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如何治療腸梗阻?這三種方法效果非常好
勞動運動養(yǎng)生方法分為哪三種。
“不怕工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死得早。”社會不斷發(fā)展,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了社會性的話題,要作生活的主人,我們必須注意養(yǎng)生。如何避開有關中醫(yī)養(yǎng)生的認識誤區(q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醫(yī)如何治療腸梗阻?這三種方法效果非常好”,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如果出現(xiàn)腸梗阻疾病,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在多種治療方法中,這里隆重推薦中醫(yī)治療,這種方法是從身體內(nèi)部調(diào)理做起,治療的效果更好,下面為你介紹三種有效的療方。
1、溫陽通痹湯
【來源】田廣秀,《陜西中醫(yī)》(4)1988年
【組成】附子、炒山楂各9克,細辛6克,大黃15克,代赭石、萊菔子(炒)各30克,枳殼、川樸各12克
【用法】水煎,待腸胃減壓后服,一日2~3劑。
【功用】溫陽運脾、通降逐積。
【方解】瘀結型腸梗阻,其病機在脾胃腸三臟腑的通降、運化功能的失權,究其原因多為飲食不節(jié)、過食生冷,致使中陽受阻,脾運失司,氣機痞滿不通;或為正氣虛衰,外邪侵襲、正虛邪實;或為內(nèi)有所傷,致中州氣血運行受阻。此證非溫不動、非峻下不通,故方用附子、細辛溫陽通痹;萊菔子、枳殼、川樸順氣寬腸;代赭石、大黃墜降通氣;山楂和中消積。諸藥合用,共奏溫陽運脾、通降逐積之功。
【主治】瘀結型腸梗阻。
【療效】治療154例,全部治愈。一般在3~4小時癥狀開始緩解,8~12小時癥狀明顯改善,12~24小時內(nèi)癥狀及體征全部消失。
2、驅(qū)逐湯
【來源】張夢儂,《臨證會要》
【組成】烏梅15克,炒川椒、炒黃連、肉桂、榧子肉、炒鶴虱、雷丸、白蕪荑、全當歸、檳榔、使君子各10克,苦楝根皮15克,生姜3片、黃柏10克,五香丸(五靈脂、生香附子各500克,牽牛子60克,各炒熟1半、生用1半,共研細末、備用、勿泄氣)9~30克(分3次空腹時,溫開水送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功用】驅(qū)蟲、通便、止痛。
【方解】蛔蟲腹痛,15歲以下小孩為多,發(fā)作無時。成人亦有之,但痛發(fā)更為劇烈。本方是從烏梅丸和化蟲丸兩方加減而成。方中重用烏梅之酸為主;佐以黃連、黃柏、苦楝根皮之苦,川椒、肉桂、生姜之辛,更加榧子肉、使君子肉、檳榔、鶴虱、雷丸、蕪荑等有效之驅(qū)蟲藥;用一味辛潤之當歸以潤腸通便;因蟲得甘則動,得酸則安,得苦則伏,得辛則死。另用五香丸中的五靈脂以殺蟲消積止痛、香附行氣止痛、牽牛子殺蟲通便。諸藥相伍,共奏驅(qū)蟲、通便、止痛之功。臨床用之頗效。
【主治】蛔蟲梗阻腹痛,證見腹中陣發(fā)性劇痛、面色蒼白、唇紅、痛處有堅硬之包塊,按之更痛。痛過一陣則自行緩解,包塊亦消,但不久其痛又發(fā)。如此反復發(fā)作,甚至多日不愈。
【療效】臨床屢用,療效甚佳。
【附記】如腹痛劇烈,先服五香丸再服本方?;蛴靡晃犊嚅?0克煎汁和紅糖60克服之,下蛔蟲亦屢效。
3、沉香飲
【來源】李光耀,《臨床驗方集》
【組成】沉香6克,蜂蜜120克,豬油120克。
【用法】先將沉香加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先1次服下,再將蜂蜜、豬油加熱至沸,待溫后接上服下。
【功用】降氣止痛,滋潤補中,潤腸通便。
【主治】老年性腸梗阻(中氣不足)。
【加減】病者嘔吐嚴重時,可于服藥前先于雙側足三里穴注射阿托品0.25毫克。若服藥吐出,可再補服1次。
【療效】劉華臨床驗證:效果甚為滿意,一般用藥1次即獲痊愈。
擴展閱讀
腸梗阻是外科常見的一種疾病,對于患有這方面疾病的人群來說,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下腸梗阻如何治療、腸梗阻的癥狀、還有什么是腸梗阻。相信大家在看完之后應該會知道通過什么樣的方法能夠正確治療它。
什么是腸梗阻
任何原因引起的腸內(nèi)容物通過障礙統(tǒng)稱腸梗阻。它是常見的外科急腹癥之一。有時急性腸梗阻診斷困難,病情發(fā)展快,常致患者死亡。目前的死亡率一般為5%~10%,有絞窄性腸梗阻者為10%~20%。水、電解質(zhì)與酸堿平衡失調(diào),以及患者年齡大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等常為死亡原因。
腸梗阻如何治療
1、可用石蠟油、生豆油或菜油200~300ml分次口服或由胃腸減壓管注入。適用于病情較重,體質(zhì)較弱者。
2、將丁香研成細末,加酒精調(diào)和,對酒精過敏者可用開水調(diào)和,然后敷于臍及臍周,直徑約6~9cm,用紗布及塑料薄膜覆蓋,周圍以膠布固定以減少酒精揮發(fā)。
3、將大蒜搗爛,用開水沖入,在疼痛欲發(fā)或已發(fā)時服。
4、附子9克,炒山楂9克,細辛6克,大黃15克,代赭石30克,萊菔子(炒)30克,枳殼12克,川樸12克。用水煎服即可。每日2劑,胃腸減壓后服。
5、黨參20g,白術9g,茯苓12g,橘紅6g,麥芽12g,川附片6g(先煎20min),神曲9g,草蔻仁4.5g,廣木香4.5g。水煎服,日1劑。具有溫中散寒的功效。
腸梗阻的癥狀
(1)腹痛
為陣發(fā)性絞痛??漳c或上段回腸梗阻,每3~5分鐘發(fā)作1次,回腸末端或大腸梗阻,每6~9分鐘發(fā)作1次,發(fā)作間歇期疼痛緩解,絞痛期間伴有腸鳴音亢進。腸鳴音呈高調(diào)。有時可聞氣過水聲。麻痹性腸梗阻可以無腹痛,高位小腸梗阻絞痛可以不嚴重,中段或低位腸梗阻則呈典型劇烈的絞痛,位于臍周或定位不確切。每次絞痛可持續(xù)數(shù)秒到數(shù)分鐘。如果陣發(fā)性絞痛轉(zhuǎn)為持續(xù)性腹痛,則應考慮已發(fā)展為絞窄性腸梗阻了。
(2)嘔吐
梗阻以后,腸管的逆蠕動使病人發(fā)生嘔吐。嘔吐物開始為胃內(nèi)容物,以后為腸內(nèi)容物。高位小腸梗阻絞痛不重,但嘔吐頻繁。中段或遠端小腸梗阻,嘔吐出現(xiàn)較晚,低位小腸梗阻嘔吐物有時呈糞便樣(feculentvomitting)是由于腸內(nèi)容物的滯留、細菌的過度生長,分解腸內(nèi)容物所致。
結語:以上這些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在平時的生活中如果你被腸梗阻所困擾,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你就可以通過上文中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這些方法去治療,對于緩解疾病來說,效果是非常顯著的。
腸梗阻是指腸內(nèi)容物在腸道中不能順利通過和運行。如果出現(xiàn)這種癥狀,則可能產(chǎn)生腹脹、腹痛以及惡心想吐還有排便不暢等等一系列的癥狀。后果非常嚴重。那么,這種癥狀應該如何治療?治療的偏方又有什么?趕緊來看看吧!
腸梗阻偏方
附子炒山楂
原料:附子9克,炒山楂9克,細辛6克,大黃15克,代赭石30克,萊菔子(炒)30克,枳殼12克,川樸12克。
做法:用水煎服即可。每日2劑,胃腸減壓后服。
溫中散寒
原料:黨參20g,白術9g,茯苓12g,橘紅6g,麥芽12g,川附片6g(先煎20min),神曲9g,草蔻仁4.5g,廣木香4.5g。
做法:水煎服,日1劑。具有溫中散寒的功效。
溫通方
原料:黨參、花椒、干姜、炒萊菔子各10g,蜂蜜30g(兌服)。
做法:水煎服,1劑或2劑頓服。具有溫陽散結,理氣化滯的功效。
驅(qū)蟲方
原料:使君子15g,大黃(后下).烏梅.厚樸各10g,枳實.檳榔片各7.5g,元明粉5g(沖服)。
做法:水煎100ml,2次分服。具有驅(qū)蟲導滯,通腑瀉下的功效。
大黃干姜丸
原料:大黃、干姜各60克,豆霜21克。
做法:上藥為末,蜜丸如綠豆大。成人每服15~20丸,開水送下。主治腸梗阻。
蔥汁拌豆油
原料:豆油200~300毫升,小蔥汁2匙。
做法:調(diào)服。小兒酌減。主治腸梗阻。
開水沖大蒜
原料:大蒜2~3瓣。
做法:大蒜搗爛,開水沖入1杯,病欲作或已作時服。
結語:看完了這么多能夠有效治療腸梗阻的偏方,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腸梗阻的治療偏方一定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以及相關的認識。所以,想要用這些偏方來進行治療腸梗阻的話!還是請在詢問醫(yī)師的情況之下進行治療和服用,效果會更好哦!
中醫(yī)療法治療乳腺纖維瘤效果是非常的不錯的,最主要的就是要疏肝理氣,調(diào)暢氣機,活血化瘀,疏通乳絡,化痰軟堅,消腫散結,做到這幾點的話就能快速的將疾病治好。
1、疏肝理氣,調(diào)暢氣機。 乳頭乳房及肝經(jīng)循行之處,女子以肝為先天,肝藏血、主疏泄、體陰而用陽,易于怫郁。乳癖者,每多有性情抑郁,憂思多慮或心煩急躁易怒,胸悶噯氣,而乳房疼痛與腫塊大小變化,亦多情緒變化有關。肝郁氣滯在乳癖發(fā)病學上有重要影響。七情不暢,肝失條達,肝郁氣滯結于腸子絡則疼痛結塊,故疏肝理氣,調(diào)暢氣機為治療乳癖的主要原則。
2、活血化瘀,疏通乳絡。
乳房疼痛及腫塊為主癥,二者均為血瘀證特征性表現(xiàn)。憂思惱怒,抑郁寡歡,必致肝氣不暢,氣機阻滯,久則由氣及內(nèi),使血行不暢,經(jīng)隧不利,下不能充胞宮,上不能溢乳房,乳絡閉阻,氣滯血瘀,凝結成塊,不通則痛。經(jīng)前沖任血液充盈,乳房腫痛加重,月經(jīng)后氣血得到疏泄,腫痛亦隨之減輕??梢娙轳闭叱霈F(xiàn)血瘀證勢所必然,治療中必須重視活血化瘀,疏通乳絡作用。
3、化痰軟堅,消腫散結。
思慮傷脾或肝郁氣滯,橫逆脾土,均可致脾失健運,痰濕內(nèi)生,腎氣不足,沖任失養(yǎng)。不能溫煦脾陽,則精液不得運化,聚濕成痰,肝郁日久,化熱化火,灼津為痰,痰、氣、瘀互結而成乳癖。因此,痰凝在乳癖發(fā)病學上有一定影響,化痰軟堅,消腫散結可促使腫痛消散于無形。
上述中醫(yī)治療乳腺纖維瘤的方法是經(jīng)過實踐檢驗的,效果比較好的方法,要求大家在選擇中醫(yī)治療乳腺纖維瘤的方法的時候,一定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
慢性腎炎疾病不僅危害性大,人們還發(fā)現(xiàn)這種疾病的治療難度比較大,好在今天治療這種疾病的途徑有很多了,今天為大家介紹中醫(yī)療法,該方法主要是通過調(diào)理身體來治療疾病。
一、地黃小薊湯治慢性腎炎
【功能主治】養(yǎng)陰,清熱利濕。主治慢性腎炎。
【偏方組成】生地10~20克,北沙參10~20克,玄參10~20克,墨旱蓮15~30克,荔枝草15~30克,小薊15~20克,黃柏10克,白茅根30~60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
【加減】熱毒重者,加白花蛇舌草15~30克;咽痛甚者,加蟬衣6克、射干10克;腰痛甚者,加川續(xù)斷15克;乏力明顯者,加太子參15克;夾瘀者,加丹皮10克、赤芍10克。
二、益母草黃芪治慢性腎炎
【功能主治】補虛固本,活血化瘀,解毒祛邪。主治慢性腎炎。
【偏方組成】益母草30克,黃芪20克,當歸20克,黨參15克,川芎12克,紅花12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連續(xù)服用。每周尿檢1次,連續(xù)3次皆陰性者,可改湯劑為丸或散劑,維持用藥2~6個月以鞏固療效。
【加減】若脾腎陽虛者,加茯苓18克,山萸肉、菟絲子各15克,白術12克,肉桂6克;肺脾氣虛者,加山藥20克,升麻12克;肝腎陰虛者,加旱蓮草20克;女貞子、龜版、山萸者,肉各15克;氣陰兩虛者,加玄參、生地、麥冬、黃精各15克;急性發(fā)作者,加白茅根25克,公英、二花、板藍根各15克;尿少而見腫者,加薏仁、車前子各15克,豬苓、澤瀉各12克,大腹皮10克,高血壓者,加夏枯草30克,生牡蠣20克,白芍、菊花各15克。
三、珍珠草大棗治慢性腎炎
【功能主治】主治慢性腎盂腎炎。
【偏方組成】珍珠草(全草)30克,大棗6個。
【用法用量】將上藥初煎液1次空腹服,復煎液當茶飲,每日1劑,長期服用或加大劑量。
【宜忌】珍珠草勿放在陽光下曝曬,以免葉果脫落影響療效。
四、益母草半邊蓮治慢性腎炎
【功能主治】主治慢性腎炎。
【偏方組成】益母草、半邊蓮各30克,熟地12~30克,棗皮,丹皮各6克,茯苓、澤瀉、淮山各12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加減】若尿黃者,加茅根30克;若腰痛者,加川續(xù)斷15克,杜仲:牛膝各12克;若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尿少黃等濕熱重者,加黃柏10克,鳳尾草30克;若腎陽虛者,加附片10克;若脾虛食少便溏者,加芡實12~30克,蓮子12克;若氣虛者,加黃芪12~30克,黨參12克。
淋巴瘤是一種常見的腫瘤疾病,近幾年的發(fā)病率呈直線上升,而且手術后復發(fā)的幾率也比較高。專家介紹,手術治療、放射治療、中藥治療均是不錯的方法。
一、淋巴癌手術治療
:在結內(nèi)淋巴癌患者,手術主要用于活檢行病理或用于分期性部腹探查術。對于原發(fā)于腦、脊髓、眼眶、唾液腺、甲狀腺、肺、肝、脾等處的結外淋巴癌常先作手術切除,再輔以放療和/或化療。原發(fā)于腎臟、膀胱、睪丸、卵巢、子宮、皮膚、乳腺等處的淋巴癌宜早期手術切除,術后再輔以化療或放療。二、淋巴癌放射治療:
1、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肉瘤及網(wǎng)狀細胞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對放療也敏感,但復發(fā)率高。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原發(fā)病灶如在扁桃體、鼻咽部或原發(fā)于骨骼的組織細胞型,局部放療后可以獲得較為滿意的長期緩解;2、霍奇金淋巴瘤:放療效果較淋巴肉瘤和網(wǎng)狀細胞肉瘤為佳,治療時重要器官給予保護,皮膚反應輕,可出現(xiàn)骨髓抑制。三、淋巴癌晚期中醫(yī)治療
:中藥治療方法安全性好,沒有明顯的副作用,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在應用上,不論晚期患者是否適合采用手術治療和放化療等西醫(yī)治療方法,都可采用中醫(yī)治療進行,而對于失去西醫(yī)治療機會的患者,采用淋巴癌晚期中醫(yī)中藥治療方法進行保守治療,也能取得不錯的效果。當然對于淋巴癌復發(fā)的患者亦不要過于擔心,采取積極的合理的治療措施能最大限度的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很多患者通過通過辯證的治療生存期可達310年,長期帶瘤生存的也是有的,對于淋巴癌復發(fā)中醫(yī)保守治療是比較常用的,中醫(yī)治療具有整體觀念強,辯證論治的特點,往往能從患者全身的特點加以考慮,而不只是局限在癌癥病灶本身。對多數(shù)的癌癥病人來說,局部治療是不能解決根治問題的,還必須從整體觀點來看待,中醫(yī)治療不僅能控制癌細胞的生長,還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有效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在臨床上,人們一旦確診自己患有疝氣,其就要趕緊的對該癥進行治療。那么,得了疝氣咋治療好呢?下面本文就為大家推薦三種方法。
非手術治療:
醫(yī)師對於有手術風險的老年或衰弱病人,會給予疝氣托帶,這樣可以暫時防止腸子脫出。疝氣托帶是在醫(yī)師將跑出的腸子推回后使用的;它是以堅韌材質(zhì)做成的墊子,會用繃帶固定在疝氣部位,可以進一步防止腹腔器官從疝氣囊脫出。疝氣托帶必須整天穿戴著,在此提醒可能會造成皮膚潰瘍,可以先涂上一層薄粉(如:嬰兒爽身粉)保護皮膚。另外需強調(diào),疝氣托帶并不能絕對防止可能致命的并發(fā)癥(腸嵌頓阻塞),而且長期使用可能會引起皮膚潰瘍,甚至引起睪丸的不適與萎縮。
手術治療:
手術修補疝氣缺口,仍然是最佳而且有效的治療方式。手術方法是把腸子推回腹腔,直接縫合腹壁缺口,或是取側壁組織補缺口,如果不易補牢時,就會縫上人工網(wǎng)膜。手術進行及麻醉大人使用的麻醉方式可分為局部麻醉,半身麻醉或全身麻醉,大多數(shù)的疝氣手術使用半身麻醉,只有較復雜的疝氣才需要全身麻醉。至於小孩,都是用全身麻醉,手術的時候是沈睡的。
疝氣的手術修補大部分在一,二個小時內(nèi)就可以完成,通常需要住院一~三天,而且有的時候視手術的方式和病人的狀況,甚至手術后不需要住院,可直接回家休養(yǎng)。病人一星期拆線后就可以恢復正常生活。普遍來說,有以下2種手術方法:
無張力法:
就是用人工網(wǎng)膜來進行疝氣的修補,這項手術的優(yōu)點是手術時間短,病患復原快,復發(fā)率低,和術后疼痛減少。只需要半身或局部麻醉,手術當天或隔天就可以出院了,大約一個星期后就可以正常作息。但是,不是所有的疝氣都適合用人工網(wǎng)膜來修補,需要考慮疝氣的大小和形狀。這種修補方法對老年人的疝氣或是復發(fā)性疝氣有相當大的價值。目前這種手術方法健保不會給付。
肺膿腫的發(fā)作速度極快,短時間內(nèi)就會讓患者出現(xiàn)呼吸困難等諸多不良反應,面對這種情況抗菌藥物治療、膿液引流、手術治療是最佳的三種治療此病的方法。
一、抗菌藥物治療
吸人性肺膿腫多為厭氧菌感染,一般均對青霉素敏感,僅脆弱擬桿菌對青霉素不敏感,但對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甲硝唑敏感??筛鶕?jù)病情嚴重程度決定青霉素劑量,輕度者120萬-240萬U/d,病情嚴重者可用1000萬U/d分次靜脈滴注,以提高壞死組織中的藥物濃度。體溫一般在治療3-10天內(nèi)降至正常,然后可改為肌注。如青霉素療效不佳,可用林可霉素1.8-3.0g/d分次靜脈滴注,或克林霉素0.6-1.8g/d,或甲硝唑0.4g,每日3次口服或靜脈滴注。
血源性肺膿腫多為葡萄球菌和鏈球菌感染,可選用耐β-內(nèi)酰胺酶的青霉素或頭孢菌素。如為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應選用萬古霉素、替考拉寧或利柰唑胺。
如為阿米巴原蟲感染,則用甲硝唑治療。如為革蘭陰性桿菌,則可選用第二代或第三代頭孢菌素、氟喹諾酮類(如莫西沙星),可聯(lián)用氨基糖苷類抗菌藥物。
抗菌藥物療程8-12周,直至X線胸片膿腔和炎癥消失,或僅有少量的殘留纖維化。
二、膿液引流
提高療效的有效措施。痰液稠不易咳出者可用祛痰藥或霧化吸人生理鹽水、祛痰藥或支氣管舒張劑以利痰液引流。身體狀況較好者可采取體位引流排痰,引流的體位應使膿腫處于最高位,每日2-3次,每次1-15分鐘。經(jīng)纖維支氣管鏡沖洗及吸引也是引流的有效方法。
三、手術治療
適應證為:①肺膿腫病程超過3個月,經(jīng)內(nèi)科治療膿腔不縮小,或膿腔過大(5cm以上)估計不易閉合者。②大咯血經(jīng)內(nèi)科治療無效或危及生命。③伴有支氣管胸膜瘺或膿胸經(jīng)抽吸、引流和沖洗療效不佳者。④支氣管阻塞限制了氣道引流,如肺癌。對病情重不能耐受手術者,可經(jīng)胸壁插入導管到膿腔進行引流。術前應評價患者一般情況和肺功能。
由于工作關系,大多數(shù)人平時都會天天對著電腦,這樣就容易引起頸椎病,頸椎病出現(xiàn)的不適會讓我們很難受,頸椎病的治療方法已經(jīng)有很多種了,特別是中醫(yī)針灸治療效果很好。
1、溫針灸:
進針得氣后施以平補平瀉針法,針柄套1~2cm長的艾條,施以溫針灸。選穴:上述主穴3~4個,配穴2~3個,每日1次,7~10次為1療程,2~3療程。
2、艾炷隔物灸
臨床選穴多以頸夾脊為主,采用隔姜灸或隔蒜灸。
3、溫灸器灸
選穴:風池、頸夾背,手指麻木加合谷;頭暈頭痛加百會、太陽、后溪;多汗加復溜、肺俞。方法:選用藥艾條,點燃、置于濕灸器內(nèi),外層溫度控制在50~60O為佳,熨按上述諸穴,每穴3~5分鐘,灸畢可行推拿手法整復椎體。
通過以上所介紹的內(nèi)容,大家對于治療頸椎病的針灸法應該有所了解了吧。希望朋友們能夠在了解后,盡早的展開對頸椎病的治療。
4、自我運動治療:
①頸部運動:頭向前傾十次,向后仰十次,向左傾十次,向右傾十次。然后緩慢搖頭,左轉(zhuǎn)十次,右轉(zhuǎn)十次。
②搖動上肢:左臂搖動二十次,再右臂搖動二十次。
③抓空練指;兩臂平伸,雙手五指作屈伸運動,可作五十次 頸椎病。
④局部按摩:可于頸部、大椎穴、風池穴附近尋找壓痛點、硬結點或肌肉繃緊處,在這些反應點上進行揉按、推掐。
⑤遠道點穴:在手背、足背、小臀前外側、小腿外側尋找壓痛點。于此反應點施點穴按摩。
⑥擦掌摩腰:將兩手掌合并擦熱,隨即雙手磨擦腰部,可上下方向擦動,作五十次。
⑦掐捏踝筋:兩手變替掐捏足踝后大筋。
很多人對精神病都是非常害怕的,精神病患者會有很多異常的表現(xiàn),包括行為、語言、情感等方面和正常人都有很大區(qū)別,這種精神疾病的危害較大,所以需要及時治療,今天為大家推薦中醫(yī)治療的方法,下面這些藥方值得嘗試。
一、黃連解毒湯:150g生石膏,60g生大黃,60g青礞石,20g黃芩,20g黃柏,15g黃連,30g芒硝(兌服),60g夜交藤,30g青皮,16g山梔仁,20g龍膽草克,為一天的用量,水煎二次,分早、晚服用,半個月為1個療程,通常一到兩個個療程即可好轉(zhuǎn)或痊愈。這種對火熱亢盛之體療效明顯,如見目紅、面赤、苔黃、脈洪大、便秘、溺赤等癥,均得以改善。如果只表現(xiàn)出狂亂的癥狀,并且中醫(yī)四診沒有火熱之象,那么這種治療方法是沒有效果的。
二、地龍:用新鮮的地龍適量,放清水中游動兩個小時,以便于排出腹中泥土,洗凈后每五百克地龍加白糖一百克克,放二十四小時,使其自動溶化,再加冷開水,連同地龍一同過濾,共得濾液一千毫升,放陰涼處備用。夏天可加防腐劑,并放置在冰箱內(nèi)。每次飲服1一百毫升,每日兩次,一個月為一療程,一般一到兩個療程好轉(zhuǎn)或痊愈。這種方法比較適用于面紅目赤不安、大喊大叫、幻覺妄想的精神病患者。
三、大黃湯:取生大黃五十克,先用冷水浸泡川、時,煎煮兩次,兩次湯液混合,分早晚服用,半個月為一療程,一般一到兩個療程即可好轉(zhuǎn)或痊愈。這種治療方法對于火熱亢盛的精神病伴大便秘結的患者有比較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