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為什么吃湯圓?告訴你由來
讓你養(yǎng)生是為什么。
天天常笑容顏俏,七八分飽人不老,逢君莫問留春術,淡泊寧靜比藥好。養(yǎng)生從歷史上的玄虛傳說,已經(jīng)進入大眾百姓視野,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沒有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四季養(yǎng)生這方面的知識您掌握多少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過年為什么吃湯圓?告訴你由來,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導讀:過年為什么吃湯圓?我們知道,湯圓象征團團圓圓,但你知道,過年吃湯圓的習俗從哪里來的嗎?小編告訴你,過年為什么吃湯圓。
過年為什么吃湯圓?
湯圓又稱元宵,相傳漢武帝時宮中有一位宮女,名叫元宵,長年幽于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大臣東方朔決心幫助她,于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燒長安,要逃過動難,唯一的辦法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這天作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并由全體臣民張燈供奉。武帝準湊,元宵姑娘終于見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節(jié)。
在南方,大年初一、正月十五都有吃湯圓的習俗,象征著合家團圓幸福,萬事如意。新年吃湯圓除了是團圓外,更是為了迎接春節(jié)的一個輪回。甜甜美美的湯圓圓一切美麗的夢想。
過年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tǒng)習俗,在南方尤為盛行。下面介紹幾種湯圓的做法。
黑芝麻湯圓
材料:糯米粉300克,黑芝麻300克,白砂糖150克
做法:
1、黑芝麻炒熟,碾碎,拌上豬油、白砂糖,三者比例大致為2:1:2。
2、適量糯米粉加水和成團。
3、以軟硬適中、不粘手為好,揉搓成長條,用刀成小塊。
4、將小塊糯米團逐一在掌心揉成球狀,用拇指在球頂壓一小窩,拿筷子挑適量芝麻餡放入。
5、用手指將窩口逐漸捏攏,再放在掌心中輕輕搓圓。
6、包好后有如山楂大小。
7、燒水至沸,包好的湯圓下鍋煮至浮起即可食用。
紫薯湯圓
材料:湯圓皮:水磨糯米粉100g,紫薯25g
湯圓餡:紅豆沙粉40g,椰蓉20g,綿白糖20g,豬油10g
做法:
1、用溫水把水磨糯米粉和成面團。
2、加入紫薯揉勻,靜置20分鐘。
3、紅豆沙粉用溫水混合,加入椰蓉、綿白糖制成餡料。
4、和好的面團搓條,分劑子。
5、包成湯圓,入大火燒開的水鍋中。
6、開鍋改小火,直至煮熟。
巧克力草莓湯圓
材料:糯米粉,牛奶,橙汁,巧克力,草莓
做法:
1、將橙汁與糯米粉調(diào)和,制成糯米面團,色微黃。
2、將面團均分,你看到的是八個湯圓的量,將巧克力放進面團,揉成團子,開始揉團子的時候,可以打火上鍋添水了。
3、估計鍋里的水已經(jīng)燒開,請下入元宵,用勺子輕推兩圈不要粘鍋底。
4、片刻鍋又翻滾了,此時,添一點涼水,把火關小,趁此你可以切兩顆草莓,放入盤中,同時在盤中倒入牛奶,牛奶的量以能淹沒元宵一半為好。
5、鍋里的元宵漂起來了,就出鍋裝盤了。
中醫(yī)認為,糯米味甘、性溫,能夠補養(yǎng)人體正氣,吃后會周身發(fā)熱,起到御寒、滋補的作用,最適合在冬天食用。
湯圓內(nèi)餡主要以果料和干果為主,包括芝麻、核桃、花生、山楂等,營養(yǎng)豐富。黑芝麻中的維生素E非常豐富,可延緩衰老,有潤五臟,強筋骨、益氣力等作用,強壯身體,益壽延年,滋補肝腎,潤養(yǎng)脾肺,對掉發(fā)白發(fā)有食療作用。山楂味酸甘,性微溫,有開胃消食、化滯消積、活血散瘀、化痰行氣的作用。核桃性溫、味甘,有健胃、補血、潤肺、養(yǎng)神等功效。
但是,湯圓也不是能經(jīng)常吃的,由于糯米比較粘膩,對消化不良的人來說,無疑是增加消化負擔的。
食用湯圓注意事項:
一、過年進食湯圓時應注意細嚼慢咽,一次進食量不宜過多,不宜餐餐連續(xù)進食湯圓。由于糯米比較黏,3歲以下的嬰幼兒應小心,湯圓可能粘在食道而阻塞呼吸道。老年人多有消化功能減退、牙齒脫落等情況,吞咽反射也比較遲鈍,可能會引起湯圓卡喉,導致呼吸困難,甚至造成窒息。老年人吃湯圓一定要細嚼慢咽。大病初愈者以少食或不食為佳。
二、湯圓油脂含量高,如果吃湯圓,當餐或當日一定要少吃點油。否則,過多的脂肪和熱量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吃湯圓和元宵,一定要相應減少主食的數(shù)量。一般來說,3個元宵所用的糯米粉相當于1兩米飯所用的米。吃湯圓的時候,要減個炒菜,多選涼拌、清燉、清炒和蒸煮等烹調(diào)方法,盡量控制一天中的總脂肪數(shù)量。紅燒肉、酥點、油炸食品之類油大的東西最好改日再吃。
三、很多湯圓的餡添加了豬油、糖分、鈉等,熱量高,糖尿病、高脂血癥和高血壓患者應盡量少吃這種食品。另外,凡有濕熱痰火征象的患者或濕體、熱體體質(zhì)者,均不宜過多食用湯圓;發(fā)熱、咳嗽、腹脹、腹痛、腹瀉等患者也不宜多吃湯圓。
相關閱讀
養(yǎng)生導讀:說到冬至的美食,有北方餃子南方湯圓一說。冬至為什么要吃湯圓呢?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象征家庭團圓。具體冬至為什么要吃湯圓,小編為你講解冬至吃湯圓的由來。
冬至為什么要吃湯圓?
吃湯圓在明、清時期已經(jīng)約定俗成。在冬至這天,要作粉圓或粉糯米為丸。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記載,稱冬至,粉糯米為丸,名湯圓。做好湯圓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冬至吃湯圓,古而有之。
吃湯圓是冬至的傳統(tǒng)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制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于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團。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象征家庭和諧、吉祥。
還有一種解釋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冬至那天,天還未亮,婦女們就起來生火煮湯圓,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圍坐吃湯圓。所以冬至吃湯圓,除了表示太陽(陽光)逐漸回來,也代表團圓的意思,現(xiàn)代人更喜歡把它當成圓滿的象征。
我國各地的風俗民情雖各有差別,但大致是相同的。作冬至圓時,經(jīng)常應孩子們的要求捏一些小動物,小貓、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孩子們每到此時都很高興。吃冬至圓以前,在門窗桌柜床燈的后面,都要分別粘一個冬至圓,稱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
如果這時家里有孕婦的話,冬至圓發(fā)了,就會生男,否則就會生女。吃冬至圓時入口必須成雙成對,以求吉利。吃到最后只剩兩粒,已婚的人將會萬事如意,剩下一顆,單身未婚者將會凡事順利。
吃冬至圓為何長一歲?
史料顯示,上古的夏殷周時代,對正月的具體時間安排是不一樣的。夏以今農(nóng)歷一月為正月,第一個節(jié)氣是立春;殷以今農(nóng)歷十二月為正月,一年中的第一個節(jié)氣為小寒;周則同樣以今農(nóng)歷十二月為正月,但一年中的第一個節(jié)日卻是從冬至開始,因此冬至這一天,也就是當年的元旦。
周以后,計算二十四節(jié)氣,都從冬至開始,這樣冬至便成了歲首。再者冬至所在的十一月份曾經(jīng)是正月。這也就是冬至大如年一說的來頭。
有學者認為,正是由于歷史上確有一段時間把冬至視為歲首,把冬至的前一天之夜視為歲除。當冬至節(jié)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而呈式微之態(tài)時,原來那些習俗,便漸漸融入了后來盛行的春節(jié)之中了。
冬至具備陽氣始至的特殊特點,意味著陽氣始生,萬物開始萌動。因此,在冬至日吃湯圓,又何嘗不是意味著新一年的開始呢?因此長了一歲,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冬至吃湯圓,御寒滋補又潤肺
糯米味甘、性溫,能夠補養(yǎng)人體正氣,吃了后會周身發(fā)熱,起到御寒、滋補的作用,最適合在冬天食用。糯米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及淀粉等,營養(yǎng)豐富,為溫補強壯食品,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yǎng)胃、止虛汗之功效,對食欲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緩解作用。另外,它還能夠緩解氣虛所導致的盜汗、妊娠后腰腹墜脹、勞動損傷后氣短乏力等癥狀。中醫(yī)歷來將湯圓視為補虛、調(diào)血、健脾、開胃之物。
而內(nèi)餡主要以果料和干果為主,包括芝麻、核桃、花生、山楂等,營養(yǎng)豐富。
現(xiàn)代醫(yī)藥學研究結果表明,湯圓中的黑芝麻有顯著的醫(yī)療保健作用。黑芝麻中的維生素E非常豐富,可延緩衰老,有潤五臟,強筋骨、益氣力等作用,強壯身體,益壽延年,滋補肝腎,潤養(yǎng)脾肺,對掉發(fā)白發(fā)有食療作用。山楂味酸甘,性微溫,有開胃消食、化滯消積、活血散瘀、化痰行氣的作用。核桃性溫、味甘,有健胃、補血、潤肺、養(yǎng)神等功效?!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將核桃列為久服輕身益氣、延年益壽的上品。
冬至吃湯圓,這樣吃最不長胖
竅門一:吃湯圓不選大,鐘愛小湯圓
湯圓一般除了大小,還有有餡和無餡二種,無餡料小湯圓,熱量約每10顆70大卡。而有餡料湯圓,由于內(nèi)餡多寡不同,大小不同,熱量也不同,有餡的小湯圓每粒的熱量約34卡,而市售的盒裝芝麻或花生大湯圓一顆約60-70大卡,鮮肉約50-60大卡。因此,為了避免攝入的熱量過剩,建議減肥一族最好選擇無餡小湯圓,如果你實在不愛淡而無味的無餡湯圓,也最好是選擇肉餡的小湯圓。
竅門二:吃湯圓不貪香,舍油炸改用煮
減肥族在吃湯圓應避免用油炸方式,否則加倍的熱量將讓你事后懊悔莫及。最好采用熱水煮來吃,亦可使用花茶來煮味道更新鮮,放些低熱量的蜜糖增加口味;而有餡料甜湯圓本身已具有甜味,可以不需要額外放糖。另外,可使用紅糖及姜片煮湯圓以去除寒氣,也可額外放些無糖凍、無糖椰果增加飽足感及減少熱量攝取,或放入桂圓、紅棗、白木耳等食材,增加營養(yǎng)素含量。咸湯圓可多放一些蔬菜,增加纖維素、礦物質(zhì)及維生素攝取也是不錯選擇。
竅門三:吃湯圓不圖填,不喝甜湯
5粒湯圓的熱量就有300多卡,再喝上1碗熱量約210卡的紅豆湯,攝取進的熱量可就相當驚人了。因此,建議你吃湯圓的時候,別盡搭些甜湯,不加任何味道的白湯,或是來杯消脂的花草茶,反而能讓你消解甜膩感,很不錯喔!
竅門四:吃咸湯圓多加菜,少加油蔥酥
在煮咸湯圓時,建議加點青菜讓營養(yǎng)均衡一下。在湯圓最后快起鍋前,你是不是會再撒上1大匙的油蔥酥提味呢?的確,味道的確是加了好幾分,但同時100g就有514卡的油蔥酥,也讓熱量跳了好幾倍呢!建議你可用冬菜來替代油蔥酥,冬菜和油蔥酥的熱量,可是差了20%,選哪個更劃算,相信聰明的你心中一定有了答案。
導讀:過年為什么要貼春聯(lián)?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都答不出來,其實過年貼春聯(lián)也是有典故的,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時期。到底過年為什么要貼春聯(lián)?下面小編為你揭秘由來。
過年為什么要貼春聯(lián)?
貼春聯(lián)的習俗,大約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jù)《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lián)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春聯(lián)的起源還要從桃符說起。古代傳說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桃樹下有神荼、郁櫑二神,主管萬鬼。如遇作祟的鬼,他們就把它捆起來喂老虎。后來,民間在春節(jié)的時候,為驅(qū)避鬼怪,便在桃木板上畫上這兩個神像,這就是桃符。
到了五代的時候,蜀主孟昶親自在桃符上題了新年納余慶,佳節(jié)賀長春一聯(lián),一般人都把它看做是最早的春聯(lián)。到了宋代,春節(jié)貼對聯(lián)已經(jīng)成為一種風俗了。王安石詩中就寫過: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用紅紙書寫春聯(lián)始于明朝。
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lián)。明代陳云瞻《簪云樓雜話》中載:春聯(lián)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lián)一幅帝微行時出現(xiàn)。
春節(jié)貼春聯(lián)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開始盛行。據(jù)史書記載,明太祖朱元璋酷愛對聯(lián),不僅自己揮毫書寫,還常常鼓勵臣下書寫。有一年除夕,他傳旨:公卿士家,門上須加春聯(lián)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見交相輝映的春聯(lián)感到十分高興。
當他行至一戶人家,見門上沒有春聯(lián),便問何故。原來主人是個殺豬的,正愁找不到人寫春聯(lián)。朱元璋當即揮筆寫下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lián)送給了這戶人家。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對春聯(lián)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為他的大力提倡,推動了春聯(lián)的普遍盛行。
貼春聯(lián)表達美好期盼
如果從秦漢開始計算,中國貼春聯(lián)的歷史已有兩千年,那么為什么中國百姓對貼春聯(lián)一直情有獨鐘呢?這就涉及到中國百姓傳統(tǒng)的思維觀念問題。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中國人民自古就有個樂觀的思維觀念,就是寄希望于未來,祈盼未來會給自己帶來好運。無論在過去的一年里有什么高興、得意的事,還是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總是希望未來的一年過得更好,所以在新春即將到來之時,貼春聯(lián)恰好是達到這種目的的最佳選擇。
他們借助于春聯(lián)表達對即將過去的一年的歡喜和幸福的心境,或者表達對新的一年的期盼與厚望。在他們的傳統(tǒng)的觀念里,一年中有個好的開端是最愜意的事,最吉利的事,所以,每到春節(jié)就通過貼春聯(lián)表達自己的美好感受和對未來的一種美好期盼。
同時中國人民過春節(jié)很講究喜慶、吉利、熱鬧,吃好的,喝好的,放鞭炮,走親訪友等都是喜慶心理的反映,而貼春聯(lián)恰恰是強化人們的喜慶心理和渲染氣氛的一種外在的手段。
貼春聯(lián)有講究
關于春聯(lián)還有很多講究。據(jù)說桃木是紅色的,紅色可以辟邪,象征吉祥,所以后來的春聯(lián)都是用紅紙書寫。除此之外,春聯(lián)還有一些講究,比如,門心、框?qū)?、春條、斗方等都有要求,這比原來的桃符有了很大的進步,它不再是單純的將畫像畫于桃符上,而是將自己對來年的美好心愿寫在紙上表達出來。
貼春聯(lián)也有很多講究,若是貼得不當,就會被人笑話。傳統(tǒng)貼春聯(lián)的方法為,面對大門時,上聯(lián)在右,下聯(lián)在左,橫額文字順序為從右至左。另一種是常用的貼法。解放后由于橫式書寫格式改為由左向右,春聯(lián)也可以上聯(lián)在左,下聯(lián)在右,橫額順序也是從左至右,適合人們的閱讀習慣。若是將兩種春聯(lián)貼法混合使用,就不太文明。
導讀:大家都知道立冬要吃餃子,那么立冬吃湯圓的習俗,你聽說過嗎?南京人立冬吃湯圓,寓意團團圓圓。立冬吃湯圓的好處多多,下面小編為您介紹立冬吃湯圓的由來。
立冬吃湯圓的由來
古時民間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認為氣候轉(zhuǎn)寒,只有補充足夠的營養(yǎng)來保暖,來年才能生機勃勃。因此,自古有著立冬補冬補嘴空的食俗。流行最廣、歷史最悠久的立冬習俗該屬吃餃子。北方西北地區(qū)常進補狗肉、牛羊肉等大溫大補食品,南方地區(qū)多進食雞、鴨、魚等清補甘溫之味。
而南京立冬吃湯圓,寓意團團圓圓。那么為什么立冬吃湯圓呢?除了有以上的寓意外,立冬吃湯圓能幫助我們防寒御寒。
糯米湯圓外型圓圓的,里面帶餡或?qū)嵭?,在北方叫元宵,到了南方則叫湯圓。元宵湯圓可以有很多花樣。尤其帶餡的品種最多。甜餡一般有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錦、棗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餡一般有鮮肉丁、蝦米等。還有菜餡元宵用芥、蔥、蒜、韭、姜組成,稱五味元宵,寓意勤勞、長久、向上。
傳統(tǒng)的制作方法,南方做湯圓,是先將糯米粉用水調(diào)和成皮,然后將餡包好;北方做元宵,先把餡捏成均勻的小球狀,放在鋪有干糯米粉的籮筐里不斷搖晃,不時加入清水使餡粘上越來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適中。
立冬吃湯圓好處多多,立冬是冬季的開始,冬季氣溫寒冷,陰盛陽衰,熱量比較足的湯圓就能保證人體充足的供能。南方的豬油肉圓,北方的白糖元宵,里面滿是碳水化合物與能量,吃一口暖上半天。
糯米也是一個冬季應景應季的好食物,營養(yǎng)師也證明了糯米在秋冬多吃的好處,糯米中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2等營養(yǎng)成分,是我們滋補養(yǎng)生不錯的食材?!侗静菥V目》中指出,糯米是補脾胃、益肺氣之谷。糯米味甘、性溫,吃后能補養(yǎng)人體氣血,滋養(yǎng)脾胃。
做湯圓常用的材料如糯米、芝麻、紅豆等亦是溫熱性味,有較好的健脾作用。脾胃和健,飲食營養(yǎng)才會被身體吸收利用,提高機體的抗寒防病能力,最適合在冬天食用。
實際上,冬季進補,要遵循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原則。不宜食用過于燥熱的大補之物。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的食物,如牛羊肉、烏雞、桂圓、紅棗、山藥、豬血、糯米等溫熱食品,抵御寒冷,滋陰潛陽。
立冬吃湯圓要注意什么?
湯圓不宜在早上吃。早上胃腸道功能最弱,而湯圓外皮大多糯米做的,不易被消化,早餐吃易消化不良。吃湯圓時,別吃其它含糖高的食品,同時減少其它主食攝入量。一般來說吃3個湯圓相當于1兩主食。
在進食湯圓的時候,應該細嚼慢咽。而且每次不能過多,以4-5顆較為適宜,更不能餐餐連續(xù)進食。吃完湯圓以后,最好先活動一下,不能馬上躺著。另外,湯圓還是應該趁熱吃,冷了的湯圓更難消化,但是也要小心不能吃過燙的湯圓,以防口舌燙傷。
水煮湯圓滑而不膩,口感更佳。而且吃湯圓的時候可以喝少量湯圓湯,有原湯化原食之功,使一些流失在湯中的營養(yǎng)不致浪費。相比之下,煎炸型的湯圓可能聞著比較香,但是也會導致油脂、熱量的過多攝入,不利于健康。
對于特殊人群如嬰幼兒、老年人、病后消化力弱者和患有胃腸道疾病的人,建議應忌食湯圓,糖尿病患者應少食或不食糯米湯圓。建議健康成人吃湯圓也要適量,每天50克左右為宜,不要多吃。另外,體重超重或高脂血癥、高血壓患者,也不宜過多食用含大量油脂及糖分高的湯圓。
冬至吃湯圓的由來
1、冬至吃湯圓的由來
吃湯圓在明、清時期已經(jīng)約定俗成。在冬至這天,要“作粉圓”或“粉糯米為丸”。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記載,稱“冬至,粉糯米為丸,名‘湯圓’”。做好湯圓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冬至吃湯圓,古而有之。
吃湯圓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倍脸詼珗A,是我國的傳統(tǒng)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便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也稱湯團,冬至吃湯團又叫“冬至團”;湯圓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于互贈親朋。
還有一種解釋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冬至那天,天還未亮,婦女們就起來生火煮湯圓,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圍坐吃湯圓。所以冬至吃湯圓,除了表示太陽(陽光)逐漸回來,也代表團圓的意思,現(xiàn)代人更喜歡把它當成圓滿的象征。
2、冬至到了怎么起居調(diào)養(yǎng)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非常注重冬季的養(yǎng)生,在傳統(tǒng)文化中認為春夏為陽,秋冬為陰,冬天的時候一定要安排好自己的起居生活,不然春天來的時候身體就會出現(xiàn)一系列的不適癥狀,冬天天氣寒冷一定要做好各種保暖工作,最好是每天晚上泡一下腳,泡腳既可以保證血液循環(huán)的暢通,又可以保證緩解疲勞,促進睡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冬季泡腳的水溫度不要太高,要做到暖而不燙為好。
3、冬至到了怎么運動調(diào)養(yǎng)
運動是非常好的鍛煉方式,但是冬天的時候晨練最好是等到太陽出來之后,否則可能會損傷人體的陽氣,冬天的時候如果要外出的話一定要穿好衣服,不要受寒著涼導致感冒的發(fā)生,冬天的時候最好是在午后小睡一會兒,但是需要注意不要著涼,冬天鍛煉需要注意的是不適宜太過于劇烈的運動,最好是做一些動靜結合的運動,比如太極拳、瑜伽等。
冬至吃什么水果
甘蔗--滋補清熱
甘蔗,有滋補清熱的作用,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作為清涼的補劑,對于治療低血糖、大便干結、小便不利、反胃嘔吐、虛熱咳嗽和高熱煩渴等病癥有一定的療效。
注意事項:由于甘蔗和梨相似,都是性寒水果,脾胃虛寒和胃腹疼痛的人不宜食用。
橙子--生津止渴、健脾溫胃
橙子含豐富的維生素C、鈣、磷、鉀、胡蘿卜素、檸檬酸等,具有生津止渴、行氣化痰,健脾溫胃,解油膩、消積食,清腸通便,醒酒等作用,多吃可預防膽囊疾病,增強毛細血管韌性,降低血中膽固醇,并促進機體對藥物的吸收能力。
注意事項:橙子性涼,飯前或空腹時不宜食用,否則對胃不利;吃橙子前后1小時內(nèi)不要喝牛奶,以免影響消化吸收;吃完橙子應及時刷牙漱口,以免對口腔牙齒有害。
冬至吃什么蔬菜
包心菜
其維生素C的含量是西紅柿的3.5倍,鈣的含量是黃瓜的2倍。包心菜還含有較多的微量元素鉬和錳,是人體制造酶、激素等活性物質(zhì)所必不可少的原料。它能促進人體物質(zhì)代謝,十分有利于兒童生長發(fā)育。其多量維生素C能增強肌體抗癌能力。
菜花
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類物質(zhì),每200克新鮮菜花,可為成年人提供一天飲食所需的維生素A75%以上。其維生素C的含量更為突出,每100克可達80毫克,比常見的大白菜、黃豆芽菜高3~4倍,比柑橘高兩倍。
芹菜
中醫(yī)認為,芹菜性涼,平肝健胃,味甘辛無毒,富含蛋白質(zhì)、糖類、胡蘿卜素、維生素c、氨基酸等,能興奮中樞神經(jīng),多飲食,促進胃液分泌,增進食欲,并有祛痰作用。芹菜可與香干、肉絲等炒食,色彩鮮艷,味道清香。
春節(jié)為什么吃湯圓
1、春節(jié)為什么吃湯圓
相傳漢武帝時宮中有一位宮女,名叫“元宵”,長年幽于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大臣東方朔決心幫助她,于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燒長安,要逃過動難,唯一的辦法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這天作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并由全體臣民張燈供奉。武帝準湊,“元宵姑娘”終于見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節(jié)。
2、春節(jié)的時間
春節(jié)的時間在公歷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間游動?!白钤绲拇汗?jié)”(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遲的春節(jié)”(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一個月。根據(jù)歷法計算,如果農(nóng)歷不進行人為調(diào)整的話,2319年2月21日將迎來“史上最晚春節(jié)”,此前春節(jié)最遲出現(xiàn)在公歷2月20日,為1920年和1985年。
3、春節(jié)的神話傳說
熬年守歲: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后來,人們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并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把宅院的前后門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飯”,由于這頓晚餐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后,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各地的特色湯圓有什么
1、寧波豬油湯圓
據(jù)考證始于宋元時期,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它用當?shù)厥a(chǎn)的一級糯米磨成粉做成皮。豬板油剔筋、膜,切末斬碎,放盆中加白糖,芝麻粉拌勻揉透,搓成豬油芝麻餡心小圓子。水磨粉加水拌和揉搓成光潔粉團,捏成酒盅形,放入餡心,收口搓圓成湯團。鍋內(nèi)清水燒沸,放入湯團煮三分鐘后,待湯團浮起時加入少量涼水,并用勺推動以防黏鍋。再稍煮片刻,待餡心成熟,湯團表皮呈玉色,有光澤時,即連湯舀入碗中,加入白糖,撒上桂花即成。豬油湯團以細膩純凈的綿白糖、黑芝麻和優(yōu)質(zhì)豬板油制成餡,湯團皮薄而滑,白如羊脂,油光發(fā)亮,鮮爽可口,令人稱絕。
2、廣東潮汕四式湯圓
先將綠豆、紅豆、糖冬瓜、芋頭分別煮或蒸熟,去皮,分別加入白糖、芝麻、熟豬油等調(diào)味品制成四種甜餡料,將湯圓皮分別包入四種不同的餡心,做上記號。將四種湯圓放入加糖的水中煮熟。每碗裝不同餡料的湯圓各一個。特點是軟滑細膩,四種味道各異。
春節(jié)有什么習俗
1、掃塵
“二十四,掃房子” ,據(jù)《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jié)掃塵的風俗。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jié)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huán)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wǎng),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wèi)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2、拜年
春節(jié)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jù)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于床腳,此記載見于《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后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F(xiàn)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