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祛黃褐斑的方法
老人養(yǎng)生按摩穴位。
“人逢古稀喜相聚,滿座白發(fā)盡笑語。身處盛世盼歲長,往事茫茫如煙雨。勤于紙上尋歡樂,珍惜今天保身體。多在人間看春光,又是桃紅滿地綠?!睆墓胖两?,關于養(yǎng)生有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或名言,要作生活的主人,我們必須注意養(yǎng)生。正確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穴位按摩祛黃褐斑的方法”,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我們的臉上會出現(xiàn)越來越多的黃褐斑,并且這些黃褐斑并不會隨著時間而變淡,于是怎么消除黃褐斑就成為了很多人的問題,穴位按摩祛黃褐斑是現(xiàn)在比較受歡迎的一種方法,它主要是通過穴位按摩讓人們臉上的黃褐斑消失,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穴位按摩祛黃褐斑的方法。
色斑產(chǎn)生的原因很多,比如日光照射、疾病、藥物、化妝品、情緒因素等等。中醫(yī)學認為,大多數(shù)黃褐斑產(chǎn)生的原因都是肝郁氣滯,即由不良情緒等引發(fā),很多長斑者還伴有某些婦科疾病,如卵巢囊腫、子宮肌瘤、乳腺增生、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所以女性長黃褐斑時一定要警惕身體的疾病。
長斑的地方常常是因為血液循環(huán)不好,按摩能夠疏通經(jīng)絡、行氣活血。中醫(yī)認為,平時堅持按摩一些穴位,對美白皮膚很有好處,而且能幫助治療面部色斑。這些穴位分別是:關元、陰陵泉、地機、三陰交、氣海、膻中、腎俞、脾俞穴和足三里。這幾個穴位的位置分別是:
三陰交:小腿內(nèi)側,當足內(nèi)踝尖上10厘米,脛骨內(nèi)側緣后方。
足三里:外膝眼下10厘米,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
脾俞: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兩指寬處。
陰陵泉:位于小腿內(nèi)側,膝下脛骨內(nèi)側凹陷中,與陽陵泉相對,或當脛骨內(nèi)側髁后下方凹陷處。
地機:位于陰陵泉穴下10厘米。
氣海:第3腰椎棘突下,旁開5厘米。
關元: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0厘米。
腎俞: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5厘米處。
膻中:胸前第四肋間隙與前正中線之交點取穴。
中醫(yī)穴位按摩去除黃褐斑
中醫(yī)認為,平時堅持按摩一些穴位,對美白皮膚很有好處,而且能幫助治療面部色斑。這些穴位分別是,關元、陰陵泉、地機、三陰交、氣海、膻中、腎俞、脾俞穴和足三里。
對于有黃褐斑的朋友來說,還需要按摩黃褐斑。中醫(yī)上有“阿是穴”的說法,就是哪里有病哪里就有穴位,對于色斑也是如此。長斑的地方常常是因為血液循環(huán)不好,按摩能夠疏通經(jīng)絡、行氣活血,從而淡化色斑。如果配合針灸,祛斑效果會更好。
要注意的是,色斑產(chǎn)生的原因很多,比如日光照射、疾病、藥物、化妝品、情緒因素等等。醫(yī)學認為,大多數(shù)黃褐斑產(chǎn)生的原因都是肝郁氣滯,即由不良情緒等引發(fā),很多長斑者還伴有某些婦科疾病,如卵巢囊腫、子宮肌瘤、乳腺增生、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所以特別是女性長黃褐斑時要警惕身體的疾病。
消除黃褐斑的方法有很多,穴位按摩祛黃褐斑只是其中的一種,如果你臉上也有黃褐斑的話,那么你就可以嘗試一下這種方法,當然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學習一下穴位按摩的手法,如果手法不正確的話,那么對我們來說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yS630.Com相關推薦
陜西省中醫(yī)院皮膚科主任韓世榮指出,堅持按摩一些穴位能幫助治療這些面部色斑,如三陰交、陰陵泉、地機、膻中、關元、氣海、腎俞、足三里和脾俞9個穴位。
此外,還需要按摩長斑的地方。據(jù)韓世榮介紹,這就是中醫(yī)所說的阿是穴,也就是哪里有病哪里就有穴位,對于色斑也是這樣。產(chǎn)生色斑的地方往往血液循環(huán)不好,按摩就可以疏通經(jīng)絡、行氣活血,從而淡化色斑。如果配合針灸效果會更好。
韓世榮還提醒大家:產(chǎn)生色斑的原因很多,比如日光照射、疾病、藥物、化妝品、情緒因素等等。中醫(yī)認為,大多數(shù)面部色斑產(chǎn)生的原因都是肝郁氣滯,即由不良情緒等引發(fā),很多長色斑者還伴有一些婦科疾病,如卵巢囊腫、子宮肌瘤、乳腺增生、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所以特別是女性長色斑時要警惕身體的疾病。
同時,韓世榮介紹了上述9個穴位的取穴方法。
三陰交:在小腿內(nèi)側,足內(nèi)踝尖上10厘米,脛骨內(nèi)側緣后方。
陰陵泉:位于小腿內(nèi)側,膝下脛骨內(nèi)側凹陷處。
地機:位于陰陵泉穴下10厘米。
膻中:胸前第四肋間隙與前正中線之交點。
關元:下腹部正中線上,臍中下10厘米。
氣海:第3腰椎棘突下,旁開5厘米。
腎俞: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5厘米處。
足三里:外膝眼下10厘米,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
脾俞: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兩指寬處。
黃褐斑是一種令很多中青年婦女煩惱的皮膚病,斑點大小不等、形狀不一,顏色多為淡褐色、黃褐色,也有咖啡色或淡黑色。分布的范圍比較廣,一般對稱地分布在眼周圍附近、額部、顴頰部、鼻旁和口唇周圍,邊界清楚,表面皮膚光滑,不痛不癢,沒有皮屑。那么,中醫(yī)中有沒有什么偏方可以有效治療黃褐斑呢?下面咱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吃奶糊祛除黃褐斑
原料:核桃仁30克,牛乳300克,豆?jié){200克,黑芝麻20克,白糖適量。
制作:先將核桃仁、黑芝麻放小磨中磨碎,然后與牛乳、豆?jié){調(diào)勻,放入鍋中煮沸,再加白糖調(diào)味即可;也可在煮沸時,打入生雞蛋,邊攪邊煮。每日早晚各吃1小碗??山?jīng)常食用。
功效:潤膚悅顏。適用于皮膚黃褐斑及皺紋皮膚。
吃薏苡粥祛除黃褐斑
原料:豬腎1對,山藥100克,粳米200克,薏苡仁50克加水適量。
制作:豬腎去筋膜、臊腺,切碎,洗凈,與去皮切碎的山藥、粳米、薏苡仁、水一起,用小火煮成粥,加調(diào)料調(diào)味即可。分頓吃。
功效:具有補腎益膚功效。適用于色斑、黑斑皮膚。
喝山楂飲祛除黃褐斑
原料:山楂、橘皮各適量。
制作:山楂、橘皮加水共煮,待涼,用紗布濾渣取汁加蜂蜜調(diào)用。可經(jīng)常飲用。
功效:清除黑斑。適用于面部黑斑、雀斑。
喝美膚汁祛除黃褐斑
原料:雪梨100克,甘蔗200克,葡萄300克,蜂蜜100克。
制作:將雪梨、甘蔗、葡萄洗凈攪汁去渣,與蜂蜜混合裝瓶備用。早晚各吃10毫升,用開水兌。
功效:清肺熱,滋五腑六臟。適用于面部灰暗、黑斑、雀斑。
喝消斑飲祛除黃褐斑
原料:黃豆、綠豆、赤豆各100克,白糖適量。
制作:將黃豆、綠豆、赤豆洗凈浸泡至脹后混合搗汁,加入適量清水煮沸,用白糖調(diào)味飲服。1日飲3次。
功效:滋五腑潤六臟。適用于面部灰暗、黃褐斑、雀斑。
吃羊奶羹祛除黃褐斑
原料:羊奶250毫升,雞蛋2個,冰糖50克,清水適量。
制作:清水將冰糖煮溶,倒入羊奶煮沸,打入雞蛋,攪拌均勻煮沸,即可食用??沙F谑秤?。
功效:補中氣,益六臟,滋潤肌膚。適用于面部黑瘦灰暗、黃褐斑、雀斑。
吃三仁粥祛除黃褐斑
原料:(三仁美容粥)桃仁、甜杏仁、白果仁各10克,雞蛋1個,冰糖10克,粳米50克。
制作:將桃仁等3味研成細末;粳米淘洗干凈,放沙鍋內(nèi),加桃仁等3味中藥細末和適量水,旺火煮沸,打入雞蛋,改用文火煨粥;粥成時,加入白糖調(diào)勻。每日1劑,早餐食用。20劑為1個療程,間隔5日后可接著用下1個療程。
功效: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護膚美膚功效。
老年人常服此粥能減少色素斑,延緩皮膚衰老。
黃褐斑是幾乎每個女性朋友都會有的肌膚疾病。對于治療黃褐斑,中醫(yī)祛黃褐斑的方子比較有效。那么到底如何護理黃褐斑才能讓肌膚重現(xiàn)光澤呢?治療黃褐斑吃什么食物能治標又治本呢?
中醫(yī)祛黃褐斑的方子
1、五白消斑膏:
組成:白芨、白附子、白芷各6克、白蘞、白丁香各4、5克、密佗僧3克。
做法:上藥共研細末,每次用少許藥末放進雞蛋清調(diào)成稀膏,晚睡前選用溫水浴面,然后將此膏涂于斑處,晨起洗凈。
主治:面部色斑。
2、紫草熏洗方:
組成:紫草30克茜草10克白芷10克赤芍15克蘇木15克紅花15克厚樸15克、絲瓜絡15克木通15克,水2000~2500毫升,
做法:煮沸15~20分鐘,外洗濕敷。
主治:肝斑、中毒性黑皮病及面部繼發(fā)性色素冷靜。
3、退斑湯:
組成:生地、熟地、當回各12克柴胡、香附、茯苓、川芎、白僵蠶、白朮、白芷各9克白蘚皮15克白附子、甘草各6克。
做法:水煎服,日1劑,每次療程3-6個月。
主治:氣血不足、肝郁氣滯、臉膚輕易?癢黑黯者。
4、化斑通絡湯:
組成:丹皮12克赤芍15克川芎12克柴胡6克桃紅、白僵蠶、白芷各12克、白蒺藜15克、郁金12克。
做法:水煎服,日一劑,一個療程3個月。
主治:陰虛火旺,肝腎不足,大便不通或不暢,輕易口臭,臉膚暗黑輕易潮紅者。
如何護理黃褐斑
一、不要長時間在陽光下曝曬。女性外出時應戴遮陽帽或打傘。
二、如果懷疑黃褐斑是某些藥物及化妝品引起的,應該停用此產(chǎn)品,并且觀察黃褐斑是否有加重。好是能夠找到導致黃褐斑的具體成分。以后可避免使用含有此成分的藥物及化妝品。
三、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如芹菜、菠菜、黃花菜、黑木耳、藕、蘋果、梨、西瓜等。
四、少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和調(diào)味品:咖啡。姜、蔥蒜、桂皮、辣椒、花椒等。
五、日常的生活中,不要有太大的壓力,及時調(diào)理心態(tài)對緩解更年期和降低黃褐斑出現(xiàn)都有很大的好處。
很多女性朋友被黃褐斑所困擾。黃褐斑是發(fā)生在面部的黃褐色或灰黑色斑片,無痛無癢,起病緩慢,常見于女性患者的前額、眉頰、唇周、鼻背等顏面部。黃褐斑屬中醫(yī)肝斑之范疇,與女性妊娠、內(nèi)分泌功能紊亂、生殖系統(tǒng)疾患、長期服用避孕藥、使用化妝品、紫外線照射等因素密切相關。近些年來,由于生活節(jié)奏加快和生活環(huán)境改變,黃褐斑患者日見增多,筆者分別采用活血化瘀、疏肝理氣、補腎疏肝法辨證治療,取得了滿意的療效。
活血化瘀法
患者劉某,女性,40歲,2006年8月16日初診,3年前顏面頰部開始出現(xiàn)黃褐色斑點,后逐漸擴大成片。其間伴有斷斷續(xù)續(xù)的胸脅脹痛,腰膝酸軟,此次因苦于腰痛及月經(jīng)不調(diào)而求診??淘\:滿臉褐斑,以唇周左右兩側為著,兩目暗黑,舌邊瘀點,脈象遲澀。辨為氣機不展、瘀血阻絡。方用血府逐瘀湯加味,活血化瘀,理經(jīng)消斑。內(nèi)服處方:桃仁12克,紅花12克,當歸10克,生地18克,川芎6克,赤芍10克,牛膝12克,桔梗6克,柴胡10克,枳殼6克,炙草6克,蔥白三節(jié)(節(jié)長寸許),水煎服,每日一劑,連服7日為一個療程,月經(jīng)期間停服。
外涂方:取鮮土貝母鱗莖200克,鮮何首烏塊根200克,將上藥洗凈,放入木桶或竹桶中,將250毫升水徐徐加入,用木棒杵爛為泥,然后過濾取汁,置冰箱內(nèi)低溫貯存,每晚臨睡前搖勻,用毛筆蘸涂色斑處,至第二天晨起時洗去。二月后面部灰黑色斑片及滿臉散在點滴狀褐斑消失70%以上。原方繼續(xù)堅持治療一個月,皮損全部消退,顏面膚色正常。
按:瘀積體內(nèi)日久,影響氣機伸展,出現(xiàn)上述諸癥,故用活血化瘀之法,方用四逆散和血疏肝,桔梗載藥上行,枳殼寬胸,牛膝通利血脈、引血下行,加入蔥白取其通竅作用。鮮土貝母塊莖中含有大量的麥芽糖,具有散結毒、消癰腫之功效。鮮何首烏具有解毒、消癰、養(yǎng)血的功效,塊根中含有大量的卵磷脂,卵磷脂為構成神經(jīng)組織的主要成分,同時為紅細胞及其他細胞膜的主要原料,并能促進紅細胞的新生及發(fā)育。患者內(nèi)服外涂治療三個月,便使皮科頑疾告愈。
疏肝理氣法
患者李某,女,46歲,2006年9月16日初診,一年前因工作失意,在家閑坐,逐漸出現(xiàn)神疲乏力、食欲減退、失眠煩躁,面部逐漸出現(xiàn)灰黑色斑片,尤以鼻背兩側左右眼眶下為著?;颊咦允?,近四個月來每次月經(jīng)均提前8天以上,并伴有經(jīng)前明顯的乳房脹痛及腹痛??淘\:左右眼眶下錢幣狀對稱性灰黑色斑片,滿臉散在點滴狀褐斑,以唇周左右兩側為著,目窠微腫微青,六脈虛弦。
辨為肝郁血虛、脾失健運。治以疏肝健脾和營,方用丹梔逍遙散加味,內(nèi)服處方:熟地30克,柴胡12克,當歸9克,白芍9克,茯苓9克,白術9克,甘草6克,薄荷6克,生姜6克,丹皮9克,山梔9克。每日一劑,水煎分二次服,服五天,停一天,連服二月。外涂方仍用前方。二月后面部灰黑色斑片及滿臉散在點滴狀褐斑消失30%以上。原方內(nèi)服外敷三個月,皮損全部消退。
按:該患者肝郁日久,化火生熱,煎灼營血,故出現(xiàn)上述諸癥,此時用逍遙散已顯力薄勢單,故選用丹梔逍遙散合黑逍遙散,既解肝郁血虛,又瀉三焦之火,服用近半年,配合外涂方,使患者告愈。
補腎疏肝法
患者王某,女,46歲,2005年7月7日初診,五年前顏面部出現(xiàn)黃褐色斑點,后逐漸擴展成片??诜牥呶魉幘S生素C、維生素E,并外用3%氫醌霜后,有一定效果,但日曬后色斑更加明顯。四診所見:眩暈少寐,怠倦無力,伴腰膝酸軟,身體羸瘦。舌紅少苔,脈弦細。辨為肝腎陰虛,腎水不能上潤肌膚。
治以滋陰補腎疏肝,方用滋水清肝飲,處方:熟地24克,山藥18克,山茱萸18克,茯苓9克,丹皮9克,澤瀉9克,佛手9克,山梔9克,龜板12克,知母9克,共10劑,每日一劑,水煎分二次服。外涂方如前不變。二診時腰膝酸軟大減,黃褐斑消失50%以上。前方略加變通內(nèi)服、外涂二月有余,顏面膚色正常,隨訪一年未見復發(fā)。
按:中醫(yī)認為黑色素乃腎虛所致,肝腎陰虛,肝失疏泄,腎水不能上潤肌膚,而生黑斑。我們用滋陰補腎之法治其根本,佐疏肝之品,共奏補腎疏肝之功。氣血和,經(jīng)絡通,則患者肌膚能榮,色斑能除。
難看的黃褐斑讓很多的女性苦惱和困擾不已,有些人嘗試使用比較多的一些祛斑產(chǎn)品,都達不到有效的祛斑作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采取一些艾灸治療方法,而且利用艾灸找對穴位,能夠幫助我們從內(nèi)而外排除身體的一些毒素,讓經(jīng)絡通暢,這樣對于改善黃褐斑就有很好的效果了。
1、從大椎穴開始
最好先用一次性點刺針,在大椎穴點刺3-5下,然后放血3-5毫升后,在此艾灸15-20分鐘,用單眼艾灸盒即可。還可以艾灸神門和涌泉穴,把睡眠調(diào)整好了,你就會精神煥發(fā),神采奕奕。關元穴用三眼艾灸盒或四眼艾灸盒艾灸,時間在30分鐘左右。輔助穴位可以取腎俞、命門、 也是用三眼艾灸盒或四眼艾灸盒,時間在20-30分鐘。艾灸取穴以中脘,神闕,天樞和足三里為主,這些穴位多以調(diào)整消化和吸收為主。用一個三眼艾灸盒和四眼艾灸盒即可涵蓋這些穴位,可以艾灸30分鐘。剩下就是在局部施灸10分鐘左右。
2、轉手關節(jié)和腳關節(jié)
每天轉300下能調(diào)動全身十二條經(jīng)的原穴。原穴本來就是各條經(jīng)絡相通的接口。這一轉,堵塞不/通的經(jīng)絡瞬間接通,有許多人表里經(jīng),子母經(jīng)交接不暢,如肝膽為表里,膽經(jīng)是肝經(jīng)排濁氣的出口,若交接不暢,濁氣就會堵在肝經(jīng)里,肝必會受到損害。肝/經(jīng)屬木,心經(jīng)屬火,木為火之母,二者為母子關系。若兩經(jīng)交接受阻,必然會形成木不生火的情況,也就是所謂心臟供血不足。
3、取穴頭面部按摩
蘸少許按摩油或甘油等潤滑劑在頭面部百會、四神聰、太陽、睛明、攢竹、魚腰、絲竹空、瞳子、承泣、迎香、顴穴位采用瀉法進行按摩。以點、按、揉手法為主。每次30min,都做到面部泛紅,使患者自覺面部微熱感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