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腸五仁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開,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頭,天天發(fā)愁,添病減壽?!鄙鐣l(fā)展,人們越來越接受養(yǎng)生的理念,養(yǎng)生關(guān)系著每一個的生活質(zhì)量。日常生活中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滋腸五仁丸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日常生活中會看到不少人使用中藥方劑治療一些疾病,那么這種做法的療效如何呢?答案毋庸置疑。傳統(tǒng)中醫(yī)中藥已存在幾千年的歷史,足以驗證它的正確性。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種中藥方劑滋腸五仁丸。
【別名】五仁丸(《世醫(yī)得效方》卷六)。
【處方】桃仁30克 杏仁30克(麩炒,去皮、尖)柏子仁15克 松子仁15克 郁李仁3克(麩炒)陳橘皮120克(別為末)
【制法】上先將五仁別研為膏,合陳橘皮末同研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年老體虛,大腸閉滯,傳導(dǎo)艱難者。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時用米飲送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四
滋腸五仁丸是一種可以幫助我們治療疾病的藥物,并且這種藥物沒有多少副作用。只要我們按照醫(yī)生的建議去使用,相信很快就可以幫助我們治好身體上的頑疾的。
擴(kuò)展閱讀
有人想知道五仁潤腸丸究竟有什么作用,其實五仁潤腸丸的作用和功效有很多,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它的主要功效和食用方法等。
【處方】生地120克 桃仁(去皮)火麻仁各30克 郁李仁9克 柏子仁15克 蓯蓉(酒蒸)30克 廣皮120克 熟軍 當(dāng)歸各30克 松子仁9克
【制法】以上除五仁外,共為細(xì)粉,再將五仁串合一處,煉蜜為丸,9克重,蠟皮或蠟紙筒封固。
【功能主治】潤腸通便。治大腸燥熱,便秘腹脹,食少,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每服1丸,開水送下。
【注意】孕婦忌服。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大家現(xiàn)在明白了五仁潤腸丸的作用了吧,不過該藥并不適用于所有病癥,這一點(diǎn)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另外在使用五仁潤腸丸治療疾病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藥物的正確使用,以免給身體帶來不適。
麻仁滋脾丸是屬于中成藥的一種,麻仁滋脾丸主要是用做清熱劑使用。它具有潤腸通便和消食導(dǎo)滯之功效作用。主要用來治療人們的胃腸積熱和腸燥津傷所導(dǎo)致的大便秘結(jié)和胸腹脹滿以及出現(xiàn)飲食無味等的情況。那么麻仁滋脾丸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哪些呢?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祥細(xì)了解下麻仁滋脾丸。
? ? 藥性分析
? ?方中火麻仁潤腸通便;大黃苦寒,瀉熱通便,消食導(dǎo)滯,共為君藥。苦杏仁、郁李仁降氣潤腸通便;當(dāng)歸、白芍滋陰養(yǎng)血,潤腸通便,均為臣藥。厚樸、枳實下氣破結(jié),消積導(dǎo)滯,共為佐藥。蜂蜜為使,甘潤緩下,使瀉而不峻,下不傷正,并調(diào)和諸藥。八藥合用,共奏潤腸通便,消食導(dǎo)滯之功。
? ?主要成分
? ?大黃(制)、火麻仁、枳實(麩炒)、厚樸(姜制)、苦杏仁(炒)、郁李仁、當(dāng)歸、白芍。
? ?適用病癥
? ?用于胃腸積熱,腸燥津傷所致的大便秘結(jié),胸腹脹滿,飲食無味,煩躁不寧,舌紅少津。
? ?性狀
? ?為黑褐色的大蜜丸;氣微香,味苦。
? ?注意事項
? ?1、 服藥期間忌食生冷、辛辣油膩之物。
? ?2、 服藥后癥狀無改善,或癥狀加重,或出現(xiàn)新的癥狀者,應(yīng)立即停藥并到醫(yī)院就診。
? ?3、 小兒及年老體弱者,應(yīng)在醫(yī)師指導(dǎo)下服用。
? ?4、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zhì)者慎用。
? ?5、 本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 ?6、 兒童必須在成人監(jiān)護(hù)下使用。
? ?7、 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 ?8、 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 ?通過上述對于麻仁滋脾丸的功效與作用以及注意事項的祥細(xì)介紹。平時有服用麻仁滋脾丸的人,對于麻仁滋脾丸的功效與作用以及注意事項已有了進(jìn)一步的了解。平時如有出現(xiàn)大便秘結(jié)等情況時,可以按照用量服用。但需要注意的是,體弱者以及老年人一定要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服用。
談到養(yǎng)生,并不光是女性朋友感興趣,很多男性朋友也是有興趣的,尤其是現(xiàn)代人對食品的追求越來越高,不但要吃得健康,還要吃出功效,為此,很多專家不斷的學(xué)習(xí)研究做一些新的方劑出來,其中,滋腎丸對一些疾病的效果就非常好,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具體的介紹。
【處方】川芎30克 當(dāng)歸身(酒浸,烘干)60克 白芍藥(酒炒)60克 人參(去蘆)60克 懷熟地黃60克 甘草(炙)30克 白術(shù)(陳土炒)60克 白茯苓(去皮)60克 黃柏(去粗皮,童便浸,炒)60克 知母(去皮,蜜水拌炒)60克 甘州枸杞(去梗)60克 牛膝(去蘆,酒洗)60克 赤白何首烏(黑豆蒸七次)各120克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平補(bǔ)氣血,滋陰降火。治少年氣血素弱。
【用法用量】每服90丸,空腹時用淡鹽湯送下。
【摘錄】《醫(yī)便》卷一
最后提醒下滋腎丸雖是一個治療疾病的好選擇,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如果可以的放話,選擇日常多注意飲食,因為科學(xué)的生活方式才是擁有健康身體的根本。
五人丸是一種藥物,這種藥物是由多種中藥制成的,不過大多數(shù)都是果仁之類的東西,果仁對人體而言本身就是有一定的好處的,它們合起來之后功效只會更高,并且它還有一定的營養(yǎng)價值,還能吼治療某些疾病,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具體功效,么么五仁丸的功效與作用又是什么呢?
處方: 杏仁(酒浸,去皮、尖,麩炒令黃,取凈,細(xì)研)30克
郁李仁(湯浸,去皮、尖,取凈,細(xì)研)30克
酸棗仁(湯浸,去皮,取凈,細(xì)研)30克
柏子仁(揀凈,細(xì)研)30克 大麻子仁(曬,焙令干,用板子盛油,又用磚一片壓定,輕輕以手磨磚,則麻殼自脫,揀未脫者,再磨取凈,細(xì)研)30克
制法: 上五味,再合研令極細(xì),以水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津液枯竭,大腸秘澀。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腹時用米飲吞下。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三五引《澹寮方》
相信大家看了五仁丸的介紹之后,肯定覺得五仁丸很神奇,五仁丸對很多疾病都是很有好處的,而且由于它是由天然的中藥材制成,對人體沒有任何不利的影響,有需要的人不妨一試哦。
一種中藥制劑,有潤腸通便的作用,長時間服用可能會導(dǎo)致腹瀉和胃腸功能紊亂,是不可以長時間服用的。對于你說的情況,可以采取腹部熱敷,按摩等方法進(jìn)行處理,你要清淡飲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喝水,盡量少吃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
注意事項1.忌食生冷、油膩、辛辣食物。2.年青體壯者便秘時不宜用本藥。3.大便干燥如羊屎,難排出者,在醫(yī)師指導(dǎo)下,可增加藥量,一次服2丸,一日服3次。4.服用本藥出現(xiàn)大便稀溏時應(yīng)立即停服。5.服藥三天后癥狀未改善,或出現(xiàn)其他癥狀時,應(yīng)及時去醫(yī)院就診。
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的養(yǎng)生方法,中藥方劑就是一種,但是如果不了解的話就什么作用都發(fā)揮不了。大麻仁丸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今天就給大家普及一下關(guān)于大麻仁丸的知識吧!
【處方】大麻仁(研如泥)5兩,芎?1兩1分,附子(生,去皮臍)半兩,大黃(銼碎,酥炒)2兩,甜消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腸風(fēng)壅,秘澀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溫酒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九十七
【處方】大麻仁3兩(別研如膏),川大黃2兩(銼,研,微炒),訶黎勒皮2兩,人參1兩(去蘆頭),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積年心腹氣、肺氣、腳氣、冷熱氣、痃癖氣,不能飲食,縱食不消,臟腑不調(diào),大腸秘澀。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生姜湯送下,酒下亦得。如未利。加至30丸。
【摘錄】《圣惠》卷九十八
【處方】大麻仁2兩(別搗如膏),川大黃2兩(銼碎,微炒),檳榔1兩,木香1兩,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
【制法】上為末,入大麻仁膏,研令勻,以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腸胃風(fēng)結(jié),大便常秘。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以溫水送下。
【摘錄】《圣惠》卷七十二
【處方】大麻仁2兩(銼,研如膏),防風(fēng)1兩(去蘆頭),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旋覆花1兩,川大黃3兩(銼碎,微炒),木香1兩,檳榔1兩,川升麻1兩,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制法】上為末。以不蛀皂莢20梃,捶碎,用水4升,揉取汁,慢火熬成膏,入前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臟風(fēng)毒,皮膚結(jié)硬,及遍身瘙癢生瘡,大腸不利。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濟(jì)方》引作“火麻仁丸”。
【摘錄】《圣惠》卷六
【處方】大麻仁2兩(研入),川大黃2兩,郁李仁1兩(湯浸,去皮尖,研),犀角屑1兩,川樸消1兩,枳殼(麩炒微黃,去瓤)1兩,木通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入大麻仁等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時氣胃中壅熱,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溫水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十六
【處方】大麻仁2兩(研入),郁李仁1兩(湯浸,去皮,研入),川大黃2兩(銼碎,微炒),木通1兩(銼),羚羊角屑1兩(銼)。
【制法】上為細(xì)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熱病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溫水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十八
【處方】大麻仁3兩,木香1兩,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牛蒡子2兩,甘草1兩(炙微赤,銼),川大黃3兩(銼碎,微炒)。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發(fā)背及一切癰腫,臟腑澀滯,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暖水送下。以利為度。
【摘錄】《圣惠》卷六十一
【處方】大麻仁(研)半兩,吳茱萸(湯浸,焙炒)半兩,麻黃(去根節(jié))半兩,枳殼(麩炒,去瓤)半兩,白芷半兩,天雄(炮裂,去皮臍)1兩1分,當(dāng)歸(切,焙)1兩1分,茯神(去木)3分,烏頭(炮裂,去皮臍)3分,秦艽(去土)3分,細(xì)辛(去苗葉)3分,白術(shù)3分,蜀椒(去目并閉口,炒出汗)1兩,天門冬(去心,焙)1兩,獨(dú)活(去蘆頭)1兩,防風(fēng)(去叉)1兩,羚羊角(鎊)1兩,桂(去粗皮)1兩,白檳榔(煨)1兩,半熟干地黃(切,焙)3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中風(fēng)諸疾。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溫酒送下,1日3次。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五
【處方】大麻仁2兩,枳實1兩(麩炒微黃),赤芍藥1兩,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虛勞,小便不利、心神煩悶,不欲飲食,四肢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清粥飲送下。
【摘錄】《圣惠》卷二十九
上文介紹了大麻仁丸的食用方法,我們可以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采納后好好利用大麻仁丸來為我們的健康護(hù)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