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瘧疾的主要藥物
養(yǎng)生的主要作用。
物質是健康的基礎,精神是健康的支柱,運動是健康源泉,科學是健康的法寶!隨著時間的失衡,養(yǎng)生這個話題走入大眾視野,健康離不開養(yǎng)生,積極的心理離不開養(yǎng)生。如何避免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的誤區(qū)呢?下面的內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預防瘧疾的主要藥物,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瘧疾這種疾病多半是由于感染而導致的,并且大部分的患者都是集中在免疫力比較低的兒童之中,所以說在發(fā)生的時候通常病情癥狀都是比較明顯的,會直接出現(xiàn)高熱的情況,這種情況下最重要的就是要先消除高熱的情況,觀察他們生命體征的變化,緊接著服用一些具有治療效果的藥物。
(2)要注意水分的補給,對食欲不佳者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至恢復期給高蛋白飲食;吐瀉不能進食者,則適當補液;有貧血者可輔以鐵劑
(3)寒戰(zhàn)時注意保暖;大汗應及時用干毛巾或溫濕毛巾擦干,并隨時更換汗?jié)竦囊卤?,以免受?高熱時采用物理降溫,過高熱患者因高熱難忍可藥物降溫;兇險發(fā)熱者應嚴密觀察病情,及時發(fā)現(xiàn)生命體征的變化,詳細記錄出入量,做好基礎護理
(4)按蟲媒傳染病做好隔離?;颊咚玫淖⑸淦饕磧粝尽?/p>
2.病原治療
目的是既要殺滅紅內期的瘧原蟲以控制發(fā)作,又要殺滅紅外期的瘧原蟲以防止復發(fā),并要殺滅配子體以防止傳播。
(1)間日瘧、三日瘧和卵形瘧治療:包括現(xiàn)癥病例和間日瘧復發(fā)病例,須用血內裂殖體殺滅藥如氯喹,殺滅紅內期的原蟲,迅速退熱,并用組織期裂殖體殺滅藥亦稱根治藥或抗復發(fā)藥進行根治或稱抗復發(fā)治療,殺滅紅外期的原蟲。常用氯喹與伯氨喹聯(lián)合治療。
(2)惡性瘧治療:對氯喹尚未產生抗性地區(qū),仍可用氯喹殺滅紅細胞內期的原蟲,同時須加用配子體殺滅藥。成人口服氯喹加伯氨喹。
(2)改善微循環(huán),防止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崩裂;
(3)維持水電平衡;
4.快速高效抗瘧藥可選用
青蒿素和青蒿琥酯等。
5.其他治療
(1)循環(huán)功能障礙者,按感染性休克處理,給予皮質激素,莨菪類藥,肝素等,低分右旋糖酐
(2)高熱驚厥者,給予物理、藥物降溫及鎮(zhèn)靜止驚
(3)腦水腫應脫水;心衰肺水腫應強心利尿;呼衰應用呼吸興奮藥,或人工呼吸器;腎衰重者可做血液透析
(3)黑尿熱則首先停用奎寧及伯喹,繼之給激素,堿化尿液,利尿等。
相關閱讀
生病后通過口服藥物才能更好的得恢復,具體吃什么藥,吃多少的量一定得聽取醫(yī)生的要求。但是,有的人卻以為有些藥可以多吃一點,以后增大藥量病也會好的更快,這真的是一個十分錯誤的觀念,藥物過量反而會更有害身體。那么,藥物過量的主要反應是什么呢?不同的藥物過量反應也會不同,有的會出現(xiàn)腹疼、頭暈嘔吐的現(xiàn)象,有的甚至會出現(xiàn)休克。
吃多了會有什么影響感冒藥無大礙感冒藥多是非處方藥,安全性比較好,如果服用劑量比說明書建議的劑量多出了1-2倍,危險應該不會太大。藥物在人體內有一個代謝、排泄的過程,如果已經(jīng)過量服用1-2倍,就應間隔1-2次后再服用,否則藥物濃度過大,容易導致不良反應。
退燒藥
對于退燒藥,如果服用過量,可能會導致患者出汗過多,體質虛弱者容易發(fā)生虛脫,所以患者要盡量臥床休息,多喝水。因為這類藥物都是患者在發(fā)燒時臨時服用,用藥過量后,需要根據(jù)患者的體溫情況決定何時開始服用下一次藥物。
降糖藥、胰島素和降壓藥
使用降糖藥、胰島素和降壓藥的患者,如果過量服用藥物,不良反應會比較明顯,例如,降糖藥和胰島素過量,會導致低血糖,出現(xiàn)頭暈、出虛汗等癥狀,嚴重時出現(xiàn)低血糖暈厥;降壓藥過量,會導致低血壓、腦供血不足,導致頭暈,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等。
不同的藥物有不同的表現(xiàn)不同的藥物如果吃多了會有不同的癥狀,區(qū)別在于明顯不明顯,有些癥狀不是一會兒半會兒就能表現(xiàn)出來,所以在情況不明的時候,還是要及時去醫(yī)院進行檢查,以判斷是否對身體造成了影響。
說到瘧疾很多人都非常陌生,因為瘧疾在國內并不常見,所以大多數(shù)人都不知道什么是瘧疾。這是一種傳染性極高的傳染病,如不及時治療發(fā)展成惡性瘧疾時死亡率極高,以周期性規(guī)律發(fā)作為主要癥狀。
1.瘧疾概念
瘧疾是瘧原蟲寄生于人體所引起的傳染病,經(jīng)瘧蚊叮咬或輸入帶瘧原蟲者的血液而感染,不同的瘧原蟲分別引起間日瘧、三日瘧、惡性瘧及卵圓瘧,本病主要表現(xiàn)為周期性規(guī)律發(fā)作,全身發(fā)冷、發(fā)熱、多汗、長期多次發(fā)作后,可引起貧血和脾腫大,瘧疾流行于102個國家和地區(qū),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估計,有20億人口居住在流行區(qū),特別是在非洲、東南亞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國家,惡性瘧死亡率極高。
2.癥狀
(1)前驅期:患者有疲乏,頭痛,不適,厭食,畏寒和低熱,此期相當于肝細胞內的瘧原蟲(裂殖體)發(fā)育成熟裂殖子釋入血流,但因周圍血內的原蟲密度太低,鏡檢多為陰性。
(2)發(fā)冷期或寒戰(zhàn)期:持續(xù)數(shù)分鐘至1h,常伴頭痛,惡心和嘔吐,此時體溫多已超過38℃,鏡檢瘧原蟲時,大部分為裂殖體和環(huán)狀體。
(3)發(fā)熱期:一般持續(xù)3~4h,頭痛加劇,體溫高者可超過40℃,多次復發(fā)的病人,可只定時出現(xiàn)微寒和低熱,或頭暈,頭痛,肌肉關節(jié)酸痛和三叉神經(jīng)痛而無明顯的高熱,發(fā)熱期所見的原蟲以小滋養(yǎng)體為主。
(4)出汗期:可微汗至大汗淋漓,在此期內體溫迅速恢復正常,上述各種癥狀逐漸消失。
(5)間歇期:系指前后兩次發(fā)作的間隔時間,時間長短取決于蟲種和免疫力,就典型者的間歇期而言,惡性瘧病例很不規(guī)則,短僅數(shù)小時,長達24~48h,間日瘧和卵形瘧約為48h,三日瘧為72h,鏡檢所見原蟲除惡性瘧外,以大滋養(yǎng)體為主。
3.瘧疾中醫(yī)治療
正瘧癥狀
【主癥】寒戰(zhàn)壯熱,休作有時,先有呵欠乏力,繼則寒戰(zhàn)鼓頷,寒罷則內外皆熱,頭痛面赤,口渴引飲,終則遍身汗出,熱退身涼。舌紅苔薄白,或黃膩,脈弦。
【治法】和解達邪。
【方藥】柴胡截瘧飲化裁:柴胡、半夏、常山、紅參、草果、大棗、黃芩、生姜、檳榔。若表實少汗而惡寒重者,加桂枝、防風、羌活以解表發(fā)汗;口干欲飲加葛根、石斛生津止渴;濕熱偏盛,胸脘滿悶,可去人參,加蒼術、厚樸、青皮以理氣化濕。
說到瘧疾這種疾病,可能現(xiàn)實中有很多人都是沒有什么過多的了解的,大部分人應噶就只是聽說過這種疾病的名字而已。瘧疾是我們人體的一種傳染病,通常是因為人體受到帶有瘧原蟲病毒的蚊蟲叮咬而導致的,而且這種瘧疾疾病的治療是相對比較困難的,因此了解到瘧疾的相關癥狀,對于瘧疾的治療是有一定的好處的。
瘧疾在我們的人體中其實并不常見,當然患有瘧疾的是大有人在的,只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卻是不常見的,所以一般人是不會輕易感染上瘧疾的,因此一般人對于瘧疾的癥狀也是沒有什么了解的。那么,針對這種情況,下面就來仔細說說關于瘧疾的相關癥狀。
臨床表現(xiàn)
1.潛伏期
從人體感染瘧原蟲到發(fā)?。谇粶囟瘸^37.8℃),稱潛伏期。潛伏期包括整個紅外期和紅內期的第一個繁殖周期。一般間日瘧、卵形瘧14天,惡性瘧12天,三日瘧30天。感染原蟲量、株的不一,人體免疫力的差異,感染方式的不同均可造成不同的潛伏期。溫帶地區(qū)有所謂長潛伏期蟲株,可長達8~14個月。輸血感染潛伏期7~10天。胎傳瘧疾,潛伏期就更短。有一定免疫力的人或服過預防藥的人,潛伏期可延長。
2.發(fā)冷期
驟感畏寒,先為四肢末端發(fā)涼,迅覺背部、全身發(fā)冷。皮膚起雞皮疙瘩,口唇,指甲發(fā)紺,顏面蒼白,全身肌肉關節(jié)酸痛。進而全身發(fā)抖,牙齒打顫,有的人蓋幾床被子不能制止,持續(xù)約10分鐘,乃至一小時許,寒戰(zhàn)自然停止,體溫上升。此期患者常有重病感。
3.發(fā)熱期
冷感消失以后,面色轉紅,發(fā)紺消失,體溫迅速上升,通常發(fā)冷越顯著,則體溫就愈高,可達40℃以上。高熱患者痛苦難忍。有的輾轉不安,呻呤不止;有的譫妄,撮空,甚至抽搐或不省人事;有的劇烈頭痛、頑固嘔吐。患者面赤、氣促;結膜充血;皮灼熱而干燥;脈洪而速;尿短而色深。多訴說心悸,口渴,欲冷飲。持續(xù)2~6小時,個別達10余小時。發(fā)作數(shù)次后唇鼻常見皰疹。
4.出汗期
高熱后期,顏面手心微汗,隨后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濕透,2~3小時體溫降低,常至35.5℃?;颊吒杏X舒適,但十分困倦,常安然入睡。一覺醒來,精神輕快,食欲恢復,又可照常工作。此刻進入間歇期。
關于瘧疾的癥狀是有很多的,一般是需要區(qū)分開潛伏期、發(fā)冷期、發(fā)熱期以及出汗期來具體說明的,而相關時期的具體癥狀在上文中已經(jīng)詳細介紹了,所以大家要是出現(xiàn)以上的相關癥狀的時候,一定要盡快去醫(yī)院進行檢查診治才行,這樣才會保護好自己身體的安全的。
腦血栓是一種在老年人身上非常常見的疾病,發(fā)生這種疾病以后,老年人多表現(xiàn)為口眼歪斜、語言不清等等,這種疾病對于老年人的生命威脅也是比較大的,一旦患上這種疾病,只能夠通過藥物來進行控制。當然人們可以去了解一些預防腦血栓的藥物,這些藥物可以很好的預防這種疾病出現(xiàn)。
A 、
阿司匹林(Aspirine):主要是抗血小板凝集和釋放,改善前列腺素與血栓素A2的平衡,預防動脈硬化血栓形成,從臨床上看,每天常規(guī)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100毫克,能夠防止腦血栓的復發(fā)。但阿司匹林有47%的人存在用藥抵抗,所以常與長效中藥一起服用,以增加療效,降低副作用及抗藥性。B、
血壓血脂(Bloodpressurecontrol):高血壓可加快加重動脈硬化發(fā)展的速度和程度,血壓越高發(fā)生腦血栓或復發(fā)腦血栓的機會越大;高血脂一方面使得血液粘稠,血流緩慢,供應腦的血液量減少,另一方損傷血管內皮,沉積在血管壁形成粥樣硬化斑塊,直接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都屬于原發(fā)性高危因素疾病,有效治療可預防心腦血管病的復發(fā)。C 、
中藥防治(Chinesemedicine)活血類中藥:川芎,丹參,水蛭,毛冬青,槐花,麝香,等等中成藥材都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建議使用中藥防治時候能采取復方代替單一用藥。因為我們講,中醫(yī)中藥治病取其藥性化,借彼藥之長,以濟此藥之短。D、
控制糖尿病(Diabetescontrol):80%以上糖尿病導致脂質代謝異常,常伴動脈硬化、高血脂并發(fā)心腦血管病,而且血內葡萄糖含量增多也會使血粘度和凝固性增高,利于腦血栓形成。糖尿病患者宜低糖低熱量飲食,適當用降糖藥。E 、
康復教育(Education):通過網(wǎng)絡宣傳、免費贈閱實用讀物、定期康復指導等方式,加強腦血栓、冠心病、動脈硬化、高血壓預防知識的普及。積極干預危險因素,讓患者能耐心接受長期的防治措施,主動配合藥物治療。那么人們要怎么樣去預防腦血栓的發(fā)生呢?
1、
首先戒煙酒:要戒降煙酒,限制食鹽攝入量,每天不超5克,同時飲食不要肥膩。2、
然后飲食調整:按照多品種,適量與平衡的飲食原則,安排好一日三餐的食物,多吃對預防中風有益的食物,據(jù)報道,牛奶,魚肉,黃豆,豆豉,花生,大蒜,洋蔥,草莓等對預防血栓是有益的。3、
接著控制體重:通過運動消耗體內過多脂肪,以降低血脂減少腦中風(腦中風【譯】腦中風是一組以腦部缺血及出血性損傷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疾病,又稱腦卒中或腦血管意外,具有極高的病死率和致殘率。)危險性。4、
忌飯后就睡:飯后血液聚集于胃腸,以助消化器官之血供,而腦部血供相對減少,同時吃過飯就睡,血壓下降,可使腦部血供進一步減少,血流緩慢,易形成血栓,因此,飯后半小時再睡為宜。5、
飲水充足:每日正常飲水量應達2000~2500毫升,對老年人來說,更要多飲水,老年人在不同程度上其血液具有濃,粘,聚,凝的特點,多飲水有利于降低血粘度,減少腦血栓具有濃,粘,聚,凝的特點,多飲水有利于降低粘度,減少腦血檢形成的危險性。6、
慎用藥物:久服催眠藥,鎮(zhèn)靜藥,抗精神藥,止血藥,利尿藥,清熱藥(如復方氨基比林),防哮喘藥(如氨茶堿),可使腦血栓患病機會增多。甚至產生藥物中毒的現(xiàn)象。因此還是看怎么做能預防腦血栓的形成吧
。1.
要說到這個預防腦血栓疾病的發(fā)生,那可是要多方面注意才行。尤其是預防一些可以引起腦血栓的相關疾病發(fā)生才行,像平時的三高癥狀,雖然覺得高血壓,高血脂的情況可以吃藥控制一下,可是如果不護理得當,高血脂的癥狀就會引起血稠,慢慢的血液流動的慢了,再加上血管內垃圾物質太多,那就可能會形成血栓堵塞血管了。2.
其實中老年人預防腦血栓的發(fā)生,尤其是在冬季更要注意了,因為在冬天天氣特別冷的時候,氣溫太低,這時候中老年人的活動一般都會有所明顯的減少,甚至都不愿意出門,這時候身體血管內血流速度迅速的減慢,如果之前有腦血管粥樣硬化的病,或者是本來就血液粘稠度高,那這時候很容易就會促進血栓的形成,直接壓迫引起肢體活動不便。3.
還有就是在冬天這樣天冷的時候,氣溫也不穩(wěn)定,老年人的抵抗力都會下降很多,這時候可能會引起感冒、腹瀉等病癥,如果是身體在很疲勞的情況下,心臟的正常功能降低,血液流的慢就會讓血液粘稠度高。這時候最易引起血栓了。其實避免這種情況也簡單,雖然不能出門活動,可是適當在室內進行一些簡單的活動,甚至來回走都有好處。總之不能讓自己總坐著不動。說到底對于預防中老年人腦血栓的形成,大體也就那幾個方面,除了注意飲食調節(jié),避免血脂高,血液粘稠度高,這樣做就是為了不讓血液流的慢,或者是避免粘稠度大了更容易形成血栓。還有就是加強適當?shù)纳眢w鍛煉,不能總坐著不動,這樣的情形更不利于身體健康,說到底還是會因血液問題引起腦血栓的出現(xiàn)。
骨質疏松是很多中老年人都會發(fā)生的一種疾病,在出現(xiàn)的時候患者就會感到自己的關節(jié)部位經(jīng)常的疼痛,而且還會有些活動受限制,這是非常關鍵的,所以說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多注意運動鍛煉的,這樣才不會使得自己的關節(jié)喪失運動能力,而且還需要從飲食和藥物方面來進行相關的治療。
有效的措施有以下幾種。
1.運動
在成年,多種類型的運動有助于骨量的維持。絕經(jīng)期婦女每周堅持3小時的運動,總體鈣增加。但是運動過度致閉經(jīng)者,骨量丟失反而加快。運動還能提高靈敏度以及平衡能力。
2.營養(yǎng)
良好的營養(yǎng)對于預防骨質疏松癥具有重要意義,包括足量的鈣、維生素D、維生素C以及蛋白質。從兒童時期起,日常飲食應有足夠的鈣攝入,鈣影響骨峰值的獲得。歐美學者們主張鈣攝入量成人為800~1,000mg,絕經(jīng)后婦女每天1,000~1,500mg,65歲以后男性以及其他具有骨質疏松癥危險因素的患者,推薦鈣的攝入量為1500mg/天。維生素D的攝入量為400~800U/天。
3.預防摔跤
應盡量減少骨質疏松癥患者摔倒幾率,以減少髖骨骨折以及Colles骨折。
4.藥物治療
有效的藥物治療能阻止和治療骨質疏松癥,包括雌激素代替療法、降鈣素、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jié)劑以及二磷酸鹽,這些藥物可以阻止骨吸收但對骨形成的作用特別小。用于治療和阻止骨質疏松癥發(fā)展的藥物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抑制骨吸收藥,包括鈣劑、維生素D及活性維生素D、降鈣素、二磷酸鹽、雌激素以及異黃酮;第二類為促進骨性成藥,包括氟化物、合成類固醇、甲狀旁腺激素以及異黃酮。
(1)激素代替療法激素代替療法被認為是治療絕經(jīng)后婦女骨質疏松癥的最佳選擇,也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存在的問題是激素代替療法可能帶來其他系統(tǒng)的不良反應。激素代替療法避免用于患有乳腺疾病的患者,以及不能耐受其副作用者。①雌二醇建議絕經(jīng)后即開始服用,在耐受的情況下終身服用。周期服用,即連用3周,停用1周。
(2)過敏、乳腺癌、血栓性靜脈炎及診斷不清的陰道出血禁用。另有炔雌醇和炔諾酮屬于孕激素,用來治療中到重度的與絕經(jīng)期有關的血管舒縮癥狀。②雄激素研究表明對于性激素嚴重缺乏所致的骨質疏松癥男性患者,給予睪酮替代治療能增加脊柱的BMD,但對髖骨似乎無效,因此雄激素可視為一種抗骨吸收藥。
(3)③睪酮肌內注射,每2~4周1次,可用于治療性腺功能減退的BMD下降患者。腎功能受損以及老年患者慎用睪酮,以免增加前列腺增生的危險;睪酮可以增加亞臨床的前列腺癌的生長,故用藥需監(jiān)測前列腺特異抗原(pSA);還需監(jiān)測肝功能、血常規(guī)以及膽固醇;如出現(xiàn)水腫以及黃疸應停藥。用藥期間應保證鈣和維生素D的供應。另有外用睪酮可供選擇。
瘧疾是經(jīng)按蚊叮咬或輸入帶瘧原蟲者的血液而感染瘧原蟲所引起的蟲媒傳染病?,F(xiàn)在社會中瘧疾并不是特別普遍,在以前的時候,相信人們對瘧疾都是特別了解的。瘧疾一旦傳染開,速度特別快,而且特別容易就會傳染上。下面讓小編詳細給大家介紹瘧疾的傳播途徑。
寄生于人體的瘧原蟲共有四種,即間日瘧原蟲,三日瘧原蟲,惡性瘧原蟲和卵形瘧原蟲。在我國主要是間日瘧原蟲和惡性瘧原蟲;其他二種少見,近年偶見國外輸入的一些病例。不同的瘧原蟲分別引起間日瘧、三日瘧、惡性瘧及卵圓瘧。本病主要表現(xiàn)為周期性規(guī)律發(fā)作,全身發(fā)冷、發(fā)熱、多汗,長期多次發(fā)作后,可引起貧血和脾腫大。
臨床表現(xiàn)
1.潛伏期
從人體感染瘧原蟲到發(fā)?。谇粶囟瘸^37.8℃),稱潛伏期。潛伏期包括整個紅外期和紅內期的第一個繁殖周期。一般間日瘧、卵形瘧14天,惡性瘧12天,三日瘧30天。感染原蟲量、株的不一,人體免疫力的差異,感染方式的不同均可造成不同的潛伏期。溫帶地區(qū)有所謂長潛伏期蟲株,可長達8~14個月。輸血感染潛伏期7~10天。胎傳瘧疾,潛伏期就更短。有一定免疫力的人或服過預防藥的人,潛伏期可延長。
2.發(fā)冷期
畏寒,先為四肢末端發(fā)涼,迅覺背部、全身發(fā)冷。皮膚起雞皮疙瘩,口唇,指甲發(fā)紺,顏面蒼白,全身肌肉關節(jié)酸痛。進而全身發(fā)抖,牙齒打顫,有的人蓋幾床被子不能制止,持續(xù)約10分鐘,乃至一小時許,寒戰(zhàn)自然停止,體溫上升。此期患者常有重病感。
3
.發(fā)熱期
冷感消失以后,面色轉紅,發(fā)紺消失,體溫迅速上升,通常發(fā)冷越顯著,則體溫就愈高,可達40℃以上。高熱患者痛苦難忍。有的輾轉不安,呻呤不止;有的譫妄,撮空,甚至抽搐或不省人事;有的劇烈頭痛、頑固嘔吐?;颊呙娉?、氣促;結膜充血;皮灼熱而干燥;脈洪而速;尿短而色深。多訴說心悸,口渴,欲冷飲。持續(xù)2~6小時,個別達10余小時。發(fā)作數(shù)次后唇鼻常見皰疹。
瘧疾很多人們都不太知道這是一種什么樣的疾病,甚至是在生活中都是沒有聽說過這種疾病,嚴格上來說瘧疾就是腹瀉,不過要比腹瀉更加嚴重一些,患者多半就是因為病毒性感染,或者是很多傳染性疾病才會導致,那么患者就需要去注射相應的治療藥物,這樣就可以對于癥狀達到緩解效果。
1.基礎治療
(1)發(fā)作期及退熱后24小時應臥床休息。
(2)要注意水分的補給,對食欲不佳者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至恢復期給高蛋白飲食;吐瀉不能進食者,則適當補液;有貧血者可輔以鐵劑
(3)寒戰(zhàn)時注意保暖;大汗應及時用干毛巾或溫濕毛巾擦干,并隨時更換汗?jié)竦囊卤?,以免受?高熱時采用物理降溫,過高熱患者因高熱難忍可藥物降溫;兇險發(fā)熱者應嚴密觀察病情,及時發(fā)現(xiàn)生命體征的變化,詳細記錄出入量,做好基礎護理
(4)按蟲媒傳染病做好隔離?;颊咚玫淖⑸淦饕磧粝尽?/p>
2.病原治療
目的是既要殺滅紅內期的瘧原蟲以控制發(fā)作,又要殺滅紅外期的瘧原蟲以防止復發(fā),并要殺滅配子體以防止傳播。
(1)間日瘧、三日瘧和卵形瘧治療:包括現(xiàn)癥病例和間日瘧復發(fā)病例,須用血內裂殖體殺滅藥如氯喹,殺滅紅內期的原蟲,迅速退熱,并用組織期裂殖體殺滅藥亦稱根治藥或抗復發(fā)藥進行根治或稱抗復發(fā)治療,殺滅紅外期的原蟲。常用氯喹與伯氨喹聯(lián)合治療。
(2)惡性瘧治療:對氯喹尚未產生抗性地區(qū),仍可用氯喹殺滅紅細胞內期的原蟲,同時須加用配子體殺滅藥。成人口服氯喹加伯氨喹。
3.兇險發(fā)作的搶救原則
(1)迅速殺滅瘧原蟲無性體;
(2)改善微循環(huán),防止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崩裂;
(3)維持水電平衡;
4.快速高效抗瘧藥可選用
青蒿素和青蒿琥酯等。
5.其他治療
(1)循環(huán)功能障礙者,按感染性休克處理,給予皮質激素,莨菪類藥,肝素等,低分右旋糖酐
(2)高熱驚厥者,給予物理、藥物降溫及鎮(zhèn)靜止驚
(3)腦水腫應脫水;心衰肺水腫應強心利尿;呼衰應用呼吸興奮藥,或人工呼吸器;腎衰重者可做血液透析
(4)黑尿熱則首先停用奎寧及伯喹,繼之給激素,堿化尿液,利尿等。
可能很多年輕人不知道他汀類藥物,但中老年人群對這種藥了解就比較多了,因為現(xiàn)在很多中老年人出現(xiàn)了高血脂,出現(xiàn)高血脂之后一定要通過飲食的調理加以控制,另外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病情比較嚴重的需要吃降脂藥,而他汀類藥物就是目前最為有效的降脂藥,那么他汀類藥物還能夠治療什么疾病呢?
他汀類藥物主要治什么?
他丁類的藥主要是降脂,目前國內主要有五種:1:洛伐他丁又叫羅降之常用劑量為10-80毫克每天。2:辛伐他丁:又叫舒降之5-80毫克每天晚上一次3:普伐他丁又叫普拉固10-80毫克每晚頓服4:氟伐他丁又名來適可20-80毫克每晚頓服5:阿托伐他丁又名立普妥2-20毫克每晚頓服這是國內臨床上常用的五種藥,臨床上還發(fā)現(xiàn)他丁類藥物降低總膽固醇和LDL-C的作用雖與藥物劑量有相關性,但并非直線關系。當劑量加大一倍時其降低總膽固醇的幅度近增加5%降低LDL-C的幅度增加7%。以上是國內的一些情況。
他汀類三甲基戊二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抑制劑,即膽固醇生物合成酶抑制劑(他汀類藥物),是細胞內膽固醇合成限速酶,即HMG-CoA還原酶的抑制劑,為目前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一類調脂藥物。由于這類藥物的英文名稱均含有“statin”,故常簡稱為他汀類?,F(xiàn)已有5種他汀類藥物可供臨床選用:(1)洛伐他汀(lovastatin),常見藥物有美降之、羅華寧、洛特、洛之特等,血脂康的主要成分也是洛伐他汀。(2)辛伐他?。╯imvastatin),常見藥物為舒降之、理舒達、京必舒新、澤之浩、蘇之、辛可等。(3)普伐他?。╬ravastatin),常用藥有普拉固、美百樂鎮(zhèn)。(4)氟伐他?。╢luvastatin),常見藥有來適可。(5)阿托伐他?。╝tvastatin),常見藥為立普妥、阿樂。他汀類藥物是目前治療高膽固醇血癥的主要藥物。該類藥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主要是輕度胃腸反應、頭痛。與其他降脂藥物合用時可能出現(xiàn)肌肉毒性。
他汀類藥物主要是降膽固醇的,常用的有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這類藥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胃腸道不適,但一般都不影響繼續(xù)服用。長期服用發(fā)生肌病的機率大約在0.3%左右,偶可致轉氨酶一過性升高,服藥過程中要定期復查肝功能,轉氨酶如果嚴重升高(超過正常的3倍)就要停用。
偏頭痛患者在臨床上還是比較多見的,很多人經(jīng)常感覺到頭痛,或者是遇風吹、著涼都有頭痛現(xiàn)象,遇到這種偏頭痛情況會有人不知道吃什么藥物,又不符合感冒發(fā)燒引起的頭痛。本文就為大家介紹了預防偏頭痛的藥物,這些疾病需要經(jīng)過長期的藥物治療,所以一定要堅持服用。
每月發(fā)作2次及以上的偏頭痛患者可考慮長期預防性藥物治療,每日小劑量的服用藥物,多在2周后起效,持續(xù)服用6個月,隨后逐漸減量直至停藥。
1、普萘洛爾
屬于β-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斷劑,約對50%~70%患者有效,可使30%的患者偏頭痛發(fā)作頻率降低超過50%。一般情況下,預防性用藥量為10~40mg,以小劑量開始,逐漸增量可減少惡心、共濟失調及肢體痛性痙攣等不良反應。
2、苯噻啶
屬于5-羥色胺受體拮抗劑,同時兼具抗組織胺、抗膽堿能及抗緩激肽的作用,長期小劑量使用可使80%的患者頭痛癥狀改善或停止發(fā)作。常用劑量為0.5mg,每日1次,4~6個月后起效,部分患者可有嗜睡、疲勞感、食欲亢進、體重增加等副反應。
3、美西麥角
屬于5-羥色胺受體拮抗劑,對5-羥色胺2受體有較高的選擇性,僅用于病情頑固的患者。從每天0.5~1mg開始,逐漸加量至每天1~2mg,副反應有惡心、嘔吐、眩暈、嗜睡、肺-胸膜纖維化等。
4、尼莫地平
屬于鈣通道阻滯劑,常用劑量為每天20~40mg,副反應較少,部分患者用藥早期可有頭昏腦脹、惡心嘔吐、皮膚過敏、失眠等不適癥狀。
5、阿米替林
屬于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能阻止5-羥色胺的重攝取,對緊張性偏頭痛有預防和治療作用,常用劑量為每天75~15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