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神曲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終生保健,終生康??;終生養(yǎng)生,終生康寧。隨著社會觀念的更新,養(yǎng)生的理念也在不斷刷新,很多人身體不好,和他們不注重養(yǎng)生有關(guān)系。怎樣才能實現(xiàn)科學(xué)的中醫(yī)養(yǎng)生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范志神曲的功效與作用”,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我們都知道中藥方劑范志神曲是由純天然的中藥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時候還是按照正確的食用方法來,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處方】香附2兩,檳榔2兩,烏藥2兩,白芷2兩,茯苓2兩,桔梗2兩,玄胡2兩,枳殼2兩,五靈脂2兩,蘇子2兩,山楂2兩,郁金2兩,車前2兩,黃芩2兩,甘菊花2兩,木通2兩,萊菔子2兩,赤苓2兩,澤瀉2兩,陳皮2兩,柴胡2兩,白扁豆2兩,砂仁2兩,枳實2兩,大麥芽2兩,防風(fēng)2兩,干葛2兩,蒼術(shù)(米泔浸)2兩,木香2兩,薄荷2兩,白術(shù)2兩,梔子2兩,赤小豆2兩,丁香2錢,肉豆蔻4錢,羌活6錢,沉香6錢,小麥1斤(盦芽,曬干)。
【制法】上為細(xì)末,用干面1斤做成曲糊,將藥拌入作方塊,放食盒內(nèi),用桃葉襯蓋,庵黃起毛,即取出曬干。
【功能主治】搜風(fēng)解表,開胸快膈,調(diào)胃健脾,消積進食和中,解酒止瀉,利水,痘疹初發(fā)用托邪毒外出。主四時不正之氣,感冒發(fā)熱,頭眩,咳嗽,及傷食腹痛,痞滿,嘔吐,泄瀉,不服水土,瘴氣,瘧,痢,痘疹初發(fā)。
【用法用量】大人每服3錢,小兒錢半。
【摘錄】《衛(wèi)生鴻寶》卷一
看了上文對于范志神曲的介紹,我們對于范志神曲的功效和作用等內(nèi)容也有了些許印象,這也是我們在食用前所必須要了解的。
擴展閱讀
神曲是重要,在全國各地都可以看到。由于神曲一半切成小正方體,很多人還會誤以為神曲就是方糖。炒神曲是指將神曲和麩皮一起炒,炒的時候需要注意火候,并且在黃色的時候立馬停止,將麩皮去除,炒神曲就完成了?;蛘吆唵蔚闹苯映?,但是一定要注意觀色。炒神曲的功效與作用是哪些呢?
功效主治
1.外感傷食 《本草備要》曰:“辛散氣,甘調(diào)中,溫開胃,化水谷,消積滯”。外感風(fēng)寒,內(nèi)傷飲食,惡寒發(fā)熱,頭痛無汗,鼻塞聲重,時流清涕,喉癢咳嗽,肢節(jié)酸疼,腹部脹滿,惡嘔不食,或兼泄瀉,舌苔薄白,脈象浮緊。治當(dāng)外散風(fēng)寒,內(nèi)消食傷,神曲辛溫以發(fā)汗解表,甘溫以調(diào)中消食,內(nèi)外兼治表里雙解。
2.傷食吐瀉, 《本草蒙筌》曰:“下氣調(diào)中,止瀉開胃,化水谷,消宿食?!憋嬍巢还?jié),暴飲暴食,脾胃受傷,胃不受盛,脾不轉(zhuǎn)輸,胃氣上逆則吐,脾氣不升則瀉。癥見:脘腹痞悶,暖氣厭食,嘔吐酸腐,泄下糞便,臭如敗卵,腹疼拒按,得食尤甚,嘔吐略舒,舌苔厚膩,脈象滑數(shù)。神曲,既可健脾和胃,又能消食化滯,故當(dāng)首選。
3.消積止痢, 《珍珠囊》曰:“養(yǎng)胃氣,治赤白痢”。飲食過度,恣食甘肥,停滯于胃,積壅不化,復(fù)感濕熱,濕熱食積,交阻于腸,傷及血絡(luò),化腐成膿,赤白混雜,兼雜而下,瀉下不爽,里急后重,腹疼拒按,苔膩脈滑。神曲健脾,消食化積,與清利濕熱之品相伍,共治痢疾。
4.脾虛脹滿 《素問?陰陽應(yīng)象大論》曰:“濕氣在上則生腠脹”。脾胃虛弱,中陽失運,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日久成積。則見納呆食少,脘腹脹滿,飯后加重,大便溏薄,舌淡苔膩,脈弱無力。治當(dāng)健脾消積。神曲甘溫,健脾和胃,消積導(dǎo)滯。配合補脾之品,健運中焦,消補并行,脹滿可除。
5.產(chǎn)后回乳,產(chǎn)后勿須哺乳者,用神曲可回乳斷奶。
6.助化礦石類藥, 神曲能助礦石類藥運化吸收,故多用以糊丸,以助其發(fā)揮藥效。
7.鑒別應(yīng)用
①生用健脾養(yǎng)胃發(fā)表;炒用行氣消積止瀉。
②神曲與麥芽皆善消谷食,化積滯。然神曲消導(dǎo)之力強,且善行氣,適于食積氣滯,腹疼泄??;麥芽作用和緩,且有和中補虛之功,適于脾胃虛弱,飲食乏味。
建神曲是一種普通的中藥材,具有極大的保健作用,對于一些疾病也有一定的效果,我們需要根據(jù)自己的需求選擇。生活中很多人對于建神曲不了解,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建神曲。
【別名】泉州神曲(《藥性考》),范志曲、百草曲(《綱目拾遺》)。
【來源】為麥粉、麩皮和多種藥物混和后,經(jīng)發(fā)酵而成的曲劑。
【制法】①取枳殼1.5斤,枳實1斤(麩炒),香附子1斤(麩炒),杭白芍1.5斤(灑炒),莪術(shù)1斤(酒炒),首烏片1斤(微炒),白扁豆2斤(炒),玄胡索1斤(醋炒),檳榔1斤(炒),高良姜1斤(赤土炒),青皮1斤(醋炒),黃梔子2.5斤(炒),光三棱1斤(醋炒),川花椒12兩(炒),大黃1斤(酒浸一宿),澤瀉1斤(沙炒),砂仁1斤(姜汁炒),川樸1.5斤(姜汁妙),杏仁4斤、黃芩1斤(酒炒),麥芽1斤(炒),黃柏1斤(炒),姜黃0.5斤,防風(fēng)1斤(去凈毛),木香1斤,羌活0.5斤,車前子1.5斤,芡實1.5斤,山查皮1斤,陳皮1.5斤,薄荷2斤,茯苓皮1斤,甘草1斤,白粉刈1斤,法白曲10兩,使君子2.5斤(帶殼),藿香1斤,紫蘇全1斤,白芥子1斤,香薷1.5斤,澤蘭1.5斤,荊芥1斤,蒼術(shù)1斤(大米糖炒),柴胡1斤(酒炒)。上藥合并,磨成細(xì)末,過篩,加入赤小豆、小麥(均須浸透碾碎)各8斤及麥皮、麥粉各2斤,混合拌勻。另取青蒿草、赤柱草、蒼耳草各2斤,切碎煎湯(稱為三味湯),與上藥混和,反復(fù)揉勻,入印模內(nèi)壓成小塊,稍涼后用稻草覆蓋,使充分發(fā)酵至外表長出黃色菌絲時,取出曬干,然后再用適當(dāng)?shù)幕鹆Γ刂圃?6℃)烘烤,儲藏4個月后,取出再曬,刷去露毛即成。(福建泉州)
【性味】苦,溫。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理氣化濕,解表。治傷食胸痞,腹煮吐瀉,痢疾,感冒頭痛,小兒傷饑失飽。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或研末入丸、散。
【摘錄】《*辭典》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建神曲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服用時能按照醫(yī)囑,同時要注意鍛煉身體,增強自身抵抗力。
神曲是一種中藥材。它的主要治療功能適用于消化不良。神曲的發(fā)現(xiàn),是通過人們來觀察動物的自我調(diào)節(jié)才出現(xiàn)的。神曲本身是一種草類。不過神曲的本身并沒有毒性,而且比較溫和,對人身體也沒有很大的害處。所以是一種很熱門的藥材。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中藥神曲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吧。
“神曲”是漢代名醫(yī)劉義研制出的一種醫(yī)治消化不良的名藥。然而,神曲的問世之初,卻是受到了野生動物自療行為的啟示。一段時間,劉義發(fā)現(xiàn)自家雞窩里的雞蛋經(jīng)常丟失,便留心觀察,發(fā)現(xiàn)是一條火練蛇所為。于是,他決定懲罰一下這條蛇。他用石灰裹著石子做了幾枚假蛋,又在假蛋外面涂上一層雞蛋清,放在雞窩里面,然后便守候在一旁。不久,他看到那條蛇爬進雞窩里,將那幾枚假蛋吞下了。不多一會兒,那蛇在地上痛苦掙扎起來,然后它忍著痛苦爬進草叢里,拼命地吞食一種毛絨絨的小草。不多時,蛇排出了一堆糞便,然后無事地爬走了。劉義想,這種草一定能治消化不良。于是,他以這種草為主藥,研制出治療消化不良的名藥神曲。
【性味】
甘;辛;溫;無毒。
《珍珠囊》:辛。
《湯液本草》:氣暖,味甘。
《滇南本草》:性平,味甘。
《綱目》:甘辛,溫,無毒。
【歸經(jīng)】
入脾、胃經(jīng)。
《湯液本草》:入足陽明經(jīng)。
《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脾、胃二經(jīng)。
《本草經(jīng)解》:入足厥陰肝經(jīng),足陽明胃經(jīng)。
【功效主治】
健脾和胃;消食化積。主飲食停滯;消化不良;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嘔吐瀉痢。治飲食停滯,胸痞腹脹,嘔吐瀉痢,產(chǎn)后瘀血腹痛,小兒腹大堅積。
《藥性論》:化水谷宿食,癥結(jié)積滯,健脾暖胃。
張元素:養(yǎng)胃氣。治亦白荊。
《湯液本草》:療臟腑中風(fēng)氣,調(diào)中下氣,開胃消宿食。主霍亂心膈氣,痰逆,除煩,破癥結(jié)及補虛,去冷氣,除腸胃中塞,不下食。能治小兒腹堅大如盤,胸中滿,胎動不安,或腰痛搶心,下血不止。
神曲的作用
神曲性溫,歸脾胃經(jīng),具有消食化積、健脾和胃的功效。主要用于飲食停滯,消化不良,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嘔吐瀉痢,以及婦人產(chǎn)后淤血腹痛,小兒腹大堅積等病證。
神曲含有酵母菌、淀粉酶、麥角甾醇、揮發(fā)油、脂肪、蛋白質(zhì)及維生素B等成分。故有極好的消食導(dǎo)滯,和胃止嘔,解脹治痢,增加食欲,促進代謝等作用。臨床上可用于治療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急性胃腸炎,阿米巴痢疾,腹脹、腹痛、腹瀉以及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厭食、食積等多種疾病。平日人們嫌它外表“老土”,價格低廉,不屑一顧。其實,只要運用得法,可謂神曲顯“神”,功效卓著,價廉效顯。
導(dǎo)讀:中藥神曲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xì)介紹神曲的功效與作用、神曲圖片、神曲的藥用價值、神曲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神曲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知識,不妨來關(guān)注一下。
神曲簡介陳曲和神曲的區(qū)別神曲圖片神曲的功效與作用神曲的藥用價值神曲的藥用附方神曲的配伍應(yīng)用神曲怎么吃神曲的副作用神曲簡介
神曲,中藥名,為辣蓼、青蒿、杏仁等藥加入面粉或麩皮混和后,經(jīng)發(fā)酵而成的曲劑。本品呈方形或長方形的塊狀,寬約3厘米,厚約1厘米,外表土黃色,粗糙;質(zhì)硬脆易斷,斷面不平,類白色,可見未被粉碎的褐色殘渣及發(fā)酵后的空洞。有陳腐氣,味苦。以陳久、無蟲蛀者佳。
陳曲和神曲的區(qū)別
這個是不同的藥,神曲是一個藥,陳曲一般是陳皮和神曲,是兩個藥物。
神曲圖片
神曲的功效與作用
健脾和胃;消食化積。主飲食停滯;消化不良;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嘔吐瀉痢。治飲食停滯,胸痞腹脹,嘔吐瀉痢,產(chǎn)后瘀血腹痛,小兒腹大堅積。
1、《藥性論》:化水谷宿食,癥結(jié)積滯,健脾暖胃。
2、張元素:養(yǎng)胃氣。治亦白荊。
3、《湯液本草》:療臟腑中風(fēng)氣,調(diào)中下氣,開胃消宿食。主霍亂心膈氣,痰逆,除煩,破癥結(jié)及補虛,去冷氣,除腸胃中塞,不下食。能治小兒腹堅大如盤,胸中滿,胎動不安,或腰痛搶心,下血不止。
4、《綱目》:消食下氣,除痰逆霍亂泄痢脹滿。閃挫腰痛者,煅過淬酒溫服有效,婦人產(chǎn)后欲回乳者,炒研酒服二錢,日二。
5、《本草述》:治傷暑,傷飲食,傷勞倦,瘧氣痞證,水腫脹滿積聚,痰飲咳嗽,嘔吐反胃,霍亂,蓄血,心痛,胃脘痛,脅痛,痹痿眩暈,身重,不能食,黃疸。
6、《本草再新》:消瘰疬疽瘤。
神曲的藥用價值
【藥名】神曲
【別名】六神曲、六曲。
【入藥部分】為辣蓼、青蒿、杏仁等藥加入面粉或麩皮混和后,經(jīng)發(fā)酵而成的曲劑。
【性味歸經(jīng)】入脾、胃、大腸經(jīng)。
【功效主治】健脾消食,理氣化濕,解表。治傷食胸痞,腹痛吐瀉,痢疾,感冒頭痛,小兒傷饑失飽。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或研末入丸、散。
【注意事項】脾陰不足,胃火盛,及孕婦慎服。
神曲的藥用附方
1、治脾胃俱虛,不能消化水谷,胸膈痞悶,腹脅時脹,連年累月,食減嗜臥,口苦無味,虛羸少氣:烏梅(去核焙干)、干姜(炮)各四兩,小麥蘗(炒黃)三兩,神曲(搗末炒)六兩二錢。上件為末,煉蜜和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二十丸,米飲下,日二服,不計時候。(《局方》消食丸)
2、治脾虛不能磨食:神曲四兩,白爪三兩,人參一兩(俱炒),枳實(麩拌炒)五錢,砂仁(炒)四錢。共為末。飴糖為丸,梧子大。每早晚各服三錢,白湯下。(《方脈正宗》)
3、治時暑暴瀉及飲食所傷,胸膈痞悶:神曲(炒)、蒼術(shù)(米泔浸一宿焙干)各等分。為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時,米飲吞下。(《局方》曲術(shù)丸)
4、治暴瀉:神曲(微炒),吳茱萸(綠色者揀凈,泡洗七遍)各一兩。上二味為細(xì)末,以酸米醋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一百丸,空心食前米飲湯下。(《百一選方》孫盈仲斷下丸)
5、治休息痢,日夜不止,腹內(nèi)冷痛:神曲、蕪荑、吳茱萸各等分。熬,生姜自然汁和丸,如梧桐子大。食前粥飲下三十丸,(《普濟方》神曲丸)
6、治產(chǎn)后冷痢,臍下疞痛:神曲三兩(微妙令黃),熟干地黃二兩,白術(shù)一兩半。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日三、四服。(《圣惠方》神曲散)
7、治食積心痛:陳神曲一塊。燒紅,淬酒二大碗服之。(《摘元方》)
8、治產(chǎn)乳運絕,亦治產(chǎn)難:神曲末,水服方寸匕。(《千金方》)
9、治產(chǎn)后瘀血不運,肚腹脹悶,漸成臌脹:陳久神曲一斤。搗碎,微炒磨為末。每早晚各服三錢,食前砂仁湯調(diào)服。亦可治小兒食臌脹。(《本草匯言》)
神曲的配伍應(yīng)用
1、配雞內(nèi)金
雞內(nèi)金消食開胃,健脾消滯,主消肉食;神曲開胃醒脾,化食消積,主消谷食。二藥配伍,化滯開胃,谷肉并消,治食滯內(nèi)停,胃口不開,納呆食少,痰濕阻滯,化生積塊。
2、配萊菔子
萊菔子辛甘平,消食除脹,下氣化痰。二藥功效相近,配伍應(yīng)用,治療腹脹瀉痢,咳嗽痰壅。
3、配茯苓
茯苓甘淡,健脾滲濕,和中化飲;神曲辛甘溫,健脾開胃,發(fā)散解表。二藥相配,化濕和中,既能去濕,又可導(dǎo)滯,治療濕滯中焦,胃氣不和,食少脘悶,嘔惡便溏。
4、配蒼術(shù)
蒼術(shù)辛苦濕,辛散苦燥,溫運中焦,為健脾燥濕佳品。二藥相伍,消食健脾,治療濕阻脾胃,食積內(nèi)停,胸脘滿悶,嘔惡不食,苔膩水瀉之癥。
5、配枳殼
枳殼苦寒,苦降下行,有理氣消脹,開胸寬腸之功。二藥配用,開胃消食,行氣除痞,治療氣滯食積,胸膈不舒,痞滿不食。
6、配半夏
曲半夏曲辛溫,燥濕化痰和胃降逆,消食止嘔;神曲辛甘溫,性能升發(fā),消食導(dǎo)滯。二藥伍用,和胃消食,治療食滯內(nèi)停,胃中嘈雜,脘腹脹滿。
7、配大黃
大黃苦寒,入血分,以瀉血分實熱,活血化瘀;走腸道,下實熱積滯,推陳出新、止瀉寓消。二藥合用,瀉腸胃積滯而止瀉痢,治痢疾初期,濕熱積滯,里急后重,大便不爽,通因通用。
8、配麻黃
麻黃辛苦溫,開宣肺氣,發(fā)汗平喘,二藥配伍,外解風(fēng)寒束表,發(fā)熱無汗,內(nèi)消傷食積滯,治療食積兼感風(fēng)寒之癥。
9、配人參
人參甘苦溫,補元氣,益肺脾。人參補脾胃之虛,神曲導(dǎo)胃腸之滯,一補一消,補而不滯,消而不耗,相須為用,治療脾虛積滯,腹部脹滿,大便溏泄。
神曲怎么吃
1、神曲湯
神曲15克,水煎30分鐘,取汁,一日內(nèi)分2次溫服。能夠消食散積、增進食欲,主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之癥。
2、神曲粥
神曲10克,粳米50克,白糖15克,加水熬煮成粥。每日早晚食用。
3、神曲炒豬肝
神曲10克,豬肝200克,醬油、料酒各6毫升,味精、食鹽各2克,蔥花、姜末各6克,炒制。佐餐食用。
4、神曲茶
炒神曲5克,炒白術(shù)6克,炒枳實3克,將以上原料搗碎后裝入紗布中包好,飲用時將紗布包置于杯中,加適量開水沖泡,加蓋悶15分鐘左右后即可。
神曲的副作用
胃酸過多者用神曲后有泛酸、噯酸傾向,不宜用神曲。能落胎,孕婦宜少食。
以上就是一些神曲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rèn)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神曲丸,這是一種中藥方劑的名字,這種藥是由多種常見的藥物組成,用途也是比較廣泛的,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劑。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別名】磁朱丸(《本草綱目》卷九)。
【處方】神曲120克 磁石60克 光明砂30克
【制法】上三味,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重鎮(zhèn)安神,潛陽明目。治腎陰不足,心陽偏亢,眼目視物昏花,耳鳴耳聾,心悸失眠;亦治癲癇。
【用法用量】每服3丸,日三服。
【備注】方中磁石鎮(zhèn)攝安神為君;光明砂清心安神為臣;重用神曲健脾和胃為佐。三藥相配,能鎮(zhèn)攝浮陽,使心腎相交,精氣得以上輸,心火不致上擾,可使目花耳聾、心悸失眠癥狀改善。
【摘錄】《備急千金要方》卷六
【處方】神曲120克(炒微黃)麥蘗120克(炒微黃)厚樸6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30克 陳橘皮45克(湯浸,去白、瓤,焙)訶黎勒皮45克 干姜30克(炮裂,銼)檳榔30克
【制法】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膈氣,飲食不下,不能消化。
【用法用量】每服不計時候,以生姜湯下20丸。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五十
【處方】神曲90克(搗碎,以醋少許拌炒微黃)肉蓯蓉30克(酒浸一宿,銼去皺皮,炙干)虎脛骨60克(涂酥,炙微黃)海桐皮30克(銼)白僵蠶60克(微炒)芎藭30克 半夏30克(湯洗七遍,去滑)紅藍(lán)花30克
【制法】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止痛散瘀。治傷折內(nèi)損,瘀血不散。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溫酒送下,一日三次。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
通過本文對神曲丸的介紹,我們知道神曲丸還有很多其他的功效,大家要注意選擇適合自己的中藥方劑哦!希望介紹的這些神曲丸的相關(guān)知識可以幫助大家健康養(yǎng)生!
白術(shù)神曲丸對于人體是有很好的補充作用的,往往人們在生病的時候會選擇用白術(shù)神曲丸,因為白術(shù)神曲丸不僅對疾病有著非常好的療效,而且能為人體提供各種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zhì)?,F(xiàn)在就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吧。
【處方】白術(shù)、神曲末、甘草、干姜、枳實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氣微,不能下食,五內(nèi)中冷及微下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漸加至30丸,空腹以溫酒送下。
【注意】忌食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
【摘錄】《普濟方》卷二一三
【處方】白術(shù)(炒)2兩,白芍(酒炒)1兩,神曲(炒)1兩半,山楂2兩,半夏(制)1兩,黃芩(炒)5錢。
【制法】上為末,用青荷葉燒飯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老人奉養(yǎng)太過,飲食傷脾,時常脾泄。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
【摘錄】《赤水玄珠》卷八引東垣方
對于白術(shù)神曲丸的功效和性質(zhì)您現(xiàn)在了解了嗎?在這里也提醒各位朋友,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生病會給生活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因此在平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及時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xí)慣才是。
沉香神曲煎是一種對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療效的中藥方劑,沉香神曲煎主要是由幾種中藥材按照一定比例制作而成的,可以說是不會對人體產(chǎn)生的任何傷害的,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沉香2分,神曲16分,干姜、桂心6分,吳茱萸、椒4分,白術(shù)10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養(yǎng)脾胃,助氣消谷。主脾虛,食少遲化,胸膈痞滿,腹脅膨脹,噫氣吞酸,嘔逆惡心,四肢倦怠,心腹疼痛,飲食減少,大便泄瀉。
【用法用量】方中干姜、吳茱萸用量原缺。
【注意】若稟受怯弱,飲食易傷者,最宜服之。
【摘錄】《雞峰》卷十二
怎么樣,現(xiàn)在了解沉香神曲煎了嗎?是不是覺得它很神奇,祖國醫(yī)學(xué)就是這么神秘而強大,我們平時可以多看一些這方面的知識,說不定哪天就能用上了。
大家想養(yǎng)生的話不妨通過一些中藥方劑來調(diào)節(jié),這樣既可以維持身心的健康,同時,又不會對身體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那么今天就來看一看補脾神曲丸到底有哪些功效吧。
【別名】補脾丸
【處方】神曲1兩(炮微黃),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訶黎勒2兩(煨,用皮),厚樸2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蓽茇1兩,丁香半兩,白豆蔻1兩(去皮),白術(shù)1兩,人參1兩(去蘆頭),蓽澄茄半兩,沉香半兩,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微炒)。
【制法】上為末,酒煮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虛,心腹脹滿,食少無力。
【用法用量】補脾丸(《醫(yī)方類聚》卷十引《神巧萬全方》)。
【摘錄】《圣惠》卷五
以上就是向大家介紹了關(guān)于補脾神曲丸的作用資料,希望對有需要的人有幫助。補脾神曲丸的作用是比較多的,只有多了解的它的人才可以將它的作用發(fā)揮出來,所以說在生活中應(yīng)該要多去認(rèn)識一些疾病和藥材,這樣對自己是挺有幫助的。
由于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大家吃的是越來越好,再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以得病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中醫(yī)中的方劑治療是一種十分溫和的方法,可以在對抗疾病的同時調(diào)理身體機能,滋潤修復(fù),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定志丸。
【別名】開心丸(《醫(yī)心方》卷二十六引《醫(yī)門方》)。
【處方】菖蒲 遠(yuǎn)志(去心)茯苓各15克 人參120克
【制法】上藥四味,搗下篩,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心神虛怯,五臟不足,神思不安,甚則悲憂不樂,或善忘驚悸;或喜笑不休,語言無倫,朝輕暮重,或暮愈朝發(fā)。
【用法用量】每服6~7丸,每日五次。
【摘錄】《外臺秘要》卷十五引道士陳明方
【處方】人參2兩,茯苓2兩,菖蒲2兩,遠(yuǎn)志2兩,防風(fēng)2兩,獨活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定風(fēng)氣。主恍惚健忘,怔忡恐悸,志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5丸,1日2次。
【摘錄】《醫(yī)心方》卷三引《深師方》
【處方】琥珀、茯神、遠(yuǎn)志(姜制,焙)、人參、白附子(炮)、天麻、天門冬、酸棗仁、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皂子大,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小兒驚風(fēng)已退,神志未定。
【用法用量】每服1丸,好心、薄荷湯調(diào)下。
【摘錄】《直指小兒》卷一
【處方】人參(去蘆頭)、白茯苓(去皮)、石菖蒲、遠(yuǎn)志(去心)、龍齒、酸棗仁(微炒)、鐵粉(別研)、麥門冬(去心,焙干)、朱砂(飛過)、乳香(別研)、麝香(別研)、琥珀(別研)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次入朱砂、鐵粉同研勻,絞生地黃汁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別用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怔忡健忘,精神恍惚,睡臥不寧,一切心疾。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臨臥溫熟水送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
【別名】開心丸、遠(yuǎn)志丸
【處方】菖蒲2分,遠(yuǎn)志(去心)2分,茯苓2分,人參3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心強志,令人不忘。主心氣不定,五臟不足,甚者憂愁悲傷不樂,忽忽喜忘,朝愈暮劇,或暮愈朝發(fā),發(fā)則狂眩。能近視,不能遠(yuǎn)視。
【用法用量】開心丸(《醫(yī)心方》卷二十六引《醫(yī)門方》)、遠(yuǎn)志丸(《扁鵲心書·神方》)。
【注意】忌酢物、羊肉、餳。
【各家論述】《醫(yī)方集解》:此手少陰藥也。人參補心氣,菖蒲開心竅,茯苓能交心氣于腎,遠(yuǎn)志能通腎氣手心。心屬離火,火旺則光能及遠(yuǎn)也。
【摘錄】《古今錄驗》引陳明方(見《外臺》卷十五)
【處方】柏子仁、人參、茯苓、遠(yuǎn)志(去心)、茯神、酸棗仁。
【制法】上為末,酒糊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安魂定魄。主落馬墮井,或因打撲,便生心恙者。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生姜湯送下。
【摘錄】《儒門事親》卷十二
【處方】遠(yuǎn)志1兩(去心),天門冬(去心)半兩,茯苓半兩,麥門冬(去心)半兩,茯神半兩,龍骨半兩,巴戟半兩,澤瀉半兩,辰砂1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氣不足。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食后、夜臥以麥門冬湯或開水送下,人參湯送下尤妙。
【摘錄】《普濟方》卷十六引《衛(wèi)生家寶》
【處方】人參1兩,石菖蒲1兩,茯神1兩,遠(yuǎn)志1兩,麥冬5錢,白術(shù)5錢,朱砂1錢,牛黃1錢(研)。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補心神,安魂魄,定志,除痰。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米飲送下。
【摘錄】《醫(yī)級》卷八
【處方】人參1兩5錢,菖蒲1兩,遠(yuǎn)志1兩,茯苓1兩,茯神1兩,朱砂1錢,白術(shù)5錢,麥冬5錢。
【制法】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補心益智,鎮(zhèn)怯安神。主悸。思慮太甚,致心氣不足,忽忽善忘,恐怯不安,夢寐不祥者。
【用法用量】口服。
【摘錄】《醫(yī)碥》卷七
【處方】人參1兩,遠(yuǎn)志肉(制)1兩,蒲黃2兩,茯苓3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妊娠怔忡,心虛而神不安者。
【用法用量】白湯送下。
【摘錄】《葉氏女科》卷二
【處方】遠(yuǎn)志(甘草水浸,去心)2兩,石菖蒲2兩,人參1兩,白茯神(去木)2兩,黃柏(酒炒)2兩,蛤粉(炒)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白濁經(jīng)年不愈,或時夢遺,形體瘦弱。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米湯送下。
【摘錄】《壽世保元》卷五
【處方】遠(yuǎn)志(去心蘆凈,以甘草湯煮)、石菖蒲、白茯苓、人參、山藥。
【制法】上打糊為丸。
【功能主治】心氣不足,脾弱不能攝精,心腎不交,小便白濁。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食遠(yuǎn)白湯送下。
【摘錄】《赤水玄珠》卷十一
【處方】人參1錢半,白茯神1錢半,遠(yuǎn)志1錢半,石菖蒲(炒)1錢半,酸棗仁(炒)1錢半,柏子仁1錢半,琥珀1錢,珍珠1錢,膽星1錢,鐵花粉1錢,朱砂(飛)1字,麝香1字。
【制法】上為末,水煮山藥粉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兒驚久成癇。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燈心煎湯送下;更煮豬心與兒食之,以助藥力。
【摘錄】《幼科發(fā)揮》卷二
從上面的介紹中可以知道定志丸的作用十分的廣泛,所以現(xiàn)在很多的科學(xué)家都在研究如何可以將其應(yīng)用到臨床中,預(yù)防和治療一些疾病。
中醫(yī)的很多東西都神秘莫測,讓人充滿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安志膏作為中藥方劑的一種,也是非常的神奇,不僅治愈療效好,而且應(yīng)用廣泛,那么大家知道安志膏的成分是哪些嗎?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辰砂(研)7錢半,酸棗仁(炒)7錢半,人參7錢半,茯神(去木)7錢半,琥珀7錢半,滴乳香(研)1錢。
【制法】上為末,和勻。
【功能主治】婦人因去血過多,心神不安,言語不常,不得睡臥。
【用法用量】每服1錢,空心濃煎燈心、大棗湯調(diào)下。
【摘錄】《濟陽綱目》卷四十六
【處方】人參1錢,酸棗仁(炒)1錢,辰砂半兩(研細(xì),水飛),乳香(另研)半兩。
【制法】上為末,和勻,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心神恍惚,一時健忘。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以溫酒或大棗湯送下。
【摘錄】《濟陽綱目》卷五十五
上文介紹了安志膏的妙用,可見它的功能有很多,是不可多得的好方劑。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服用前請一定要了解清楚相關(guān)的用藥禁忌哦。
各種疾病的侵襲是現(xiàn)代人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大多是因為生活工作壓力大造成的,也是生活習(xí)慣不規(guī)律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而且也容易導(dǎo)致人體出現(xiàn)提前衰老的跡象。中藥方劑是一個幫您擺脫各類疾病的好方法。下面為大家講一下益志湯的做法。
【別名】益智湯(《證治準(zhǔn)繩·類方》卷六)。
【處方】鹿茸(酥涂炙,去毛)巴戟(去心)熟干地黃(酒浸)枸杞子 蓯蓉(酒浸)牛膝(酒浸)附子(去皮、臍,炮)桂心(不焙)山茱萸 白芍藥 防風(fēng)(去叉)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藥研末為散。
【功能主治】治右腎虛寒,小便頻數(shù),遺精白濁,腰脅引痛,咳嗽短氣,四肢煩疼,耳嗚面黑,骨蒸潮熱,頭暈?zāi)垦U摺?/p>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姜5片,鹽少許,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時服。
【摘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八
文章介紹的益志湯的藥用價值,對我們的生活是有很大幫助的。其實很多的身體疾病都可以通過益志湯等一些中藥方劑來調(diào)理,博大精深的中醫(yī)文化應(yīng)該繼續(xù)發(fā)揚光大傳承下去。
說到養(yǎng)生,很多人會侃侃而談,由此可知,大家對于養(yǎng)生的關(guān)注。那么大家了解中藥方劑嗎?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中藥方劑寧志膏的有關(guān)介紹。
【處方】酸棗仁(微炒.去皮)、人參,各一兩;辰砂(研細(xì)水飛)半兩,乳香(以乳缽坐水盆中研)一分。
【炮制】上四味研和停,煉蜜圓,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治心臟虧虛,神志不守,恐怖驚惕,常多恍惚,易于健忘,睡臥不寧,夢涉危險,一切心疾,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粒,溫酒化下,棗湯亦得,空心臨臥服。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酸棗仁(微炒,去皮)人參各30克 辰砂(研細(xì),水飛)15克 乳香(以乳缽坐水盆中研)7.5克
【制法】上四味,研末和勻,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治心臟虧虛,神志不寧,恐怖驚惕,常多恍飽,易于健忘,睡臥不寧,夜多惡夢。
【用法用量】每服1粒,空腹與臨臥時用溫酒化下,棗湯亦得。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
【別名】寧神膏(《濟陰綱目》卷十二)。
【處方】辰砂 酸棗仁 人參 茯神(去木)琥珀各7.5克 滴乳香3克(別研)
【制法】上為細(xì)末,和勻。
【功能主治】養(yǎng)心安神。治婦人因出血多,心神不安,不得睡臥,語言失常。
【用法用量】每服3克,濃煎燈心、大棗湯調(diào)下。
【摘錄】《百一選方》卷十八
通過上面對寧志膏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中醫(yī)認(rèn)為食療方劑養(yǎng)生是最直接有效的養(yǎng)生方式,對身體沒有什么副作用,大家可以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