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正元丹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運動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藥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運動。隨著時間的失衡,養(yǎng)生這個話題走入大眾視野,只有作好了平日的養(yǎng)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如何避開有關(guān)中醫(yī)養(yǎng)生的認識誤區(qū)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加減正元丹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加減正元丹這個方子傳承了數(shù)千年,所以他能夠流傳到至今而且還在中醫(yī)中還能夠被人們廣泛的應用可見其療效是多么的好。今天我們就來探索一下。
【處方】香附1斤(同艾2兩,醋浸2宿,分作4分,1分用鹽水炒,1分酥炙,1分童便浸炒,1分和乳瓦上炒),當歸身(酒洗)5兩,川芎2兩,白芍藥8兩(酒浸,切片,半生半炒),生地6兩(酒洗),阿膠4兩(蛤粉炒成珠,無則鹿角膠代之),枳殼3兩(江西者良,半生半炒),艾2兩(用浸香附醋打糊餅,曬干),青蒿子3兩,山茱萸肉3兩,銀柴胡1兩,五味子3兩,鱉甲(醋炙如法)4兩。
【制法】上為末,米醋煮山藥粉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月經(jīng)不調(diào),無子。
【用法用量】每服4錢,空腹淡醋湯吞下。
【注意】忌白萊菔。如經(jīng)調(diào)后,覺經(jīng)不行,恐有妊娠,即勿服。
【摘錄】《廣筆記》卷二
相信大家看了加減正元丹的介紹之后,肯定覺得加減正元丹很神奇,加減正元丹對很多疾病都是很有好處的,而且由于它是由天然的中藥材制成,對人體沒有任何不利的影響,有需要的人不妨一試哦。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隨著現(xiàn)在人對于健康的關(guān)注,在平時的時候也非常注意補充營養(yǎng)和調(diào)理身體,在如今市場上,中西藥各有各的優(yōu)勢和不足,而中藥方劑由于天然無公害,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下面為大家介紹一種:金鎖正元丹。
【處方】五倍子、茯苓(去皮),各八兩;紫巴戟(去心)十六兩,補骨脂(酒浸.炒)十兩,肉蓯蓉(凈洗.焙干)、葫蘆巴(炒),各一斤;龍骨、朱砂(別研),各三兩。
【炮制】上為細末,入研藥令勻,酒糊為圓,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真氣不足,元臟虛弱,四肢倦怠,百節(jié)酸疼,頭昏眩痛,目暗耳鳴,面色黃黑,鬢發(fā)脫落,頭皮腫癢,精神昏困,手足多冷,心胸痞悶,繞臍切痛,膝脛酸疼,不能久立,或腳弱隱痛,步履艱難,腰背拘急,不能俯仰,腹痛氣刺,兩脅虛脹,水谷不消,大便不調(diào),嘔逆惡心,飲食減少,恍惚多忘,氣促喘乏,夜多異夢,心忪盜汗,小便滑數(shù),遺精白濁,一切元臟虛冷之病,并能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十五圓至二十圓,空心,食前溫酒吞下,或鹽湯亦得。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五倍子 茯苓(去皮)各250克 紫巴戟(去心)500克 補骨脂(酒浸,炒)500克 肉蓯蓉(凈洗,焙干)葫蘆巴(炒)各500克 龍骨 朱砂(別研)各90克
【制法】上藥共為細末,入研藥令勻,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真氣不足,元臟虛弱,四肢倦怠,百節(jié)酸疼,頭昏眩痛,目暗耳鳴,面色黃黑,鬢發(fā)脫落,頭皮腫癢,精神昏困,手足多冷,心胸痞悶,繞臍切痛,膝脛酸疼,不能久立;或腳弱隱痛,步履艱難,腰背拘急,不能俯仰,腹痛氣刺,兩脅虛脹,水谷不消,大便不調(diào),嘔逆惡心,飲食減少,恍惚多忘;氣促喘乏,夜多異夢,心忪盜汗,小便滑數(shù),遺精白濁。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空腹時用溫酒或鹽湯送下。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
【處方】五倍子8兩,茯苓(去皮)8兩,紫巴戟(去心)16兩,補骨脂(酒浸,炒)10兩,肉蓯蓉(凈洗,焙干)1斤,胡蘆巴(炒)1斤,龍骨3兩,朱砂(別研)3兩。
【制法】上為細末,入研藥令勻,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真氣不足,元臟虛弱,四肢倦怠,百節(jié)酸痛,頭昏眩痛,目暗耳鳴,面色黃黑,鬢發(fā)脫落,頭皮腫癢,精神昏困,手足多冷,心胸痞悶,繞臍切痛,膝脛酸疼,不能久立,或腳弱隱痛,步履艱難,腰背拘急,不能俯仰,腹痛氣刺,兩脅虛脹,水谷不消,大便不調(diào),嘔逆惡心,飲食減少,恍惚多言,氣促喘乏,夜多異夢,心忪盜汗,小便滑數(shù),遺精白濁,一切元臟虛冷之病。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空心食前溫酒吞下;或鹽湯亦得。
【各家論述】《濟陰綱目》:肉蓯蓉男得之而助陽,女得之而孕育;巴戟補髓添精;胡蘆巴治虛冷,補骨脂起陽衰;五倍子燥陰濕;茯苓陽中之陰;朱砂鎮(zhèn)心之主,寓降水升火之妙;龍骨固脫。故為天下真氣不足者所服也。
【摘錄】《局方》卷五(續(xù)添諸局經(jīng)驗秘方)
【處方】大附子(炮,去皮臍)1兩,白芷(炒)1兩,川楝子(炒)1兩,干姜(泡洗)1兩,茴香(淘去沙,炒)1兩,青皮(去瓤)1兩,肉桂(去粗皮,不見火)1兩,硫黃2兩,牡蠣粉2兩,石菖蒲2兩,阿魏(面搜作餅子)半兩,木香(炮)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將阿魏餅作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暖養(yǎng)脾胃。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溫酒鹽湯送下。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五
【處方】白僵蠶(炒)半兩,破故紙(炒)半兩,白龍骨半兩,山茱萸(湯浸,去核)半兩,桑螵蛸(炒)半兩,黑附子(炮)半兩,肉蓯蓉(酒浸)半兩,牛膝(酒浸)半兩,菟絲子(酒浸)半兩,韭子2兩(炒)。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澀精補氣,強健駐顏。主男子五勞七傷,沉寒痼冷,四肢厥逆,陰盛身寒,臍腹久痛,臟腑軟弱,困倦少力,飲食遲化。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溫酒送下,1日2次。常服有益,婦人亦可服。
【摘錄】《瑞竹堂方》卷一
通過對這篇文章的閱讀,相信大家對金鎖正元丹的作用與功效已經(jīng)有所了解了,也讓我們?yōu)楣湃肆粝碌呢敻桓械襟@嘆。
正元散是一種對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療效的中藥方劑,正元散主要是由幾種中藥材按照一定比例制作而成的,可以說是不會對人體產(chǎn)生的任何傷害的,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紅豆(炒)、干姜(炮)、陳皮(去白),各三錢;人參、白術(shù)、甘草(炙)、茯苓(去皮),各二兩;肉桂(去粗皮)、川烏(炮.去皮),各半兩;附子(炮.去皮.尖)、山藥(姜汁浸.炒)、川芎、烏藥(去木)、干葛,各一兩;黃蓍(炙)一兩半。
【炮制】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下元氣虛,臍腹脹滿,心脅刺痛,泄利嘔吐自汗,陽氣輕微,手足厥泠,及傷寒陰證,霍亂轉(zhuǎn)筋,久下冷利,少氣羸困,一切虛寒,并宜服之。常服助陽消陰,正元氣,溫脾胃,進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一個,鹽少許,煎七分,食前溫服。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別名】正元湯(《圣濟總錄》卷二十一)、正陽散(《東醫(yī)寶鑒·雜病篇》卷二)。
【處方】麻黃(去節(jié))陳皮(去白,炙)大黃(生)甘草(炙)干姜(炮)茱萸 官桂(去粗皮)芍藥(生)附子(炮,去皮、臍)半夏(湯洗七遍)
【制法】上十味,唯麻黃多于眾藥一倍,余藥減用一半,同搗為末。
【功能主治】治傷寒,頭痛頭昏,周身骨節(jié)疼痛;或傷冷食,心腹脹滿。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3片,大棗1枚,煎至,100毫升,熱服。如出汗須候汗干,可去蓋履。
【摘錄】《博濟方》卷一
【處方】紅豆(炒)千姜(炮)陳皮(去白)各9克 人參 白術(shù) 甘草(炙)茯苓(去皮)各60克 肉桂(去粗皮)川烏(炮,去皮)各15克 附子(去皮、尖,炮)山藥(姜汁浸,炒)川芎 烏藥(去木)干葛各30克 黃耆(炙)45克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補元氣,溫脾胃。治下元氣虛,臍腹脹滿,心脅刺痛,泄利嘔吐,自汗;及傷寒陰證,霍亂轉(zhuǎn)筋,久下冷利,少氣羸困。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棗1個、鹽少許,煎至140毫升,空腹時溫服。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
以上就是向大家介紹了關(guān)于正元散的作用資料,希望對有需要的人有幫助。正元散的作用是比較多的,只有多了解的它的人才可以將它的作用發(fā)揮出來,所以說在生活中應該要多去認識一些疾病和藥材,這樣對自己是挺有幫助的。
我們都知道養(yǎng)正丹對于我們的健康來講是有著極大的幫助的,但是很多人對于養(yǎng)正丹都不是非常的了解,根本不知道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藥物,那么下面我們一起詳細了解下這個問題。
【別名】交泰丹
【處方】水銀、硫黃(研細)、朱砂(研細)、黑錫(去滓.稱.與水銀結(jié)砂),各一兩。
【來源】出寶林真人谷伯陽《傷寒論》中。
【炮制】上用黑盞一只,火上熔黑錫成汁,次下水銀,以柳枝子攪勻,次下朱砂,攪令不見星子,放下少時,方入硫黃末,急攪成汁和勻。如有焰,以醋灑之,候冷取出,研如粉極細,用糯米粉煮糊為圓,如綠豆大。每服二十圓,加至三十粒,鹽湯下。
【功能主治】卻邪輔正,助陽接真。
【用法用量】此藥升降陰陽,既濟心腎,空心食前棗湯送下,神效不可具述。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以上就是向大家介紹了關(guān)于養(yǎng)正丹的作用資料,希望對有需要的人有幫助。養(yǎng)正丹的作用是比較多的,只有多了解的它的人才可以將它的作用發(fā)揮出來,所以說在生活中應該要多去認識一些疾病和藥材,這樣對自己是挺有幫助的。
你知道加減八正散嗎,相信有許多人都有接觸過,因為加減八正散的用途是比較廣泛的。加減八正散里面包含有幾種不同類型的中藥材,對人體的健康十分的有益處,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和劑》八正散加茴香1撮。
【功能主治】妊娠心氣壅,胎氣8個月散墜,手足浮腫,急痛不安,難產(chǎn)。
【用法用量】上每服3錢,水1中盞,煎至7分,熱服。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二二四引《簡易方》
【處方】木通、滑石、瞿麥、車前子、白術(shù)、山梔子、防己、白茯苓各等分,甘草減半。
【功能主治】腰以下腫甚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燈心,水煎,食前服。
【摘錄】《保命歌括》卷二十六
【處方】瞿麥3錢,扁蓄3錢,木通4錢,滑石4錢,豬苓3錢,車前子4錢,澤瀉3錢,通草2錢,淡竹葉3錢,桂心2錢,甘草梢2錢。
【功能主治】下焦瘀熱,涸閉其傳化之氣,以致溺積膀胱,小便不通者。
【用法用量】水煎,溫服。
【摘錄】《醫(yī)學探驪集》卷五
看完了上文對于加減八正散的一些介紹,我們可以感受到中醫(yī)文化是中國五千年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塊艷麗的瑰寶,淵遠流長博大精深,有許多方面值得我們?nèi)ヌ剿鳌?/p>
如果你細心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在我們的平時生活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中藥方劑的身影,可見方劑在我們的生活中的應用還是比較廣泛的。那么大家知道護元丹嗎?如果不知道,就看一下本篇文章吧。
【處方】防風2兩,白鮮皮2兩,麻黃2兩,大楓肉(去油)2兩,當歸2兩,牡丹皮2兩,山藥2兩,菟絲子2兩,牛膝2兩,川續(xù)斷2兩,黃柏2兩,黃耆2兩,澤瀉1兩,白茯苓1兩,黃芩1兩,廣桂枝1兩,乳香1兩,紫荊皮1兩,沒藥1兩,知母1兩,白芷1兩,荊芥1兩。熟地4兩,胡麻4合。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干瘋,白癜風。
【用法用量】先用愈風湯洗浴,切要避風。每服100丸,食后暖酒送下。即睡取汗。隔5日取汗1次,3次即愈。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二十八
通過以上對護元丹的功效與作用以及它有沒有副作用的講解,相信我們現(xiàn)在對它的認識是更深的了。我們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看自己是否能服用護元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