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膝附子酒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百病息。心靜才是養(yǎng)生之本。那些健康而長壽的人,他們在養(yǎng)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我們不僅要知道養(yǎng)生,更要懂得養(yǎng)生。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牛膝附子酒的功效與作用”,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藥酒是我們養(yǎng)生食療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種方法,很多慢性疾病我們都可以用藥酒來治療好,那么你知道牛膝附子酒嗎?如果不清楚的話,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牛膝附子酒——(痹證)
(《圣濟總錄》)
【配方】牛膝、秦艽、天冬各15克,薏苡仁、獨活、細辛(炙)、制附子、巴戟天各10克,五加皮15克,肉桂10克,杜仲15克,石楠葉10克,清酒1公斤。
【制法】將上藥共搗細,用酒浸于瓶中,冬十日,春七日,秋五日,夏三日后,去渣備用。
【主治】手臂麻木不仁,腰膝酸痛,行步腳弱,屈伸攣急,四肢不溫及陽痿,便溏,肌肉酸痛。
【用法】每次服15毫升,漸加至25毫升,每日早、中、晚各1次。
上文介紹了牛膝附子酒這種藥酒的做法,我們知道藥酒的優(yōu)點就在于能夠有效的提取出中藥的精華,飲用方便并且療效更佳,大家可以學一學然后自己泡藥酒哦。
Ys630.com相關知識
附子酒對于許多人來說都是有點陌生的,其實它是一種中藥方劑,對一些特定的疾病有著很好的治療效果,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生附子1枚(不去皮,重1兩),皂角刺21根(1方加黑豆1合)。
【制法】上銼細,分為二處。用好酒二瓶,入上藥,慢火煨,候干至半瓶,卻合作一處,密縛泥頭,經(jīng)二宿。
【功能主治】痛風;婦人血風,身上瘙癢。
【用法用量】每服1盞,溫服,不拘時候,未效又服。
【摘錄】《普濟方》卷三一七
【處方】大附子1枚(重2兩者,亦云2枚)。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溫經(jīng)絡散寒邪。主大風,冷痰癖,脹滿,諸痹。
【用法用量】以酒5升漬之,春5日。每服1合,1日2次。以痹為度。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附子辛烈,人但知為回陽之藥,不知其有寒濕、痿躄、拘攣之用,更漬之以酒,為逐濕開痹要藥,不煩他物佐使也。
【摘錄】《千金》卷八
【別名】二味獨活酒
【處方】附子5兩(炮裂,去皮臍),獨活5兩。
【制法】上銼,以酒5升,漬5-6日。
【功能主治】腳氣,風毒濕痹,筋脈攣急疼痛。
【用法用量】二味獨活酒(《圣濟總錄》卷八十四)。
【摘錄】《圣惠》卷四十五
以上就是本文對于附子酒的一些介紹,不過要注意,雖然附子酒適合各年齡段人群食用,但也不是適合所有人。我們要根據(jù)自身的體質情況決定。
痹證是一類比較常見的病癥的總稱,這類病癥包括有風濕性關節(jié)炎、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那么,這痹證應該如何進行有效的治療呢?治療痹證的藥酒方是什么呢?痹證的臨床表現(xiàn)有哪些?痹證的診斷方法是什么?趕緊來看看吧!
【來源】
《圣濟總錄》。
【配方】
牛膝、秦艽、天冬各15克,薏苡仁、獨活、細辛(炙)、制附子、巴戟天各10克,五加皮15克,肉桂10克,杜仲15克,石楠葉10克,清酒1公斤。
【制法】
將上藥共搗細,用酒浸于瓶中,冬十日,春七日,秋五日,夏三日后,去渣備用。
【主治】
手臂麻木不仁,痹證,腰膝酸痛,行步腳弱,屈伸攣急,四肢不溫及陽痿,便溏,肌肉酸痛。
【用法】
每次服15毫升,漸加至25毫升,每日早、中、晚各1次。
痹證的臨床表現(xiàn)
關節(jié)疼痛、屈伸不利是共同癥狀。
1.行痹
風邪偏盛,肢體關節(jié)疼痛游走不定,痛無定處,關節(jié)屈伸不利,或見惡風發(fā)熱,苔薄白,脈浮。
2.痛痹
寒邪偏盛,肢體關節(jié)疼痛較劇,痛有定處,遇寒痛增,得熱則減,關節(jié)不可屈伸,局部皮色不紅,觸之不熱,苔薄白,脈弦緊。
3.著痹
濕邪偏盛,肢體關節(jié)疼痛重著不移,酸痛或有腫脹,肌膚麻木不仁,陰雨寒冷可促使發(fā)作,苔白膩,脈濡緩。
4.熱痹
熱邪壅滯經(jīng)絡關節(jié),發(fā)為熱痹,癥見關節(jié)疼痛,局部灼熱紅腫,痛不可觸,關節(jié)活動不利,可累及一個或多個關節(jié),伴發(fā)熱惡風,口渴煩悶,苔黃燥,脈滑數(shù)。
診斷
1.臨床以肢體、關節(jié)疼痛、酸楚、麻木、重著、活動障礙為主要癥狀表現(xiàn)。
2.一般發(fā)病比較緩慢,部分開始可有發(fā)熱、汗出、口渴、咽痛、全身不適等癥狀,繼之而出現(xiàn)關節(jié)癥狀。
3.往往呈漸進性或不規(guī)則的發(fā)作性。
4.實驗室檢查,可見血沉、抗O增高,類風濕因子試驗陽性等。
結語: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相信絕大多數(shù)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治療痹證的藥酒配方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全新的了解和全面的認識了吧!這個藥酒真的是非常不錯的治療痹證的一種手段。感興趣的可以試試哦!
養(yǎng)生方法中最為簡單但是收效最好的應該是飲食的療法,我們不但可以吃出健康和養(yǎng)生來,也可以喝出健康來,很多人喜歡選擇喝藥酒來養(yǎng)生,那么牛膝木瓜酒有什么好處呢?一起來看一下。
牛膝木瓜酒——(手術后腸粘連)
手術后腸粘連引起的癥狀較多,病情較急,中醫(yī)學認為腸粘連多因術后創(chuàng)傷,正氣不足,肝脾不和,氣滯血凝而成。治宜疏肝暢脾,行氣活血。俾肝脾得理,氣血運行,瘀滯得化,疼痛緩解。
(《新中醫(yī)》)
【配方】牛膝、木瓜各50克,白酒500克。
【制法】將上藥浸于酒中,7天后即可飲用。
【主治】手術后腸粘連。
【用法】每晚臨睡前服1次,視個人酒量而定,以能夠耐受為度。
說明:牛膝、木瓜的用量可供連續(xù)浸3次酒,即前后共泡白酒1500克。
以上就是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關于牛膝木瓜酒這種藥酒的用法和制作等,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由于牛膝木瓜酒完全是由中藥材泡制而成,所以對人體無任何的副作用,大家可以放心飲用。
不知道大家是否聽說過藥酒?藥酒在我國已經(jīng)有了幾千年的傳承歷史,是我國的傳統(tǒng)酒文化的精華部分。牛膝蠶沙酒就是藥酒的其中一種,那么它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牛膝蠶沙酒——(半身不遂)
(《普濟方》)
【配方】牛膝 70克,牛蒡子(微炒)36克,防風30克,牛蒡根40克,萆30克,大麻子、晚蠶沙各40克,枸杞子、羌活、海桐皮各30克,秦艽20克,黑豆(炒熟)、蒼耳子、制附子各30克,五加皮、茄子根各60克,虎脛骨(涂酥炙微黃)30克,好酒2.5公斤。
【制法】將上藥共搗細,以紗袋盛,置于壇內,用酒浸之,密封口,7天后即可取用。
【主治】半身不遂,腰膝疼痛,四肢麻木,血氣凝滯,少腹冷痛。
【用法】每次空心溫飲1-2杯,每日午、晚各服1次,隨飲隨添新酒,味淡即換藥。
說明:勿食豬、雞、毒魚、黏滑物。
以上就是本文對于牛膝蠶沙酒的一些介紹,雖然牛膝蠶沙酒是一種對很多疾病都有調理緩解的效果,但是也并不是適合每一個人用的,還是要根據(jù)自身的體質狀況決定,希望大家注意。
由于一些中藥經(jīng)酒浸泡后其中的有效成分更容易滲出,可提高治療疾病的效果。因此藥酒成為很多養(yǎng)生人士的選擇。那么你聽說過牛膝肉桂酒這種藥酒嗎?
牛膝肉桂酒——(陽萎)
(《圣濟總錄》)
【配方】牛膝、秦艽、川芎、防風、肉桂、獨活、丹參、云苓各30克,杜仲、制附子、石斛、干姜、麥冬、地骨皮各25克,五加皮40克,薏苡15克,大麻仁10克,清酒1.5公斤。
【制法】將上藥共搗細,用酒浸于瓷瓶中,春夏3日,秋冬7日后開取,去渣備用。
【主治】腰膝酸痛,陽萎滑泄,大便溏,腿腳虛腫,關節(jié)疼痛,四肢不溫,腹部冷痛。
【用法】每次服15毫升,空心溫服,每日3次。
以上就是本文對牛膝肉桂酒的一些簡單介紹,可以看出雖然藥酒可以起到營養(yǎng)保健的作用,可是在生活當中身體健康的人是不需要喝藥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