發(fā)柔軟光澤,易梳理。
風熱瘡在我們的生活里面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皮膚疾病,這個疾病對于人們的生活中會有一定的影響,所以一定要引起大家的重視。一般來說,這個疾病會有比較明顯的癥狀,就是皮膚會出現(xiàn)一些斑疹和脫屑的情況,所以是比較容易發(fā)現(xiàn)這個疾病的。對于治療這個疾病的方法,一些民間的偏方還是挺有效的。
【魚腥豆帶湯】
配方: 綠豆30克,海帶20克,魚腥草15克。
制法: 以上三味加水煎湯,去魚腥草,加白糖適量調(diào)味。
功效: 清熱解毒。
用法: 飲湯食豆和海帶。每日1次,連服7日。
【綠豆百合薏米粥】
配方: 薏米50克,綠豆25克,鮮百合100克。
制法: 將百合掰成瓣,去內(nèi)膜,綠豆、薏米加水煮至五成熟后加入百合,用文火熬粥,加白糖調(diào)味。
功效: 養(yǎng)陰清熱,除濕解毒。
用法: 每日1~2次。
【莧菜蕹菜湯】
配方: 馬齒莧、生蕹菜各30克。
制法: 上二味加水煎煮,取汁。
功效: 清熱除濕,涼血解毒。
用法: 飲服,每日1次。
【土茯苓大棗煎】
配方: 大棗、土茯苓各30克。
制法: 以上二味加水煎湯。
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
用法: 飲湯,每日2次。
通過本篇文章和大家介紹了關(guān)于風熱瘡的偏方的知識,相信大家對于這個疾病的偏方是比較了解的。對于偏方的選擇大家一定要有比較理性的態(tài)度,因為偏方需要對癥下藥和需要身體體質(zhì)的適合才能使用的。最好就是先咨詢正規(guī)醫(yī)生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