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煲是怎么做的
養(yǎng)生怎么做。
“善養(yǎng)生者慎起居,節(jié)飲食,導引關節(jié),吐故納新?!蹦切┙】刀L壽的人,他們在養(yǎng)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養(yǎng)生在于平日一點一滴的積累,而非一蹴而就!怎樣才能實現科學的飲食養(yǎng)生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鴨煲是怎么做的》,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中國人對于吃特別能研究,一樣飯百樣吃。中國的飯菜不能將就,古有滿漢全席,現在的餐桌上至少有四菜一湯。說到湯,有很多人只會做簡單雞蛋湯,菠菜湯,豆皮湯,其實湯里有很多營養(yǎng)物質,不同的食材有不同的營養(yǎng),我來做一道鴨煲,給大家嘗嘗吧,不要流口水?。?/p>
材料
鴨子640克,栗子肉480克,蒜蓉、姜米、油、紹酒、鹽、味精、老抽各適量
做法
1.鴨子洗凈切塊,用濕粉拌勻。
2.鍋中放油,開火燒熱,下入姜米、蒜蓉、鴨塊,爆透。
3.烹入料酒,加入開水,用鹽和味精調味,再下入老抽,調成金紅色。
4.將鴨子和湯一起放入瓦煲(砂鍋)中,蓋上蓋子,燜燒至七成熟。
5.加入栗子肉,一同燜燒至全部熟透,即可上桌。
材料
鴨,栗子,魔芋,辣椒,油,醬油,鹽
做法
1.鴨洗凈斬件,栗子去殼用熱水稍煮然后剝皮,魔芋切塊用熱水燙過。yS630.coM
2.鍋下熱油,爆香辣椒,下鴨,逼出油來。
3.然后把栗子倒入去,再把魔芋倒入去,然后加蓋燜。
4.燜到鴨子肉軟糯,加了些醬油,順便把醬油里的紫天椒也倒了入去,然后加了鹽調味。
鴨肉有很高的營養(yǎng)成分,含有很高的各種維生素,鉀,鐵,銅,鋅等礦物質。鴨肉特別適合夏秋季節(jié)食用,既能補足過度消耗的營養(yǎng)又能消除暑熱給人們身體帶來的不適,此外鴨肉還有補血功效,長期服用會使身體更健康。
在忙碌之余,我們不妨做一道鴨煲,給家人自己都補補,雖然工作重要,但是家人和自己的健康絕不能忽視,有這么好的鴨煲能補充很多營養(yǎng)一定要做來給大家分享。只有健康的體魄才有未來打拼的實力。家人健康,自己才能安心做好每一件事。只有這樣生活才會越來越好,越來越有活力。還在等嗎,行動吧!
擴展閱讀
對于海邊的人們來說,對海鮮的熱愛是不言而喻的,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的發(fā)展,現在很多地方的人也愛上了海鮮,尤其是對于海鮮包來說更是受到了大家的追捧,但對于海鮮煲的做法大多數人都是不了解的,下面就來看看海鮮煲該怎么做?
首先人們可以選擇花甲螺還有一截魚尾、娃娃菜、蟹肉棒等。砂煲內放油,下魚尾煎至兩面金黃后,加水煮開,加姜和料酒等,小火慢熬;熬湯的時候洗凈螺和娃娃菜;五分鐘后待湯變白后,把螺放到鍋里,煮開后放娃娃菜,和蟹肉棒等,加鮑魚汁一起小火煮十五分鐘,出鍋前加鹽即可。這是相對比較簡單的一種做法。
其次大家可以準備西紅柿、蕓豆、蟹肉棒、蝦仁均切成小丁;雞蛋打散;面粉加入少量的水攪拌成小顆粒,水要少放,一點一點的加入,太多就成面糊。鍋內放食用油加熱,放入西紅柿和蕓豆丁煸炒至西紅柿成為泥。倒入清水;水開后放入拌好的面疙瘩,用筷子扒拉入鍋,迅速的攪拌,防止粘在一起,鍋再次燒開后,倒入海鮮,再燒開,倒入打散的雞蛋,滴入幾滴香油,出鍋。
通過看了上述的步驟之后相信大家對于海參煲的做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需要提醒人們的就是在煲海鮮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選擇比較新鮮的海產品,這樣才能保證其的鮮味,這樣燒出來的海鮮等的湯汁也會更加的鮮美。
很多朋友會覺得鴨架沒有什么肉,就會覺得它不好吃,其實是沒有選擇好的烹制方式,不然也是可以制作一道美味的菜肴,就是香酥椒鹽鴨架了。許多愛喝酒的朋友都喜歡這樣的吃法,不僅吃起來香,就著小酒來吃的感覺是非常好的,所以朋友們不妨學習一下。
椒鹽鴨架
這是一道再利用的菜,適合下酒,當作小零食吃,當然前提是鴨骨頭一定要煸炒得非常酥脆,這樣味道才香,也會越啃越有味;鴨架子的吃法很多,這只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做法,我們還可以將鴨架子燉湯、熬粥,或者將鴨肉剔下來,和韭黃炒著吃,或者斬成小塊紅燒吃,都是非常美味的菜,而且又避免了浪費。
材料
烤鴨架子1副,鹽5克,花椒面8克,辣椒面5克,香菜50克
做法
1.烤鴨斬成小塊,將肥油部分剔出,炒鍋不放油加熱到3成熱時,放入鴨油煸出油質,然后將油渣撈出不要,放入鴨骨用小火慢慢煸出香味,直到鴨骨頭變得酥脆;
2.此時將鍋中多余的油脂倒出,將火力調成中大火,放入鹽、花椒面、辣椒面炒勻,最后撒上香菜段拌勻即可。
小訣竅
椒鹽是最基本的調味料,如果擔心鴨子味道過重,還可以加入少許的五香粉,淋入一瓶蓋白酒,但是香菜最好不要省略,或者換成大蔥、洋蔥等香味重的蔬菜,這樣吃起來才不會感覺油膩; 鴨皮下有一層油脂最好提前剔出,鴨油其實可以燉白菜、燒豆腐,味道都不錯,如果不習慣可以不用。
椒鹽鴨塊
這是在街上非常流行的一道鴨的做法;這里介紹一個家庭廚房制作版本,我已經簡化過一些過程了;注意掌握好油炸鴨的過程即可。直接上桌或者配一碟椒鹽都十分完美。
材料
鮮鴨一只1.5千克,植物油500克,食鹽1湯匙,料酒2湯匙,花椒面2茶匙,姜1塊,切片,青蔥2棵,八角、陳皮、丁香、甘草、桂皮各少許,甜面醬3湯匙,香油1湯匙,水2升,椒鹽3茶匙,裝小碟(可選)
做法
1.將鮮鴨洗凈,除去鴨掌。
2.深平底鍋加2升水置于火上,水滾開后下姜片、鹽和調料八角、陳皮、丁香、甘草、桂皮;放整鴨入鍋;中火蓋蓋煮50分鐘以上??梢酝喍抢锶僭S姜片和蔥條,去異味。
3.撈出全鴨略涼,取出肚中之物;抹上薄薄的一層甜面醬和香油的混合物;掛30分鐘風干。
4.大鍋燒油至9成熱;用金屬勺舀滾油澆鴨全身和內部,澆好又倒出,如此反復;直到鴨皮又酥又焦時即成。
5.配以椒鹽碟上桌,吃時用鴨塊蘸一點椒鹽,香味無窮。
現在市場上面的需求的話,所以養(yǎng)鴨的人也越來越多,所以在有些時候可能就會出現一些關于鴨的菜就會越來越多要所以要是吃慣了一些平常的鴨的一些菜系的話,也是可以選擇做一下石鍋鴨的,這一道菜也是非常的好做,而且一些食材也很常見,所以不要擔心自己買不到食材的情況。
? ? ? ? ? ? ? ? ? ? ? ? ? ? ? ? ??
石鍋拌飯的制作食材:
米飯,香油,肉末,雞蛋,涼拌的嫩豆芽和青菜,炒好的蕨菜,紅蘿卜絲,炒好的肉末。
石鍋拌飯的做法詳細步驟
1.準備蒸好的白米飯,再準備與之相拌的蔬菜.
2.只煎雞蛋的一面,使蛋黃完整而表面凝結,使其脫離蛋清而不破裂。準備兩個嫩蛋黃。
3.米飯在放入石鍋前,在石鍋底部及邊緣涂抹一層香油,其作用是不使米飯粘鍋,同時添加油香味道。
4.準備一小碗佐餐的淡湯,當你覺得飯干時可拌入;準備一小碟辣椒醬,適量拌入后非常提味。
5.石鍋放入米飯后,再在表面呈扇狀鋪上與之相拌的蔬菜、肉末與雞蛋,加熱后當香油茲茲作響時端下,此時,濃香四溢,你可以用筷子攪拌使它們混合,視覺效果五彩斑斕,在它們與石鍋熱接觸中,增加你的味覺快感。
石鍋紅燒鴨是來自于四川隆昌一帶的特色,有人說是絕色。這是開在直港大道的一家店,國慶節(jié)前才開張,店招黃色字體比較醒目。店面積比較大,環(huán)境還可以,裝修簡潔清爽,干凈整潔。
剛才一開始做這道菜的時候一些家庭主婦,或者是煮飯的人都會顯得非常的迷茫,但是只要做久了之后就會慢慢的上手,這個時候的話,做出來的菜,就會是很美味的,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不要過于的擔心,太擔心反而做不好。
對于美食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但是對于吃貨來說,不管什么東西應該都覺得是美味的,不管什么樣的菜肴都應該去嘗試。對于鴨子,有些人喜歡吃,有些人不喜歡吃,有時候可能因為鴨子本身有一股騷氣,所以嫌棄它,今天教大家一道仔鴨的菜肴,相信每個人都會喜歡。
一直習慣性稱這道菜為“姜子鴨”,倒也覺得通俗易記。但做為菜譜,還是正規(guī)些,這是自貢鹽幫菜中仔姜系列的演變,青筍是蘭姨喜歡的蔬菜,加入其中,確實增色不少呢! ?
主料光鴨半只 仔姜芽150克 青筍2根 植物油250克
輔料 干紅辣椒10個 花椒1小撮 郫縣豆瓣醬1湯匙 生抽1湯匙 蔥3~4根 鹽少許 白糖少許
仔姜鴨的做法步驟
1. 光鴨洗凈剁成小塊;青筍削皮洗凈,仔姜芽洗凈;
2. 紅辣椒剪成段,蔥切段;
3. 青筍切成滾刀塊,姜切片;
4. 炒鍋置火上燒熱,倒入油燒至7成熱;
5. 將鴨塊倒入油中翻炒;
6. 炒至鴨塊表面微黃,油變清亮時,將鴨塊鏟起;
7. 將多余油倒出,只留少許底油在鍋中,改小火將豆瓣醬、紅辣椒及花椒炒香至油紅亮;
8. 下姜片略炒香;
9. 下炒好的鴨塊炒勻;同時烹入料酒提鮮,加入生抽與白糖提色;
10. 下青筍塊翻炒至筍塊變色成熟,這時可嘗下味道,如果覺得淡,可加少許鹽調味,因為豆瓣醬很咸,口味清淡的人應該覺得夠咸了!最后下蔥段翻炒均勻起鍋即可。
小貼士許多童鞋不喜歡鴨子的腥騷味道,只要把尾部的尖頭多切除一些就沒有問題了,如果要更保險些,可在前面過油時,在油中加幾?;ń芬黄鸪淳透昧?。青筍不宜炒太長時間,脆脆爽爽的才好吃;蔥段也不宜炒得過熟。因為用了豆瓣醬,要注意鹽量的控制。
看看制作方法,大家都應該覺得這道菜不難,只是步驟比較多,但是只要用心做菜,不在乎它步驟煩不煩,重點是味道。這道菜做出來美味可口,色澤誘人,是一道極好的招待貴賓的上檔次菜肴,大家可以去嘗試做一做了。
茶油就是采用了野山茶果提煉而成的油,茶油是可以食用的,是我們比較喜歡選擇的一種食用油,茶油有非常高的食用價值,茶油有維護心腦血管健康和提高生殖保健的好處,此外茶油還能調節(jié)我們的腸胃吸收和調整我們的神經內分泌。我們可以用茶油來處理鴨肉,做成茶油鴨。
茶油鴨是非常有名的一道菜,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吃茶油鴨,茶油鴨不但好吃而且還能帶給我們一定的養(yǎng)生功效和保健的作用,我們下文一起看看茶油鴨的做法。
茶油鴨是一道漢族名菜,低溫高壓而成,香氣撲鼻色鮮味美,外脆內嫩,香酥爽口,食后具有消化。以北京爆烤鴨為基礎改革換代來的,它和爆烤鴨都是用一樣的京式炸鴨爐,但比爆烤鴨的配方精良,爆烤鴨的香味混亂,而茶油鴨做時會飄出一股清新的香味,香味有濃郁與清淡之分,各具特色,依所選用的原料不同而略有差異,茶油鴨市場較為混亂。
做法
多數采用冷凍鮮鴨,帶解凍后,從胸口開刀清理殘留內臟,洗凈瀝干。將熬制好的料湯和糖、鹽、味精配好攪拌均勻,再把蔥姜蒜打碎攪拌,放如料湯內。鴨子依次在料湯(二十多種中草藥熬制)中侵泡后放入方桶中(鴨頭翻至鴨背肚子朝上)依次放好后將料湯均勻倒入,腌制六小時后涮出。鍋置火上,放入油湯,將鴨放入鍋內,待油溫升(約150℃)時,壓炸20分鐘,時間到即出鍋,色澤金黃,主要是糖起的作用。此時鴨子色澤金黃美味可口,切塊即食。煲湯更美味:將做好的鴨子放入沸水中熬制,隨時間的長短,時間越長口味越淳厚。(注明:鴨子經腌制后,無需加任何調料,咸淡自控)
輔料
茶油,是一種國際營養(yǎng)學界推薦的健康食用油,簡稱“東方橄欖油”。茶油是大自然生長,是一種以單不飽和脂肪酸為主要成分的油類,含有豐富的多種維生素,能降低人體內的血壓、血脂、血糖,防止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等“富貴病”的發(fā)生。茶油還含有一種生理活性成分角鯊稀,它具有香氣。有很好的富氧能力,因而有著抗缺氧、抗疲勞;提高人體免疫力及增進胃腸道的功能。根據美國國家醫(yī)學中心實驗證實,茶油中的茶多酚和山茶有降低人體內的膽固醇、保護人的心血之疲勞。
主料
鴨:《本草》稱“仙禽”稱之為百禽之首,并簡稱“鴨”字由“甲”字和“鳥”字組成,謂之為甲等之禽鳥,食之能清熱戒毒,補腎壯陽,補虛益氣,祛風養(yǎng)肺。
“茶油鴨”是天然造合的健康佳肴,色澤橙黃,醇香飄揚,美味悠悠。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茶油,我們知道茶油就是從野山茶果里面提取出來的食用油,茶油有非常高的食用價值,我們可以用茶油來處理鴨子,做成茶油鴨,上文詳細介紹了茶油鴨的做法,相信大家現在都可以在家中自制出茶油鴨來了吧。
我們常常在一些飲食上面會遇上啤酒鴨這道菜,其實這道菜對于很多地方都是存在的。啤酒鴨的美味是得到多數人的贊同的,啤酒鴨對于即將要來到的夏天是一道很好的菜式,因為啤酒鴨可以幫助大家清熱降火。今天要和大家說的就是啤酒鴨的做法,對于啤酒鴨的做法也是有一定的講究的哦。
對于一些烹飪上面的技巧,是通過實踐來鍛煉的。啤酒鴨的做法是比較簡單的,只要大家用心去學習的話絕對會是成功的。如果你不知道皮解壓怎么做的話,請看看下面的方法。
材料:鴨半只、啤酒600ml、青紅椒、蔥姜蒜
配料:生抽、老抽、糖、鹽、八角一個
啤酒鴨做法
1、準備材料。
2、鴨洗凈切塊,辣椒切塊。
3、炒鍋熱油,放干辣椒、姜、蒜爆香 ,放鴨肉翻炒。
4、大火煸炒至鴨肉收干不出水(出水多可以倒掉),并且炒出部分鴨油。
5、加生抽、老抽、糖、一個八角炒至上色。
6、加入一瓶啤酒。
7、大火燒開后,改中小火燜三十分鐘。
8、待湯汁基本收干時加青紅椒、蔥花即可起鍋。
以上就是向大家介紹了關于啤酒鴨的做法,相信大家很多人看完之后對這個啤酒鴨會更加有興趣,因為知道了啤酒鴨的做法,所以自己想吃的時候就可以動手去做,而且材料準備也是比較簡單的。剛剛學習了新菜式,不如來試一下。
香酥雞和香酥鴨都是傳統(tǒng)的風味名菜,所以愛吃這兩道菜的朋友也是傳承了古代美食者的口味。香酥雞和香酥鴨的制作都是有一定的技巧,需要對其進行蒸煮之后再有炸,這樣座出來的香酥雞和香酥鴨口感才會更好,并且會有濃郁的香味,這才是正宗的香酥味道。
香酥鴨是一道江蘇、四川、湖南等地的漢族傳統(tǒng)名菜,在川菜、蘇菜、湘菜中均有此菜,鴨子經調味品腌漬,再上籠蒸至熟爛,最后經油炸而成。此菜色澤紅亮,口感皮脆肉酥、以蔥白,甜面醬、番茄醬佐食,味更豐富。此菜注重工藝造型,講究原料配合,形態(tài)美觀,色調柔和,集松泡、酥脆、軟嫩、鮮香于一體,深受四方賓客歡迎。1954年7月,周恩來總理在日內瓦會議結束以后,設宴招待瑞士的社會名流,當卓別林吃到四川鹽幫菜名廚董俊康做的一道“香酥鴨子”時,贊不絕口,稱之為“終生難忘的美味”,并向總理提出,希望帶一只回家,與家人共享。
做法
基本材料
主料:光鴨(1500克)。
輔料:蔥花(80克)、粗鹽(65克)、姜(130)、花椒(8克)、黃酒(少許)、桂皮(20克)、醬油(少許)、八角(8克)、小茴香(4克)。
制作方法
1)除去鴨子的內臟、翅膀、鴨腳、鴨騷、再把鴨脯處的胸骨壓平,將鹽抹遍鴨;
2)加入各種香料:桂皮、八角、小茴香、蔥、姜等,上籠約蒸三小時后取出,晾干;
3)油鍋之放置于旺火上,將鴨子放入鍋內,炸后拿起;
4)在鴨皮上抹些黃酒和醬油,再鍋內炸至呈金色;
6)食用時,可蘸花椒鹽吃。
香酥雞是山東地區(qū)漢族傳統(tǒng)風味名菜之一,屬于魯菜菜系。選用筍母雞,以高湯蒸熟,火候足到,入油再炸,焦酥異常,其色紅潤,肉爛味美,是佐酒之美味。
做法
食材準備
筍母雞、大茴3兩,小茴6兩,紅蔻3兩,白蔻2兩,肉蔻3兩,丁香3兩,白芷3兩,良姜3兩,草蔻3兩,草果3兩,花椒6兩,三奈3兩,蓽撥3兩,砂仁6兩,干姜6兩,香葉3兩。
每一種分9包,3天后不用取出,放第2包,6天后取出第一包,放入第三包,以此循環(huán)。
制作步驟
1、鹵雞過程
把雞毛拔凈后,盤好,將鹵湯燒沸后,將盤好的雞放至鍋內,用篦子壓在雞上,再壓上一塊凈的石頭,再放入調料(白糖、鹽、料酒、糖色、水適量),放至鍋內即可(注:按50斤湯計算:2斤鹽,1斤糖,1斤料酒,燒開后1小時,再鹵)。
2、鹵雞時間
蛋雞:一般3—4小時。
公雞:一般30分鐘左右。
另外,酌情雞的老嫩分析,所鹵的時間長短而定:
蛋雞:3—4小時閉火,燜20---30分鐘即可。
公雞:30分鐘閉火,燜10分鐘即可,將之撈出。
3、銷售時,用剪子將雞肚子剪幾下,使之空氣流通,放入80度的油鍋中,進行炸制,出現外皮金黃色即可撈出,之后,表面上撒上一層辣椒粉或孜然粉,再配上一包辣椒油即可。
4、辣椒油的配制
紅辣椒5斤粉碎,花椒05斤,川椒03斤,桂皮02斤粉碎,芝麻05斤,鹽適量。用時把鹵湯上的雞油取出,將之拌稀成湯狀,分成若干小包,一只雞配一包。
注意事項
1、用花椒、精鹽搓雞身時要將雞腿根、翅根及腹內搓到,不可漏掉。
2.、蒸好的雞要用布擦去花椒。丁香等調味料,以免炸時發(fā)生爆炸。
3、油溫應高一些,最好是八九成熱,如油溫過低就會將雞炸干,影響菜肴酥爛的質地。
秋季是進補的季節(jié),但是剛剛入秋還是要不要大補,喝些養(yǎng)生湯是不錯的,脾胃是屬于人體的消化系統(tǒng),如果脾胃不好會影響對食物營養(yǎng)的吸收,那么生活中有哪些食療偏方可以幫助我們健脾胃呢?其實,藥膳老鴨煲是不錯的選擇,今天為大家介紹秋季三款滋補養(yǎng)生湯做法。
《黃帝內經》說:諸濕腫滿,皆屬于脾。意思是說多數浮腫和胃脹,腹脹之類的腫滿病,與脾密切相關。體內濕濁引起的不適和病變,也大多源自于脾虛。
脾胃不好,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很多半成品會滲入血液,流向全身各處,成為三濁(濁氣,濁水,宿便)的重要來源。
還有一種是脾胃不好,運化能力差,食物殘渣蘊積在腸胃,不能及時排出體外,一部分廢物滲入血液,成為三濁。
這些三濁危害巨大,可能淤塞經脈血管,可能堆在肝臟促成脂肪肝,可能隨血液上頭影響睡眠(胃不和則寢不安),可能堆積成膿瘤腫塊,可能滋生病菌病毒等等,完全稱得上是萬病之源。下面小編推薦5款健脾胃食療偏方,幫你調節(jié)脾胃豐盈氣血。
參蓮山藥豬腱煲
配方:黨參30克、湘蓮30克、淮山60克、龍眼肉15克、豬腱二個。
制作:先將湘蓮淮山浸清水半個鐘,洗凈,再加黨參、龍眼肉、豬腱、加水適量,文火煲兩個鐘,加鹽少許,即成。
功效:健脾益胃,一切脾虛胃弱,肌肉消瘦,精神不振,大便不實,均可食用。
太參四神豬肚煲
配方:太子參30克,蓮肉30克,芡實30克,淮山30克,云苓15克,蜜棗三個,豬肚一個。
制作:豬肚洗凈,放熱水中煲五分鐘撈起,芡實淮山蓮子清水洗浸半個鐘後,全部材料加水適量煲二個鐘,加鹽少許,即成。
功效:補益脾胃,一切脾胃衰弱可用,本方不寒不燥。
霍斛洋參海竹老鴨煲
配方:西洋參15克、海玉竹30克、霍山石斛9克、淮山30克、蜜棗三個、老鴨一只。
制作:淮山清水浸半個鐘洗凈,將鴨宰殺去毛去內臟,全部材料加水適量煲二個鐘,加鹽少許,即成。
功效:本方治療胃陰虛的慢性胃炎,津虧血燥,很有效。
冬瓜薏米扁豆湯
配方:冬瓜500克、薏米50克、湘蓮肉30克、扁豆30克、瘦肉300克。
制作:冬瓜洗凈切塊,瘦肉切塊,薏米蓮子扁豆洗凈,加適量水煲二個鐘,加鹽少許,即成。
功效:脾胃濕熱,胃腸不適者適用,虛寒者不宜,最宜夏天服用。
猴頭菇淮山瘦肉湯
配方:猴頭菇30克,淮山30克,湘蓮肉30克,蜜棗三個,黨參15克,瘦肉300克。
制作:猴頭菇淮山蓮子浸清水半個鐘洗凈,瘦肉切片,全部材料加水適量煲二個鐘,加鹽少許,即成。
功效:清補脾胃,最宜夏秋食用。
日常如何健脾胃
揉帶脈。脾主運化,脾胃虛弱則會運化不力,造成身體水濕停滯。而揉帶脈則一方面健脾陽,另一方面則振奮了肚腩兩側膽經的陽氣,迅速化開了小腹內積聚的水濕。
當然你要是覺得揉帶脈的力度不足的話,也可以用手握成拳來敲。順便再說一下,此法對便秘的治療也非常有效果,可以說是立竿見影!對于這一點俺可是親身體驗過的哦。堅持一段時間大便就不再粘著馬桶了。
踮足功。就是腳尖著地,腳后跟抬起,能抬多高抬多高。這是非常容易實現的一個動作,胃部在足部的反射區(qū)是腳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間,胃經的原穴也在腳趾的關節(jié)部位。
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不妨經常鍛煉腳趾。你可以踮著腳尖走路,你也可以試試踮著腳尖站個十來分鐘,記住在踮腳尖時要盡可能地把腳踮得高一點,這樣效果才會好!
推腹法。推腹法應該說很多人都知道的,在我們按揉腹部的同時身體的很多部位都加快了循環(huán)的速度了,人體內的三濁(廢水、廢氣、大便)都可通過此法來排除,而此三濁正是導致人生病的罪魁禍首。所以古人常說“大道至簡”,道理想通了,解決問題就容易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千千萬萬,但那就是所謂的“術”的層面的問題了!
跪膝法。此法可引氣血下行,使氣血流注于胃經。因此對胃的功能改善是大有好處的,當然此功法的好處遠不止這一點,堅持的時間長了自然會看到效果的。
另外,除了飲食之外,健脾胃的方法可以通過飲食結合運動來進行,其實,爬山是日常人們鍛煉的常用方法,在爬山的同時還可以欣賞到身邊美麗的風景,總結起來就是說爬山不僅能鍛煉筋骨,讓人汗水淋漓。這也是排除體內水濕的良法,同時還能讓人的脾通氣,調理脾胃。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鴨煲是怎么做的》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蕚涞摹?a href="/yangshengzenmezuo/">養(yǎng)生怎么做”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