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羊骨頭湯放什么調料
夏季熬什么養(yǎng)生湯。
天下只有養(yǎng)生之道,沒有長生之藥。隨著時間的失衡,養(yǎng)生這個話題走入大眾視野,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需要掌握相關養(yǎng)生知識。積極而有效的飲食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為滿足您的需求,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熬羊骨頭湯放什么調料”,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制作骨頭湯的時候,需要選擇后腿或羊排,最好帶有一點點的肉,這樣會更加美味,調料方面主要是生姜,蔥姜蒜末為主,可以放適當的香菜,不愛吃香菜的可以選擇不放,因為羊肉本身有膻味,放香料可以去膻味。
清燉羊骨湯
材料
主料:羊骨頭(后腿或者羊排,帶肉)1000克、胡蘿卜500克、洋蔥少許
調料:生姜5片,雞精、鹽、蔥末、香菜末適量
做法
1、胡蘿卜洗凈切滾刀塊,洋蔥洗凈切絲。
2、羊骨頭洗凈切塊投入鍋里,放入生姜、涼水用大火開始燉。
3、水開后撇去浮沫,改用小火將肉燉爛,然后加入鹽、洋蔥、胡蘿卜塊。
4、紅蘿卜燉熟后加雞精、撒上香蔥末、香菜末即可起鍋。
小訣竅
吃羊骨頭的時候可以用香醋、生抽、美極鮮味汁、油潑辣子、香油兌成適合自己口味的調味汁,蘸調料吃。
滋補羊骨湯
材料
塞奇納爾草原羊骨頭500g,白蘿卜半個,料酒一勺,姜一塊,鹽適量,香菜適量
做法
1. 草原羊骨頭過水洗凈,白蘿卜去皮洗凈切塊
2. 鍋中放水,放入羊骨頭煮,不停的將浮沫撈出
3. 放適量的料酒
4. 再放適量的姜煮開,用小火燜煮
5. 放入切好的白蘿卜煮
6. 最后放適量的鹽煮開即可
羊骨肉湯
材料
羊骨1000克,羊肉800克,姜六大片,料酒一大匙,蔥三段,香菜、蔥、姜適量切成末
做法
1.把羊骨冷水浸泡二至三小時,浸去血水。羊肉洗凈切塊。
2.1電壓力煲燒水備用.2、小鍋放水燒開放入三片姜一大匙料酒,加入羊骨和羊肉焯水2分鐘。3、去除浮沫,撈出羊骨和羊肉放入壓力鍋中.加入三片姜、蔥段。4、壓20分鐘。把湯表層的油盛出留著煮面或是做火鍋底用。5、把切好的三末放入碗中再加適量的鹽。
小訣竅
羊骨經過冷水的浸泡又用料酒和姜水的焯燙后不會有膻味兒了
相關閱讀
在熬骨頭湯的時候,單純的只放生姜和蔥會非常的單調,而且會沒有味道,全都是油膩膩的,需要配一些食材才能讓它更加美好呵,而骨頭湯建議和蓮藕搭配,這是非常絕妙的組合,另外還可以和很多的蔬菜或食材搭配在一起。
蓮藕眉豆骨頭湯
材料
豬骨500克,蓮藕350克,眉豆100克,鹽適量
做法
1.豬骨飛水,沖洗干凈浮沫;眉豆洗干凈;蓮藕去皮切塊
2.把全部材料放進紫砂鍋的內膽,加入涼水,材料和水的總量不超過紫砂鍋內膽總容量的80%
3.選擇“老火湯”,預約6個小時開始,煲3個小時(所有選擇3個小時,是因為紫砂鍋的內膽比較厚,我第一次試用時是煲一鍋清水,大約要30分鐘才煮開,那么現在鍋里有這么多材料,估計要35~40分鐘才可以煮開,那實際煲湯的時間就2個小時左右,蓮藕是要煲時間比較長才會軟綿好吃的)
4.湯煲好以后,自動轉到保溫檔,回家馬上就可以喝到美味的老火湯了。煲過湯的蓮藕味道比較淡,那么我們把蓮藕撈起來,加上柱候醬炒炒,就是一道很下飯的菜咯
韓國骨頭湯
材料
材料:豬頸骨(pork neck bone), 黃豆芽,洋蔥,大白菜,紫蘇葉10-15片(shiso or perilla
leaves),紫蘇籽(perila seeds),土豆,蔥,姜
調料:魚露,料酒,韓國辣椒粉(左邊紅蓋子的瓶子),韓國辣椒醬(Gochujang 紅盒子),韓國豆醬(Doenjang 黃盒子)。
做法
首先骨頭泡2,3個小時以后放入鍋內。加水,姜和蔥。水開以后繼續(xù)煮5分鐘。骨頭用冷水洗干凈之后放回鍋中(水加到沒過骨頭。水千萬不能太多。燉出來的湯要稠稠的,有點粘才好),加入姜5片,蔥一條。
為煮了一個小時以后。然后加入幾個去了籽的干辣椒,一大勺韓國豆醬和一個切好的洋蔥。
接著再煮2小時。在此期間可以準備其他材料。紫蘇籽要磨碎。
醬:
一瓣大蒜(沒算過有多少瓣兒)切碎,一大勺韓國辣椒粉(加太多會苦),少許料酒,魚露,一勺韓國辣醬(這個不要加太多,湯會變甜)。放一半紫蘇籽,另外一半作裝飾。紫蘇葉上錯場!其實要出鍋才放...
大白菜1/4,用開水燙過以后撕成長條,然后對切。豆芽直接放入。Gamjiatang中的Gamjia是土豆的意思。所以土豆是一定要放的。中等個子土豆刨皮,切一半。不要切得太小,否則大白菜還沒入味,土豆已經找不到了。我用的是yukon
gold土豆。很容易軟。半小時就酥透了。大家根據不同土豆酌情處理吧~
再次做廣告: 鑄鐵鍋做出來的飯真好吃啊!
換個鍋會比較容易撈東西吧~ 這個時候可以調整味道。喜歡豆醬的多加點,喜歡魚露的多加點。全部加好了再放鹽。
最后放上紫蘇葉和剩下的紫蘇籽,大功就告成了。
豬肉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肉食,很多人追到豬身上的很多東西都可以拿,在平時生活中當作一些食物來食用。豬骨頭就是一種很多人喜歡的東西,因為通過豬骨都可以熬制豬骨湯,可以補充人們身體的鈣元素,對于人們的身體健康來說有極好的效果,但是很多人為了吃豬骨湯更加的鮮美,庫房里面放一些調料,那放什么樣的調料會使豬骨頭湯更好喝呢?
豬骨頭中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但是因為不好食用的原因,多數的情況會利用其來煮湯,這樣可以把其中的營養(yǎng)成分融入湯中,讓人更好的進行攝入。煮骨頭湯想要美味,其實不需要太多的配料進行點綴的,只要做好去腥的工作即可,適量的計入一些生姜或者紅棗就可以。
烹飪原料
扇子骨500克,直通骨1000克,尾脊骨500克,碎骨500克,蔥結1小扎,生姜1小塊,酒50克,清水5公斤。
烹飪步驟
第一步:將骨頭放入溫熱水中,用抹布將骨頭逐根洗清爽,尤其是骨頭縫里的血沫、雜質,都要抹掉清洗.
第二步:將直通骨劈斷,劈開兩片,放入鍋中,加入蔥、姜,然后放入冷水,冷水最好一次性加足.
第三步:用大火燒開,撇去浮沫(根據肉質,可能要撇1-2次),轉小火慢慢加溫燉。
第四步:撇去浮沫(根據肉質,可能要撇1-2次)后,轉小火燉,然后倒入酒50g左右。
第五步:從營養(yǎng)獲取角度考量,在水燒開后可適量加醋,因為醋能使骨頭里的磷、鈣溶解到湯內;同時,不要過早放鹽,因為鹽能使肉里含的水分很快跑出來,會加快蛋白質的凝固,影響湯的鮮美。
第六步:燉至2-3小時后出湯,即完成出湯!怎么樣不錯吧.一般豬肉骨頭湯能連續(xù)用,家庭中可煮1-3小時左右,可取用2次,至扇子骨已酥化,骨頭顏色呈灰暗色,湯質鮮味、脂肪營養(yǎng)已用盡為止。顏色:湯清而漂油。
烹飪竅門
1,在水開后加少許醋,使骨頭里的磷鈣溶解在湯內,這樣燉出來的湯既味道鮮美,又便于腸胃吸收。同時,燉湯不要過早放鹽。因為鹽能使得肉里含的水份很快地跑出來,會加快蛋白質的凝固,影響湯的鮮味。
2,不要過早放鹽,因為鹽能使肉里含的水分很快跑出來,會加快蛋白質的凝固,影響湯的鮮美。 對于老人小孩,骨頭湯不宜常喝。因為骨頭常常帶有肉,而殘留在骨頭上的肉含脂肪較高,所以熬出來的湯含脂肪量也高。本來喝骨頭湯是為了進補,但由于熬出了油,所以老人小孩少喝骨頭湯為宜。
骨頭湯好喝與否,營養(yǎng)價值高低,關鍵要看烹飪的技巧和方法,也要看加入的食材和配料。如果材料很全,而且搭配合理,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時間熬制出來的湯自然是會很鮮美的,而且營養(yǎng)價值是很高的,這就需要大家多了解一下了,那么熬骨頭湯放什么料才好呢?
其實,燉骨頭湯最忌放多了調味料而將骨頭湯的本色清香破壞!但如果什么也不放可能會有腥、膻味.因此燉骨頭湯時應先把洗好的骨頭用開水燙一下倒掉水,重新在鍋里加水,水量高出骨頭3-4厘米就行了,水太多湯淡且清而無味。然后放出兩棵蔥白,姜兩塊。小干紅辣椒(2厘米長的那種)2-3個。
八角完整的3到4個,花椒30粒左右。鹽適量,小勺子1到2勺。芝麻油一小勺(芝麻油放多了反而不好)。水不開即可將骨頭放入鍋中,壓鍋12分鐘即可。如果小火時間長一點就行。以上調料不用包起來,起湯時濾除就行。本人用些簡易方法,經親朋多次品嘗,無不贊美。主要特點保留了肉品原有的天然純香且不腥膻。
將骨頭洗凈,然后投入開水鍋燒開后轉小火煮10分鐘將骨頭取出,放入溫熱水中,用抹布將骨頭逐根洗清爽,尤其是骨頭縫里的血沫、雜質,都要抹掉。如果是直通骨就要將直通骨劈斷,劈開兩片,出盡骨髓,放在鋼精鍋中,用細網篩過濾原湯,加入蔥、姜、酒,用大火燒開,再一次撇去浮沫,轉小火燉至 3小時后出湯,即好。
煮骨頭湯時加一小匙醋,可使骨頭中的磷、鈣溶解于湯中,并可保存湯中的維生素。如果覺得骨頭湯就這樣喝太油膩,可以加點海帶或者冬瓜、蘿卜,就不會膩了。
相信大家對熬骨頭湯放什么料才好也都很清楚了,骨頭湯對人體的好處還是有很多的,具有不錯的養(yǎng)生保健功效,比方說能夠補鈣,還能滋補和調理身體,尤其是對骨質疏松乃至骨折的人們來說,可以加促身體的康復。
牛骨頭只能用來煲湯了,主要是因為骨頭沒有什么肉,而且骨頭湯含有比較多的鈣元素的,煲湯食用對于促進骨骼的發(fā)育是最好的,所以建議大家可以好好的了解牛骨頭湯的制作方法。對于牛骨頭湯的制作的時候最好是放入白芷以及黃芪等藥材,這些藥材跟牛骨頭煲湯的味道是比較甜,適當大家食用。
秘方及用量(按20公斤水計算,可熬制牛骨頭40公斤)
白芷25g、黃芪8g、香籽8g、大茴15g、小茴15g、草果15g、孜然15g、陳皮8g、丁香8g、篳撥15g、桂皮15g、甘草15g、白扣25g、玉果15g、香葉8g、沙參15g、黨參15g、砂仁25g、八角25g、三奈15g、良姜15g、草扣15g、當歸8g、山楂25g、辣椒適量、花椒適量、生姜25g、五加皮lOg、梔子8g、特鮮一號2包、白糖適量。
以上配料裝入紗袋縫起來(也可直接放入熬制),縫制成料包備用(草果、玉果須敲碎)、辣椒、花椒、生姜(拍破)、不許裝入袋中。
二、奇香牛骨頭熬制工藝
1、選料:購買牛骨頭時,應選擇牛排骨和前端軟排骨(俗稱鳳凰翅)為最佳,其次是牛的雜骨。
2、準備工序:
(1)、將牛骨頭剁成6公分左右的小塊,用清水將污物和血水清洗干凈后,置于清水中漂洗15--30分鐘,清洗過濾后加入鹽腌制2小時。
(2)、牛骨頭出水,將腌制后的牛骨頭用清水清洗干凈,倒入不銹鋼鍋(禁用鐵鍋)加水淹沒牛骨頭,燒開,攪拌,大火煮沸5分鐘左右撈起用水清洗干凈,準備入鍋。
3、加料熬制:
(1)、將配好的料包放入鍋里,倒入牛骨頭,加入水(自來水必須沉淀24小時,除去漂白殺菌劑怪味,用上面部分,確保骨汁的鮮味)。
(2)、加鍋蓋小火煮l小時后,再加入料酒、食鹽、白糖、味精各適量。
(3)、加鍋蓋小火再煮1小時左右,出鍋之前10分鐘,加入適量牛肉香精,出鍋后空水,即是味道鮮美的牛骨頭。
三、注意事項
1、本資料配方經過三次改動,配方及用量以本資料為準。
2、花椒、辣椒必須要加,按當地口味適量加入。
3、味精要用耐煮增鮮味精。普通味精煮沸時間不得超過10分鐘。
4、牛骨頭不要煮得太爛,不要骨肉分離。
5、換料時只需要更換料包,湯可長期使用。
大家在做骨頭湯的時候,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其中包括了解具體的方法步驟,各種食材和調料,需要按照怎樣的一個比例和量來配置,需要放多少水多少骨頭等,都是需要大體了解一下的,畢竟熬制的過程中最好不要再次加水了,這樣才不會影響到味道,那么熬骨頭湯放多少水合適?
無論老人、小孩、孕婦、產婦,還是正常人都會喜歡喝味道鮮美的骨頭湯,這主要是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溶解在湯里的結果。燉煮骨頭湯時,應用冷水下鍋煮,使冷水逐漸升溫,待煮沸后再用小火燉至酥爛。這樣骨組織才能松酥,骨頭中的蛋白質和脂肪才能充分溶解出來,從而使湯濃味鮮,油脂如膏,骨酥可嚼。
為什么不宜在燉骨頭湯的中途添加冷水呢?因為在中途加冷水,會使骨頭湯的溫度突然下降,蛋白質和脂肪便會迅速凝固,骨頭表面空隙也會急驟收縮,使骨組織緊密不易燒酥,骨髓里的蛋白質和脂肪也無法大量溶解出來,這樣湯中的蛋白質和脂肪就相應地減少,湯的鮮美也必然會大為遜色。因此,煮骨頭湯時除應冷水下料,還應一次加足冷水,萬一燉的中途要加水,也要加熱水,切忌加冷水。
煲湯的火候是制湯技術很關鍵的一步。首先要先用旺火燒開,這樣可以迅速的提高冷水和原料的溫度,從而使原料中的營養(yǎng)成分隨著水溫的上升而大量溢出分解在湯水中。煲湯時水一定要一次性加足,中途不要添加水,否則會沖淡湯的鮮度。如煲燉過程中發(fā)現水少,必須要添加的話,一定要添加開水,但是會略影響口味。另外,使用砂鍋時中途添加涼水的話砂鍋會炸裂。
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對熬骨頭湯放多少水合適也都很清楚了,第一次放水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分寸,中間最好不要再次加水了,即便是要加水也要加熱水,千萬不要加涼水,否則營養(yǎng)價值乃至味道等都會發(fā)生變化。
對于患有骨科疾病或者是不小心骨折的患者來說,多喝骨頭湯是非常有幫助的。骨頭湯當中的鈣的含量非常高,可以補充人體內缺乏的鈣物質,從而促進人體骨骼的恢復。羊骨頭湯就是一道既有營養(yǎng)又美味的補湯,不僅可以補充人體的微量元素,還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那么,煮羊骨頭放什么調料呢?
燉羊骨頭也叫燉羊蝎子
羊蝎子一般有兩種做法,一種是紅湯,一種是白湯的,我覺得白湯羊蝎子比紅湯的羊蝎子的味道更鮮美。
首先,要準備十斤羊的脊骨,二斤羊的腿骨,將羊的脊骨按著骨頭節(jié)剁成塊,再把羊腿骨剁折,然后一起放到鍋里用熱水燙一下,把羊的腥膻味和血污去掉。將用水燙完的羊腿骨擺在鍋底,再將羊脊骨擺放在羊腿骨之上,然后添水用猛火燉,在水還未開之前將花椒、大料、草果、白芷、小茴香、孜然、香片、肉寇、桂皮裝進調料盒之后,再和新鮮的姜片、蔥段這些調料放入鍋里。
鍋里面的水開后,放入雞精和少量的鹽,然后將爐火調小用中火燉,大概在半個小時之后吧,要打開鍋蓋看看,用筷子扎一下,如果能夠扎入羊肉里面,說明羊蝎子已經熟了,此時,將爐火調成小火,慢慢地燉制,大約需要一小時左右,再將爐火調成微火,再燉制大約再過一小時吧,就可以食用了。
1.鹽在一開始要少放,因為在吃的時候如果味道淡,可以再加鹽,而一開始鹽要是放多了,肉就會不容易燉爛。
2.在燉羊蝎子的鍋里放羊腿骨,可以使羊蝎子的味道,更加鮮香。
清燉羊排
選用新鮮羊排,,將湯鍋(大)置于火上,加入冷水,水要淹過肉多以些(加多少由羊排的克數來定),放入羊排,(羊排不要切成小段),大火將水燒開,撇去最上面的浮沫。中火燉5-10分鐘,加入少許花椒和姜片(目的是去惺),改小火燉大約1小時,其實要是羊羔肉40分鐘就可以了。
排骨快燉好時,你需要做一些工作。剝1棵蔥,洗凈切成細末,放入一個小盆里備用。肉燉好后,將羊排撈出放入一個大盤中,不要關火,改大火讓湯沸騰,在放蔥的小盆里放入一些鹽,舀一些湯在這個小盆里,拿勺子攪讓鹽融化,由蔥香氣。把這個盆里均勻的湯倒在排骨上,即可。
另外再切一些蔥末,放入幾個小碗內,加少許鹽,倒入肉湯,即可。
排骨鮮香,肉湯鮮美。
美味,滋補。
切記,燉排骨時一定不能加鹽。
說起骨頭,大家會想到豬骨頭,魚骨頭,還有很多像,羊骨頭,牛骨頭。別看骨頭不像肉那樣可以做各種各樣的菜,可以去吃。其實相對來說,骨頭的營養(yǎng)是大家不可以忽視的。每個我們經常吃的肉,它的骨頭都是非常有營養(yǎng)的。像很多產后的媽媽們,都靠喝骨頭湯來補充身體,可見它對于人體復原有著很大的作用。在醫(yī)院的病房中,也能時時看見患者家屬給患者熬的骨頭湯。
要知道骨頭所含的鈣可是很高的,不僅適合所有人去吃,更適合像正在長身體的孩子,還有老人。孩子多吃對于骨骼發(fā)育有很大的好處,而很多老年人在歲數慢慢大了之后身體的鈣份流失,多喝骨頭湯也是可以補回來的。那么今天就跟大家分享與喜愛骨頭湯的做法。
白蘿卜骨頭湯
材料
白蘿卜1個,豬骨1斤,姜片2片,蜜棗2個
做法
1.豬骨飛水后洗干凈
2.白蘿卜削皮,切大塊
3.全部材料一起放進鍋里,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煲1個半小時
4.關火后,放鹽調味就可以啦
淮山玉米胡蘿卜骨頭湯
材料
豬骨一根(約800-1000克),砍成小段,新鮮淮山(又名山藥)半根、玉米、胡蘿卜各一根,去皮切成大塊,生姜一大塊,鹽、胡椒粉各少許。
做法
1。將豬骨洗凈,在一大鍋冷水水中煮沸五分鐘,再冷水仔細沖洗干凈。
2。把豬骨、生姜放入一煲湯的大鍋中加八碗冷水煮沸后,轉小火讓水開而不沸。水一定要一次放夠,不要中途加水。
3。一小時后加入玉米、胡蘿卜,繼續(xù)煲一小時,再加入淮山煲一小時, 放鹽關火。小火時間再燉長一點會讓骨酥肉爛, 湯水更美味。
4。湯涼透后放入冰箱,第二天將上面的油膩除去或過濾一下雜質,加熱后即可食用。這步可讓湯水更清爽健康。嫌麻煩的話可省。
紫菜蝦米豬骨湯
材料
紫菜是我們熟知的做湯材料之一,也知道它富含碘和鐵,是補血補腦的優(yōu)良食物。其實除此外,紫菜還有提高主食蛋白質利用率,保護心血管健康,預防衰老和記憶力衰退,改善抑郁癥,清腸消脂,促進寶寶的骨骼、牙齒的生長和保健等功效,真可稱得上是一食多補,集多種營養(yǎng)素于一身的寶物呢。干紫菜:20克(或一盤)豬脊骨:500克蝦米:一撮姜:3片蔥:1條水:8碗(3-4人份)
做法
1. 紫菜用清水泡至軟,中間換水一次;
2. 蝦米洗凈,用清水稍加浸泡;蔥洗凈切蔥花;
3. 豬脊骨洗凈斬大塊,汆水撈起沖凈;
4. 煮沸清水,放入豬骨、蝦米和姜片,武火煮20分鐘,轉小火煲一個小時,放紫菜再煲半小時,下蔥花和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
健腦補益,滋陰養(yǎng)腎,潤發(fā)生肌,降壓抗癌,提高機體免疫力。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骨頭湯應該怎么去熬,其實骨頭湯的做法很多的,就像上面所說的那樣,大家在平時做的時候也可以加一些自己喜歡的食材,做出另一種口味的骨頭湯來喝也是不錯的哦。
羊骨頭是許多北方朋友喜愛吃的一道菜肴,因為燉煮羊骨頭后,不僅有一口濃郁的羊湯飲用,還可以就著羊骨一起吃。羊骨頭中還會含有許多的骨髓和肉質,所以在煮完湯之后也是可以繼續(xù)食用的,并且其含有的蛋白質和膠原蛋白也是非常豐富的。
羊骨的選方
治虛勞腰膝無力:羊骨一副(全者,槌碎),陳皮二錢(去白),良姜二錢,草果二個,生姜一兩,鹽少許。水三斗,慢火熬成汁,濾出澄清,如常作粥,或作羹湯亦可。(《飲膳正要》羊骨粥)
治腎臟虛冷,腰脊轉動不得:羊脊骨一具,嫩者,捶碎,爛煮,和蒜、韭空腹食之,兼飲酒少許妙。(《食醫(yī)心鏡》)
治虛損羸瘦乏力,益精氣:羊連尾脊骨一握,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菟絲子一分(酒浸三日,曝干,別搗末),蔥白三莖(去須,切),粳米三合。上銼碎脊骨,水九大盞,煎取三盞,去滓,將骨汁入米并蓯蓉等煮粥,欲熟,入蔥、五味調和,候熟,即入菟絲子末及酒二合,攪轉,空腹食之。(《圣惠方》羊脊骨粥)
治筋骨攣痛:羊脛骨,酒浸服之。(《綱目》)
治思慮傷脾,脾不攝精,遂致白濁:厚樸(去皮,姜汁制,為細末)二兩,羊脛(煅,研粉)一兩。上二味,白水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用米飲湯送下。(《濟生方》羊脛炭丸)
治膏淋,臍下妨悶,不得快利:羊骨燒灰,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前,以榆白皮湯,調下二錢。(《圣惠方》)
1.桔皮去膻法。燉羊骨時,在鍋里放入幾個干桔皮,煮沸一段時間后撈出棄之,再放入幾個干桔皮繼續(xù)烹煮,也可去除羊肉膻味。
2.核桃去膻法。選上幾個質好的核桃,將其打破,放入鍋中與羊骨同煮,也可去膻。
3.山楂去膻法。用山楂與羊骨同煮,去除羊肉膻味的效果甚佳。
4.綠豆去膻法。煮羊骨時,若放入少許綠豆,亦可去除或減輕羊肉膻味。
5.藥料去膻法。燒煮羊骨時,用紗布包好碾碎的丁香、砂仁、豆蔻、紫蘇等同煮,不但可以去膻,還可使羊肉具有獨特的風味。
6.蘿卜去膻法。將白蘿卜戳上幾個洞,放入冷水中和羊肉同煮,滾開后將羊肉撈出,再單獨烹調,即可去除膻味。
7.米醋去膻法。將羊肉切塊放入水中,加點米醋,待煮沸后撈出羊肉,再繼續(xù)烹調,可去除羊肉膻味。
8.浸泡除膻法。將羊肉用冷水浸泡2~3天,每天換水2次,使羊肉肌漿蛋白中的氨類物質浸出,也可減少羊肉膻味。
一般來說人們都會選擇用豬骨頭來做湯,事實上羊骨做湯營養(yǎng)價值是更高的,因為羊肉本身就是具有溫補的作用,對身體具有不錯的養(yǎng)生保健功效,用羊骨來做湯不僅味道好,對身體的健康也會有更多的好處,因此大家對具體的功效還是要了解一下的,那么羊骨頭湯作用有什么?
中醫(yī)常說“腎主骨,生髓”,即人身的骨骼都與腎功能相關,并主張以形補形。這說明,某些動物的骨頭有助于我們補腎,其中,羊骨便是我們補腎的佳品。關于羊骨補腎的記載,早在古代就出現了,后經現代醫(yī)學證實,羊骨中含有磷酸鈣、碳酸鈣、骨膠原等成分,這些元素都具有補腎壯骨、溫中止瀉的功效。
羊骨也是補鈣佳品,富含磷酸鈣、碳酸鈣、骨膠原的等成分。據測定,羊骨的骨質中含有大量的無機物,其中一半以上是磷酸鈣。此外,又含少量的碳酸鈣、磷酸鎂和微量的氟、氯、鈉、鉀、鐵、鋁等。
鈣、磷的含量更是遠遠高于其他食物。特別可貴的是,骨頭湯的營養(yǎng)成分比植物性食物更易為人體所消化吸收。尤其是當體內缺少類粘朊和骨膠原時,將會促使人體加快衰老。
羊骨中有骨膠原、骨類黏蛋白、彈性硬蛋白,還有中性脂肪(量比較多)、磷脂和少量的糖元等。
總而言之羊骨頭湯的營養(yǎng)價值就體現在補腎,強筋骨,治虛勞羸瘦,腰膝無力,筋骨攣痛,白濁,淋痛,久瀉,久痢等等。羊骨頭湯一直以來就被認為是大補之物,冬天真是虛寒入體之時,需要羊骨頭湯來驅寒保暖。
羊骨味甘、性溫;有補腎、強筋骨的作用;可用于血小板減少性子癜、再生不良性貧血、筋骨疼痛、要軟乏力、白濁、淋痛、久瀉、久痢等病癥。
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對羊骨頭湯作用有什么也都很清楚了,平時做骨頭湯的時候,還是要掌握基本方法的,比方說用高壓鍋來燉湯味道會更好,而且骨頭里的營養(yǎng)成分也會充分的釋放出來,營養(yǎng)成分都在湯里了,多喝點湯好愛是很好的。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熬羊骨頭湯放什么調料》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蕚涞摹?a href="/xiajiaoshenmeyangshengtang/">夏季熬什么養(yǎng)生湯”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