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子花的吃法_哪些人不能吃梔子花
哪些人是養(yǎng)生人群。
“養(yǎng)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耳?!蹦切┙】刀L壽的人,他們在養(yǎng)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養(yǎng)生不應(yīng)只是延年益壽的投機,而應(yīng)從年輕開始。關(guān)于養(yǎng)生常識,我們該如何去看待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梔子花的吃法_哪些人不能吃梔子花”,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梔子花的簡介
梔子花又名梔子、黃梔子,龍膽目茜草科。屬茜草科,為常綠灌木,枝葉繁茂,葉色四季常綠,花芳香,為重要的庭院觀賞植物。除觀賞外,其花、果實、葉和根可入藥,有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之功效。單葉對生或三葉輪生,葉片倒卵形,革質(zhì),翠綠有光澤。漿果卵形,黃色或橙色。喜光照充足且通風(fēng)良好的環(huán)境,但忌強光曝曬。
喜溫濕,向陽,較耐寒,耐半陰,怕積水,要求疏松、肥沃和酸性的沙壤土,易發(fā)生葉子發(fā)黃的黃化病,原產(chǎn)于中國。宜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種植。可用扦插、壓條、分株或播種繁殖。
花可做茶之香料,果實可消炎祛熱。是優(yōu)良的芳香花卉。通常說的梔子花指觀賞用重瓣的變種大花梔子。革質(zhì)呈長橢圓形,有光澤?;ㄒ干?有短梗,肉質(zhì)。果實卵狀至長橢圓狀,有5-9條翅狀直棱,1室,種子很多,嵌生于肉質(zhì)胎座上。5-7月開花,花、葉、果皆美,花芳香四溢。根、葉、果實均可入藥,有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之功效。它的果實可以用來作畫畫的涂料。
梔子花的食用處理方法
新鮮梔子花去雜質(zhì)洗凈,可以根據(jù)需要去掉花蕊等,只剩下花瓣;也可以用開水氽熟,瀝干后使用。
梔子花的吃法(做法)大全
1、主梔子花蛋湯:
材料:
梔子花6朵、雞蛋1個、油適量、鹽適量、蔥適量、姜適量
做法:
雞蛋磕入碗里,攪拌均勻,梔子花去雜質(zhì),用淡鹽水浸泡20分鐘,漂凈;取小燒鍋,放適量清水,放姜片,煮開;倒入蛋液、梔子花煮開;放鹽、加蔥花,然后淋些橄欖油即可。
2、梔子花炒韭菜
材料:
梔子花250g、韭菜100g、、油適量、鹽適量、蒜末適量
做法:
氽熟處理好的梔子花,韭菜適量。
梔子花沖冼凈,韭菜切段。
起鍋燒熱,倒油爆香蒜末。
倒入梔子花,快速翻炒,倒入韭菜段。
炒勻至熟,加鹽調(diào)味。
哪些人不能吃梔子花、梔子花的注意事項
1、哪些人不能吃梔子花
【宜忌】:脾虛便溏者忌服。
1.1、《本草匯言》:“吐血衄血,非陽火暴發(fā)者忌之。
1.2、《得配本草》:”邪在表,虛火上升,二者禁用。
2、梔子花的適用人群
梔子有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的功效,焦梔子有涼血止血的功效,有治療熱病心煩、肝火目赤、頭痛、濕熱黃疳的作用,有以上癥狀者適用3、梔子花的食用禁忌。
3、梔子花的食用禁忌
脾虛便溏者不宜食用。
精選閱讀
梔子的簡介
1、簡介
梔子,別名:黃梔子、黃果樹、山梔子、紅枝子。梔子為茜草科植物梔子的干燥成熟果實。本品呈長卵圓形或橢圓形,表面紅黃色或棕紅色,具6條翅狀縱棱,棱間常有1條明顯的縱脈紋,并有分枝。頂端殘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殘留果梗。
2、圖片
梔子的食用處理方法
桅子洗凈即可使用。
梔子的吃法(做法)大全
梔子面的做法
材料:小麥面粉300克、梔子15克、雞蛋1個、食鹽2克。
做法:
1、桅子洗凈,加開水浸泡1小時,泡出金黃的顏色即可使用。
2、面粉、鹽、雞蛋放入盆中,加桅子水,和成面團,醒15分鐘。
3、取面團,搟成薄片。
4、折疊起來,切成條,寬窄隨意。
5、鍋中加水,燒開后,下入面條煮熟即可。
梔子仁粥的做法
材料:梔子仁6克、粳米50克。
做法:
1、粳米洗凈,加水適量,文火煮成稀粥。
2、再放入梔子仁細末,煮2分鐘,調(diào)味食用。
梔子仁飲的做法
材料:梔子仁30克、川升麻90克、大青60克、石膏90克(搗碎)、黃芩30克、生地黃60克。
做法:
1、上藥細銼和勻。
2、每服15克,用水200毫升,入蔥白7寸,豉49粒,煎至100毫升,去津,不計時候溫服。
梔子生姜豉湯的做法
材料:梔子9克(劈)、生姜15克、香鼓4克(綿裹)。
做法:
1、以水400毫升,先煮梔子、生姜,取200毫升,納豉,煮取150毫升,去滓。
2、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補骨脂泡酒的做法
材料:補骨脂30-50克、梔子20克。
做法:
1、補骨脂30--50克打碎,梔子20克打碎,泡酒或者百分之75酒精。
2、沒過藥物2--4厘米,加蓋,最好每天攪一下,一個星期后,這個液體就可以用了。
黃芩梔子湯的做法
材料:黃芩、梔子各4.5克、石膏、干葛各6克、豉1.5克、蔥白(切3厘米長)6克。
做法:
1、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
2、分三次溫服。
梔子大米粥的做法
材料:梔子10克、大米50克、核桃少許、白糖適量。
做法:
1、梔子用清水洗凈,大米淘洗干凈,核桃用清水泡一段時間。
2、梔子煎水取汁,然后將汁液同大米入鍋煮粥,至米粒開花時加入核桃,至熟時加入白糖拌勻,撒入蔥花即可。
哪些人不能吃梔子、梔子的注意事項
1、哪些人不能吃梔子
脾虛便溏者忌服。
2、梔子的適用人群
熱病心煩,黃疸尿赤,血淋澀痛,血熱吐衄,目赤腫痛,火毒瘡瘍;外治扭挫傷痛適用。
3、梔子的食用禁忌
梔子具有毒性,經(jīng)期食用會使身體更加虛寒,月經(jīng)絮亂。
山梔子的簡介
【中文名】梔子(《本經(jīng)》)
【類別】果實類
【異名】木丹(《本經(jīng)》),鮮支(《上林賦》),卮子(《漢書》孟康注),支子(《本草經(jīng)集注》),越桃(《別錄》),山梔子(《藥性論》),枝子(《唐本草》),小卮子(《本草原始》),黃雞子(《廣西中藥志》),黃荑子(《閩東本草》),黃梔子(《江蘇藥材志》),山梔(《藥性論》),林蘭(《謝康樂集》)。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山梔的果實。
山梔常綠灌木,高0.5~2米,幼枝有細毛。葉對生或三葉輪生,革質(zhì),長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7~14厘米,寬2~5厘米,先端漸尖或短漸尖,全緣,兩面光滑,基部楔形;有短柄;托葉膜質(zhì),基部合成一鞘。
花單生于枝端或葉腋,大形,白色,極香;花梗極短,常有棱;萼管卵形或倒卵形,上部膨大,先端5~6裂,裂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花冠旋卷,高腳杯狀,花冠管狹圓柱形,長約3毫米,裂片5或更多,倒卵狀長圓形;雄蕊6,著生花冠喉部,花絲極短或缺,花藥線形;子房下位1室,花柱厚,柱頭棒狀。果倒卵形或長橢圓形,有翅狀縱梭5~8條,長2.5~4.5厘米,黃色,果頂端有宿存花萼?;ㄆ?~7月。果期8~11月。
山梔子干燥果實長橢圓形或橢圓形,長1~4.5厘米,粗0.6~2厘米。表面深紅色或紅黃色,具有5~8條縱棱。頂端殘存萼片,另一端稍尖,有果柄痕。果皮薄而脆,內(nèi)表面紅黃色,有光澤,具2~3條隆起的假隔膜,內(nèi)有多數(shù)種子,粘結(jié)成團。種子扁圓形,深紅色或紅黃色,密具細小疣狀突起。浸入水中,可使水染成鮮黃色。氣微,味淡微酸。以個小、完整、仁飽滿、內(nèi)外色紅者為佳。個大、外皮棕黃色、仁較癟、色紅黃者質(zhì)次。
山梔子的食用處理方法
本植物的根(梔子花根)、葉(梔子葉)、花(梔子花)亦供藥用。10月間果實成熟果皮雖黃色時采摘,除去果柄及雜質(zhì),曬干或烘干。亦可將果實放入沸水(略加明礬)中燙,或放入蒸籠內(nèi)蒸半小時,取出,曬干。
山梔子的吃法(做法)大全
1、梔子清肝湯
功效:主治肝火風(fēng)熱上攻,遂成鬢疽,痛連頸項、胸乳,太陽等處,或寒熱晡甚,胸脅滿悶,口苦舌干者。 組成:牛蒡子3克、柴胡3克、川芎3克、白芍3克、石膏3克、當(dāng)歸3克、山梔3克、牡丹皮3克、黃芩1.5、黃連1.5、甘草1.5克 用法:用水400毫升,煎取320毫升,食后服。 來源:《外科正宗》卷二。
2、香附梔子粥
功效:舒肝理氣,清熱瀉火。 配方:香附6克,梔子10克,粳米100克。 制法:先把香附、梔子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用藥汁與粳米一起煮粥。 用法:早晚分食。
3、梔子厚樸湯
功效:主治傷寒下后,心煩腹?jié)M,臥起不安。 組成:梔子9個(劈) 厚樸12克(炙,去皮) 枳實9克(水浸,炙令黃) 用法:以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4、梔子豉湯
功效:清熱除煩。 組成:梔子9克(擘)、香豉4克(綿裹) 用法:以水400毫升,先煮梔子,得250毫升,納鼓煮取150毫升,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止后服。 方論:方中梔子味苦性寒,泄熱除煩,降中有宣;香豉體輕氣寒,升散調(diào)中,宜中有降。二藥相合,共奏清熱除煩之功。 來源:《傷寒論》。
5、梔子仁蓮子粥
功效:清熱化濕,主治老年性陰道炎證屬濕熱下注兼有心火盛,癥見帶下黃,心煩易怒,失眠。材料:梔子仁5克、蓮子10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 做法:梔子仁5克碾成細末。先煮蓮子10克,粳米50克。粥成時,調(diào)入梔子末稍煮即可,加白糖適量調(diào)勻服食,分兩次服,每日1劑,每一療程連且艮3―5日。
哪些人不能吃山梔子、山梔子的注意事項
1、哪些人不能吃山梔子
【宜忌】:脾虛便溏者忌服。
1、《本草匯言》:"吐血衄血,非陽火暴發(fā)者忌之。
2、《得配本草》:"邪在表,虛火上升,二者禁用。
2、山梔子的適用人群
梔子有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的功效,焦梔子有涼血止血的功效,有治療熱病心煩、肝火目赤、頭痛、濕熱黃疳的作用,有以上癥狀者適用。
3、山梔子的食用禁忌
脾虛便溏者忌服。
花鯽魚的簡介
花鯽魚主要是以植物為食的雜食性魚,喜群集而行,擇食而居。肉質(zhì)細嫩,營養(yǎng)價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質(zhì)13克、脂肪11克,并含有大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zhì)。鯽魚藥用價值極高,其性平味甘,入胃、腎,具有和中補虛、除羸、溫胃進食、補中生氣之功效。鯽魚分布廣泛,全國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產(chǎn),以2~4月份和8~12月份的鯽魚最為肥美,為我國重要食用魚類之一。最大體長約30厘米,棲息深度為0~20米,無毒,經(jīng)濟型食用魚類,物美價廉。多產(chǎn)于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珠江流域一帶,其中洱海鯽魚較為出名。
花鯽魚的食用處理方法
鯽魚補虛,諸無所忌。放魚煎煮,然后加水燉煮成羹即成。佐餐食??梢哉糁?炒著吃,炸著吃,也可以燉鯽魚湯喝。
花鯽魚的吃法(做法)大全
紅燒花鯽魚,鯽魚3條約500克,處理干凈,配料準(zhǔn)備好(姜蔥,辣椒剪小段,桂皮一塊,花椒適量,冰糖2粒,鍋內(nèi)油完全燒熱,冒青煙的那種,下魚煎,煎至兩面焦黃色,將姜,辣椒,花椒,桂皮入鍋內(nèi)油中爆出香味,加沒過魚身的水開始煮(水開后,加生抽1勺,料酒少許,醋少許,冰糖2粒,鹽適量),待鍋內(nèi)湯汁剩下不多時,加少許雞精與香蔥即可關(guān)火起鍋。
番茄煮花鯽魚,番茄汁焗豆這個調(diào)料罐頭如果沒有可以用番茄醬代替。鯽魚兩面打上斜刀。用啤酒代替水來清洗,揉洗干凈,再用啤酒沖一沖哦。每個小番茄改到切成4瓣。個人覺得小番茄更好吃,而且造型起來比較漂亮哈。鯽魚用平底鍋中小火煎至兩面焦香。要有點耐心,放好一面之后不要急于翻動,3-5分鐘差不多。另起炒鍋,花生油少許加熱后,爆香姜絲和番茄一起炒。把煎好的魚放入,加入三大勺番茄汁焗豆調(diào)料。接著倒入啤酒,跟魚齊平即可。放入適量鹽和味精調(diào)味。
花鯽魚豬仔薯湯,先把豬仔薯削去外表那層皮。再切成小塊備用。燒熱鍋倒入少許橄欖油,放入姜片。再把鯽魚放入大火煎。煎好一面再翻過去煎另一面。然后注入開水大火煮沸。當(dāng)魚煮出味,湯成奶白色后把豬仔薯倒入。繼續(xù)大火煮沸約數(shù)分鐘后轉(zhuǎn)入電飯鍋繼續(xù)煮沸。煮約二十分鐘,調(diào)入少許胡椒粉、鹽即可熄火。
哪些人不能吃花鯽魚、花鯽魚的注意事項
1、哪些人不能吃花鯽魚
痛風(fēng)患者,因為魚類含有嘌呤類物質(zhì),而痛風(fēng)則是由于人體內(nèi)的嘌呤代謝發(fā)生紊亂而引起的。
出血性疾病患者,因為魚肉中所含的20碳5烯酸,可抑制血小板凝集,從而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癥狀。
肝硬化病人,肝硬化時機體難以產(chǎn)生凝血因子,加之血小板偏低,容易引起出血。
2、花鯽魚的適用人群
肝腎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質(zhì)來源,常食可增強抗病能力,肝炎、腎炎、高血壓、心臟病,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患者可經(jīng)常食用。
3、花鯽魚的食用禁忌
花鯽魚+芥菜:引起水腫。
花鯽魚+豬里脊肉:氣滯。
花鯽魚+芥末:身體不適。
蟲草花的簡介
蟲草花并非花,實質(zhì)上是蟲草子實體,而不是冬蟲夏草子實體。培養(yǎng)基是仿造天然蟲子所含的各種養(yǎng)分,包括谷物類、豆類、蛋奶類等,屬于一種真菌類。
與常見的香菇、平菇等食用菌很相似,只是菌種、生長環(huán)境和生長條件不同。 為了跟冬蟲草區(qū)別開來,商家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把它叫做蟲草花,蟲草花外觀上最大的特點是沒有了蟲體,而只有橙色或者黃色的草。
蟲草花的食用處理方法
在使用前最好不要清洗蟲草花,因為清洗時會使附在蟲草花子實體上具有食療效果的真菌孢子粉流失,影響功效。但如果買散裝蟲草,經(jīng)過很多人的接觸,看上去不太干凈,可先在使用前清洗下,但不要泡太久。
蟲草花的吃法(做法)大全
做法一、蟲草花干貝燉排骨
材料:排骨,干貝,蟲草花,枸杞,蔥,姜。
做法:
1、排骨洗干凈,開水稍微煮一下,撈出瀝干備用;干貝泡十分鐘,洗干凈備用。
2、湯鍋放入水,放入蔥、姜燒開。
3、放入排骨、干貝,大火燉二十分鐘,轉(zhuǎn)小火燉一個小時,這中間加點鹽。
4、蟲草花用水沖幾下,不要沖太久,保留蟲草素,連同枸杞放入鍋內(nèi),繼續(xù)小火燉半小時。
5、關(guān)火,完成(其他任何調(diào)料都不用放,因為蟲草花本身就很鮮)。
做法二、蟲草花豆腐湯
材料:蟲草花3克,嫩豆腐1塊,高湯1碗,瘦肉30克,青蔥數(shù)根,麻油(或不放),鹽,生抽,紅薯粉,料酒,蠔油,胡椒粉,味精(可免)。
做法:
1、瘦肉切成絲,用紅薯粉、料酒、鹽、生抽、蠔油、胡椒粉腌15分鐘。
2、豆腐在盤中切成1厘米寬、4厘米長的小條塊。
3、蟲草花洗凈,用清水泡5分鐘撈出,泡過蟲草花的水不要倒掉,放進紅薯粉拌勻成紅薯粉芡。
4、冷鍋中倒入高湯和蟲草花,大火燒開水,轉(zhuǎn)小火先煮10分鐘。
5、湯色變成紅色,下豆腐繼續(xù)煮10分鐘。(千滾豆腐萬滾魚,豆腐在湯里多煮湯會更鮮)。
6、倒入紅薯粉芡,邊倒邊搖晃鍋子,讓紅薯粉水與湯均勻揉和在一起。(火都不要開大)。
7、湯變粘稠后,把火開大,倒進肉絲,用筷子攪開肉絲,待肉絲全變成白色,關(guān)火,趁湯有余溫時放鹽、生抽、胡椒粉、味精(可免)調(diào)色調(diào)味,最后撒上青蔥粒淋麻油即可。(不喜歡麻油味的可免放)。
做法三、蟲草花燉老雞湯
材料:老母雞半只,蟲草花,黨參,黃芪,枸杞子,淮山,鹽適量。
做法:
1、將雞斬件。
2、與蟲草花等一起入鍋加水燒開。
3、文火燉兩小時加些鹽調(diào)味就好了。
哪些人不能吃蟲草花、蟲草花的注意事項
1、哪些人不能吃蟲草花
嬰兒、發(fā)燒、婦女月經(jīng)期是禁忌服用的;還有就是熱性體質(zhì)的人,高血壓中風(fēng)的人,以及腫瘤病患者在放療期間應(yīng)慎用或不宜用的。
2、蟲草花的適用人群
適宜吃的人有腦力勞動者、亞健康人群、易疲勞、易感冒、過肥過瘦、體弱、免疫力低、腰膝酸痛、腎功能差、面部色斑、晦暗的人。
3、蟲草花的食用禁忌
3.1、吃冬蟲夏草忌量大或量小。
3.2、吃冬蟲夏草忌單吃蟲體或草頭。
3.3、吃冬蟲夏草忌盡量不生吃。
3.4、禁把蟲草都當(dāng)冬蟲夏草吃。
3.5、冬蟲夏草發(fā)霉不要吃。
花蟹的簡介
1、簡介
花蟹因外殼有花紋而得名?;ㄐ酚袝r專指蘭花蟹(遠海梭子蟹的雄性個體),但因地域之差異,也有稱紅花蟹(銹斑蟳)為花蟹?;ㄐ肺断獭⒑?、有小毒。養(yǎng)筋益氣、理胃消食、散諸熱、通經(jīng)絡(luò)、解結(jié)散血,對于淤血、黃疸、腰腿酸痛和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等有一定的食療效果?;ㄐ愤€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及微量元素,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有抗結(jié)核作用,對結(jié)核病的康復(fù)大有補益。
2、圖片
花蟹的食用處理方法
1、買回來的花蟹,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花蟹怎么殺,甚至是抓起來都很困難,因為它有兩個大大的鉗子,一不小心就被夾傷。首先用隔熱手套抓花蟹,找到一塊三角形形狀的軟殼,把軟殼掀開,用刀去除。接著從軟殼連接處入手,用刀撬開蟹殼,然后沖洗花蟹殼和蟹身。這時候注意去除蟹身上面的腮。這個時候蟹還沒有完全死去,還可能會夾人,要小心。再小心的剁下蟹的兩個鉗子,記得用刀把蟹的兩個大鉗子拍碎。然后剁下蟹腿,并把花蟹剁成4塊,用刷子認真刷和沖洗。如果是先將花蟹給殺死了,刷洗起來就不是什么大問題了,直接用刷子把它的各個部位都刷洗干凈就可以下鍋了。
2、花蟹殺死后,刷洗起來就不是什么大問題了,可以先倒入少量的白酒在裝有花蟹的盆中,去除腥味的同時還能把它給灌醉。待花蟹昏迷的時候,為了避免在刷洗期間醒來,可以把它取出用刀狠狠的拍暈。直接用刷子在它的腹部用力的刷,一定要用力哦,只有這樣才能刷干凈。刷完腹部也千萬不要忘記刷它的鉗子、腳等部位。最后把它放在水龍頭下面用清水死命的沖洗,之后就可以下鍋了。
花蟹的吃法(做法)大全
1、姜蔥炒花蟹
主料:大閘蟹3只
調(diào)料:色拉油適量、食鹽3克、蔥1根、姜1塊
1.1、花蟹用小刷子將蟹殼、蟹肚、蟹腿等部分刷洗干凈、剪去白色的鰓及兩側(cè)沙袋、除去腸、再次沖洗干凈、用刀斬成大塊,蔥姜切片。
1.2、鍋中加入少許油,加熱后放入蔥姜片。
1.3、爆出香味之后,放入大螃蟹塊。
1.4、炒至花蟹變色,加入適量鹽。
1.5、炒勻后熄火,加鍋蓋燜2分鐘。
1.6、2分鐘后,重新翻炒均勻,起鍋裝盤即可。
2、花蟹燜雞
主料:雞肉300g、花蟹1只
方法/步驟
2.1、香菇浸泡。
2.2、準(zhǔn)備好花蟹和雞肉。
2.3、雞斬件洗凈后加鹽、料酒腌半小時。
2.4、將螃蟹清理內(nèi)臟,洗凈后斬件。
2.5、浸泡好的香菇撕小朵,蔥姜蒜切碎。
2.6、熱油鍋,倒入雞塊炒干水分,盛出待用。
2.7、再把花蟹炒至變紅盛出。
2.8、再加點油燒熱,炒香蔥姜蒜。
2.9、加入香菇稍炒。
2.10、加入雞和蟹略炒后加鹽和胡椒粉調(diào)味。
2.11、轉(zhuǎn)入砂鍋,加少量水加蓋燜幾分鐘至熟;當(dāng)然在炒鍋中加點水燜也是可以的。
2.12、最后撒上點蔥即可。
哪些人不能吃花蟹、花蟹的注意事項
1、哪些人不能吃花蟹
1.1、脾胃虛寒的人需少吃或者不吃。因花蟹性寒,吃了之后容易引起腹痛、腹瀉等癥。
1.2、心血管疾病患者和肝炎患者、膽道疾病患者不宜食用,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1.3、皮炎、濕疹、癬癥、瘡毒等皮膚疾病患者需謹(jǐn)慎食用,因為吃蟹容易加重病情。
1.4、有過敏體質(zhì)的人不宜食用。這些人群在吃蟹類食物的時候,很容易發(fā)生過敏反應(yīng)。
1.5、如正值感冒發(fā)熱期間的人群、老年人及孕婦不宜食用。
2、花蟹的適用人群
2.1、身體健康、體質(zhì)平和的人群適宜吃花蟹。
2.2、氣虛、陽虛、淤血體質(zhì)的人群可適當(dāng)食用。
2.3、關(guān)節(jié)炎、骨科疾病患者可經(jīng)常食用。
3、花蟹的食用禁忌
螃蟹四個部位不能吃:蟹胃、蟹腮、蟹心、蟹腸。
3.1、蟹胃:躲在蟹黃里的“三角包” 蟹胃在哪?打開蟹殼,看到殼上沾有一些蟹黃,蟹胃就藏在殼子的蟹黃里。蟹胃很臟,不建議食用。
3.2、蟹腮:兩排“小扇子” 打開蟹殼后在蟹身上的兩排灰色扇狀軟綿綿的組織就是蟹腮了。蟹腮是螃蟹的呼吸系統(tǒng),也不宜食用。
3.3、蟹心:黑膜下的“六角板” 中醫(yī)常說螃蟹極寒,而蟹心為最。蟹心是一個白色的六角形,它一般位于蟹中央一塊黑色膜衣下。
3.4、蟹腸:蟹胃通到蟹臍的一條黑線 蟹腸位于螃蟹下腹部的那塊可以掰開的三角內(nèi)。打開三角可以看到它頂端連接蟹身的一條黑線。
花螺的簡介
花螺在廣東俗稱“花螺”、“東風(fēng)螺”、“海豬螺”和“南風(fēng)螺”。其肉質(zhì)鮮美、酥脆爽口,是國內(nèi)外市場近年十分暢銷的優(yōu)質(zhì)海產(chǎn)貝類。東風(fēng)螺味甘,性涼。能清熱涼血,潤燥。用于鼻衄、咯血和大便燥結(jié),可用螺肉加白糖煮食。
花螺的食用處理方法
1、先放在盆里讓它脫土,把體內(nèi)的雜質(zhì)吐掉。
2、再者就是用鹽水浸泡3-4時辰,再者就是用鉗子把尾部掐掉一洗便干凈。
3、因為花螺的排泄物在尾部。至于以上所說的又快又干凈,可以試試這個辦法。
4、洗花螺前一定先用鹽水先泡一夜,這樣那些細菌和泥沙質(zhì)就會被泡出來,然后第二天就用清水使勁沖。
5、還可以將花螺放入冷水鍋內(nèi),燒開后撈出,這樣才能算得上洗干凈了。
花螺的吃法(做法)大全
1、辣酒煮花螺
主料:花螺750克
輔料:花生油、白酒、醬油、鹽;辣椒(泡椒尤佳)、花椒、姜、蒜、豆豉(或豆瓣醬),水淀粉
做法:
1.1、花螺洗凈、濾干,辣椒、蒜頭切粒,姜切片,豆豉切碎;
1.2、花生油熱至中溫,下辣椒、花椒、姜、蒜、豆豉爆香,倒入花螺,炒至干身,加白酒50-100毫升,翻動,加醬油、鹽。稍燜。
1.3、稍收汁,用水淀粉勾芡。裝盤后,鍋中余汁添少量湯水,煮開后由盤緣補至湯汁可滲入螺肉即可。
2、雞肉蒸花螺
材料:花螺7個,雞脯肉200克,青豆20克,火腿粒20克。調(diào)料精鹽1小匙,味精1/2小匙,紹酒1小匙,香油少許,水淀粉適量。
2.1、將花螺肉取出和雞脯肉一同剁成泥。
2.2、放入碗中加青豆、火腿粒、調(diào)料拌好,備用。
2.3、花螺殼洗凈,把拌好的餡釀入花螺殼內(nèi),入蒸鍋蒸4分鐘即可。
哪些人不能吃花螺、花螺的注意事項
1、哪些人不能吃花螺
1.1、有外科疾病、傳染性疾病的人士,久病體虛人群不宜食用東風(fēng)螺。
1.2、螺性大寒,故風(fēng)寒感冒期間忌食,來月經(jīng)期間及產(chǎn)后的媽媽們也要忌食,有胃寒病者忌食。
2、花螺的適用人群
2.1、一般人群均可使用。
2.2、適合母嬰,兒童青少年,老人,職業(yè)人群,更年期婦女食用。
2.3、適宜黃疸、水腫、小便不通、痔瘡便血、腳氣、消渴、風(fēng)熱、目赤腫痛等患者以及醉酒之人食用。
2.4、適宜糖尿病、癌癥、干 燥綜合征、肥胖癥、高脂血癥、冠心病、動脈硬化、脂肪肝等患者食用。
3、花螺的食用禁忌
螺肉與豬肉相克:二物同屬涼性,且滋膩易傷腸胃。
螺肉與香瓜相克:有損腸胃。
螺肉與木耳相克:不利于消化。
螺肉與冰制品相克:導(dǎo)致消化不良或腹瀉。
螺肉與牛肉相克:不易消化,會引起腹脹。
螺肉與蠶豆相克:同食會腸絞痛。
螺肉與蛤相克:同食會中毒。
螺肉與面相克:同食會引起腹痛、嘔吐。
螺肉與玉米相克:同食容易中毒。
歡迎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的2022養(yǎng)生常識頻道《梔子花的吃法_哪些人不能吃梔子花》一文,希望我們精心撰寫的養(yǎng)生內(nèi)容能獲得您的喜歡,同時我們也準(zhǔn)備了豐富的“哪些人是養(yǎng)生人群”專題供您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