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節(jié)氣的防病保健
大暑節(jié)氣養(yǎng)生。
“不怕工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死得早?!蹦切┙】刀L壽的人,他們在養(yǎng)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作好了養(yǎng)生我們的生活質量才更好。如何進行四季養(yǎng)生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大暑節(jié)氣的防病保健》,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每年的公歷7月22日前后為大著節(jié)氣“大暑”與“小暑”一樣,都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jié)令,而大著正值“中仗”前后,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開始進入一年中最熱的時間。此時全國各地溫差不太大,基本都在30°C以上,有些地區(qū)的氣溫會高達40°C。這個時間段是喜溫作物生長最快的時期,此時,天氣炎熱,雨水也不少,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了充足的條件。
防病保健
中醫(yī)認為,夏天的陽氣旺盛,有冬天常見病的朋友此時通過治療有利于改善體質,增加免疫力,使病情好轉,控制冬病發(fā)作的次數(shù)或減輕冬病發(fā)作的程度,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冬病夏治”。冬季好發(fā)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陽虛證,有此種病的朋友不要錯失良機,宜在大暑時節(jié)加緊治療。
支氣管哮喘
支氣管哮喘,又稱為哮喘,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慢性疾病,被世界醫(yī)學界公認為四大頑癥之一。哮喘可發(fā)生在任何年齡、任何人群,對人危害很大。夏季緩解支氣管哮喘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生姜刮痧:就是用生姜當刮痧工具,刮胸部的膻中、天突穴,頸項背的風府、風池和背部脊柱兩旁的膀胱經。刮時要有一定的力度,每個穴位刮3分鐘左右,以皮膚發(fā)紅為宜。堅持在三伏天中每天刮治1次。
◎穴位敷貼:白芥子20克,延胡索15克,細辛12克,甘遂10克,同研細末,用姜汁調成糊,分成六份,每次取一份攤在直徑約5厘米的圓油紙或塑料薄膜上,貼在后背的肺俞、心俞、膈俞、百勞、膏肓穴上,用膠布固定,一般貼4~6小時。每個伏天貼1次,每年3次,連續(xù)貼3年。
慢性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是由病毒和細菌的重復感染而形成的慢性炎癥。下面給大家介紹兩個夏季緩解慢性支氣管炎的方法:
◎三伏灸+貼法:即三伏天隔姜艾灸,后用姜汁生白芥子粉穴位貼敷法。初伏選肺俞、咳喘穴;中伏選脾俞、大椎、風門、膻中、關元穴;末伏選腎俞、足三里、豐隆穴。每伏治療1次,連續(xù)治療3年,對慢性支氣管炎治療效果較好。
◎拔罐療法:取大椎、大抒、風門、肺俞、育肓、曲池、尺澤、合谷、天突穴,每次取3~4穴拔罐,留罐10~15分鐘,10天1次。
相關推薦
夏至在24節(jié)氣中排序第十,為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此時是北半球白晝時間最長的一天,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一天。夏至意味著炎熱天氣的正式開始,之后天氣越來越熱。夏至以后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范圍小,人們稱“夏雨隔田坎”。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著名詩句。
防病保健
心肌梗死與季節(jié)有很大關系,太熱或者太冷,都會使血液黏稠度增高,加重心臟的負擔,而炎熱的夏季人們容易情緒急躁,也是容易犯病的原因之一。此外,夏季氣溫高,人們往往利用空調把室內的溫度降至十幾度以避暑,長期待在空調屋內對人身體不利,還可能出現(xiàn)空調病。
防心肌梗死
心肌是指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發(fā)生冠狀動脈血供急劇減少或中斷,引起相應的心肌嚴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性壞死。臨床表現(xiàn)突發(fā)性、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可危及生命。預防心肌梗死應做到以下幾點:
◎保持穩(wěn)定的情緒:緊張、激動、憤怒、抑郁等情緒會引起血管收縮、心率加快,從而使心肌發(fā)生缺血、缺氧,誘發(fā)心肌梗死。
◎隨氣溫變化增減衣物:氣溫急劇變化是發(fā)生心肌梗死的重要誘因,有心臟病的人應注意保護身體,使體溫平衡。
謹防空調病的發(fā)生
夏至時節(jié),很多人會選擇躲在冷氣充足的室內,這會帶來新的隱患——空調病。發(fā)生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第一,人們由于每天多次出入冷氣環(huán)境,無形中給心臟增加了負擔。第二,冷熱交替,細菌很容易利用開張的毛孔進入人體內而引起感染。
鑒于上述情況,人們在酷暑一定不要貪涼,謹防空調病的發(fā)生。下面介紹幾種預防空調病的方法。
◎室內外的溫差不宜太大:溫差太大容易引起感冒。
◎活動四肢:當在室內感覺有涼意時,一定要站起來適當活動四肢和軀體,以加速血液循環(huán)。
◎心腦血管病人不要長期呆在空調
房里:心腦血管病人和老年人抵抗力差,長期待在空調房里容易誘發(fā)疾病。
小滿是24節(jié)氣中第八個節(jié)氣,在每年公歷的5月21日前后。從小滿開始,北方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結穂,籽粒漸漸飽滿,但尚未成熟,約相當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滿。小滿時節(jié)是從初夏向仲夏過渡的時期,氣溫明顯增高,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已經進入夏季,自然界的植物開始茂盛、豐腴,春作物也正值生長的旺盛期。正可謂:“梅子金黃杏子肥,榴花似火桃李墜。蜓立荷角作物旺,欣欣向榮見半收?!?/p>
防病保健
小滿時節(jié),天氣炎熱。此時人體出汗較多,過多的汗液破壞了人體皮膚的正常酸堿度,從而使皮膚抵抗外界細菌的能力降低,容易出現(xiàn)毛囊炎等皮膚病。這個時候高熱潮濕,非常適合皮膚癬菌生長,也是濕疹的高發(fā)季節(jié)。
預防毛囊炎
毛囊炎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從皮膚上的汗毛孔進入引起的,皮膚上可看到針頭大的膿皰,如受到感染,可使膿皰增大。毛嚢炎好發(fā)于臀部、面部、頭皮和四肢的皮膚表面,如果處理不好會留下色素沉著,從而影響面容。預防毛囊炎的方法有:
皮膚要清潔:清洗皮膚時一定要徹底,不要留黏膩物,出汗較多時,可多洗兩遍。夏季頭發(fā)不要用護發(fā)素、定型啫喱產品,面部不要用油脂過多的護膚品。
飲食要清淡:在飲食上要注意少吃刺激性食物,少喝酒,少吃油膩食物,多補充維生素,多吃蔬菜水果等。
男性不要拔胡須:如果在拔胡須時損傷了皮膚毛囊或皮脂腺,受到細菌的感染,就會引起毛囊炎。
防濕診
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所致的一種常見且伴有瘙癢的過敏性皮膚病,可發(fā)生在身體任何部位,但好發(fā)于面部、耳周、腋窩、肘窩、陰囊、外陰及肛門周圍等部位。濕疹的常見病因包括:過敏反應、外界的刺激及精神因素。夏季悶熱,人容易流汗,因此常在皮膚的皺褶處,如腋下、胯下出現(xiàn)濕疹。夏季預防濕疹的方法有:
衣服寬松:應選擇透氣性好、寬松的純棉衣物,切勿穿牛仔褲、緊身衣。
注意皮膚衛(wèi)生:常洗澡,但勿用熱水或肥皂洗澡、洗臉,不亂用刺激性止癢藥物。
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過度緊張。
驚蟄是24節(jié)氣中的第三個節(jié)氣,在每年公歷的3月5日前后。驚蟄前后天氣已開始轉暖,并漸有春雷出現(xiàn),雨水漸多,氣溫一般在4°C~5°C之間,最高氣溫為18°C~23°C,最低氣溫為-7°C~-3°C。雖氣候日趨暖和,但陰寒未盡,所以氣候變化較大,有時降雨量很多,突如其來的冷空氣較強,且早晚與中午的溫差很大,乍暖還寒。此時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開始蘇醒,過冬的蟲卵也開始卵化。
防病保健
春季驚蟄前后,有些人往往會出現(xiàn)失眠的癥狀,偶爾一兩次失眠不會有什么大礙,但長時間失眠會給身心帶來嚴重影響,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睡眠。此節(jié)氣也是肝炎的高發(fā)期,我們對肝臟要小心呵護。
保證睡眠,提高抗病能力
經研究發(fā)現(xiàn),晚上睡眠時間少于7小時的人和睡眠質量不好的人,接觸病毒后受感染的幾率比其他人都要高。所以,我們要保證睡眠,提高抗病能力。睡眠受飲食、情緒、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曰常生活中要加以注意。
◎飲食因素:晚飯不要吃辣咸、脹氣、油膩食物,睡前不宜飲酒。
◎情緒因素:人的精神、心理受到外界的刺激或干擾時,最容易導致失眠。所以,睡前不易爭吵,不要想太多的事情,心情平和、安靜,才能很快入睡。
◎環(huán)境因素:嘈雜、陰冷、空氣不好的住房會影響人的睡眠。所以,臥室應經常開窗通風,睡眠時關閉光源、關掉電視、音響。
警惕肝炎
春回大地,天氣漸暖,外出旅游的人逐漸多了起來。不過,要提醒廣大朋友們,在外吃飯、留宿,可要注意預防肝炎的發(fā)生。以下幾種方法供您參考:
◎防止病從口入:要注意個人和飲食衛(wèi)生,做到飯前、便后要洗手,不食不潔的食物,尤其不要吃沒煮熟的肉制品、生猛海鮮,不到衛(wèi)生條件差的餐館就餐。
◎與肝炎病人接觸要小心:接觸肝炎病人后,要用肥皂和流動水清洗接觸部位,并可以注射丙種球蛋白,越早越好,最遲不超過接觸病人后7~14天。
◎避免過度勞累:過度疲勞會破壞肌體相對平衡的免疫狀況,使肝炎病毒有機可乘。
◎不要大量飲酒:大量飲酒會使肝臟負荷過重,引起肝炎的發(fā)生。
今年的大暑節(jié)氣是陽歷的七月二十三號,現(xiàn)在距離大暑節(jié)氣已經過去四天了,那么,關于大暑節(jié)氣的一些農事大家了解嗎?關于大暑節(jié)氣的一些養(yǎng)生知識大家知道嗎?如果大家對這些還不太清楚,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來倆接一下吧,請看下文。
大暑節(jié)氣
大暑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大暑節(jié)氣這天,是陽歷的7月22-24日之間,這時太陽主要是位于黃經的120度。
1、早稻收獲及晚稻插秧
禾到大暑日夜黃,對中國種植雙季稻的地區(qū)來說,適時收獲早稻,不僅可減少后期風雨造成的危害,確保豐產豐收,而且可使雙晚適時栽插,爭取足夠的生長期。要根據(jù)天氣的變化,靈活安排,晴天多割,陰天多栽,在7月底以前栽完雙晚,遲不能遲過立秋。
2、灌溉
棉花花鈴期葉面積達一生中大值,是需水的高峰期,要求田間土壤濕度占田間持水量在70-80%為好,低于60%就會受旱而導致落花落鈴,必須立即灌溉。要注意灌水不可在中午高溫時進行,以免土壤溫度變化過于劇烈而加重蕾鈴脫落。
大暑節(jié)氣里,大豆開始開花結莢,這也是大豆需要水的時候。有一句農諺說的好:大豆開花,溝里摸蝦,所以在出現(xiàn)旱象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進行澆灌。
3、抗旱
酷暑盛夏,水分蒸發(fā)特別快,尤其是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正值伏旱期,旺盛生長的作物對水分的要求更為迫切,真是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
黃淮平原的夏玉米一般已拔節(jié)孕穗,即將抽雄,是產量形成關鍵的時期,要嚴防卡脖旱的危害。
農事詩
大暑處在中伏里,全年溫高數(shù)該期。
洪澇災害時時有,防洪排澇樣樣行。
春夏作物追和耪,防治病蟲抓良機。
玉米人工來授粉,棒穗上下籽粒齊。
棉花管理須狠抓,修追治蟲勤鋤地,
大暑時令,馬上大暑節(jié)氣就要到了,大暑節(jié)氣里人們所熟知的特點是什么?肯定是炎熱多雨、悶熱潮濕。不過除了這些大暑印象,別的你還能想到哪些關于大暑的事情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大暑節(jié)氣的氣候特點和養(yǎng)生方法。
大暑節(jié)氣
每年7月23日或24日時為大暑節(jié)氣,這時太陽到達黃經120
大暑與小暑一樣,都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jié)令,大暑表示炎熱至極。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這時正值中伏前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進入一年中熱時期,也是喜溫作物生長快的時期,但旱、澇、臺風等自然災害發(fā)生頻繁,抗旱排澇防臺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
大暑時節(jié)里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特別的潮濕;而且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xiàn),這大雨使暑濕減弱,這時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我們知道,在高氣壓系統(tǒng)控制下,高壓產生的下沉氣流。在下沉過程中增溫,使天空晴朗少云,太陽輻射強烈。
在7月底到8月初,正是西太平洋副熱帶暖高壓的活躍期,它時常盤踞在我國東部地區(qū),強盛的時候,可西進控制到我國西南地區(qū)東部,如四川東部、重慶等地。
同樣,在夏季,我國大陸許多地區(qū)常常受大陸高壓控制,同樣是下沉增溫,晴空少云,滾熱的地面,烘烤著大氣,使氣溫居高不下。可見高壓系統(tǒng)是高溫天氣產生的基本條件,高壓的維持意味著高溫天氣的持續(xù)。
當氣溫達到3攝氏度以上時(酷熱日),中暑的人數(shù)會很多,特別是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風小濕度大,更令人感到悶熱難耐。
長江沿岸的三大火爐南京、武漢和重慶,每年的炎熱日平均達17~34天之多,酷熱日也有3~14天。其實,比三大火爐更熱的地方還很多,如安慶、九江、萬縣等,其中江西的貴溪、湖南的衡陽、四川的開縣等地,全年平均炎熱日都在40天以上,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就是一個大火爐,因此,做好防暑降溫工作顯得尤其重要。
根據(jù)大暑的熱與不熱,有不少預測后期天氣的農諺有:如短期預示的有大暑熱,田頭歇;大暑涼,水滿塘;中期預示的有大暑熱,秋后涼;長期預示的有大暑熱得慌,四個月無霜、大暑不熱,冬天不冷、大暑不熱要爛冬等。
在炎熱少雨季節(jié),滴雨似黃金。蘇、浙一帶有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豐,糧豐棉豐伏不受旱,一畝增一擔的說法。如大暑前后出現(xiàn)陰雨,則預示以后雨水多。農諺有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無雨少雨,吃水愁的說法。
一般說來,大暑節(jié)氣是華南一年中日照多、氣溫高的時期,是華南西部雨水豐沛、雷暴常見、30℃以上高溫日數(shù)集中的時期,也是華南東部 35℃以上高溫出現(xiàn)頻繁的時期。