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正驅邪湯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運動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藥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運動。隨著社會觀念的更新,養(yǎng)生的理念也在不斷刷新,養(yǎng)生除帶給我們好的身體,更有心靈的健康。就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您是如何看待的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輔正驅邪湯的功效與作用”,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輔正驅邪湯是一種中藥方劑,能起到增強身體免疫力,調理機能的作用,那么你知道輔正驅邪湯要用到哪些藥材原料嗎?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當歸9克 熟地12克 人參隨便 白術9克 茯苓7.5克 山藥9克 甘草3克 干姜(炒)3克(或用煨生姜4.5克)麻黃3~6克 桂枝3~6克
【功能主治】扶正祛邪。治氣血兩虛,外受風寒,難以疏散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會約醫(yī)鏡》卷十
【處方】當歸3錢,熟地4錢,人參隨便(可用沙參3錢或威參1兩代之),白術3錢,茯苓2錢半,山藥3錢,甘草1錢,干姜(炒)1錢(或用煨生姜1錢半),麻黃1-2錢,桂枝1-2錢。
【功能主治】氣血兩虛,外受風寒,難以疏散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會約》卷十
通過上面對輔正驅邪湯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中醫(yī)認為食療方劑養(yǎng)生是最直接有效的養(yǎng)生方式,對身體沒有什么副作用,大家可以放心。
ys630.COm精選閱讀
復正湯是一種對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療效的中藥方劑,復正湯主要是由幾種中藥材按照一定比例制作而成的,可以說是不會對人體產(chǎn)生的任何傷害的,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防風3克 荊芥3克 細辛2.5克 黃芩6克 烏藥6克 天麻6克 當歸9克(酒洗)白芍6克(酒炒)川芎4.5克 白術4.5克(去蘆)陳皮4.5克(去白)半夏6克 枳殼3克(去瓤,麩炒)白芷2.4克 桔梗2.4克 僵蠶9克 甘草2.4克 白茯苓6克(去皮)
【制法】上藥銼碎。
【功能主治】治風中經(jīng)絡,口眼歪斜。
【用法用量】加生姜煎服。
【摘錄】《壽世保元》卷二
【處方】熟地5錢,白術5錢,柴胡2錢,山茱萸2錢,茯苓2錢,丹皮2錢,甘草1錢,山藥3錢,神曲5分,貝母5分。
【功能主治】思慮憂愁,脾腎兩傷,面黃體瘦,感冒風邪。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辨證錄》卷九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復正湯,我們知道復正湯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有很好的養(yǎng)生和保健作用,對人體有很多好處,可以緩解很多癥狀,怎么樣,你了解了嗎?
八將驅邪散對于人體是有很好的補充作用的,往往人們在生病的時候會選擇用八將驅邪散,因為八將驅邪散不僅對疾病有著非常好的療效,而且能為人體提供各種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F(xiàn)在就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吧。
【處方】麝香3分,川山甲(炙)1兩,蜈蚣(炙,去頭足)3錢,土狗(炙)5錢,地龍(去上,炙)5錢,番木鱉(酥炙)5錢,金鼎砒5錢,雄黃5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大風癱爛敗癥。
【用法用量】八將追魂丹,三厘散。退藥:乳香、沒藥、血竭、朱砂、當歸、元參、胡麻、桑寄生、牛黃、沉香各等分,為末,蜜丸服。補藥:桑螵蛸、晚蠶蛾、銀柴胡、仙靈脾、牛膝,防己、紅花、破故紙,柏子仁、天冬,上為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酒送下,日進二次。
【摘錄】《解圍元藪》卷三
通過上文對八將驅邪散的介紹我們不難看出,在對藥物進行選擇的時候,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適合的,我們一定要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這樣才能更好更快的治愈疾病。
大家都知道四正丸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方劑,那知不知道四正丸的功效和作用呢?四正丸的食用方法呢?下面就一一的為大家解惑。
【處方】廣藿香90g 香薷90g 紫蘇葉90g 白芷90g 檀香30g 木瓜90g 法半夏90g 厚樸(姜炙)90g 大腹皮90g 陳皮90g 白術(麩炒)90g 桔梗90g 茯苓90g 檳榔30g 枳殼(麩炒)90g 山楂(炒)30g 六神曲(麩炒)90g 麥芽(炒)30g 白扁豆(去皮)90g 甘草90g
【性狀】棕褐色的大蜜丸;氣香,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二十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170~18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祛暑解表,化濕止瀉。用于內傷濕滯,外感風寒,頭暈身重,惡寒發(fā)熱,惡心嘔吐,飲食無味,腹脹泄瀉。
【用法用量】姜湯或溫開水送服,一次2丸,一日2次。
【規(guī)格】每丸重6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通過文章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四正丸的作用應該有比較深刻的認識了,這會讓我們在生活中得到很大的幫助,更好的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
藍布正是一種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薔薇科中藥,這種藥在我國全國各地都比較常見,而且它具有潤肺養(yǎng)陰的效果,很多女性如果發(fā)生體虛,氣血不足現(xiàn)象,就可以使用一些藍布正,而且在女性月經(jīng)期間,如果使用藍布正還能夠起到補血的效果,那么藍布正都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
功效作用
藍布正,為薔薇科植物路邊青或柔毛路邊青干燥全草。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山西、貴州、云南、西藏等地。其葉和莖中含胡蘿卜素、鞣質。根中含芳香苦味質、揮發(fā)油,具有益氣健脾、補血養(yǎng)陰、潤肺化痰之功效。常用于氣血不足、虛癆咳嗽、脾虛帶下等癥。
1.降壓
藍布正有降血壓的作用,臨床上適用于治療高血壓導致的頭痛頭暈等證。配以白術、丹參水煎服,用于因高血壓導致的頭痛頭暈。
2.祛風除濕
藍布正還有祛風除濕的作用,可治小兒驚風、風濕腰腿痛,對于濕毒瘡也有療效,配以金銀花藤、透骨草,水煎待冷,外洗。
3.補血養(yǎng)陰
藍布正屬補虛藥下分類的補陰藥,可治療氣血不足、虛癆咳嗽、脾虛帶下等癥,對于女子月經(jīng)不調、小腹痛也有很好的療效。
營養(yǎng)價值
路邊青的葉和莖中含胡蘿卜素、鞣質(20%以上)。根中含芳香苦味質、揮發(fā)油(0.4%),油中主要成分為丁香油酚。根中含水楊梅甙0.15%,與稀酸共熱,則分解為丁香油酚,葡萄糖及L-阿拉伯糖?;ㄐ騼群S酮類1.94%,種子內含脂肪油23.05%,系干性油。
1、藍布正高、中、低三個劑量組的Hb含量和RBC值與"血虛"開始治療時相比,明顯升高(p0.01),并高于模型組(p0.01),但低于當歸陽性對照組(p0.05或p0.01)。結論:藍布正具有補血效果。
2、免疫增強:藍布正能提高小鼠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又能明顯提高小鼠胸腺指數(shù)和脾指數(shù),增加小鼠脾細胞分泌溶血素的能力,能提高正常小鼠血清IgM抗體水平。其水提取液對非特異免疫功能和體液功能有促進作用。
中藥方劑是傳統(tǒng)醫(yī)學的一個分支,是中醫(yī)體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治療疾病方面有著非常大的作用,正元丹就是中藥方劑的一種,一起來了解了解。
【處方】附子 干姜 良姜 烏頭各120克 胡椒 蓽澄茄 人參 紅豆蔻 白術 桂各30克 (一方有赤石脂、訶子、川椒各30克,無桂枝)
【制法】上為細末,水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虛冷,寒濕久滯,心腹脹滿,脅肋牽疼,吞酸氣逆,嘔吐清涎;癥瘕積聚,上下奔沖;腹脹腸鳴,泄瀉滑腸,里急后重,手足厥冷,口中氣寒;及膈間停水,脅下飲癖,眩暈惡心,飲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時用米飲送下。
【摘錄】《雞峰普濟方》卷十四
【處方】香附500克(用艾90克,先以醋同浸一宿,然后分開制之,酒、鹽、酥、童便各制125克)阿膠(蛤粉炒)60克 枳殼120克(半生用,半麩炒)懷生地(酒洗)熟地(酒浸)當歸身(酒洗)川芎(炒)各120克 白芍藥250克(半生、半酒炒)
【制法】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調經(jīng)種子。治月經(jīng)不調,久不受孕。(不孕)
【用法用量】空腹時用鹽湯吞下50~60丸。
【摘錄】《證治準繩·女科》卷四
看了上面對正元丹的介紹我們知道,養(yǎng)生是現(xiàn)在很多人喜愛做的一件事情,養(yǎng)生對身體的幫助比較大,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我們一定要根據(jù)自己自身的體質狀況來選擇才是正確的養(yǎng)生之道。
我們都知道養(yǎng)正丹對于我們的健康來講是有著極大的幫助的,但是很多人對于養(yǎng)正丹都不是非常的了解,根本不知道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藥物,那么下面我們一起詳細了解下這個問題。
【別名】交泰丹
【處方】水銀、硫黃(研細)、朱砂(研細)、黑錫(去滓.稱.與水銀結砂),各一兩。
【來源】出寶林真人谷伯陽《傷寒論》中。
【炮制】上用黑盞一只,火上熔黑錫成汁,次下水銀,以柳枝子攪勻,次下朱砂,攪令不見星子,放下少時,方入硫黃末,急攪成汁和勻。如有焰,以醋灑之,候冷取出,研如粉極細,用糯米粉煮糊為圓,如綠豆大。每服二十圓,加至三十粒,鹽湯下。
【功能主治】卻邪輔正,助陽接真。
【用法用量】此藥升降陰陽,既濟心腎,空心食前棗湯送下,神效不可具述。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以上就是向大家介紹了關于養(yǎng)正丹的作用資料,希望對有需要的人有幫助。養(yǎng)正丹的作用是比較多的,只有多了解的它的人才可以將它的作用發(fā)揮出來,所以說在生活中應該要多去認識一些疾病和藥材,這樣對自己是挺有幫助的。
正舌散屬于是一種中藥方劑,在平時的時候是可以治療一些疾病的。并且使用正舌散對于人體的健康是很有好處的。接下來我們?yōu)榇蠹以敿毜慕榻B一下。
【處方】蝎稍(去毒.二七個) 茯苓(一兩)
【功能主治】治中風,舌木強難轉,語不正,神效。
【用法用量】上挫分二貼,每貼水二盞,生姜五片,棗一枚去核,煮八分,去滓,不拘時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處方】雄黃(研,水飛)荊芥(為末)各等分
【制法】上研勻。
【功能主治】治中風,舌強語澀。
【用法用量】每服6克,豆淋酒調下。
【摘錄】《普濟方》卷九十二引《肘后方》
【別名】通神散(《普濟方》卷九十二)。
【處方】蝎梢(去毒)7.5克 茯神(去木,銼,微炒)30克 薄荷(焙)60克 (一方有茯苓,無茯神)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治中風,舌本強硬,語言不正。
【用法用量】每服3~6克,溫酒調下?;蛞圆裂李a間亦好。
【摘錄】《袖珍方》卷二引《太平圣惠方》
服用正舌散來進行治療是個緩慢的過程,但是只要積極接受治療并樂觀應對,肯定會有療效的。
導讀:八正散的功效與作用。八正散,中醫(yī)方劑名。那么八正散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八正散的功效與作用,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方劑名
八正散
出處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
車前子、瞿麥、扁蓄、滑石、山梔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黃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各500g)。
用法
上為散,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燈心,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后臨臥。小兒量力少少與之。現(xiàn)代用法:共為散劑,每服6~10g,加燈心草煎湯送服;或加燈心草作湯劑,水煎服,用量酌定。
方歌
八正木通與車前,篇蓄大黃滑石研,甘草瞿麥兼梔子,煎加燈草熱淋痊。
方解
本方證為濕熱下注,蘊結膀胱所致。濕熱蘊結膀胱,水道不利,故尿頻尿急,溺時澀痛,淋漓不暢,甚則癃閉不通,小腹脹急;邪熱傷津,故口燥咽干;舌苔黃膩,脈沉數(shù),均為濕熱之征。治宜清熱瀉火,利水通淋。方中篇蓄、瞿麥苦寒,善清利膀胱濕熱,引濕熱下行,為君藥。滑石、木通、車前子均能清熱利尿,通淋利竅,為臣藥。梔子通瀉三焦之火,大黃通腑瀉熱,使?jié)駸嶂皬亩惴窒?,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加少量燈心草導熱下行,為使藥。
功效與作用
清熱瀉火,利水通淋。
主治
濕熱淋證。尿頻尿急,溺時澀痛,淋漓不暢,甚則癃閉不通,小腹脹急,口燥咽干,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
配伍特點
本方集大隊寒涼降泄之品,瀉火與利濕合法,利尿與通腑并行,諸藥合用,既可直入膀胱清利而除邪,又兼通利大腸導濁以分消,務使?jié)駸嶂氨M從二便而去,共成清熱瀉火,利水通淋之劑。
臨床運用
1、用方要點本方為治療濕熱淋證的常用方,以尿頻尿急,溺時澀痛,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為辨證要點。
2、現(xiàn)代運用本方常用于治療膀胱炎、尿道炎、急性前列腺炎、泌尿系結石、腎盂腎炎等屬濕熱為患者。
加減化裁
本方苦寒清利,凡淋證屬濕熱下注者均可用之。若屬血淋者,宜加生地、小薊、白茅根以涼血止血;石淋,可加金錢草、海金沙、石韋等以化石通淋;膏淋,宜加萆薢、菖蒲以分清化濁。
使用注意
孕婦及虛寒病者忌用。本方多服會引起虛弱的癥狀,如頭暈、心跳、四肢無力,胃口欠佳。
文獻摘要
原書主治《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6:治大人、小兒心經(jīng)邪熱,一切蘊毒,咽干口燥,大渴引飲,心忡面熱,煩躁不寧,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又治小便赤澀,或癃閉不通,及熱淋、血淋,并宜服之。
以上就是八正散的一些知識,想要了解更多的中醫(yī)方劑,請繼續(xù)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正元散是一種對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療效的中藥方劑,正元散主要是由幾種中藥材按照一定比例制作而成的,可以說是不會對人體產(chǎn)生的任何傷害的,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紅豆(炒)、干姜(炮)、陳皮(去白),各三錢;人參、白術、甘草(炙)、茯苓(去皮),各二兩;肉桂(去粗皮)、川烏(炮.去皮),各半兩;附子(炮.去皮.尖)、山藥(姜汁浸.炒)、川芎、烏藥(去木)、干葛,各一兩;黃蓍(炙)一兩半。
【炮制】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下元氣虛,臍腹脹滿,心脅刺痛,泄利嘔吐自汗,陽氣輕微,手足厥泠,及傷寒陰證,霍亂轉筋,久下冷利,少氣羸困,一切虛寒,并宜服之。常服助陽消陰,正元氣,溫脾胃,進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一個,鹽少許,煎七分,食前溫服。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別名】正元湯(《圣濟總錄》卷二十一)、正陽散(《東醫(yī)寶鑒·雜病篇》卷二)。
【處方】麻黃(去節(jié))陳皮(去白,炙)大黃(生)甘草(炙)干姜(炮)茱萸 官桂(去粗皮)芍藥(生)附子(炮,去皮、臍)半夏(湯洗七遍)
【制法】上十味,唯麻黃多于眾藥一倍,余藥減用一半,同搗為末。
【功能主治】治傷寒,頭痛頭昏,周身骨節(jié)疼痛;或傷冷食,心腹脹滿。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3片,大棗1枚,煎至,100毫升,熱服。如出汗須候汗干,可去蓋履。
【摘錄】《博濟方》卷一
【處方】紅豆(炒)千姜(炮)陳皮(去白)各9克 人參 白術 甘草(炙)茯苓(去皮)各60克 肉桂(去粗皮)川烏(炮,去皮)各15克 附子(去皮、尖,炮)山藥(姜汁浸,炒)川芎 烏藥(去木)干葛各30克 黃耆(炙)45克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補元氣,溫脾胃。治下元氣虛,臍腹脹滿,心脅刺痛,泄利嘔吐,自汗;及傷寒陰證,霍亂轉筋,久下冷利,少氣羸困。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棗1個、鹽少許,煎至140毫升,空腹時溫服。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
以上就是向大家介紹了關于正元散的作用資料,希望對有需要的人有幫助。正元散的作用是比較多的,只有多了解的它的人才可以將它的作用發(fā)揮出來,所以說在生活中應該要多去認識一些疾病和藥材,這樣對自己是挺有幫助的。
你知道加減八正散嗎,相信有許多人都有接觸過,因為加減八正散的用途是比較廣泛的。加減八正散里面包含有幾種不同類型的中藥材,對人體的健康十分的有益處,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和劑》八正散加茴香1撮。
【功能主治】妊娠心氣壅,胎氣8個月散墜,手足浮腫,急痛不安,難產(chǎn)。
【用法用量】上每服3錢,水1中盞,煎至7分,熱服。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二二四引《簡易方》
【處方】木通、滑石、瞿麥、車前子、白術、山梔子、防己、白茯苓各等分,甘草減半。
【功能主治】腰以下腫甚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燈心,水煎,食前服。
【摘錄】《保命歌括》卷二十六
【處方】瞿麥3錢,扁蓄3錢,木通4錢,滑石4錢,豬苓3錢,車前子4錢,澤瀉3錢,通草2錢,淡竹葉3錢,桂心2錢,甘草梢2錢。
【功能主治】下焦瘀熱,涸閉其傳化之氣,以致溺積膀胱,小便不通者。
【用法用量】水煎,溫服。
【摘錄】《醫(yī)學探驪集》卷五
看完了上文對于加減八正散的一些介紹,我們可以感受到中醫(yī)文化是中國五千年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塊艷麗的瑰寶,淵遠流長博大精深,有許多方面值得我們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