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定喘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孰為本,元氣不可虧;養(yǎng)生孰為先,養(yǎng)心須樂觀?!别B(yǎng)生,很多人只是聽說但并未真正力行,健康離不開養(yǎng)生,積極的心理離不開養(yǎng)生。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知識需要掌握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蛤蚧定喘丸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蛤蚧定喘丸大家了解嗎,它是一種中藥方劑,能夠讓我們的身體狀況得到改善,大家應(yīng)該都知道蛤蚧定喘丸功效是挺多的,對于具體的蛤蚧定喘丸的作用,我們來看看下面的介紹。
【處方】蛤蚧11g 瓜蔞子50g 紫菀75g 麻黃45g 鱉甲(醋制)50g 黃芩50g 甘草50g 麥冬50g 黃連30g 百合75g 紫蘇子(炒)25g 石膏25g 苦杏仁(炒)50g 石膏(煅)25g
【性狀】為棕色至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氣微,味苦、甜。
【炮制】上十四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用煉蜜10~25g加適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煉蜜70~10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滋陰清肺,止咳定喘。用于虛勞久咳,年老哮喘,氣短發(fā)熱,胸滿郁悶,自汗盜汗,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5~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規(guī)格】小蜜丸每60丸重9g,大蜜丸每丸重9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處方】生蔞仁2兩,生紫菀3兩,麻黃1兩8錢,鱉甲(醋制)2兩,黃芩2兩,甘草2兩,麥冬2兩,黃連1兩2錢,百合3兩,炒蘇子1兩,生石膏1兩,杏仁(去皮,炒)2兩,煅石膏1兩,蛤蚧(用尾)1對。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3錢重,每斤丸藥用朱砂面3錢為衣,蠟皮或蠟紙筒封固。
【功能主治】滋陰清肺,止嗽定喘。主虛勞久嗽,年老哮喘,氣短作燒,季節(jié)舉發(fā),胸滿郁悶,自汗盜汗,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白開水送下。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從上面的介紹中我們知道蛤蚧定喘丸有很多的作用與功效,它在生活中的應(yīng)用也是很好的,大家可以在平時多關(guān)注一下蛤蚧定喘丸。
相關(guān)閱讀
現(xiàn)在呼吸道疾病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所以治療呼吸道疾病的藥物也層出不窮,那么患者在這么多藥物面前,該做出怎樣的選擇呢?據(jù)了解,蛤蚧定喘丸在治療呼吸道疾病上是受到好評最多的藥物,那它到底有多少,我們聽聽醫(yī)生的介紹。
【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蛤蚧定喘丸
商品名稱:蛤蚧定喘丸
拼音全碼:GeJieDingChuanWan
【主要成份】蛤蚧、瓜蔞子、紫菀、麻黃、鱉甲、黃芩、甘草、麥冬、黃連、百合、紫蘇子、石膏、苦杏仁、石膏、朱砂。
【性 狀】本品為棕色至棕黑色的水蜜丸,氣微,味苦、甜。
【適應(yīng)癥/功能主治】滋陰清肺,止咳平喘。用于肺腎兩虛,陰虛肺熱所致的虛勞咳喘、氣短煩熱、胸滿郁悶、自汗盜汗。
【規(guī)格型號】6g*10袋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袋,一日2次。
【不良反應(yīng)】尚不明確。
【禁 忌】尚不明確。
【注意事項】1.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該藥品用于虛勞咳喘,咳嗽新發(fā)者不適用。3.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心病、肺結(jié)核患者出現(xiàn)咳嗽時應(yīng)去醫(yī)院就診。4.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慎用。有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yīng)在醫(yī)師指導(dǎo)下服用。5.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及脾虛便溏者應(yīng)在醫(yī)師指導(dǎo)下服用。6.服藥期間,若患者發(fā)熱體溫超過38.5℃,或出現(xiàn)喘促氣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顯增多者應(yīng)去醫(yī)院就診。7.若哮喘急性發(fā)作,或胸悶嚴重者應(yīng)及時去醫(yī)院就診。8.服藥7天癥狀無緩解,應(yīng)去醫(yī)院就診。9.對該藥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zhì)者慎用。10.該藥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11.兒童必須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12.請將該藥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13.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該藥品前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藥物相互作用】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fā)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貯 藏】密封。
【包 裝】每盒裝10袋。
【有 效 期】24 月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113088
【生產(chǎn)企業(yè)】吉林省華僑藥業(yè)有限公司
以上內(nèi)容充分介紹了關(guān)于蛤蚧定喘丸的各種功效和治療原則,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患者在治療呼吸道疾病的時候一定不能隨意選擇藥物,治療呼吸道疾病一定要對癥下藥,用最好的藥進行治療才行,否則后果嚴重。服用蛤蚧定喘丸治療呼吸道能讓您盡快恢復(fù)健康。
俗話說,物質(zhì)基礎(chǔ)決定上層建筑,所以人們在現(xiàn)如今生活極大豐富的情況下,對養(yǎng)生的追求也更加的迫切,中醫(yī)方劑一直都是養(yǎng)生的重要方法,那么定喘養(yǎng)肺丸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又有什么功效作用呢?接下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木香56兩,煅石膏40兩,陳皮80兩,苦桔梗320兩,麻黃8兩,五味子炭160兩。
【制法】將藥材加工潔凈,炮制合格??嘟酃?20兩,甘草50兩,木香30兩煮提兩次,第一次2.5小時,第二次1.5小時。陳皮80兩提油8小時,油盡收藥液??嘟酃?00兩,木香26兩,五味子炭160兩,麻黃8兩煅石膏40兩,甘草30兩,粉碎成細粉,過一百孔羅,混勻。合并煮提藥液,過濾沉淀,減壓濃縮至比重1.3g溫度(50℃)的稠膏。取原粉及稠膏按比例制丸,用低溫干燥。上膠衣闖亮。每百粒干重5錢,每袋內(nèi)裝1錢半。
【功能主治】潤肺,止咳,化痰定喘。主肝經(jīng)虛弱,咳嗽痰盛,氣促作喘,胸不暢,口苦咽干,喉痛咽啞,久嗽失眠。
【用法用量】口服,每袋分2次服,每日服2次。溫開水送服。
【注意】未成年者忌服。
【摘錄】《北京市中成藥規(guī)范》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的文章之后,對定喘養(yǎng)肺丸的功效與作用有了很深層次的了解了吧,那么大家知道之后,以后使用定喘養(yǎng)肺丸一定要注意這些,這樣才會保證身體能更加健康。
定喘固金丸對于大家來說也是很經(jīng)常見到的,那么它和同類的方劑有什么區(qū)別?定喘固金丸的功效與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生石膏16兩,橘皮16兩,杏仁(去皮,炒)16兩,甘草16兩,麻黃16兩,五味子(炙)16兩,砂仁16兩。
【制法】上藥除杏仁外,為細粉,另將杏仁研細,與上列細粉同串,過羅合勻,煉蜜為丸,重2錢。
【功能主治】潤肺止嗽,化痰定喘。主肺虛咳嗽,痰盛稠粘,喘急胸滿,夜不安眠。
【用法用量】每服2丸,溫開水送下,1日2次。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通過本篇文章向大家介紹了關(guān)于定喘固金丸的知識,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對定喘固金丸的認識是很多的。我們對藥材的認識越多的話,在使用的時候才會更加清楚這個藥物有什么作用,這樣就不會怕使用錯誤的情況出現(xiàn)。
在中國的許多藥學著作中,蘇葶定喘丸總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早在很久之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jīng)把它投入到醫(yī)學中了,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它的一些相關(guān)信息。
【別名】蘇葶丸(《醫(yī)宗金鑒》卷五十三)。
【處方】苦葶藶子(研泥)南蘇子(研泥)各等分
【制法】上二味和勻,用棗肉為小丸,陰干,瓷罐盛之。
【功能主治】瀉肺定喘。治飲邪攻肺,喘滿不得臥,面身水腫,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9克,于夜三更時白湯下。以利四五次為度,利多則減服之,次日身體軟弱無力,則隔一日或隔二日服之。形氣弱者,先減半服之,有效再漸加。
【注意】服藥期間,忌食鹽、醬。
【摘錄】《醫(yī)宗金鑒》卷三十
上文是對蘇葶定喘丸的一些相關(guān)介紹,我們知道中藥是中國傳統(tǒng)治病、調(diào)養(yǎng)的一種有效手段,而只要是藥物一般情況下都會有副作用,只是大小程度不同而已,蘇葶定喘丸也不例外,所以我們在食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用量。
我們每個人體內(nèi)其實都有毒素,很多身體問題就是毒素引發(fā)的。面對排毒的風潮和疑問,中醫(yī)方劑挺身而出,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種對人身體非常有好處的方劑百花定喘丸。
【處方】冬花2兩,丹皮4兩,陳皮4兩,黃芩4兩,桔梗4兩,天門冬4兩,生紫菀4兩,麥冬4兩,杏仁(去皮,炒)4兩,北沙參2兩,麻黃4兩,花粉4兩,前胡4兩,薄荷4兩,生石膏2兩,百合4兩,生五味子2兩。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3錢重,蠟皮或蠟紙筒封固。
【功能主治】疏風解熱,止嗽定喘。主咳嗽痰喘,日夜不息,不能安眠,呼吸困難,胸滿不暢,咽干口渴。
【用法用量】每服1丸,開水送下。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綜上所述,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是哪些朋友不小心患上某些疾病可以嘗試服用百花定喘丸,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除了對特定疾病的治療,百花定喘丸還可以幫助增強記憶力,有效地增強身體某些方面的機能。
說到養(yǎng)生,自然是春夏秋冬都各有各的養(yǎng)生辦法,畢竟天氣不同,情況也不一樣,人體需求的物質(zhì)也不同,而中藥方劑也是就是一種很好的養(yǎng)生方法,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定喘飲。
【處方】人參(去蘆)5錢,麻黃(不去根節(jié))5錢,防己(去黑皮)5錢,訶子(去核)5錢,半夏(制)5錢,甘草5錢。
【功能主治】小兒夾風痰喘氣促,不拘冷熱。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錢,水1盞,加生姜2片,煎7分,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活幼心書》卷下
【處方】橘皮1錢,半夏1錢,茯苓1錢,桑白皮1錢,莪術(shù)5分,甘草3分,生姜1片。
【功能主治】諸喘急,屢起發(fā)者。
【用法用量】水煎,溫服。
【摘錄】《續(xù)名家方選》
以上定喘飲的中藥方劑,是根據(jù)中醫(yī)辨證治療的原則進行配藥治療,大家可根據(jù)自身的情況選用合適的治療方法。
對于人類來說,養(yǎng)生是很重要的,畢竟身體會健康,而且氣色也會改善不少,這讓很多人為之心動,不過,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種,很多朋友不知道用哪一種好,對此,下面就為朋友們說一說中藥方劑蛤蚧丸,它是一種效果非常好的養(yǎng)生法,并且也是很多朋友共同使用的養(yǎng)生秘訣。
【處方】蛤蚧1對(去口、足,溫水浸,去膜,刮了血脈,用好醋炙)訶子(煨,去核)阿膠(炒)熟地黃 麥門冬(去心)細辛(去苗)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藥研末,蜜丸如皂子大。
【功能主治】潤肺止咳。治積勞,久咳,失音。
【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含化,不拘時候服。
【備注】方中蛤蚧補肺潤肺為君;熟地、麥門冬、阿膠滋陰養(yǎng)血,助蛤蚧以潤肺,訶子養(yǎng)肺斂肺,共為臣;細辛辛以散肺,使收中有散,并防熟地輩滋膩太過,甘草調(diào)和諸藥而為佐使。諸藥合用,共奏潤肺止咳之功。
【摘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
【處方】蛤蚧(酥炙)1對,葶藶子(紙上炒,別研)2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2兩,款冬花1兩,貝母(去心)1兩,訶黎勒皮1兩,甘草(炙,銼)半兩。
【制法】上除葶藶、杏仁外,為末,別研2味再研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咳嗽喘急。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煎桑白皮湯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五
【處方】蛤蚧1枚(涂酥,炙微黃),人參半兩(去蘆頭),白前1兩半,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豬牙皂半兩(去黑皮,涂酥,炙微焦,去子),漢防己1兩半,紫菀1兩(洗去苗土),甘草3分(炙微赤,銼),羚羊角屑3分,檳榔2兩,貝母1兩(煨,微黃),甜葶藶2兩(隔紙炒令紫色),郁李仁2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骨蒸勞,咳嗽,涎唾稠粘。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桃仁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三十一
【處方】蛤蚧(去鱗,酥炙)1對,桂(去粗皮)1兩,木香1兩,五靈脂1兩,烏梅(去核)20枚,甘草(炙,銼)1分。
【制法】上為細末,煮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風虛勞氣,肢體無力,吃食減少,心胸不利,咳嗽涎唾;兼婦人血氣風勞,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鹽湯送下,婦人醋湯送下,1日3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七
【處方】蛤蚧1對(頭尾全者,涂酥,炙令微黃),漢防己半兩,貝母半兩(煨令微黃),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桑根白皮1兩(銼),蟬蛻半兩,豬苓半兩(去黑皮),赤芍藥半兩,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人參3分(去蘆頭),甘草1分(炙微赤,銼),五味子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肺氣咳嗽,涕唾稠粘,上氣喘急。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以溫粥飲送下。
【摘錄】《圣惠》卷四十六
【處方】蛤蚧(全者,酥炙)1對,琥珀(研)半兩,珍珠末1分,海藻(洗去咸,焙)1分,肉豆蔻(去殼)1枚,大黃(銼碎,醋炒)1分,昆布(洗去咸,焙)半兩。
【制法】上為末,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癭氣腫塞。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木通湯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二五
【處方】蛤蚧1對(涂酥,炙令黃),紫菀1兩(洗去苗土),款冬1兩,鱉甲1兩(涂醋,炙令黃,去裙襕),貝母1兩,皂莢子仁1兩(微炒),杏仁1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咳嗽不止,漸成勞氣。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湯送下。
【摘錄】《圣惠》卷七十
【處方】蛤蚧1對(雌雄頭尾全者,酥炙),人參半兩,半夏(湯洗7遍,切,焙)1分,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蜜拌炒黃,研)1兩,栝樓(大者)2枚(去皮子,取肉蒸熟,研),阿膠(炙燥)半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分,干棗(煮熟,去皮核,研)2兩。
【制法】上藥除研者外,為細末,合研勻,入生蜜少許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臨臥以糯米飲或熟水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五
【處方】蛤蚧2對(涂酥,炙),人參1兩半,蕓苔子1兩半,桔梗(炒)1兩半,知母(焙)1兩半,紫蘇莖葉1兩半,豬牙皂莢(酥炙)1兩半,鱉甲(去裙襕,醋炙)1兩半,檳榔(銼)1兩半,白前1兩半,柴胡(去苗)2兩,防己1兩半,杏仁(湯去皮尖雙仁,炒)1兩半,羚羊角(鎊)1兩半,郁李仁(炒,去皮)1兩半,紫菀(去苗土)1兩半,豬苓(去黑皮)1兩半,甜葶藶(隔紙炒)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咳嗽唾膿血,及肺痿羸瘦,涎涕稠粘。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食后煎人參湯送下,1日3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六
【處方】蛤蚧(炙)1對,天門冬(去心,焙)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生干地黃(焙)1兩,貝母(去心,焙)4兩,款冬花(焙)2兩,紫菀(取須,焙)2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炒)300枚(研)。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勞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食后煎淡生姜湯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六
【處方】蛤蛤1枚(酥炙),皂角(不蛀者,酥炙,去皮子)2錠,款冬花1兩,木香(不見火)1兩,杏仁(去皮尖,童便浸1晝夜,控干,蜜炒)1兩,天麻1兩,半夏(湯泡7次)1兩,熟地(酒蒸,焙)1兩,五味子1兩,丁香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積勞咳嗽,日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食后生姜湯送下。
【摘錄】《濟生》卷四
【處方】蛤蚧1對(頭尾全者,涂酥,炙令黃),貝母1兩(煨微黃),紫菀1兩(去苗土),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鱉甲2兩(涂醋,炙令黃,去裙襕),皂莢仁1兩(炒令焦黃),桑根白皮1兩(銼)。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虛勞咳嗽,及肺壅上氣。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大棗湯送下,1日2-3次。
【注意】忌莧菜。
【摘錄】《圣惠》卷二十七
【處方】蛤蚧1對(去口足,溫水浸,去膜,刮了血脈,用好醋炙),訶子(煨,去核)半兩,阿膠(炒)半兩,熟地黃半兩,麥門冬(去心)半兩,細辛(去苗)半兩,甘草(炙)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皂子大。
【功能主治】積勞,久咳失音。肺間邪氣,胸中積血作痛。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蛤蚧散”,與劑型不符,據(jù)《普濟方》改。
【摘錄】《三因》卷十
【處方】蛤蚧(酥炙)1對,胡黃連半兩,知母(切,焙)半兩,鱉甲(去裙襕,酥炙)半兩,紫菀半兩,桑根白皮(銼)半兩,天門冬(去心,焙)半兩,人參半兩,黃耆(銼)半兩,甘草(炙)半兩,柴胡(去苗)半兩,地骨皮半兩,生干地黃(焙)半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1分,細辛(去苗葉)1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熱勞煩躁,面赤口干,骨節(jié)酸痛,夜多盜汗,咳嗽痰壅,力乏氣促。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臥時生姜湯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七
看完了本文為大家?guī)砹岁P(guān)于蛤蚧丸的食用方法之后,是不是覺得關(guān)于蛤蚧丸的學問非常的多?那么喜歡養(yǎng)生的朋友就快快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