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桂枝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運動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藥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運動。養(yǎng)生也日漸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要作生活的主人,我們必須注意養(yǎng)生。有沒有更好的中醫(yī)養(yǎng)生方法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大桂枝丸的功效與作用”,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對于大桂枝丸這種方劑,我們應該要先了解它的藥用價值和注意事項之后,才可以食用。下面是關(guān)于大桂枝丸怎么吃的相關(guān)介紹,希望大家能夠好好閱讀一下,對食用有很大的幫助。
【處方】桂心2兩半,附子(炮,去皮)2兩半,芍藥7分,當歸1兩半,蜀椒(去目閉口者,汗)1兩半,人參1兩,干姜2分,前胡2分,特生礜石1分(煉)。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三焦受寒,寒在中焦即滿,噫氣吞酸;或咽中不下,食己或滿不消,痛上搶心,時時泄利。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腹以飲送下,1日2次。
【摘錄】《千金翼》卷十九
通過上文介紹可知大桂枝丸是由中藥材經(jīng)過一系列工藝制成的, 適合很多疾病的治療,而且由于 大桂枝丸為純中藥制劑,對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無不良影響,也無其它方面副作用,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試一試。
相關(guān)閱讀
桂枝茯苓丸有時候會在女性婦科疾病治療上用到的,但是有一些女性僅僅是看到醫(yī)生運用,并不了解桂枝茯苓丸這一藥物。我們要想了解一種藥物的話,首先還是要認識一下這一藥物的功效與作用的。那么到底桂枝茯苓丸功效與作用有哪些?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小編是如何解答這一問題的吧。
桂枝茯苓丸功效與作用:
1、桂枝茯苓丸由桂枝、牡丹皮、茯苓、桃仁、白芍中藥組成。《本經(jīng)疏證》云:桂枝利關(guān)節(jié),溫經(jīng)通脈,其用之道有六曰通陽,:曰和營,曰利水,曰行瘀,曰下氣,曰補中。其功最大,施之最廣,無如桂枝湯,則和營其首功也。所謂桂枝能溫通經(jīng)脈,即是和營、通陽、行瘀等功能的體現(xiàn)。
2、《本經(jīng)疏證》又云:桂枝能于陰中宣陽,實際上就是入血通陽的意思,方中丹皮性味辛寒,本善通血脈中熱結(jié),桂枝配丹皮,寒溫相濟,性較平和;且桂枝配芍藥調(diào)理陰與陽,茯苓配丹皮調(diào)理氣與血。至于桃仁,尤能消散凝血,溶化血塊。實驗證明,桃仁有阻止血液凝固的作用,諸藥配伍,共湊活血,化瘀,消癥的功效。
3、據(jù)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桂枝有緩解血管平滑肌痙攣的作用??梢?調(diào)和氣血就是通過桂枝擴張血管、調(diào)整血液循環(huán)的功能,以促進炎癥的消散吸收。所謂通陽,即宣通陽氣,因陰血有賴于陽氣的推動功能得以運行,亦即調(diào)整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
4、桂枝茯苓丸常用于治療子宮內(nèi)膜炎、附件炎、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流產(chǎn)后陰道出血、子宮肌瘤、宮外孕、卵巢囊腫、不孕癥等,療效非常好,副作用極小。
桂枝茯苓丸功效與作用的具體內(nèi)容就是以上這些介紹了,相信大家一定有所了解了。我們除了要認識到這些內(nèi)容外,還要認識到桂枝茯苓丸的一些禁忌。女性朋友要堅持鍛煉自己身體,保養(yǎng)自己的健康。最后也希望美麗的女性們都能夠健健康康,過上自己想要的幸??鞓返纳?
桂枝這種植物是屬于樟科類常綠喬木植物,主要的產(chǎn)地就是在廣西,或者是在廣東,云南這些地方是十分多見的。并且這種桂枝功效與作用比較多,下面我們就一起帶著大家了解有關(guān)桂枝的功效,以及本植物對人們健康帶來的作用有哪些吧。
說說桂枝的功效吧,這種藥物因為具備了散寒解表的效果,并且枝功效與作用還不止這些,還可以快速的治療因受冷引發(fā)的風寒感冒,流涕咳嗽等病有很好的作用。溫通經(jīng)脈。還可治風寒表證,肩背肢節(jié)酸疼,肩周炎風濕類風濕等病。通陽化氣,也可治療陽氣不足引起的氣滯血凝,脘腹冷痛,血寒經(jīng)閉等癥。
護肝醒酒。桂枝對酒精性肝硬化,減少酒精中間代謝產(chǎn)物乙醛對肝臟的直接損害,也有一定作用。還能抑制肝細胞變性、壞死、促進肝細胞再生。
抗菌消炎,桂枝醇提物在體外能抑制大腸桿菌、枯草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效濃度為25毫克/毫升或以下;對白色葡萄球菌、志賀氏痢疾桿菌、傷寒和副傷寒甲桿菌、肺炎球菌、產(chǎn)氣桿菌、變形桿菌、炭疽桿菌、腸炎沙門氏菌、霍亂弧菌等亦有抑制作用。
桂枝功效與作用不僅僅是包含了上述相關(guān)的介紹。其實還是可以很好的去治療陽氣不足的狀況,因此而引起的氣滯血凝的現(xiàn)象,甚至是一些脘腹冷痛的情況,其中還是包含了血寒經(jīng)閉等等的癥狀的,所以,我們再看了這些知識之后,希望對此有所了解。
中藥方劑是傳統(tǒng)醫(yī)學的一枚瑰寶,它主要依賴于君、臣、佐、使藥這幾大部分。雖然見效慢,但是因為對人體幾乎沒有任何的副作用而備受養(yǎng)生人群的青睞。大丸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你對它了解嗎?
【處方】羌活半兩,白術(shù)半兩,陳皮3分,木通3分,黃耆3分,桑白皮3分,木香1分,黑牽牛10兩(5兩炒,5兩生)。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通身腫滿,及痰氣食積,傷寒感風,脾氣橫泄。
【用法用量】治風痰,散腹脅壅滯,清頭目,濃煎生姜湯送下;取食傷,止赤白痢,煎棗湯送下;小便不利,燈心湯送下;傷寒,蔥茶送下;如未快,用稀粥投之,用熱茶湯亦可。須7日后方可服。已得瀉,急欲止之,投冷白粥,即自止。
【注意】不得吃生冷、葷腥及滋味1日,只軟飯淡粥可也。
【摘錄】《三因》卷十四
通過上述內(nèi)容的介紹,可以了解到大丸在很多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幫助很多深受各種疾病困擾的人擺脫痛苦,是很多人的不二選擇。
各種中藥方劑都有自己獨特的功效,在電視上大家應該都看過關(guān)于中藥方劑的介紹,它能夠很好的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而且沒有什么副作用,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中藥方劑桂枝散的作用。
【處方】桂枝15克 葛根15克 麻黃22克(去根、節(jié))石膏30克 赤芍藥15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銼)杏仁15克(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制法】上藥搗粗羅為散。
【功能主治】解表清熱。治熱病二日,頭痛壯熱,無汗煩躁。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蔥白16.5厘米,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覆取汗,未汗再服。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十七
【處方】枳殼30克(小者,去瓤,麩炒黃)桂枝(去皮,不見火)15克
【制法】上藥研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因驚傷肝,脅骨疼痛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時用生姜、大棗湯調(diào)下。
【摘錄】《普濟本事方》卷七
【處方】枳殼1兩(小者,去瓤,麩炒黃),桂枝(去皮)半兩(不見火)。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因驚傷肝,脅骨里疼痛不已。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東醫(yī)寶鑒·外形篇》引作“桂枝湯”。
【各家論述】《本事方釋義》:枳殼氣味苦寒入足太陰,桂枝氣味辛溫入足太陽,因驚傷肝致脅骨疼痛不已,必延及太陰、太陽,故以苦寒、辛溫2味護持經(jīng)絡,再以姜、棗之辛甘和其營衛(wèi),則受傷之肝得安而疼痛自然緩矣。
【摘錄】《本事》卷七
【處方】桂枝1分,獨活1分,麻黃(去根節(jié))1分,赤芍藥1分,川大黃(銼,微炒)1分,防風(去蘆頭)1分,細辛1分。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小兒中風,口噤,四肢拘急。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以薄荷溫酒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八十三
【處方】桂枝半兩,葛根半兩,麻黃3分(去根節(jié)),石膏1兩,赤芍藥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熱病2日,頭痛壯熱。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蔥白5寸,煎至6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衣覆取汗,未汗再服。
【摘錄】《圣惠》卷十七
【處方】桂枝1兩,赤芍藥1兩,甘草半兩(炙)。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發(fā)汗。主四時傷寒并時氣。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枚,煎至5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此方自霜降至春分宜用。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五十三引《神巧萬全方》
【處方】赤芍藥2錢,桂心2錢,藿香2錢,白術(shù)2錢。
【制法】上為未。
【功能主治】調(diào)氣。主小兒氣逆取轉(zhuǎn)后。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飯飲調(diào)下。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一引鄭愈方
【處方】官桂、甘草、青橘皮(去瓤)、干姜(炮)、牽牛子(生用)各等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時疾瘧痢。
【用法用量】每服1錢,水1盞,煎至7分,熱服。逐日早夜5服,取安為度,莫忌頻頻服。早晨常1服,諸疾不生。
【摘錄】《普濟方》卷二○○引《廣南四時傳方》
【處方】桂枝3分,黃芩3分,麻黃3分(去根節(jié)),石膏1兩。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時氣1日,頭痛壯熱,骨節(jié)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衣覆取汗。
【摘錄】《圣惠》卷十五
看完了上文的介紹,你對桂枝散的食用方法了解了嗎?但桂枝散畢竟是中藥方劑,可能有些人的體質(zhì)會不太適合,所以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
桂枝很多人都不太熟悉,其實桂枝屬于是一種中藥,桂枝就把肉桂樹比較嫩的枝葉摘取下來之后,在經(jīng)過曬干或者是烘干等方法制作而成的。作為中藥材的桂枝對祛風寒和治療感冒風寒有著很好的效果。在使用桂枝的時候要把桂枝在水中泡一些時間,在煎煮成中藥汁服用,在一般情況下,一天服用1--2次就可以了。
散寒解表
桂枝能夠治療因為身體寒氣重或者受寒氣入侵而引起的風寒感冒,通常這種風寒感冒染上后會很難受,成天不停的流鼻涕和咳嗽,咳嗽變嚴重之后還會引起咽喉炎等一系列的病癥,所以有患流行性風寒感冒的患者可以使用桂枝給身體驅(qū)寒,寒氣一天不除的話其實不止會引起感冒,還有許多其他的病癥,所以體寒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溫通經(jīng)脈
人一旦經(jīng)脈不通而且體內(nèi)寒濕氣重的話就會導致我們的我們的手腳冰涼,特別是在冬天的時候,冬天的晚上睡覺時手腳冰涼不發(fā)熱,導致一晚上的睡眠質(zhì)量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其實這就是經(jīng)脈不同而且血液無法流至全身的原因,所以除了配合藥物的使用之外,我們還得每天都堅持運動,長期運動才能更好的驅(qū)寒祛濕,溫經(jīng)通脈。
護肝醒酒
隨著現(xiàn)在的工作性質(zhì),工作中需要喝酒的時候越來越多,比如隨便有個應酬就要喝酒,所以長期累積在體內(nèi)的酒精就會影響身體的健康,特別是對肝的影響,我們都知道肝對人有著很好的排毒作用,所以喝酒的人是很容易出現(xiàn)酒精肝的,肝一出問題就會導致身體排毒功能出問題,影響健康。另外桂枝還有醒酒的功效,對于喝醉了的人能夠幫助醒酒。
抗菌消炎
桂枝的醇提物能夠在體外抑制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而且對于多種有害細菌都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在腸胃中的細菌數(shù)量最多,所以使用桂枝能夠使腸胃更加干凈,減少細菌引起的腸胃炎以及腸道內(nèi)壁感染等癥狀,同時也降低了寄生蟲出現(xiàn)的幾率,使我們的消化系統(tǒng)更健康。
在中國傳統(tǒng)中醫(yī)治療疾病的各類方法中,有一種名為藥酒的東西。藥酒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治病的酒,它與尋常的酒不同,藥酒因為里面添加了中藥所以能夠起到治病的作用。桂枝酒就是其中的一種,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桂枝酒——(失音)
(《備急千金要方》)
【配方】桂枝、芎、獨活、牛膝、薯蕷、甘草各三兩,附子二兩、防風、茯苓、天雄、茵芋、杜仲、白術(shù)、蒴根各四兩,干姜五兩,大棗四十枚,躑躅、豬椒葉根皮各一升。
【制法】上十八口父咀,以酒四斗漬七日。
【主治】治肝虛寒,卒然啞不出聲,踞坐不得,面目青黑,四肢緩弱,遺失便利,厲風所損。
【用法】服四合,日二,加至五六合。
說明:《普濟方》附子用二兩,大棗四十銖,無豬椒葉根皮,用豬椒、桑白皮各一升。
上面就是對桂枝酒這種藥酒的一些介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大家在選擇藥酒養(yǎng)生的時候不能盲目的跟隨,因為并不是所有的身體體質(zhì)和所有的疾病都適合通過藥酒來養(yǎng)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