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脾虛七款藥膳 讓你做好“脾”氣美人
脾養(yǎng)生。
終生保健,終生康健;終生養(yǎng)生,終生康寧。自有人類文明以來,長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標,很多人身體不好,和他們不注重養(yǎng)生有關(guān)系。如何避免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的誤區(qū)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女人脾虛七款藥膳 讓你做好“脾”氣美人”,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你知道女人脾虛有什么癥狀嗎?臉色暗黃、身體較胖,白帶多等等。是什么原因?qū)е缕⑻摰哪?千萬不要錯過。
7款藥膳治脾虛 做回好“脾”氣美人
脾有運化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和輸布水液以及統(tǒng)攝血液等作用。脾虛則運化失常,并可出現(xiàn)營養(yǎng)障礙,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濕釀痰,或發(fā)生失血等癥。多因飲食失調(diào)。勞逸失度,或久病體虛所引起,治療上主要分以下四類辯證治療,下面具體來看看吧。
1、脾氣虛:
【臨床表現(xiàn)】
主癥:食少納呆,食后脘腹脹滿,大便稀溏。
副癥:面色萎黃,肢體倦怠,少氣懶言,神疲乏力,肌肉消瘦或四肢浮腫。
舌脈:舌淡嫩或有齒痕、苔白、脈緩弱。
【藥膳】參苓粥
組成:人參(或黨參),白茯苓,生姜,粳米。
方法:先將人參(或黨參)、生姜切為薄片,把茯苓搗碎,浸泡半小時,煎取藥汁,后再煎取汁,將一、二煎藥汁合并,分早晚兩次同粳米煮粥服食。
功效:益氣補虛,健脾養(yǎng)胃。適用于氣虛體弱,脾胃不足,倦怠無力,面色蒼白,飲食減少,食欲不振,反胃嘔吐,大便稀薄等癥。
【藥茶】扶中茶
組成:白術(shù)(炒),生山藥,龍眼肉。
方法:將上藥共同煎煮,煮至山藥爛為度,取汁,代茶不拘時溫飲,并同時食用山藥、龍眼肉。每2日1劑或每日1劑。
功效:補益心脾,益氣止瀉。主治久瀉久痢而致脾虛氣弱,氣血俱虛,身體贏瘦,不思飲食,少氣無力,心悸等。
2、脾陽虛:
【臨床表現(xiàn)】
主癥:腰膝冷痛,經(jīng)久泄瀉,面浮肢腫。
副癥:面色恍白,形寒肢冷,下腹冷痛,或五更泄瀉,下利清谷,或小便下利,或腹脹如鼓。
舌脈:舌質(zhì)淡胖,苔白滑,脈沉細遲弱,或脈微細。
【藥膳】附片狗肉湯
組成:附片,狗肉,鹽適量。
方法:將附片放入上灌中先煎2小時,然后加進狗肉,煮熟放鹽食
功效:回陽補火,溫中止痛,散寒燥濕之功,煮時用開水,嚴禁冷水,否則會中毒。睡前服,服后不能吹著冷風和接觸冷水。
【藥茶】健脾利水茶
組成:豬苓,澤瀉,黨參,白術(shù),木瓜,木香,檳榔,紫蘇,陳皮,茯苓,肉桂。
方法:按原方比例劑量,研成粗末。每日用50~70克,置保溫瓶中,以沸水適量沖泡,蓋悶20~30分鐘,頻頻代茶飲用。
功效:健脾溫陽利水,寬中理氣行水。主治慢性腎炎,脾虛氣滯水腫、腹腫脹滿、小便不利、消化不良、全身重著、神疲、面色光白、腰痛乏力、食納不佳、大便溏薄、苔白滑或白膩、脈沉緩。
脾虛肺寒者少吃養(yǎng)陰水果
因脾虛濕重而腹瀉的人和肺寒咳嗽且痰粘的人應(yīng)該少吃養(yǎng)陰留濕的水果,否則會導(dǎo)致癥狀加劇。比如很多人都知道秋季吃梨可生津、潤燥、清熱、化痰、解酒,用于熱病傷陰或陰虛所致的干咳、口渴、便秘等癥,也可應(yīng)用于內(nèi)熱所致的煩渴、咳喘、痰黃等癥。但是,由于雪梨滋陰,陽虛質(zhì)、痰濕質(zhì)應(yīng)少吃,脾虛以及寒嗽者則應(yīng)該完全忌口,但健脾利濕的苡仁、白扁豆以及化痰的苦杏仁之類此時仍可吃。
秋季潤燥食療方
秋梨冰心飲
做法:將大梨從齊頸處切開,去核心挖空,放入冰糖10克,蓋好,放入小碗內(nèi)隔水蒸一小時,連皮連水吃完。每天兩次,連服三天。
功效:可治療燥咳無痰,便秘尿赤。也適用于感冒咳嗽,急性支氣管炎。
禁忌:陽虛體質(zhì)、痰濕體質(zhì)者少吃。
五汁飲
做法:梨汁、鮮藕汁、馬蹄汁、鮮蘆根汁、麥冬汁分量相同,兌和后可冷飲。每天兩次,連續(xù)服三天。
功效:清熱養(yǎng)陰,助痰阻濕,因此適合發(fā)燒等熱病后,有傷津煩渴者飲用。
禁忌:陽虛質(zhì)、痰濕質(zhì)少吃
菊花羅漢果飲
做法:白菊花9克,羅漢果1個。放杯中用沸水沖泡,每天泡一次,可多次兌水飲用。
功效:清熱、潤肺、明目,適用于干燥綜合征的風熱肺燥、口干咽燥,兩目干色、口渴,尿黃便結(jié)。
禁忌:陽虛質(zhì)、氣虛質(zhì)慎用。
蜂蜜蘿卜汁
做法:白皮大蘿卜一個,洗凈掏空中心,放入蜂蜜100克。放在大碗內(nèi),加水蒸煮,每天喝兩次。
功效:潤肺,止咳,化痰。適合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結(jié)核。
禁忌:陽虛體質(zhì)者不宜冷飲,不宜長時間飲用。
總結(jié):看了本文后,女性朋友們一定趕走脾虛,換來健康與美麗。不再做壞脾氣的老巫婆哦。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秋冬季節(jié)是一年中氣候最干燥的季節(jié)。此時,會引起鼻干、咽干、皮膚干裂、皺紋增多等。對秋冬季節(jié)的干燥,中醫(yī)有不同證型的分類,并根據(jù)這些不同的證型,選擇“吃”掉燥氣的方案。
燥在肺衛(wèi)
主要表現(xiàn)癥狀為發(fā)熱頭痛、微惡風寒、口鼻干燥、咳嗽無痰、咽痛且干。
此時,應(yīng)注重辛散甘潤食療。如可選擇桑杏飲,即取桑葉10克、杏仁5克、沙參5克、梨皮15克、冰糖3克,共煎水代茶飲。
燥傷胃津
主要表現(xiàn)癥狀為口干渴、尿少便秘、干嘔,舌淡紅無苔或有裂紋,脈細。
此時,應(yīng)予以養(yǎng)胃潤燥食療。如雪梨漿:取大甜水梨一個,切為薄片,涼開水內(nèi)浸半日,時時頻飲。五汁飲方:取梨汁、荸薺汁、鮮葦根汁、麥冬汁、藕汁,臨時斟酌用量,和勻涼服。芝麻粥:取芝麻仁6克、白米30克,砂糖或白蜜為佐。先將芝麻炒出香味,另煮米成粥,將熟時加入芝麻、砂糖或白蜜即可。
燥傷肝腎
主要表現(xiàn)癥狀為皮膚干燥無光澤、盜汗、五心燥熱或低燒、干咳、痰中帶血等,舌無苔、色淡、脈細弱等。
此時應(yīng)予以滋陰養(yǎng)血方食療。如麻仁粥:取麻仁20克、白米80克,煮粥食用。天門冬粥:取天門冬30克、白米50克,煮粥食用。阿膠粥:取阿膠30克,搗碎,炒后研末,再取糯米煮粥后,與阿膠末攪勻食用。
需要提醒的是,以上食療方應(yīng)該對癥而“吃”,最好在中醫(yī)師的指導(dǎo)下食用。
1、八寶祛斑粥
生薏苡仁10克、芡實10克、蓮子15克、生山藥30克、白扁豆10克、赤小豆15克、大棗10枚、粳米200克,將以上藥除粳米外,加水適量,煎煮40分鐘,再放粳米同煮、煮粥至熟后,加適量冰糖調(diào)味,早晚各吃一小碗,久服效果甚佳。
2、地黃蒸鴨
生地黃100克、懷山藥200克、枸杞子30克、白鴨1只(約500克),蔥、姜、胡椒粉、黃酒、清湯、鹽、味精等調(diào)味品適量,制做時先將鴨收拾干凈,去凈全身骨頭,用鹽、胡椒粉、黃酒涂抹在鴨體內(nèi)外,加入蔥、姜腌1小時左右。
生地黃、山藥去皮切片,與枸杞子一同裝入紗布袋,墊在碗底,把腌好的鴨肉切成1厘米見方的丁放入。加入清湯,上籠蒸約2小時,至肉熟,去除藥袋,即可食用。
3、厚樸煨肘
豬肘700克、厚樸15克、香附10克、枳殼10克、當歸10克、川芎5克。制作時將諸藥壓醉,裝入紗布袋,與豬肘入鍋內(nèi),加入清水,置武火燒沸,撇盡浮沫,移文火煨至八成熟時,加入各種調(diào)料,如黃酒、生姜、精鹽、醬油、味精等。待汁濃肘爛,去除藥包,裝盤即可食用。
4、當歸百合兔
當歸15克、百合50克、田七10克、兔肉250克。制作時將百合、當歸洗凈切碎,田七研末,與兔肉同放入蒸碗內(nèi),加水適量,隔水文火煨至爛熟,調(diào)味后飲湯吃肉。
5、桑椹牛奶液
桑椹50克、薏苡仁50克、牛奶300毫升。將???、薏苡仁搗爛取汁,與牛奶混合加水適量置鍋內(nèi)煮沸,以白糖調(diào)味食用。
6、蘿卜紅棗湯
胡蘿卜50克、紅棗30克、枸杞子15克。洗凈后置鍋內(nèi)加入適量煮至爛熟放入冰糖調(diào)味食用。
7、消斑飲
黃豆100克、綠豆100克、赤小豆100克。洗凈浸泡至脹后混合搗汁,加之適量煮沸,以白糖調(diào)味飲服。
貧血
女人屬于貧血的易發(fā)群體,“貧血的病因,血液攜氧能力下降的程度,血容量下降的程度,發(fā)生貧血的速度和血液、循環(huán)、呼吸等系統(tǒng)的代償和耐受能力均會影響貧血的臨床表現(xiàn)”。貧血的主要癥狀有頭昏、耳鳴、頭痛、失眠、多夢、記憶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皮膚蒼白以及心律失常等都有可能是貧血導(dǎo)致的。通過藥膳,能有效改善女性貧血的現(xiàn)象。
阿膠蜜棗燉雞
材料:15克阿膠、50克雞肉、5個蜜棗
做法:
1.將雞肉洗凈,切好;
2.將雞肉、當歸還有蜜棗都放進燉盅當中,加入適量的清水,蓋上蓋之后,放進鍋中,隔水燉煮。
功效:此款藥膳燉盅湯有安神、補血養(yǎng)血的作用功效,有頭暈、失眠、氣血虛弱、胃痛癥狀的患者可食用,適合女性食用也適合男性食用。
當歸生姜羊肉湯
材料:500克的羊肉、30克的當歸、50克的生姜。
做法:
1.羊肉用清水洗干凈切好,生姜洗凈也切好;
2.將羊肉和生姜一起放進鍋中爆炒;
3.把當歸用干凈的紗布包好,然后和炒好的羊肉一起加水煮湯即可。
功效:對于有氣血虧虛、大病久病、產(chǎn)后女性來說,這款湯非常地適合,補血的同時可助改善痛經(jīng)等月經(jīng)不調(diào)癥狀。
黨參杞子紅棗燉雞
材料:30克的黨參、150克的雞肉、15克的杞子、15克的紅棗。
做法:
1.洗凈雞肉,杞子,紅棗和黨參;將雞肉切好;
2.將所有的材料都放進燉盅當中,加適量的清水,然后蓋上蓋放進鍋中,隔水燉煮即可。
功效:這道湯飲可以補氣補血,每個星期可以服用兩次,因為比較平和所以適合虛不受補的人。
高麗參田七燉豬蹄掌
材料:15克高麗參、10克田七、50克豬蹄掌。(豬蹄掌可用雞肉或者是瘦肉來代替)
做法:
1.洗凈處理干凈豬蹄掌和其他材料,并切好;
2.將所有的材料都放進燉盅中,加適量的清水,然后隔水燉煮即可。
功效:此湯有著補氣活血的作用,有助通經(jīng)絡(luò)。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骨關(guān)節(jié)炎的患者可飲用調(diào)理。
手腳冰涼怎么調(diào)理?冬季氣溫下降,天氣寒冷,很多女性就算穿的很暖和,可還是手腳冰涼,這是氣血不足的表現(xiàn),想要讓這種癥狀緩解,可以喝一些調(diào)理身體的藥膳湯。這樣才能讓女性朋友們在這個冬季不受凍,讓你健健康康度過每一天,下面推薦七款藥膳,改善手腳冰涼,過個暖冬,一起來看看。
當歸四逆湯
當歸三兩(45g),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細辛三兩,甘草二兩,大棗二十五枚,通草二兩,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當歸加桂枝湯補血養(yǎng)血,細辛通草溫陽散寒。桂技湯本身就是一付滋陰和陽的溫補劑,再添當歸和加重大棗用量共成補血重劑。
花雕歸參雞湯
土雞1只(約1000克)、花雕酒50ML、當歸2片、黨參2根、紅棗10顆、枸杞1小把(約30粒)、蝦干適量可選。土雞飛水后加入所以材料,大伙煮開后再小火燉2小時即可飲用。
人參枸杞湯
人參、枸杞各5錢,加入1500cc的水,用大火煮滾后,再用小火煮15-20分鐘,即可飲用。
當歸生姜羊肉湯
漢代《金匱要略》記載,有溫中補血,祛寒止痛功效,特別適合冬日早晚食用。
具體做法:當歸20克,生姜30克,沖洗干凈之后用清水浸軟,切成片。羊肉300克,洗凈切碎。當歸、生姜、羊肉放入砂鍋中,加清水旺火燒沸后去浮沫,加料酒,小火燉至羊肉熟爛,加以調(diào)味即可。
大棗生姜湯
主要原料為大棗,生姜,紅糖。
具體做法是:大棗10個生姜5片,紅糖適量,煎湯代茶飲,每日1次,堅持服用。大棗性味甘溫,具有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的作用;生姜性味辛溫,具有溫中止嘔,解表散寒的作用。
大棗枸杞羊肉湯
羊肉切大塊,在開水鍋中汆出血水備用;大棗和枸杞洗凈備用;鍋內(nèi)加水,放入羊肉、蔥、姜、大料同煮,煮半熟時,加入大棗、枸杞和鹽煮熟即可。如果不喜歡羊肉的膻味,可以與大棗同時加入橘子皮一兩片,即可減輕膻味。
四紅湯
紅小豆、紅棗、花生仁(紅皮)、紅糖。紅豆洗凈,清水浸泡1小時。紅棗洗凈,溫水浸泡片刻。鍋中放水,放入紅豆、紅棗、花生仁,大火煮開。然后放入適量紅糖,轉(zhuǎn)小火熬煮。煮稠即可。
五款為你解決近視苦惱的藥膳
1、醒目湯
主治:近視眼。配方:枸杞10克,陳皮3克,桂圓肉10個,蜂蜜1匙。
用法:將枸杞子、陳皮放在紗布內(nèi)扎好,然后與桂圓肉一起,放在鍋內(nèi),加水適量,煮沸半小時后,取桂圓肉及湯,并加蜂蜜,當點心吃。
2、羊肝粥
主治:肝血不足所致的近視、目昏等癥。配方:羊肝一具,蔥子30克,大米30克。
用法:將羊肝切細,大米淘凈。先將蔥子水煎取汁,加羊肝、大米煮為稀粥。待熟后調(diào)入食鹽適量服食。
3、豬肝羹
主治:血不養(yǎng)肝,遠視無力。配方:豬肝125克,蔥白15克,雞蛋1個,豉汁適量。
用法:將豬肝切成薄片,蔥白去須根,切成短節(jié),入豉汁中作羹,臨熟,將雞蛋打破,混勻蛋白蛋黃,入湯內(nèi)成羹,單食或佐餐服食。
4、桂杞山萸眼
主治:近視。配方:桂圓肉15克,枸杞子15克,山萸肉15克,豬(牛、羊)眼1對。
用法:豬眼洗凈加桂圓肉、枸杞、山萸肉隔火燉服之。
5、菠菜豬肝湯
主治:血虛視力減退。配方:菠菜125克,豬肝125克,熟豬油、生姜、蔥白、清湯、食鹽、水豆粉、味精各適量。
本文導(dǎo)讀:失眠是現(xiàn)在很多人的一個困擾,那么失眠怎么辦呢?失眠吃什么好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讓你告別失眠的飲食。
功效:益氣調(diào)中,補虛損,交心腎,安神,益智,清心。
適應(yīng)癥:神經(jīng)衰弱,心悸失眠,病后體弱等。
蓮子性味甘、澀、平,入心、脾、腎經(jīng),能養(yǎng)心、益腎、補脾、澀腸;百合性味甘、微苦、平,入心、肺經(jīng),有潤肺止咳、養(yǎng)陰清熱、清心安神、益氣調(diào)中等功效。
蓮子50克,百合50克,豬瘦肉250克切塊,加水煲湯。
柏子仁燉豬心
功效:養(yǎng)心,安神,補血,潤腸。適應(yīng)癥:心悸,怔忡,失眠,腸燥便秘等。
柏子仁性味甘、辛、平,可寧心安神,潤腸通便,止汗;豬心性味甘、咸、平,入心經(jīng),可補血養(yǎng)心。用柏子仁適量,放入豬心內(nèi),加水燉熟服食。
合歡花蒸豬肝
功效:清風明目,舒郁理氣,養(yǎng)肝安神。
適應(yīng)癥:失眠,脅痛等。
合歡花性味甘、平,入心、肝、脾經(jīng),能舒郁,理氣,安神,活絡(luò):豬肝性味甘、苦、溫,入肝經(jīng),能補肝,養(yǎng)血,明目。每次用合歡花(干品)10克,加水少許,泡浸4~6小時,豬肝100~150克切片,同放碟中,加食鹽少許調(diào)味,隔水蒸熟,食豬肝。
甘草小麥紅棗湯
甘草性味甘、平,入脾、肺經(jīng),能和中緩急,潤肺,解毒:小麥性味甘、涼,入心、脾、腎經(jīng),能養(yǎng)心、益腎、除熱、止渴:紅棗性味甘、溫,入脾、胃經(jīng),能補脾和胃、益氣生津、調(diào)和營衛(wèi)。每次用甘草10克,小麥30克,紅棗5枚,清水兩碗,煎至一碗,去渣飲湯。
都說十人九痔,我們可以從中看出痔瘡的普遍性,很多朋友備受痔瘡的困擾,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吃什么藥膳可以治療痔瘡。
米醋煮羊血
羊血200克,醋、精鹽各適量。將羊血切小塊,加入醋1碗煮熟,以精鹽調(diào)味,食羊血。功效化瘀止血。適用于內(nèi)痔出血,大便下血等癥。
清蒸黃鱔
黃鱔250克,植物油、精鹽各適量。將黃鱔占腸雜洗凈,切段,加植物油、精鹽調(diào)味,隔水蒸熟。佐餐頓服。
功效補虛損,通血脈,祛風溫。適用于痔瘡及痔瘡出血等癥。
白糖燉魚肚
色肚25克—52克,白砂糖50克。將魚肚和白砂糖同放沙鍋內(nèi),加水適量燉熟。每日服1次,連續(xù)服用。功效補腎益精,止血消腫。適用于痔瘡。
木耳柿餅湯
黑木耳6克,柿餅、紅糖各50克。將上3味同置鍋中,加水適量,煮湯。每日服1劑,連服5—6日。功效活血祛瘀。適用于痔瘡,痔核初發(fā),粘膜淤血,肛門瘙癢不適,伴有異物感,或輕微出血,疼痛等癥。
綠豆糯米豬腸
綠豆60克,糯米30克,豬大腸300克。先將豬大腸洗凈,綠豆、糯米用水浸泡半小時,然后把綠豆、糯米灌人豬大腸內(nèi)并加水適量,腸兩端用線扎緊,放砂鍋內(nèi)加水煮2小時左右即可。隔日1次,連服7~8日為1個療程。
功效補中養(yǎng)氣,清熱解毒,通便止痢。適用于濕熱下痢,便血,痔瘡初起,脫肛等癥。
黃花萊木耳湯
黃花菜100克,木耳25克,白糖5克。將黃花菜、木耳洗凈,揀去雜質(zhì),加水煮1小時,原湯加白糖調(diào)服。每日1劑。
功效清熱,除濕,消腫。適用于濕熱脫肛,大便時肛門痛或便后滴血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